乌克兰人的中国情结(出访归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54:05
——乌克兰纪行
人民日报社代表团《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3日   22 版)

基辅号称“花园城市”,第聂伯河穿城而过,滋养这座千年古城。
本报记者 彭俊摄
应乌克兰《政府信使报》邀请,人民日报社代表团一行6人,7月下旬前往基辅,对乌克兰进行了友好访问。
“中国了不起!”
乌克兰《政府信使报》位于首都基辅花园街1号。7月26日,该报第三任总编辑谢尔盖·布拉哈盛情接待了我们。
双方的话题,离不开报纸。《政府信使报》创办于1990年,是乌克兰政府机关报,每天发行5﹒7万份。 “在乌克兰的日报当中,我们的发行量最大,其他报纸都不到4万份。”布拉哈说。
有意思的是,同为日报,与中国国内的各大日报相比,乌克兰《政府信使报》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每逢双休日,他们的工作人员照常休息,报纸只是周二至周六出版。再比如,他们没有夜班,每天下午6时,报社准点下班。
布拉哈领着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报社的编辑部门,介绍了报纸的出版流程。每天上午9时,报社开始上班。10时召开编前会,商定各版稿件。最晚下午6时,报纸开始印刷。次日清晨,送达读者。
《政府信使报》有24—32块版,内容丰富多样。在每天的头版上,有个固定的数字栏目,刊发乌克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数据。
介绍至此,布拉哈的神情转为凝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乌克兰经济损失巨大,各行各业都受打击,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布拉哈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可是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经济独树一帜,不但经受了严峻考验,而且迅速走出低谷。中国了不起!”
无论是国家的经济复苏,还是报社的自身发展,乌克兰《政府信使报》的同行们,都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帮助。
在乌克兰雅尔塔市,代表团成员参观了雅尔塔会议旧址。半个多世纪前,美英苏三大巨头会聚于此,一面共商抗敌,一面瓜分世界。如今,冷战已经结束,世界迈向和谐,却也仍不太平。代表团成员一边参观,一边感慨:世界和而不同,各国互敬互重,该有多么可贵!
“中国很神秘!”
尽管中乌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深厚,但自1991年独立以来,乌克兰人更多地关心本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福祉,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绝大多数乌克兰人,只知道中国发展很快。更具体的情况,则知之甚少。在我们眼里,中国很遥远,中国很神秘!”布拉哈说。
近来,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双边关系。不久前,两国外长互访。7月13日,乌克兰外长格里先科访华时表示,乌方视对华关系为“乌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
两国民间往来也日益增多。陪同代表团考察访问的谢伟,就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我今年刚刚毕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服务于中乌交流,我看好自己的前景。”谢伟笑着说。
据介绍,目前在基辅大约有2万名中国人,其中半数为留学生,半数为生意人。他们的到来,传递着更生动、更鲜活的中国信息。中国人的勤劳、聪慧与善良,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乌克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中文。伊万娜,谢伟的同年级校友,学习中文已有4年。今年8月,她将远赴中国大连,在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深造。“要学好中文,要了解中国,就得到中国去,到中国人中间去。”伊万娜说。
在千万个谢伟和伊万娜的努力下,神秘的中国面纱,正在逐步揭开。
“中医很神奇!”
基辅的夏天,昼长夜短。一天傍晚,代表团一行信步走进驻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小馆不大,方桌方椅,简朴大方,亦不失乌克兰风情。老板是位中年妇女,听说我们是中国人,异常惊喜:“啊!你们来自中国!简直太让人兴奋了,我女儿就在中国学习中医呢!”
代表团一行也备感惊奇。此时正值暑假,听说小姑娘人在基辅,我们热情相邀一见。
不一会儿,妈妈领着女儿出现在我们面前。小姑娘,大眼睛,满面春风,一身朝气。很难想象,这位名叫克丽丝汀娜的乌克兰女孩,已经在北京学习了5年的中医。
“中医很神奇!可以养生,可以治病,为什么不学呢?”小姑娘俨然深得中医要领。
女孩的妈妈说,女孩高中毕业那年,正巧一位中国教授来基辅宣传中医,“女儿很感兴趣,我们就让她去中国学习了。”
“中乌距离遥远,您没有不放心吗?”我们问。
“很放心啊。我女儿是在北京一家中医研究院学习,很正规的机构、很知名的教授呢。班里还有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同学,大家学习、生活上都能互相照顾。”女孩的妈妈笑着说。
学习之余,克丽丝汀娜览故宫、登长城、游颐和园,陶醉于中国文化。“我最喜欢颐和园了,去过好多次呢!我还去过少林寺,中国功夫很厉害!”说起这些,女孩很兴奋。
在女儿的影响下,妈妈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练起了安神养性的中国气功。
9月,克丽丝汀娜将回北京继续学习。对于新的学期,她满怀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