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天堂小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5:40
室韦,边境线上的天堂小镇类别:默认分类 | 浏览(1272) | 评论(2) 2010-08-03 16:15  标签:休闲  

 

在作家迟子建眼里,额尔古纳河右岸美如天堂,于是她创作了《额尔古纳右岸》。

在我的眼里,额尔古纳河畔的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是一片诗意的土地--从历史上的割据到蒙古族的纵横驰奔;从俄罗斯与我国的"甜蜜"到剑拔弩张以及今日的和平共处,虽然这里的歌声常常掩盖三角琴的琴声......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位于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边,隔河与俄罗斯相望,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也是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凌晨两点,我下榻的喀秋莎宾馆的大门就被嗒嗒的马蹄声敲开了,我全副武装--左手一架相机,右手一架相机,跟着布谷鸟的叫声来到了室韦乡的东山头,这是一个制高点,室韦的全貌尽收我的眼底。

室韦,又叫吉拉林,这里是个典型的边境村落,柞木架起的的院子,松木垒成的木刻楞,家畜随意在大街上溜达,只有主干道是水泥地,其他的路都是泥土小道。正是这种原生态的环境,才吸引了游客咚咚的步履。

室韦虽小,但历史久远。名气甚大史料记载,公元5~10世纪主要活动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又作"失韦",或 "失围"。 中唐以后,文献上又把室韦称作"达怛"。室韦-达怛人是东胡后裔,是蒙古族的先民。自北魏时期起,室韦各部开始与中原王朝通贡。当时室韦人居住在今内蒙古东北部和嫩江流域,处在原始公社阶段(见原始公社制)。他们已经从事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使用角弓和长箭猎获野兽,用鹿皮制作衣服。男子束发,妇女束发作叉手髻。语言与契丹相同,都属东胡语言的方言分支。8~9世纪,唐朝人对呼伦贝尔高原一带的室韦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据记载,俱伦泊(今呼伦湖)"四面皆室韦"。泊西南有乌素固部落,其东有移塞没部落。河(今绰尔河)之南有塞曷支部落。其东有和解部落、乌罗护部落、那礼部落。在这些部落的东北有山北室韦。其北有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此外还有岭西室韦和人户众多的黄头室韦。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畔有大室韦、蒙兀室韦、落坦室韦。"蒙兀"是蒙古一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最早记载。清光绪34年(1908年),在室韦设吉拉林设治局,管理辖境行政事宜;民国9年(1920年)中华民国在这里设置室韦县。19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放牧打草,并逐渐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

室韦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界河静静地流淌在中俄两国之间,隔着一大片草地和界河,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山坡上的俄罗斯小镇---奥洛奇。一河之隔,鸡犬之声相闻,就连双方做饭的饭香也能袅袅到对方。至于夏日河边洗衣的大妈们,完全可以隔河和对方打招呼,

河两岸是宽阔的草原,没有国籍的牛和马在草地上悠闲地啃食着草儿,牧人着站在风光里看风景,这是真正的原野风光,异国风情浓郁,给人无数想象,夏风吹来,舞动人的衣裳和思绪,惬意舒坦。

 

室韦村在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目前已成为额尔古纳市重点发展的文化民俗旅游景点。近年来,这里广袤的草原,大片的森林,美丽的额尔古纳河和独特的华俄融合的民族风情,使室韦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2009年到这里旅游的中外游客超过20万人次。特别是"俄罗斯民族之家"家庭游,让客人大开眼界,深受旅游者的欢迎,在这里你可以吃到正宗的列巴,主人还会热情地教你同他们一起打列巴,吃到主人自己腌制的俄罗斯酸黄瓜,鱼子酱、自酿的红豆酒,洗俄罗斯式桑拿,真正体验俄罗斯传统的家庭生活习惯。

室韦镇的风光独特而又有魅力,古驿道从远方伸来,额尔古纳河从镇边北流而过,五湖四海的游人在河边流连,更多的人被村里的主人拉着去骑马,感受曾经的游牧部落的豪放与艰辛。隔河相望是俄国小镇奥洛奇,可欣赏对岸异国风光;村外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绵延到不远处的山林,山林与草原的交界处,是浩茫的大兴安岭。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是蒙古族发祥地,现保存有大小城遗址10余座,有较深的含蒙古族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同时,它也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这里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

清晨,阳光将室韦乡亲吻,我忘情地欣赏着眼前的这般美景,这里的故事足以让我听上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