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人前途的往事:富农子弟被禁止升学和参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7 11:07:05

断人前途的往事:富农子弟被禁止升学和参军 

  曾经有一群人,他们是合法的中国公民,却由于与生俱来的家庭出身问题,而被打为另类和区别对待,成为事实上的“贱民”!这群人就是“黑五类子弟”。他们承受着种种人格上的屈辱,忍受着政策上的压制和周围人的欺侮……不仅如此,连升学和务工都要受到限制,不允许升入初中,不允许当兵,不允许进工厂;换言之,黑五类子弟只能被牢牢地禁锢在土地上而无法移动半步。周围人的歧视让人压抑,让人无法抬头,让人窒息……在这种情况下,富农子弟娶不到媳妇,女儿找不到好婆家,只能代代被愚弄。实在是万恶和狠毒的举措!当年我们家族差点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到东北,父亲说,“起码我们还有手有脚, 只要辛勤劳动,总能够吃上饭。”好在云淡雾散,成分论失效了,族人可以挺起腰板做人了。

  父亲就是千千万万名“黑五类子弟”之一。父亲是小学毕业,我曾为之蒙羞。尽管我曾在父亲的学历上填上初中,但无论如何,生于1951年的父亲确确实实是小学毕业的。第一学历是小学的事实,决定了父亲只能在家乡的小县城简单的做个粗人。正如父亲所言:“我是一个粗人。”无法忘记,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让我珍惜今天的美好,感念今天的平等生活,遥望未来愈加公正的社会。无法忘记,那往日的屈辱,那“踏上一觉,永世不得翻身”的龌龊举措,那达到极致的株连几千万人的见不得人的手段。父亲教导我不要怨天尤人,要宽容曾经迫害自己的人。或许,这是一种坦然,但坦然并不代表遗忘,而是避免悲剧重演。

  成为粗人,并非父亲所情愿,实在是不得已才这样。这得拜当年的龌龊无比的政策所赐,也就是说,身为富农子弟的父亲没有资格上初中,成绩再好也不允许上。就冲这一点,就得感谢某万寿无疆的历史人物;好在它已经成为历史人物,否则绝对没有“黑五类子弟”上大学的份儿。当年的父亲成绩并不差,但只能望初中兴叹;小学毕业即意味着学业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到生产队里推小车的命运的开始。(请不要说家里供不起父亲上学。父亲是家中的长子,比爷爷年轻二十岁,比曾祖父年轻四十岁,当时曾祖父母都正当壮年,负担并不太重。)爷爷并不希望父亲过早的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故而就让父亲留了一级。在这之后,时年十五岁的父亲便踏上了独自谋生的历程。

  父亲时常向我回忆起一件事情。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命题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同学们纷纷写出作文,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希望成为科学家的,有军人的,有警察的,有工人的……,就是没有写农民的。而对父亲来说,富农子弟的唯一路径就是回家种地。升学的路径已经被烟台地区乃至在全国堵死;当兵是当时的人们神往的,这是跳出农坛的一条捷径,而后来父亲的一些同学确实当兵了和跳到城市了,但身为富农子弟的父亲并不可能;至于工厂招工也是不可能招收富农子弟……这样摆在父亲面前的只有回家种地。何况父亲并不敢写出自己的理想,一旦写出真实的想法,会被批判为痴心妄想,抑或是图谋不轨。(真实的例子摆在面前,村里和父亲同龄的黑五类子弟里面有叫*龙的,被批判为妄想登基坐殿,被责令改名为“*改”。)于是乎,战战兢兢的父亲只好违心的写下作文,《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农民》,还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说父亲不浮躁、不好高鹜远。……但最终的路径往往是相反的,有志者事竟成,坚韧不拔的父亲并没有成为农民,而成为有三十多年工龄的退休工人;而父亲的大部分同学也没有成为**家,而是老老实实的在家修理地球。世事沧桑,让人不禁慨然。

  任何一个长辈都愿意向下一代讲述自己的历程,父亲亦然。我对父亲的心路基本了解,虽不能说耳熟能详,但也大致清楚。少年的父亲并未听从生产队的安排,而是积极报名参加修水渠水坝的“战山河”,这样可以摆脱村里的束缚而获得相对平等的待遇,毕竟外面的人都不知根知底,自然也不会遇到刻意的欺侮。摆脱生产队束缚的父亲,开始遨游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这个世界充满未知,但总比在家受欺侮好的多。出民工的父亲当然要忍受劳累,当然要忍受痛苦,但忍受人格的侮辱更痛苦,两害相权取其轻,明智的父亲选择了离开。“树挪死,人挪活。”年轻的父亲打过石头挖过涵洞;后来无师自通的成为瓦工,而后进入县城的建筑公司。其间颇受阻挠,生产队长三番五次的要把父亲召回村里推小车,但总被父亲巧妙的避开,或者干脆找领导让其下调令。最出格的事情是,生产队处处刁难,竟然要父亲每年上缴几百块钱,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全部工资。后来父亲通过找公司领导,到公社领导那边讨说法,到县委办公室咨询,最终才艰难的将事情搞定。其中的艰辛,让人心中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