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小镇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59:43

遥远的小镇

分类: 个人日记

 

生于小镇,长于小镇。当时的它,已不复昔日的繁华,也可能是身在其中而不知,这么多年了,小镇已经遥远,留在记忆中,记录在笔下的,却不是镇,而是乡村的回忆。

那么,我的小镇,它很长一段时期内,当然地成为方圆40里左右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镇的特点,都有那些呢?我需要理一理。

在政治上的地位,首先由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地处商县、山阳、商南交界,州河、银花河交汇处,流岭的尽头。过去人称鸡鸣听三县,对三县来说,它偏而不僻,又因州河航运而繁华,人称小武汉;小镇人一直口传这里曾设过丹水县,所以这里有城隍庙,却一直不见经传,但竹林关有一个关城,却是事实;第一次见于经传的是,在明成化十三年,在这里设过巡检司,当时它称竹林关。它长时期属于山阳管辖,口音也与山阳的中村、银花、高坝等地人一样,山阳县有关志书也曾称它为州河口;在徐霞客的游记里简要地提到过它,它当时叫龙关。民国时期,以它为治所,先后设过竹岗区、长岗区;李先念在这里时,以竹林关为中心,建立过“商山商”县;解放后,这里又专门设区,作为新设丹凤县的派出机构,它管了六七个乡。后来撤区并乡了,但不管是东岭乡,还是石槽沟乡,包括土门镇人,出门在外,别人问是那里人,一口就叫出竹林关。这种领袖群雄,四方归依的情况,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积淀,是不会形成的。

表现在经济上,就更为明显。作为州河上游仅次于龙驹寨的重要码头和货物集散地,在州河航运发达时期,到冬季时,上行的船只,也只能在小镇停靠,然后陆转入西安、渭南等地。丹江岸边,商洛境内,仅有的两个船帮会馆,它居其一。在竹林关从事各种手工业、商业、服务业活动的店铺,枚不胜举,这里甚至于还发行过土币。解放以后,竹林关的集始终未倒过。到竹林关赶集,啥也不买,啥也不卖,也是四周乡村人民的一项定期要做的大事。改革开放初期,周围商南梁家湾、山阳中村、银花,包括本县的土门,一直想立集,甚至把麻将桌摆到街面上来凝聚人气,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立不起来。人到那里去了呢,到竹林关去了。就是在竹林关挣钱,甚至也比在其它地方容易得多。

当然在文化上,它也当仁不让。民国时,这里先有国立小学;抗战以后,这里设起商山商中学。解放后,这里又设竹林关中学,生员一直很多,从竹林关出去工作的人,也非常多,主要去向是丹凤、商南、山阳和商县。每逢三月十八古会,或者正月间耍社火,这里必有戏演。四邻八乡的秦腔、二黄、花鼓、皮影戏,轮番上场,同台表演。四乡的社火,在本地耍了,非要到街上来走一遭。

如此说来,生长于小镇的人,在精神上,心理上,风俗上,也与周围乡村有异。

这小镇人说话,办事,在外乡人面前,是有一些派头的,另有一分自豪和傲气,不轻易服谁。进到南北二山,耍起嘴皮子,吹得牛能滚坡,混个吃喝是手到擒来,能轻易地让人上当受骗,事后作为资本向人吹嘘。也有一些二彪子,敢冒险,敢贷款,挣了,盖房子,耍赌博;赔了,架子不倒。而耍赌,在新中国成立后,此风一直未绝,即使被抓,在人们眼中,也不算丢人,这也是一种遗风吧。

还有吃饭。周围乡村的人,一般早7126吃饭,为的是种庄稼。而小镇集一般在早10点慢慢红,到下午三四点慢慢罢,小镇人当然是朝103晚七吃饭。无利不起早。经商而不种庄稼的人,起那么早,干啥呀?

当然了,其它村里的人,吃饭凑一起,无非就是个家长里短,小镇人端着饭碗出去走一圈,也可能就收集到一条商业信息。

小镇人在周围人眼中也显得皮薄。当时的小镇,在周围人心中,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前去赶集,犹如朝拜。就是邻近的州河北、洞底村的人,到了集日,有事没事,不一定非要买个啥,总爱来街上走一圈,也许,耳朵乍起,得到个信息,很快就弄挣几个钱。周围乡村在街有熟人亲戚的,闲了不说,忙了来赶集,熟人、亲戚就得陪,得泡茶,递烟,做好一点的饭菜。而小镇人没有时间,也长期招待不下去。

当然,也有点势利。谁家有钱,就对谁尊敬,表示眼羡,并向谁靠拢,甚至免费给人家帮忙,指望着能分一杯羹,或者有点荣耀。谁家过红白喜事,扑腾得越大,大家觉得越舒坦。

这里的孩子,能学进去的,也就出去了。学不进去的,大人也不是很勉强。他们帮大人看柜台,甚至于在柜台上写作业也是常事。老师也看不起这些学习不好的人,但毕了业,这些娃早早地耳濡目染,成了经商的料,那怕是在街两头断水果,倒腾小东西的,也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然地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路。周围村子的人,只要围着街上人转,随便做个啥,也够吃够喝了。

胡乱地随便先谈这些,以后再继续总结。

(后记:周一与姚老师谈后,对小镇有新认识,遂整理如上)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相关搜索词: 小镇  竹林关  银花河  山阳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