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 大学才子今何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2:55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大学的创作班开始遍地开花,什么大学都能开一个,请来的老师多半是需要钱的作家诗人。那时候就引发辩论,问大学开这种行当,除了给一些名声可疑的作家诗人们饭碗,给怀作家梦的学生一点似有似无的希望和最后更加残酷的失望,其他还有什么用?辩护者理由各种各样,但很少有人用案例来辩护,因为成功案例实在不多。
当时就听到的一个名字,据说是铁案: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写作班”出了一个才子伊恩·麦克尤恩,以创作班上的作业合成一本书,得到毛姆奖,此后佳作连连,前途无量云云。但是这个创作班不同一般,1970年由名作家威尔逊和布拉德布利创办,当时是英国惟一此类创作班。教师中有多丽丝·莱辛、哈罗德·品特、爱丽丝·默多克、安杰拉·卡特这样的英语世界著名作家。而当时美国大学的创作班,老师们的名声没法比,所以反驳的理由也现成:那个创作班还是精英主义的,精英教师教精英学生,出一两个特别人物,不能说明创作班是否应当成为机构教育。
正方反方没有把这个问题辩个清楚,麦克尤恩的名字倒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好奇地找来读了这本小薄书,不由得两眼圆瞪:如此粗野直露!如此肆无忌惮!这一切又裹在如此精妙的语言中!我叹口气,心想这样的才气加胆气,不成功也难,但是这样一本书,恐怕永远不可能翻译成中文出版。
整整35年后,这本《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真的在中国出版了。编辑让我写一篇书评,我欣然同意:我心里一直装着这本书,把它当做写作和出版的尺度。但是这个尺度现在已经不准:麦克尤恩不出所料已经成为英国第一号作家,远远超出挤满这个小说之国的其他名家。他的每一本小说都得奖,虽然他被提名布克奖五次,只得过一次,原因是同行们“第一是嫉妒,第二还是嫉妒”。2007年的电影《赎罪》在全世界得了15个奖,奥斯卡7项提名,这一年俨然成为“麦克尤恩年”。一个作家已经触电,而且是高压,就是电压作家。于是这本压了多年的中文译稿,现在终于出版。
应当说,当初的辩论,以麦克尤恩为例,不足为训:英国文学史上早在16世纪,就有“大学才子”,这是一批常在牛津剑桥活跃的剧作家的诨名。此后英国一直有以智慧迷倒读者的作家,而且他们似乎都有麦克尤恩那样狡黠的笑容:王尔德那时拍照机会太少,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幽默显现在银版底片上;萧伯纳的胡子太大,看不到表情;但是索默赛特·毛姆、伊夫林·沃、格雷姆·格林、安东尼·伯吉斯、马丁·埃米斯,都有这样狡黠的笑容。《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英]伊恩·麦克尤恩著,潘帕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
这些作家是英国特产。比起这些天才精灵,比起他们的优雅从容收放自如的文笔,比起他们举重若轻的低调叙述,大部分美国作家野心过于外露,大部分法国作家后现代过于外露,大部分德国作家哲理过于外露,大部分中国作家,恐怕是心思过于外露。应当承认,这种典型的英国灵气,很难被认为是大家之风,因此在欧洲文化大国中,英国作家得诺贝尔奖最少。麦克尤恩只写了两本短篇,其余都是短长篇,或者说长中篇,但是我一直觉得他是个天生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其他作品不过是写长了的短篇:麦克尤恩的作品从来不会像拉美作家那样汪洋恣肆目不暇接,也不会像俄国作家那样沉郁苍凉如草原大漠:他的情节从不复杂,总是细火慢燃地延伸,哪怕读者感觉到这样的叙述肯定有猫腻,小心翼翼提防落入陷阱,最后的突然翻盘依然让人措手不及。
据说麦克尤恩“诺奖亦已在望”,我个人觉得他的机会并不比别人多,也就是说同样少。这没有关系,麦克尤恩照样是个迷人的作家。1950年代格林多年得不到诺贝尔奖,据说原因就是“太成功”,实际原因是太聪明,“理想主义”的艺术家不是麦克尤恩这样的大学才子。半个世纪后的现在,诺贝尔奖更加喜欢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想读聪明的小说,就不能靠瑞典皇家学院指路。
回顾30年前的辩论,虽然创作班已经全球开花,有人交学费就会有作家来上课。美国有七十多个大学给创作硕士博士学位,爱丁堡大学已经开始“特别体裁写作硕士”,例如言情侦探小说之类,中国大学大多数谦虚地自称“写作专业”,还没有大学开武侠小说写作班。不过班尽管开,才子依然难得:至今东英格兰大学的写作班,成功的毕业生,第一号依然是麦克尤恩,紧跟着的是日裔英语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u),以及马来西亚华裔英语作家欧大旭(Tash Aw)。这批英式大学才子,的确不能用来证明大学创作班是成功之举。艺术作为艺术,依然是无法讲课传授的:才子出自大学,只不过是大学需要才子。
对于麦克尤恩,这个译本来得太晚;对于中国读者,这个译本可能依然太早:我相信依然会有许多读者与我当年的反应一样,惊恐得不知所措,又赞赏地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