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1:45
<金刚经讲解>
 第1节    日期:2009-6-1916:09:04    《金刚经讲解》    “回家人”老师讲述    (一)    一、殊胜的时代    二、佛陀成道日    三、殊胜的《金刚经》    四、“布施网”    五、讲经的难处    六、史上大德们的讲解    七、最高明的讲解    八、《金刚经》的难点    九、怎样才能学好《金刚经》    十、修净土就不用学《金刚经》吗?    十一、罪业深重怎么办?    十二、学生取得好成绩的秘密    十三、不论学问高低    十四、不堪重负的现代人    日期:2009-6-1916:10:00    一、殊胜的时代    今天是个非常殊胜的日子。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佛教几经兴衰,曾经历过两个盛世,一是唐宋时期,一是明朝。如果清朝的康乾盛世只能算作一个插曲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正在迎接自唐朝以来的第三个佛法盛世的来临,这是非常难得的。    佛法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谈论它时,就要以物质为基础,这也是由今天这个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大家只是单纯谈论精神上的东西的话,那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今天我们难以像颜回一样,每天一箪食,一瓢水,一张蒲席,在一间漏得不能再漏的破屋子里,自己保持着很高的精神境界,“不改其乐”。    佛法要得到大力弘扬,总是需要有一个太平盛世作为前提。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物质的富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探索需求也就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跟这个时代众生对机的一些佛教宗派(像净土宗、密宗等)都开始有了繁荣的气象,大德们也纷纷出来用各种善巧方便来弘扬佛法。所以今天这个日子的殊胜,首先得益于佛法盛世的来临。    二、佛陀成道日    第二个殊胜之处在于,今天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正是在今天,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了。    选择今天这个日子开讲《金刚经》也是机缘巧合。前段时间收了几个徒弟,然后就发现遇上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这几个徒弟一人一个样,千差万别。有的次第非常高,有的次第则非常低;有的很理性,有的却有非常重的情执。于是只好针对他们的特点写了一篇《也谈布施》。在刚开始写的时候,就有人要求讲讲《金刚经》,当时答应写完《也谈布施》后开讲,定在每个星期六。这是因为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每个星期天讲《心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但是没想到这么巧合,这个星期六竟然是佛陀成道的日子,非常殊胜。    三、殊胜的《金刚经》    第三个殊胜之处,在于《金刚经》本身。    《金刚经》与我们中国的因缘是非常殊胜的。在三藏十二部佛经中,很多国家都有他们本国所钟爱的经书。而《金刚经》在我们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一直远胜于其它经教。当然近年来,学《净土五经》的也非常多,这主要得益于众多净土大德的弘扬。    而在宋朝的时候,《金刚经》在出家人的考试中是必考的。譬如从沙弥升为沙门(即比丘),或者是参加一些监院、住持、方丈之类的考试时,就要考《金刚经》。    中国人非常勤俭,也非常讨厌繁琐,同时这个民族的悟性非常高。而《金刚经》正与这样的秉性契合,因此,中国人学《金刚经》的非常多,尤其是文人雅士。禅宗在佛法的发源地印度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在达摩祖师传到震旦中国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没有离开佛陀教育的自己的路子,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国自己的一个宗教。因为这样的修行路子,非常契合中国人的特点。这是第三个殊胜的地方。    四、“布施网”    第四个殊胜之处在于这个“布施网”。这个网站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学佛人能把佛法更好跟今天这个社会结合,让佛子生活得更加合理,更契合今天这个时代的特点。这是为了避免大乘佛法被演绎得如同迷信一般。很多朋友在修行当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违缘,或者总是探讨这样那样的方便。其实违缘或者方便都是源于我们的内心,只要把自己的心调整好,这些东西就都不存在了。    所以我们能通过这个网站聚在一起来讨论学习佛法,这也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    五、讲经的难处    然而,讲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佛法是心性层面的东西,首先需要讲经者自身修证到达一定的次第,否则对一部经书他自己都理解不了。    讲经的风格跟讲经者本身的特点也有关,尤其是文学素养。像南怀瑾老师讲述的东西,从头到尾就像流水般缓缓流淌出来,这是缘于南老师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而净空老和尚讲的东西就非常慈悲,总是离不开那个自性摄受的慈悲。我们这里的讲述风格就会非常理性,这是因为“回家人”上学不是很多,加上做过多年的生意,办过企业,接触的氛围一直非常理性。    第二个难处在于听众的理解。听经的人是不是能理解讲经人的本意?例如说,“飞机飞得很快,超过音速”。这个“音速”是说这句话的人在他自己脑海里找到的一个名词,用来表达他的感受。那么当这个词到达你的耳朵时,通过你的意识分辨以后会是什么样?    另外还有一个次第的把握问题。讲经者讲的次第只能比听经者高一点。太高了,听经者就听不懂;太低了,听起来就乏味。这就造成了“无法可说”。    讲经的人只能表达出他心里面的东西,而没办法表达出你心里面的东西。曾经有人要求,“你把那个佛法给我说说”。当时就告诉他,“在越南有一种火龙果,白瓤黑子,特别香甜爽口”,然后让他描述一下那个火龙果是什么样。那位朋友描述了半天,始终不对头。最后告诉他,“既然一个小小的火龙果都描述不出来,佛的意思又怎么可能描述、比喻出来呢!”我们没有办法用思维和分别的方式学到真正的佛法。大家要学着去悟,用“心”去领悟。    另外,虽然讲经讲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见解或证悟,但针对不同次第和特点的人,讲出来的东西也会不同。记得同学甲曾经问,“遇见不想结缘的人,但又结了缘,怎么办?”当时回答他,“本无缘可结,放下就可”;如果这个问题是另一个同学乙问的,可能就会告诉他,“自己背着吧!不关别人的事”;如果是丙问的,答案又可能变成,“正好唤起你‘度一切众’的慈悲心来”。    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回答?这是因为甲的悟性挺高,但是比较着相;乙则太假慈悲,所以让他自己背着;而丙总是太考虑自己,就让他通过结缘把心敞开。    那么回答这个问题时,哪一个说法是对的?    没有一种固定的回答。    如果问的人次第很高很高的话,就可能骂他,“吃饱了没事干,找骂!”甚至可能狠狠地踹他一脚。    所以这个经书是没法讲的,最后你们会发现什么东西都没听到。    六、史上大德们的讲解 第2节    古往今来,有很多大德曾经讲解过这部《金刚经》,首先是天亲菩萨跟无著菩萨,这两位是唯识宗(法相宗)的老祖宗。他们的注解不可不看,尤其是天亲菩萨的。因为这部《金刚经》本是阿罗汉询问如何成就大乘菩萨,直至无余涅盘入实相境界的一个修证过程。而天亲菩萨的《金刚经经论》正是在他证得阿罗汉果之后,回过来学习、弘扬大乘佛法时所著。在这个末法时代,已经极少有人能证得阿罗汉果,虽然越南、缅甸、老挝那一带的南传佛教还有些阿罗汉的大成就者,但是他们是很难出来给大家讲《金刚经》的。因此,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天亲菩萨那个晦涩难懂的《金刚经经论》。    第二位是六祖慧能大师,他的《金刚经解义亦曰口诀》非常朴实。    第三,可以看看印顺法师的《金刚经讲记》。印顺法师是我国近代一位难得的大德,尤其是他重建“人间佛教”的提议,推动了佛学与现实社会接轨。因为要想荷担如来家业,就必须要走这个路子。如果跟独觉一般,只是自己觉悟了,就不管别人,大乘佛法就会因此而灭绝。    再就是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看他老人家的东西一定不能断章取义,因为他是每个字都卖钱的(笑)。他多讲一个字,能卖很多钱,所以他的著述里,长篇大论反复讲的可能只是一个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他不对,为什么?因为众生有一个通病,总是不珍惜轻易就得到的东西。南老师的著作之所以能弘扬这么广的原因之一,恰恰就是因为他让大家付出了。而净空老和尚的东西就相反,经常被人用来当手纸。为什么?不要钱,来得太容易了!所以一定要恭敬佛法,尊重自己,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好东西。    看南老师的著作时,要学着划,把大片大片多余的文字划掉,从中找出几句好东西来,这就是他讲的中心意思。看大德的东西一定不要断章取义,要根据讲述时的情况来详细研究他到底要讲什么东西。    还有一位是索达吉堪布,这位藏传佛教的领袖讲的《金刚经释》非常好。我们要灵活地看待他的东西,而不能局限于中观的思维模式。    这几本讲解看过之后,就会对《金刚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如果发现资料不全,可以去看看江味农老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虽然没有把《金刚经》的筋骨脉络理出来,却把资料收集得很齐全,这是非常难得的。    七、最高明的讲解    然而《金刚经》讲得最好的,要数南朝的傅大士。一次,志公老和尚告诉梁武帝,有位大德讲《金刚经》讲得非常好。    梁武帝非常景仰,就立即要请他来,问:“他在哪儿啊?”    “鱼行里。”    就去鱼行把傅大士请来了。    梁武帝就问他:“你要登台讲吗?”    “不用,给我一幅打板就可以了。”    这皇帝喜欢听经,那些臣子们也非常爱听经,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只有皇帝坐着,满堂都在静等傅大士讲经。    这时只听“啪”的一声,傅大士狠狠地一敲板,然后把板一扔,走了。    梁武帝一看,傻眼了: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志公老和尚说:“他讲完了!”    这才是真正能讲《金刚经》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大德。大家要好好体会这里面不可思议的地方。傅大士其实是弥勒菩萨应身来结缘的。    梁武帝没听明白,赶紧跟志公禅师说,“请他再讲一遍吧,大家都没听明白。”傅大士就回来又讲了一遍,这就诞生了那些偈颂集。    第一次傅大士为什么那样讲经?这是因为《金刚经》是需要你自己去悟的,讲是讲不出来的。这才是傅大士真正的慈悲。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他的那些偈颂集,就能理解《金刚经》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    八、《金刚经》的难点    古往今来,讲解《金刚经》的人非常多,但是印顺法师指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关于这部经书的讲解大多流于空谈,流于文字相,很少有人能将全经的经络讲出来。    你会觉得这部经总是在说一件事,但是又会奇怪经中的布施比量为什么越来越高。产生这样的疑惑是因为不明白全经的次第和真意。这部《金刚经》本是一个渐次修行的法门,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不能读懂金刚经。大家都只是在纠缠一些“阿罗汉”、“菩萨”之类的名相,而不去探究深层的内涵,这也就是印顺法师觉得非常遗憾的地方。    比如,“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中的“一合相”,到底是什么意思?“一合相”的范围是什么?为什么佛陀说它是“一合相”,又为什么“不可说”?    再如,为什么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既然“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了,那为何还要修一切善法?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恶法不行吗?    如果不能搞明白诸如“一合相”、“如如不动”之类的章句真正的内涵,这部经就算白读了。    如果能弄明白这部经,三藏十二部佛经的提纲也就都明白了。同样,如果把《心经》搞明白,也就能把“般若”的心搞明白了。    《金刚经》是一部证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实相境界的大经。如果死在文字上,无有是处。因为它真正内在的意思,不是靠攀缘、文字、分别所能理解的,这也是学《金刚经》的难处。    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下午还没有决定该怎样来讲这部经。记得以前给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讲了一遍,花了一个多小时。如果简单讲的话,这部经书十五分钟就讲完了。我们大致给出一个计划:争取花二十四到三十个小时,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遍,然后花三个小时再讲一遍,最后再花一个小时讲一遍。这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次第挑着听。    日期:2009-6-1916:11:00    九、怎样才能学好《金刚经》    真正要学到《金刚经》的经络,必须具备心相上的两个条件。    首先,必须要有坦坦荡荡、不欺暗室的大丈夫气概,也就是一种站起来能把天顶破,坐下去能把地压碎,这样顶天立地的气概。    因为修行是向自己心性的落处开刀,找不到其它方便。    其次就是要能战胜自己心性缺点,也就是能够战胜自己一切毛病。    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对权、利、名非常感兴趣,其实法界中权、利、名最大的是谁?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他可以在法界中让所有的众生都俯首称臣。但即使是他,也不能战胜自己。    所以,能战胜自己的人是最难得的。    十、修净土就不用学《金刚经》吗    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人该来学这部《金刚经》?    有人说:我是修净土的,不用读《金刚经》;净空老和尚说了,几部大经,一句佛号就可以了。    这就冤枉净空老和尚了。净空老和尚的“看破放下,随缘自在念佛”,听着很简单,但是如何看破?如何放下?如何随缘?如何自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说:“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就算种了无量的善根和福田,如果“取相分别,情执深重”的话,仍然没有可能出离轮回。而对于着相与情执,唯一的办法就是“破相”。所以还是得到《金刚经》里找。    因此,看一位大德的东西,要把他所有的东西全看完,并且要根据当时的背景、环境去理解,千万别断章取义,更不能拿着一句两句话去“造神”。    造神运动让很多大德都不敢出来,因为众生不知道惜缘。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每一句佛号、每一句讲经都来自于无量劫所结的善缘。    佛陀讲:布施之“施”为“得”,“受”为“失”。当我们得到一个东西时,其实同时也就失去了。有很多朋友不尊重和珍惜今天的因缘,这样就等于损失了自己无量劫来积攒的佛法善根。    十一、罪业深重怎么办 第3节    还有哪一类人需要学金刚经?罪业深重的人,遭受别人嘲笑和歧视的人。《金刚经》上讲,如果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被人嘲笑,那是先世造了本该堕恶道的罪业,坚持持诵《金刚经》就能消除。    二十几岁时,有一次在火车上读《金刚经》,对座一个小青年很无礼地脱掉鞋,把脚伸到我座位下面。我也没生气,继续读。他就骂:“你懂读这个?混蛋!”我脾气向来很爆,这次却没有理睬他,因为正好读到那个地方,知道先世罪业已经销掉了。后来我在站台上把那个青年拦住了,给他鞠了一躬,搞得那位朋友站在原地愣了好久。    如果有人罪业深重并且经常受到歧视和嘲笑的话,就一定要去读《金刚经》。    十二、学生取得好成绩的秘密    有人说:“我是个学生,应该读《金刚经》吗?”答案是:应该读。    以前骗儿子读《金刚经》,读一遍给他五块钱。前两天要考试了,他说晚上做很乱的梦,怕考不好了。我就让他去读《金刚经》。他讨价还价:“爸爸,读一遍你要给我十五块钱。”我就让他先去读。后来他却不要钱了,因为读完后他就能睡安稳了。这是因为我们所学的知识都存在阿赖耶识里面,之所以忘了,是因为脑子里的程序乱了,而《金刚经》有梳理这些程序的作用。    所以,学生如果能多读《金刚经》,对学好功课有不可思议的好处。    十三、不论学问高低    有的人没文化,不识字,这是因为宿世非常不尊重纸张而得到的果报,如果想消灭罪业,最好能跟着别人读《金刚经》。    有的人相反,学问很高,那他更应该读《金刚经》。因为如果想从一个匠人境界有个质的飞跃,就只有从心性入手来破相。《列子》中“纪昌射箭”的典故就是这个道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十四、不堪重负的现代人    有的人说:“作为一个现代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非常繁重,我应该学《金刚经》吗?”    这样的人更应该学《金刚经》。不知道大家见过那些韩国的电玩高手没有,那些人的特点是:眼睛眯得特别细,眼睛特长,而且眼睛都非常小。他们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是非常轻松的。    能那么轻松地玩好游戏的秘诀只有一点:破相!而很多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心都掉在里面。    在今天这个繁忙的商业社会,轻松应对各行业工作的方法是同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心态怡然地去做好,不掉进去。这也是“戒忌用力”的一种妙用。    哈哈,其实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所有的人(众生)都该来学这部《金刚经》。(待续)    日期:2009-6-1916:15:00    (二)    一、《金刚经》的译本    二、读经的仪轨    三、经题的含义    四、《金刚经》的经络    五、诸佛诸法之母    六、上上根的“遮遮眼”    七、文字般若    八、观照般若    九、实相般若    十、佛性就是灵知吗    十一、中上根修行之路    十二、下根,非下根,是名下根    日期:2009-6-1916:17:00    一、《金刚经》的译本    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我们中国一共有六种译本,分别是:姚秦的鸠摩罗什、元魏的菩提流支、陈朝的真谛、隋朝的笈多、唐朝的玄奘和唐朝的义净等六位三藏法师翻译的。他们在翻译的时候,在经题上有些分歧,这是源于六位法师各自的宗派不同。    其中,菩提流支、笈多、玄奘这三位法师将经题大体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是从无著和世亲菩萨那里传承下来的唯识宗(法相宗)这个角度来翻译的。尤其玄奘法师是中国法相宗的老祖宗,这就造成他的译本不可避免地带有唯识的思维模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的版本,他把经题译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是因为鸠摩罗什他老人家是般若宗的老祖宗。禅宗的老祖宗以及明清时期的众多学佛人,都是以这个译本来学习的。这个译本也比较适合我们今天学习。    日期:2009-6-1916:19:00    二、读经的仪轨    经书的第一页上一般都有保宁勇禅师写的《警策文》(注一),告诉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和身口意来学习佛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经书不用的时候应当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结手敬拜。    千万不要小看这部《金刚经》,它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它在暗中是放着金光的,而这金光中还有很多天龙护法在护持。所以,有的人还会看到有龙在金光外围时隐时现,围着经书转。    这是一种外相。法界这个东西,虽然是一不是二,但毕竟有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因果是存在的。    在修证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应该以柔和的心态来圆融地对待佛法。    接下来是金刚经祈请部分。    首先是香赞(注二),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大德讲,寺院里一诵香赞,大殿中就会放金光,这里面就有好多放着金光的佛的化身。    在法界中,香跟烟这两样东西是通冥阳两界的,因此也叫作心香。在发愿时燃一支香,这支香就有直通你的心性的意思。哈哈,一诵香赞,十方诸佛都能知道。    佛法要从细处学。    然后是净口业真言(注三)和净三业真言(注四),以及安土地真言(注五)和普供养真言(注六)。    这些对刚开始诵经的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身上还有着许多宿世间的业障。比如,虽然漱过口了,但是还会有口业。心表面上似乎很静了,实际上还有乱糟糟的意业。这些都是修学过程中的业障。    有些朋友身上的业力非常重,不学佛还好,学佛时间一长,反而病了。这是因为对戒律和规矩不是很懂,类似于迷信地学佛,不懂法界的缘起造成的。    比如有人持楞严咒,本来楞严咒在法界中的法力是非常大的,但持诵者如果持戒不是很圆满,尤其是不能戒杀,反而会不自觉地造了很大的罪业。因为楞严咒是以大慈悲心为基础的,对杀生嗔心特别敏感。另外,诵完楞严咒后应该诵一下十小咒,送走法界一切佛菩萨和诸天神圣。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点。    一个人在诵《金刚经》时,身后是放着金光的,如果他身上的业力非常重,就会有很多众生被这金光超度到天上。那些宿世间的恶缘突然发现你竟然是一个亿万富翁了,而他还是个穷光蛋。这时他就可以要求你诵部经给他,然后你们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这是因为《金刚经》在法界中可以抵好几座不可思议的金山,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地方。    同时,我们诵《金刚经》时,地方上的鬼神也会非常惊惶:哪来的大德在诵《金刚经》!因此初学者需要念诵包括安土地真言在内的四句真言,来消除念诵金刚经时不如法的地方。    奉请八金刚(注七)四菩萨(注八)。这八大金刚和四位大菩萨都在宿世间发过愿,要一直护持《金刚经》的持诵者。    在法界中,愿力就跟契约一样,大家达成一个约定。就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只要你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就立即来到你身后,寻声救苦。    只要在诵《金刚经》时轻声称颂这十二位朋友的名号,无论你有没有神通,他们都会来到你身后护持你诵经。所以初学《金刚经》的朋友要诚心称颂他们的名号。 第4节    发愿文(注九)。对学佛者,愿力和智慧是两件宝贝。一个人的成就都来自于他的愿力;而要实现愿力,入无余涅槃(非无余涅槃,是名无余涅槃),则要通过般若智慧来实现。    这个发愿文是古时一个大德发的愿力,因为非常适合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所以我们今天借用过来。这个愿力让一个人宿世所有的善缘恶缘,都能发心成佛,然后能一齐往生极乐国,非常殊胜。    云何梵(注十)和开经偈(注十一)。开经偈已经确定是武则天所作,云何梵传说也是她作的,这两个偈子都作得不错,表达了对佛法的恭敬心。    对学佛者来说,如果缺乏恭敬心,就很难学到东西。    以上金刚经正文前的这么一大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读经读得心很静了,就可以把云何梵去掉,再慢慢地可以把奉请那十二位朋友去掉。最后,可以把四个咒子和开经偈去掉。    但是香赞、发愿文和“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一般都要念诵。    如果读完了一遍想继续读,就可以把这段省略,直接读正文。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读昭明太子作的那些品名(注十二),因为有很多写得不合理。像清末民初有一位叫魏源(注十三)的大德,思想很先进,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改佛经。改佛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业障。因此,大家不要去读那些品名,同时,这也是慈悲昭明太子。    读完经之后可以念七遍补阙真言(注十四)。诵经的人一定要多诵补阙真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方便。有些朋友不喜欢念补阙真言,这是丢掉西瓜捡芝麻的坏习惯。    补阙真言在法界上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读经时读错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多念几遍补阙真言就可以补上。    日期:2009-6-1916:31:00    三、经题的含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经题主要是讲,三千大千世界是个幻相,是一合相,是一个幻觉,不可说。应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入无余涅槃。    这个“入无余涅槃”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我们的分别,才看到有人入无余涅槃;如果是从入无余涅槃那位朋友的角度来看,他是随顺进入一个“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如来大光明藏寂灭海中。这就是本经要讲的终极意思。    全经通过不断的布施比喻,最后总结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哈哈,本来什么都没有,都是想(分别)多了想(分别)出来的。    四、《金刚经》的经络    知道修学《金刚经》的最终目标后,我们来看释迦牟尼佛是如何领着大阿罗汉须菩提,一步步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善法,非善法,是名善法”的模式,证到三千大千世界是个幻相,是一合相。然后如如不动,进入无余涅槃,非无余涅槃,是名无余涅槃的境界。    这是修学《金刚经》的根本目标。    大家都知道,禅宗六祖惠能是因《金刚经》悟道的,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他是怎么悟道的。    六祖当年在山上砍柴时,听人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有所悟,立即就跑去找五祖了,在五祖那里天天捣米。其实那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只是在捣米,那是一种大家都在修禅的氛围,看着好像都在干活,实际上每个人都在磨炼自己的心性。    最后五祖看时机到了,要把衣钵传给六祖,就在半夜把所有的窗户堵上,用袈裟盖住给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这次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    他悟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这次的“悟”跟最初的“悟”有个根本的区别,这是证悟到《金刚经》的骨髓了,也就是把金刚经的经络理出来了。    印光大师曾说:《金刚经》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遍修六度等之规范。《金刚经》就是成佛过程中的一个路标,如果不懂这点,读《金刚经》就会味同嚼蜡。    就好比在一间黑屋子里有一个非常小的开关,一个人天天在里边摸索着乱摁,也许不知道哪一天就摁到了那个开关,“啪”,跳出去了。但是更大的可能是怎么也摁不到,为什么?因为没有真正按金刚经的路子来修持,这是非常遗憾的。    同时,《金刚经》也是修念佛禅,渐次修行证“一行三昧”过程中的指路标。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金刚经》,修念佛禅就很容易走邪。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    因此,我们在这里尽可能不讲那些名相的东西,而是尽量把《金刚经》的脉络梳理清楚,让大家知道这部经到底说了什么。    五、诸佛诸法之母    这部经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这一部《金刚经》其实就等于六百卷《大般若经》。同样,一部二百多字的《心经》就等于一部《金刚经》。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倒过来看:    《心经》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即是关键所在。    再看《金刚经》上讲,“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然后是《大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密,是诸佛,是诸菩萨摩诃萨,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直没有离开过般若。    般若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个心性修证的脉络,也就是智慧,或者叫方法。    这个方法不是那种如何赚一百万的小方法,也不是如何成转轮圣王,而是能入无余涅槃,非无余涅槃,是名无余涅槃的方法。    这也就是修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应该学到的真正精髓。    如果把这点东西搞明白了,那么这部金刚经就能了然通透。你就会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在修行,哪些不是,自己在什么地方着相,等等等等,一切都了然于心。这时候,你自己自然就知道路该怎么走了。    日期:2009-6-1916:32:00    六、上上根的“遮遮眼”    这部经的经题翻译版本有八种,单就这个写篇论文也足够写十万字,这里就不耽误太多时间来讨论名相了。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前面提过的几位大德的著作。    如果是上上根的修行人,一看这个经题,他就明白了这部经书的意思——本来就没有意思,是名意思,只有用来“遮遮眼”了。    因为三千大千世界乃一合相,本来就是一个幻觉,不可说,不离自性。这样就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随顺自然地进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自性大光明藏寂灭海中去。    然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当一个人贪着享受,就往下堕,福报随之就丢失。最后落到地狱里,受苦之后又想往上跑。靠自己的智慧、定力,慢慢地把心升高,一直升到天界。这时候因为贪念仍在,继续贪婪、享受、放逸,于是又流转轮回。    众生总是执着自己自性所形成的幻相,就如同一只狐狸总是掉头去咬它那个尾巴。因为在它的概念中,从来不认为那个尾巴是自己的,总以为是别人的。 第5节    慢慢的,开始有人知道自己有无明了(就是想不通的事),并开始通过修禅定,通过思考轮回之类的问题,然后因宿世的愿力,他就有因缘见到佛入无余涅槃,或者是大罗汉入有余涅槃。如果见到阿罗汉入有余涅槃,他就跟阿罗汉去修,这就是修行愿力的因缘。最后到达“无学”、“杀贼”这个境界,也就是自度了。    这也就是《圆觉经》中说的:厌流转者,妄见涅槃。什么是“妄见涅槃”?也就是大家总是有个妄念,以为有个涅槃在,这是因为在因地上见到佛涅槃之后而产生的分别执着。    实质上,本来没有涅槃。因为你总是在追咬的,本来就是你自己的尾巴。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六祖立即大悟了,原来是这样,明白了!这是上上根。他一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标题,噢,原来这部经讲的是这个意思,放下了。一看《华严经》的经题,噢,原来是这样,明白了,放下。    龙树菩萨当年在龙宫“走马看经题”,在浩瀚无边的经藏中,骑着马看了三个月的经题,也就是这种看法。以他老人家的程度,看经题就等于看了整部经书。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千万别吹牛,真正的上上根,我到现在还没见到一个。所以,我们在今天一定要严持戒,广布施,心念佛。    七、文字般若    对于中上根的人来说,他就要先从般若的文字相上下功夫,将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大部分,来进行探讨。    中上根的人能通文字般若,他通过这个经题,就知道了这部经书大概要讲什么东西。    什么叫文字般若?就是这部经书的文字,或者我们现在所说的话也是文字般若,同时包括内心所有的善巧方便。    当你通过听经,脑海中悟到:哦,原来是这样!这还是在文字般若的范围,这只是一个意识,是第六识范围内的一个幻觉。这个悟只是小悟,甚至没悟,根本不是六祖慧能那样的大悟。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并不是你脑海中理解的那个意思,那都局限在文字般若的范围。    这个文字般若是非常害人的。释迦牟尼佛一直强调,本无一法可说,本来连一个字都没说,就是怕我们着文字相。    《大乘无量寿经》说:“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就是说不要用意识分猜度佛的境界,否则是无法见到实相的。《法华经》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也是这个意思。    八、观照般若    六百部《大般若经》就是讲了一部《金刚经》,一部《金刚经》就讲了一部《心经》,而《心经》就说了一个字,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字。    这样讲是为了通过这个文字把你们带到一个观照的境界去,通过观照,就能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从而度一切苦厄,这是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是一个大乘修行的核心,金刚经从头到尾一直没有离开过“破”字,见什么破什么,直至五蕴皆空。    怎么破?见相破相,见加持破加持,见庄严破庄严,见三千大千世界破三千大千世界。见什么破什么,来什么打什么。一直就是用的观照般若的破法。    但是,破到最后,必须连这个观照都要扔掉,这时候就告诉你,三千大千世界一合相,不可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本来具足。    《破空论》上说:“如理而照,照不异寂,即名观照般若。”这里“如理而照”是如什么“理”?就是这部《金刚经》的理;“照不异寂”就是还不能着断灭相(也就是寿者相)。    这就是观照般若。    九、实相般若    第三个是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这三者对中上根的人来说,本来是一回事。但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分析一下。    其实这个实相,就是明心见性悟的那点事。学佛者学来学去,所有的文字也好,观照也罢,都是为了明白那个“何期自性本来具足”。    这个东西是说不出来的,说出来就有一个名相了。以前讲《心经》的时候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就把它说成“能计算的能力”。别的东西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它老人家有。哈哈,当然,什么东西也都在它老人家之中。    日期:2009-6-2621:17:00    十、佛性就是灵知吗?    以前有人问到《也谈布施》里提到的“佛性”问题,就是“如果开悟了,每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是佛性。不是念头起处是佛性,而是见到念头起,不跟它跑,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是佛性”。这句话的前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元音老人的,但有两个字没有转过来。当时元音老人讲的是“明白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灵知即是佛性”。而这里并没有“灵知”这个词。    为什么?在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这个地方,元音老人说是“灵知”,但这是他证到的“灵知”,而不是别人分别出来的。    这里很难办,因为无论说什么都不是。如果说有一个了了分明的境界是佛性,那就是魔障。如果说了了分明的心性是佛性,那么是谁知道的?那个心是佛性,你找出五斤重的了了分明的心给大家看一下!那还是魔障。    如果有人跑到某个境界发现是黑咕隆咚的,以为就是元音老人讲的那个“灵知”,其实他是跑到另一个境界去了,那是第六识加持出来一个幻境,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魔境。    所以,蕅益大师在《破空论》里说:“实相非福,而为一切福德之聚。实相非慧,而为一切慧行之本。”实相非相,说什么都不是(当然,在这里,“说什么都不是”也是个相,应该是:实相,非相,是名实相)。    元音老人这个“明白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灵知是佛性”的境界即使是对的,也是他老人家证到的“灵知”。如果大家落到“灵知”上,那就又错了。    十一、中上根修行之路    见到实相,摸到自己鼻子之后,接下来应该怎样?    非常简单,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善法,非善法,是名善法,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就以慈悲轻安,随顺进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大光明寂灭海。    这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对中上根者来说的,也是如来所说的:微尘(文字般若),非微尘(观照般若),是名微尘(实相般若)。在《金刚经》里,佛陀反复讲着这三大般若。    十二、下根,非下根,是名下根    对下根者来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个经题就如同耳朵、眼睛似的,代表着《金刚经》这本经书,可以分别,找来诵读、学习。    当然并不是说下根的人不好,众生没有分别。只是因缘不同,各人看见这个经题的时候,内心所产生的变化是各不相同的。    大家所熟悉的,佛的弟子周利盘特迦念“扫帚”的典故,那么笨的周利盘特迦,念了“扫”忘了“帚”,念了“帚”忘了“扫”,可谓是下下根中的下下根。结果他也证得了阿罗汉。    因此,本来没有根器的分别,只是在这个无穷小的当下(如2005年的今天的这一分这一秒),由宿世间的因缘和业力生成了所谓根器的上下。实质上,这一切都是你修行的陪练品,只要突破这些因缘和业力,就能突破所谓上下根的名相。    这年头,很多朋友都喜欢别人推崇自己是上上根的修行人。前些日子有个大德跑过来,非得印证他已经开悟了,当时就告诉他还着四相,没开悟。结果这位大德非常不高兴,怒气冲冲地走了。 第6节    前车之鉴。下次如果再有人来要求印证是否开悟,就告诉他一个慈善帐号,让他先汇五千块钱过来再说。等钱到帐后就告诉他,你根本没开悟。哈哈,这么著相,悟个什么?!(待续)    日期:2009-6-2621:20:00    ===================================    注一:    《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消。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实非小缘。心境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报佛恩。    注二: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注三: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注四: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注五: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注六: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啰斛。    注七:    奉请八金刚: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    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    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注八: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注九: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注十: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注十一: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注十二:    即“法会因由分第一”等。    注十三:    魏源(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    注十四: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另有圆满补阙真言: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莎訶。    二者念一个即可。    日期:2009-6-2621:25:00    (三)    一、中国历史上几次文化的融合    二、盛世机缘    三、伟大的鸠摩罗什    四、淤泥中的莲花    五、谁的业力    六、佛陀吃马麦    七、大修行人到底落不落因果    八、吹牛的后果    九、怎样看待因果?    十、我听到佛陀这样讲    十一、“一时”是什么时候    十二、时空非永恒不变    十三、是即生成佛,还是等三大阿僧祗劫    十四、什么是宗教    十五、科学如何发展    十六、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局限    十七、光的世界    十八、过去能不能改变    十九、太空物理学何去何从    二十、幻化妙有的你    二十一、每个人自己的时空隧道    二十二、霍金的感慨    二十三、思考题    日期:2009-6-2621:26:00    一、中国历史上几次文化的融合    中国的历史是五千年文化相续的历史,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这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外来文明没有办法越过汪洋大海、喜马拉雅山或者大草原。    大家知道,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处于一种政治和文化的混乱状态。当时有诸子百家争鸣,各种学派和思维模式的人纷纷出来表达他们的理念,包括对社会的见解,对人的见解以及对文明的见解。    在各种思潮碰撞激荡之后,却慢慢地出现了和谐的局面。这是源于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具有极大的柔性,能容纳一切。这时就出现了第一次精神文明和谐与统一,也就是汉朝的“独尊儒术”。    从此儒家思想就成了中国文化的底蕴,这就给佛法的弘扬创造了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和氛围。如果我们到西方去弘扬佛法的话,是很被难理解和接受的,因为弘扬佛法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文化底蕴。    随后,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文化激荡和冲突。这个时期佛法随着各种机缘来到了中国,这就造成了更大的一次文化融合,成就了大唐文明。    每一个文化乱世以后,就会出现一个盛世,这是一个规律。    到南宋末年又出现了混乱,这次是来自于欧洲文明的冲击,导致接下来的元朝文明带有很多欧洲思维模式。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东西,那就是明清时期的文明,又一次文化的盛世。尤其是明朝和清朝康雍乾时代,都是相对的黄金时代。    第四次文化交融出现在清末到民国,在这个时期,西洋文化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    就是这样,中华民族以她独有的包容胸怀不断吸纳融合外来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史上的奇迹。    二、盛世机缘    直到今天,我们正在迎接又一个盛世的来临,这是非常难得的。    古人常说,宁可在太平盛世作条狗,也不在乱世作人。    在乱世,人最基本的生命、温饱都没有保障,就别提参学佛法了。    因此,回头看看中国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这种机缘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佛法难闻,我们听闻到了;人身难得,我们得到了;盛世难遇,我们遇上了。    在这样的机缘下,如果再不去好好修行,就太可悲了。要知道这是积攒了无量劫的福报才能遇上的,千万不能荒废。    三、伟大的鸠摩罗什    姚秦是中国南北朝时十六国之一。因为姚苌篡位,夺了前秦符坚的皇位,就成了后秦,所以称为“姚秦”。    “三藏法师”是指精通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佛法并且能弘法的大法师,这是佛教中极高的一个尊称。    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出生在古代的龟兹国(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宰相家中,七岁随母出家,每天能诵一千多个偈子,十二岁就精通小乘教义,然后又研习大乘,证到了三果阿罗汉。    当时有个罗汉告诉鸠摩罗什,大乘佛法将因他而在中国得到弘扬,但是对他自己,却会有不利的影响。    鸠摩罗什回答,只要大乘佛法能流传,众生能觉悟,就算把他放到炉子上烤,也没什么大不了,他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顶天立地的精神,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大修行人。    四、淤泥中的莲花 第7节    果然,鸠摩罗什后来被吕光(注一)抓住了,并遭到了折磨和污辱。然而这还不是真正的磨难,对大成就者来说,最可怕的东西反而是女色。    在鸠摩罗什到达姚秦之后,当时的国君姚兴觉得这个人才太难得了,如果他死后没人接替就太可惜了,就给鸠摩罗什盖了一个小宫殿,并给他一大批女眷,要他生孩子。    其实大修行人的深般若和禅悦法喜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欲界天中所有的快乐,而沾染女色对他们所造成的危害,是无法形容的。    最后,鸠摩罗什无奈而痛苦地接纳了那些女眷。但他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们:不要看我身在俗世间,但我所说的法是正确的。就像污泥中生着清香美丽的莲花,你们一定要只采莲花,不要取污泥。    日期:2009-6-2621:28:00    五、谁的业力?    有人说,这是鸠摩罗什的业力,是他该当倒霉。    其实,这并不是鸠摩罗什的业力,而是大乘菩萨们承担了众生的业力。    为什么要在这里特别地讲鸠摩罗什?因为我们不得不赞叹他!    在今天以及未来数千年乃至更久远的时代,所有能读到这部《金刚经》和鸠摩罗什所翻译的大乘经典的众生,他们共同的业力都给鸠摩罗什这位老朋友用他无穷大的心量担住了。    这才是大乘菩萨,没有小乘的习气,非常坦然。    鸠摩罗什在圆寂前说,如果他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的话,他的舌头就不会被烧化。最后他的舌头果然没有被烧化,而且舍利塔现在还在那儿。    在《金刚经》那么多译本中,鸠摩罗什的这个版本最受大家欢迎,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机缘。    六、佛陀吃马麦    佛经里有一个相关的因果典故。    当时有个婆罗门教徒听说供养佛陀可以得到大福报,就请佛陀带领五百比丘入村居住,在三个月中接受他的供养。    然而,等佛陀他们到达之后,婆罗门教徒却又反悔了,不但拒绝供养,而且躲了起来。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只好露宿野外,饿了就只能吃马麦——就是一种牧马人专门用来喂马的野麦子,那玩意儿是非常难吃的。    有人就说了:哈哈,看到没有,佛陀都受因果报应,所以呢,一切皆空,只有因果不空。    这种说法对不对?在大乘菩萨的境界里,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如果著了这句话的相,那你就只是一个害怕因果的小朋友了。    我们来看看佛陀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佛陀跟平时一样,泰然自若地吃着马麦。但是,阿难哪里受得了这种委屈,就一个人在那儿生闷气,更没胃口吃那么难吃的马麦。    佛陀于是就笑眯眯地给了阿难一颗麦子,阿难一尝,哇!这是什么东西啊?世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吃了那颗麦子之后,接下来的几天几夜,阿难始终神清气爽,什么山珍海味都不想吃了,而且一点儿也不饿,一点儿也不渴。    哈哈,这佛陀他老人家吃的是马麦吗?    有人就要说了,这个是佛陀的业力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那个婆罗门教徒的业力。当他的业力上来后,产生了疑惑,就没有供养佛陀。    而牧马人用最不值钱的东西供养了佛陀,得到了很大的福报。同时,那些马因为用它们的粮食供养了佛陀,也都得到了升天的果报。    这是众生的业力和因缘生成的,并不是佛陀的业力。    对于佛陀来说,他从始至终就没有分别心想他在吃什么。他虽知道自己在吃什么,但根本没有我们六道众生吃东西时的那种分别感觉。    因此,在末法时期看一个大修行者,一定不要去看他的外表,而要看他的戒律。如果只是看他的神通,看他放不放光明,就会什么东西也学不到。因为你没有看到他示现心量的地方,有好多东西你根本看不透,哈哈,他正在骗你呢。    日期:2009-6-2621:31:00    七、大修行人到底落不落因果    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一个修行人,当别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他回答:“不落因果”。答完后他自己心里却犯了嘀咕,最后落因果了——当了五百世的野狐狸(这也是“野狐禅”的由来)。    后来他机缘成熟遇到百丈禅师,就问这个问题,“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百丈禅师回答:“不昧因果。”    野狐狸当下大悟而得到解脱。    但是对这个典故,当代有大德却又有另外的看法,“那只野狐狸还是心量小了,我就说不落因果,我就不落因果!”    这样讲也对,这是基于“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的实相境界。但是这需要证到那个境界才行。    而那个落野狐身的修行者没有彻证到实相,只是理论上知道这个道理。当别人问他这个问题时,他就用自己的分别心给出了一个“不落因果”的答案,这并不是他证到的。    八、吹牛的后果    那个修行人之所以落野狐身并不是因为他说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证到,所以得大妄语罪。    佛法就如同原子能,用好了可以发电,用不好,它就能把你老家炸了,把你炸到无间地狱去。    因此,学佛一定不要学着吹牛,否则会有很大的麻烦。千万不能死要面子,有五分的时候,不能说有五分一。    这并不是街上有个人掉了五块钱,你捡了之后揣兜里说没见到。那是个小妄语罪。得到的果报无非是你转世后掉了五十块钱,他捡去后也说没见到。    如果在佛法上一吹牛,果报就会非常可怕。因此千万要注意,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千万要小心。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哈哈,好好寻思寻思吧!    九、怎样看待因果    那百丈禅师为什么说“不昧因果”呢?    这个“不昧”是不辱昧,就是“没有不明白”的意思,彻底知道这个“因”从何而来,“果”从何而得。因为菩萨“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因此不是不受因果,而是受而不著,不挂碍。    其实不存在谁对谁错。佛法如果从心外求,什么也得不到,只有从你自己的心里面才能得到自己的东西。    曾有人问,他以前造过很多的业,该怎么办?他这是担心因果报应。    其实他不知道,那些都是善缘,如果没有那些业力,他就不会来学佛。    如果你今天能发一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心,发愿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你过去所有的因缘,哪怕是杀生、忤逆父母等等一切业力,就都是善缘。    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因缘就只是个因果,只有自作自受了,哈哈。    学佛就要放下以前的一切,要把心放到一种坦坦荡荡的境界中去,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日期:2009-6-2621:33:00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十、我听到佛陀这样讲    正文第一句是“如是我闻”,这是佛陀要求阿难在所有的佛经开头的固定表达。    在《金刚经》中,“如是”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曾经有人用“如是”这两个字,讲完了佛法的大义。他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一个是“如是诸法”,一个是“如是涅槃”,一个是“如是如是”,那个境界是非常高的。以后再细讲这三个境界,这里就不耽误太多时间了。 第8节    佛陀涅槃后,阿难根据自己的记忆要把佛经都复述出来,当他诵咏佛经的时候,全身放着光明,就有很多人就产生了疑惑,“不对啊,这是不是阿难自己讲的?是不是天魔加持了阿难讲的?”    最后阿难想起佛陀的交待,就是要求他在佛经开头加上“如是我闻”,这就证明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讲的了。    十一、“一时”是什么时候    这个“一时”是个非常重要的词语,如果能理解“一时”的意义,就理解了半部《金刚经》的理论基础。    学这部经之前,有几个东西是先要了解的。一个是“阿罗汉”,了解“阿罗汉”是理解这部经的基础;还有一个就是“幻相”(非“幻相”,是名“幻相”),也就是在“一时”这个境界见到的相。    印度向来没有时间延续的概念,它的历史不像中国那样是一年一年延续记载下来的。当时印度那个国家的编年史,都是用“一时”来表达时间。这是因为当时印度的统治阶层婆罗门教中的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后,在禅定中发现时间是假的,他们就把印度的历史做了一个整合,统一用“一时”来表达时间。    即使在今天,印度的古代史也还是没有自己的时间,很多地方都是借用来的,比如借用我们唐朝玄奘法师去求学的那个时间来印证当时的时间。    十二、时空非永恒不变    澳大利亚的钟茂森博士(净空法师的弟子)写过一篇《太空物理学新发现的启示》,是关于太空物理学与佛经相结合的研究文章,写得非常好,建议大家去找来读一下。    钟博士在文中给出了一个结论:时间和空间是变化的。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小实验。    我们可以将两个完全相同、没有误差的表分别放在一个高楼(如二十层)的顶楼和底楼。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顶楼的表跑得快。    这是因为两只表所处的纬度空间不相同,受到磁场的影响就不相同,这样光速(时间)就遭到了扭曲,导致两只表的虽然走速相同,显示出来的时间却不同。因此相对来说,顶楼的时间比底楼要长一些。    当然前提是那个表是原子钟表,不受任何东西的控制,这样它就只受空间纬度扭曲的影响。这是现代科学可以证实的。    哈哈,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一定都抢着搬到高层上去住。因为那样长寿,每年可以比别人多活好几秒。    日期:2009-6-2622:40:00    十三、是即生成佛还是等三大阿僧祗劫    有了钟博士的研究成果,“三大阿僧祗劫,非三大阿僧祗劫”,就容易理解了。这是因为“阿僧祗劫”是佛陀用地球上的比量时间来描述的。    这证明了时间的空相,也证明了“不历僧祗获法身”是真的。    这主要是源于心量的不同,也就是下手的点位不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可以即生成佛,不用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当然这里有一个境界的问题,很难用三两句话讲明白。    十四、什么是宗教    现在我们知道了时间和空间不是永恒的,是可变的。    得到这个结论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什么是宗教,就会发现今天的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宗教。    只要是靠一种固定的方法得到所谓的真理,然后就认为它是真的,不可变化的,那这就是宗教。    也可以说,有所住即是宗教。    以这个概念来看,那么佛教是非宗教的(这里并没有说不是宗教,而是非宗教)。    十五、科学如何发展    我们来看看科学的历史。    最早的时候,亚历士多德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相同高度下落时,重的那个会落得快一点。但是伽利略在斜塔上做试验,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了,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是错误的。人们就开始不相信亚历士多德了,转而相信伽利略。    然后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的现象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把伽利略的有些理论给驳倒了。这样,伽利略也有错误了。    但是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变化的,在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证明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之后,就把牛顿他老人家又驳倒了。    然后,霍金发现了黑洞,又把爱因斯坦的时空概念引入了另外的境界。    科学就是以“你打倒我,我打倒你”这种模式发展。    日期:2009-6-2622:42:00    十六、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局限    但是爱因斯坦和霍金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有所住的东西,也就是局限:他们认为光速是不变的。    而事实上光速是可变的,而且不同范围的光速是不相同的,各个空间的光速是不相同的,每个三千大千世界中不同范围的光速也是不同的。    比如,在我们地球上,光速在空气、水和玻璃中就不同,而在法界上,空气、水和玻璃就相当于不同的空间。哈哈,一花一叶一世界嘛!    这样的话,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时空是虚幻的,这个世界是幻有的。    现在太空物理学有很多秘密没有解开,但是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至少飞碟是真实存在的。    十七、光的世界    我们的时空并非本来就是扭曲的,而是用你的心“感”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病了之后,他所在某一个地方的磁场是黑色的。这是他用心感的,这就是心的力量。    并且,不同空间的光速是不相同的。光速越快,控制那个磁场的能量就越大,它的范围就越大。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眼前这台电脑以及屏幕上的文字,是因为有光,而这个光的频率是不相同的。这些光有各种颜色,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同颜色。科学告诉我们,这个空间中的光谱,我们人类只能看到非常小的一部分。但看不见的那些,它仍然存在。    如果给你一副眼镜可以看见所有的光,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在这儿告诉大家答案:这个世界一切的一切,整个儿就是一团有频率的光。    只是无明使我们相信了眼耳鼻舌身意所制造的一种假象,这样我们就被自己的局限骗了。所以,我们就误以为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是真实的。    其实科学正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是用我们的心“感”出来的。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懂《金刚经》里的“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有人就要问了,在佛陀那个时代,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多科学知识,他老人家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其实这都是佛陀在深禅定中了解到的。    十八、过去能不能改变    钟博士的另一个结论是:人类可以回到过去或者到达未来。    但是他事实上并没能证明人可以回到过去,因为他的飞船是跑到另外一个空间去了,他在那个空间过了50年后,出来一看,地球上才过了20年。于是他就认为他回到了30年前的“过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他回到了过去,那他至少应该知道曾到过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事实上他不知道。而且他根本改变不了“过去”,科学家也总是说可以改变过去,其实过去是改变不了的。    在存在时间的这个范围之内,过去是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去影响、改变未来。    如果心向善,未来就是向善的,你的整个法界就是向善的;如果心向恶,你的整个法界就开始向恶的方向走。    因此,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切记!    哈哈,讲《金刚经》变成讲太空物理学了,不过这里还得继续唠叨几句。    日期:2009-6-2622:48:00 第9节    十九、太空物理学何去何从    现代太空物理学的学者们现在已经失去了方向。    太空物理学的终极是什么?    其实就是报身佛的境界。但是这个终极靠现代太空物理学是到达不了的,除非按照佛法来修行。    因为光速是可变的,当光速越变越小,它就到无间地狱去了;反之,如果光速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达到无穷大的时候,就没有了时间和空间。这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佛。    如果太空物理学能证明这一点,那么它就没有范围了。佛法所讲的报身如来的境界也就全部显现了。这个境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报身佛,光和光之间是互相交融的。而且在这个境界当中,光能化出百千万亿化身佛来。    二十、幻化妙有的你    这里讲的是一个非常深的东西。    这个世界是幻有的,时间、空间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妙有幻化的,只因为我们的心量太小,或者过于执著,所以它才存在。    你为什么感觉到它的存在?怎么老是认为前面有个电脑,后面有个椅子,我们有个身子?    是因为我们有“情”,有“有我的情执”,所以才有这些幻化的东西。    而且不同的空间之间是互相交错的,这就是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就是因为不同空间的交错而形成的,它仍然没有跳出这个范围去。    如果用现代科学的道理继续往下分析,其实时间和空间,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一种固定的粒子所组合成的,最后连那种粒子也没有,这也就是道教所谓“无极”的境界。    现在的科学已经慢慢地接近能证明这些东西。    至于“量子不确定论”,是因为现代的科学家们所使用的工具是由量子组成的,因此突不破量子的范围,就造成了不确定。    二十一、每个人自己的时空隧道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时空隧道当中,这些隧道之间是相互交融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有这么多的朋友,非常不可思议地走在一起,来探讨这一部佛经。这就是在2006年1月21日20点59分的时候,我们的时空隧道重叠、交融在了一起。等讲完了,大家都下了网,有的给他母亲打水,有的学习、工作去了。这样,大家又从这一个交融的状态中分开,又按照各自的时空隧道去继续迎接自己新的因缘。    换一种说法:这个世界和你自己,是由与你有因缘的众生加持出来的,你的时空隧道也是与你有因缘的众生加持出来的。    那么如何跳出去?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善法者,非善法,是名善法。这也是这部《金刚经》从头到尾所要讲的东西。    日期:2009-6-2622:52:00    二十二、霍金的感慨    用霍金的《时间简史》最后一页上的一段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迄今,大部分科学家太忙于发展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以至于没工夫去过问为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上科学理论的进步。……然而,在19和20世纪,科学变得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而言,过于技术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如此地缩小他们的质疑的范围,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的堕落!”    其实,霍金也算是一个伟人,但他没有去学大乘佛法,否则,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慨。    二十三、思考题    这里给大家出一个题,为下周作准备。    大家想象一下:有什么东西能小到不存在里面?有什么东西能大到不存在外面?    可能有人说“心”。那么,如果这个心小到不存在里面,同时又大到不存在外面的话,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    注一:    秦苻坚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领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及乌耆诸国。吕光平复龟兹国时,掳获了鸠摩罗什,看他年纪尚小,就把他当凡夫俗子来戏弄。吕光强迫鸠摩罗什与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苦苦请辞。吕光又命令鸠摩罗什骑猛牛和乘恶马,想看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几番的恶心欺负,鸠摩罗什都胸怀忍辱,丝毫没有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日期:2009-6-2712:31:00    (四)    一、给孤独长者和祗陀太子    二、圣人在哪里出生?    三、并非“低调”的老子    四、你是不是圣人?    五、佛陀这样吃饭    六、具足一切的境界    七、四摄法    八、“常乐我净”的涅槃    九、你看到了什么境界?    十、神秘的佛陀身体    十一、怎样修出佛陀一样的身体?    十二、是什么堵住了任督二脉?    十三、致命的误区    十四、飞檐走壁和神通是怎样炼成的?    日期:2009-6-2712:35:00    一、给孤独长者和祗陀太子    舍卫国处于当时印度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的印度是个很有福报的国家,五谷丰登,并且有大量的钻石和宝石,这是因为有很多修行人聚居在印度。    一般来说,有大修行人的地方,总是祥和安宁,风调雨顺,不会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舍卫国中,有一位婆罗门教的长者名字叫给孤独,他听过佛陀讲经之后,觉得讲得实在太好了,就想供养佛陀一个修行讲经的地方。他跑遍了整个舍卫国,终于在城外五六公里的地方找到一片非常好的树林。    但那树林属于舍卫国的祗陀太子。祗陀太子一看是给孤独要他这块地,知道这位朋友特别喜欢做善事,就想为难为难他:给你这块地可以,不过你得拿出金叶子把它整个儿铺满了。    没想到给孤独一听,立即就打开自己的金库,用金叶子开始铺地。    这祗陀太子很有智慧,一看给孤独这架势,就明白了:这老人家要供养的一定不是普通人。    于是这位太子就把他的树林全部捐了出来,跟给孤独一起建了一个园林。    就这样诞生了赫赫有名的给孤独园,很多著名的佛教经典都是佛陀在这个园子里讲的。    所以大家修行的时候,也要学学这位祗陀太子,要学会“攀缘”。这个“攀缘”可不是让你学佛时用攀援心啊,而是一定要想办法结交有智慧有德行的朋友。至于那种只认钱的朋友、酒肉朋友,交得越少越好。    这是一个修行的捷径。    其实这个祗陀太子和给孤独都是无量劫来就跟佛陀有善缘的大菩萨,他们是在帮佛陀示现佛法。    哈哈,原来能攀上的“缘”,都不是偶然的。    二、圣人在哪里出生    不知道大家留意过没有,在佛陀差不多的时代,世界上非常巧合地出现了几位圣人。如果再仔细研究一下,我们还会发现,这些圣人的出生地,都有着非常特别的地方。    先看孔子,他出生的地方是山东曲阜,那儿背靠着黄河。当时黄河并不是像今天一样直接流到东海的,它还要一直往上走,等到了天津塘沽那一带才“入海流”。它形成一个斜叉,成了曲阜的后背。而曲阜的旁边是泰山。    孔老夫子就在背靠黄河、侧依泰山、正对东海的那个地方诞生了,在当时来说那是一个圣地。 第10节    这并不是迷信,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深层的道理。    同样,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现在的尼泊尔——背靠着喜玛拉雅山山脉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侧面是恒河,正面对着印度洋,也是一个圣地。    三、并非“低调”的老子    有的朋友经过研究之后,可能就要反驳了:不对啊,道教圣人老子的出生地就没什么特别的嘛!    这的确是个不好理解的问题。难道就因为他老人家是道教的创始人,所以选择出生地也那么谦虚、低调?老子不是说嘛:“吾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其实这是不明白中国的大地理。从昆仑山山脉一直往下延至秦岭,本来就是一条山脉。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把它分成了昆仑山和秦岭,实质上它是一条山脉。这条山脉把中国内陆一分为二。然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老子出生的地方正好是秦岭和淮河的交界点。    如果把秦岭和淮河拉成一条直线的话,中国地图就被一分为二。可以说老子出生的地方,正好是阴阳的交汇点。    四、你是不是圣人    有的朋友就要说了,我在曲阜生活了几十年,我怎么没看到圣人出世啊?    光有地利还不够,还要天时。    要知道两千多年以前的那个时代,正是人类从非常落后迷茫逐步转变的时代。这就是天时。    如果有人说,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也生活在那个地方,我怎么不是圣人?你还缺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人”,不知道你是不是圣人那个材料?光生在圣地是不够的。当然这是给大家开个玩笑。    日期:2009-6-2712:37:00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五、佛陀这样吃饭    到吃饭时间了,释迦牟尼佛就穿好他的行头,带上吃饭的家什也就是饭钵,开始往舍卫城里走,跟他的弟子们一起排着队去要饭。    当时总是跟着佛陀一起修行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也就是佛经里常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其实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这么多弟子跟着释迦牟尼佛,穿着统一的服装,排成一个长队,非常庄严地一步一步安静地走到城里。那场面非常壮观。    等他们挨家挨户都要到饭后,又托着钵走回给孤独园。    因为大家都在修行,当时的环境非常清净,天空总是瓦蓝瓦蓝的,即使有云也是一层一层的。不像今天,天空总是灰色的。    佛陀走回来的时候也是非常庄严。吃完饭后,佛陀自己刷好钵子,叠好衣服,把脚洗一下,然后又上座了。    是这样一个境界。    六、具足一切的境界    有很多人解释这一段时,感觉就像老虎咬月亮——太大了,根本没法下口,总觉得怎么也说不完。    这跟修证的次第有关。    如果是一个凡夫,就只能看到凡夫的境界;七地以下菩萨的次第,只能看到七地以下菩萨的境界;如果是等觉、妙觉菩萨的次第,就能看到等觉、妙觉菩萨的境界……    我们试着把这一段详细解一下。    有人说这一段具足六波罗蜜,“乞食”就代表布施波罗蜜,“着衣持钵”代表着持戒,“次第乞已”是忍辱,“收衣钵、洗足已”是精进,“敷座而坐”就是禅定,这整个过程都是般若行。这些说得都没错。    其实,这一段不但具足六波罗蜜,还具足了“慈悲喜舍”,具足了“十力”,具足了“四无所畏”,具足了“四摄法”,具足了“十八不共”,具足了“神通力道”,具足了“涅槃四德”。    可以说这个过程什么都具足。    七、四摄法    比如四摄法中的“布施摄”(如果众生喜欢财布施的,他就去布施财;喜欢法布施的,他就布施法)。因为佛陀看到舍卫国的众生特别喜欢福报,他就托着钵,领着弟子们,到城里面给他们增福去了——供养佛陀、供养三宝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    又如“爱语摄”。乞食的时候,佛陀没有大声地说:“哎,你来碗饭!”而是用非常温和的软语,让众生非常愉悦。    在那个时代,有些人家做好了饭菜,大家都不先吃,而是等佛来。佛来了以后,他们就用佛托着的饭钵,在一锅米饭中间挖出最好的那一块来供养佛,非常恭敬。    这个乞食的过程是软语而生的,让众生生欢喜心,喜欢供养,绝不会让众生起烦恼。    再比如“利行摄”。释迦牟尼佛从头到尾,包括“着衣持钵,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收衣钵,敷坐而坐”这个过程,一直是用“利行”(也就是“表法”)来利益身边的所有众生,包括他的弟子和今天的我们,这是“利行摄”。    还有“同事摄”。释迦牟尼佛总是通过法眼来了解众生不同的根性和喜好,然后示现相应的形像。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很多经教的时候,都是要放大光明的,唯有这一部经,开头就表现得跟凡人一样,打着赤脚自己走路去要饭,吃了饭还要自己洗碗,一点都没有其他经书里描写的那么威风。    其实这种跟凡人一样的境界在佛陀讲其他经教的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只是没有记载上去。    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在讲别的经教时也是经常出现的,为什么单单要在这部《金刚经》里记载上去?阿难复述佛经时,为什么要把这一段给引出来?    这是因为这一段是为下面“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那个顿悟的棒槌作提纲的。如果能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释迦牟尼佛顿悟的境界,也就证到实相境界了。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日期:2009-6-2712:41:00    八、“常乐我净”的涅槃    为什么说这里还具有涅槃四德呢?    常恒不变而无生灭,这就是“常”。释迦牟尼佛由始至终都是如如不动的,故而“常”。    寂灭永安,释迦牟尼佛一直没有二念,故而“乐”。    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易不变,这是“我”。这个过程中释迦牟尼佛没有二念,也没有来去,只是自自在在的,随顺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具足“我”。    解脱一切的垢染,为“净”。释迦牟尼佛在这个过程中是解脱了一切的,因为不曾有一念,也不曾有二念,所以没有垢染。    九、你看到了什么境界    但是对释迦牟尼佛来说,他根本不会去执着什么“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力道和涅槃四德”。    本来具足。    那么,是谁知道“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力道和涅槃四德”这些东西呢?    是谁认为谁就知道。    如果张三觉得“四摄法”非常了不得,张三就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在这个过程具足了“四摄法”。如果王二麻子说,不对!我觉得“六波罗蜜”了不起!他就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具足了“六波罗蜜”。    这是一个境界,是你看到的境界,而不是佛陀他老人家的境界。    十、神秘的佛陀身体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下,就是:佛陀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涅槃经》不是讲了嘛,“如来之身非杂食身。”也就是说,佛陀那个身体根本就不用跟我们一样来吃这些杂七杂八的粮食。 第11节    佛陀在涅槃的时候,天人、各个法界的天主和菩萨,包括当时的国王,都纷纷来供养佛陀。因为大家知道佛陀要吃最后一顿饭了,佛涅槃后,就再也没什么人可以像佛陀那样给他们增福了。    也就是说,即使佛陀要吃饭,他也不需要出去要饭,只要坐在那儿,就有无数众生来供养他。    那么他为何还要去要饭?    这是一个境界,参!    另外,《缨络女经》上说,“化佛身如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藏”。佛陀整个身子就像一整块的金刚,里面都是大光明藏,不跟我们一样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心肝脾胃。    中国历史上有个叫佛图澄的老和尚,他的身子里就是光明藏。他肚子上有一个洞,平时用棉花堵着,如果你把他的棉花拿开,就会发现里面有光明放出来。    老和尚要是觉得胃脏了,还会把它拿出来洗洗,再放回去。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功夫,以后肠胃出了毛病要洗胃,就不用到医院里去受罪了,哈哈。    因此,我们没有办法用人的思维来猜测佛陀的世界。    十一、怎样修出佛陀一样的身体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和佛陀不一样呢?或者有人开始羡慕佛陀,想知道怎么样才能修出佛陀那样的身体。    其实,佛陀的身体不是用什么法能修成的,而是功德和般若具足、和合而成的。这里我们照着葫芦画个瓢,模仿着讲一下。    对在家居士来说,首先要去受三皈五戒,这是基础。然后再戒忌用力地严持戒律,无一切相地广布施,无力可用地心念佛。    通过止观禅,修禅定,然后会生出一种暖相。在道教而言,这个暖相是由“气”和“精气”产生的。因为静极,暖相就会发动,这时候身体就开始发生变化。如果能保证能量不外泄或者少泄,精气就会慢慢充满,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要戒淫的道理。如果一个修行人连淫欲心都去不了的话,一无是处。不如好好念佛,别去走那么深的路子。    真正要修行,首先要把淫欲心慢慢地戒掉。    日期:2009-6-2712:43:00    十二、是什么堵住了任督二脉    当精气充足后,气机就开始在任督二脉中运转,这也就是道教所说的打通了任督二脉。但对禅宗来说,这本来就是通的,根本用不着去打通。导致不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妄想执著。    当精气走到某些关键部位(密宗把这些部位叫作“轮”,道教叫“关”,但是对于禅宗来说,这是无始劫以来,所有的妄想执著在身体里留下的痕迹。它本来就不存在,是由妄想执着生成的)时,你应该唯观如幻地看着它,然后用自己的本力轻而易举就能把它转掉。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看了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心动之后导致能量下坠,到了下面性欲的地方(那里本身就是一个关口),这时候可以轻轻地把能量引到身后去。    但是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对治方法,决不是究竟的方法,更不能像有些人的说的那样天天这么做。如果只是用这种不究竟的方法,而不去修心的话,某一天淫欲心生起的时候,根本就控制不了,甚至会造成泄阳不止。所以,千万要注意!    当精气在后面顺着督脉往头上走的时候,在道教所说的“玉枕”那个地方就会感觉堵得慌。    这时候应该淡淡地唯观如幻地看着它,然后你就会发现,它本来就不存在,不过是一个自己吓唬自己的妄想执着。    这样精气就会很轻松地通过,根本不需要硬撑。    一切身体的感觉都是因我相执着而生成的,我相破时,气脉自然就通了,不离自性。    十三、致命的误区    但是很多修禅的大德在这个关口总是让他的弟子硬撑,这就很容易出大问题,尤其当他弟子身体本来就非常差的时候。    曾经有人问,“师父,我是不是应该开始修打坐了?”我就让他先不急着修。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和宿世间的因缘是不相同的。有些朋友身上有很重的病,这病可以跟他十年二十年,没什么大碍。一打坐精气足了,倒把病障撑起来,这下能造反了。不修行没事,修行之后没多久就死掉了。    因此,精气充足的时候一定不要过于执著地硬撑着而不去修心,否则,如果心量和担当不够,轻则走火入魔,重则反弹回来就可能送命。    在山洞里闭关的那些人,极少数能走出来的都成了大德,更多的就这样死在了山洞里面。这都是因为对修行中的一些重要关口了解不够,不知道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    所以,大家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要慎重,要找一个明眼的老朋友指点着慎重地修。    十四、飞檐走壁和神通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把这些关口都唯观如幻地转了(因为本来就不存在这些东西),任督二脉的精气满了之后,中脉的精气就开始发动。    这个时候身体会发生绝对质的变化,变得如同青少年一样,而且没有色欲心,精满而不溢,神采奕奕,身轻自在。    过去那些飞檐走壁的功夫真的有,但它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并不是用这个肉身子,天天往墙上跑,那只是肌肉锻炼。过去这些是从心性上走出来,而不是从肌肉上走出来的。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神通了。这不是宿世间修的,也不是依报,就是你自身的。当心静之后,能量充足,冲击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它就慢慢地明白了,也叫神足心静显出来的。我们为什么显不出来?就是因为我们的能量不足、心不静。    但是禅宗走到这个境界,仍然是唯观如幻的,从不认为这些东西有什么了不起。    到了这个阶段,宗教就分家了。道教也能跑出去,也能把任督二脉、中脉全部打通,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然后就修到纯阳的境界,自己设一个洞天福地在里面躲着,也享受好几劫的寿命,也有更高的。在佛教而言,密宗、净土和禅宗境界都不相同,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只是讲大乘修法身的境界。    日期:2009-6-2712:45:00    (五)    一、涅槃是个什么境界    二、不怕阴魔的阿罗汉    三、今天该怎样修行    四、不可缺少的恭敬心    五、善护念、善付嘱    六、弥勒菩萨的偈子    七、三层含义    八、当下    九、怎样活在当下    十、不念过去,埋头向前    十一、五个目标    十二、如何入世修行    日期:2009-6-2712:50:00    一、涅槃是个什么境界    上次讲了,释迦牟尼佛其实是在无余涅槃(即非无余涅槃)的境界中,这个境界不但具足六波罗密、慈悲喜舍,还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力道和涅槃四德等。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听不懂,就有三分之一的《金刚经》听不懂,也就是错过了《金刚经》“顿悟”的那个契机。    关于这个境界,在《楞伽经》上是这么说的:“如我所说涅槃者,谓善觉知自心现量,不著外性,离于四句,见如实处。”就是能证到一切都是自性化现的,不着心性(心内之性),不着四句,显实处的这个境界。    接着看,“不随自心现妄想二边,摄所摄不可得。一切度量不见所成,愚于真实,不应摄受;弃舍彼已,得自觉圣法,知二无我,离二烦恼,净除二障,永离二死。上上地如来地,如影幻等诸深三昧,离心意意识,说名涅槃。” 第12节    这里要特别讲一下这段经文,尤其是“如影幻等诸深三昧,离心意意识,说名涅槃”,这是“非涅槃是名涅槃”的境界。    就如《圆觉经》上讲的:“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为什么要提这两段呢?因为如果从相上臆测这个境界的话,就没法继续往下学习,下面的“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一个顿悟的境界。    可能有些大德会说:释迦牟尼佛没讲过这个!其实,佛陀他老人家什么药都能用,只是看你能吃什么,他就给你下什么。他讲过!只是各人境界不同,看这个经书所证到的境界就不同。    二、不怕阴魔的阿罗汉    第二个问题是:阿罗汉是个什么境界?    修阿罗汉者,先是受了比丘戒,然后在持相戒的同时,慢慢地通过修止观以及禅那,观察苦集灭道(四谛)而修圣道,直到断了见惑和思惑,证得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得了这个果位。    这里的“涅槃寂静”,跟前面讲的《楞伽经》的那个涅槃是不一样的。后面讲阿罗汉四果的时候,再详细地谈论这个问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阿罗汉已经断了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进取见、见进取见、邪见);还断了思惑(包括贪、嗔、痴、疑——这里本来还有见、慢,但归入了见惑,因为见惑本就是由见、慢产生)。    这就是为什么《金刚经》没有讲戒律,也没有讲那五十种阴魔,因为当时听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的这些人,已经是大阿罗汉,已经断了见惑和思惑,他的色受想行识这五十种阴魔阶段已经过去了。    在见惑和思惑已除的基础上,大阿罗汉发心行菩萨行,修深般若波罗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然后随顺地进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大寂灭海境界。    如果到达大阿罗汉境界,只要不落断灭相,就完全可以按照这部经这样走下去。《金刚经》本是小乘跟大乘的一个分界线。    三、今天该怎样修行    这里冒出来一个问题,在今天,我们该如何按照《金刚经》来修行?    要知道,我们并没有须菩提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跟阿难差不多:佛法知识学得很多,但是真正的实证非常少。既有大小妄想执著,又有色受想行识,还有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以及很多魔障。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先持诵《楞严经》,严持戒律,否则就很难证到一定的境界。《楞严经》就如同一双眼睛,让末法时期的我们不会掉到悬崖下去。    在今天的修行模式中,无论教理学得多好,都应该戒忌用力地严持戒,无一切相地广布施,无力可用地心念佛,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即使你自己证到的境界或许很高,但在今天还有很多人在看着你,你走的路子将会对无数人产生影响。完全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再从那儿转回来。在末法时期,引导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安全的路子。    日期:2009-6-2712:53:00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四、不可缺少的恭敬心    这是非常恭敬的一个过程。学佛人的恭敬心是非常关键的。    很多人会发现,最难度的人就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当你想让母亲学佛的时候,她可能就会说:“你是从我肚子里面跑出来的,你那点本事我还能不知道吗?”你就没辙。    这是生不起恭敬心的例子。    我们来看看须菩提的恭敬心。老人家已经六七十岁了,释迦牟尼佛在当时才不到四十岁。这样一个境界很高又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跪到佛陀的面前,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提问。    须菩提到底有什么问题?当时是夏季的中午,大家都在静坐休息,须菩提却烦躁不安。作为境界那么高的阿罗汉,他的烦躁又来源于什么?    五、善护念、善付嘱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对这句的解释,几乎是一个人一个说法。    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在引导须菩提和其他大阿罗汉们,以及这一千二百五十五名弟子行菩萨乘时,在表相上让他们都明白了“善付嘱,善护念”这两个境界,但这并不是他们证到的境界。    这是两个菩萨乘修行的般若观照的两个境界。    在禅宗中,见到了实相之后,还要去“牧牛”,把习气去掉,方法就是善护念。    也就是依根熟的菩萨摸到自己的鼻子、见到诸法实相了,这样的就属于“如来善护念诸菩萨”。(这个“如来”,就是见到自己的自性了。而不是一想到就是一尊佛,那是魔障!那是神经!一切都是你自性化现出来的,哪有那么多东西!)    依根未熟的菩萨修行功夫不是很深,没有见到实相,这时候就需要善付嘱。怎样付嘱?就是让你去读《金刚经》、《心经》或者《楞严经》,先读一千遍,之前不要去考虑别的,这就是善付嘱——读一遍,就是释迦牟尼佛告诉你一次:看破、放下!    其实我们平时做的早晚课,读的各种经书,以及让你“戒忌用力地严持戒,无一切相地广布施,无力可用地心念佛”,这些都属于善付嘱,这是一个大乘菩萨修行的入门功夫。    六、弥勒菩萨的偈子    在《金刚经》翻译或讲解中最能体现出这一境界来的,一个是六祖,他老人家讲的东西非常到家;再一个是无著菩萨解释的弥勒菩萨在兜率宫里讲的那几句偈。    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弥勒菩萨的偈子:    “巧护义应知,加彼身同行,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嘱。”    “加彼身同行”,就是依根熟的菩萨,依自性来护念的佛的功德,以及佛的利及于人、下化众生这个法门。同佛利他,不光是护着自己,同时也照顾着一切众生。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即为善护念,也叫做“加彼身同行”。这个境界,是大乘菩萨的一种境界。    “不退得亦得,是名善付嘱。”对于那些依根未熟的菩萨,佛就反复嘱咐叮咛,让他遵守戒律,不退失大乘道心,直至成就。    讲到这里,修行的方法也就已经出来了。    日期:2009-6-2712:55:00    七、三层含义    这一句“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果用上面的解释,意思就是如来善护念那些依根熟的菩萨们,善嘱咐那些依根未熟的众菩萨们。这是称赞如来的一个大乘功德的一个境界。    第二层意思,这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第三,是大阿罗汉修菩萨乘法门的方法。阿罗汉们成就了以后,需要依照佛陀的指点,有的用善护念,有的用善付嘱,来成就这个大菩萨的表相上的方法。    这个方法告诉须菩提了,但是须菩提没明白。不过要是他明白了,那这部《金刚经》也就讲完了。因为这个《金刚经》从头到尾,讲的就是“善护念”,“善付嘱”这六个字的一个合力,因为这两者本是和谐相容的,是一回事,只是因众生的分别心而有不同。这是读《金刚经》要明白的一个境界。    八、当下    上次给大家留了一个题,就是“当下”有多大?如果不明白“当下”的概念,就不能明白善护念、善付嘱和谐相容的境界。 第13节    大家都经常讲“活在当下”,但是“当下”是个什么概念?“当下”又有多大?需要详细研究。    时间是个假相,既可以无穷大,也可以无穷小。从时间上看,这个当下本来就不存在,又是无处不在。    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当下”就是一个念头。一个什么念头?比如说,当你决定做某件事情时,当下一个念头,“好,去做这件事”。然后就坦然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再没有诸如“应该不应该”之类任何想法。这就是当下。    九、怎样活在当下    在今天这个工商社会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活在当下?    如果你想去业务单位处理一桩事情,起了这个念头之后,就坦然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要起“我应该不应该来”之类的念头,否则就是没有活在当下。    从起念开始,一直到这个念头断掉,这个期间你去了业务单位,谈完事情,然后回家。这个时候第一个当下的念头就完成了。    可能去的时候你又产生了很多当下的念头。比如有人要你代买一张机票,你就想一下是不是能代劳,如果能的话就应该去做,这样第二个当下的念头(代买机票)就开始了。不要来回想,不要去考虑前后左右,过去未来。    以无我的境界去处理好每天的事情,这就是活在当下。其实当下是一个过程,因为时间是空相。譬如我们这一生就是一个大的当下,是由很多小的当下组成的。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佛法可能就被表现得如同迷信一般,就会引来旁人对佛法的诽谤。    真正理解了上面这段,就可以在今天的社会游刃有余地修行。    日期:2009-6-2712:58:00    十、不念过去,埋头向前    明白了这一生是一个大的当下,那就要明白:这一生就象一场梦,过去的已经过去,中间的本来幻化,未来还没有到来,只有向前。不要去考虑过去、未来怎么样。    同时,要明了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你的这一生是个人,就要扮好人的角色。    有一个朋友非常痛恨他父母,认为他们太没有本事了,让他这一生没有实现过任何抱负。当时告诉他,你的儿子一定会痛恨你的,因为你也太没有本事了。他不吭声了。    这就是没有扮好“人”的角色的例子。    处在“扮好人的一生”这个大的当下时,就要知道,来了已经来了,只有向前。只能考虑从现在开始,这一生中的目标是什么。    否则,这个一生的当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其实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因为加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才变得有意义了。    十一、五个目标    一个修行人需要有五个目标。我们需要从五个大的方面,来设定这一个当下的计划。    在今天的这个当下,中华民族遭遇了史无前例的西洋文化的冲击。虽然幸而有好的领导人,包括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也包括一直到今天的领导人,使中国逐步走向了盛世,为我们奠定了一个能学习和弘扬佛法的盛世。然而,在当前西方金钱文明的冲击之下,还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修行路子。也就是说,善嘱咐你什么?善护念什么?    真正的修行人都要明了。在所处的这一个当下,我们不能把佛法变成一个死板的东西,那样就会把大乘佛法灭掉。    曾有个朋友跟我说:“要好好念佛,死的时候,你什么东西都带不走。”    我说:“是,我天天念阿弥陀佛。”    他说:“你应该知道你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为什么还要去讲经呢,还要去收徒弟,还要去教别人活得更好,教别人如何在世间当中修行。为什么要去干这些事情啊?”    我说:“活在当下。”    ……    最后告诉他:“你那样老是考虑自己,考虑自己怎样能快点往生,然后好去享福,放诸光明,心里没有别人。非真修行,是真自私。”    这是今天修行的一个误区。    因此,对今天的修行人来说,第一个目标就应该是:严持戒律,广行布施,不着清净相,发大慈悲心,与时俱进,积极入世弘法。    作为一个修行人,当下的心应该如何?在保持如如境界的同时,如何把相上的功夫做得更符合今天的社会?    有的人学佛以后变得木讷了,在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不舒服。他喜欢那种清静。这其实是在谤佛,大乘佛法不是这样。你需要激励内心中“庄严佛净土,而不着庄严佛净土”的那种精神。    拿李嘉诚来说,身居华人首富的位置,他总是非常坦然地告诉别人:我是学佛的人。这将能影响无数人去真正地学佛。    如果学佛的人只是在家里念一句阿弥陀佛,整天闭门不出。家人让他去做顿饭,他说要断情执心,不愿去做。那佛法很快就灭掉了,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与今天我们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这是非常悲哀的。    另外,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错误东西的冲击,比如说邪淫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文化。一些小国家,虽说现在非常富裕,但长远来看,在未来的几十年后,他们将面临很大的问题。那种色情文明是极端错误的。    在以金钱、权力和享乐为核心的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就需要选择第二个正确的目标: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去影响更多的人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和习气,放下自己的妄想执著,自然而然地走入修行成佛的路子——此为“报佛恩”。    日期:2009-6-2713:02:00    第三,在今天这个一生的当下,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财富目标。    今天问我儿子,准备如何管理今年的磕头钱?(当地过年时,长辈总是会给小辈一些磕头钱)。他就告诉我,打算攒多少钱,然后去做些什么事情。    当时就要求他,首先要学会惜福。    惜福就是戒律之一。因为当一个人拥有多少金钱权利的时候,如果放逸自己,不能合理正确地运用这些权利,就是不惜福,也就是不持心戒。    还有个朋友,跟她丈夫两个人收入很高,生活得非常好。是典型的“月光族”,每周都有KTV、朋友聚会之类的活动。我就告诉她,并不是反对他们这样,这些活动也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需要去接触和学习别人好的地方。但更需要去学习严持心戒。    还有一些人,当问他,给你一百万,你第一个念头会想到去干什么?有的会告诉我,他第一个念头是要去照顾一百个上不起学的学生。我就告诉他,你先得学会照顾好你自己的儿子,不要让他需要受别人的照顾。    空洞的目标是虚妄的。    对于今天的学佛人,绝不能把佛法搞成迷信。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清净,每天持的是财神咒,只是片面考虑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没有一个要好好表法、庄严佛净土的心性的话,那么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你就可能让大乘佛法灭在这个地方,灭在当下。当下是一个过程。    正确的财富目标,在事相上应该是,严持戒,广布施,心念佛,与时俱进,弘扬大乘,为迎合当下幻众的妄心,而发愿成就亿万富翁的善相,从而影响幻众积极学习大乘,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登佛地,入无余涅槃。    十二、如何入世修行    第四,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修行目标。 第14节    你这一个肉身来到这个世间,为了庄严这个佛净土,包括你心里的净土、表相的净土、娑婆世界的净土、地球的净土,不名庄严佛净土,而是名庄严佛净土,你要实现的一个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你需要树立一个真正的修行目标,需要一个很大的值得你当下去实现的目标。    活在当下,并不是去逃避,而是将你这一生,这一个大的当下,用来做一件事情。    这才是善护念,这才是善嘱付,这才是真修行。决然不能逃避,这是一个关键。    同时,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法界,包括今天我们在用的这个网络,包括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产,包括你所供的那尊佛,所点的那支香,都是来自于自性的化现。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均是用来战胜自己心性落处的陪练者。    在修正这个“当下”观念的时候,这一切都是你的陪练,包括回家人在这儿,也是一个陪练者。你的善缘恶缘,你自己的肉身、爱人,所有的业力,十方三世诸佛,都是修正你自己心性的陪练者。    修行就是修自己的心。    如果你只是躲在一个屋子里,天天念阿弥陀佛。那么,就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内心当中的那些妄想执著没有去掉,那莲花一开,在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树上有一个荧屏,宿世间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全部显现出来。当你看到宿世间最爱的那个亲人正在受苦,情执心一起,菩萨就过来告诉你,再回去把他救上来吧。你这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么一眨眼,立马儿就回来了。    还得回来继续修行,直到去掉妄想执著。这一点,等以后给大家讲《佛说大乘无量寿经》的时候,也许大家能明白一些。    我们法界是这个自我修正过程中的一切因缘和合而成的,这一点必须要看破。因此,大家一定不要去争论,尤其不要引经据典地去争论。整天说那些第八识、第七识,搞得头昏脑胀。这个大德那样讲的,那个大德这么说的,你又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讲的是哪一个境界?这样不是修行,这也不是大乘法门。    争斗永远争不出结果来,而且争斗一定是坏事。大家可以去学,不懂就去问,用般若智慧去辨别,而不要想去辩倒谁,除非他自己能辩倒他自己。    我们法界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如果不能看破这一点,你就会在修行时太用力,这样就会着清静相,或者着那种压制。    见到过一些人,一个座十个小时,功夫够高了吧,十个小时动也不动。最后我拍拍他肩膀说,你就是在那儿锻炼身体,就跟运动员似的把那个腿上的肌肉压脱了。但一个定也没定出来。太用力了,把自己的妄想执著全部压下去了。没有修心,只是把那个肌肉和筋抻长了,跟压腿是一样的道理,这样修行是没有用的。    这是一个修行的根本问题。如果不会正确的善护念,就不知道什么是修行,就会因为太用力而失去般若。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求大家:戒忌用力地严持戒,无一切相地广布施,无力可用地心念佛——戒忌用心力、无心力可用地去念佛,这种修行境界才叫善护念。    在末法时期,通过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证到念佛三昧,确保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再修一行三昧,证法界一相,最后突起疑情,破法界一相,摸到自家的鼻子。    即使证不到法界一相,因已证得念佛三昧,手里还有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通行证,安全稳妥,无后顾之忧。    这就是念佛禅,末法时期的双赢法门。    日期:2009-6-2713:04:00    (六)    一、积极入世的理论基础    二、善男子善女人    三、佛陀的难言之隐    四、印度的文化乱世    五、大慈悲心    六、不究竟的阿罗汉果    七、众生难度    八、什么是究竟的发心    九、第五个目标:贯穿无量劫的大愿力    十、是你说的    十一、敲门砖    十二、如是如是    十三、悟了后干什么    十四、念佛禅    十五、大丈夫气概    十六、阿弥陀佛的慈悲    十七、问世间情为何物    日期:2009-6-2713:05:00    一、积极入世的理论基础    上次我们讲到,“当下”可以说是无穷大,也可以说无穷小。我们的一生,甚至直到证到实相,随顺入如来大涅槃海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无穷大的当下,是由无数细小念头的每一个当下组成的。“一念三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讲证到这个当下的一个境界。如果不能搞懂这个“当下”,就会丧失积极入世的理论基础。    如果每天都说自己活在当下,但是不去做任何事情,不去工作。这的确也是活在当下,但这是一个有局限的当下,而不是终极的当下。在后面还将花大量时间来分析这个问题,这也是“积极入世”的理论基础。继续往下看。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二、善男子善女人    “世尊”是佛陀的主要尊称。    这里是问佛陀,发心成佛的善男子善女子们应该如何降服住自己的妄心,住到自己的自性实相中去。    “善男子、善女人”首先应该是发愿成佛,受了三皈依,并且严持五戒的学佛者。有很多时候还要求行十善道。在这里,五戒本身就包涵了十善道。    须菩提这个问题是为所有发心成佛的众生提的。    三、佛陀的难言之隐    在看须菩提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解决一个疑问,就是:须菩提他既然是“无学”了,他为什么还有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来自于佛陀的难处,佛陀当时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困境。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陀在夜睹明星开悟以后,他首先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他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知见来告诉当时的世人?用怎样的善巧方便,就当时世人的根器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引导有缘的世间人知道佛的知见?    日期:2009-6-2713:07:00    四、印度的文化乱世    这不得不考虑当时印度的状况。在两千多年前的印度,跟我们中国当时一样,也处在一个文化的混乱时期,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思想、理念、教派。    首先它有一个正统的婆罗门教,大梵天王他们自己的信仰,还有它自己的哲学理念以及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团体。其中,反对婆罗门教的,就统称叫“沙门”。这就是在佛经中常提到的“或沙门或婆罗门”。    单单这种反婆罗门教的沙门团体就有九十多种,都有他们自己的修行模式和理念。    有的外道把孩子扔到火里,因为他打坐时在禅定中看见有的动物被烧死以后上天了,他就想让孩子也上天;还有很多的人吃草,因为他们看见牛死掉后,神识上天了。……    那个时代的物质远不如我们现在这样丰富,大家都生活在精神世界中。像婆罗门教,在非常高的禅定功夫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圆融的一套理论。    同时,在当时的印度还有六十二见,其中就有类似于“非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这样的断灭无余论。……    在这样的现状下,如果佛陀上来就告诉他们,“你们都是佛,这个世界都是你们自性化现出来的”,当时就会被他们用石头砸死。在当时各个宗派教徒的眼里,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那样一个思想混乱纷杂的范围内,很难弘扬佛法。佛陀需要把这些东西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讲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五、大慈悲心 第15节    而且佛陀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佛教是用无限的般若智慧和无边的慈悲心建起了中观的理论基础。而其他外道则不具备大慈大悲心,即使有,也都有局限有范围,不是无我的慈悲心。    为什么佛教一出来,在当时印度人民思想境界都非常高的情况下,包括婆罗门教在内的很多外道很快就倒闭了?    就是因为佛法是以无上的般若智慧和无边的大慈悲心为基础的。虽说今天的印度已经很少有人学佛,但佛法在印度依然是有很深的影响,这是因为婆罗门教对佛法的接纳程度还是很高的。后来,婆罗门教又接触了很多新颖的思想,此后就慢慢地转化为印度教,并且重新兴盛。    六、不究竟的阿罗汉果    如何让人们在那样一个范围内能接受佛法,接受这种无上甚深般若波罗蜜的概念,然后能“无我,人,众生,寿者,行一切善法”?    佛陀为此用了很大的心思。他首先讲了“苦集灭道”,讲“十二因缘”。讲一个人在娘胎里是怎样的状态,是怎样出生,出生以后如何想获得一件东西,从想得到一直到获得,然后到这件东西被丢弃或者坏掉,以及他自己肉身生灭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都是在深禅定中看到的。这在当时的印度是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这样就出现了“三法印”,就出现了断掉“见惑和思惑”、证到“有余涅槃”的境界,成就了阿罗汉果。    阿罗汉能看到八万劫的因果循环,他看见一个人当畜生、当人,又去当天人、天主,然后又落到地狱里,如此这般,转了一圈又一圈。    最后他们发现这本来就是虚妄的。这时候佛陀就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断掉了“见惑和思惑”,跳出了五行,不在三界内,不再有分段生死,但根本无明没破,还有变异生死。    同时,这些阿罗汉看到了大菩萨们及诸佛的很多境界,由此而产生了向往之心。佛陀就让他们发慈悲心,度脱一切众生去。“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本身就是一个修行法门,就是教你该如何发慈悲心,如何去行。    日期:2009-6-2713:10:00    七、众生难度    在阿罗汉们开始依着佛陀的指导行菩萨行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典故。    当时舍利弗见到一个小孩在路边哭,就想到了佛陀让他发心去度众生,于是上前问小孩有什么困难。小孩就说,我母亲的眼睛瞎了。舍利弗二话不说,立马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挖出来给了他。    其实这小孩是菩萨化现来考验舍利弗的,说不要左眼珠,他母亲瞎的是右眼。舍利弗就又把右眼挖了出来给他,小孩居然把他的眼珠扔掉,说,“你这东西很臭,我不要!”舍利弗就感叹道:众生太难度了。    所以须菩提才有今天这一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因为须菩提看到这些阿罗汉(包括他自己在内)虽然禅定功夫很高,但是不敢去行菩萨道,一发菩提心就立即有我相,什么境界也定不住了,这是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于是这个老头就跑到释迦牟尼佛这里问了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问题。    八、什么是究竟的发心    大家学佛可能是为了不同的目的,有人是为了发财,有人是为了治病,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修出神通,好呼风唤雨,还有的人是想跳出轮回。这些都是发心不正确或者不究竟的。    真正究竟的发心,应该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尽一切幻众,而无一幻众得度者。    而在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期的当下度脱众生,则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习修“一行三昧”,证得法界一相,从而引导众生走这样一个正确而稳妥的路子。    即使有的朋友修得非常好,已经什么都明白了。就算是这样,也没必要东家做驴,西家做马去。为什么不去西方极乐世界旅游,或者东方琉璃药师佛世界玩去?毕竟这是在末法时期影响幻众。    九、第五个目标:贯穿无量劫的大愿力    目标,其实就是一个修行者应该发的愿力。    这无量劫以来,为什么你一直在轮回流转,总是跳不出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大的愿力来贯穿这个无量劫的大当下。    这个愿力就是:生生世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发成佛的心,发随顺入如来大涅槃海的心。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的愿力贯穿,这一世虽然学佛了,一转世又扔了,总是一段一段的因缘。    而这一个强大的愿力能贯穿着这个无量劫的当下,直至你成佛。就比如你想去看一下老朋友,起心动念后就去了。半路上接到电话,家里有急事又回去了。但是因为你已经起过一个心了,就有一个因果的存在。总有一天你还是要去看他,可能是下一世,或者是无量劫内的某一天,总有一天你能看到他。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大的愿力,然后保持一颗平常心,坦坦然然地活在当下。直心为道场,这样才是修行。    这是现代修行人需要发的五个愿力。    日期:2009-6-2713:12:00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十、是你说的    佛陀非常高兴,感叹道:好啊,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啊。就像你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好好听着,我要告诉你啦!    这一段中,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说“如汝所说”?如果说就跟须菩提这样说的一样,那么后面一段就不应该加上“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了。他就应该把“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放到前面去,这样就变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了。    为什么没有变成这样?    因为在这里佛陀是告诉须菩提,“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方法。但是须菩提包括当时那些人都没有理解透。所以“如汝所说”,实际上是说:“是你说的,不是我告诉你的那个境界。    如果是的话,他就不要往下讲了,《金刚经》就讲完了。    释迦牟尼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他老人家讲经四十九年,不跟“回家人”老混蛋一样废话那么多。他没有必要夸张,没有必要缩水,是怎样就是怎样。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十一、敲门砖    这是个顿悟的敲门砖。释迦牟尼佛在这部《金刚经》中把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法门全部用了一遍。这个地方就是顿悟的敲门砖。这里起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承接释迦牟尼佛乞食那段。    如果这个棒槌敲下去,“咣”,    如须菩提这老人家被敲明白了,当下大悟,立即把释迦牟尼佛的嘴捂住。那么佛陀就会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分付摩诃须菩提了”,就没有大迦叶的事情了,没有大迦叶这个禅宗老祖宗了,也就没有《金刚经》的后面部分了。    这里用的就是“顿悟”。    真正的顿悟敲门砖是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开悟的大德,他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 第16节    比如有人问赵州老和尚念不念阿弥陀佛,赵州老和尚回答:“我念一句,漱口三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是一个敲门砖。    又如你问他,佛法西来何似?对曰:庭前柏树子。小和尚当时就跑柏树下去,摘下一粒树籽嚼了嚼,“苦涩无味”。    敲门砖在人的心里,是用另一个无明把无明老家敲碎的一个过程,碎了以后,无明也破,老家也没有。这是一个境界。    日期:2009-6-2713:16:00    十二、如是如是    前面讲过,《金刚经》的如是有三种,一个是“如是诸法”,“如是诸佛”,一个是“如是涅槃”,一个是“如是如是”。    而在这里,“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如是如是”这个境界。    它本身是一个顿悟棒槌,“咣”,敲到须菩提头上。然而须菩提他老人家没听懂,只是非常难受地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十三、悟了后干什么    在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今天,顿悟的作用是什么?这决定了你在这一生的当下的发心。    谈到顿悟,就要谈禅宗。在今天,佛法正处于一个变化的时期。首先是一个全新的西方文化来到中国,经过清朝末年到一九四九年,一直处在一种交融的状态,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盛世。    然而,我们看到今天的佛门有很多修行法门变得非常简单,不加思维,脱离般若,形成了类似于迷信的一种封闭的修行模式。如有些修净土的朋友,将净土法门变成了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连抬眼看一下老祖宗都不敢,为什么?怕起妄念!    还有很多人把佛法学成了一种非常激进的东西,无戒律可破,杀盗淫妄皆是菩提,我们不是讨论这种修学模式的对错,只是你必须找到真正的老师,同时一定不能丢掉戒律。    在今天,应以戒为师,丢掉戒律是很难学到真东西的。    十四、念佛禅    因此,唯一的路子就是把这一生当下的基础,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同时能不脱离般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愿往生,首先要受三皈依,严持戒律,这是一个基础。同时,要学习包括《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在内的《净土五经》,然后照着《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模式去修行,直至证到念佛三昧。这时候在西方极乐世界八功德池里,就生出一朵属于你的莲花。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行一下念佛的般舟三昧。    在这个前提下,以深般若波罗蜜为基础,习修“一行三昧”,证得法界平等,“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然后,突起疑念:谁念阿弥陀佛?打破无明老家,摸着自己的鼻子。    即使破不了,还有一个“阿弥陀佛”金砖在手里。    这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证到念佛三昧以后,还有个入世修行问题(当然证念佛三昧也是在入世修行中完成的一个过程)。要研究透彻《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和《法华经》(《法华经》是成佛法门),要从理上明白“诸法实相”。然后把入世修行作为畅游如来大寂灭海的一个过程。    在设定入世修行跟畅游如来大寂灭海这两个目标之后,需要分开去实现,在不失终极的畅游如来大寂灭海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地去入世修行,幻法度幻众。    如果只是入世修行,而失去了终极目标,最后就会有所住,累在这个地方。    如果混了这两件事情,就会导致发愿不究竟,分不清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但是在这里,仍然提倡大家去修“念佛禅”。    这里所说的“念佛禅”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是参“念佛者是谁”。最早的“念佛禅”是由禅宗四祖创立的。当时,四祖想弘扬禅法,需要跟当时的净土法门相融合,就建立了“念佛禅”的模式。    然而,“念佛禅”在今天,却成了一个只是参“念佛者是谁”的模式。印光大和尚就曾指出这种模式是错误的,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只是去参“念佛者是谁”是不究竟的,这样没有跟阿弥陀佛的因缘。往生西方需要把妄想执着都转成一句“阿弥陀佛”,达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念佛禅”是要心念“阿弥陀佛”,然后旁边有人当下顿喝“谁念阿弥陀佛”,直敲念佛者的无名老家,念佛人的心“啪”地顿时静下来,破了,就破了,破不了,继续念阿弥陀佛。    是这样来修。    《金刚经》的经络是“念佛禅”次第渐渐修学过程中的路标。《楞严经》是“念佛禅”次第渐渐修学过程中救命伞。    重中之重。    日期:2009-6-2713:20:00    十五、大丈夫气概    在这里,修念佛禅者,是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应该学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这些法身圆觉大士们的愿力:众生不尽,愿力不尽;众佛不尽,愿力不尽;虚空不尽,愿力不尽。    是把西方极乐世界作为一个暂时歇脚的旅馆。    十六、阿弥陀佛的慈悲    同时,阿弥陀佛也是非常欢迎这种模式的。    《佛说无量寿经》里讲:“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以连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都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    因此,“念佛禅”是一个双赢的修行法门。这个模式在今天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方便法门。即使你始终不能开悟,有落处也是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然这个法门以后还要仔细讲。    十七、问世间情为何物    这里还有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修行过程中,慈悲心的一个起止点,也就是曾经问过大家的“情是何物”这个问题。    其实,情就是慈悲心。情是一块福报,情是一种动力。假如你的爱人骑车摔倒了,如果你对她有感情可能立即蹦起来去扶她;如果你对她没感情,甚至不愿搭理她,看她摔倒了,内心“如如不动”。    如果不知道情是什么东西,破相破到最后,就把自己破出去了。也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了。    日期:2009-6-2910:00:00    (七)    一、怎样降服妄心    二、轮回的根本    三、为什么没有了颜色    四、想还是不想    五、真假涅槃    六、切勿大妄语    七、虛云老和尚的情执    八、阿罗汉也有疑惑    九、一味慈悲药    十、为什么见到涅槃    十一、自性化现的“四相”    十二、我相    十三、人相    十四、众生相    十五、寿者相    十六、破“四相”有多重要    十七、现代人追求什么    十八、大乘价值    十九、孙中山的博爱    二十、王莽的愿力    二十一、终极的愿力应该是什么    日期:2009-6-2910:16:00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一、怎样降服妄心 第17节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那些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该这样来降伏自己的心。    这个地方的“如是”是“如是诸佛”的意思,也就是法门(修行道路)的意思。    怎样降服呢?在外相上,要让所有这些众生脱离轮回,入无余涅槃;在心性上,在灭度无量无边众生的同时,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得度了。一切皆自性化现,幻法度尽幻众。    不二法门,    幻中离幻,    幻复幻用,    显现不二。    这是又讲了一遍《金刚经》。至此,这部经就已经整整讲了五遍。第一遍是在讲傅大士讲经的那个境界的时候。第二遍是在讲经题的时候,分别讲了上中下根三种境界。第三遍是讲释迦牟尼佛乞食的过程。第四遍是释迦牟尼佛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回答须菩提的时候。    这第五遍则是讲如何由相上入手,逐步走向心性层面。前几遍都是顿悟(也就是《圆觉经》中的“禅那”)的境界,而这里是渐悟(也就是《圆觉经》中的“三摩缽提”)。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这里的“菩萨摩诃萨”是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受过三皈依并且持戒,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就是菩萨)。无论是尚未登地的,还是已经到达缘觉、等觉、妙觉等境界的,都属于这里的“菩萨摩诃萨”。但这些“菩萨摩诃萨”还没有彻底地证入无余涅槃,所以应该照着这里的方法去做,去降伏自己的妄心。    释迦牟尼佛讲到这里,觉得没有讲明白,就又补充了一句,“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如果单纯从字面上理解,释迦牟尼佛这是讲了三藏十二部经书,而且是从相上讲的,讲了如何从相上一点一点的证入心性层面。这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接下来的部分,释迦牟尼佛既没有打比喻,也没有问须菩提听懂没有,而是用后面所有的篇幅来解释上面这句话。    二、轮回的根本    先看“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对这一段,很多大德都解释得很好,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这里,我们从侧面来研究一下。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四类主要是按生命形成的方式来划分的,也可以说,这些是因贪欲心而生灭流转的众生。这是我们法界中的轮回的根本,也就是众生因“有我”的情执而轮回的外相。    菩萨,尤其是八地以上菩萨,名为“觉有情”。在这儿,“有情”是无四相的。    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朋友,当他想去买零食放逸享受时,他就看住了自己的心,把想买零食的钱放在一个专用来布施的小袋里。这位朋友就是将对贪著这个口感的情执,以及他的福报(钱)转而布施给了法界,他这个情是无我的情。    但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这些众生,都是因贪欲(无明)而助发了爱恨的力量,从而生死轮回。    三、为什么没有了颜色    “若有色、若无色”。    众生生命的外体,是唯心化现出来的。如果情执变重,理智就会相应变轻,慢慢就变得有色;反之,就会变得无色。    其实,无色界天的天人也有细微之色,尽管他们有很高的禅定。如果完全去除了情执,理智就会无穷大,见惑和思惑全部断了,这就成了阿罗汉。因为没有任何疑惑能令他再去轮回。    当然,因为变异身和宿世间的因缘没有度光,所以最长不过八万大劫以后,阿罗汉就睁开眼出定了,心又动了。    日期:2009-7-313:37:00    四、想还是不想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类众生,他们是以思考(也就是方法、分别)为食,依此而住。    怎么样是“无想”?    在色界天就有一个无想天,有些外道也可以修到第四禅的禅定,修成无想定。当无穷大时,满而不溢,即“无想”。    无情众生也属于无想,它想得非常慢。如果打石头一锤,在法界上看,那块石头也动弹,也有很多东西被打掉了。但是它不起任何分别心,(这里说的不起任何分别心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这样也是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这就到达了无色界天最高的那层天,叫“非想非非想天”,这还是在意识境界中。    五、真假涅槃    有些朋友修禅没几天说他证到“空性”了。其实,有很多时候,那个“空性”是假的。是你自己的意识生成了一个自欺的幻境。    有很多人到了这个“非想非非想天”之后,就认为自己入了涅槃。涅槃不是这样。    真正的涅槃,可以去看佛陀在《楞伽经》中讲的境界。    明朝的憨山德清老和尚在五台山修行的时候,有一天吃过饭在山下经行,就慢慢地走着,了知分明地抱一不停,摄心归一。突然立定,不见身形,唯一大光明藏,圆满彻然,犹如大圆镜,山河大地都影现其中。然后作了一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这就是“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涅槃,非涅槃,是名涅槃的境界。    但是因为憨山德清老和尚的悲愿心太重,后来并没有能住这个境界。    六、切勿大妄语    所以,大家如果认为自己开悟了,即使没有真正的大德帮你印证,也可以去看一下古代大德真开悟的那些境界。不要自欺欺人。千万不可以“妄解”,也就是依照表面文字来解释佛经。    那些佛经,释迦牟尼佛并不是给我们讲的,大多是就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当时的环境而讲。当然也有一些是因大乘菩萨的愿力,比如阿难,他总是考虑如何救度末法时期的众生,想着为我们求到一个好方法。因着他这样的发心,我们就有这个因缘听到《楞严经》。    前段时间看到有朋友在论坛讲《圆觉经》的一个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这个境界是十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如果没有证到就拿过来用,轻则依经解义,三世佛冤;重则获妄语罪。    很多妄语罪的恶业是怎么来的?就是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没有彻悟,无法圆融地解悟佛法的真正意思,以为自己到了那个境界,然后强解佛经,造成大妄语。    在《圆觉经》上,紧挨着上面那段的是,“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这里连般若都没有——实证到一切诸相都是虚幻,没有自己跟万物的对峙,但没有失去知觉。十方三世的法界都没有一个实体,只是一个妙有的幻相,都在大空觉中。)    必须要到达这个境界。才可以讲“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哈哈,如果自认为已经到达了“地狱天宫,皆为净土”的境界,就去找把刀砍一下自己的指头看疼不疼?    日期:2009-7-313:44:00    七、虛云老和尚的情执    为什么虚云老和尚开悟以后,每当想起他母亲时,心还是十分绞痛? 第18节    其实那是一块情执,就是块业力。所以,他去燃指供佛,(就是用布沾上蜡把手指绑起来,然后点着,从皮肉烧到骨头。说句吓人的,当烧到手指中节时,骨髓会突然爆裂,发出爆响,然后一点一点地把整根手指都烧掉),在整个过程中内心如如不动。用这种方法消掉了那块情执。    但是这样一个开悟的大德,境界和禅定功夫那么高,为什么想起他母亲时,心里还会痛?这本身就是一个话头。如果这个话头参不透,就去随便解释《圆觉经》,要么就是妄语罪,要么就是被外道抓到把柄,“《圆觉经》本身就是假的”,因为你根本到不了这个境界。    八、阿罗汉也有疑惑    前面的那几种众生包含了三界所有的众生,但是释迦牟尼佛是分别从三种不同的境界讲的。为什么要这样讲?这是因为当时的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每一种外道都在不同的境界中看待这个世界。这几种众生就涵盖了那九十六种外道所有能见到的东西。    在那些修行人一步一步断除见惑和思惑、证得阿罗汉之后,释迦牟尼佛就要告诉他们:众生都是从你自性化现出来的,要把他们度尽,才能安住自己的心。    其实这本身是阿罗汉的一个疑惑,“我已经断了见惑和思惑了,为什么要去度一切众生啊?”    当小乘境界的人发现释迦牟尼佛讲的跟以前不一样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很大的疑惑。在讲《法华经》的时候,首先要清场,就有五百多位老朋友走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法像我们今天这样系统地知道这些道理,    佛陀需要一点一点把他们引出来,就有了《金刚经》下面的部分。    九、一味慈悲药    阿罗汉疑惑为什么要度一切众生,是因为当时印度的那些外道无一例外地缺乏慈悲心。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享福。    这跟“不识本心,修法无益”也是一样的道理。    失大慈悲心,失大菩提心,修诸善业皆是魔道。    他们缺的是一个根本的东西,于是释迦牟尼佛要引导他们去行无我慈悲的菩萨行。    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这是给须菩提的修行路子开了“慈悲”这味药,这是个转折点。    但须菩提修这个“慈悲”比我们简单多,因为他的禅定功夫非常高。他不过是转弯儿的时候会非常难受,但是并没有其他障碍。这也是《金刚经》没有讲那些阴魔的原因。因为他的见惑、思惑全断了,没必要给他讲了。因此,我们修学《金刚经》,一定要严持戒律。    日期:2009-7-313:50:00    十、为什么见到涅槃    在这里有两个难题,其中一个是涅槃。    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因为众生有贪欲,就导致轮回;想跳出轮回的,就见到了一个“涅槃”。    也就是说,之所以见到涅槃,就因为是在轮回的境界中。    比如说,在一个戴着粉红色眼镜的小孩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粉红色的。如果有一天他开始讨厌粉红色,觉得黄色好,他就去追求那个黄色。而在没有戴眼镜的人眼里,这个世界一直就是本来的颜色。那个小孩只是被眼镜骗了。    这就是妄见。总是以为这个世界不是黄色就是粉红色,或者是别的什么色彩。如果跳出去的这个人回头来看,就会觉得那个小孩就像一只狐狸不停地去咬自己的尾巴,它总是以为那是别人的尾巴。它恨别人的尾巴比它长得好,不知道其实那就是自己的。    明白了这个,就能明白“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道理了。    这就是为什么念佛禅是属于“系缘法界,法界一相”、视一切众生皆法身佛的法门,也就是为什么一句“阿弥陀佛”称颂了十方诸佛的功德。    因为我们总是妄见轮回,所以见到有涅槃的存在。    以为释迦牟尼佛涅槃了,那是因为能见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因缘没有了。对于释迦牟尼佛来说,他从来就不曾来过,也从来没有去过,你叫他如何涅槃?    这是一个境界,参!    十一、自性化现的“四相”    再看“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对这个“四相”解释得最好的是《圆觉经》。    有好多人把这四相解释为外相: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别人,众生相就是众生,寿者相就是老头。    其实这个世界本是我们自性化现出来的,如果心中没有这四相,那么外面的四相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圆觉经》中释迦牟尼佛是怎么给净诸业障菩萨解答的四相。    十二、我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就是如果心中觉得有所“证”,就是“我有所证”,这就是我相。有所证“菩萨境界”,有所证“佛的境界”,有所证“涅槃”,都是我相。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用“如是如是”就把三藏十二部给讲完了,讲到最后就是“无所证”——“如是如是”了。    只要觉得有所证,就有无明,其中包括所有的名利心。其实没有一件东西是你的,妻儿、名誉、金钱、三千大千世界,包括菩萨乘的各个境界,包括涅槃,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些东西都是人家的,是有为的,只有你的心是你自己的。    释迦牟尼佛后面又跟了一句“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圣贤的果位,怎么证都是我相,就算了知自己清净涅槃了,也还是我相。    这也就是为什么“修念佛禅一千年没有一个开悟的”原因。    日期:2009-7-313:56:00    十三、人相    “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前面说了,证的是我,如果没有了这个,但觉得“我‘能悟’”,这就是人相。    “哦,我知道了”,你知道什么啊?!一槌!因为你这是着人相了。    后面释迦牟尼佛解释道,“其心乃至圆悟涅槃”,哪怕已经到达悟道涅槃的境界了,“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前面提到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中的那个境界,当他写出那些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着人相了。所以,他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没有能继续走下去,只是给朋友们在修行路的拐弯处点一下。这都是源于他那深深的悲愿心,这是真正的乘愿再来的大德。    十四、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这就是众生相。    当不着“心所证者”,就破了我相;不着“心悟证者”,就破了人相。但如果你觉得:“我多厉害啊,你们都很佩服我”,这样的念头就是着“众生相”。    只要有一丝认为别人不如你的念头,就有了众生相。    很多朋友特别执着一个东西,比如“我找到了一个好的老师”。其实你只是宿世间跟那个老师有个善缘,大家都在这儿演一出应该演的戏,演完了因缘就断了,只是一个因缘而已。如果你觉得别人真笨,自己就了不起,找了一个好师父,你就着众生相了,因为有了内外的分别心,那就是众生相。    曾经跟一个徒弟说,总有一天,你要把“回家人”给忘了。“忘了”的意思就是不要再执着于他讲的东西,不要再执着于他这个人。但并不是不恭敬,因为你还要表法。    释迦牟尼佛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如果认为自己不着“心悟证”了,别人着“心悟证”,就是有众生相。    在这里,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如不能证到一切众生皆法身佛,有一念分别心,即“众生相”。    十五、寿者相 第19节    这三相是个渐次的见地,在破这三相之后,最后还有个“寿者相”——在圆觉经中是“寿命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当不着我、人、众生了,还有一个死在那儿的相,也就是清净相,业障和智慧都不见了。    这时候也只是个罗汉果,仍然有一个寿者相。要破这个相,非常简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地去行一切善法,靠这个才能跑出来。    十六、破“四相”有多重要    释迦牟尼佛最后说,“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大家知道有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说法,但是如果不能破“四相”,就算经过无量劫,也还是走不出来。破“四相”就有这么重要。    其实到这里,我们就通过这“四相”又讲了一遍《金刚经》。    日期:2009-7-314:04:00    十七、现代人追求什么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段要这样讲?其实就是要大家树立一个终极的目标。    作为现代的一个修行人,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的需求是从生理需求的最低点跑上来的。    这是现代人的道德衡量标准跟古代不相同的地方。在春秋战国时,尤其是理学盛行的宋朝,那时大家所追求的是德行。    那么现代人最高的追求是什么?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满足和渴望伟大。这是西方对人性的一种剖解。    就像企图从枝叶去看根部一样。佛法则是由根部(心性)往外走的。    伟大的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人的最高追求是渴望身具重要性。就好比一个阀一样,所有东西都经过我,我说了算。由此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    马斯洛也将人的需求分了等级,首先最基础的需求是生存,然后是安全问题(其实这就是今天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念的来源。如果这个保障失去了,那整个西方社会就混乱了,西方文明也将走向崩溃)。    为了让这个社会稳定,首先需要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来稳定西方这种制度和文明的相续。    当安全有了保障以后,就开始通过社交来寻求一种归属感。    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的就是一个如何积极入世、如何将大乘佛法在世间更好地演绎的问题。大家都渴望归属感,当大家都到这里提问、学习和交流时,这里就有一种归属感。    如果有位朋友只是想着“闭关”,那他对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话题就会感到非常无聊,他在这里就没有归属感,他会去别处寻找他的归属感。这里也有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    马斯洛讲的第四个需求是渴望被尊重。得到归属感之后,就到了一个团体的范围中。这时候就希望在这个范围内得到别人的尊重。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学会去容纳别人,否则就会有众生相。要用一个非常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别人,因为任何人都渴望被别人尊重。马斯洛认为,在已经得到别人尊重的基础上,一个人就会渴望实现个人价值。    在今天这个社会,他这五个等级分析得已经非常明了实用。    十八、大乘价值    但是,对修行人来说,我们的需求与马斯洛的理论应该是相反的,应该是从心性到事相上的。    那么我们应该实现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乘价值”,这是一个根本。    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脱一切幻众的大慈悲心。这也是修行人和普通人不相同的地方。    在这个大慈悲心的基础上,再去考虑生存、保障、社交、被尊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否则,就会跟今天的社会脱钩,就会跟社会格格不入。原因就在于修行人对佛法的误解,也是没有彻底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们一直提倡:戒忌用力的严持戒,无一切相的广布施,无心可用的心念佛。    在奉行这三点的前提下,再谈生存,安全,社交,被尊重,个人的价值的实现时,我们需要一个动力,    这动力的来源就是摩诃慈悲心,也就是无穷大的慈悲心。否则,就没有可能融入今天这个社会。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上来就说应该度尽一切众生,这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是一个终极的目标。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度尽一切众生,行一切善法,是因地修行者、果地修行者甚至已经证到法身圆觉的修行者心相上的共法,也是唯一的共法。    十九、孙中山的博爱    曾经非常喜欢看孙中山的故事,但有一点一直迷惑不解:在当时那样的乱世,民众蒙昧,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孙中山试图以一己之力来改造这样一个乱世,他是如何用他的心来感动这个世界?    尤其在他策划的那么多次起义中,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次都有亲密战友牺牲。要知道失去最要好的朋友对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非常心寒,会失去继续战斗的力量和勇气。那孙中山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战胜内心的恐惧?    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参观南京中山陵,当看见上面所刻的“博爱”两个大字时,突然明白了:他的力量来自于无穷大的爱。这个爱不是自私的,而是“博爱”!    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去用无穷大的心去爱这个世界吧!    这个爱是大慈悲的爱,誓度一切众生的爱,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的爱!    日期:2009-7-314:08:00    二十、王莽的愿力    史上令人疑惑的另一个人物是王莽,就是西汉末年的那个外戚。他年轻时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当他的儿子杀死了一个奴隶,就被身居大司马的他处以极刑杀掉了。全国发生蝗灾时,他个人出资去救济穷人,免去百姓大量赋税,提供了很多治世良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品德几乎没有一丝瑕疵。    然而当势力扩充到一定程度时,他就弑君篡位了,开始了所谓的新朝。然后开始大肆搜刮百姓,作恶多端,仿佛变了个人。没几年的工夫就倒台了。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当他是个好人时,他是怎样的思维模式?    后来才明白,他一切的伪装都是为了他终极的目标——就是当皇帝,这样当他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他就再也不是好人了。    二十一、终极的愿力应该是什么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你只是要作一个完人,事业成功,品德高尚,甚至严持戒律,几乎没有缺陷,但就是不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脱一切幻众”的大悲愿力,这还是不究竟的。    因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后,你就会变得跟王莽一样。    如果没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来贯串整体的话,那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很可能掉下去。    曾经有个朋友的愿力是:“愿人世间都如弥陀净土一般。”这同样不是一个终极的愿力。弥勒尊佛降生的时候人世间不就是跟弥陀净土一般了吗?因此,还是不终极。    那终极的愿力应该是什么样?前面提过,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脱一切幻众”的大慈悲心。在相上,只有这个愿力才是终极的。    然而,如果失掉了这个大慈悲心,那么所有的愿力都只是一个过程,就会失去动力。 第20节    这是个重点,如果不能理解透彻这个问题,就不能真正学好《金刚经》。    日期:2009-7-314:10:00    (八)    一、为什么你总是跳不出去    二、是谁改变了你的愿力    三、所有愿力的中心    四、发愿是前提    五、还是要“破相”    六、谁能改变谁    七、宁度地狱众生    八、错误的习气    九、正确发愿的秘密    十、值得付出一切    十一、行动    十二、如何布施    十三、无相布施    十四、为什么福德不可思量    十五、如虚空不可思量    十六、须菩提这样悟道    十七、谁先见到佛    十八、破除一切外相    日期:2009-7-314:11:00    一、为什么你总是跳不出去    上一次讲到我们在这个无穷大的当下应该发的终极愿力,这个愿力就是“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表现了心相到心性的两个方面。从心相上讲,应该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直至随顺入如来大寂灭海。    其实,这个愿力说白了,就是大菩提心的愿力,是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力。    在这个无量劫轮回中,有很多人发过的愿力甚至比释迦牟尼佛还大还多还早,然而,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他至今还是一个六道凡夫。    这是因为他中途改变了这个愿力。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有人发心去建很多敬老院,当他为之而努力的时候,却遇上了很多障碍,这使他最终丢掉了这个当下的愿力。    有很多人无量劫前就在打坐、持咒,到现在还是在打坐、持咒,不停地修行,不停地轮回,总是修不出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丢失了自己当下终极的愿力,丢失了自己的菩提心。    二、是谁改变了你的愿力    那么,愿力为什么会丢失?谁能改变你这当下终极的愿力?    有人说,“回家人,我想把你辩倒,让你失败”。我就笑着说,“可以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一种方法,能让我自己把自己辩倒?”    如果我不想倒的话,谁也辩不倒我;如果我想倒的话,谁也扶不起来。    没有任何外来的东西能打败你,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有些人之所以没有活在当下,没有努力将自己当下这个终极的愿力去付诸实践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选择了放弃,他总是在不停地改变自己的愿力。    三、所有愿力的中心    既然没有外力能改变你当下的终极愿力,那是因为什么而改变了你自己的愿力呢?    首先,在为这个愿力努力的过程中,还会附带有很多小的愿力,而我们往往没有把这个当下的终极愿力当作自己无穷小的愿力的中心。(这个终极当下愿力里面有无数个小的“当下”,每一个“当下”都有一个愿力——没有愿力的话,这个当下就不存在了)。    应该把终极愿力作为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的出发点。也就是,如果有一念丢失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丢失了“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其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一众生入涅槃”的愿力,那么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就离开了这个终极愿力。    比如你吃饭时,“啊,这块牛肉真好吃,这厨师的手艺不错,这红烧牛肉炖得太好了,真香!”当你心里有这些放逸享受的想法时,你就丢失了你的终极愿力,就是在修魔道。    日期:2009-7-314:14:00    四、发愿是前提    第二个原因:就是从来就没有发过这个终极愿力。    一个人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是为了治病,有的人为了发财,有的人想成为转轮圣王,还有人说要建一个佛国土。    这些都不是终极的愿力,都只是一个当下愿力过程中的一些小愿力,但是这些小愿力的出发点统统都偏离了终极愿力。    如果不发一个当下终极的愿力,就好像一个没有主心骨的爬藤洼似的,老是附在别的树上。    因此,要念念不失终极的愿力。这就是善付囑。    五、还是要“破相”    第三个原因:“破相”不到家。    这部《金刚经》本身就是讲如何“破相”,包括破六十二邪见,让你透彻地获得般若。所以,在发过这个当下终极的愿力以后,还面临着如何破除那些邪见,如何从心性上证到“如如”的境界,从而进入到如来大寂灭海的问题。    六、谁能改变谁    第四个原因:盲目精进,遇到挫折后选择了放弃。这种情况占多数。    假慈悲的人都这样。他们总是拼命试图改变一个人,最后发现人家始终没有改变,于是就灰心丧气:我不去帮他了!就这样丢掉了当下的愿力。其实本无一众生可度。    很多朋友总是想让别人成佛,想改变别人,这愿力比释迦牟尼佛的还大,释迦牟尼佛也不能改变一个人。    没有人能改变别人,我们只是因为有一些因缘,可以去影响别人。这就叫“示现”,说白了就是在演戏,在演一个幻法,去影响幻众。并不是能度谁,我们谁也度不了。    众生界即佛界,一切众生皆法身佛。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七、宁度地狱众生    在今天的末法时期,刚强众生特别多,远不如地狱众生好度——地狱的痛苦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快出来,地藏王菩萨非常慈悲,锡杖一震,地狱门开了,然后跟他有缘的众生就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但在今天,很少有人有出离心,就算你认为他在痛苦中,他也过得自得其乐、心甘情愿。这时候如果让他去发愿,让他学佛,他会很不以为然,觉得无聊。这样,在度他时你就会非常痛苦。    因为你这是不了四相而行善法所造成的痛苦。也可以说,了不了四相是导致丢弃终极愿力,心相上的根本原因。    果地修行者应以甚深般若和“了四相”为入门基础。    日期:2009-7-314:17:00    八、错误的习气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色受想行识”深层次的落处,也就是错误的习气。    哪些习气?第一个是“恐惧”,造成改变愿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心有挂碍而产生的恐惧;    第二个就是“懒惰”,不愿精进。明明知道应该如何做而不去做;    第三个是“陋习”,坏的习惯。    这些都造成了发过当下究竟的愿力之后却又把它丢掉了,这是一个本体的原因。    九、正确发愿的秘密    如何改变?    首先,应该去发一个终极的愿力,并且时时跟住。    我们这个世界都是众生的业力生成的。其实业力也就是愿力,说白了,都是自找的。    那些生肝癌的,是因为有事没事总是生气,气淤在肝上,就病了。爱吃肉的那些人,吃的那些众生都跑到头上去了,堵住了血管,就脑淤血了。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那些人头上有一个小白球,里面全都是些众生的神识,然后堵在血管上,总有一天把那个血管塞住了。这都是每个人的愿力生成的。当你在吃它的时候,你不知道,其实以后它也吃你。    同时,应该给这个愿力加一个后缀, 第21节    就是在“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其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这个愿力后面加一个后缀:    “愿我无量劫之内直至证到法身圆觉,随顺入如来大寂灭海的这个过程中,能时时发这个愿力。”    哈哈,这就是回家人发的所有愿力的后缀。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愿力生成的,这是一个秘密,是一个话头,是一个境界,是一个可参之物。在参透之前,可以先照着做。    十、值得付出一切    这个当下的终极愿力,可以把它叫作“最值得付出的愿力”。也就是“最值得、最渴望做的事情”,也就是愿意为它付出一切的愿力。    因为这个愿力是正确的。    虚云老和尚讲戒淫的时候曾说,他宁可死掉,也不去破戒。必须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我宁可……也要去‘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然后去成为父母眼中的孝子,社会上的君子,朋友眼里可靠的朋友,生意场上诚信仁德的生意人……在方方面面都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道德,这才算真正开始修行。    不要把宗教这个虚幻的东西当成一根救命草,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日期:2009-7-314:20:00    十一、行动    然后,就是如幻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要时时明了自己在做什么,最后再戒忌用力地慢慢离幻。    也就是说要行动,不能天天发愿,转身就忘,又去破戒放逸了。要去做,要如幻地从底层一步一步去做。    如何去做?在初期,应该是“戒忌用力的严持戒,无一切相的广布施,无力可用的心念佛”,这是一个心相上的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把心相的东西应用到今天的社会中去?首先要戒忌用力、循序渐进地去学习和改变。去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可逾越的地方。针对自己的懒惰、陋习和恐惧建立一个合理的改变计划。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做到,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系统地学习。    以上就是讲了一个“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修行模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十二、如何布施?    佛陀接着说:也就是说,菩萨在救度众生的时候,应该无所住地去布施(相对来说,救度众生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无我相的广布施),也就是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地去布施。    从这里一直到最后一段,是讲释迦牟尼佛如何通过渐次点拨的脉络,一步一步地把一个阿罗汉带到“如如不动”的如来境界中去。    这里,释迦牟尼佛首先是从布施下手。那么,如何布施才正确?对内,要破除自己的贪嗔痴,破除总是为自己考虑的心;对外,去利益一切众生,这样才叫布施。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这部《金刚经》,是从“色声香味触法”开始往外讲,并没有说“不住色受想行识”。    而在讲《心经》的时候,观自在菩萨从“色受想行识”到“眼耳鼻舌身意”,再到“色声香味触法”。从里往外空,把根尘空掉,外相自然而然就没有了。这里是由外而内,要求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对内破除贪心。因为如果不住色声香味触法,那么,住色声香味触法而不愿布施的贪心相就破掉了。    十三、无相布施    须菩提听到佛陀让他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就在那儿回心内视。因为他的见惑和思惑已经断了,这个问题属于他断除的那种疑惑的范围。他一回心内视,“哦,我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是这样的境界”。以前他没有这种慈悲念头,因为没有任何疑惑能令他再心动,所以也叫无学。但是释迦牟尼佛大慈悲,先让他去体会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一看须菩提正在观照内心,就继续往下演:菩萨如果这样布施的话,就是无相布施了。    这一段经文演绎的是佛陀跟须菩提在深禅定中的境界。    也就是: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    布施分三个境界:不净布施,净布施和无相布施。“不净布施”是有“小我”的布施;“净布施”仍然有我,但是这个“我”是“大我”;“无相布施”才是“无我”。因为佛陀在以前的经典中讲过这些,加上须菩提已经是阿罗汉境界,这样,佛陀很轻松地就把须菩提引到无相布施的境界中去了。    关于布施的境界,大家可以去看看《也谈布施》。    日期:2009-7-314:27:00    十四、为什么福德不可思量    如果菩萨这样无相布施的话,得到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    有人就要问了,没有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他哪来的福德?其实当一个人无相布施的时候,同一个法界的天人、鬼道或者畜生道的朋友,会因为布施者身上因无相布施所产生的如如光明,而来恭敬供养,作礼围绕。    从因果的角度讲,并不是想发财就可以发财的,只有在无量劫内行善而感得天人来送财,才可以发财。这须菩提在禅定中看得明白的。他能看到,如是修行能感得一切天人都来无量地供养,这就是福德不可思量。    没有外来的福德,没有救命草。    并不是得到谁的加持之后就得了几百万的福报,只有用“修心”来修正自己,才能感得天人供养送财。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可以很简单地成为亿万富翁,不需要从因地上以“布施一分得二分,布施五分得八分”的模式来做到。    佛门自有屠龙术。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十五、如虚空不可思量    释迦牟尼佛继续引领须菩提在内心观照(这并不是像我们一样用脑子思考)。大家知道阿罗汉能知道八万大劫的事情,能看到很多世界。但是当释迦牟尼佛让须菩提去看虚空时,须菩提发现八万大劫之后的虚空就观照不到了,只好回答,用他这样观照思量的方法看不到这些虚空的尽头。    这里“无住相”是指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诸相。这是个引导着须菩提一点一点往里走的脉络。    当须菩提明白了无相布施的境界之后,佛陀接着告诉他,无相布施所能获得的福德跟他所观照的四维上下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菩提萨埵应该照着如来这样说的去修行。要修“觉有情”,就应该先修无相布施,在“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的时候,如如不动地观照自己内心的变化。然后破掉一切的外相,    一切外相本空,自性本来空寂澈然,无有分别。    为什么在这里释迦牟尼佛要用布施的福德来作为一个比量?这是因为当时的印度人修行主要就是为了福德。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享福。之所以称他们为外道,就是因为他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自己。唯有佛法是大慈悲心俱足,是为一切众生,。这是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第22节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十六、须菩提这样悟道    这里有个典故。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去忉利天说法,说完以后,四众弟子们都找不到他了,目犍连在定中也没法找到。这是因为单纯用禅定的功夫、用分别的方式是见不到佛的。直到三个月后,目犍连才慢慢地看到释迦牟尼佛,就请他快回来。释迦牟尼佛就说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降落。弟子们非常欢喜,都跑去接佛。    这时,须菩提突然想起佛陀的一句话来,“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须菩提就在那儿观照因缘生灭法。也就是一切因缘生法皆有生灭,因缘和合就是生起,因缘离开就是熄灭,它本身没有定性,是缘起性空的。然后须菩提就在这个地方悟道了。    这里的“悟道”是悟到了“无苦集灭道”的道。    日期:2009-7-314:33:00    十七、谁先见到佛    这时候,有一个叫莲花色的比丘尼想抢在众人之前见到佛陀,但是因为佛陀规定,比丘尼必须跟在比丘后面,于是她就变化成转轮圣王的样子,跑到最前面,第一个见到了释迦牟尼佛。    然而释迦牟尼佛告诉她,“最先见到佛的不是你,而是须菩提。”    所以,佛陀的这个问题对须菩提来说就非常简单了,“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能,世尊,以色身相是不能见到如来的。    十八、破除一切外相    实质上,释迦牟尼佛一直在点拨着须菩提往心相的“空”上走,就是由外相引向内心相。先破掉那些外相,“无色声香味触法”,又破掉如来所有的相,包括“如来”这个相。这样就破除了一切外相对内心的影响。    而这本是阿罗汉断除见惑和思惑的根本方法,因此轻车熟路。    就这样,所有外相的福德果报,都被从外相引到心相上,用般若智慧照破(这也就是观照般若),然后观照到空相上去。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用。    这时,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证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能见到佛的无相之身。这个证到,是把所有的外相全部证透,见一切相皆虚幻不实。    到这里,释迦牟尼佛就将须菩提所有的外相破掉了(这一段是讲破相的)。这个过程的大前提一直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也就是“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个大布施、大慈悲心,在这样的前提下做这一切时,就破掉了所有的外相。这是一个根本。    日期:2009-7-314:35:00    (九)    一、实信    二、持的什么戒    三、怎样持心戒    四、无穷大的迷信    五、破法相    六、如来都知道,都能看到    七、如来知道的是谁    八、佛陀为什么不提我们    九、殊胜的“阿弥陀佛”    十、小乘的无我相    十一、大乘的四相    十二、用而不著    十三、禅人的身体    日期:2009-7-314:36:00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一、实信    须菩提在深禅定里见到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境界。从大乘角度说,这是一个破我相、人相、众生相的境界,非破我人众生寿者的境界,    (《金刚经》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共有三种解释,是根据须菩提的境界不同而变化的,因此不能直接看文字相。)    在这里,“生实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实”,是“真实”的意思,不是“比较实”。    什么是“比较实”?就是一听说某件事情非常好,为了得到好处而决定去做,这就是“比较实”,不是“真实”。    曾经有个大德在收徒的时候,给拜师的人出了很多难题。加上这位朋友表现得桀骜不驯,很不守规矩,一般人都受不了。但即使是这样,有个朋友还是要求拜师,并且不假思索就把所有的生活费都交了,结果没钱吃饭,只好吃了好几天水果。    这是“真实”,这是“真信”,这就是“生实信”。这才是真正的有福报。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满腹狐疑,犹豫不决,左右盘算,看是不是能捞到些什么好处。这样的人,就不能生实信。    当然上面这个故事,与真正实信,百分不及一,只是用来作个比喻。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二、持的什么戒    这里佛陀就告诉须菩提,不要这样说,在我灭度以后,也就是像法的时候,有持戒修福的人,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样的章句,能产生真正的信仰。应该知道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跟前种了善根,而是在无量百千万佛跟前种了无量善根。    这里有两个注意点。    第一个是“持戒修福”。这首先是要求已经三皈依了,但这里的持戒并不只是单纯的相上的五戒,而是持的心戒。如果说虽然不杀生了,但还想着吃肉,或者不邪淫了,但还是去那些黄色网站,并且起很多邪念,那持的就不是心戒,而是相戒。    因为如果不是心戒的话,就会以心取诸相,而不能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三、怎样持心戒    从相戒到心戒,是一个善巧和圆滑的过程。比如吃斋素,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刻意地不吃肉,要先做到只吃眼前的菜,就只吃这一碟菜或者两碟菜,或者要是怕别人看出来,就吃三碟菜。但是,当你特别想吃远处一条鱼的时候,一定要看住自己的心,就是不吃。    这样慢慢地不著任何菜的相,然后再把不吃肉的戒提起来。否则,因为强压着自己,这样在不吃肉以后,就会著上一个吃素的清静,那也是著相。那就不算是心戒。    饭食对于持心戒的人来说,只是治疗饥饿的一味药,并不是为了品尝味道,也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刻意地去做。它是非常圆滑柔和的。    所有的戒律都要慢慢走向心戒。但是相戒要先到位,心戒才可以到位。大家要慢慢地体会。否则就会发现总是戒不了,总是反复,尤其在转世后。曾有这样一个修行人,这世淫欲心非常强,因为前世出家时强压着淫欲心,结果一转世禅定功夫压不住淫欲心,就翻腾起来了。    因此,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不学着持心戒的话,就会总是转不出来。    四、无穷大的迷信    第二是,“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前面提过太虚大师在《我的宗教体验》中描述的他所证到的境界。如证得这些境界后,他再也不起任何疑惑,等于彻底知道了往北走就能到北京。但是他没有走下去,这是他最遗憾的地方。因为他的悲愿心太重了,没能向禅定深处继续深研,所以他说自己“没有次第,但可以为别人修证的依止”。    悲愿心,非悲愿心,是名悲愿心。说白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拿不起的东西太多。    虽然他没有走下去,但是他已经生起信心了,“以此为实”了。这位大师就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才能生起这样的信心。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到达的境界。 第23节    所以千万不要耍嘴皮子,不怕别人骗你,最怕自欺欺人,得大妄语罪,堕无间地狱,这是非常可怕的。    无穷大的迷信,就是实信。    哈哈,谁能有无穷大的迷信,坚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他的便宜可就赚大了。    日期:2009-7-314:40:00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五、破法相    佛陀继续讲,就是当听到“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就能生一念净信的人,那么,如来对这样的人“悉知悉见”。这样的众生能得无量福德,因为他在这一念间,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相。    这一段充分证明了佛陀是位大教育家,这里他是要破须菩提的法相,把他带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的境界去。    六、如来都知道,都能看到    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如来悉知悉见”。    这里的“悉知悉见”跟后面“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中的“悉知”不是一回事。    《金刚经》是一个渐次修行的路子,由破六十二见入手,其后入妙觉妙有,然后入如来大寂灭海——虽然后面没有提这个词,但是到了“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个境界就自然知道了。    七、如来知道的是谁    在这里,如来是“悉知悉见”什么样的人?    是悉知悉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生一念净信”的这种人。    那么我们今天在这里吹牛,如来知道不知道呢?    如来知道。因为若干种心,如来皆是悉见,皆是悉知。但是他不着,因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对如来来说是真空妙有的。    在这里,如来为什么能悉知悉见?因为当一个人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之后,就见到了如来的境界,自性的光明当下就放出来了。    法报化三身本是一身。    八、佛陀为什么不提我们    当一个人“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时,如来就悉知悉见了。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疑惑: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说,到公元二〇〇五年的时候,有哪些人出来了,有哪些人怎么样?    这是因为他们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还没有到达佛的那个境界。佛的境界,非境界,是名境界。所以佛陀只是授记了什么时候弥勒佛会下世,而没有预言今天会有哪些朋友会成就其他宗教的教主、大德,哪些人又是古佛、菩萨再来。    这本身是一个话头,需要去掉妄想执著,彻底地去参透这个话头,如果参不透的话,在以后修禅定时很有可能着魔。    因此,在末法时期修学《金刚经》,应以《楞严经》为慧眼。    日期:2009-7-314:42:00    九、殊胜的“阿弥陀佛”    这就是为什么当很多人来问该学什么法门时,我总是叫他们去念阿弥陀佛。因为这是唯一不断见惑和思惑而能不落三恶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    有的人会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阿弥陀佛”吗,老太太都会念。    其实不是那样的。    修习“一行三昧”,称颂“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称颂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可以证得法界平等性。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一句佛号。    其它法门来说,如果不断见惑和思惑,就不能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更别说法相和非法相了,如来就不能悉知悉见。    对念佛禅修持者来说,放不下这些没关系,只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严持戒律,即使证不到法界平等性,也可以通过念佛证到“念佛三昧”,这样阿弥陀如来一样能“悉知悉见”,一样可以往生西方。    当然,我们以后还会详细讲“念佛禅”的修法。    十、小乘的无我相    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为何佛陀又讲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有人说,破了第七识末那识(也称我执),我相破了,我执破了,何必再谈法相和非法相?    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了解。    在这部经中,佛陀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讲了三个境界。    小乘阿罗汉果因为断了见惑和思惑,他在禅定中,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但是他有法相和非法相,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在看金刚经的时候,如果不明白《圆觉经》里的“净诸业障菩萨”那一段,就贸然地胡乱解释这部《金刚经》,那是决然理不出它的脉络来的。    原因就在于,佛陀讲的《金刚经》中的“四相”、“菩萨”、“如是”等等,在不同的境界里意思是不同的。如果不能进入佛陀引导须菩提的那个境界,那这部金刚经对于你来说,只是看戏。    以后,我们还会再详细地给大家分开讲三个境界在金刚经中的具体用法,把“大乘的四相”,“小乘的四相”和“我见”以及圆觉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也就是无我心无人心无众生心无寿者心),在《金刚经》当中不同的用法,拿出专门的时间给大家讲。如果大家体会了这个东西,这部金刚经读起来有滋味了。不然的话,就跟嚼木渣一样。    在这里只需要知道它们是不相同的,这里的无我相是小乘的“无我相”境界。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十一、大乘的四相    这个地方的“我人众生寿者”,就是大乘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一步步牵着断了见惑和思惑的须菩提走,先让他明白了“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境界,然后立即一转弯,走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个境界去了。但是这个境界他需要继续去验证。    看看佛陀是如何带着须菩提去验证的: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著大乘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取法相,即著大乘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大乘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这里的“相”其实不是“相”,对于当时的须菩提来说,这是个境界,是一个“心”。    这样就破了须菩提阿罗汉境界对法相和非法相的执著。    日期:2009-7-314:47:00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十二、用而不著    心中不应该取法,不该取非法。所以如来常说,你们这些比丘,要知道我说的法,只是一个渡船、筏子,不应该去执著。    这里的“法”不是法相,而是指心法。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对于“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家都这么解释:过河以后,就应该放下这个船。    但是前面讲过,如果对圆悟涅槃稍存一点的证,就是有人相。那怎样才知道自己已经过了河? 第24节    其实不是那样解释的,而是“用也不著”的意思。不是没有万法(那样就入到断灭相去了)。    佛陀并不是讲到达彼岸要把它扔掉,而是告诉你,这个法就是个船,不应该去著它,如果有到达的彼岸,就已经著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因有证悟了。    这个地方是非常关键的。    十三、禅人的身体    在这里,就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养生和身体的问题。    修禅的人并不是不养生。很多禅宗大德,比如说虚云老和尚,身体素质非常好,神通是非常了得的,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之后,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达摩祖师,本身就是一个武功非常了得的大德,而少林寺部分武功最早还真是达摩传过来的。但是,他传的武功的境界今天的人已经无法正确理解了。    其实,达摩祖师传的武功就是“如筏喻者”,他是在用那个拳,而不去著它,是那样一个境界。不是现在一些人,只是想飞檐走壁,或者是想长寿,或者争武功第一。这就与达摩祖师的本意差之千里了。    今天,中国武术真正的精髓已经没有了,至少是达摩祖师传的那点东西没有了,这是非常遗憾的。    有个禅宗大德在打坐的时候,头顶上玉枕穴老是有气在冲,怎么也冲不过去。一打坐,头就嗡嗡地胀得特别大。    后来他发现那是因为内心执著于法力,才导致有阻碍。当他了知这一切都是从自性化现出来的时候,那个气穴就消失了。    这就是禅宗用功夫的地方。并不是修禅的人身体都是病秧子,其实都很强壮。但是修禅的人向来不去执著于这些东西,不去天天研究自己的肉身子。即使有很多的业障,他内心当中也是了知分明的。如果不明白一切皆由自性化现的道理,一着外相,身体就有好坏,就有享受,那就永远别想跳出来。这是一个修行的误区。    日期:2009-7-314:55:00    (十)    一、真空与妙有的分界    二、没有固定的方法    三、你是不是在模仿    四、空谈误慧命    五、法,应执著而生    六、学佛无坏事    七、顺还是不顺    八、非法、非非法是什么法    九、放下,放下    十、无为法    十一、放下的速度    十二、四相与有为法    十三、找魔头采风    十四、无为的功底    十五、福德不是福德性    十六、怎样受持金刚经    十七、布施与般若    十八、赵朴初非赵朴初    日期:2009-7-315:00:00    一、真空与妙有的分界    《金刚经》在须菩提“涕泪悲泣”之前的部分,讲的是“破”。破“相”,破“有”,一直破到“空”;后面部分讲的是妙有,也叫“幻有”,不是绝对的有,不是实有。    因此,“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让你不要执著于那个法,并不是说,到了彼岸以后,应该把它扔掉。因为如果有彼岸可到的话,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二、没有固定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就继续发问,须菩提,如来得到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    释迦牟尼佛是想要看一下须菩提对“法和非法”的见解。也就是说,在法舍以后,他要看一下,须菩提对于破四相的见解。    其实佛法都是应众生的机而成,因根性而异,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虽然戒律和禅定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几乎是共法),所以都要去打坐,都要去修布施、持戒,末法时候就多念佛。但是并不代表所有法界的众生都是这样学佛,因为法无定法。如果有固定的方法,那么它就有了一个外来的法相,已经着了法相。    三、你是不是在模仿    须菩提就回答:佛陀啊,据我所理解的您的意思,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如来可说。    这个地方最大的关键在于,这个境界并不是须菩提证到的,而是按照佛陀的意思来解释,是一种模仿。    就象有的人也知道“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但为什么他转不了身上的业障?他也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是由心化现出来的,但为什么他知道是“空华”了,还是转不过来?    原因就在于模仿,一直就是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基础上的模仿,并没有彻证到真正的“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的境界。    四、空谈误慧命    现在的修行人,多爱空谈,包括“回家人”老混蛋在内,都是嘴皮子工夫,不去讲求实证。    这不是修行,修行是踏踏实实的功夫。否则,真正遇到了境界,就会怎么也转不了。假如你说“这个境界我能转得了”,只要有“我转得了”的心在,总有一天就会有一个东西转不了,因为你还是在模仿。喜欢空谈的朋友总是在模仿,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    五、法,应执著而生    既然没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那么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些东西,是为谁而讲的?那么我们所学的这些东西,是为谁而学的?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东西,都是应病生药,随机而讲的。我们所学的这些东西,都是因为妄想执著而生成的。当你发心成佛以后,只要你有一个妄想执著,就会存在一个对付该妄想执著的因缘。    六、学佛无坏事    所以,学佛无坏事。    有的朋友就会说,“我考试不好,不是坏事吗”?不是坏事;    还有朋友说,“我生意不好也不是坏事吗”?也不是坏事。    因为只要你真正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针对你的妄想执著的那些因缘就会等着你。    比如说,如果贪财,你的生意就会不好;执著女色,就肯定要在这上面栽大跟斗;如果还想吃肉,就有一个不让你吃肉的因缘在那儿等着你。    这些都是为了让你逐渐走上成佛的路。一切事情都是自己求来的,都是自己的因缘生成的。    这也就是:得到的,都是应该得到的。同样,得不到的,都是应该得不到的。    日期:2009-7-315:03:00    七、顺还是不顺    有个朋友初学佛时非常迷信,建了佛堂招呼人天天去念佛,目的是希望自己办的企业兴旺。后来企业倒闭,背了一屁股债,被逼得走投无路。此后他才幡然醒悟,学到了真正的大乘佛法。现在每当想起这些,他就特别庆幸,因为他就明白了,学佛没有坏事。如果不是那样的经历,他就不可能懂得大乘佛法真正的入世精神。    当他彻底明白一件事情以后,就重新开始做生意,短短几年就把所有的债务还清,重新走向了一个非常顺利的境地。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所以不要看你现在什么都不顺,其实那个“不顺”就是“顺”。不要只看面上的东西,应该深入地看它的内在,看它的因缘。过段时间你也许会发现,你得感谢那种经历。    这就是“无有定法”的意思。所有的困难、欢喜、加持、丢福报,都是因为种种妄想执著而相对生成的一个对立面。如果没有了妄想执著,也就没有法了。    妄想执著就像一根木头,法就像火,遇上木头就生成了烟和火。当木头烧尽,烟没了,火也没了。    因此,一定不要执著于法。 第25节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八、非法、非非法是什么法    这是须菩提顺着前面那个解答继续作的解释。这是对破法相的更深一层的解释。    今天的一些修行人对法相的执著非常严重。原因就在于没有彻悟《金刚经》这一段,从“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然后到这里是第三层深意:“如来所说的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中的“非法”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修行时只修表相,而不去修心。只是修禅定、神通之类,不去修“放下”和“担当”,这就是“非法”。    这里,“非非法”则是不仅仅修表相,同时也修心,连“放下”和“担当”也了无所得,不执著于法。    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可说、不可取的。只要是“心所证者”,就属于我相;“心悟证者”,就属于人相。故名“非法,非非法”。    九、放下,放下    比如现在有很多朋友喜欢拜经,拜过之后得到很大的加持,法喜充满,非常舒服。    但只要你内心对这加持有一念执著,就是我相;如果内心了无所得,这还是人相。要把那个“了无所得”也放下,直到把自己的无明老家彻底打破、见到实相。    在放下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境界,这时候需要继续放下,直到妄想执著全部都“无”。这个“无”,不是实无,也是个妙无。用这种般若的方法把妄想执著全部照破以后,机缘到了,当下大悟,才可以摸到自己的鼻子。    有人说,禅宗跟密宗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什么中脉呀,什么白净识呀。其实这个人一定不是修禅的。禅宗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动念即乖,张口即错”。它跟谁相同?又跟谁不相同?这依然是处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中,依然是个有为法。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十、无为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对破法相的第四层解释,这几层解释一层比一层深。    其实这个“无为法”,就是彻底地破了“我人众生寿者”,在这个前提下而用而行的方法,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善法非善法是名善法的这个境界。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善财童子所参拜的五十三位大德都是以无为法而行一切善法,因此,无为法乃佛门入门的根基。那么多以无为法而修行的圣贤皆是大菩萨,哈哈,佛门怎能不富贵?!    十一、放下的速度    记得有朋友曾问这句经文的意思,当时回答:一切圣贤,皆以“放下”的速度而有差别。有的要花很长时间,有的不愿放下,还有的人一念就放下了,还有的人根本没有放下和不放下。一切圣贤,皆以这个境界而有差别。这样解释是针对那位朋友对法相的执著。    十二、四相与有为法    《圆觉经》讲:“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    就是说,如果修行人不能破除四相,所用的任何方法就都是“有为法”。这“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如果这四相破不了的话,不论是打坐还是念经,念佛还是持咒,这一切都是有为法。《圆觉经》这样讲不破四相的后果:“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日期:2009-7-315:08:00    十三、找魔头采风    我常说自己就是天魔。    天天在滔滔不绝讲这个讲那个。有东西可讲,有徒弟可收,有方法可学,这不是魔头是什么?    这就是著人相,总是“心存少悟,备殚证理”。    后来就跟他们说,哪一天你们几个如果真能修出来的话,你们就接着吆喝,我一定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忘掉,就是说不再去着它。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相。    但是你们还不能执著他是不是魔头,因为你们只是像画家一样采风,采回去后形成自己的东西,灭掉自己的妄想执著,显出你自家的本事,这样就对了。    十四、无为的功底    这里所说的“一切圣贤”,不但包括佛法界的一切佛菩萨果位的朋友,也包括无量劫内所有的修行人。有的修行人也能破四相,但破完了之后,没几秒钟,又跑回去了,找不到原来的那个位置了。    一切的修行人,都以无为法这个境界的功底而有差别,其实这个功底也就是般若的功底。居一切时、一切境,如果在有为的境界中,心念一动,一个人的九法界,当下就现出来。    真正的大乘修行者,是在一切境界(即十方法界)中来验证这个无为的范围,而不是蒙着头,着一个清净相,就认为自己有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十五、福德不是福德性    这里释迦牟尼佛是要验证一下须菩提的境界。    前面提过,当时印度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享福,大家都是以福德和布施作为标准来印证境界高低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作了这样的比喻。    他问须菩提,你想想看,如果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各种宝物来布施给别人,这个人得到福报多不多?须菩提答:太多了。为什么?如果“能得”的心不灭,那就不是福德性,而是福德。    须菩提在这里加上一个“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是因为他要把这个问题讲圆了,不让释迦牟尼佛抓住小辫子。    他们师徒在这个经教中的对答是非常美妙的。双方都在反复试图寻找对方的漏洞来破除对方的执著,这是一种亲情,也是一种求学的境界。    十六、怎样受持金刚经    佛陀说,如果有人能受持这部经,甚至只是四句偈子,并且为别人解说,所得的福德比前面那么多的布施还要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受持?这个人首先必须三皈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严持戒,广修布施,不着四相。这样的人对别人就是一种法布施,是一种无相的法布施,所以他所得的福德要比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所得的福德要多。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十七、布施与般若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切诸佛及诸佛所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那个方法,都由这部经书而来,都从无相法布施而得。    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是“无相”的法布施,也就是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个前提下的法布施。    如果单单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在那儿呆着,就会入了断灭相。我们这个论坛之所以叫“布施网”,就是因为在佛法的修证过程中,般若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布施。    禅定、持戒、精进、忍辱非常关键,但它们都体现在以般若为中心的布施过程中。精进、禅定在布施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忍辱和严持戒律本身也是布施。    所以“布施网”实质上不单纯是布施,而是般若的一个显现。    十八、赵朴初非赵朴初    接着佛陀开始引进了“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这种讲述的模式,而这种风格也为世人所熟悉。就连当年毛泽东接见赵朴初时,也说了这样一句话:“赵朴初,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这是大乘菩萨的一个境界,这个地方留给大家去详细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