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总统演讲:“美国梦”与“中国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9:55
搜狐博客 > 笼子里的猪 > 日志 > 时事真相

2008-11-07 | 两个总统演讲:“美国梦”与“中国梦”

标签: 奥巴马  陈水扁  当选  演讲  比较 

    奥巴马的演讲说的是“美国梦”。经过了这么多年,伟大的“美国梦”依然充满魅力。

    陈水扁的演讲说的是“中国梦”。经过这么多年,“中国梦”依然是……

    奥巴马的竞选口号是“change”。中国更需要change。

1,奥巴马演讲全文
 
    “美国是一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国家,对于这一点如果还有任何人心存怀疑的话,今晚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

    美国已经做出了回答。现在,就在芝加哥格兰特广场上聚集的125,000名支持者面前,我们的新总统诞生了。下面就是巴拉克-奥巴马所做的2008年总统候选人就职演讲全文:

    美国是一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国家,对于这一点如果还有任何人心存怀疑,对民主的力量还表示疑虑的话,今晚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

    这个答案早已经印在了到处悬挂在学校和教堂的竞选条幅上,人们随处可见;这些人们已经等待了三四个小时,对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过程,因为他们坚信这一时刻注定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便有可能源自他们所发出的声音。

    这个答案出自这些人之口,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穷人还是富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黑人还是白人,拉丁裔、亚裔还是美国本土人,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残疾人还是非残疾人——他们向世界发出了这样的信息——我们从来不分红色之州和蓝色之州,我们永远都是美利坚合众国。

    这个答案告诉了那些一直以来充满焦虑、恐惧和怀疑的人们,我们可以将双手放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将它再次带向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

    这一刻我们已经等待了太久,但是今晚,由于我们在这一决定性的时刻所作出的选择,美国便迎来了它崭新的一刻。

    我刚刚接到了来自麦凯恩议员的电话。他在这场漫长而艰难的选举中一直努力着,而他为他所热爱的国家所付出的努力甚至更加艰辛而久远。可能我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都无法想象,麦凯恩议员从何时便开始为我们的国家奉献自己,而我们却早已享受到了这位勇敢无私的领导者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对于他和佩林所付出的努力,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期待着,能够和他们一同努力,共同实现我们这几个月来所做出的承诺。

    我要感谢我的竞选伙伴,新当选的美国副总统乔·拜登,这一路走来,他始终遵循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他始终代表着那些和他一起在斯克兰顿街边长大,一起坐着火车回到故乡特拉华州的人们的声音。

    如果没有过去这16年来挚友的支持,没有稳定的家庭和对生活的爱,没有我们国家的下一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今晚我将不可能站在这里。萨莎和玛丽亚,我爱你们,你们已经得到了一只新的小狗,它将和我们一起入住白宫。还有我的祖母,虽然她已经不能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一刻,但是我知道,她正和我的家人一起,注视着我,陪我经历着这一刻。我不会忘记,是他们养育我成人,今晚我是如此的想念他们,我知道,我所亏欠他们的,是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

    对我的竞选负责人大卫?普罗菲,我的首席战略家大卫·亚克瑟罗德以及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竞选团队,我想对你们说的是——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一切,我将永远感激你们所付出的这一切。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胜利是真正属于你们的!

    我一直都不是最有希望的那个候选人,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便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或支持。我们的竞选之路并不是从华盛顿的高楼礼堂中开始的,它从德梅因的后院、协和酒店的客厅以及查尔斯顿的门廊中迈出了第一步。

    它由那些需要从自己有限的存款中拿出5美元、10美元和20美元的工人们建立起来;那些摒弃了他们那一代人冷漠神话的年轻人,那些远离家乡亲人在外打拼却只能赚得微薄工资的人们,那些抵抗着刺骨的寒冷和灼人的炎热敲响了陌生人家大门的人们,是你们给了它成长的力量;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民自愿组织起来,他们想要去证明两个多世纪之后,一个由人民组成的政府,一个属于人民的政府,一个为了人民的政府是不会从地球上消亡的,这就是属于你们的胜利!

    我知道,你们这样做并不只是想赢得一场选举,我也知道,你们这样做并不是为我一个人。你们这样做,是因为你们了解前方的任务是如何的艰巨。甚至就在我们庆祝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明白,明天将要面临的挑战是多么巨大——两大战争,一个处于危险中的星球,本世纪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就在我们站在这里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知道,还有许多勇敢的美国人正在伊拉克的沙漠和阿富汗的群山中醒来,为了我们而冒着生命的危险。还有许许多多的父母们,只有在自己的孩子入睡后才能躺下,他们为房子的贷款和医院的账单还有孩子们的学费而发愁。放心,我们会注入新的能量,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建设新的学校,面对威胁与挑战,修复我们的联盟。

    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所面临的山峰是险峻的。或许一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无法攀上峰顶,但是美国——我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坚信,我们最终一定会到达。我向你保证——我们的民族最终会到达山顶的。

    也许会有挫折坎坷,作为总统我所做出的决定和政策必定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而我们也知道政府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将会诚实地告诉你们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我会耐心倾听你们的心声,尤其是在遇到分歧的时候。而最重要的是,我将会让你们加入到重建我们国家的队伍当中来,沿着美国这221年来一直所走的那条道路——一块块砖瓦,一双双手,一点点堆砌出我们的家园。

     21个月之前的那个冬天所开始的,不会在这个秋天的夜晚结束。这个胜利本身并不是我们所要找寻的改变——这只是一个改变的机会。如果我们回到老路上,那么一切都不会得到改变。没有你们,这一切也不会得到改变。

    那么,就让我们重新召唤起爱国主义、公仆之心以及国家责任的精神来,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一起努力,不单只是关心自身,而是互相照顾。让我们记住这场经济危机所教会我们的一点,如果主街道遭受了打击,那么华尔街也不可能幸免——在这个国家,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一个整体,同存亡共荣辱。

    让我们摒弃掉那些长久以来一直危害我们的政治生活的那些幼稚琐碎的党派之争。让我们记住,是这个国家的人第一次将共和党的横幅挂在了白宫之上,而共和党的建立便是基于对自力更生、独立自由和国家统一价值的肯定。这一价值是我们所共享的,即便民主党今晚赢得了大选,我们也会怀着谦虚的心态,去消除这一分歧和隔膜。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过,“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而对于那些我还没有赢得支持的选民们——也许我还没有赢得你们的选票,但是我听到了你们声音,我需要你们的帮助,而我也同样是你们的总统。

    对于那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在国会和皇宫中,在我们这个世界被遗忘的角落中围在收音机旁关注着大选之夜的人们——我们的故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的命运却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美国领袖新的一天的黎明即将到来。对于那些会将世界四分五裂的人们,我们将打败你们,对于那些渴求和平和安全的人们,我们将支持你们。而对于所有那些想知道,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是否还会依旧闪耀光芒的人们,今晚我们再次证明了,我们民族的真正实力并不只是来自于武力和财富,而是来自于我们理想的力量:民主,自由,机遇以及永不屈服的希望。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我们的联盟会不断完善自己。而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这次选举拥有许多故事和数不清的第一次,它们将被世世代代流传。但是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一位女性选民。她就像成千上万的其他选民一样,排在队伍中喊出自己的心声,唯一不同的是——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了。

    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那个时候是没有选举权的,因为她是女人,还因为她皮肤的颜色。

    但是今晚,我思考着她所经历的这一个世纪的美国——心痛和希望;斗争与进步;我们被告知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代,以及美国人的信条:是的,我们可以!

    在那个女性不能发出声音的时代,在那个女性的希望被剥夺的时代,她看着她们站了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投出了自己的选票。是的,我们可以!
    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感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当炸弹在珍珠港爆炸,当暴政威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是的,我们可以!
    她见证了蒙哥马利汽车暴动,见证了塞尔玛大桥事件,遇到了那位来自亚特兰大的牧师,他告诉人们“我们终将会克服一切。”是的,我们可以!
    人类登上了月球,柏林墙倒塌了,世界由于我们自身的科学和想象力被连接到了一起。而在这一年,在这次选举中,她的手指触摸到了屏幕,她投出了自己的一票,因为在美国经历了106年的变迁,经历了最好的与最坏的时代后,她了解美国是如何变化的。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么多,但是仍然有许多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做。那么今晚,让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了下一个世纪;如果我的女儿也能够和安·尼克松·库伯一样幸运地活到了106岁,那么他们将会看到怎样的变化?我们又将会取得什么样的进步?
    对于我们来说,这正是一个对这一疑问给出回答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时代——让我们的人民重新回去工作,为我们的孩子打开机会的大门;积累财富,促进和平;重拾美国梦,重申基本的真象——相对于大多数而言,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们呼吸时,我们希望,在我们面对讥笑、怀疑以及别人对我们说我们不能的时候,我们将会用凝聚了人类精神的永恒信条作出回应:

    是的,我们可以!

    谢谢你们,愿上帝保佑你们,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青云/编译)
 

2,陈水扁第一次总统就职演讲(重点部分)

     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3月18日选举结果揭晓,陈水扁以39.3%的选票得以胜出。

     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在演讲中说:“我们今天在这里不止是为了庆祝一个就职典礼,而是为了见证得来不易的民/主价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用民/主的选票完成了历史性的政党轮替。这不仅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更是全球华人社会跨时代的里程碑……不是个人的胜利和政党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民/主的胜利……”。
 
    (请大家批判地看待他的演讲)。

3,美中政府换届对比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4377058
     美国和中国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人说,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制度换届就好比铁路上跑的火车:方向、起止时间表准确无误,到了站,您下来,别人上。下了台的总统当天就必须撤出白宫,远离华府,爱去哪儿去哪儿,别待在新总统旁边碍手碍脚,影响“抓革命、促生产”。新总统宣誓就职,重组班子,实现竞选时许下的诺言,全然不必看老总统的脸色。
    美国政府换届是全体美国人的事情,不关你的身份地位,只要年龄适合都可以投票,这是上帝赋予你的权利。国内也有选举,但只是少数名代表的事情,党组织在选举前后会做出很多工作让选举顺利进行。美国的政党也只有选举时才发挥作用,选举玩也就冬眠了。加入老美的政党不用写申请,也不交党费,也不用登记注册,很简单,选举见分晓,选哪个党的就是那个党的党员。
  中国党和国家换届,可以用高速公路来比喻:上口多下口也多,驾车人想快想慢、想上想下、想走想停,弄不好开会儿倒车也未可知,完全捉摸不定。直到17大开完人们才知道党真的要换班。在此之前是滴水不漏,一切严格保密,谁泄密抓谁。搞什么搞?
  美国的过届总统们爱干什么干什么,作演讲,写回忆,赚大钱,游列国,维护所谓的世界和平(卡特),助选拉票,颐养天年,不亦乐乎,还要高呼“我一定要再争当美利坚的总统”,脸皮太厚。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比较含蓄,党代会前一般不出国考察(怕受影响),但要到各地视察、到百姓中走访,并对百姓说“不是我要当,是党和人民选举我当的。”
  看看我们中国的民主集中制,一直集中到毛主席的去世,没说的。从邓大人开始,他手下的华、胡、赵,不听话的都下来。光下来还没完,待遇降至副总理级。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都没有了,就是说出来也不顶用,也没人敢听,他们可能没有一个过舒坦日子的?针对90-92年中央的极左路线,小平同志在人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南下求改革,让南风“北伐”。南巡时,在武汉让梁光烈将军给北京带话“不搞改革就下去”,吓得老江赶紧转舵。依然推行了民主集中制(和当初毛主席到武汉让熊光凯将军给林彪带话,“不在北京和你见高低,出来斗”的做法是一致的)。
    现在的体制似乎还有点垂帘听政,只要掌握军权什么都不在话下,党指挥枪的理论永远存在。在美国要想从政首先要退出军界,军人不允许参与党派之争,必须实行军队国家化,换言之军队必须听国家的,不能听哪个政党的;要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各有75万军队,可能就成了东美国与西美国两个国家了。
    我国的人代会或党代会都有许多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不管什么水平,只要代表一方投个赞同票就可。在美国就没有这个规定,是精英才有参政的权利和资格。美国是民族种类最多国家,近3500个获国籍的民族,就没有少数不少数的提法,都是民族,都是一样待遇,要是3500个代表同时进入参众两院,那玩笑开得可就大了。

    美国各州是司法独立,各州、县、市、镇的长官都是民选,上一级不能干预,更不能命令,要不然许多镇长竟敢和总统作对叫板,“我是民选的,W布什管不着我,除非我犯罪”,这简直就是无政府主义。
    各州的行政管理制度极为健全,除了没有军队(有国民自卫队)以外,各项事务不用中央来管。要么新奥尔良飓风时,布什总统几天后才到灾区,是因为没有接到市长的准许,如果地方官员不准许上级来访,你要是来了的话,就可以以妨碍公务罪投诉上级的。
    中国的事情好像和西方不一样,一切都由上级说了算,都得上级指令。县级干部是由地市级领导指定的,地厅级干部是由省部级领导指定的,选举前要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图进行选举,你要是自己提名参选,麻烦就大了,叫破坏选举罪。
    套用托尔斯泰的名句“民主的国家都是相似的,独裁的政权各有各的操性”。所以就引申了中国特色的民主。从理论上讲,民主的定义只有一个,绝无什么特色民主、西方民主之说,民主就是民主,没有第二个定义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