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56朵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8:48
京族 1r;.r|  
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氵万)尾、山心、巫头潭吉4个自然村。京族以渔业为主,以农为辅,属沿海渔 vaUUesytt  
4?9cyv4H  
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后来有一部分人自越南 涂山沿海捕鱼来到巫头岛等地定居 Na2n4x!  
[}!obbM  
,至今已有4 0 0 多 年的历史。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新中国成立后, 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语言,通用 {`CmE/`{  
M4(`o^n  
汉语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zf8kPti  
------------------------------------------------- a#:K"Mf.  
蒙古族 ^N_?&pgy  
|qTS{qQh{L  
现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 Ik74%x7G`  
~g[<A?0=y  
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 U:o(%dk  
V57tn6 >b  
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 fA>FU/r  
wX*F'r"z  
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 +HOHu*D  
X6g{qzHg_  
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K$qh{n  
------------------------------------------------- RTR@p =ck  
景颇族 H%AC *,  
5U+a{oA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 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景颇族的来 $5n6C7  
I>L@ P`d  
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 "、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语 =-U8^e_Y  
/}=Bi-  
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2 0 世纪末叶创制了以拉丁字 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Ei[>%Ah  
------------------------------------------------- k^Q>  
白族 8hx 3pvmk  
bAa+MB#A  
有人口1594827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由 &^4E)F  
 + Y  
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 eQvdi|6  
`K^j:fE7n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 oTqv$IzqP  
QXc,*=N  
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B=;NKo  
------------------------------------------------ J_=42aHO  
保安族 (?7=$z!h  
fq2t^c|$  
有人口1221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 _PR> 09psqXU@I  
回回”、“保安回”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 MSw:Ay [9  
"}jY;d#n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面与当地回、 3LaqEj  
*Bgk3(n)  
东乡等民族大体相同。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很早就会冶铁的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 (3>Z NTm  
-:|1>og  
他们制作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观,在当地各族群众中享有盛名,被称作“保安刀”。 c5t],P  
------------------------------------------------ s}pn5zMp:8  
藏族 6fOh *  
uS%Y$ v  
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 fq"<=  
8"\g?/  
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 Nd"4*l;  
)+nY-DB(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 i"{ \ >  
P,ox) )+6  
中游两岸。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C)r!;u)AZH  
------------------------------------------------ vl'2O7  
达斡尔族 AJ*FQo.U  
n2JwZ?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 0m|$ vb  
l }i .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 JY|f zL  
lUR7zrwJ]o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 Q9`}dYf.  
=psX2?%L  
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 `nxm<~-\  
y3 R+060\3  
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0koC;(------------------------------------------------- wi]F\ q"Y^  
朝鲜族 u49v,,WGw  
`(r [BV|h}  
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 1?6;Oc^  
b-1cA1#_cP  
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 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V'";u?h#S  
Qg\OJmv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JO4rU- n  
------------------------------------------------- Wb_'X |"u  
拉祜族 6dRxfbL  
!z !R)6  
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源于古代氐羌系统。清 e%(,)WlTaU  
poqcoSL"}  
代文献中被称为"倮黑"。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苦聪人是拉祜族的 0i[,`>-Av  
,~@Nhd~k  
一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多数人 io[$QTY  
Z\{"/( Hi  
通汉 语和傣语。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后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 Ylc[ghx  
BcMgfa/  
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2 ;i@  
------------------------------------------------- #Z'r;YOzs  
高山族 CH6^;.  
$YM>HZe-  
现有人口40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 }{J5)\s9  
U2=PmS P  
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 o1j_5c PS  
n+Ia@ $|m  
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 y)k}0lH  
------------------------------------------------- TG\3T%gH/s  
黎族  a= f$G{7%9*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 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 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县。黎族以农业 5 ",@!1ju  
tpJe1J<  
为主,属稻作犁耕农业文化类型,兼有狩猎、捕鱼、采集和林业等多种经营。黎族由古代越人发展而来,与"百越"的一 7V6gT}R  
1 m)WM,L  
支骆越关系更为密切。历史上黎族有"(亻孝)"、"杞"、"本地"、"美孚"和 "赛"自称。在宋代以后,黎族的名称被普 GXVwf4?{H  
遍使用,沿至今日。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 ,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黎族是最早的纺织先 rkF]Q_'`t;  
;VY0DAp{  
民。 l.r i ]e  
------------------------------------------------- ('qu#.'  
哈尼族 3cuVyf Nr\[|||%  
现有人口1253952 人。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自称很多,有“哈尼”、“卡多”、 VCzmTnD  
4ZY0!'be-R  
“(亻爱)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语 >z'kCv  
xEt".K  
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20世纪50 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uz15])1<  
------------------------------------------------- `GsFvxz  
哈萨克族 mM| 313  
KZFnp=i  
有人口1111718 人。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 | |=q"h3(  
Xb8B5  
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哈萨克族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的“乌孙”。“哈萨克”这一族称最早见于15世纪中 Q/oel'O*x  
O s*B%,}  
叶,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突厥语的一些游牧部落。“哈萨克”这一族称一直沿用至今。据民间传说,意为“战士 _`4jzJ*  
bL: !3|M  
”,或“白色天鹅”。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行以阿拉伯字 C5Fk>[fS  
>syQDB  
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a"RHg:HO  
------------------------------------------------- )Mw<e  
珞巴族 A=LyN$ %  
s68&AB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正 iNn]~L1  
bo]xah|."j  
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 t{\,vI  
Z^AOV:|m  
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Ba=P  
------------------------------------------------- jS LNQ  
赫哲族 k 7 !{p  
"I"(yiKD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4245 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聚居在街津口、四排 *\9JIi 2  
fv1pA+zN[  
、八岔3 个民族乡。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 "赫 QLx]%E\  
*82f {t]  
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赫哲语属 %kM|Hk3d  
8*sZ/N.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有不少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4 0 多岁以下的赫哲族人已不会说民族语,通用汉语。赫哲 yDwG,)m 4s  
vWbf5?  
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过去曾信仰过萨满教。 a@[y)xa$Z  
------------------------------------------------- O gQE1{C  
基诺族 YQU #aOl  
PCxv_Svf  
现有人口18021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 2yYq/J  
i3T]<&+j5  
是民族自称, 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 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经民 Im9^mVe  
J1,\Q<  
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5个民族。由于多种原因,基诺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直到50年代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B+y r 6Q.  
Jf<+VJ>t  
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是其传统的耕作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 tvH{[e$  
C O25  
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刻竹木记事。典型的民族 &"vh=Z-  
&5Ai&服饰是砍刀布和尖顶帽。 s`2Hf&%aZJ  
-------------------------------------------------- : b^\O  
满族 sxq'uF(K  
'%&i#Eb  
现有人口9821180 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92}UP=RW!  
:Gyv%> .  
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 "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 &lg+uK  
Xne{:!btw  
广阔地区。1 6 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 cwK 6$Ax  
w!{g^*R+!  
--满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2,'QTm=  
    旗袍是满族的典型服饰也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 psb$rbu7[  
^+CTv  
的。旗袍,满语称"衣介"。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 gie}k)&M  
(Dk{-:T'  
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4u;db_gX  
------------------------------------------------- oi4tj.!J  
门巴族 Fyu CYg \p  
>mzK96  
现有7 4 7 5人。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门巴族先民很早就聚居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13世纪错那以 Q>y2C8rnJ/  
+'qzk>B  
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 0( fN  
ndRy&[f7  
藏币。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 Z{/0 P  
7T \}nX1  
   !2oe;q2X[G  
    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通用藏语、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R3;GMe@D#  
------------------------------------------------- ]Y!$HT7\  
纳西族 |ToCRM  
Lx&2)  
有人口278009人。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蒗、永胜等县。曾经被称为“ o ~"?K2@T  
z@hlN3dg  
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S[!-M\b  
!( xeDX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 ~fLuys`*:  
{4"!~W  
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 V6'"J  
M/ @1;a@\  
,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 \]o#w*:  
-------------------------------------------------- qG.HJD  
傣族 F)4Y;;#  
|eIEqq.Eb  
人口1025128。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边境的弧形地带, 西双版纳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 mjUln8Jc  
l v]TE"  
元江、新平等自治县。傣族历史悠久。在汉代,傣族先民称为“滇越”,清代多称“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 =\Td~>  
%<%ef+*  
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    ON~jt[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都从印度字母脱化而来。长期以来,聪明智慧的傣家人用这些文字 [>xwwm  
hR" j[  
,记载着傣族深渊的文化和历史。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 qX[a\HQa  
+ZeHZjd  
。 zrYhx!@  
-------------------------------------------------- @O b$w1c  
徳昻族 HgJ:Rf]  
E!;giPq*n  
现有人口15462。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 D}59fWz@  
,Z*Fo: q  
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新中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 9 8 5 年,根 cA_77#<8  
3uO#/EbS  
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基本与傣族相同。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 dD@k{5  
:lQl;Q -e  
语族佤昂语支。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q6'3-@%  
-------------------------------------------------- 86!"b  
东乡族族 C=L_@{^Rgb  
.ky((  
现有人口373872。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 wb^Yg9  
490gW?u  
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历史上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泛指古代中亚一带的穆斯林。新 a=bP   
kylR)  
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东乡族。东乡族语基本上同蒙古语相同,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晓汉语、汉文 )3g7dtq}  
%KL"f  
。 &RQQVki3  
-------------------------------------------------- MJ sz  
侗族 +#~=QT9  
9B &QY 2v  
现有人口2514014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侗 ` C 'WSr  
2*:lFv wP  
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后曾出现峒蛮”、 | _/D-m*  
b6%T[B B  
“峒苗”、“峒人”、“洞家”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 "4N%I  
W!B4~L  
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EacqQFErl  
--------------------------------------------------- [9S\3&yoh  
俄罗斯族 oK1"8k|Z  
UBoN}iR  
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的散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区。中国的 (3YqM7cqt  
Oq~>P!=   
俄罗斯族已有将近 2 0 0 年的历史。他们最初是 在1 8 世纪末叶由沙皇俄国迁来的。进入1 9 世纪,又不断有俄罗斯 lk8g2H ,  
.])ubK_9  
人迁入新疆等地定居,当时他们被称作" 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生活得到 yU"lW{H@  
r:.5O F}  
改善并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力,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在 nnLE dJ}n  
~@ =: I  
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 [OJ@{{U%  
     俄罗斯族人的服饰丰富多彩,男的穿制服、马裤、 皮靴或皮鞋,女的穿连衣裙(俗名布拉祺)。俄罗斯族多 Ep-{Ew{T_=  
is&A_C7yg  
信仰东正教。 z7V74hRPX  
-----------------------------------------------------   QW :-q(s  
鄂温克族 O[[:3!6q  
t6p}LNm(V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生活的地区,处于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鄂温 =&?}qa(P  
-DDH)VO  
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 索伦"、"通古斯"、"雅 T-|SBNFw;  
hPtSY'_@_  
库特"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鄂温克族。    >QRpRHtb  
    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 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 语支 <V)T_  
S N_!o2F2  
。 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Y8#I3jVJ  
-----------------------------------------------------   ^6;n@  
鄂伦春族 w^N xR,  
`9M:B&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 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 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 YGrmco?G  
m}w~ d /  
、嘉荫县和黑河市。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 s hjb b  
Z#.J>_u )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有自己的语言 ,无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un|+YqLf  
[O*5\&6  
满--通古斯语族通古 斯语支。 yiyyw,iy  
-----------------------------------------------------   m=i8o `  
柯尔克孜族 H8w/{J   
[?u iM^&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 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 斯、昭苏、额敏等县。柯尔克孜族 g2L^cP>2  
LY}%|w  
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 济生活。柯尔克孜族,清代,沿用蒙古准噶尔语,称之为"布鲁特",意即"高山上的 {>[,i`)  
2ILMf?}  
居民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实厥语族 。自历史上全民 k&|L"N|w  
~M`-sSjZs  
信仰伊斯兰教后,开始创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许多柯尔克孜族人已 O o9 ePw7  
:3WrRT,'L  
兼通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7z!|sPW](b  
-----------------------------------------------------   [ L% -lJ  
毛南族 )70-q yA  
uP bvN[~t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毛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 植杂粮、少数地区种 :-HVK^$%  
 B[jCe5!w  
植水稻。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土著居民。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 v <1d3G=G  
9:zW$Gt&  
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用 3]DUUXg$  
+O P8U]~  
汉文。 D d8*1,  
-----------------------------------------------------  } MBxfZ4I  
怒族 9[}L=n  
\C; cs&\Q  
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人口2712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 t_1(Ex  
SwHrHj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怒族人民普遍会讲傈僳语。 $%9.qy\8  
-----------------------------------------------------   71`)@y,Z,  
苗族 @q0\oG4L  
qP? V{N  
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 \k\ {S2SU  
${\iHg[vZ  
最大的聚居区。 %9ef [,WT  
     苗族自称"牡"、"蒙"、"摸"、"毛",建国后统称为苗族。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 kj_ o I5<'  
h^ wu8E   
的蚩尤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 ';"W0  
V'TBt=!=]  
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Do-~-d4  
-----------------------------------------------------   l1* qDzb  
仫佬族 h:{rjXK  
4%#Y)z o.e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部山区,9 0 %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清代有"姆 Cx(|ZD^  
( <~  
佬"之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以信奉道教为主。也信佛教。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 bHx09F]  
 ~ Dvxe  
族侗水语支,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UYJMW S=  
-----------------------------------------------------   tQz=_;jy  
普米族 NN(ZH 73  
z|,YO6(L  
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 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 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 XV);MH((M/AN  
里等地,与当地民族杂居。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白人")之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 }6zo1"  
N<&"_jzm  
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M\4pTcz{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许多普米人 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普米 J _PAWW  
cE (P^;7D  
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 45g:q  
-----------------------------------------------------   &sh5|5EC  
撒拉族 1Pya\To,m  
zx<:1nF,]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 }J=>nL'B  
1< gY  
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 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自称" b,vSE,&xP  
%t&   
撒拉尔" "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 }_,\yC9F  
Ltv!;^Q5  
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 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 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 `6bIxb{  
Bi}uL)~rD  
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 。 ylFoYROO  
------------------------------------------------------   4oxAC; L  
独龙族 Q,pnh!.-c  
m |Isi  
现有人口5817。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 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R-2NJ0F7  
6z-ZJ|?  
。    ,"6Bw|s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如“独龙”、“迪麻”等。“俅人 Ez()W,6]g  
eyM<#3\\S  
”、“俅曲”、“曲人” 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独龙族。    244[a] %&;  
    千百年来,独龙河谷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的封闭状态,保留着较浓厚的原始社会末期特征。独龙人从事刀耕火种 SSr#MIS?  
zx #HyO[a  
的粗放农业,采集和狩猎在家庭副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pCacm@(hG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部分通晓汉语。 <b J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