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海藻,宋思明,海平,海萍,房奴,小贝,小三,情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9:17:31
用义文化诠解《蜗居》里的二奶现象

我用了三天时间把《蜗居》看了一遍。可以说,《蜗居》是一部反映社会很真实、很深入的剧作。它反映了当代百姓当房奴的之苦,同时深入到官场、商场中,剖析了今天官员们的当官经和房地产商们的生意经,有着深刻的社会表意功能,值得我们在观后进行一些反思。

全剧最惹人注意的看点之一,是细致地描述了一个大学生是怎么当“二奶”,而一个贪官是怎么养“二奶”的过程。比较要命的是,这部剧颠覆了我们通常的对贪官和二奶的看法。比如,对剧中那个养“二奶”的贪官宋思明,直到全剧结束我们也恨不起来。而对于当“二奶”的80后大学生海藻,我们竟然有些同情。反而对于一直靠奋斗还房贷的海萍,对明媒正娶的宋太太,对反贪的市委书记我们倒很反感。为什么该反对的我们要喜欢,该赞赏的我们感到讨厌?《蜗居》为什么颠覆了人们的认识?经过对全剧的深入剖析和思索,我发现,道理很简单,剧作者用义文化贯穿全剧始终,丈量人情事故,造成了义者为对,不义者再对也不对的颠覆效果。这可以证明,中国的义文化的涵盖作用相当广泛,也相当深入人心,它的颠覆力量是常人不可抵御的。

首先,我们为什么不讨厌贪官宋思明?有人说他很有能力,可有能力的官员多了,但他们多官事官办。但宋思明不同,他非常仗义,他不是光管自己那点官事,他关系广泛,是因为他到处以义助人。宋思明帮助找他初次借钱的海藻,一是海藻对她姐姐的“义气”打动了他,二是他必须仗义相助,这是他的品质。要知道,那时海藻与他还没有二奶关系,甚至连提都没有提,可义和信是相连的,有义就有信。所以,海藻后来以身相报,这里也有报恩的德信在里边,这就注定他们这种二奶关系的不一般。海萍当然不赞成妹妹当二奶了,因为这违犯了原则,可后来当她自己的丈夫也被宋思明仗义救出后,她也让步了。要知道,宋思明救苏淳是暗地里救的,而那时妹妹已经同他断绝了关系,宋思明救他们就是在行义,海藻被义所动,又自愿回到了宋思明身边。

对宋思明的二奶之举的由反对到不反感,还是在剧的后半部,即宋思明的老丈人中风后,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内情:即他的老丈人是过去提拔他的老上级。老上级在20多年前中风时,把自己闺女许给了宋思明,老丈人甘愿把闺女许给宋思明,是因为宋思明仗义,他放心。所以,在老丈人第二次中风就要离世时,还是把自己闺女的手放到宋思明手里,我想,老丈人不可能不知道宋有二奶的事,但他还是相信宋不会抛弃自己的闺女,义是比爱更为可靠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可能推断出,当初宋思明娶老上级的女儿,可能更多的是对老上级提携之恩的义报,即虽然他不一定喜欢,但他一定要娶,并且终生不弃。海藻的出现为什么打动了宋思明?按宋的老婆的评价,要容貌没容貌,要腰身没腰身,不符合二奶标准,可宋思明却喜欢上了海藻。当他们同学聚会时,我们才明白,因为海藻太像宋思明大学时的初恋情人了,只是那个初恋情人早夭了。宋思明与海藻的恋情虽然是一种移花接木,但比对他的妻子显得更具有真爱内涵。但宋思明也珍惜与他妻子同舟共济的那份情感,他不能放弃老上级去世时的嘱托,他坚决不离婚也是在守义。所以,当贪官宋思明享受两个老婆时,我们竟然不是很气愤,因为这里有真爱,也有情义,这样的男人多一份爱又怎么了?

因为海藻没有名分,又怀孕在身,今后还有个扶养儿子的负担,所以,在宋思明感到自己末日到来之际,把更多的爱与义集中在海藻身上——即他把钱款几乎全给了海藻。可他后来也觉得这样做有点对不起结发妻子,曾试图将海藻托给妻子照顾,因为这样两人就都可以同享那份财富了。可他的妻子最后私见海藻,踢掉了海藻肚子里的孩子,也踢掉了海藻的子宫。宋思明听到这个消息后,毅然驾车撞上大货车毁人亡的,可见他爱之深、义之重是以性命相许的。中国妻妾同堂几千年了,矛盾争吵总是有的,可把自己丈夫的另一个女人重残和毁掉丈夫唯一的儿子,这也是少见的,女人的不仁不义,就是不贤,不贤的女人可以要男人的命。这可能是人们在这部剧中更喜欢二奶而不喜欢大奶的原因吧!

再说说可怜的小贝。小贝是80后,很纯洁,很善良,他的悲剧不在于他能力不如宋思明,而是他不懂得义文化。小贝讲,凭什么我们要管你姐的事?凭什么我们的幸福我们自己不能拥有?这一下就拉开了他与海藻的距离。因为海萍和海藻是非常义气的一对姐妹,海藻是海萍一手带大的,海藻自己在大都市立足未稳时就接妹妹上来共同享受,显示了这种义。没有这份姐妹之义,小贝不可能在这座城市与海藻相会相爱。可小贝不懂义,他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中长大的一代人。可在中国,男人有义和无义是一种质的区别,这使他无法与宋思明比。所以,他的爱在竞争中被剥夺了,也是一种必然。小贝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有人说80后、90后干不成什么大事,不是说他们不聪明、不善良,是说他们太自私,不懂义,没有义的人是小我之人,无法成大事。当然,一个小贝代表不了整个80后,但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年轻人,还是要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按照自己传统文化的模式做人,西方高度自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会让人有太大出息。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海萍?主要是海萍是海藻陷身二奶的最大受益者,可她后来却对海藻说教,太不仗义了!其实,海藻当二奶是背着海萍当的,海萍知道后也是不同意的。当海萍的丈夫也被宋思明所救,海萍非常矛盾,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道义文化,是中国人都知道,可她又不能让自己妹妹做这种毁灭自己人生的事。后来妹妹怀孕,全是妹妹和宋思明两人的私人行为,与海萍无关。海萍最后对海藻的说教,其实那是作者借海萍口对全剧宗旨的一种阐述,即,中国人为了住上好房子,就要借贷,就要遵守契约月月还贷,一还20年。可投机可以把20年的劳动一下就化走,但投机的风险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所以,结论还是,人还是要踏踏实实劳动。因为海萍说教被观众讨厌海萍有些冤,因为那是剧情的特殊安排。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反贪的市委书记?不是因为他反贪反腐,而是他那套不怎么样的官场论,他那官场论就是为了自己无祸,为了自己省事,他什么情理也不认,什么实事也不做。而宋思明虽然有污点,但他总体是在做实事,情义爱责全要守。如果他能成功地将香港大款引入该市的房市,可以大大加强全市房子新建的资金力量,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可以让更多老百姓住上好房。所以,自私的只顾自己享受待遇的“清官”,在老百姓眼里还真不抵能给他们创造某种实惠的“贪官”。其中一个重大区别是:前者无义,后者有义。

外国人重契约大于重义,中国重义大于重契约。房奴就是契约之奴——必须月月还贷,没有商量。中国守义是放在心里守,用自己人格里守。义气可以将人性归还,将道德还原,而契约让人失去尊严、人性扭曲。所以,义文化高于契约文化,这是我看《蜗居》后另一个突出的感受,这个话题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