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的五大讲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03:24

饥饱适宜少吃油腻:夏季饮食的五大讲究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5月21日 14:53  新浪读书  文章摘自《春夏秋冬不生病》
  作者:李翠娟,巩振东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简介: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顺应四时变化规律保养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于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作了尽可能系统深入的阐述。全书共分春、夏、秋、冬四……[连载内容]

  夏季应特别重视合理调配饮食,因为在炎热多雨的环境中,为了保持机体的健康,体温的恒定,机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会发生许多相应的变化,以增加热量的散发。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炎热引起的大量出汗。随着汗液的排出,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消化液分泌减少,水、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等大量随汗液排出。不仅这些营养物质会直接从汗液中流失,且出汗这一生理现象与循环、神经、内分泌、泌尿等多个系统有关,从而导致各系统的代谢增强,所需能量增加,营养物质消耗增多。再则,夏季人们消化功能低下,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限制,故饮食调养合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此时饮食宜少进寒冷,宜常进温暖、清淡,多选苦辛之品。《孙真人卫生歌注释》记载了食物的具体宜忌:“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又说:“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则腹疾不生。”这些论点,都是立足于维护脾胃功能,预防肠胃病的发生而提出来的。因此夏季饮食要有讲究,应顺应其季节气候特点,遵循下列原则进行:

  一是注意五味调和。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分别与肝(春天)、心(夏天)、脾(长夏)、肺(秋天)、肾(冬天)相配。中医学认为苦味的食品能泄热,能燥湿,能止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的肥甘厚味之品越来越多,营养过剩,造成内热蕴积,阳有余,阴不足。所以,一年四季均应适当增加进食苦味食品,夏季尤应如此。苦味食品所含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消炎退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按中药理论,一般苦味的食品,如苦瓜、苦菜、马兰头、茶等,既可清心除烦、醒脑提神、消炎祛暑,还能增进食欲、健脾燥湿,特别是夏至后一阴生,即长夏之际,湿气较重时,更应注意摄入一些苦味的食品。当然,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滥服苦味食品,否则反而会损伤脾胃阳气。

  中医学还根据五行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提出夏季饮食调养原则,夏时为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制肺金,因此夏季肺气易弱,此时应适当增加辛味食品的摄入,因为辛入肺,辛味的食品可以补养肺气。但因辛味的食品偏于热性,许多人顾忌夏天的炎热,不敢摄入。实际上,夏天适当吃一些辛温的食品如辣椒、大蒜、生姜等,反而可增进食欲,祛除湿气,有微微发汗的作用,有利于散热。特别是夏至后,夜半一阴生,以及长夏湿重之时,更宜服一些辛温的食物。味辛性温的食品还能助长阳气,所谓辛温养阳,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酸味食物能收、能涩。夏季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多食一些小豆、桃李、犬肉等酸味食物以敛汗,防汗多耗气伤阴;在肠胃功能低下、易患腹泻的夏季,适当食酸还能止泻。另一方面,酸甘生津,即又酸又甜的食品,如西红柿、杨梅、山楂等,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就体现了又甜又酸的梅子的止渴作用。《遵生八笺》在谈到夏季的饮食时又说:“季夏之月……增咸减甘,以资肾脏。”认为夏季尤其是季夏之月,应增加咸味食品,减少甘味食品。咸味属肾,有利于滋补肾脏。此外,夏季出汗多,钠盐的丢失较快,故可适当吃一些咸味的食品,补充因出汗多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烹饪菜肴时味道可调得稍咸一些,及时补充钠盐,而且还可促进食欲。中医学认为,甘甜的食品如各种糖、蜂蜜、蜜饯、甜饮料等,会助湿生痰,不仅易使人发胖,还会妨碍脾胃的消化,减少食欲,所以应该节制。其实,一年四季都应少吃甜食,而夏季气候潮湿,脾胃功能低下,更应减少甜食的摄入。

  此外,还有一种味道很弱的淡味。中医学认为淡味食品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如冬瓜、空心菜、薏米等。夏季湿气重,再加上饮水多,易致水湿困脾,所以淡渗利水的食物宜多吃。

  二是夏宜清淡素食,少吃油腻。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可见,夏季人体阳气趋外,而阴气内伏,因此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选择食物当以清淡爽口者为宜。《养生书》指出:“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月多疾以此。”我国古代医家和养生家都主张素食,唐代孙思邈提倡食物宜“轻清甜淡”、“勿进肥浓羹霍,酥油酪饮”等。元代朱丹溪所著《茹淡论》更进一步指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夏季天气炎热而潮湿,脾胃消化功能减弱,尤其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可多些薏米、绿豆、豆腐、鲫鱼、藕、西瓜、南瓜、苦瓜之类食物。这些蔬菜水果、米面豆类等绝大多数植物性食品都属清淡,清淡的素食多能消暑解渴,同时还可健脾祛湿,有利于夏季食物的消化吸收。因为植物中含有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藻胶等,而在动物性食物中却无此成分。膳食纤维本身在人体内不被消化吸收,但却能帮助其他营养成分消化吸收。膳食纤维停留在消化道,能适度地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加强,从而促进消化功能。“若要衍生,肠胃要清”,膳食纤维不仅促进消化功能,还可保持肠道内水分,促进大便的排出,减少粪便的毒素被吸收,使患癌症的危险性减低。此外,膳食纤维还能降低血糖、血脂,防止肥胖。而肥甘厚味之品,如大鱼大肉、煎炸之品等,不仅难以消化,容易*变质,且会助湿生热。夏季心火亢盛,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低下,尤其应少食肥甘油腻之品,否则会使心火更旺,脾湿更重。而且肥甘厚味之品易酿生痰浊,阻塞经络血脉,使气血运行不畅,很易罹患心脑血管病变。而清淡的素食能使血浆中胆固醇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血压降低,血小板凝聚能力减弱,血液黏性下降,流动性加强,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植物性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仅不会伤害血管,而且还容易和各种物质结合,如在体内与胆固醇作用,可将胆固醇分解。而动物性脂肪含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滞留于体内会加速血管的硬化,进而产生心、脑血管病变。人体正常的血液呈弱碱性,荤食吃得过多,还会使血液酸化,给健康带来更多的危害。比如说,夏季许多人的皮肤会变得粗糙,或生痤疮,或雀斑、黄褐斑增多等,这除了与阳光的照射有关,还与血液的酸化有关。血液中较高含量的尿素、乳酸等酸性物质会通过汗液排出,积聚于皮肤,对皮肤产生伤害。因此,夏季饮食清淡一些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是注意饥饱适宜。

  自古以来,中医就十分强调节制饮食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明代敖英在《东谷整言》中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多,二者小便多,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食不消化。”故每餐不要吃得太饱,有七八成饱即可。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少食、减食可使人长寿,甚至短时间的断食有利于健康。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经常饱食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的容积扩大,横膈被抬高,影响心肺功能;还使消化酸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胃部饱胀不适,久而久之,将导致胃肠炎、胃扩张等胃肠疾病,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夏季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低下,更应注意节食,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不宜过饱。为了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在用餐次数上可多一些,以免使胃肠受损。此外,吃饭过饱还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胃肠,其他重要器官则供血不足。如大脑供血不足,会使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无精打采,这就是为什么酒足饭饱后人会觉得困倦欲睡。如果心脏供血不足,会诱发心绞痛等。长期饱食,还会引起肥胖,诱发糖尿病、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现代研究也证明,终日吃得过饱者,体内的致衰老物质自由基大幅度增加,会导致衰老的加速和智力的降低。俗话说得好:“若要身体好,吃饭莫过饱”。为了身体健康,切莫暴饮暴食。

  四是注意不宜过食寒凉之品。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吃冷食、冷饮,如冰淇淋、雪糕、冰汽水等,冷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走体内相当一部分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使人暂时觉得内外凉爽。但事实上冷饮的解暑止渴作用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好。冷饮不像热饮料能增加出汗,反而会使汗液分泌减少,故实际散热不多;很多冷饮含有一定的糖分,糖分越高,渗透压也越高,越不易被细胞所吸收,反而会带走细胞内水分,引起体内失水。

  冷饮不仅散热止渴作用不够理想,而且暴食冷饮还对健康有许多不良的影响。研究发现,冷饮的温度若低于5℃,而且进食过急、过多,骤冷骤热的变化,极易使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给身体带来很多伤害。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中焦脾胃功能低下,若一时贪凉而过食生冷之物,会使脾胃受寒,损伤脾肾之阳,发生腹痛、腹泻等。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指出:“当时不觉即病,入秋节变多诸暴下,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若平素脾胃虚弱的人,还会导致旧病复发。中医学还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过食寒凉不仅容易损伤脾胃,还易伤肺,使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使人易患感冒、气管炎,甚至肺炎。人在感冒时更不宜喝冷饮,因为感冒时体质较平时虚弱,冷饮使上消化道管壁的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营养成分和药物的吸收、分布,机体抗病力进一步削弱,细菌和病毒会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延长病程或加重病情。故《养生镜》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认为夏季人体阳气旺而阴气弱,为顺应这种生理的变化,宜食暖物以助阳气,独宿调养以顾护阴气。《颐身集》则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疾病乃生。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也主张夏季应“饮食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这些论述均表明了夏季的饮食要稍温热一点,不要太寒凉,这样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是要注意饮食卫生。

  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出汗较多,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频繁、大量水分的补充,无疑会冲淡胃液,使胃酸浓度相应降低。胃酸不仅起着重要的帮助消化作用,更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一道重要防线。胃酸浓度的降低必然导致对病原微生物杀灭作用的减弱。此时一旦有大量细菌或病毒通过饮食进入体内,极易导致消化系统的感染性腹泻,其中包括痢疾、肠炎等。夏季由于高温、潮湿,多种生物生长旺盛,病原微生物也不例外,都在迅速地进行增殖。同时,由于夏季多雨,这些病原微生物也极易附着于各种瓜果、蔬菜之中;而变质的食品和我们的手更是它们大量存在的场所。如果此时不注意饮食卫生,极易患病。所以夏季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是预防各种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夏季气温高,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最好不要食用,若要食用,则必须经过高温处理;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各种蔬菜要认真清洗;一些不宜生食的食品要充分加热;不进食变质的食物;进餐前务必仔细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厨房用具应做到生熟分开,并随用随清洗;厨房内要有防蝇灭蝇措施。夏季,老年人与婴幼儿的抵抗力尤为低下,更要注意饮食卫生。而青壮年往往自恃身体强壮,甚至相信“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不科学说法,从而导致消化系统传染病的发生。因此,从观念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才能避免病从口入,保证自己和家人平安地度过夏季。

(编辑:endlicheri)

文章摘自 《春夏秋冬不生病》 作者:李翠娟,巩振东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