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乡土民居小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3:42
 

青水乡土民居小考

 The Primary Research of the Vernacular Houses of Qingshui

 

摘要

通过对青水地区乡土民居的分析,指出了对称的围拢格局、半露木的干栏结构以及分段跌落的屋顶形态是其主要特点,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背景的角度探讨了它们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青水,乡土民居,围拢,干栏,屋顶

 

 

Abstract

After the vernacular houses of qingshui had been analysed ,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symmetrically wing-rooms , the wooden structure , the intermittently fluctuant roof were the basic features . The causes of their emergence were also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natural factors and cultural context .

 

Key words

Qingshui , Vernacular Houses , the Symmetrically Wing-rooms , the Wooden Structure , the Intermittently Fluctuant Roof


1前言

青水位于福建闽中地区,隶属永安市,是我国少数民族畲族的自治乡,面积260.7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其中畲族占30%,由63个自然村组成。它四面环山,海拔多在750-1500米之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9.1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8度,山地面积占全区大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见图01)。

青水山清水秀、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畲族人、客家人以及当地的土著居民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创造了灿烂的青水文化。而散落其中的乡村聚落作为其文化的重要载体,不管是功能布局,还是外部形态,无不洋溢着强烈的地域特征。

 

2乡土民居的分析

 

2.1选址

由于青水位于山区,地形复杂,可耕地面积被众多的山脉分割成大小不等之状,因此其村落的规模相差悬殊。有的村落只有两三户,甚至是独家村,有的则有几十户连绵不绝。由于地近东南,终年气候湿润温和,因此,对太阳的朝向已经不是决定村落位置的主要原因。其村落不仅在分布在南向的平原、山地之上,在背阳的山谷中也有所显现。从村落的具体区位来看,它们大多位于山地和平原的缓坡之处。此类选址一方面可以避开雨季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耕地。此外,地处山地和平原交接之处,不仅取水方便,对于上山采集和下地耕作也极为便捷。

在山区之中,由于地形凸凹不平,即使有大面积的平地一般也要留作农耕,因此村落的形态基本上呈现出大聚居、小分散的格局。单体住宅的选址也有其鲜明的特点。第一,几乎所有的民居都背依山冈,前临平地;第二,房屋的方位很少受到日照的限制,朝向自由(见图02)。每户民宅的建筑规模大小不等,有的面积不足百平,有的却可达数百平米。

 

2.2.平面功能布局

在典型的青水民居中,其平面形式主要是由中间的主房、两边的围拢以及前面的院落这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房和围拢形成三合院的型制,而院落则从前面将它们围成统一的整体(见图03)。

主房一般位于合院的后部,皆为一字形,少的三开间,多的五开间。其中中间明间为主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是祭祀祖先、会客议事的地方。主堂空间高大明亮,梁架露出,基本为砌上明造(见图04)。

次间和尽间大多为卧房,内部用隔板分为前后两部分,是主人及子女居住休息的地方。在次间和尽间的内部,往往用木楼板搭建阁楼,压低室内层高。这种做法作用有三:第一,次间和尽间是卧房之处,上面增加阁楼,可以使之与屋顶形成保温隔热层,以利居住;第二,设置阁楼,可以降低卧房空间,营造出宜人的休息尺度,并与中部高大的明间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阁楼虽然并不住人,但可储存杂物,以供家用之需。

在主房的一字形平面四周,往往环有柱廊。正面柱廊面向内院,空间开敞,后面柱廊在柱间设置板壁,形成封闭走道。两侧山墙的柱廊或为走道,或和外侧的围拢连接在一起,成为联系空间。封闭走道的开间中部设有直棂窗以供采光和通风。

环行的走廊除了是我国古代建筑“副阶周匝”的文化传承之外,还有其实际功能。第一,它形成了室内室外的过渡地带,避免雨水直接侵蚀到墙壁;第二,它反映了封建礼教制度的要求,和妇女 “不登大雅之堂”的旧俗相适应。因为在青水的传统习俗中,妇女不能随意经过和出入中间的主堂,她们若是要从房屋的这端到那边去,只能够通过后面的走道来往。如今,封建制度早就烟消云散了,然而与之适应的建筑模式却依然保留着,可见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发展的惯性是巨大的。

在有些年代较近的住宅中,为了提高居住面积,主房做成了两层。不过中间的主堂依然是通高的模式,两侧的卧室不能连通,只能通过各自的楼梯上下。

围拢基本处在正房两侧,左右对称分置。规模较小的民居中主房每侧只有一条围拢,它们直接与主房的尽间衔接,形成典型的三合院状,在围拢内部安排厨房、餐厅以及储存等功能。而规模较大的民居通常每侧都有两条围拢,内侧的围拢与主房的尽间相连,里面安置卧室等用房,外侧的围拢则与主房的山墙相隔一定距离,并在两者之间搭建屋顶形成餐厅。在外侧的围拢中,从后到前依次布置着厨房、杂物间、工作间等等(见图05)。

一般住宅的前部都有院落,附设门廊。门廊位置大多有两种,一为居中布置,正大光明;另一则是偏居于院墙一角,多与院墙呈斜切状。有的住宅规模较大,常常为两家甚至多家所共有,这时它的院门则有多处,其位置多为对称布置,然而朝向却不尽相同。不过,无论院门位置如何,几乎都能开门见水。正中的院门,外部往往有一个半圆形水塘,其形状犹如寺庙山门处的放生池。在水池的对面,有的住宅还设有低矮围墙形成影壁(见图06)。而位于角部的院门其门外大多有一溪流,流水潺潺之上有一小桥以供往来。

院墙形态低矮,多由黄土筑成,新建的墙体常常用白灰抹面。在墙体的勒脚处常用石块垒砌,以耐雨水侵蚀。墙顶做法多种,有的出叠涩,并用条砖分层收进;有的则直接覆黑色瓦垄,垄脊由中部向两边呈微微起翘跌落状。院墙一般接在围拢的山墙附近,其转角之处少用直角,喜作弧形。

 

2.3结构与构造

民居基本采用干栏式结构形式。其结构体系不用铁钉,尽用榫卯(见图07)。从屋架的特点来看,其主要构架采取了穿枋形式。在大量的山墙木构架中,通高的立柱直接支撑上面的木檩,其间的梁枋只起联系作用,形成典型的穿枋特征。而在一些年代久远的民居中,常有大木做法出现。例如在青水镇某钟氏住宅中(见图04),屋檐以及内部梁架处就采用了斗拱出挑的形式。为了防止地面潮气,每个木柱下面都有石质柱础。

民居的地面构造有两种做法。一是架空木地板,另一则是夯土地面。架空木地板为干栏建筑的根本特点,青水民居也不例外。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室内环境免受潮气和虫害的侵扰。其做法是在夯土地面之上设柱础,立木柱,然后再架地栿、搭小梁,最后则于其上铺装实木地板。在青水民居中,卧室、餐厅、厨房以及其他的居住生活空间几乎都采用了木地板的形式。而门廊以及主房的明间的却是例外,此类空间未铺地板,而是直接采用下面的夯土作为地面。据推断,其中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第一,门廊以及中间的主堂是人们的主要的活动流线,公共性较强,为了便于使用,因此选择了无须脱鞋的夯土地面;第二,由于门廊以及中间的主堂光线明亮,人们常常在此生产,为了避免劳作活动对木构架的影响,因此采用了和结构脱离的地面做法,如在门廊以及大堂中,经常可以看到木质的风车等农具。

在有的民居中,两边的围拢处常设有工作间,如蜂房、猪圈等,其地面也为夯土形式(见图06)。

由于整个木构框架坐落于石质柱础之上,因此可以整体搬迁。搬迁之时,每个柱子旁边都需要有一个壮丁,他们手拿木棍,利用杠杆原理来撬动房屋。搬迁的原因不一而足,或是为了改变房屋的位置和风水;或是为了异地装配的需要。

墙体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木板墙,另一种则是编笆墙。木板墙位于地栿和窗台之间,大多由宽度为2030厘米宽的木板组成。木板相互拼接,由相对的梁枋中间开槽加以限定。从其排放的肌理来看,分为横放和竖置两种。所有的木板都不起结构作用,它们不施油漆,均以本色对外。编笆墙位则位于窗下梁枋以上直到屋檐的部位,由竹篾外抹泥巴而成。其方法是在上下相对的梁枋中间开槽,插入约有二到三寸宽的竹片,然后在水平方向编入宽度较小的竹篾,等到竹片和竹篾交叉布置之后,外抹黄泥,最后再于黄泥之上刷一道白浆,这就成了编笆墙(见图09)。当然,有的编笆墙比较简单,省去了刷白浆这道工序,因此墙体为黄色。编笆墙位于结构支撑之间,也不承重。在编笆墙中,受力的竹片既有竖放也有横置的,因地制宜,看其跨度而定。有时墙面跨度较大,常用立柱、短梁等构件进行分割,既形成了门洞、窗洞,也减小了编笆墙的面积,满足了强度要求(见图08)。

门窗的形式为板门、直棂窗。门一般紧靠立柱开设,不仅节约了门框立柱,也符合室内实际功能的需要。窗户则大多位于开间的中部,处于上下梁枋之间。这种做法一为均匀采光的需要,另外在墙体中部开窗,可以将两边编笆墙的跨度减到最小。窗户大多为漏窗,其直棂的排列分横向和竖向两种。在新盖的一些住宅中,出于保温和的需要,其窗户也有采用木板推拉窗的(见图08)。

在三开间的门廊处,大门两侧常设木质圆形花窗,内容多为吉祥如意等图案,手法写实,雕刻精美,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可以借此窥探访客,起到防卫的功能。在一些次要的房间里,有的编笆墙并不采用外抹灰形式,而是直接暴露竹编的纹理。漏窗的开设也不用小柱围合,只是将竹片中位于窗洞部位的竹篾抽出,然后再编入密度较稀、交叉斜放的竹筋而成。竖向的竹片与斜向的竹筋粗细搭配,刚中有柔,一点也不比预制的花砖逊色。此法看似简单直率,实际上却反映了工匠对墙体构造进行“做减法”的巧妙用心(见图10)。

 

2.4屋面特征

在传统的青水民居中,其屋檐普遍比较低矮,大多只有两米多高。在一些入口门廊中,其高度甚至不足两米。屋檐低矮,一方面是节约木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过多的雾气进入室内。同时,低矮的屋檐还能减小大风对房屋的影响。

从门廊到围拢再到主房,屋檐呈节节上升的势态,屋面因此也随之跌落起伏。在门廊处,其三开间的屋面处理约有两种形式,有的是中间最高两边跌落;有的则是三个开间一般等高。在围拢处,屋面一般每个开间抬高一个层次,越接近主房越高。在主房中,如果是五开间的话,其两端尽间的屋檐一般向下跌落,架设在围拢的屋脊之上,而中部的三个开间则合用一个屋面,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体量,居于个建筑的最高处。如果主房只有三开间的话,其屋面就不采用跌落的形式,而是作为一个整体高于围拢之上(见图11)。在围拢和主房的交接之处,为了防止围拢屋面的雨水溅入主房,有的在围拢的屋面砌上一小段矮墙,有的则从主房上升出一个小披。

屋面用小瓦,基本为两坡,并无举折。在一些古朴的民居中,屋面尚保存着升起的做法。屋脊及屋檐等屋面装饰多彩多姿,花样百出。按其繁复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有的屋面为两坡小瓦屋面,并无正脊、垂脊,其屋檐也是普通的滴水屋檐(见图02)。为了防风,有些民居的屋檐及两端的瓦垄之上常用青砖压瓦。此类房屋做法简洁,大抵年代不远。有的民居其屋面则饰有正脊、垂脊。正脊高于屋面之上,两端用小瓦叠砌,或成隆起之势,或成起翘之态。垂脊也为黑色砖瓦垒成,上部加高与正脊交接,下部则于平行于屋面,首尾成曲线状。在比较考究民居中,其正脊、垂脊以及檐口处的都用白灰嵌缝,不仅起到加固黏结的作用,还为整个黑色的屋面镶上了一道白色的花边(见图12),清秀可人。另有一些民居,由于年代久远,现已无人居住,成为宗族的祭祀用房,当地人一般称之为“祖宗房”、“祖宗堂”。此类房屋的由于事关祭祀,所以往往为族人所重视。它们屡经修葺,历久弥新,其装饰程度远比一般民宅丰富(见图13)。在它们的屋面之上,正脊和垂脊常常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其正脊一般外抹白灰,上施彩画,红绿杂成,富丽堂皇。正脊两端呈明显起翘状,犹如麦芒,刺向空中。其芒刺的形状既有分岔的燕尾,也有三股的叉形。垂脊则明显高与屋面,上砌瓦垄,也用白灰抹面。在垂脊的下部常设有博风板与之对应。檐口处常用白灰泥嵌于覆瓦之中,并以之形成瓦当。斑斓起翘的正脊、雄健的垂脊以及白色的屋檐使得整个屋面色彩缤纷,生机盎然。

由于屋檐较矮,出檐很大,室内光线一般比较暗淡。内部空间经常依靠天窗采光。天窗的设置比较便捷,常用一块状如小瓦的弧形玻璃倒扣于瓦垄而成。在厨房处,常有烟囱升出屋面。它们形体短小,几不可见,其烟帽的设置也比较简洁,多由两片黑瓦搭成人字而成。简洁的天窗和短小的烟囱不仅是对多风多雨气候的一种适应,它们还使整个屋面保持了完美的横向踊跃之势(见图14)。

 

3原因分析

无论是建筑的选地布局,还是细部设计,青水民居都表现出丰富的地域性。然而从其整体上来看,对称的围拢格局、半露木的干栏形式以及跌落起翘的屋顶形态才是其本质的三大特点。这些特点的产生并非偶然,它们有着长期的发展过程以及复杂的自然文化背景。

从对称的围拢格局来看,其形态的产生和发展就和闽人的文化就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众所周知,在山区一带,由于平地比较难得,一般的民居是很难发展为对称式形态的,它们为了适应地形,常常表现为不规则的样式,如浙西民居和四川的羌寨就是如此。而青水的民居却反其道而行之,表现为堂堂正正的对称形态。这似乎只能从其文化背景上来进行论述。在永安的客家先民中,很多是从中国的北方迁居于此。这些南渡的衣冠们来到如此的蛮荆之地,为了显示其文化的正统,加强其在陌生地区的家族凝聚力,均采用了其传统的对称合院构图。同时,随着其人口的增长,子嗣的增加,对房屋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为了保持家族的团结,共同抵御外来侵扰,这些新立的家庭大多并不在外另觅新址,而是倾向于在主房的外侧加建围屋,由此则形成了目前的对称式围拢格局(见图15)。

而从半露木的干栏形式来看,它主要是青水地区的自然条件使然。

永安青水地处亚热带山区,盛产杉木,这就给干栏式民居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因为干栏式的民居必须依赖大量的木材资源,同时,也只有在气候较为温和的环境里,干栏的木构才能满足保温和御寒的需要。另外,山地的不平也促使了干栏建筑的流行。除了木材以外,青水乡还盛产竹子,它所在的永安地区更是号称中国的“笋竹之乡”。丰富的竹材诱使了当地编笆墙的产生。从地理位置来看,青水地处东南沿海,冬季偶尔会有寒风,气温比我国西南地区要低,因此像云南傣族那样完全镂空的竹楼并不能满足适宜的居住要求;同时,如果采用像广西侗族那样的木板墙又比较耗费木材。而抹灰的编笆墙则既能就地取材,也能避寒防风,自然成了当地的一种优先选择。同时,这种墙体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符合了当地居民的审美传统。因为在青水一带,大量的闽人均由我国古代北方迁入,而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正是一种“墙倒屋不塌”的半露木结构(见图16)。

除了结构构造形式以外,其跌落起翘的屋顶形态来也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屋顶的跌落主要是适应地形的需要。青水民居一般依山而建,随着山势的上升,其围拢中的各个房间为了保持相近的空间尺度,自然形成一种分段的形态。另外,封建的礼教制度对跌落屋顶的形成也有作用。因为在青水的民居中,主房是一个建筑的重点所在,是长辈居住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其地位远比两侧的围拢要尊贵。因此它的屋顶要高于围拢的屋面。而就主房本身来讲,其屋顶的跌落也有其特色。三开间的主房一般不做跌落,而五开间主房的尽间要稍低。这种做法除了强调中间的大堂以外,还考虑到了与围拢的协调关系。因为如果三开间的主房其屋顶也有跌落的话,势必会让主房的体量十分零碎,难以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但如果五开间的屋面其尽间也不做跌落的话,则会导致主房的尺度很大,难以和围拢保持协调。由于屋面层层跌落,其上的屋脊也自然分为几段,并由此成为屋面重点处理的部位。青水民居的正脊呈现弧状,并在其端头呈现出明显的隆起或起翘之势,这种形态也是长期发展的结果。青水地近沿海,风雨频繁,为了防止山风的侵害,建筑的屋檐一般比较低矮。在屋面之上,所有可能招风的装饰均无法长期留存。为了在这种生活的环境里表达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其装饰的重点就逐渐集中到正脊之上。正脊的端头弯曲变细,直指天空,这种形态不仅可以经受风吹雨打,更使低矮的屋面有了一种向上的动态(见图17)。

 

4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民居中,其众多特点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是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若要深入分析当地的乡土建筑,必须首先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同时,在一些名不经传的偏僻山村,由于交通阻隔,其民居较少受到城市化的作用,其形态可能保持着原生的状态,延续着先民的古制。因此,如果要广泛探讨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不妨“礼失求诸野”的。以我国历史之久,幅员之广,未来调查研究之空间真是何其阔大深远。

另外,民居建筑也是环境的晴雨表。中原大地的合院建筑,到了青水山区之后,就逐渐转化成渐高式围拢,这就说明了建筑这个文化的载体对外在条件的敏感性。因此,对于乡土民居的演化发展是否要加以相应的政策引导以及如何引导逐渐成为问题。

最后,民居之所以韵味无穷,令人心动,其主要原因似乎并非是它的理论是如何深奥、结构是如何精巧、设备是如何先进,而是它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上不仅达到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还延续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很多显赫一时的现代建筑经不起推敲,耐不住咀嚼,似乎就是缺少这一点。

 

 

 

 

 

参考文献

1何绵山.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