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 阅读欣赏 - 语文论坛 -- 中小学语文教师社区 htt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0:59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张金波在 2008/06/20 00:20am 第 1 次编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参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条。
大意:不认识庐山总的风貌,那是因为置身于山中而无法纵观全貌。
品读:人们论诗,常说唐诗重情趣,宋诗中理趣。以诗说理是宋代出现的新的诗风,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这种诗风的代表作,表面上写景,骨子里蕴涵深刻的哲理。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第一次游庐山,《题西林壁》即作于此时。
这首诗一上来就交代了庐山给自己的印象: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人们站在庐山之中看庐山,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自然难以全面、正确地认识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表达的正是诗人游山的感慨。其实世上之事又何止游山玩水如此呢?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常常因为眼光局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而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吗?这一切和游人身在庐山之中,因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何其相似啊!
诗人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入手,提出一个观察、认识事物的哲理,即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只有从各个侧面,各种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窥其全豹,全面看清事物。如果沉湎其中,往往失之偏颇,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了。结尾二句,语出天然而意蕴深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提高了整首诗的意境。这是它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如今常被用来比喻身处某一事物之中,反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举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城市决策者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如何定位等往往囿于眼界、识见而不够清晰,因此,决策的科学性也就很难保证。(《多向专家问计》,《人民日报》1999.04.29第二版)
大千世界是无限丰富、多姿多彩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身在此时此世,却难以对自己及自身所处的世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胡军《哲学是生活的艺术》,《人民日报》2003.11.28第九版)
苏东坡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表明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全面把握一个事物的特征并非易事。(宛君《“远近高低”话人才》,《人民日报》2003.10.14第十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当地狭隘眼界的束缚,站在全局的高度,才能看清当地实际的本质。(王义堂《从实际出发要有新思路》,《人民日报》2001.03.19第四版)
收藏 分享 0
  • 0
  • 0
  • 反对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2# 发表于 2008-6-17 23:24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UploadFile=A1B0BEC9CAE9B2BB_1213763043.doc]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3# 发表于 2008-6-17 23:26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腹有诗书气自华”鉴赏
张金波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作于苏轼从凤翔回到长安时。苏轼在凤翔,董传曾与苏轼相从。董传当时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4# 发表于 2008-6-17 23:27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鉴赏
张金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063100)
苏轼的绝句《春宵》是一首描写春夜景色的小诗。全诗明白如画却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这首诗的题目可能不为很多人了解,“春宵一刻值千金”一句却是深入人心。
一般的借景抒情的诗,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而苏轼的这首《春宵》,后三句是写景,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色,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诗人不由得发出“春宵一刻值千金”的高度赞美,而这一抒情的句子却出现在诗的开头。作为诗文大家,在写法上自然不必追求千篇一律,读者也不会纠缠于苏轼打破常规的写法,倒是苏轼这一句对春夜的由衷赞美,引发了人们对光阴可贵的联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之始,春风骀荡,万物复苏,花草飘香,春代表着生命,象征着希望,然而春光美好,却又非常短暂,因此人们在歌颂春的同时,也意识到光阴的可贵。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诗中就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句子,劝人珍惜光阴。苏诗的诗意可能渊源于王诗,二者都强调了光阴可贵,不过,从表达效果看,苏诗的“千金”的比喻,要优于王诗“寸金”的比喻。苏诗还是成语“一刻千金”的出处。
“春”在中国文化中,除了作为季节的名称,也是爱情的象征。而“春宵”就更容易引起人们对男女幽情的联想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即是用“春宵”代指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夜夜欢会。这样,人们把“春宵一刻值千金”用于爱情或幽会的场合,似乎就成了一种必然了。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倩红问病》中红娘所唱的【圣药王】一曲就化用了苏轼《春夜》全诗,又将“春宵一刻值千金”讴歌春夜美景的诗意改作辜负良夜,错过爱情的新意,天衣无缝地编织在自己的曲辞之中。王实甫的改作影响深广,以后的引用者皆湮没原义而沿用《西厢》新创之意。今天,人们偶尔也用这一句形容春夜的景色优美、光阴可贵,更多是用来比喻男女相会的时刻美好而短暂,应当珍惜。
(本文发表于《阅读与鉴赏(高中版)》(省级)2007年第10期)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5# 发表于 2008-6-17 23:28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古诗名句与读书
张金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063100)
读书是一项伟大的运动。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这句话非常经典地概括了读书于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历来有读书的传统。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化成果大多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的很多文学家,自幼博览群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养分,为他们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惟如此,他们还把在读书中的思考和感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中有的句子由于含义隽永,耐人咀嚼,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今天我们重读这些佳句,在字里行间体味古人的哲思,探寻先哲的足迹,依旧会获益良多。
读书的意义
1.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只要读很多书,胸藏万卷,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像有神助一般自如。
这两句揭示了读书和写作的密切关系,也是诗人从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真理。“博览群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对培养写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很难想像一个阅读贫乏者,能取得很高的写作成就。古今中外历史上,那些闻名于世的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无不是靠刻苦读书而成才的!一代枭雄曹操,好读不倦。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他的诗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千古称颂。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
杜甫用这两句诗告诉人们,只有苦读勤学,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真功夫,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后人把这两句视为读书与写作关系的不刊之论。
2.读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诗出自北宋大诗人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饰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这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
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勤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曾给自己的小儿子子聿写下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育他如何读书为学,共8首,这两句出自其中的第3首。诗人用这两句告诉儿子: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应趁着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不遗余力地发奋求索,并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读书,首先要勤奋刻苦。只有刻苦读书,才能读出境界,读出成绩。在这方面是有很多例子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等典故,都是勤奋读书的千古美谈。陆游也是勤奋读书的楷模。他“少小喜读书,彻夜守短檠”、“万卷纵横眼欲枯”,被人称“书癫”(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他的住所称“书巢”,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睡觉枕书。“客来不能入,既入不能出。”“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与书共俱。”正是因为他刻苦读书,才成了知识渊博的人,成了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晚唐诗人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写下了《白鹿洞二首》,诗歌讲述了自己一次潜心读书的经历,说明了时间宝贵以及应勤于治学的道理。
王贞白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在晚唐诗界颇负盛名应与他的勤奋不无关系。当年他在白鹿洞潜心读书,达到了物我皆忘的痴迷境界,由于沉浸在古人的情思中而忘记了季节的变化,不觉已是春深时节,诗人不由得发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慨叹。这一名句,既写出了时光宝贵的真理,也是诗人的切身感受。金子无疑是非常宝贵的,人们常用它来衡量贵重物品的价值,无论什么事物,一和金子相提并论,价值自然就非同一般。“一寸光阴一寸金”所包含的比喻非常浅显,但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比任何一个关于时间的比喻都直观、通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两句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一诗。颜真卿是唐朝的大书法家,并不是以写诗见长,但这首《劝学》诗却因为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成为我国古代勉励刻苦勤学的诗篇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它以平实的语言勉励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不虚度光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中最可宝贵的,莫过于青少年时期。事业的成功依赖于人在青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如果荒废了青春年华,人生必将碌碌无为,就像春天不播种,秋天没收获一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两句,正是告诫青少年朋友,应当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发愤读书,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用“黑发”代少年,“白首”代老年,在黑白的对比中更能给人一种紧迫感。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但垂暮之年的哀叹,却无论如何也唤不回灿烂的青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无法挽回。要想没有暮年的哀叹,青少年必须及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莫要虚度年华。
2、读书要有恒心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清代文史学家乌尔济•法式善,曾与纪晓岚一起修纂《四库全书》。他有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是该诗的前二句。
这两句文字浅显,说明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以种植树木为喻,说明读书要持之以恒。种植树木,必须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不能期望它在一天之间长成参天大树。一棵小树,每天沐浴阳光雨露,吸收天地精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枝繁叶茂,高可凌云。读书就像树木生长一样,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读书不必追求一次读完多少本书,重要的是读书要有合理的计划。制订了计划,就要认真执行,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明朝学者胡居仁有一幅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强调读书贵在坚持。读书学习只有甘于寂寞,不怕孤独,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然渐入佳境。
这两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读书要坚持不懈,才能见到成效。“活到老,学到老。”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读书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
3.读书要和实践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句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组诗的第三首的后两句。大意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体现古人读书思辩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经典名句。它深入探讨了哲学中的知行关系。知即理论,行是实践,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的正确与否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理论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即知行合一,才能掌握真理,做事才能游刃有余。“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博览群书,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为我所用,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作者认为,从书本得来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他是在告诫儿子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消化吸收,获得真知。
4、读书要认真思考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出自北宋苏轼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这是苏轼写给一个名叫安惇的秀才的赠别诗。安惇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他,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
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读书治学的重要门径。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熟读,一种是深思。熟读,就是反复阅读。苏轼告诫安惇:对经典著作应当“不厌百回读”。反复诵读,久而久之,烂熟于心,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当然,“百回读”只是强调多读,并非一定要读一百遍。反复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领悟的过程。北宋哲学家程颢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熟读还必须与深思结合起来。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在《劝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读出书中的妙处,就如吃饭时只顾狼吞虎咽一样,虽然填饱了肚子,却不知其中滋味。苏轼的本意,是劝慰安惇秀才不可急于求成,静下心来“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他提供的读书方法在今天看来毫不过时。
                                        2006年6月29日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6# 发表于 2008-6-17 23:29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鉴赏
张金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063100)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这些诗写得较隐晦,内容大多表现爱情,也有一些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因诗中大多抒写了诗人内心隐秘的情事,诗中的意思不便于说明,或者意绪复杂难以用题目来概括,诗人便一概用“无题”作为诗歌的题目。《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历来被称为李商隐诗歌的代表作。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颔联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对恋人的海誓山盟。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春蚕” 这一形象具有多种比喻的意义,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以蜡烛为喻,并非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要想不相思,要想止住伤心,除非自己死去。诗人为了这份爱情,宁愿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无尽的的思念和伤心,这是何等执著的爱情!
两句诗以春蚕和蜡烛为喻,表现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且在动人的形象中隐含着象征的意义,使得它已经超越了爱情,具有了歌颂执著人生的永恒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联成为李商隐诗中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句。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爱情的坚贞态度。同时,春蚕和蜡烛的至死不渝的执著精神,引发了人们对这两句诗的多角度联想,现在也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7# 发表于 2008-6-17 23:30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鉴赏
张金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063100)
这两句出自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赠萧瑀》。萧瑀是隋唐之际人,为唐高祖的开国元勋之一,性格孤僻,恃才自傲,常与其他大臣发生冲突。但太宗看中其忠直品性,并委以重任。《赠萧瑀》一诗就是唐太宗专为称赞萧瑀而作的。
唐高祖后期,李渊的三个儿子为争夺帝位而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两句,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从艺术性角度看,算不上特别高明,但极富于哲理的启示。
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老子》云:“国家昏乱,有忠臣。”《后汉书•王霸传》云:“光武(刘秀)谓霸曰:‘颖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又南朝宋诗人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云:“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这些话都表达了同样的的道理,或许都为李世民所借鉴。文天祥《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常常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8# 发表于 2008-6-17 23:31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鉴赏
张金波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063100)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这是苏轼写给一个名叫安惇的秀才的赠别诗。安惇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安惇,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
科举考试命题的依据主要是儒家经典。安惇科场失意,大概苏轼认为其原因是他未能很好地掌握那些经典著作,于是在诗的开头就向他介绍了学习经典的要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旧书”自然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读书治学的重要门径。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熟读,一种是深思。熟读,就是反复阅读。苏轼告诫安惇:对经典著作应当“不厌百回读”。反复诵读,久而久之,烂熟于心,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是被格外强调的。这种方法虽然忽视了思考的过程,有些机械,但却强调了对话言的感悟,重点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而且一旦自行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生难忘。因此,熟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感悟的过程。东汉末年董遇,对《老子》和《左传》有精深的研究,有人向他请教,他却不肯教,而是说:一定要先读上一百遍,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当然,“百回读”只是强调多读,并非一定要读一百遍。阅读的次数和对内容的理解应当是成正比的。北宋哲学家程颢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浏览过的书,虽然也有印象,但总是不牢固,容易遗忘,要用时它也不来,而熟读成诵的书,则变为自己的东西,召之即来,运用自如,在思考问题时,也容易联想,左右逢源。
熟读还必须与深思结合起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在《劝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读出书中的妙处,就如吃饭时只顾狼吞虎咽一样,虽然填饱了肚子,却不知其中滋味。《南齐书陆澄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陆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曰:‘陆公,书橱也。’”后来,人们将只知读书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戏称为“书橱”。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而且应学以致用。而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永远离不开思考的过程。伯乐的儿子按图索骥,结果找到的千里马竟是一只癞蛤蟆。之所以闹出这样的笑话,主要是因为伯乐的儿子只知机械地照搬书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苏轼这两句诗语气委婉,劝慰安惇秀才回家再去安心读书,不可急于求成,只要“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后来由此演化出成语“百读不厌”。苏轼的诗本是强调读书的方法,而成语却着重于所读的书或作品本身的价值了。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9# 发表于 2008-6-17 23:32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一寸光阴一寸金”鉴赏
张金波
唐代的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写下了《白鹿洞二首》,诗歌讲述了自己有一次正在专心读书而被人引笑的经历,说明了时间宝贵以及应该深入研究、学习古人优秀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的道理。“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句就出自《白鹿洞二首》之一。
时间是永恒的、无限的,人的存在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的一生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片段,因此时间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又是非常短暂的。人生的意义又必须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当人意识到时间易逝时,也就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时间的人,必定是勤奋的人;勤奋的人,也更应当懂得光阴的宝贵。
王贞白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在晚唐诗界颇负盛名应与他的勤奋不无关系。当年他在白鹿洞潜心读书,达到了物我皆忘的痴迷境界,由于沉浸在古人的情思中而忘记了季节的变化,不觉已是春深时节,诗人不由得发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慨叹。这一名句,既写出了时光宝贵的真理,也是诗人的切身感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发出过类似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时,就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曹操在《短歌行》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用金子来形容时间的价值,王贞白恐怕是第一个。金子无疑是非常宝贵的,人们常用它来衡量贵重物品的价值,无论什么事物,一和金子相提并论,价值自然就非同一般。“一寸光阴一寸金”所包含的比喻非常浅显,但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比任何一个关于时间的比喻都直观、通俗,即使过了一千年,人们理解起来也毫无阻碍。
王贞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深入人心,可谓妇孺皆知。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即化自此句。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则是直接引用。由此句还衍生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格言。今天人们主要用这一名句形容时间宝贵,劝人珍惜光阴。

TOP

张金波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张金波 当前离线

UID
21186 
主题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最后登录
2008-8-4 

新手上路

帖子
28 
精华
积分
10 
威望
0 级 
金钱
10 瑞文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7 
10# 发表于 2008-6-17 23:33 | 只看该作者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系列

佳节赏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张金波
(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063100)
家人团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的一件事。在重大的节日里,客居他乡的游子,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要尽力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于是,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便成了节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表达佳节思亲情感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流传最广的恐怕莫过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脍炙人口的句子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
王维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少年时便显示了出众的才华,“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从十五岁开始作诗,二十岁以前便写出了《洛阳女儿行》和《桃园行》等佳篇。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当时他初次离开家乡,客居长安,诗中表达了他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的开头没有以写景或叙事作为抒情的铺垫,而是直接切入主题,抒发思亲之情。人离开自己的亲人,寄寓他乡,总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人之常情。作者为追求人生理想,告别亲人,来到陌生的长安,“异乡”二字就把思乡之情烘托出来。诗人之所以言“异乡”而不称“他乡”,意在强调他乡与家乡之诸多不同,这样就有一种隔膜的感觉。如果人在他乡,又是孤身一人,思乡之情自然更加浓烈,何况诗人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个“独”字写出诗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孤独寂寞,把思乡之情推向第二个高度。“异客”则强调了诗人游子的身份,魂牵梦绕的永远是家乡的一草一木,是亲人的音容笑貌,长安即便繁华,但总觉得自己是外人,总有一种陌生感,一时难以融入其中。诗人巧妙地把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每进一字,感情便深入一层。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观念,非常重视家人的团圆,而在阖家团聚的节日里,作客他乡的游子对自己孤独寂寞的处境可能更加敏感,因而,平日就有的思亲之情,往往会变得愈加深重,那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成了一种必然。诗的第一句已经把思亲之情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第二句着一“倍”字,大大深化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句,没有任何曲折,直抒胸臆,谈不上高超的写作技巧,但是诗人用自然朴素的语言抒写了在异乡为客,重阳佳节时思念亲人的深挚感情,极具艺术感染力,在千千万万的游子心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真挚自然,道出了万千游子的共同心声,千多年来广为传诵,几乎家喻户晓。人们在引用和理解它的时候,也不再局限于重阳节,把它当作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每当人们在节日思念亲人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