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历史:晋王朱(木冈)与太原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8:35:18
晋王朱(木冈)与太原城
太原城的前身是晋阳城,旧址在今晋源区晋源镇古城营村一带。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毁晋阳城后,于太平兴国七年( 982)在唐明镇(今西羊市一带)建太原城。明洪武九年(1376),在宋城的基础上扩展成为太原明城。今日的太原城,就是在明城的基础上多次扩展,形成现今的格局。这些区划的多次演变,都是在明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甚至街巷的名称、遗址、沿革等都与晋王朱(木冈)有着特殊的关系。
朱(木冈)(1358——1398),安徽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洪武三年(1370)封晋王,十一年(1378)到太原就藩。他文学宋濂,书学杜环,善骑射,有谋略,为明初巩固北方边防做过不少工作。卒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谥号“恭”,后人称“晋恭王”。
晋王封藩后,由其岳父永平侯谢成于洪武九年(1376)主持建太原新城。他在宋城的基础上,向北、南、东三面扩展,建成周长12公里,城高11米余,池深 9米多,土砌砖包的新城,后人称为“明城”。城设八个城门,八门四隅设门楼12座,城周建小楼92座,敌台32座等防御设施。旧址在今迎泽大街以北,北大街以南,建设路以西,新建路以东,纵横称为十里长街的地域。解放后因建设用地大都拆毁。今存拱极门(俗称小北门)残存城墙 278米,其中城楼约70米,城门深27米,宽7.7米,高6.6米。据勘察得知,上建三层四重檐城门楼一座,前有廊,通面阔32米,通进深15米,比山海关的两层两檐城楼,西安的两层三檐城楼规模都大。而称“大南门”的规模显然比这座“小北门”更大,可见太原城楼不愧是“九边重镇”之首的城楼规制。城周又建南关城、北关堡、新堡以拱卫,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起到相当大的防御作用。
在明城的东北角,原有一座方形的宫城是晋王的府第。府第东西 320步(约合 528米),南北 422步(约合 696米),开三门,其地今称南华门街、东华门街、西华门街。它城外有外城墙,今称东肖墙、南肖墙、北肖墙和西肖墙。晋王府于清顺治三年(1646)毁于大火,布局已无考。仅从地名上得知,现称东丹墀、西丹墀是宫殿台阶所在地,东夹巷、西夹巷是宫内的东、西夹道。肖墙内则有祭天地的天地坛街,管理膳食的典膳所街和官府花园的杏花岭街。它的旧址即今以山医二院宿舍为中心的肖墙(街)以内的一片地方。
按明代礼制,在确定王府地址时,应在其府第的东南方先建祖庙,以祭告就藩礼。祖庙即今之皇庙,在五一路东侧的皇庙巷,占地万余平方米。它的建筑特点是采用黄琉璃瓦顶及龙形装饰,这是最高的等级,在我省仅此一例。皇庙又称万寿宫,由照壁、宫门组成豪华壮丽的前院;由前宫、中宫、后宫和两侧厢房组成气势磅礴的主院;由职事人员四合院住宅组成的古朴简洁的后院。主院是祭祀场所,有宫宇43间,是宫殿式建筑规制。主建筑各有丹墀,黄琉璃筒瓦,龙形装饰,和玺彩画。布局规划严谨,气势十分雄伟。除每逢“四孟”的朔日祭祖外,凡京城有关登基、巡幸、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大事及晋王府的喜庆大事都要在这里奉告祖先。清袭明制,皇庙依然是清代供奉列祖列宗之所,盛极一时。皇庙历经沧桑,今为太原橡胶机带厂占用。
晋王是马皇后抚育成人的。洪武十五年(1382),马氏病逝,晋王赴京奔丧后在是庙东侧的白马寺基础上扩建成一座“不惟甲于太原,诚盖晋国第一之伟观”的崇善寺,不幸毁于清同治三年(1864)十月十五日一场大火,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金灵殿及一些附属建筑,即今日的崇善寺。
太原城还有许多明代遗迹。如晋王府商店的集中地晋府店,晋府游园松花被,宫门外牌楼所在地的红市(四牌楼)街。太原又有好多晋王宗室的府地,已演变成街巷名字的:晋王七子济(火高)的七府营(缉虎营),五子济焕的宁化府,孙儿美(土容)的临泉府,美垣的方山府以及大、小濮府,大、小二府巷等。明代府衙成街道名的有:北司街、察院后街,按司街、县前街、都司街、鼓楼街、钟楼街等。明代建筑的寺庙很多,除皇庙、崇善寺家庙外,有开化寺、打钟寺、纯阳宫、关帝庙、文昌宫、清真寺、四美园,以及“三堂会审”的布政司大堂、巡抚衙门旧址、太原府旧址、唱经楼与明代衙门等。
晋王殁后的第二年,葬于城东南10公里许的黑驼山上(今南郊区黄陵乡老坟村)。墓区周长1.5公里,以夯土围墙,高四米余。墓冢朝南,直径15米,高 3米,有盗洞。墓前原有牌坊、献殿等,均毁。墓早在清康熙年间被盗,有“其人乌纱红袍,足底金一锭,银一锭,两旁十棺十女”的记载。文革中又遭破坏。现见墓道掘进50米,东西各有洞室,盗掘痕迹比比皆是。晋王室墓葬则多在晋王墓周围。黄陵乡东坟村有第七代晋王即端王朱知烊墓及妻妾墓群。西坟村有第八代晋王称简王的朱新(土典)墓及妻妾墓群。窑子村有敬王墓,郝庄乡马庄有怀王墓、惠王墓,郝庄村有方山庄宪王墓、临泉庄简王墓等。太原城北也有明晋王宗室的许多墓葬,他们都留下了明代社会千古沧桑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