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旧城改造开始 研究如何保护城市发祥地(图)-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7:37

厦门旧城改造开始 研究如何保护城市发祥地(图)

来源:台海网 2010年06月13日11:57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

  营平片区:在大拆迁悬崖勒住脚

  厦门市规划局正在研究保护方案,将对外公布

  台海网6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文 巫芳/图)作为厦门城市的发祥地、厦门最早开发的片区之一,营平片区差点毁于一旦。现在,它终于不必再为命运操心。5月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提出,大同路一带的老城区,核心是保护。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对得起子孙后代。”于伟国如是说。若干年后,当我们再度回顾厦门历史,当我们的子孙走在营平老街区里,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会为今天的决定而骄傲。

  重访

  300年风雨成危房

  营平一直备受关注,缘于它的历史地位和片区内的陈旧、混乱等。前天,记者跟随文史专家龚洁重访营平。

  600多年前,明朝洪武年间,“厦门城”始建,位于现今鹭江道版图内。300多年前,郑成功部将洪旭安营扎寨,安营在平地上,始称“营平”。

  洪旭的大营驻地名为“洪本部街”,位于嘈杂的第八菜市场拐角。走进小巷,仍可看到高大的石库门,住着许多居民,衣服到处晾晒,门框巨石已被磨旧。

  洪本部街33号颇具纪念意义,它的墙上镶嵌着一块《重修洪本部渡头碑记》,然而现在已成危房,路面有污水流出,旁边有未清扫的垃圾,一股臭味。

  被人诟病的还有著名的八市,两侧摊点占走一半道路,广告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堵在路中间。保护文物竹树脚礼拜堂就在这一片市井中。

  住了10年不知历史

  营平片区的交界点大同路,是解放前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闽南最大的百货店、23家金店、7座庙和7条小巷。现今老建筑仍在,却少人辨识。

  大同路220号,开国上将叶飞曾两次在此居住,1926年,他到厦门读书,在此间住了一年,1931年,他到这里疗伤。楼下的店面经营体育彩票点,店家住了十年,不知道叶飞经历。

  再往前,风华一时的大同戏院早已改做它用。现在开了一家睡衣店的地方,以前是三元钢铁行,解放前是厦门唯一的钢铁行。如今卖服装的店面,以前是风行印刷厂,是福建省首家印刷厂。

  很少人知道,一家网吧周边,上世纪40年代是南泰成、永康成、捷克三大百货商场,往前的四幢大楼,过去是同英布店、建成布店、瑞芳参行、光大参行。

  “大同路从思明北路口到横竹路口,长220米,始建于1927年,后来,厦门乃至整个闽南的人,婚丧喜庆都要到这里。”安静的午后,龚洁的话飘散在空气中。

  波折

  曾计划50亿元改造

  对营平的第一个思路是改造。

  2006年,营平片区改造方案出炉,预计投入50亿元,一个字:拆!根据方案,营平片区将建10多幢高层建筑,“创造国际水平、现代化的城市滨海景观带”。

  只有7幢建筑受到保护:厦门总工会旧址、竹树脚礼拜堂、大清厦门邮政楼等,其余大多拆除。历史老街区重建,保留古街的味道、骑楼风格、尺度和比例。

  方案一出,立刻引起全厦门的争议,从政府到学者专家,再到老百姓。民俗专家郭坤聪回忆,当时中华片区拆除了不少风貌建筑,营平硕果仅存,异常敏感。

  多方阻力之下,箭在弦上的改造及时刹车。而鹭江道沿线要分布10多幢高层建筑,更是引发了一个新的思考——— 到底厦门岛内可以建多少高楼?规划界元老林荫新介绍,规划部门经过调研发现,厦门的建筑密度已经超过饱和,那边不能建。

  动向

  书记调研:核心是保护!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厦门旧城改造迈出实质性步伐,营平片区是否改造被再度聚焦。

  在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里,旧城改造的片区有厦港片区、曾厝片区、西郭片区和将军祠西片区,没有营平片区。

  5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考察营平,走访了升平路、镇邦路、横竹路、大同路和思明北路,在厦门总工会旧址的登记本上,留下“于伟国一行40人”的记录。

  听说大同路要打造成中山路商圈的一部分,于伟国提出,“商圈”不太恰当,大同路是厦门历史、人文、民俗的浓缩,要作为历史传承的集中区域打造,核心精神是“保护”,不要改变或拆除,不改变形态、样貌,并尽可能地恢复,在此基础上提升内涵,适合现代旅游特点的消费内容只能是“适当充实”。

  于伟国要求,以后条件成熟时,人大还要立法保护,不以哪一级部门或领导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以保护为核心的精神,使得营平片区的命运得以确定。

  规划局正研究方案

  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昨天告诉记者,按照市里新的思路,营平片区现在不改造,而是保护,“保护也可以治理好老城区”。目前,规划部门正在研究保护方案,将会划定一个保护的范围。方案一出,将会向社会公布。

  可以预见,保护将以最大范围为原则。“厦门的老城真正就剩下这一片了,要尽最大可能、最大范围地保护起来。”于伟国如是说。

  大同路位列保护范围之内。6月9日文化局透露,12处工商业老字号将纳入文物保护,有10处在大同路上。

  可以预见,这也是今后对待旧城旧村改造的原则之一。去年,于伟国会见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提出城市的规划建设,要尊重事实、科学,经受城市的老百姓、城市的子孙后代认可。

  这和他到大同路说的话一脉相承。“能留的尽可能留,留下一些永远值得珍惜的东西,这是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责任。”

  如此具有历史文化眼光的话语出自市领导之口,民俗专家郭坤聪异常高兴——— 若干年后,子子孙孙回顾今天的保护,当以此为豪。(来源:海峡导报)

(责任编辑:new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