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个email address……的创业魔法 (Mr. 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17:19:59
靠一个email address……的创业魔法
by Mr. 6 on July 18th, 2007,当前有 7 则留言,View blog reactions
观看其他最新文章

刚从以色列搬来硅谷运作的公司Yoomba,于上周正式推出一套在IE浏览器里就可以启动网络电话、IM的小软件。这类让人在浏览器内直接打网络电话的服务早已经有人做过,台湾这边也有Camangi等。但,Yoomba以短短一句话就推翻了所有竞争者,那就是「靠一个email address就可以打电话」。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一个email住址,对方也有一个,就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直接跟他传短笺,甚至至少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线上!与其说这是技术的创意,不如说是行销的创意。技术上来看,无论是VoIP或IM,都已有开放原始码的模块可用,难度是有,但没有想像中的高,可是Yoomba却巧妙的将这两样东西冠上了「靠一个email住址…」,别小看这句话,「靠一个email住址」这几个字表达出多么与众不同的方便!我有Windows Live Messenger,你用Yahoo! IM,他只有一个部落格,但人人都有email,没错吧?果然,短短的几天,Yoomba的新闻稿就成功的登上美国大报版面。
还好部落客们还没开始注意这家公司,不然他们一定会把它骂得要死。因为,就像PCWorld在这边写的,Yoomba虽然真如创业家所言,整个安装过程真是无比的平顺,但它侵入我们计算机与好友名单也是无比的平顺。在安装的过程中,Yoomba「趁机」把我的email联络人列表整个搬过去,然后悄悄自动将我最常联络的前50名使用者打了勾,只要轻轻一按,就把50张邀请函啪啦寄出去,邀请他们把Yoomba软件装好,以便下次大家都可以「靠一个email address打电话」!这个自动动作已经引起一些早期试用者寄信到PCWorld抱怨。
有趣的是,大部份人(如我)当然不会随便提供email的口令,但即使没提供,我这样安装了一趟Yoomba,试用了一轮,依然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它「靠email住址吃饭」的奇妙威力。真的很奇妙。(注:客倌若决定安装,后果自行负责)
就如Yoomba的创办人所言,这套软件会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它工作,它的安装过程真的非常简单,首页直接就是一个框框让你填入email住址。填入以后,信箱就会收到一封「启动信」,按下去以后,就开始安装ActiveX的控制项了,点了好几下,把我的浏览器都关了,然后就完成了!整段流程设计得真的不错,随时都有明确的消息,直接浮在桌面上告诉我现在正在安装什么。想想,整个流程其实需要装很多东西,但从头到尾我几乎什么都不必填也不必按,只需要在必要时单击「允许ActiveX」或「允许此产品使用互联网」的安全选项,可是问题是,等到全部装完了,一般使用者才开始茫茫然,「装完了吗?」「要怎么开始玩?」
使用者很快就会发现,计算机多出了两个小东西,一个是旁边看起来独立运作的「Yoomba IM」跑出来了,等我登录一看,哗,刚好是我在Yahoo!的所有的名单,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文字输入框,哪个人不在名单中,我又想跟他讲话的,只要把email输入,就可以马上寄一封信给他!吓!
第二,当我透过通用IE浏览器点入自己的Yahoo!信箱,会赫然发现,每一封信件旁边,都多了两个小icon:一个长得像电话,和一个长得像聊天泡泡,按下去,马上就会启动Yoomba,可以和对方讲电话、聊天。不,不,大部份的时候不是讲电话聊天,而是「寄一封信」给那位朋友,跟他说我准备跟他打电话聊天,请赶快安装Yoomba!这两个小图标显然已经被永久的嵌在我的Yahoo!信箱里,无论我用哪个帐号登录,都会出现那两个小图标。据说,Yoomba视你的信箱是哪一家的就会帮你安装那家的控制项,它除了支持各大免费邮箱之外,还支持了Outlook和Outlook Express。
Yoomba可以被骂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大家与其骂它,也可以来思考一下, 这个模式有没有蕴含什么惊人的创举?可否从中间萃取出其他更有趣的网络创业策略?许多人听到某网站在「收集email住址」,就说这个站是「准备寄垃圾信」。寄垃圾信不值得研究或学习,但Yoomba这个网站绝对不是只有「垃圾信」这么简单,它其实符合现在一些社群网站的潮流,从Facebook一直到Tagged.com,利用email住址来快速扩张自己。利用「人工」的方式(而不是打甜蜜点的方式)来快速制造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这部份值得我们网络创业家好好研究研究了。这些Email扩张策略之所以这么有趣,因为email本身就是很特殊的东西,它是网络的元老之一,其他元老都死光光了,它(email)却依旧昂然挺立。想想,email住址还真特别!除了「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个」以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靠它和对方直接联络。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网络上有很多身份、很多ID,但无论是Yahoo!使用者名、Google的使用者名、你的MySpace使用者名,各式各样的名字,每一个却都是由某个网站所霸占,一定得是该网站的会员,才能照着该网站的规定来跟对方联络。但,email住址不一样,它让我们不必透过任何商业体,就可以将消息送到对方的面前。因为这样,我们永远可以设计一个像Yoomba的「靠一个email address」的新服务,就算对方尚未添加会员也尚未安装,只要拿到对方的email住址,寄给对方,对方也安装了,可以马上「做某件事」!
而这招,其实许多大大小小的网站都尝试着要做过。我们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那些内容网站、邀请函网站、电子贺卡网站,请你输入朋友的email住址,「转寄给好友」,一个不小心,把垃圾信一起送给好友。第二代是我们最近一年看到的像Facebook与Tagged.com,都会在进入时邀请你告诉它,你的Yahoo!、AOLMail、Gmail、Hotmail的帐号与口令,它会帮你将email名单萃取出来,然后寄给对方。第二代打的白目族群比第一代的人数要少上很多,但每一次「战果」皆丰,平均可从联络名单萃取出至少100个email住址,从Tagged.com的起飞可见这招相当有效。
而现在,我觉得我们会开始看到「第三代」的email扩张策略,也就是像Yoomba这样。Yoomba最受抨击的是它「第二代」的部份,也就是问别人帐号口令然后寄邀请函的那部份,但这部份只要像我一样不给他帐号口令,Yoomba拿你没辄。它更厉害的是「第三代」的策略,只要「安装」了Yoomba,它会在你最常用的那个电子邮件信箱中,直接安装了它的控制项。也就是说,它愈来愈不会强迫你主动转寄信给好友,或提供任何口令,它只是化为一个小小的「电话」或「IM」按钮,静静的、无声的,待在每一个email住址旁边,等待你轻轻的一按。就是因为刚刚说过的「email」的若干特性,譬如email住址人人都有,而且可以让你很轻易联络到对方。这招其实非常厉害。
任何一个软件或网站若要试图给每个人一个代码,想扩张至每一个人,绝非一年、两年的事,但email的确已经到了「人人皆有一个」的境界,而且个个都是「全球独一无二」。所以这个「网络住址」一定还有商机可碰。当年的Paypal,也是说「靠一个email address就可以送钱给对方」,就这句话就很震撼很好用,当然今天真的用这个功能的不见得是Paypal使用者的大宗(大宗是在电子商务那块),但这功能让Paypal这个点子一泡而红。除了这个,我还想过,或许可以「靠一个email address就可以邮寄实物」?你想买一束花来寄给网络上的情人,可是对方又不让你知道住址,就寄到她的email住址吧!这点子解决了一些需求,但也创造出更多潜在的危险与问题。不见得要实体的,也可以「靠一个email寄虚拟礼物」譬如一朵花,只要scarcity原则掌握好,这朵花确定一定要若干元才能买到,这服务或许就有价值;或,现在使用者四处都有社群网站的帐号,或许还可以「靠一个email address寄信给对方所有的社群帐号」、「靠一个email address寄信给对方所有的线上游戏帐号」之类的。
透过Voofox的建置,我们现在正埋头创造一个突破年轻人范畴的互联网服务。我对这方面很有兴趣,一方面是为自己继续查找一个在网络上打滚的地方,另方面也是这群已自学校毕业多年的重度使用者,代表着很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互联网的发展就像大脑一样只有5%,是因为六十亿地球人之间可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还很多,而这些新的交流,年轻人比较直率些,但倒来倒去就只是关于男男女女,或竞赛,或外表,倒是这些社会人士可以想出更成熟、更有深度、也更全面性的玩法。我希望让这些当初第一批申请email住址的老网人,可以继续开始使用网络的种种美好;我们不笑他们,我们想把网络再带给他们,真的做到的话,这会是一个更长久的事业,就像eBay把一些商店带来线上一样,为商业社会带来显着的撞击(impact)。而Yoomba提醒我们的是,原来,一切可以从我们每个人在网络上的第一张脸──email──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