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培训师的“实战”和“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7:00
如何理性看待培训师的“实战”和“理论”?[ 25/04/2007 18:40:00 | By: blueex ] 终于有机会和一群广告界人士分享了我对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的理解,我用大量的实例说明了广告中的“冲突”、“变化”和“问题”是如何影响潜在消费者的。看得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认可了我这套理论的有效性。然而,更令他们奇怪的是,我本人跟本就没有任何广告的从业经验。用培训界的流行语来讲,我缺乏广告方面的“实战”经验! 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如何理性看待培训师的“实战”和“理论”? 作为培训师,从我出道那天起,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也有学员无数次向我提出过这个问题。 应该注意到,业界那些公认的大师们,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都是因为他们提出了划时代的“理论”,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实战”经验。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企业的本质等)、戴明博士(PDCA循环、时间管理四象限、质量管理等)、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科特勒(营销的4P理论等)、特劳特和李斯(营销的“定位”理论)、克劳士比(质量管理“零缺陷”)、艾德伽*沙因教授(企业文化三层次理论、“职业锚”理论)、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的五力模型)、W*钱*金教授(蓝海)等等。 用我们业界的世俗标准来看,他们当中很多缺乏“实战”经验,只有个别的有少许的“实战”经验,而这个别有点“实战”经验的大师的真正贡献也是因为提出了某种重要的理论,像彼得*德鲁克只是早年在奥地利做过银行,来到美国后就潜心于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发明“定位”理论的特劳特,早年在通用电器公司广告部工作过,而知道这一点的人已经很少了,他自己也很少提及这一点。似乎只有克劳士比(质量管理“零缺陷”)的“实战”经验多一些,多年在美国的军工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 真正成就大师的是“理论”,不论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实战”经验,“理论”和所谓“实战”经验之间似乎并无明显的关联。 再说我们的培训界,情况有些反讽。广大学员们一边追捧大师们的“理论”,一边沉迷在培训师们自我标榜的“实战”经验中,并且还常能听到学员门抱怨某某培训师的授课太“理论”化、不够“实战”等等。 学员嘛,听课就是希望能对自己的“实战”有所帮助,培训师的“实战”经验对学员能形成吸引力也很正常。 可是,就算培训师们自我标榜的“实战”经验是真实的,他们的“实战”经验如何转化成学员在“实战”中卓越的表现呢?就算一位培训师有5年甚至10年的“实战”经验,这又能怎样呢?这5年、10年的“实战”经验毕竟是过去的经验,在学员现实的环境里又能有多少是适合的呢?况且,这5年、10年的“实战”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培训师仅靠这点老本还能吃多久?等到吃完“实战”经验这点老本,培训师还能干什么呢? 其实,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培训师不可能把他自己的“实战”经验传给学员。培训师自己的所谓“实战”经验是松散的、混乱的、不成系统的,培训师必须把他自己的“实战”经验加以提炼、总结,这本身就是把“实战”经验“理论”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培训师只能把他的“实战”经验适当“理论”化之后才能传递给学员。从这个角度说,学员所学到的都是“理论”。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众多学员还会经常抱怨一些培训课程“不够实战”、“太理论化”呢?其实,这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理论”和“实战”之间如何进行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培训师所传授的“理论”对学员的“实战”并无指导作用。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培训师所传授的乃是从别处(如书本上)借来的、他自己尚未理解透彻的“理论”,这种“理论”如何能对学员的“实战”产生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培训师所传授的“理论”尚不成熟,比较粗糙,经不起推敲,当然就无法对学员的“实战”产生指导作用。 那么,培训师怎样才能提炼出对学员的“实战”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呢? 这就需要培训师对“实战”进行“研究”。培训师不但要“研究”他自己的“实战”,还要研究其他人的“实战”。因为,培训师他自己的“实战”毕竟只是一个人的“实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并研究其他人的“实战”更有利于成熟“理论”的形成。 怎么样才算是“研究”呢?我认为,“研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炼、搜集相关数据(包括案例);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些数据(包括案例)进行塞选、比对、分析并进而得出结论。 “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这“理论”的背后是否有这样一个面向“实战”的、厚实的“研究”过程的支撑。与西方同行相比,国内这些专家、教授、培训师们主要就差在“研究”这个关键点上了。自然,在“理论”这块也就跟着差了。国内的学术界普遍浮燥,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培训师不愿意花精力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要么是以低劣的方式拼凑“理论”,要么是剽窃别人的成果,要么就是在数据上造假。所以说,“研究”才是国内专家、学者、培训师们的关键短版。 国内培训界,表面看是抱怨“不够实战”、“太理论化”,而实际上这恰恰是课程不够“理论”化的结果,准确地说是课程的“理论”太粗糙,缺乏厚实的、面向“实战”的“研究”过程的支撑! 一位培训师的“实战”经验只能是有限的那几年,而培训师面向各种各样、持续出现的“实战”所进行的研究却可以持续几十年,这样才能确保培训师的持续成长。 作为培训师,我比较关注美国的那些大师、专家,他们的主要身份都是各大学里的教授,可他们每年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深入企业、深入现场进行调研。他们可能缺乏直接在企业里担任具体职务的“实战”经历,可是他们会拿出大量的时间与各色企业经理人、一线员工们进行交流、访谈,他们所掌握的第一手数据(包括案例)足以使他们能获得比任何一个调查对象看得更远的境界。 我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对学员来说,传道授业的培训师必须具有学术价值。培训师的学术价值如何体现?是其值得炫耀的学历?是其辉煌的工作背景?是其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是其高昂的出场费?还是其可观的授课天数?其实,都不是。培训师的学术价值都体现在他的研究成果上!只有培训师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给学员带来价值! 看看当今社会上各色培训师的个人介绍,其中有多少内容能体现出其学术价值?把其中的学历、工作背景、头衔、课程罗列等信息统统删去,看看还能剩下什么。如果剩下的真没什么了,基本可以判断这位培训师没什么学术价值,至少暂时还没什么学术价值。如果个人介绍的剩下部分还有其讲授过内训的客户名单,说名其可能还有些学术价值。如果个人介绍的剩下部分还有培训师正式出版的著作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则说明其很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具体有多大,还要再看看那些著作或论文的具体内容。 我曾在《互动三节棍》中说过:“对培训师来说,重要的不是他在培训课题方面有多少“实战”经验,而在于他对培训课题方面的“实战”有多少实实在在的研究。” 所以,提醒各位,当大家纠缠于培训师的“理论”和“实战”的时候,不要忽视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贯通“理论”和“实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