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56:03
1.也说“SWOT”分析

  从大处着眼的成果必然是对组织的战略设计。现在不少咨询机构在谈战略时首先拿出一套吓人的“SWOT”分析法,最后是煌煌万言的分析报告和战略设计报告。“SWOT”是四个英文单词“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的缩写。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其实就是对组织内外环境进行一番对比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看完这个介绍,我们不能不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武圣孙子在第一篇谈的就是“SWOT”分析,而且比它的还要全面。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在运用上也有着非常成功的范例。就拿历史上有名的说客苏秦来说吧(严格说,他应该是咨询人员的祖师爷)。大家知道,苏秦一上道,首先游说的是秦王,也就是说找的一家大企业,结果却大败而归。不是他找错了对象,而是找错了时机,他有点像今天的不少咨询人员一样,先拍了秦王的不少马屁,从地理环境到秦国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作了一个全面的“SWOT”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您该动手统一天下了。没想到人家秦王比你咨询人员明白得多:“寡人闻之,羽毛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一句话,你说得都对,就是时机不成熟,结果把他很客气地轰跑了。苏秦自打受了这次活生生的实践再教育,回去再发奋读书,再次入道就成熟多了。他这次找的是一个小企业——北方的燕国,提出了弱弱联合的方针,这一下旗开得胜。接着他又到赵国,晓之以厉害,由于分析到位,最终竟然“佩六国相印”,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实际权力比这还大。这对于我们今天不少收了人家咨询费就到处作可行性分析,不管条件成熟与否,都一律劝人家做最大最强,做世界一流的咨询师着实高明多了。翻开现在的许多论证报告,你会发现里面除了教材里的概念外,实在没有多少干货。必须明白,企业家绝不比你傻!否则,你怎么没做到人家这么成功?相比之下诸葛亮就成熟多了。他的《隆中对》可以说是一篇最早的中国式的完整的“SWOT”分析和战略设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你看诸葛亮对三方的内外环境、优劣势分析得何等清楚准确,他等于未出茅庐就为刘备设计了一份非常科学的战略规划。

  2.向毛泽东学习战略思想

  翻开毛泽东选集,我们可以处处学习到老人家战略思考的方法。在井冈山斗争最艰苦的时期,毛泽东通过对当时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分析,科学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论断。在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之际,不少人对抗战前途或悲观失望或盲目乐观,于是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但是毛泽东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客观分析,批评了这两种观点的错误,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出了抗战的持久性,以及我们必胜但是要经过敌人战略进攻、敌我双方相持,最后我们进入战略反攻的科学结论。这些准确的结论若不是建立在高屋建瓴地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是绝对得不出来的。而这些伟大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规划无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很多战略论述都是从大处着眼的恢弘论著,这就要求战略家要重大局弃细务,反对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种提法似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它针对现场管理人员非常重要,而一名高管人员如果整天关注着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势必会影响他从大局和战略高度去思考问题,成为一个“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事务主义者,而古罗马法典中早就说过:行政长官不过问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