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大终结者出场:美元正以雷霆之势反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12:20

A股最大终结者出场:美元正以雷霆之势反弹

2010年08月12日 09:23 来源: 金融界网站

  

  说够了政策收紧,也说够了经济下滑,当国内投资者还在努力消化经济数据带来的通胀预期之时,A股本轮反弹最大的终结者,可能也是最后的终结者——美元,已经抖擞登场!

  美元指数将强势反弹

  周三,在中美与日本经济数据不佳、美联储承认美国经济复苏速度放缓以及英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等多重不利消息的影响下,美股、油价及大宗商品暴跌,金价微涨。美元指数收盘报82.38,较前一日收盘大涨1.9%左右,创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自危机以来,美元、黄金一直是避险资金的避风港。美元、黄金的上涨一直都是市场情绪的反向指标,一旦市场对经济复苏担忧升温,美元即会出现上涨,本次也不例外。而从技术上看,本轮美元指数跌到80点附近,其本身也有着强烈的反弹需求。

美元指数见顶以后一路毫无抵抗的垂直下跌,至80点遇强支撑以后,本身即有强烈的反弹欲望。

  笔者不是技术派,但华夏时报专栏评论员笔夫先生7月底曾发表文章认为,美元指数从6月7日的88.7开始下跌,目前已跌至81.5附近,技术上位于50%回撤位置。无论是否已经见底,应该会有一波小小的企稳反弹。更加强劲的支撑将位于80点附近,那是62%回撤位,届时,或将迎来美元一波真正强劲的报复性反弹。

  现在看来,这是极有先见之明的。正如其文中所谈到的,“无论是股市还是大宗商品,现在所看到的仅仅是一次反弹而已,不要奢言反转,美元一旦实现反转,所有的盛宴都将结束。”

A股走势与美元反相关

  观察近年来A股走势与美元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基本上是反相关的。其中的传导路径可能有两条,一是美元上涨—大宗商品下跌—A股相关板块下跌;二是美元上涨—美股下跌(或投资情绪悲观)—A股下跌。

  也有分析认为,美元指数趋势拐点对A股趋势拐点确认,是通过美元见顶持续回落,热钱持续流向A股及新兴市场,故而A股持续上涨。美元见底持续反弹,热钱从A股及新兴市场持续流回美国,故而A股持续下跌。

  但无论是何种路径传导,两者的负相关关系基本已经得到了验证。最典型的是,A股2005年6月见998点历史大底,美元指数同年11月见92点重要顶部;2007年10月A股见6124点历史大顶,美元指数2008年3月见70点历史大底;2008年10月A股见1664点重要底部,2009年3月美元指数见89点重要顶部;2009年8月A股见3478点重要顶部,同年11月美元指数见74点重要底部。美元指数顶部、底部对应滞后于A股底部、顶部3-5个月。

  2010年来,A股同样与美元指数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美元指数自去年12月份以来,持续反弹,2010年6月7日见顶于88.71点。

上证综指自全年12月份以来持续调整,震荡下行。2010年7月2日见底于2319点。

  从上图不难看出,A股从年初到4月的震荡下跌对应的是美元指数从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的第一阶段上涨;A股4月到7月的急跌对应的正是美元指数从4月到6月的急涨;而美元指数再度走强之后,A股的走向已经没有悬念。

   笔夫:不要奢言反转 美元反弹将结束盛宴

  投资人选择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来进行反击。再过几天,也就是8月5日,是美国及全球主要股市距离2007年最高点位1000天的日子,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到1932年6月1日第一次见底,是997天,近似于1000天。在那次崩溃式下跌中,美国标普500指数损失掉了86%,但是,迄今为止,美股自最高点位下跌,却仅损失了不到30%。1929年股市崩盘,美国人用了整整25年时间使其市值回到原有的高点,但是,去年以来的股市反弹,已经使全球股市曾经接近于次高点。

  的确,不会有一段完全相同的历史。不过,绝对不要因此就忽略这样的事实,1937年,在投资者误认为V型反转成为现实后,美国股市再次步入熊市,这一次,其市值损失掉了60%,下跌过程直到1942年才结束,接下来便是涂炭生灵的二次世界大战。

  不是此消彼长,就是彼消此长

  政策的真空环境是促使投资者敢于情急之中勇猛抄底的全部原因。由于中国及亚洲主要国家二季度经济出现减缓征兆,使得政府宏观调控举起的拳头似乎又轻轻放下。甚至有人开始对政府二度救市作出各种猜测和联想。央行报告适时地作出了“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的定性。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的结果和欧元区意外的经济数据更是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使得反弹得以坚定地进行。

  欧盟是几个主要经济体中经济指标唯一趋向走高的,以至于在短时期内使人几乎忘掉了债务危机。欧元区PMI指数已经由56上升至56.7,而德国的PMI指数跃升了3个点,达到了61.2。而欧盟统计机构的数字表明,欧元区工业订单数5月份环比上升了3.8%,而同比则增长了20%。同时,该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大幅攀升。

  这些数据似乎不是在说处于危机中的欧洲,实际上,它虽然不是危机写照,但却是危机的副产品。正是欧元的大幅贬值,才成就了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出口大幅增长,同时,它产生的新的代价是,亚洲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

  二季度所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并不独出现在中国,在亚太国家,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6月份,新加坡GDP增长26%,不仅大大低于5月份的58%的水平,也低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36%。中国台湾第二季度增长率也已放缓。印度的情况会更加麻烦一些,因为在放缓的同时,通胀水平却在加速,这迫使该国不得不在本周将利率水平再次上调0.50%,分析师普遍预测,印度央行将会再次加息。据JP摩根统计,二季度,印度的CPI涨幅已经达到13.6%,几乎是美国的10倍,印度央行希望通过加息使整个财年通胀率控制在6%之内。

  正是欧盟出口竞争力的恢复损害了同样以出口作为导向的亚洲国家,但是反过来,亚洲这一全球经济最强劲的引擎一旦出现问题,则将会对欧美经济的恢复造成致命创伤。

  危机不会因压力测试而结束

  投资人还试图将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的结果当成好消息,但实际情况是,银行机构面临的问题不会因为压力测试这样的公关伎俩而消失,相反,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再度爆发。当前,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短期融资的问题。6月份,葡萄牙银行机构从欧洲央行借款额上升到创纪录的400亿欧元,而5月份的额度是350亿欧元。在此之前,该国银行向欧洲央行最大的借款额度仅为180亿欧元。在西班牙,这一额度已从两个月前的900亿欧元上升到了1350亿欧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欧元区银行将有8770亿欧元债务到期,而明年也将有7700亿,2012年有7140亿。到2012年,英国的主要大银行需要再融资额度达到8000亿欧元,英格兰银行近期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全球银行业,尤其是欧洲的银行在融资方面将会面临持续的挑战,全球银行将会有5万亿美元到期债务需要新的融资。短期流动资金的紧张,使得整个欧洲的借贷成本攀升,各国银行间对储户的争夺也变得更加激烈,在英国,一些外国银行开始以高于4%的利率争夺客户,这也在一方面抬升了借贷成本。欧洲企业70%以上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借贷成本的上升会很快对企业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下行的另一个驱动力来自于各国的财政开支缩减,尤其是在欧盟国家,为了使本国财政预算达到欧盟标准,不得不执行近似十分苛刻的财政削减计划。日本也在效仿,他们有意将该国财政开支削减10%,这一额度将达到110亿美元,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政府开支不至于超越71万亿日元财政红线,这是日本新政府全面财政改革的起点,这个国家近乎GDP两倍的债务是政治上乱象的根源,评级机构已经将降级的矛头指向了日本。

  去年以来的复苏势头并不是源自低利率,而是来自政府财政刺激。如果失去这一动力,经济增长毫无疑问将回归本来面目。

  美元8月初小反弹,月底报复性反弹

  美元8月初小反弹,月底报复性反弹。这是笔夫对近期市场的基本看法。主要的依据,读者可以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一二,实际上,从技术分析中也不难得出结论,美元指数从6月7日的88.7开始下跌,目前已跌至81.5附近,技术上位于50%回撤位置。无论是否已经见底,应该会有一波小小的企稳反弹。更加强劲的支撑将位于80点附近,那是62%回撤位,届时,或将迎来美元一波真正强劲的报复性反弹。以此去推理市场的走势,不难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结论。

  无论是股市还是大宗商品,现在所看到的仅仅是一次反弹而已,不要奢言反转,美元一旦实现反转,所有的盛宴都将结束。  美元是“宠儿”还是“弃儿”?

   8月6日,美国非农数据的出炉再次给美元指数以当头一击。数据显示,7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3.1万人,比预期6.3万人的降幅高出了近一倍。美元指数自今年6月7日触及一年多高位88.71以来,跌势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之久,目前收于80.33,突破80的低点近在咫尺。

  美元真的要从“宠儿”变“弃儿”吗?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各种不同力量博弈的结果,决定着美元下一步的走势。

  美元一再疲软的表现,是与美国经济复苏预期的一再推后相伴而生的。除了非农数据之外,另一项6日公布的重要数据———美国至7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9万人,显示出劳动力市场扩张缓慢,经济复苏遭受严重压力。令人不安的还包括此前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 D P数据,低于预期的增长率也使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忧心忡忡。一面是美国经济数据差于预期,另一面是欧元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好于预期,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也用语言为欧元区经济打气。美国不亮欧洲亮,美元自然不再受宠,一些大型研究机构也纷纷上调了欧元/美元的预期。

  但是,笔者认为,一旦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再次升温,美元的反弹就指日可待。再直接一点,当全球经济都不好的时候,避险情绪就会推动美元上扬。就像2009年2、3月份的时候,全球都处于金融危机的水深火热之中,美元指数在这时却走出了88左右的高点。而目前,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

  笔者注意到,近两周,无论是欧美的政府官员,还是一些研究机构,对经济的关注焦点都转向了“通缩”。欧债危机冲击下的欧洲经济体将不得不在未来几年致力于大幅削减财政赤字,而全球制造业PM I从4月份的高点(57.7)连续两个月回落,6月跌至55,显示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投资者将资金从高风险市场撤出,转而投向低风险市场的迹象也非常明显———美国“债券大王”格罗斯运营的共同基金中,国债比重达到51%,而3月底,这一比例还不到33%;套利交易的主力军日元在近期连续升值,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投资者不再卖出日元买入高风险资产,套利交易平仓资金重新流回日元;天生的“避险工具”黄金,价格仍在连续攀升。如此看来,美元的避险功能在拯救美元走势方面仍有用武之地。

  不过,结论还不能轻易下。汇丰环球研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事实上,美元市场一直在各种所谓的模式中相互转换。对于债务缠身的美国政府来说,相较于纯粹政治手段,积极推动美元相对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更容易解决问题。”根据IM F公布的数据,美国2010年预算赤字达到G D P的11 .0%,而截至2009年底美国的公债余额占G D P比例高达83.2%。另外,奥巴马已经明确表达过要扩大美国出口的“宏伟目标”,积极推动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贬值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美元到底是“宠儿”还是“弃儿”,市场未必就能决定,还是要看美国自己的选择。

   社科院刘勘:美元能否重现“七年牛市”?

   近来美国国债价格走高,主要还是因为对欧元区债务和经济问题忧虑情绪助长了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强劲需求。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欧债的危机愈演愈烈,美元走势出现拐点,似乎美元指数自2002年年初以来长期下跌趋势结束,其中长期上涨空间已经打开,是否又开启了新一轮美元“七年牛市周期”呢?

  资金逐渐流回美国市场

  欧洲经济正陷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市场对危机的反应不亚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负面影响。造成欧元贬值推动美元升值,巨量资金涌向了美国市场,美国国债短债超过4倍认购、长债超过2.5倍认购,显示出了市场热情。美元进入强势,过去那些追逐较高收益的资金逐渐流回美国,除美国本土市场外,全球其他地区金融市场将面临失血的窘境。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美国长期证券3月份获海外投资人认购的金额达到140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几乎是2月份水平的3倍。2月份为净认购471亿美元,3月份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793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2月份净买入规模为470亿美元。3月份各国央行等海外官方机构净买入282亿美元美国国债,2月份为净买入11亿美元。来自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份,净流入美国资金分别为150亿美元、471亿美元,3月份流入美国股票及中长期债券的资金达1405亿美元,全球投资人对于美国长期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历史高点,估计4、5、6六月净流入量还会持续增加。

  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今年3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77亿美元,持有总量为8952亿美元,继续居各国之首,这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我国首次增持美国国债。3月份日本也增持164亿美元美国国债,环比增长2.1%,持有总量为7849亿美元,为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欧洲投资者买入491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英国则大幅增持455亿美元,环比增长19.5%,以2790亿美元总量居于第三位。石油输出国3月增持107亿美元,总量位居第四。此外加勒比海地区也增持38亿美元,巴西和中国香港则分别减持64亿美元和15亿美元美国债。3月份海外投资者买入220亿美元机构债和MBS,为2008年6月接管之后最大机构债买入量。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买入195亿美元,官方投资者买入25亿美元。也就是说今年3月份外国投资者净买入美国长期债券1204亿美元,为2009年11月以来最大买入量。截至3月底,外国债权人持有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达到3.88万亿美元。而2010年,美国债券市场净发行规模为2.22万亿美元。美联储购买限额却只有2000亿美元。由此可见,2010年美国债券市场需要吸引2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

  美元上涨趋势已成,只要欧元跌跌不休,美元就会涨势依旧。从最根本因素来分析,还是受到市场避险情绪主导。欧盟部分国家债务问题所引发的欧元疲弱,推动了美元相对欧元走强;从全球资本流动来看,二季度以来欧元区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表现较差,也使得国际资本选择流入美国本土;在欧洲经济和欧元前景仍面临巨大风险背景下,全球宽松货币退出仍然在逐步进行。从中期来看美元强势将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压力。

  自2008年以来,为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向金融体系注入约1.5万亿美元,并把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利率的历史最低水平。随着经济恢复增长,美联储需要从市场中回收过量货币,以控制通货膨胀抬头。因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5月28日宣布试用一项新工具,以回收部分为应对危机注入金融系统的流动性,美联储在一项声明中说,它将在两个月内完成3次短期存款拍卖。此拍卖工具旨在给银行提供特别优惠,不是向外贷款,而是吸引银行把资金存入美联储。由此可见,美联储即将开始回收流动性。

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 带来区域不稳定

  从过去历史看,美元指数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表现说明,美元指数涨跌与全球货币政策扩张或紧缩,呈极为密切的“负相关”关系。目前全球若隐若现的通胀,以及已经在推进过程中的宽松货币退出,都正在成为推动美元中长期走强的内在动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都驱赶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造就了一轮长达5年美元牛市。资金回流本身强化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效应会逐渐扩散至股市、楼市和债市,于是回流——赚钱——继续流入的良性循环正式形成。以年为周期来观察此次美元走强,一旦美国股市和楼市出现持续走强迹象,美元资产吸引力将进一步上升,并且带动不稳定区域的资金大幅流入美元资产池。

  与此同时,反映出美元强势将会极大地加强和稳固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出现停滞。还将促使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不得不重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加美元份额,又重新将全球更大程度地捆绑在美国和美元的列车上,未来更不容易摆脱美国和美元的影响。

  美元重新走强还将严重影响国际贸易格局,重新划分世界经济版图。由于美元走强主要体现在相对于欧系货币和商品货币走强,因此将有利于欧洲和商品货币国家的出口,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但是,由于亚洲地区货币相对于美元处于震荡和相对固定状态,因此,亚洲经济体对美国出口将不会受益于美元的强势,相反亚洲货币会跟随美元相对于欧洲和商品货币国家升值,出口由此会受到打击,对于亚洲地区经济成长或复苏会造成阻力。由于美国的逆差主要来自于亚洲地区,美国贸易状况对于美元汇率依赖反而不是很大。美元大涨与商品价格暴跌遵循的共同背景在于两点:一是缘于欧洲需求与消费上不去,二是缘于中国产能与库存下不来。一上一下之间,反映欧元区经济仍在继续滑落和我国即将快速回收流动性的窘迫,故而美元与商品价格同时受力,出现了一上一下的局面,而非再像此前美元上扬、商品价格高位盘整。

  虽然欧债危机迫使美元推迟加息,但不影响欧元走弱美元走强,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市场之势。以往经验告诉我们,美国加息周期往往引发国际资本回流,引发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动荡。至今未见有发展中国家出现问题,也许是幸运,也许是未到时候。这一情况与常识不符。中期看,美元强势或是中国经济之巨大压力。美国通胀率如此之低,美国加息之策料将延后,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回流,原因在于美元强势。根据市场经验,如果美元站稳90之整数关口并维持在此之上,则意味着世界局势大反转,全球通缩时代来临,萧条经济学回归。据说现在已有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虎视眈眈地想要做空中国,对此不可不防。

  美元持续走强 我国股市楼市将承受压力

  伴随着美元大涨,与美元保持汇率“锚定”的人民币,更加对欧元出现大幅度升值。截至6月8日,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汇率中间价计算,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幅度已接近8%,这对于我国出口部门对欧贸易已经产生不利影响。可是,今年一季度外汇占款增加7478亿元,增幅达78%。美元持续升值,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今年一季度,残差法估计热钱流入达550亿美元。在去年底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大量投机资本涌进香港,致使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达6400亿。当进入2010年后,美元走强,资金流出中国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由近3200亿港元的高位一路下滑,至一季度末已不足2000亿港元,5月份不足1480亿港元。

  国际资金纷纷流向美国以避险,美国国债再次成为“香饽饽”,近几年热钱持续流入的局面是否会改变?由于我国没有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巨额资金流入并不能像美国一样被实体经济直接吸收。自2003年至今,在持续单边升值预期之下流入的投机资本,大都在虚拟市场游荡获利。过去7年累计流入资金高达6万亿元,如果资金部分撤离我国市场,无疑也会降低我国的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热钱流动趋势从流入转变为流出,即使热钱仅仅变成不再流入,会带来什么结果?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哪一种,都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新增资金支撑股市和楼市停留在2009年的位置上。倘若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升值预期还能持续多久?一旦升值预期发生逆转,我国股市和楼市将会承受一定压力。在当今美元对欧元进行绞杀之中,美国不会忘记套牢中国,工具就是美国国债,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

  展望未来,美元“牛市”未必最终会带来我国股市和楼市长期走熊,但美元持续走强,正在令这种可能性不断增加。当全球经济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时,必然引发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从国际金本位制到金汇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莫不如此。所以近期美元反弹虽然会持续,但是,不太可能演变成长达数年的长周期牛市,在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等“老”货币辉煌之后,新兴国家的货币崛起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百人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