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人读社会-诗意的自杀-——阿巴斯电影《樱桃的滋味》观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8:36
诗意的自杀
作者:厚空斋主 提交日期:2007-7-19 4:39:00| 访问量:229
——阿巴斯电影《樱桃的滋味》观后
十多年前在电影学院混文凭的时候,曾听老师讲“诗的电影”和“电影的诗”的课。老实说,老师讲得不好,我也听得不认真,所以,讲得糊涂和听不明白是当时师生两极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大概也是这“诗的电影”和“电影的诗”没有具体的例片,直觉感很差,也导致这一课题难免一堆概念的堆砌。没想到十多年后,无意中购买的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的作品《樱桃的滋味》,让我真实地遭遇了“诗的电影”。
影片一开始,片中的男主角开着一辆车在城市的街头转悠,镜头只是在车上,或是在副驾驶的一侧,或是在正前面,或是在正后面,因此,在银屏上(对不起,这部片子我只能是通过DVD来观赏,因而只能是银屏,相信电影院的效果会更好),前景是车内的男主角,后景就是一直在运动着的车外的各种景色。或者是有街头劳务工(这使我想到重庆的棒棒,也想到劳务市场上的找工者)在车缓慢行驶时,向车内的人表示可以务工;或者是遇到两个小孩,在一个废弃的汽车里玩耍,男主角也把车子放慢,和孩子聊上两句,而他几乎没有与要求务工者交谈一句。再后来,他在车内听到有人在谈钱的事情,他的车速又慢了,他听得很认真,但我们却不知道他在听谁说(阿巴斯难道是在暗示电影的局限?毕竟镜头是有限的,那么要用这有限去表现什么呢?或者是捕捉什么呢)。窗外仍然是城市郊区的景色。车子继续行驶,却原来是沿着道路转了个圈(要知道真相,你得绕个圈,甚至不止一个),两个玩皮的小孩再次出现在镜头里,但车速未减,而是停在了一个电话亭旁。原来那关于钱的谈话,是这里打电话的人说的。男主角开口与这打电话的人聊天,内容是:要带这位打电话的人一段路,但被拒绝。他还是开着车跟着这个他并不认识的人,并要求与他谈谈。他说:他可以有一份让人立即挣到很多钱的工作。但对方最终以非常不友好的态度拒绝了男主角。接下来是他又遇到了一个在建筑工地上捡垃圾袋的工人,他在闲聊之后,仍是问这个捡垃圾者,是否想做一份挣更多钱的工作?对方告诉他:只会捡垃圾袋。此时推出片名:樱桃的滋味。
片头的设计,虽然说不上特别的吸引人,但其中已经将一个悬念——男主角有一份很赚钱的工作需要找一个人去做,但这是份什么工作?为什么他只在汽车里和人谈,而且一直不说明是一份什么工作——明确地通过这个行驶着的汽车里的人,与两位陌生人的闲聊和谈话透露出来。这当然算不得精彩,但汽车一直运动着,车外景色的变化,却使整个画面流淌着一种温情。谁会想到,这个名叫巴迪埃的人其实是在找一个埋葬自己的人。把这个一直运动着的场景和这样一个目的结合在一起,“诗意的自杀”可算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主题。
后面的故事是沿着片头的诗意继续下去。巴迪埃开着车在中东那独特地貌因而是独特的景色的路上,一共找到了三个人,一个是一位脸上还挂满稚气的士兵。士兵搭他的车回兵营,而巴迪埃却提出带他兜兜风,其实是把这士兵带到了他早已选好了一个樱桃树旁的坑边。一路上,还是那样,车子在行驶,景色在流动,偶尔的全景镜头,把山道表现得蜿蜒曲折,把景色表现得简洁(中东独特的自然景色)而诗意。这中东的景色,山是大片大片的黄土,但总是会有一棵棵的小树,或者一缕绿色,这就是整个影片的大场景,且主要通过运动中的汽车来展现,只偶尔用全景表示汽车的行驶时,汽车的运动才成为画面中的一部分,否则,整个摄影机只是在车内变换着不同的机位。如此大胆而从容的安排镜头,就使得整个影片的基调在简洁中诗意盎然。而在这诗意中,巴迪埃和这个士兵的谈话,从闲聊最后仍然是落在了用二十万元来买他为自己的墓穴填土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埋人。用巴迪埃的话说:就是在第二天早晨六点的时候,请这士兵来到这个坑边,轻轻地呼喊两声:巴迪埃先生,巴迪埃先生,假如他答应的话,就请他把自己拉起来,他仍然会得到二十万,而假如没有答应,就往他身上填二十铲土,一铲一万块。就是这样,收入很高的工作。但是士兵拒绝了,理由也非常简单,“我不埋人!”尽管巴迪埃先生将之与战争的杀人相比,并说“这只是一份工作,你需要钱,这是一份相当于半年工资的工作,并且,如果还活着,根本不用埋人,仍然是二十万的收入”,可士兵就是不干,且理由就是“我不埋人!”最后,当巴迪埃还想坐回车里做这士兵的“思想工作”的时候,士兵却迅速地打开另一扇车门,冲刺般的逃去。
故事讲到这里(二十分钟过去了),我们知道:本片主角叫巴迪埃,他开着车子乱转,原来是想请一个人帮他完成自杀后的埋葬工作。按说,悬念解开了,这故事也就没啥可看的了。但是,在这样的场景里讲述这样的故事,“诗意的自杀”在遭遇人类的拒绝的时候,却仿佛得到了大自然的接纳。并且,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个人为了钱或者为了其它原因来帮助巴迪埃先生,来满足他死前的这一愿望吗?还有,他最终有没有自杀成?究竟是谁赚到了这二十万?以及他为什么要自杀?这些问题当然还是有吸引力。新的悬念在“诗意的自杀”的韵律中,只是作为故事的一个小小的卖点,而根本上,我被这“诗意的自杀”的电影化讲述方式深深的吸引了。
第二个坐上他的车子的,是一个孤独的神学院的学生,但当巴迪埃先生说明了自己的要求后,这个神学院的学生同样拒绝了这份可以说是高薪的工作,其理由与宗教有关。在无奈地把神学院学生送回其住处后,巴迪埃先生在一个大型推土机工地前,坐了很久。导演阿巴斯在这个地方让汽车的运动停止了,而代之以推土机推土的运动。推土的过程正契合了巴迪埃先生想找人干的工作。但,阿巴斯明显感觉到这样的镜头将弱化影片的诗意,所以,他不惜用一个长长的镜头去表现巴迪埃的身影在阳光下映射在正在被土覆盖的土坡上。土坡被覆盖了,但身影就是不会被覆盖!
第三个被巴迪埃找到的人是一位老者,场景依然如故,稍有变化的是窗外的景色,在老者与巴迪埃同行的时候,车窗外的景色,绿色更多了,甚至还经过一个村庄,还有一大片的绿色。但两人交谈的话题,还是关于自杀和埋葬。老者给巴迪埃讲了自己年轻时也曾自杀过一次的事。老者说:“只是因为要爬上树把绳子系好,他的手抓到了一棵桑树枣,他吃了,很甜,他又吃,再吃,一直在吃,直吃到日出东方。”巴迪埃没有被老者的故事打动,老者居然答应了巴迪埃的请求,并告诉他:我答应了你,我不是为了赚钱!两人的聊天很平静,聊天中,我们知道这老者是一个博物馆的标本制作工(这三个的工作,对理解本部影片,绝不是不重要的,但又都不是刻意的)。巴迪埃在带老者看完那个樱桃树边的坑之后,又送老者去博物馆。但真的等老者下车走进博物馆后,巴迪埃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连忙倒车回到博物馆,开始到处找这个他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老人,终于找到后,他告诉老人的仅仅是这样一句话:明早六点,别忘了在喊了两声不答应之后,千万要记着再往我脸上扔颗石子,或许我是睡着了。老者此时很严肃地对他说:我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去。
接下来的夜幕降临,阿巴斯如何将这“诗意的自杀”进行下去?阿巴斯的镜头是这样安排的,他让巴迪埃在自己的屋子里收拾东西,毕竟这是一场自杀,他总是有些家里的事情要做,但究竟做什么呢?阿巴斯不让人们知道,也可能是认为这些是不重要的。他只是把摄影机放在屋外,让镜头透过巴迪埃家的窗户,去朦朦胧胧地看巴迪埃在屋里正常地走来走去,感觉上是一会儿把这东西理好,一会儿把那件事情办完的样子。而整个这个场面,镜头几乎没动过,只是一个有着灯光的屋子里的男人的身影。这个屋子有象征意义吗?当我刚这样想的时候,我的心里涌起的是对自己的嘲笑。
巴迪埃终于躺到那个樱桃树边的坑里了,躺之前镜头还是让人们看了一下夜幕中灯火辉煌的城市,很美,而一当巴迪埃躺下后,整个画面却完全地成了黑屏。大概是怕人们以为放映机或摄影机出了毛病,这样长达两分种的黑屏画面里,只有三次强光闪过,我们看到巴迪埃安静的脸。影片的结尾更是出人意料,当画面重新明亮的时候,却是扛着摄影机的本片的电影工作者在补镜头的场景。巴迪埃自杀成了吗?但转念一想,这样的问话有意义吗?有价值吗?
该盗版碟的封面上,映着这样的文字:本片获九七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而就在买到这张盗版碟的前一天,我在万圣买到了《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一书。看完本片后,我翻了一下该书中关于《樱桃的滋味》的相关段落,现转录部分文字:“……但影片中那毫无深度的品尝的失望,要比享乐主义的赞美更加强烈。”“这个难以理解的结局,给这部永无休止地沉浸在某种忧虑状态中的影片添加了诸多无可挽回的气息,而这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所在,它既摆出真正的彻底的姿态,又展示出电影的无与伦比的纯净,成为一部开放、神秘、有洞穿力的作品。在这部一小时三十分钟的电影里,阿巴斯的艺术,以很少的人物和纤薄的故事达成了一种完整的饱满。”
关于这部影片,我原本是想简述这个故事而详写我的观感的,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简洁得无法再简洁的影片,我却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手指,把这纤薄的故事复述了一遍。而等到要写观感的时候,却发现再也找不到文字了。
我的脑海里闪现着的仍然是那运动着的车窗以及车窗外的各种景色(这些景色的细节,对于解读这部影片是绝不能放过的,要把这些景色与汽车的运动以及镜头的运动结合起来,这种稍纵即逝的真实感受,或许会让我们在定格的分析中,走进阿巴斯的内心世界),和一个想像的画外音:不必知道我为什么自杀,我只想在这样的土地里获得永生!
因此,这“樱桃的滋味”与那桑树枣的甜美,现在就是我口腔里涌动着的一种回味,这回味直达惧死的心灵,慢慢地慢慢地,心灵在体验着死亡道路上的永生的宁静,而我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句号:内在的死性和外在的忙活。
(200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