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永康汽车制造公司的考察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7 13:02:05

对浙江永康汽车制造公司的考察报告

高景富

一、对永康汽车制造公司考察的初步印象

根据两厂合作协议及胡小明的请求,工厂派陈溯霖、王小金、莫李仁、高景富、邹柳林、吴国钜一行六人于四月底前往浙江永康汽车制造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经几天的考察后,对该公司有了初步的印象,现汇报如下:

1、该公司已初具规模

从工厂大门的形式规模到办公大楼、销售公司的气派,生产车间的布局、车间内按文明生产要求的布置状态,以及整个厂区的绿化美化格局都体现了规范化,一个乡镇企业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形成了如此规模,能按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很不简单,这是我厂的穿汽配和其他几个分厂所难以比拟的,这使我们感叹不已。

该厂现设置车身、油漆、总装、生产准备、机修五个车间,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并拥有一条自动检测线。目前,尚在平整土地,计划建造年产15万辆微车的总装车间。厂区全部占地面积为180亩,还计划把已停产的砖瓦厂买下来,用以兴建职工宿舍,其远景规划的规模是广西的乡镇企业难以比拟的。

该厂今年计划生产1200辆轿车,三月份已完成15辆,四月生产40辆已不成问题,计划5月份生产50辆,6月份80辆,7月份100辆,8月份以后每月200辆,由于中央新闻及经济半小时电视节目对他们的宣传作用,估计销路不成问题。

2、注重抓质量管理

该厂门两旁的大标语是“严明纪律,视质如命”。为确保产品质量,胡小明亲自带人下车间搞定编定员定工艺,要求坚决按岗位职责,按工艺规定生产,任谁也不能违反,并把现存所有已经形成商品的车辆全部一台一台重新检验一次,下决心不允许一台有问题的车进入市场,前段时间销往宁波的六辆车因质量问题砸了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现决定给予更换,说就是多花些钱也要把市场重新夺回来,其“抓质量、保市场、促销售”的措施已抓到了点子上。

3、纪律严明,执法如山

对已定下来的规章制度,不管对谁都一视同仁,只要违反了就照罚不误。从青工不打扫机床、忘记关电风扇、随地丢一个烟头,到胡小明的亲戚在仓库抽烟,甚至胡小明本人未按规定穿工作服下车间,全部都张榜通报予以罚款、扣考核分。厂门卫对厂领导开车出门也照检不误,不看清楚,不问明白,决不放行,如不照此办理,门卫就要受罚。象这样官兵同等“待遇”的作法,充分体现了执行制度的决心,说明了管理的结果不是在于制度、规章的多少,而是在于执法的力度,是否做到了干群一致,这对我厂应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4、管理机构按公司制设置

该厂按公司制设置董事会,以管理委员会的形式主持工作。下设五办一部,即公司办公室,负责行政及人事事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生产调度;总经济师办公室,负责经济管理;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技术工作;后勤部,负责生活服务和基建工作,做到了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胡小明任总经理,以集权形式主持工作。

5、善于利用关系,权力为己所用

胡小明之所以能在微轿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主要的一条是不惜工本建立关系网,利用别人的权力为己宣传、办事。目前,其公司办公室主任是退休的原公安局长;总经办主任是退休的农行行长;负责财务事务的是原税务局的干部;后勤部长是原经委的退休干部。此外,在省府、在永康市机关、在一汽都有他们所谓的顾问,甚至连与北京各部委首脑的秘书都很熟悉的一名记者都为其所用,成为其业余顾问。由于有这样一批人在为其活动,信息来得快,既扩大了其知名度,也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一定作用,他们能在中央新闻及经济半小时电视节目中连续几次亮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被淘汰,反而有所发展,与其用人策略是分不开的。

6、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产品结构

在产品的改进提高方面,胡小明抓住郑长鹏,针对原车型的缺陷不断予以改进。他们只要看见有什么车的车型和装饰较好,就立即据以借鉴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进,使其在总体上不断改进提高。目前、他们生产的三厢式轿车,从外型到内饰都要较安庆、深圳、开封的强,这也是他们在中央电视节目帮其宣传后,能在几天内不断接到用户订购电话的原因之一。

7、永康厂的发展前景有希望

轿车项目在永康、金华、都被视作工业发展的支柱,正在力争成为中央在华东布点生产15万辆的基地之一,省府也在争这个项目。在省内竞争中,由于永康本身这两年的发展状况,由于有一批人在为其活动,已引起从省到市的重视,今后发展的希望很大。

二、永康厂厂长胡小明对永康、柳机两厂合作提出的问题

1、关于两厂合作的诚意:我到柳机四次,每次都谈要不要继续合作的事,好象对第一次签订的协议有怀疑。我认为两厂合作的关系早已确定了,没有柳机的应承,就不会有“永康汽车制造公司”,也不会有现在的规模。如不继续合作或中止关系,柳机可以生存下去,但我们却没有退路了。我们对合作是全心全意的,希望柳机正视这一点。

2、按原协议,柳机应派生产、管理的领导及技术人员到我厂,但却一直未执行。我们的技术底子差,生产、管理人员素质低,需要柳机的支持。既是合作就应看成是一家,共同把这个厂办好,现里里外外由我一个人包,忙不过来,感到很累。

3、关于两厂帐务问题,要核对清楚。柳机说我们欠390多万元,我们认为只欠110多万元,而帐上反映的只是20多万元。双方只要核对清楚,把帐结好就行了。柳机需100万元资金的事好说,该付的照付,就是我们不欠柳机的,柳机有困难我们也会设法解决的。但提醒一点,第二次协议确定柳机要在永康保留300万元资金,这怎么理解?今年永康计划争取完成1500辆车,没有1600万元是不行的,贷款无望,市政府又没有政策给我们,前提就是我拿柳机作幌子,说柳机有700万元资金在我这里。市政府对柳机永康合作的项目很感兴趣,很支持。

4、关于柳机提供的底盘质量问题,最近发来的20辆底盘可能是次品,,没有一辆象样的,胶管全部老化,前悬挂两边的支撑点不但未焊好,而且还有4—5 MM的空隙,这是致命的问题,轮鼓包也不象以前的那么平整,我们要全部返工。此外,配件供应跟不上,我们已拆了四辆车进行替换了,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5、关于底盘的继续供货,魏勇说我们生产几辆就补充几辆,这不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是不懂生产的做法,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因此我们已向十一冶定了车架,700多元一套,另外还在柳州定了1500台套铁门,钱已付了,底板也定了在这里组焊。我对机的要求是保证发动机的供给。

6、魏勇曾提出要我们把老车型整理出来给柳机销售,商谈时定价48000—51000元/台,当时我们答应了,但在签订协议时却定为48000元/台,改变了初衷。我吃亏了,不能干。反正目前底盘供不上,我已打算把这五十辆老型车拆掉,用其底盘装新车型。

7、最近几天,中央新闻联播和经济半小时播出我们的新闻后,来要车的电话不断,对我们的三厢式新车很感兴趣,但生产不出来,希望柳机尽快按协议派人来,把生产规模搞上去。

三、我们对两厂继续合作的参考意见

该厂虽然属乡镇企业,但从近两年的发展规模、工厂的管理模式、以及受其省、市重视的程度看,是很有前途的。但由于轿车生产的技术含量要求高,而该厂又刚刚新建成不久,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1、技术功底软弱。这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工人生产技能素质较低,现有的一百多职工有半数以上是今年新招收的。

2、综合生产能力较低。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手很缺,主要的技术工人如调试、检验人员更缺。

3、短期内生产底盘的可能性不大,仍将依赖外部提供。

4、资金投入虽有市府承诺100万元流动资金,但鉴于整个资金的大气候,在具体实施中仍会有困难。

我们的意见是,应继续加强合作,按照原协议分派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帮助加强其领导力量、培训技术工人。建议撤销深圳装车点,把人员派到永康。三类底盘按联合体模式供给,对其生产扶持进而控制,促进其发展。在两厂关系上消除买卖关系的观念,真正当作一个联合实体来操作。                              

 

 

  199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