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决定转变发展方式的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1:59
执行力就是生命力,是广东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重要保障。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具体说,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就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不转不行;面对国内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慢转也不行;面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盲目转也不行,要进一步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理念、经验、做法进行扬弃,切实解决“不愿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问题,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可以说,广东发展的思路、目标、措施已经明确,科学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关键是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当前,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人为的“中梗阻”,要有强的执行力;建设文化强省,实现省委提出的既要“涨钱袋”、又要“富脑袋”的目标,要有强的执行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平安亚运”,要有强的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完善具有广东特色的开放、动态、创新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有强的执行力;打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等民生问题,要有强的执行力。 
   总的看,全省各级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一意抓落实,群策群力谋发展,彰显了务实、高效、坚决的执行力,初步形成了讲执行、守责任、抓落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但是也应看到,与发展的任务、群众的需求相比,在执行力上还存在执行标准不高、执行速度不快、执行力度不大、执行办法不多、执行能力不强、执行动机不纯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被动执行。有的领导干部“躲”字当头,怕担责任,工作能推则推。在处理疑难问题和解决复杂矛盾上,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笨办法不愿用;有的“拖”字当头,怕犯错误,等上级部署,靠领导指点,先看人家怎么做,瞻前顾后,裹足不前,只为“不行”找理由,不为“能成”想办法,工作能拖则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矛盾拖成复杂矛盾;有的“怕”字当头,怕枪打出头鸟,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 
   虚假执行。形式主义盛行,害了事业,也害了百姓。有的领导干部只说不做,行动在嘴上、落实在纸上;有的部署工作雷声大,落实工作雨点小,表决心惊天动地,看成效毛毛细雨。 
   机械执行。有的领导干部教条主义严重,拘泥于条条框框,对上情吃不透,对下情不了解,工作部署讲大道理、大概念,工作落实无特色、无突破、无创新;有的实行“拿来主义”,只当“传话筒”,照抄照搬,毫无新意;有的信奉“经验主义”,习惯走斑马线,形成思维定势、路径依赖,行动怕出格,思想没激情,破解难题和推动工作的思路窄、办法少,辛辛苦苦效率低,忙忙碌碌实绩少。 
   选择执行。本位主义严重,自私自利,积极表态,消极行动。有的领导干部处处从小团体利益出发,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民争利;有的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私心杂念重,干活由心情,办事看人情,甚至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以取悦上级领导为目标,执行不顾及基层利益,不考虑群众感受,摆花架子,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没注意。 
   执行力的强弱,表面反映的是工作效果,深层折射的是工作作风,本质危害的是执政基础。如果执行力不强,只有规划没行动,有布置没落实,再科学的决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再美好的愿望也会变为“空中楼阁”。 
   要以昂扬的意志激发执行力。执行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干一切事情要充满激情。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引领执行力,牢固树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要树立“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的执行理念,培养执著的执行意识。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在执行上比精神,在执行上比速度,在执行上见高低。要树立“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先试不争论,先干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真抓实干,一抓到底。 
   要以改革创新提升执行力。禁区不突破永远是禁区,难题不破解永远是难题,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执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当前干部群众对要不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形成共识,但一些地方和部门抓转变发展方式的方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实,效果还不明显。环顾国内外,广东当前处于发展最有利的时机和位置。经过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这为突破禁区、攻坚克难奠定了雄厚基础;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当开路先锋的丰富经验,具有大无畏的勇气和胆略。现在,广东又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突破思维定势。重点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要推动行政体制、要素价格、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保障执行力。执行力要靠高度的责任感来保证。党员领导干部要分清目标责任,狠抓执行不松劲,从根本上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凝聚力。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要围绕提高执行力这个目标,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重大项目与重要工作“限时办结制”和严格的责任倒逼机制等。要加强对执行的监督,深入开展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和社会监督活动。要坚持违规必究,杜绝“下不为例”。要强化问责制度,实施严厉的奖优治庸罚劣措施,既要追究“乱作为”的问题,又要追究“不作为”的问题,做到有权必问责,问责必从严,把问责始终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要以实际成效检验执行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执行力强不强,最终要以实际成效来检验。执行要在注重实绩、追求实效、讲究实力上见行动、比高低、论英雄。执行绝不是乱作为,执行要以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为准绳,以政策为界限,以成效为标准,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城镇拆迁、农村征地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法律政策办事,绝不能因执法不规范、执行政策走样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事端。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对群众一时不懂的“政策问题”、一时不通的“意气问题”、一时不服的“利益问题”,要耐心细致地晓之以理,反复做工作,把群众说懂、说通、说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思想上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不能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
   在全国发展千帆竞发的态势下,要有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大力提高执行力,抢抓发展机遇,切实把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把优势变为胜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于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