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群众闹事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4:15
毛泽东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群众闹事的?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0-09-30 11:04:47] 作者:程有元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85816268143497  建国以后,随着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一些党员和干部逐渐滋长了官僚主义作风,脱离群众,甚至做出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这种苗头和问题诱发出一些社会矛盾,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惕。自1956年下半年起,一些地方接连出现不安定的苗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56年9月到1957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全国发生数十起罢工、请愿事件。当时,一些党员和干部认为“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凡是与政府闹事的就是敌我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对群众的闹事,一是“怕”,二是“简单处理”,即采取压制和压服的办法,动辄批判斗争、开除,甚至动用武力。例如,兰州一所技校,外省籍学生要求发给寒假回家路费,学校不同意,300多名学生闹了起来,学校领导采取强硬办法,抓了60多人,认为他们是反革命。对此,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对待人民内部问题动不动就想‘武力解决’,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坚决纠正的。”一个月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又专门谈道:“闹事的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这种官僚主义的错误,有一些是要由上级机关负责,不能全怪下面。”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尖锐地指出:“有些人如果活得不耐烦了,搞官僚主义,见了群众一句好话没有,就是骂人,群众有问题不去解决,那就一定要被打倒。现在,这个危险是存在的。”随后,他举了一个典型事例:“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毛泽东还针对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发生矛盾时警察开枪事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他还进一步提醒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因此,“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1956年9月初,昆明市发生了由广东来昆明上中等技校的3000多名学生向省人民政府请愿,要求提高助学金和生活待遇的事件。但是,同期到达昆明航校的500名湖南学生却没有受到影响。其实,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其他学校还差,之所以没有闹事,原因就在于“这个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做得比较具体切实的”。校领导说老实话,把学校的困难情况如实地告诉学生,动员学生共同克服困难,校领导和师生同甘共苦。结果,困难重重的昆明航空学校办得生气勃勃。毛泽东对昆明航空工业学校的做法十分赞赏:“这是没有官僚主义的。如果办学校的人,都照这个办法办,那就好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办学校的办法。”此外,毛泽东还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高度,深刻阐释了解决群众闹事的办法,指出:“我们是不赞成闹事的,因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可以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而闹事总会要造成一些损失,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他们很守纪律,很讲道理,决不无故闹事。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国已经没有了发生群众闹事的可能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一)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只要做到这一条,一般地就不会发生闹事的问题。(二)如果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闹了事,那就应当把闹事的群众引向正确的道路,利用闹事来作为改善工作、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种特殊手段,解决平日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民内部同样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有的矛盾甚至还很突出和棘手,一些地方官员时常为群众“闹事”的群体事件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如临大敌,有的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动辄使用警力,从而使矛盾激化,有的虽然事态暂时得以平息,然而干群之间的裂痕增大并留下隐患。在此,各级官员如果有毛泽东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始终有一颗为百姓的心,这样对群众“闹事”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深刻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把群众的情绪引导健康和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化消极为积极、变坏事为好事,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虽然人民内部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致基础上的矛盾,但必须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做好工作,以激发社会活力、增强人民团结,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搞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党的事业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党执政为民始终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并不可怕,关键是各级干部能够认真学习毛泽东对待群众激烈言行的态度和方法,认真研究和分所矛盾,满腔热情地寻求如何妥解决矛盾的办法,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其向有益的方向转化,这样不但能够及时妥善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消除党群、干群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更快地和谐发展。 

类别: 时政  |  自分类:时政  |  评论(64) |  引用(0) |  固定链接  |  阅读 (29712) |  顶( 1 ) | 埋( 0 )

上一篇:官员咋与记者玩“闪电”战术和“躲猫”游戏? 下一篇:公安民警与检察干警“比武”“斗狠”谁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