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写作的格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45:36

剧本写作基础:影视传媒文案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 第 一 节 >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态度 (Attitude)>>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主题 (Theme)>>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 第 二 节 >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 Potogonist Vs Antogonist>>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关系 (unbreakable bonding)>>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 第 三 节 >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方法一: 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方法二: 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方法三: 时间限制 (deadline)>>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方法四:转折点 (Turning Point)>>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 第 四 节 >
其它技巧
<< 伏笔 (Planting)>>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关键匙 (Payoff)>>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蒙太奇 (montage)>>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 第 五 节 >
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话剧剧本创作剧本写作    

戏剧常识

剧本写作格式

默认分类   影视剧本标题作者1、场面标头 外景 飞机场 早晨 [这是场面标头或者“嵌语”] 景别、地点、时间三要素 同一地点时间的景别转换: 如:内—外景 老司机的小汽车 公路 白天 2、情节 
外景 飞机场 白天 
我们现在在洛杉矶的机场。由于交通堵塞,机场外的小汽车排成长龙一直延伸到远处。一架巨大的客机在跑道上准备起飞。 
[首先要对这个场面中的人物和场面进行描述。应该有个远景,它为观众提供一个视觉上的定位,也暗示导演运用不同的角度拍摄这个环境。] 
内景 侯机大厅 白天 
机场里跟外面一样忙碌。许多人在大厅里巡视走动,等候着登上去华盛顿的飞机。一批头等舱的乘客正准备登机,他们是身份显赫的官员。 [换行意味着视角的转换] 在大厅的另一端有三个男人正在密切注视着他们的举动。有一个穿着礼服打着领带,另外两个穿着机场行李搬运工的工作服。[交代人物]穿礼服的迅速打开行李箱,把一个小包递给了其中一个行李搬运工。 他飞快地[交代人物表情]瞟了周围一眼,发现没有人注意他们。我们听见大厅内响起了提示乘客等登机的广播。穿礼服的站在安全线后,紧紧握住行李箱等待安检。他顺利通过了安检。 3、设置对话 
内—外 小车 公路 白天 珍开着车:前面上哪里? 菲尔(脱外音):好象……好象…… [脱话音OS和画外音VO不同,画外音通常和其他视觉画面一起配合使用,有时候是一个叙述者在诉说;脱画音通常指一个人不在镜头里出现,但是我们知道他就在这个场景中。] 珍突然紧张地[插入对人物的指导尽量简短]看着前方。 在远处,我们看见了篝火的亮光,三个看不清楚面部的人围在一起。[此处暗示了一个主观视角的镜头] 珍踩着油门小心地朝前滑行。 我们看着小车渐渐逼近那堆篝火。[一个场面描述结束] 4、其他要求 ①在标明场景、镜头角度、音效、特技以及场景转换标记时(如切入、叠入等)都应该用黑体字标出。 ②、尽量少用切入和叠入,要做到在剧本中隐含电影后期必然会考虑的镜头切换,只有当接续的时间地点跟上一场截然不同时才用切入,而叠入只是表示一个长时间的过度,或表明接下来是梦境和幻想。 ③、没有必要在剧本中写出“过肩镜头”“反镜”“升降镜头”等。导演在拍摄时会考虑的。编剧的职责是激发摄影机拍摄的潜能。 ④、交切是指在两个或多个场景之间进行连续切换。如打电话时两者保持动作和对话的并行。  

 

 

标准电影剧本格式

影视传媒文案   

很多中国电影编剧忽视电影剧本标准格式的专业功能,小说与剧本界限不清,有些甚至自以为是,想当然地创造了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剧本格式,场景定义不清晰,将对话与动作描写混在一起,人物和对话混在一起,让主创无法分清哪儿是“对话”,哪儿是“动作”。电影剧本的构成只有四个基本要素: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要明确区分。

 

     标准的剧本格式有其专业功能,电影剧本的基本读者范围很窄: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服装和化妆等主创人员。规范、标准的剧本能让上述专业人员在剧本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分内工作。

 

     标准格式的剧本,让演员和主创立刻就能找到“对话部分”和“动作部分”,方便评估每场戏的“对话”与“动作”的比重、演员戏份的比重,以及“内景”戏与“外景”戏的比重。阅读这种格式的剧本,你可以很容易看清和区分“场景”、“时间”、“人物”、“动作”和“对话”,一目了然。

 

     西方电影剧本格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了今天这种专业规范样式——我们称之为国际标准格式,中国电影剧本格式需要与国际接轨。

 

电影剧本的概念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今天,几乎任何一部发行放映了的国产影片都同时拥有这三种剧本。就一部影片所拥有的这三种剧本的内容而言,是大致一样的,但它们是由影片不同职务的创作人员完成的,而且在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上出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活动,是一部影片总体创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由电影编剧来完成的。在影片的全部创作人员中,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是他最先从生活中获得启示、灵感、冲动和思想,对素材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提炼,使之成为一部影片特定的题材,构思出人物和情节,并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格局,设计出与内容相应的艺术形式的。

     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它对未来影片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样式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导演在把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实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对上述内容通常是无法作根本改动的。例如他不可能把在文学剧本中本来是顺序讲下来的故事改成插叙或回叙式的结构;他也不可能把一个喜剧剧本导演成一部悲剧。除非在拍摄之前他重新改写电影文学剧本,而这样的作法反而更加说明文学剧本乃“一剧之本”了。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部影片成功的保障。一个导演只是在拥有一个好剧本之后才有可能组织创作班子,展开他的工作;一个电影厂的领导部门只有在审定了电影文学剧本并对它的思想艺术质量做出充分估价之后,才有可能下达生产命令,投放摄制经费。

  

    二、电影分镜头剧本

     又常被称为导演台本或导演剧本。

     电影是由一个个场景和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导演在拿到满意的文学剧本之后,就要作一些更为具体细致的拍摄计划,比如这一段戏用多少镜头拍,这些镜头是从什么角度、什么距离、什么方式(推、拉、摇、移……等)去拍。在这个剧本中,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景里拍摄?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季节里拍摄?等等。所有这一切,在文学剧本中通常规定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有些问题甚至根本不去规定它(例如不规定拍摄的镜位、景别),所以导演要以电影文学剧本为依据,在电影分镜头剧本中把它们制定出来。只有这样,摄制组全体人员才能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十分具体的指示,着手自己的工作。

     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方式因导演的习惯而不同。有的导演喜欢自己单独来干,有的导演则喜欢同它的主要创作人员(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化妆师、道具师……)一齐讨论研究,最终把它制定下来。

  

    三、完成台本

     又常被称作镜头记录本。这是在整部影片拍完之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并不总是按照分镜头剧本进行。他经常灵机一动地改变自己在分镜头剧本中订下的方案,作一些增删改动。完成台本的任务就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条数。每卖出一个影片拷贝,都附上一册完成台本。这样,电影理论工作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研究资料,比如通过它与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的对比,看看其间作了哪些改动,琢磨一下改动的原由。电影放映部门可以根据它对拷贝作检查,看看它的损坏程度,并据此进行修复。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在口语中,我们又常常习惯地把电影文学剧本简称为电影剧本。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认同这种习惯式的说法,把电影文学剧本称为电影剧本。(文章引自蒙太奇网)
 

电影分镜头剧本《赤壁》下

影视传媒文案    

15.外      村庄     上午      (赵云、糜夫人、阿斗、曹骑兵)

糜夫人靠着土墙,喘息着。

她身边是一口枯井。

怀里的阿斗突然大声啼哭起来。

糜夫人连忙解开衣襟,让阿斗含住奶头。

但是迟了,两名曹骑兵持着长矛冲前,胁迫着夫人。

赵云厮杀曹军中一眼发现,便立刻快马冲了过去,就在曹骑兵欲以矛刺死夫人和阿斗之际,赵云以马撞翻曹兵乙的马,兵乙摔下,被自己的马压死,赵云顺势一记回马枪刺中兵甲的脖子,兵甲自马屁股倒翻摔下。

赵云下马插枪,快步走向糜夫人。

糜夫人

“赵将军……!”

赵云一见,急奔两步,跃过土墙,拜倒在地:

赵云

                  “末将救护来迟,请夫人恕罪!”

糜夫人流泪道:

糜夫人

“能够见到将军,阿斗有命了!”

看着怀里的阿斗。

糜夫人

“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若能让他父子相见,我死也无憾了!”

这时,只听杀声响起,骤雨般的马蹄声朝这边奔来……

赵云赶忙接过阿斗,冷不防一队曹兵从后冲破栏栅而出,挥刀袭击赵云,赵云回身夺刀,削死曹军,与此同时另一曹军举矛欲刺向赵云胸膛,几刺及阿斗,赵云立时转身以躯体保护阿斗,背上挨了一戮,随即顺势杀开曹军。

糜夫人惊愕间见赵云怀中阿斗不停哭泣,心痛如绞。

赵云边战边向糜夫人喊话。

赵云

                   “夫人,快请上马!”

糜夫人正欲上马,马匹却被曹军拍走,且一刀削中夫人于井旁。

赵云见状大骇,急前解救糜夫人,然而更多曹军从烟雾中出而袭击,赵云身中多刀,仍奋力杀敌。

糜夫人负创中见赵云兼顾母子二人十分吃力为了不想连累赵云,复在曹军胁逼之下,一头投入枯井。

赵云大惊,一把没抓住,只留了半截扯断的裙衫在手中……

赵云大恸,拜倒井旁:“夫人……!”

耳听得马蹄声越来越近了……

云忙从地上抱起阿斗,只见小家伙兀自冲着他笑哩!

赵云忍不住亲了阿斗一下,撕下衣袖,仔细将他缚在胸前。

大批曹兵涌前,赵云悲忿地怒杀曹兵,且战且走之际,一队曹兵袭击赵云于燃烧的檐篷下,赵云一刀刺死曹军落马。

赵云即纵身上马,抽剑砍死另一曹骑,随即往村口飞奔而去。

16.外      长板坡防洪堤      上午      (张飞、刘军、曹军)

    曹军快速冲向防洪堤的第一道防线。

张飞

“卧倒!”

  张飞率领的部队,最前排的盾牌兵突然一起躺下,用盾牌遮住身体,并扬起

长矛。

  曹军的马从他们身上跃过,他们的长矛正好刺穿马腹。

  前面的曹军倒下,后面的骑兵勒马不及,统统撞在一起。

  张飞一声号令,第二、三排的刘军奋勇争先,和落马的曹军厮杀起来。

  张飞策马冲入敌阵,大开杀戒。

17.外      长板桥      上午    (刘备、诸葛亮、张飞、刘军、曹洪、曹军、难民)

河边,难民争相上桥渡河,桥身摇晃得越来越厉害,桥底数根支柱已被震断。

惊恐过度、互相推挤的难民,人畜纷纷掉入河中。

河里情形更惨,许多老人、孩子,或中箭、或挨刀而受伤的百姓,因撑持不住,倒毙在浅水中。那河水血水融在一起,变得粘腻浓稠,流速竟因而放慢了……!

诸葛亮和刘备尽力协助着渡河的百姓中,看着这幅惨景,刘备不禁流下眼泪。

刘备

“百姓相信我才跟我走,到头来我还是没能保护他们啊!??

河边,刘备军的抵抗已越来越弱,曹军在先锋大将曹洪的指挥下,呐喊着,朝长坂桥冲来……

桥这头,诸葛亮一声令下,蹶弩兵齐出,一阵箭弩,阻住了曹洪骑兵。

跟着,张飞盾牌兵一阵拼死砍杀,虽深重多刀仍将曹军逼退了半里之遥!

忽然,曹军队伍中发出阵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俩人连忙望去,只见河对岸山坡上,隐隐红罗伞盖飘动……

刘备担忧地:

刘备

                   “曹操到了!”

马蹄震响,诸葛亮和刘备望向对岸山坡。

  数千曹军铺天盖地而来,场面骇人。

  曹军乱箭射来,刘军与难民多人中箭。

  诸葛亮一面指挥盾牌军抵挡,一面催促难民渡河;刘备则担心着赵云。

刘备

                     “子龙呢?他回来了吗?”

诸葛亮

                “子龙浑身都是胆,他不会有事的。”

18.外      山坡上      上午      (曹操、曹洪、夏侯惇、曹军)

红罗伞盖下,曹操勒马而立。

曹洪、夏候惇等大批的猛将、谋士簇拥在他身后。

曹操用马鞭遥指着山坡下的长坂桥,对着曹洪和夏候惇,不悦地:

曹操

     “那么一座桥,你们都过不了,要不要我另换先锋?”

曹洪还来不及回话,夏候惇便紫涨了脸,吼道:

夏侯惇

               “丞相说这话,不如杀了末将!”

他三下五除二脱掉盔甲,露出一身滚滚的腱子肉,提刀上马,大吼一声,冲下坡去。

19.外      村外      上午      (赵云、曹军)

赵云突破重围,冲到村外。

  埋伏两旁的曹军用箭射中赵云座骑的马颈,马惊痛前仆,使得赵云怀中的婴

儿也掉了出来。

  赵云在千钧一发之际,弯身接住婴儿,但自己也摔下马来;后面的曹将赶上

一枪刺下,赵云忙抱着婴儿滚开避过。

  赵云跳起,顺势砍杀曹军;另一曹骑持戟攻前,赵云抢过他的长戟,把他拉

下马来。

  赵云退到草堆后,急揭包袱察看了一下阿斗,也不知是死是活。

  曹军又杀来,赵云忙把婴儿放回怀中,和曹军厮杀。

20.外      长坂河边      上午      (张飞、关羽、夏侯惇、曹军)

夏候惇吼声如雷,他身后曹军骑兵如浪涛般向刘军发起冲击……

张飞率军利用盾牌作掩护,惨烈血战,抵死不退……

刘军旗手被夏侯惇斩杀,帅旗被夺……

张飞大怒,拍马上前,正要夺回旗帜。

夏候惇的骑兵重新发动了进攻,有的曹军已经冲上防洪堤。    

正在这时,曹军侧翼突然动摇,只见从河道上游方向杀来一支人马,当先一员大将,赤免马、青龙刀,气势如虹,直冲曹军阵!

张飞大喜,叫道:

张飞

               “二哥来得好!”

挺起丈八长矛,冲上桥的两名曹将瞬间被他挑下河去……

关羽杀进曹军阵,青龙刀过处,血光四溅,可怜那些军士,好些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作了刀下之鬼……

关羽杀近张飞,二人合力歼敌。

张飞

              “二哥!”

关羽

              “快去帮助大哥!”

  张飞快马奔下河谷,协助刘备撤退难民。

  关羽气势如虹,长刀横扫敌军。曹兵为之胆寒。

21.外      长坂坡\河两岸      上午      (曹操、关羽、诸葛亮、刘备、赵云、张飞、曹仁、难民、曹军)

曹操与众将出现在山坡上观战,露出欣赏关羽的表情,继而望向对岸,看见忙乱中的刘备。

曹操

                        (得意的喃喃)

“刘玄德,旧帐总该结清了吧!” 

忽然听见坡下传来吶喊,原来是赵云在山下冲杀。

  对岸的刘军已保护最后一披难民过了河,刘备正为了被恶水冲走的百姓而痛心疾首;诸葛亮则看见赵云努力的杀过来。

诸葛亮

                             (兴奋)

“是子龙!(向张飞)快去接应!”

  张飞立即飞马向前。

山坡上,曹操密切注视着赵云。

  猛然间,赵云加快马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上土坡。

  一名曹军大将被透心一枪,挑落马下。

此时曹操突然用手捂着头。

左右慌了,一迭连声地呼喊着:

                         将领

         “丞相头风犯了!”

曹操竭力压抑住痛楚,睁开眼睛,看左右一个个兀自脸色煞白,战栗不已,不觉笑道:

曹操

              “*病了,看把你们吓得……!” 

突然,又一阵喊杀声传来,曹操睁开眼睛,只见一员骁将,白色战袍几乎被血染红,冲进曹阵……他左冲右突,锐不可当!所到之处,曹军如波浪般“哗”地闪开,待他冲过,才又合拢……

曹操皱起眉头:

曹操

              “这又是谁?” 

                              曹仁

“常山赵子龙。”

曹军阵势大乱。赵云的动作快得犹若鬼魅,瞻之在左、忽焉在右,瞻之在前、忽而在后,枪挑剑刺,曹将纷纷落马。

曹操

“真是将才!”

当先的几骑快马追上赵云,赵云当即回马砍杀,但怀中的阿斗险些掉出,赵

云连忙抱住婴儿,却冷不防被击下马,刚刚站起,后面的曹将已赶上,一枪刺入赵云后背。

  赵云挺住,回身抓住枪杆,用剑砍杀曹将,而后夺过他的马,继续前奔。

22.外      长坂坡\河边      上午      (赵云、阿斗、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曹仁、刘军、曹军、难民)

    数十刘军在护着最后一小批难民过河过桥,被强大的曹军击杀,壮烈牺牲。

    关羽虽将曹军杀得落花流水,仍负伤不轻。

    赵云杀开一条血路,欲奔上桥而未果,一群曹军弩兵死追不舍,放箭,连环

马进击,赵云颇感乏力,悉时关羽冲前助赵云解围,杀拼开曹骑,让赵云直奔桥

头。

    在河的彼端,张飞快马奔上桥,准备营救赵云、刘备,诸葛亮焦急地观望。

    赵云飞马上桥,数名曹骑持弩尾追,频频向赵云射出响箭。

    赵云在桥上走之字形以避从后飞来箭矢,加上桥面摇曳不定,部分木板被震

脱落,险象横生,桥另一边张飞加快速度。

    在奔驰至桥中央前,赵云护阿斗的左臂中箭,人开始往左倾斜,赵云忍着痛

仍拼力策马,桥板吃重不住,马前蹄踏破桥板而致整个中段崩裂开一个大洞,登

时连人连马跌入洞中,但赵云立刻跃离马背,想要攀住对面的断桥,却仍差了一

点,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张飞扑到一把抓住他的手,把赵云提着,同一时间,从

后飞来箭矢,越过赵云的头顶而射中张飞的手臂和腹部,张飞痛也不叫一声,用

力把赵云提起上桥。

张飞

“我大哥他们都在前面等你,子龙快去,我来挡敌!”

赵云应一声,随即拉着张飞的马贴身走了一段路以避连续飞来的箭矢,才上马而去。

这时夏候惇驱动骑兵,已经冲到桥边,张飞勒马横矛,大喝一声:

张飞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恰似头顶上突然响了个炸雷!冲在最前面的那员曹将竟被惊得倒撞马下,跌断颈骨。曹军人马受惊,似潮水一般,“哗”地往后撒去……

关羽冲近桥头,把曹骑弓弩手杀开,此时曹仁指挥庞大的马步兵,向关羽围逼过来。

在包围圈外,曹操在众将护卫下缓缓策马而前。

关羽见之,含怒地向曹操飞出长刀,长刀飞至曹操面前无力地跌下,曹操不禁发出嘲笑声。

23.外      河边路旁      上午      (赵云、阿斗、刘备、)

远远赵云一骑马奔来。

看见刘备,赵云连忙翻身下马,拜伏于地,刚叫得一声:

赵云

“主公……”

铁打的汉子,竟然泪流满面……

刘备也是泣不成声:

刘备

“子龙,快起来……”

赵云喘息着:

赵云

“二位夫人死节,我怀揣公子,浴血杀出重围……刚才还听见公子在怀里哭,这时侯却没声音了,只怕是……”

他忐忑地解下胸前布带──

阿斗小鼻子一翕一动地,睡得正香!

赵云笑了,连忙将阿斗递给刘备:

赵云

“主公,你看……”

刘备接过阿斗,目光却从阿斗身上移到赵云血迹斑斑的战袍上……他一阵感动,禁不住责怪阿斗说:

刘备

“为你这个小东西,几乎损了我一员大将!”

周围的人眼睛都湿润了……

24.外      长坂桥头      上午      (关羽、刘备、诸葛亮、曹操、曹仁、曹军、刘军)

关羽正想催马上桥,忽然两旁绊马索一起,将他座下的赤兔马绊

倒,关羽也摔了下来。

   关羽刚起身,两旁伏兵冲出,几枝长矛已架住了他的脖子。

曹仁

“跪下!”

  关羽看见曹仁的马蹄踩踏着泥泞中的「刘」字帅旗,不禁气愤难平。

众将

“投降免死!”

  曹操策马来到,含笑看着关羽。

  关羽轻蔑的看了曹操一眼,然后望向刘备。

刘备和诸葛亮则望着关羽,看他如何反应。

  关羽再回望曹操,似乎迫于压力,而缓缓低下身子。

  曹操以为他要下跪请降,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关羽突然奋起神力,用肩一拱,把曹仁连人带马撞倒,顺势捡起地上帅旗,

然后跳上已经站起的赤兔马,用帅旗连击二将,冲出重围,直上断桥。

   曹操刮目相看。

  帅旗招展中,赤兔马跃过大桥中央的缺口,安抵对岸。

对岸的刘军将士振臂欢呼,随着关羽走退于山后。

诸葛亮与刘备先后在岸边停步,目光从血红的河水和浮离的难民及军士尸体,悲忿而叹息地望向对岸缓缓集结的曹军和曹操。

曹操瞪着对岸的刘备,有点发怔。

曹操

(喃喃)

“你运气真好,虽然屡战屡败,却还有那么多好汉愿意追随你……”

乐进

“丞相,末将连夜赶搭浮桥,明日就可过河继续追击!”

曹操

(横他一眼)

“不必了,以堂堂大军追杀一批难民?……可耻!”

众将不敢再言。

曹操

(略顿)

“苟延残喘,他们活不了几天了……”

对岸刘备随队离去,诸葛亮停住脚步,忿然的眼神定望着曹操。

曹操也不期然地转望向诸葛亮,微微冷笑。

两人隔着血红的河水遥遥相望,画面突似抽离了现实,两人缓拉近,缩短距离地对峙着。

就像一个无畏的斗士面对着狂傲的恶魔——具挑战性意象。

25.内      江陵曹操行营内      日      (曹操、曹仁、程昱、曹军)

曹操与众将军、谋士面对一幅悬挂着的羊皮地图,图上会有长江流域、夏口、柴桑等地名。

众臣一面呷着酒一面轻轻议论着战果,曹操只是望图沉思。

在旁的曹仁得意地行近曹操。

曹仁

(略顿)

“这一仗刘备已被彻底击溃,他带着残部,逃奔夏口去了!”

曹操

                           (冷冷地)

“跟着就是到柴桑,投靠东吴。” 

众人哗然。

曹仁

(困惑地)

“丞相早就料到了?”

曹操

                            (冷笑)

“这不难料到……刘备就是这么一个人,走到哪儿就靠到哪儿,一生人做不了什么出色的事……” 

众人发出讥讽的讪笑。

曹仁

“但丞相,如果刘备投靠东吴,与孙权联兵,恐怕……”

曹操

“嘿,如果孙权敢和刘备联兵,那就是包庇叛党!与朝廷抗命!我不就师出有名了吗?” 

众佩服曹操深谋而有见地。

曹操忽而沉默了半晌,有点困惑地来回踱步。

曹操

“只是刘备旁边有一个青年,好像是个会出主意的人……别人都撤退了,他却回过身来看着我……嗯,看不到他的眼神,却感觉到他似乎有一份志气……这个人是谁呀?”

谋士程昱马上猜测得到。

程昱

“南阳隆中的诸葛亮。听说熟读兵书,通晓易理,还懂医术星象,在当地有点名气,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只在村里种田……”

曹操淡淡地:

曹操

“噢,一个乡下人。”

左右都笑起来。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

影视传媒文案    

第一章 电影剧本是什么?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戏剧式结构的示例

        电影剧本是什么
        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
        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象一串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
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
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
        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
        下面我们将其分解: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
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ane Ladd饰) 。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
        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 Dunaway饰) 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动作(dramatic action)。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页至90页之间。在《唐人街》中,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杰克?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杀者的。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那种模棱两可,含义暧昧的结尾,现在已经过时了。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以《安妮?霍尔》(Annie Hall)为例,它是一个由闪回来叙述的故事,但也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去年在马里昂巴德》(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也是一样。《公民凯恩》(Citizen Kane)、《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和《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都是如此。所以这个示例是起作用的。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 │
        ────?─┼──────?─┼─────
        │ │
        建置 对抗 结局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Ⅰ Ⅱ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
所有的好电影剧本都符合这个示例吗?肯定是的。但不必盲目相信我的话。你把它当成一件工具来使用它;对它发生疑问,去研究它,并且思考它。也许有人不相信它。可能不相信会有什么开端、中段和结尾。你可能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它充其量不过是在某个巨大的中间部分中偶然发生的几个个人的“重要时刻”,并没有什么开端也没有什么结尾。它正如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所称,是“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我不同意上述这种看法。
        请问:一个人出生、生活到死亡,难道不象是开端、中段和结尾吗?
        想一想伟大文明的兴起与衰亡吧──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它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社团萌芽,发展到权力鼎盛时期,然后衰败直至覆灭。想一想一颗星的诞生与消亡,或者宇宙的开端,根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已经赞同的“大统一”理论,如果宇宙有其开端的话,那它必然也应该有一个结尾。想一想我们身体的细胞吧!它们从补充、恢复到再生这一循环周期要用多少时间呢?只要七年──在七年中我们身体中一些细胞要死亡,别的一些细胞要生殖、活动、死亡,然后再生。
        想一想你获得某项新工作的第一天吧!你要和新同事相识,要承担一些新的职责,直到后来你决定离职、退休或者被解雇。
        电影剧本也毫无例外。它们有自己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这是戏剧性结构的基础。
        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示例的话,那请再做一次检验,来证明我错了。请去看一部影片或看几部影片,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这个示例。
        如果你对电影剧本写作感兴趣的话,你就应该时常这样去做。你看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你的学习材料,帮助你理解什么是故事影片,什么不是故事影片。你还应该尽可能多读电影剧本,以便使你明白剧本的形式和结构。现在很多电影剧本印成了书,在许多书店里出售。也有一些剧本已绝版了,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藏书里去找,或者从大学里的戏剧艺术部的图书馆里去借阅。我让我的学生们阅读并研究一些电影剧本,如:《唐人街》、《网络》(Network)、《洛奇》(Rocky)、《秃鹰的三天》(Three Days of the Condor)、《非法挣钱人》(Hastler)(选
自简装本的罗伯特?罗逊的《三个剧本集》,现已绝版)、《安妮?霍尔》,《哈罗德与摩德》(Harold and Maude)等。
        这些剧本都是很好的教材。如果找不到它们,那就读一下你所能看到的任何电影剧本,读得越多越好。示例是有用的。它是所有好的电影剧本的基础。

练习: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当影院光线暗淡下来影片开始后,请问一下你自己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能做出“喜欢”或“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决定。一旦你明确做出决定后,请看一下手表,记下时间。
        如果你发现一部你真正欣赏的影片,不妨再看一遍。看一看这部影片是否真正符合这个示例。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
①原文Paradigm本书均译为“示例”。但这个词的实际意义比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示例有更广泛的外延涵义。在语法学中,这个词专指(动词、名词的)词形变化表。而本书作者使用这一词则指电影剧本结构的变化表,为了统一,本书内则把此词译为“示例”。
②本文作者在分析电影剧本及影片时,习惯把剧中人和扮演者混在一起议论。

本文来自: 动画创作家园 详细出处:http://www.chinavid.com/academic/2006-2-22/k6703.htm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二)

影视传媒文案    

第二章 主 题
在本章我们将探索主题的性质

    你的电影剧本的主题是什么?它讲述的是什么?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了。你必须清楚你的影片讲的是谁,以及他(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这是写作的基本观念。
    如果你想写三个家伙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的话,你就应该把它戏剧化地表现出来,这就意味着,你的焦点应集中在人物(三个家伙)和动作(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上。每个电影剧本都有个主题。以《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为例,它讲的是大萧条时期,克莱德?巴巴罗匪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抢劫根行以及他们终于落网的故事。动作和人物,这是使你的一般化想法成为特殊的戏剧化前提的要素。而这就是作电影剧本的起点。
    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在《邦妮与克莱德》之中,开端把邦妮与克莱德相遇,以及他们结成匪帮戏剧化了。中段叙述他们抢劫几家银行,警察在追捕他们。在结尾处,他们被社会势力所制服并且被打死。这里有建置,有对抗,有结局。
    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用寥寥数语说明主题时,你就开始扩展到形式和结构的要素了。也许刚开始时,你要用好几页纸去叙述故事,而不能一下子抓住基本要点,你也不会把一个复杂的故事压缩为简单的一、两句话。别着急!只要坚持做下去,你渐渐就能明确而清晰地说明自己故事的思想。这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故事说的是什么,试问,那还有谁知道?是读者还是观众?如果连你也不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那怎么能期望别人知道呢?剧作家在决定如何把故事戏剧化时,常常要进行选择和履行责任。选择和责任──这两个词在本书中会反复出现。每个创造性的决定都来自选择而不是强求来的。你的主人公走出一家银行,这是一个故事;如果他跑出一家银行,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有些人已有一些想法,他们准备将其写进电影剧本之中。也有一些人没有。你怎样去寻找一个主题呢?报纸或电视新闻所提供的一个主意,或者你朋友或亲戚遇到的一些事件,都可能成为一部影片的主题。象《三伏天下午》在拍成影片之前,不过是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当你寻找一个主题时,那个主题也在找你。你也许会在某地、某时──没准儿正是你最不注意时,一下子发现了它。你也许会着手搞这个主题,或许不搞,完全听君自便!《唐人街》就是从那一个时代的旧报纸上找到的一件洛杉矶争水丑闻发展而成的。《洗发》(Shampoo)是由一位著名的好莱坞发型设计师所遇到的几个事件发展而成的。《出租汽车司机》
(Taxi Driver)写的是在纽约城内驾驶出租汽车的那种孤独感的故事。而《邦妮与克莱德》、《卖花生的卡西迪与跳太阳舞的小伙子》(Butch Cassidy and Sundance Kid)和《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都是由真人真事发展而成的。你的主题会找到你的,只要你设法去发现它。这简单极了!请相信自己。从寻找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开始做起!
        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简明地表达你的想法时,当你能够用名词来表示它──我的故事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在干他(她)的这件“事情”时,你已经在开始你的电影剧本写作的准备工作了。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要想方设法去收集素材。这对你是非常有益的。有些人对进行调查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产生疑惑。依我之见,调查研究工作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的写作必须要有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则意味着收集情报。请记住:写作的最难之处在于作者要知道写什么。通过调查研究──无论是从文字材料如:书籍、杂志或报纸等,还是进行个人采访,你都能获得情报。你收集的这些情报则使得你能从选择和责任的角度去处理它们。你可以从你收集的材料中,选择一部分使用,或全部使用,或干脆不用,完全听君自便。但是这要取决于你的故事。不用它们,是因为你没有选择的余地,或者它们始终与你和你的故事相违。
        有不少人在头脑中只有个模糊不清、尚未充分形成的想法时,就开始动笔了。结果往往写了大越30页左右,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下面该写什么,或者往哪里发展,于是便生起气来,不知所措,甚至感到灰心丧气,最后干脆放弃,宣告失败。
        如果必须或有可能进行个人采访的话,你会意外地发现:大多数人是十分乐意尽力来帮助你的,而且他们时常会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帮助你找到准确的情报。个人采访还有其它好处:它们会比任何书籍、报纸和杂志提供更直接和更自然的视角。对你来讲,个人采访是仅次于你个人亲自体验的第二件好事。请记住: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就越多。而且当你做出创作决定时,请你一定站在选择和责任的高度上去处理。
        最近我有机会写这样一个与克雷格?布利德洛弗(Craig Breedlove)有关的故事。他曾是地面最高速度的世界记录创造者和保持者。他也是第一个在陆地上先后每小时行驶四百英里、五百英里和六百英里的人。克雷格曾经发明了一辆火箭汽车,他以每小时四百英里的高速跑了四分之一英里的路程。这个火箭系统正是载人登月的那个火箭系统。
        我要写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人驾驶火箭船打破了世界水面速度纪录。但是火箭船实际上并不存在,至少迄今尚未存在。于是我就需要为我这个题材做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工作。诸如:水面最高速度是多少?怎样才能打破这个纪录?靠火箭船能打破这个纪录吗?如何正规测定船的时速呢?在水面上一只船能超过每小时四百英里这样的高速吗等等。从一系列谈话中,我了解了火箭系统、水中最高速度、以及如何设计和建造一只赛艇等。而且从这些谈话中产生了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以及如何把事实与虚构融合成一条戏剧性的故事线的方法。
        这条规则值得再重复一遍: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越多。
        调查研究工作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具体要素。一旦你选择了一个主题,并能以一、两句话扼要地表达出来时,你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了。决定一下你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丰富对你主题的知识。《出租车司机》的作者保尔?施雷德(Paul Schrader),曾想写一部事情发生在火车上的影片。于是他乘火车从洛杉矶到纽约。当他从火车上走下来时,他意识到他没有找到什么故事。他根本没发现一件故事。没关系,另选一个主题好了。施雷德接着写出了《困惑》(Obsession)。而科林?希金斯(Colin Higgins)──《哈罗德与摩德》的剧作者,却写出了一件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银带》(Silver Streak)。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s)在写《咬子弹》(Bite The Bullet)这个剧本之前,曾整整用了八个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在这期间他没有在稿纸上写下一个字。他写《专家们》(Professio-nals)和《冷血》(In Cold Blood)时也是如此,尽管后者是根据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一本很有研究的著作改编的。《午夜牛郎》的作者沃尔都?萨尔特(Waldo Salt)为简?方达(Jane Fonda)写了名为《归家》(Home Coming)的电影剧本。他的调查研究包括与二十六名以上的在越南战争中受伤而下肢瘫痪的老兵进行的谈话,全部谈话录音长达二百小时。
        假如你想写一个自行车运动员的故事,你就要考虑他是个什么样的运动员?是短程速度运动员呢还是长距离赛运动员?在什么地方举行自行车赛?你想把你的故事安排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城市?有没有其它不同形式的比赛或循环赛?都有什么样的协会和俱乐部?每年要举行多少次比赛?国际性比赛情况如何?这样的比赛与你故事有关吗?人物是谁?他们都骑什么型的自行车?怎样才能成为自行车运动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你着手写以前认真回答。
        调查研究会给你一些想法,使你对人物、情境和故事发生地点有所认识。它还可以给你一定程度的信心,从而使你始终能高于你的主题,让你站在选择的高度而不是强求或无知的地位上去处理这一主题。
        请先从主题开始。当你想到主题时,要想到动作和人物。如果我们画个图表的话,那它就是这样的:

        主 题
        |
        ┏━━━━━━━━━┓
        动 作 人 物
        | |
        ┏━━━┓ ┏━━━━━┓
        有形的 情绪的 明确其需求 动作即是人物

        表中列出了两种动作:有形的动作和情绪的动作。有形的动作,如《三伏天下午》中的抢劫银行;《子弹》或《法国关系》(French Connection)中的汽车追逐;《滚球》(Roller ball)中的赛跑、竞赛或球赛等等。情绪的动作则是另一些影片的戏剧中心。如《爱情的故事》(Love Story),《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和安东尼奥尼(Antonioni)的关于一个分崩离析的婚姻的杰作《蚀》(l'Eclisse)等。大多数影片兼有这两种动作。
        《唐人街》就创造了有形动作与情绪动作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当杰克?尼科尔森揭露争水丑闻时,他的动作是与他对费伊?邓纳维的感情相互联系的。在《出租汽车司机》中,保尔?施雷德想把孤独感加以戏剧化。所以他选择一名出租汽车司机作为他的银幕形象。出租汽车就象大海中的一条小船,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走了一程又一程。在他的电影剧本中,小汽车作为戏剧性的隐喻,它毫无感情的牵挂,毫无根据、毫无任何联系地在城市之中巡驶,是一个故苦伶仃的存在物。
        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是一部户外的惊险动作的影片,还是一部描写复杂关系的情感的影片?
        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
        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驱使他走向故事的结局的呢?在《唐人街》中,杰克?尼科尔森的需求是要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摆布他,以及为什么。在《秃鹰的三天》中,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的需求是要知道是谁想杀死他,以及为什么。你必须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他想要什么?
        在《三伏天下午》这部影片中阿尔?帕齐诺(Al Pacino)抢劫银行是为了有一笔钱为他的男性恋人做改变性别的手术。这就是他的需求。如果你的人物想要发明一套方法在拉斯?维加斯城的赌桌上取胜的活,那么他需要赢多少钱才能弄清楚他的这套方法是否有效呢?你剧中人物的需求,向你的故事提供了一个目标、一个目的和一个结尾。而你的人物是如何达到或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则成为你的故事的动作。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冲突、斗争、克服障碍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成分。喜剧,亦是如此。剧作家的责任就是创造足够的冲突去使你的观众或读者发生兴趣。故事始终要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它的解决。
        上述就是你对主题应该了解的一切。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三个家伙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的戏剧性需求,是直接与他们抢劫银行的动作相联系的。对这需求的障碍造成了冲突──如:银行里各种各样的警报系统、保险库、门锁、以及他们为逃跑要克服的安全措施等等。(没有一个家伙去抢银行而希望自己被抓住的!)人物要计划该如何下手,这意味着在他们实现抢劫之前,需要广泛地观察和研究,准备一个精密的行动计划等。象《邦妮与克莱德》那样随便闯入银行强行抢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午夜牛郎》中乔恩?沃伊特(Jon Voight)到纽约是想找女人吊膀子。这就是他的需求,也就是他的梦想!他自己觉得他将会得到很多钱,同时满足很多女人。他面对的障碍是什么呢?他被达斯汀?霍夫曼(DustinHoffman)耍弄了,钱也花光了,既无亲友又无工作,而纽约的女人则根本无视他的存在。一切都是梦!他的需求和纽约城的冷酷现实直接发生了抵触。这就是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也就没有动作。作家司考特?费兹格拉德(F.Scott F-itzgerald)在其作品《德川幕府的最后一个将军》中写道:“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莎土比亚有句名言:“即便一只麻雀的死,亦有特殊的天意。”而宇宙的自然法则是: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你的故事。这就是你电影剧本的主题。
要了解你的主题!

练习:
        为你要写的电影剧本选择一个主题。然后通过动作和人物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附注:
        现将本书中提到的主要几部电影作品简介如下:
        《唐人街》 编剧:罗伯特?汤纳,导演:罗曼?波兰斯基。1974年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曾获1974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剧本奖。影片以三十年代洛杉矶争水事件为背景,揭露上层阶级唯利是图和荒淫无耻的本性。
        《教父》 编剧:马里奥?普佐、佛兰西斯?科波拉,导演:弗兰西斯?科波拉。1972年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曾获1972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奖。影片描写了美国纽约的黑手党组织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出租汽车司机》 编剧:保罗?施雷德,导演:马丁?斯考西兹(Martin Scorsese)。1976年拍摄,获1976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影片通过一个年轻出租汽车司机的遭遇,反映了美国下层社会人们的痛苦与动荡不安的生活,但同时又宣扬了暴力行为。
        《邦妮与克莱德》 编剧:罗伯特?班顿(Robert Ben-ton)、大卫?纽曼(David Newman),导演:阿瑟?佩恩
(Arthur Penn)。1967年出品。曾获得1968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编剧与最佳女演员两项奖。影片是根据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一对夫妻组成匪帮铤而走险抢劫银行,被警察追捕亡命天涯,最后终于惨死的故事。这个故事已数度拍成影片。
        《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 编剧:大卫?萨斯坎德,导演:马丁?斯考西兹。曾获1974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女主角奖,并获1975年英国电影电视艺术院的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影片表现了一位妇女在丧夫后的艰难生活和爱情挫折。
        《秃鹰的三天》 编剧:小劳伦佐?杉波儿、大卫?雷菲尔,导演:西?波拉克(Sydney Pollack)。1977年拍摄。影片表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勾心斗角的故事。
        《总统班底》 编剧:威廉?戈尔德班,制片兼导演:罗伯侍?雷德福。1976年拍摄。这是一部以“水门事件”为背景,揭露美国总统竞选中种种丑闻的影片。
        《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编剧:斯蒂汶?斯佩尔伯格,制片兼导演:乔治?卢卡斯。这是一部以UFO(飞碟)为题材的高成本的科学幻想片。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三)

影视传媒文案    

第三章 人 物
在本章我们要讨论人物的创造

       如何去创造人物呢?
        什么是人物?如何决定你的人物是开小汽车呢,还是骑自行车?如何规定你的人物、他的动作与你讲的故事之间的联系?人物是你电影剧本的根本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在动笔之前,你必须了解你的人物。请了解你的人物!你的主要人物是谁?你讲的是谁的故事?如果你的故事是关于三个家伙抢劫曼哈顿银行的话,那么这三个人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呢?你必须选择一个人物作为主要人物。
        在《卖花生的卡西迪与跳太阳舞的小伙子》里,谁是主要人物呢?卖花生的是。他是作出决策的人。影片中,卖花生的有一大段台词向跳太阳舞的小伙子吹嘘自己过去常干的野蛮勾当。这时,罗伯特?雷福德(扮演跳太阳舞的小伙子)默默地望着保罗?纽曼(Paul Newman)(扮演卖花生的),然后未发一言就走开了。纽曼自言自语道:“只有我有远见,世界上其余的人都是近视眼!”确实如此。在电影剧本中,卖花生的卡西迪的确是主要人物——他是订计划的人,采取行动的人。由卖花生的带头,跳太阳舞的小伙子跟随。是卖花生的出主意到南美去。他知道他们逍遥法外的日子已屈指可数。要想逃脱法律和死亡,他们必须出走。他说服了跳太阳舞的小伙子和埃塔?普莱斯眼他出走。跳太阳舞的小伙子是个重要人物,但不是主要人物。一旦确定了主要人物,你就可以探索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物雕像。
       人物性格刻划的方式有好几种,全都切实可行,但是你必须为自己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下面简要介绍的方法,可供你在发展自己的人物时选择使用——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不用。
        首先,确定你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他(她)生活的内容分成两个基本范畴:内在的生活与外在的生活。人物的内在的生活是从他出生到影片开始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这是形成人物性格的过程。人物的外在的生活是从影片开始到故事的结局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这是揭示人物性格的过程。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你必须设法从视觉上去揭示人物的矛盾冲突。你不可能去揭示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以上就是,了解你的人物与在纸上把他或她揭示出来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用图表表示,见下图)

        人 物
        ━━━━━━━━━
        (从出生到影片开始) ┃ (从影片开始直到结束)
        ┃
        内在的…………………………外在的
        ━━━ ━━━
        ┃ ┃
        形成┃ 人物 揭示┃ 人物
        ━━━━━━ ━━━━━━━━━
        ┃ 人物的 ┃ ┃确 定 动作即┃
        ┃ 个人经历 ┃ ┃其要求 是人物┃

        要从内在的生活开始。你的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个男性,那在故事开始时,他有多大年纪?他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然后——他出生在哪儿?他是个独生子,或者还有兄弟姐妹?他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童年生涯,是幸福的呢,还是不幸的?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又是个什么样的儿童,是个开朗的、性格外向的孩子呢,还是个认真的、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你从出生来系统地阐述你的人物,你就会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在在眼前形成。接下去,要追溯他的学生生活,直到进入大学后。然后问一下,他是结婚了,还是单身、丧偶、分居或离婚呢?如果他已结了婚,那么他结婚有多久并且和谁结婚?是青梅竹马的恋人,还是萍水相逢的呢?是经过长时间恋爱的呢,还是没有恋爱过的?
        写作要具备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发展人物称之为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你实际上是在提出一些问题并且寻找答案。一旦你以人物的传记方式确定了人物的内在生活,你就
可以进入到故事的外在的部分了。
        人物的外在的部分发生在电影剧本的开始到最后的淡出之间。细查各种人物生活中的种种关系是很重要的。
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干的是什么?他们的生活或生活方式,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呢?他们是否希望自己的生活有所不同呢,希望做另一种工作,有另一种妻子,或者希望自己是另一种人呢?
        如何把你的人物揭示在纸上呢?
        首先,要逐个分析他们生活的各种因素或各个组成部分。你应该通过人物与其他人或事件的关系来创造你的人物。所有的戏剧性人物都在三个方面相互作用:
        1)在争取他们的戏剧性需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冲突。比方说,他们需要钱去买抢劫曼哈顿银行所需的器械。他们如何得到这些钱呢?是靠偷窃,还是靠抢劫人或抢劫商店呢?
        2)他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敌对的、友好的,抑或是冷漠的。请记住:戏剧就是冲突。法国著名的电影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曾跟我说过:描写一个混蛋比描写一个好小伙子更有戏剧性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想想的。
        3)他们内在的相互作用。我们的主人公要克服自己那种害怕坐牢的恐惧,才能成功地进行抢劫。这时,恐惧就是一种情绪因素,必须把它明确地提出来,以便加以克服。凡是曾经成为这种情绪的“牺牲品”的人都知道恐惧是什么滋味!
        怎样使你的人物既真实而又是多侧面的呢?
        首先,把你的人物的生活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职业的(Professional)生活部分,个人的(Personal)生活部分,私生活(Private)的部分。①职业的生活部分:你的人物是以什么为生呢?他在哪里工作?他是一位银行副经理吗?是位建筑工人吗?是流浪汉?是科学家?是拉皮条的?等等。他或她是干什么的?
        如果你的人物在办事处工作,那他在办事处里干什么工作?他与他的同事的关系如何?他们相处融洽吗?互相帮助吗?互相信任吗?下班之后他们有交往吗?他与老板相处如何呢?是关系很好呢,还是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或嫌薪金太少而有所怨恨呢?如果你能够确定并挖掘出主要人物与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的关系,那你就是在创造人物性格和观点了。而这些正是塑造人物的起点。
        个人的生活部分:你的主人公是单身独居,丧偶,还是结了婚的?是分居,还是离婚的?如果是已婚,那么是和谁给的婚?在什么时候成婚的?他们的夫妻关系如何?他们喜过社交还是深居简出呢?是有很多朋友和社交活动呢,还是朋友甚少呢?他们的婚姻关系是牢固的呢,还是主人公正在考虑或已经有了婚外的男女关系呢?如果他是孑然一身,那么他的单身生活如何?他离婚了?一个离了婚的人是有不少戏剧可能性的东西。当你对自己的人物有所疑惑时,那就看看自己的生活。问一下你自己——如果你处在那种情况下,你若作为那个人物会怎样去做?规定出你的人物的关系。
        私生活部分:当你的人物独处时,他作些什么?是看电视,还是进行体育锻炼呢——例如散步啊,骑自行车啊等。他有没有爱畜?是什么样的爱畜呢?他是集邮呢还是有什么别的爱好呢?简言之,这包括人物生活中独处时的那部分生活!
        你的人物的需求是什么?在你电影剧本中他或她要求什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如果你的故事讲的是位参加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公里汽车赛的赛车手,那么他要求的就是在这场比赛中获胜。这就是他的需求。沃伦?彼蒂(WarrenBeatty)在《洗发》中的需求是要自己开一家理发店。这一需求在整个剧本中推动着他的动作。在《洛奇》之中,洛奇的需求就是要和阿波罗?克里德打完十五回合时自己还不倒下。
        一旦你确定了人物的需求,你就能对这些需求设置障碍。戏剧就是冲突。你必须弄清楚你人物的需求,然后才能对需求设置障碍。这就赋予你的故事以一种戏剧性的张力(dr-amatic tension),这种戏剧性的张力往往是初学者的剧本中所缺乏的东西。
        如果把人物的观念加以图解,即如下图:

        人 物
        ━━━━
        ┃
        ┏━━━━━━━━━┓
        内在的─形成人物 外在的─揭示人物
        ┃ ┃
        人物传记 ┏━━━━━━┓
        确定需求 动作即是人物
        ┃
        ┏━━━━━┳━━━━━━━┓
        职业的 个人的 私生活的
        ┃ ┃ ┃
        工 作 婚姻状况和社会关系 独 处

        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实际上是他所做的事。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剧作家的责任就是选择一个视觉形象或画面,用电影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戏剧化。你既可以在炎热的旅馆小房间里安排一个对话场面,也可以把这个场面安排在海滩上。前一个在视觉上是封闭的,后一个在视觉上是开放的和动态的。这是你的故事,由你自己选择。
        请记住: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的故事。这就象罗德?斯蒂沃特(Rod Stewart)唱的那样“………每一张画面都在讲一个故事”。种种画面和影像揭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在罗伯特?罗森的经典作品《非法挣钱人》一片中,一种肉体的缺陷象征着人物的某个方面。由匹普?劳拉(Pi-per Laurie)扮演的那个姑娘是个跛子;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她在感情上也是一个跛子:她酗酒,没有生活目的。肉体上的跛——从视觉上——衬托出精神上的特点。萨姆?皮金巴赫(Sam Peckinpah)在《不法集团》(The Wild Bunch)中也是这样做的。由威廉?霍尔顿(William Holden)扮演的人物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这是他几年之前一次抢劫未遂的后果。它代表了霍尔顿的人物的某一个方面,展现出他是一个“在变化着的土地上的没有变化的人”,——这是皮金巴赫所喜爱的主题之一,他是个晚生了十几年的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在《唐人街》中,尼科尔逊的鼻子被划伤,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侦探,是一个喜欢“东闻西嗅”的人。肉体上的残疾——作为人物刻画的一个方面——是戏剧的陈规旧套,历史久远。可以想到《理查三世》中的理查②,或者是奥涅尔和易卜生的戏剧中那些患有肺结核病或性病而
遭到打击的人物。从创作人物的传记开始形成你的一个人物,然后,再通过他们的动作和合理的形体特征,揭示出人物来!
        动作就是人物!
        对话是什么呢?
        对话是人物的一种机能。如果你了解你的人物,对话就很容易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顺流直下。但是有很多人为对话而焦急,担心对话会蹩脚和做作。这完全有可能。那么该怎么办?写对话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协调的行动。你写得越多它就越来越容易。在你第一稿的前六十页之中会到处出现别扭的对白,这没关系。别担心这些,写到后六十页它就会流畅并起作用了。你写得越多,它就变得越容易。这时,你可以再回来把你电影剧本中前半部分的对话修改顺畅。
        对话的功能是什么?
        对话是和你人物的需求、他的希望与梦想相互联系的。
        对话应当起什么作用呢?
        对话必须把你故事的信息或事实传达给观众。它必须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它必须提示人物。对话必须展现人物之间和人物内部的矛盾冲突,以及展现人物的感情状况和性格的独特之处。对话来自于人物。
        请了解你的人物。

练习:
        确定一个动作与人物的主题。选择你的主要人物并挑选两个到三个重要人物。写出三页到十页的人物传记,如果需要,可以再多写几页。从人物的出生一直写到现在,直到你的故事开始为止。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也适用于写过去生活的剧本。
        在整个电影中,分别根据职业的、个人的和私生活三个生活部分(简称三P)来创作你主要人物的种种关系。思考你的人物。

--------------
①三个字都以字母P为开头,所以被简称为三P。
②《理查三世》(RichardⅢ)是莎士比亚著名历史剧之一。1956年在英国改编为电影,由著名电影艺术家伦斯?奥立维尔导演并主演。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四)

影视传媒文案   2009-06-20  

第四章 构成人物
本章详论构成人物的过程

        我们已经谈到通过人物传记和分别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物关系的人物创作的基础了。
        现在该怎么办呢?
        你怎样才能把对一个人物的零碎和杂乱无章的想法变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呢?怎样才能把他变成你能与之结为一体的人物呢?你如何给你的人物“注入生命”?
        如何去构成你的人物呢?这是有史以来的诗人、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教士们反复思索的问题。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它是创作过程之所以具有神秘感和魔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的词是“过程”。需要一种途径去实现它。
        首先,要创作人物的来龙去脉(context)。然后把内容注入其中。来龙去脉和内容——这些抽象的原则是你创作过程中珍贵的工具。它们构成一个概念。书中将要经常用到。这就是来龙去脉:比如说一个空杯子。向杯子里面看,杯子里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盛着咖啡、茶、牛奶、水、热可可、啤酒或其它液体。这些液体就是杯子的内容。这个杯子盛着咖啡。杯子里盛咖啡的空间就是来龙去脉。想着这个,我们往下讲这个概念就清楚了。
让我们从来龙去脉的角度来探讨构成人物的过程吧。
        首先,确定人物的需求。
        在剧本的过程中,你的人物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得到什么东西呢?想要一百万元钱?抢劫曼哈顿银行吗?要打破以上竞速纪录吗?要象乔?沃伊特那样到纽约去成为“午夜牛郎”吗?要象《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中的艾丽斯那样去实现到加利福尼亚的蒙特雷当一名歌手的长期梦寐吗?要象理查德?德莱福斯(Richard Dreyfuss)在《第三类接触》中那样去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吗?这些全都是人物的需求。可问你自己——你人物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做出人物的传记。正如前面所建议的,你写上三到十页,多写点也行,弄清你的人物是谁。为了有一幅清晰的图景,你可能想从人物的祖父写起。别管写几页稿纸,你所开始的这个过程在创作的准备阶段中还要继续增长和发展。人物传记是为你自己写的,根本无需摆进剧本中去。它只是供你用来创作人物的工具。人物传记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人物的外在生活部分了。你要从人物生活的职业的、个人的和私生活的等因素分别加以考虑。
        来龙去脉——这就是起点。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什么是人物的问题。
        什么是人物呢?
        人都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都是一样的,你和我——我们都有同样的需求、同样的愿望、同样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我们都希望被人爱,希望得到人们的喜欢,希望能成功、幸福和健康。我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某种东西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可是什么东西把我们区分开来呢?把我们区分开来的是我们的观点——我们怎样看待世界。
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人物就是观点——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来龙去脉。你的人物可以是作父母的,因此就有“作父母的”观点。他可以是一名学生,那就会用“学生的”观点来看待世界。你的人物可以是政治活动家,就象《朱莉娅》(Julia)中的范尼莎?雷德格雷夫(Vanessa Redgrave)。那是她的观点,她为之献身。家庭主妇有其特殊的观点。罪犯、恐怖主义者、警察、医生、律师、富人、穷人、妇女——解放了的或反之——全都会表现出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
        你的人物的观点是什么?
        你的人物是自由党人还是保守党人?他(她)是环境论者呢?还是人道主义者?或是种族主义者?是相信命运、天数或占星术的人吗?是相信医生、律师、《华尔街日报》或《纽约时报》的人吗?或者是相信《时代周刊》、《人民报》和《新闻周刊》的人吗?你的人物对自己的工作持什么观点呢?对婚姻呢?他是否喜欢音乐?如果喜欢,喜欢的又是哪一种音乐呢?这些因素都成为你的人物的独特而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都具有某种观点——要保证你的人物具有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你创造了来龙去脉,内容就随之而来了。例如,你人物的观点可能是认为不加限制地捕杀鲸鱼和海豚的行径是道德上的错误。他通过捐赠,提供志愿服务,参加集会,参加示威请愿,穿印有“救救鲸鱼和海豚”字样的汗衫等活动来支持这种观点。鲸鱼和海豚是地球上智力水平最高的两种动物。有的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比人更精明”。科学资料证明海豚从未伤害或攻击过人类的任何成员。还有许多关于海豚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落海的飞行员和水兵免受鲨鱼的凶猛攻击的故事。必须有一种方式去解救这些智力发达的生命形态。你的人物可能会以拒绝购买金枪鱼来抗议商业渔民滥捕鲸鱼和海豚。要想办法使你的人物以行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使之戏剧化。
        人物还是什么呢?
        人物还是一种态度。这也是一种来龙去脉,是展现人物观点的一种感情和行动的方式。人物的态度是高傲的?还是卑下的?是个正面人物?还是反面的?乐观的还是悲观的?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还是意志消沉的呢?
戏剧就是冲突。要还住:你越能清楚地确定人物的需求,就越容易给这些需求制造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这有助于你创作一条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线索。这在喜剧中也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规律。尼尔?西蒙的人物一般都具有一个能激发矛盾的简单需求。在《告别了的姑娘》(The Goodbye Girl)中,理查德?德莱福斯扮演一个从芝加哥来的演员,他从一个朋友手里转租了一套纽约公寓套房,当他到那里时,发现房间被朋友原来的同房(玛莎?梅森Marsba Mason饰)和她的年轻女儿(奎恩?库明斯Qui-nn Cammings饰)占了。他想住进去,但她就是不搬。她声称这套间是她的,占有在法律上总是占上风的。这一冲突是他们关系的开端,它基于双方各自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亚当的肋骨》(Adam's Rib)则是另一种情况。在迦逊?卡宁(Garson Kanin)和路斯?高顿(Ruth Gordon)所写的这个剧本里,史宾塞?屈塞(Spencer Tracy)和凯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主演两个律师。他们是夫妻,同时又是法庭上的对手。屈塞对一个被控向丈夫开枪的妇女(裘迪?霍莉黛Judy Holliday饰)进行起诉,而赫本则为她辩护。这是一个有关男女“权利平等”这一基本问题的出色的喜剧情场。这部影片摄于1949年,它预示了女权斗争运动,至今仍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喜剧电影。
        确定人物的需求,然后针对这一需求制造障碍。
        你对你的人物知道得越多,在故事结构中创作的尺度就越宽。
        人物还是什么呢?
        人物还是个性。每个人物从视觉上都显示出一种个性。
        你的人物是欢快的?幸福的、伶俐的、机智的或外向的?还是严肃的?腼腆的?内向的?是举止可爱,还是难以接近的、邋遢的、死心眼儿的、呆头呆脑的或缺乏幽默感的?
        你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她是为人冷谈的、凶悍的,还是恶作剧的?这些都是人物的个性特征。它们都反映着人物。
        人物还是行为。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什么样的人干什么事。
        行为是动作。比如说一个人从高级轿车中走下来,锁上车后穿过马路。他看到路边水沟里有一个镍币——那么他怎么办呢?如果他四下看看,见没有人瞧着就弯腰去拾起那个镍币。这个行为向你揭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如果他四下看看,见有人瞧着他,就没有捡起那个镍币。这也向你揭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他的行为把这个人物性格戏剧化了。
        如果你是在一个戏剧性情境中设置你的人物的行为,就可能引导读者和观众深入审视自己的生活。行为向你揭示很多东西。我的一个朋友得到一次飞到纽约去接洽工作的机会。去还是不去,她的心情是复杂的。这次去谈的正是一项她很想做的既有地位工资又高的工作,可她拿不定主意是否下决心搬到纽约去。她为此斗争了一个多
星期,最后还是决定去了。她收拾起行装开车到飞机场去,可当她把车停在飞机场时,“不小心”把钥匙锁在车里,而发动机还开着。这是行为动作展现人物的一个完善例子。这件事向她揭示了她内心始终明白的事——她并不想去纽约。
        这样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明人物的许多东西。
        你的人物动不动就生气吗?他是象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在《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中那样生起气来就乱扔东西吗?还是象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那样虽然怒火中烧,却只是阴险地冷笑,并不表露呢?你的人物赴约总是迟到、早到还是准时呢?你的人物对官方的反应是象伍迪?艾伦(Woody Allen)在《安妮?霍尔》中那样当着警察的面撕毁司机的驾驶执照吗?建立在独特的性格特征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动作和话语都可以扩大我们对你的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你在剧本中写到某处时不知道你的人物在这种情境下该怎么做的话,那就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吧。看你在类似的情况下会怎么办。你自身就是最好的材料来源。好好练习。
        你既然提出了问题,你就能解决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一切取决于你对人物的了解。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你的人物想达到什么目的?是什么驱使他努力去达到目的?或者没有达到?在你的故事中,他的需求或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在那里?他们要得到什么?读者和观众对你的人物感觉如何?这是你作为作家的任务——在真实的环境中创作真实的人物。
        人物还是什么呢?
        物还是我所谓的启示。在故事进程中我们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比如在《秃鹰的三天》中,罗伯特?雷福德在邻近的一家饭馆叫午饭吃。我们知道他有文化,是个“收集了世界上最全的一套退稿信”的作家。然后,我们极富于戏剧性地接受了他适应新情况的那种态度。这新情况就是有人要杀他,而他还不知道是谁和为什么。小劳伦佐?杉波尔(Lorenzo Semple)和大卫?雷菲尔(David Rayfiel)的紧凑的剧本向我们展现了罗伯特?雷福德这一人物的某些东西。
        剧作家的职责是把人物的不同方面展现给读者和观众。我们必须对你的人物有所了解。在剧情进展中,人物往往和观众同时了解到他在故事中的困境。这样人物就和观众一起寻找那个支持戏剧动作的情节点。同一性也是人物的一个方面。“他就好象我认识的某人”,这一识别因素是作家所能得到的最大的赞誉了。
        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所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述所有的性格特征——观点、个性、态度、行为——在构成人物的过程中都是互相关联并且会互相重叠的。这样你就有了选择的余地;你可以选用这些性格特征的全部或部分,也可完全不用。但是知道了它们是什么,你就能得心应手地掌握构成人物的过程。
        这一切都来自人物的传记。从人物的过去可以得出观点、个性、态度、行为、需求和目的。
        在写作过程中,写到二十页到五十页纸.你才会发现人物开始向你说话,告诉你他们要做什么,说什么。一旦你和他们有了接触,和人物建立了联系,他们便自为了。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要相信你有能力在“白纸黑字”的阶段选择动作和方向。
        有时你的人物可能改变故事线索,而你也可能拿不定主意是否让他们做下去。那你就让他们做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最糟也不过是你花几天时间认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犯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出事故、犯错误也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如果犯了错误,只要重写这一部分,一切就又重回正轨了。
        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他告诉我他正在写一出戏。这出戏要有不幸的“悲剧性”结尾。但在第三幕开始的时候,他的人物开始变得“滑稽”了。不断出现插科打浑的对话,而且结局也变得滑稽、不严肃了。每当他坐下来写的时候,幽默不停地涌现出来;他无法制止。他变得灰心丧气,最后因失望而放弃了。
        他几乎是找我来认错的。他开诚布公地解释说,他已束手无策。我建议他坐下来再写.就让字和对话听其自然地写出来。如果是滑稽的,就让它滑稽好了。那么他就能看到写出来的结果。如果它一直是滑稽的,而他又不喜欢,那最多把它锁到抽屉里存放起来就完了。然后再回过头来按他最早的设想重写第三幕。
        他照办了,果然灵验。他扔掉了第三幕的喜剧方案,然后按他早先严肃的方案写了一稿。这个喜剧是他不得不写的;但又是必须摆脱的。这是他回避“完成”剧本的一种方式。作家常常在一个作品接近完成时,坚持写下去而没有写完。完成之后你还有什么可干的呢?你是否读过一本书而不愿读完它呢?我们都曾有过。只要承认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就行了,不必为此担心。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那你怎样想就怎样写,看看结果如何。写作总是要冒风险的,你很难知道结果如何。最糟也不过是你再花几天时间重写那些行不通的东西!只是别指望你的人物从第一页就开始跟你讲话。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并熟知你的人物,那么你就会体验到某些阻力,然后才能有所突破,和你的人物发生接触。你的全部工作、研究、准备工作和思考时间的最后结果将是那些真实、生动、可信的人物——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练习:
        写你的人物传记,为你的主要人物和三个重要人物设计一种独特的观点。创作出一种态度,考虑能展现人物的某些行为或个性特征,考虑来龙去脉和内容。在下面几章你还要碰到这些问题的。

本文来自: 动画创作家园 详细出处:http://www.chinavid.com/Script/2006-3-31/7395.htm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五)

影视传媒文案     

第五章 创造人物
本章里我们来创造个人物、展开个故事

        写创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先有了想法,然后按照这种想法去创造人物。“三个家伙打算去抢曼哈顿银行”就是这种例子。你先有个想法,然后把人物“装”进去。《洛奇》讲的是一个穷极潦倒的拳击师得到和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比赛的机会。《三伏天的下午》讲的是一个男人为了要做性别转换手术打算到银行去弄钱。《竞赛》讲的是一个人想打破水上竞速纪录。
        创造人物要适合你的想法。
        写剧本的另一种办法是创作一个人物;从人物身上会产生出需求、动作和故事。《艾丽丝不再住在这儿了》中的艾丽丝就是这种例子。简?方达(Jane Fonda)想到一个在某一情境中的人物,她把它讲给合作者听。于是《归家》就诞生了。阿瑟?劳伦兹(Arthur Laurents)的《转折点》(The Turningpoint)是从那两个人物(由秀莉?麦克兰Shirley Mac Lai-ne和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饰)中产生出来的。创造出一个人物,你就能创造一个故事。
        在舍伍德?欧克斯实验学院里我最喜欢的编剧课之一就是“人物创作”课。我们设计一个人物,男的或女的,为剧本提供一个设想。人人参加,提出想法和建议。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物,于是我们就开始构成一个故事。这要花上几个小时,我们一般总能搞出一个扎实的人物,有时还能搞出一个很好的电影构思。
        我们得益不少,这种做法使我们学会了把创作经验的零星片断加以条理化的创作过程。创造人物是一个过程。在实现这一过程并获得体验之前,你完全象一个大雾中的瞎子尴尬地到处乱撞。
        你怎样去创造人物呢?我们从头开始。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回答。我用这些答案来形成一个人物。这样,从这个人物中就出现一个故事。有时这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搞出一个有趣的人物和富有戏剧性的电影前提。有的时候就不行。但是从有限的课时和班里同学们的状况看,这就算挺不错了。
        下面是进行得比较好的一课的简要情况。问题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来龙去脉到内容。当你读的时候,也可以另选自己的答案来代替我们的,从而能形成自己的故事。
        我对全班同学讲:“现在大家来参加一个人物创作的练习。
        我提出问题。你们提供答案。”
        他们乐呵呵地同意了。
        我说:“好,我们从哪儿开始呢?”
        “波士顿,”乔在教室最后一排大声喊道。
        “波士顿?”
        “对,他是波士顿人!”他说。
        “不!她是波士顿人!”几个女生喊着。
        “我没意见。”我问大家怎样,他们都同意。
        “好。”我们的对象是一个波士顿女人。这就是我们的起点。
        “她多大年纪?”我问。
        “二十四岁。”有几个人同意。
        我说:“不。”当你写一个剧本时,你是在为某个人写,为某个演员明星写。这个人应当是“银行肯投资的”。是费伊?邓纳维、简?方达、黛安?基顿(Diane Keaton)、拉克尔?威尔许(Raquel Welch)、坎迪斯?伯根(Candice Berge-a)、米阿?法罗(Mia Farrow)、秀莉?麦克兰,还是吉尔?克莱伯格。
        我们最后决定她是二十七、八岁。我们不想搞得太具体。
        如果我们为简?方达写的话,黛安?基顿就会拒绝它。
        我们接着说:“她叫什么名字?”
        我想到“萨拉”这个名字,我们就用了这个名字。
        “萨拉姓什么?”
        我决定用萨拉?唐珊德。姓名就是姓名嘛。
        二十七岁的波士顿女人萨拉?唐珊德就成了我们的起点,
        她就是我们的题目。
        然后我们创作来龙去脉。
        让我们来设想她自已的历史。为了简明起见,我对所提的问题只要一个答案。班上提出了若干答案,我只选用一个。你完全可以不同意我们的答案,而做出你自已的答案,创作你自己的人物和故事。
        我问:“她的父母是什么样?她父亲是谁?”
        我们决定他是个医生。
        她母亲呢?
        她是医生的妻子。
        她父亲叫什么名字?
        莱昂尼尔?唐珊德。
        他的生活经历如何?
        我们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设想。最后是这样决定的:
        莱昂尼尔?唐珊德属于波士顿社会的上层人士。他富有,精干,思想保守。二次大战期间他中断了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学业去当了两年兵。战后他回家结了婚,并完成了医科的学业。
        萨拉的妈妈怎么样呢?她在成为医生的妻子之前是干什么的呢?
        是个教师。有人说,“她的名字叫伊丽莎白。”好。伊丽莎白在认识莱昂尼尔时可能已经在教书了。在莱昂尼尔念完医科之前她依然在小学教书。他开始行医后,她就不再教书而当起家庭主妇了。
        “萨拉的父母是什么时候结婚的?”我又问。
        如果萨拉现在二十七、八岁,那她的父母一定是在战后结的婚,也就是四十年代末。他们结婚大概三十年了。有人问:“你怎么算出来的。”
        我答道:“减出来的。”
        父母间的关系怎么样?
        是稳固的,可能一般。不管有用没有用,我又补充了,萨拉的母亲属摩羯宫,她父亲属天秤宫。
萨拉是什么时候出生的?1954年4月,属天羊宫。她是否还有兄弟姐妹呢?没有,她是独生女。
        记住,这就是一个过程。每个问题都有很多答案。如果
        你不同意这些答案就换一个,创造出你自己的人物。
        她的童年怎样?
        独生女。她希望有兄弟姐妹。她大部分时间是一人独处。
        她可能到十来岁以前一直和母亲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然后就象一般情况那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得一塌糊涂了。
        萨拉和她父亲的关系如何呢?
        很好,但有些别扭。他始终想要个儿子。为了讨父亲的喜欢,萨拉成了个假小子。
        这当然使她母亲感到反感。也许萨拉总是想讨父亲的喜欢,赢得他的爱抚。当假小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却成了和母亲作对的人了。这以后反映在她和男人的关系中。
        萨拉的家庭象所有的家庭一样,但我们为戏剧性的目的
        尽可能多地勾勒出细腻的冲突。
        我们开始捕捉到唐珊德一家的动势了。到此为止,还没有太多的不合,我们就继续探讨萨拉?唐珊德的来龙去脉。我指出,很多年轻女子一辈子都在研究他们的父亲或寻找父亲的形象。用这一点作为人物的基础是很有意思的。就象很多男子也在他们所认识的女人中间寻找他们的母亲那样。这并非始终如此,不过确实发生过。因此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有利地加以利用。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很多讨论。我解释说,在创造人物时,必须注意罗列人物的细节。这样你才能决定选用或不选用它们。我告诉同学们,这种练习是建立在尝试和错误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要剔除那些没用的,只用有效的。
        萨拉小的时候可能表示想象父亲一样当个医生,而她母亲反对,提醒她说:“年轻姑娘,特别是波士顿的年轻姑娘是不当医生的,当个社会工作者、教师、护士、秘书或家庭主妇都行。”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是这样的吧?
        我们接下去说,萨拉的高中生活是怎样的呢?
        她活跃,爱交际而且调皮。她不用下很大功夫学习就能得到好成绩。她交了很多朋友,并且是反对校内种种限制政策的造反头头。
        多数年轻人都造反,萨拉也不例外。她中学毕业后决定上拉德克利夫大学,这使母亲很高兴。但她主修政治科学,这却让母亲不安。萨拉对社会活动很积极。她和一个学政治科学的研究生发生了关系,参加了六十年代的静坐和抗议活动。根剧她那反叛的天性所采取的这些行动成为她的性格的一部分——观点,态度。她在拉德克利夫大学毕业时得了个政治科学的学位。
        现在怎么样呢?
        她搬到纽约去,以便找工作。她父亲支持她,同意她的行动。她母亲很担心,不同意她去。萨拉并没有按母亲的希望那样去做——象“一个波士顿正派女人”那样结婚、成家。
        要记住,我再说一遍,戏剧就是冲突。母女间的关系在剧本中可能用得着,也可能用不着。在我们做出决定之前先看它是否有效用。作家总是从选择和责任的角度来进行工作的。
        萨拉来到纽约是我们人物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到此为止,我们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萨拉?唐珊德的来龙去脉上。现在,我们要创造内容了。
        让我们来确定作用于萨拉的外在的力量吧。图解如下。

                         人 物
                        ━┳━
                            ┃
        ┏━━━━━━━━┓
        内在的                   外在的
        ━┳━                   ━┳━
            ┃                           ┃
       人物传记 ┏━━━━┳━━━━┓
          职业的 个人的                       私生活的
        (工作)(婚姻与社交)       (独处)

        萨拉于1972年春来到纽约市。她干了什么呢?
        租了间房子。她父亲每月寄给她些钱,并且瞒着她母亲。
        萨拉是自食其力的,她愿意这样。然后怎样呢?
        她找到了工作。她找了个什么工作呢?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已基本上了解萨拉是哪种人。
        她是中上层出身的、独立的、有自由精神的、反叛的。她是第一次独立生活并喜爱这种生活。她投身到这种生活之中。
        让我们来探讨作用于萨拉的外在的力量吧。
        1912年的纽约。
        尼克松在白宫执政。越南战争还打得很凶。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精疲力竭的状态中。尼克松去中国。麦戈文在总统初选中占优势并有希望当选。乔治?华莱士在一商业中心遇刺。《教父》正在上映。
        按戏剧性的要求,哪种工作“适合”萨拉呢?
        她在纽约的麦戈文的竞选指挥部里找了个工作。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讨论。最后,我解释说,这项工作能满足她的反叛天性。这反映她离家后独立迈出的第一步。
        这符合于她那积极的政治态度,并涉及到她在大学主修政治科学的背景,这也使她的父母可以有所反对。两个人都反对。
        我们在寻找冲突,对吗?
        到现在,通过一个尝试和犯错误的过程,我们开始寻找主题,或戏剧性前提,把萨拉带入导致戏剧性动作的特定方向上去的某些东西。要记住,剧本的主题是动作和人物。
        我们已经有了人物了,现在该去找动作了。
        这是一个漫无目的的创作过程。我们提出一些想法,做出修改,重新安排,也犯错误。我刚说了一件事,接着又反驳了自己。不要着急。我们在寻找一个特定的结果——一个故事。我们必须使自己“找到”它。
        1972年的纽约。一个选举年。萨拉?唐珊德是作为一名雇员为麦戈文的竞选活动工作的。她的父母投谁的票呢?
        萨拉在竞选工作的经验中对政治发现了什么呢?
        政治并不一定是干净和理想主义的。可能萨拉发现有人在搞非法的活动——她会采取行动吗?
        我提示,可能发生了一件事。它造成了一场重大的政治事件。也可能她的一个男朋友为抵制征兵跑到加拿大去了。她也可能卷入了让抗拒征兵的人返回家园的运动。
        要记住,我们是在设计一个人物,创造来龙去脉和内容,探索一个即将出现的故事。创造出一个人物来,故事就随之产生了。
        有人说,萨拉父亲的观点与她不同——他感到逃避征兵是对国家的背叛,应当枪毙。萨拉站在他的对立面与他争论。她认为越南战争是错误的、不道德的和非法的。对此有责任的人、那些政客才该揪出来枪毙!忽然,课堂里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全班五十个同学对几年前发生的事情的态度和观点两极化了,空气变得紧张而沉重。
        我认识到这一创伤还没有痊愈。我们就越南战争的冲击问题讨论了几分钟。我们决定,战争已经结束。把它埋葬了吧。
        然后有人喊起来:“水门事件!”当然罗!1972年六月。这不是一件可能影响萨拉的戏剧性事件吗?对!萨拉会感到激愤;这个事件会导致或激起戏剧性的反应。这在我们那个还没有创作出来的、没有讲出来的、没有确定的故事中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钩子”。要记住,这是一个创作过程,混乱和自相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两年半以后,尼克松下台了,战争也差不多过去了,关于大赦问题的争论变成最重要的了。萨拉由于卷入了政治活动,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将会引导她得出戏剧性的解决方式。当然这些现在还不清楚。
        一个学生提出,萨拉可能会卷入要求完全赦免抗拒服兵役者的回家运动。我们都认识到,萨拉是个以政治为动力的人。我的问题是“能起作用吗”?是的。我问,这会促使萨拉进法学院,当律师吗?人人都有回响。我们对此作了不少讨论。班里有些人认为这没用。它们联不上。没关系。我们是在写剧本。我们需要一个高于生活的人物。我可以想象得到简?方达、费伊?邓纳维、秀莉?麦克兰、范尼莎?雷德格雷夫、玛莎?梅森、吉尔?克莱伯格或黛安?基顿扮演女律师的角色。用句陈词滥调的老话,“商业片嘛”,不管这是什么意思。
        在星涅玛比尔制片厂(Cinemobile Studio)里,我的老板弗瓦德?赛德对一个剧本所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剧本讲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由哪个明星来演?”我的回答总是一样:保罗?纽曼、史蒂夫?麦克奎恩(Steve Mac-Quinn)、柯林特?依斯特沃德(Clint Eastwood)、杰克?厄科尔森、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雷德福等人,这样他就满意了。你写剧本不是为了糊墙的,我猜,你写出来就希望能卖出去。你可以同意或不同意把一个波士顿女律师作为影片的主人公。我的评语只是:这行得通!对于我来讲,萨拉进法学院有特殊的理由:她想帮助改
变政治制度。一个女律师是一个很好的、富有戏剧性的选择。当律师是否符合她的性格呢?是的。让我们沿着这条线索发展,看看会发生什么吧。如果萨拉当上了律师,那就可能发生一些事情,一个能够激发出一个故事的萌芽的事件或事变。同学们开始提出各种设想。有人提出,萨拉可以从事军事法律以帮助抗拒服兵役者。另一个人提出,她可以在有关贫民的法律领域工作。也有人提出是搞企业法、海运法或劳工法等。作为一个律师能够提供大幅度的戏剧可能性。一个波士顿女人指出,萨拉可以卷入有关公共汽车的争论之中。这是个好主意!我们是在寻找一种戏剧性的前提,能够发出创作反应,一个“钩子”。
        有人提到,他听说一个关于核电站的新故事——事情就这样到来了。就是它!我认识到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钩子”,好牌!萨拉可能卷入一场关于核电站的纠纷,可能是关于安全防护问题。或是缺少安全防护,也可能是关于建设地点问题,或是幕后的政治势力问题。我说,这就是我们要求的——一个动人的、人人都在议论的、有争论的故事;故事发展线索的“钩子”或“激发点”。我只要让萨拉能成为一个律师。大家都同意。我们现在接着扩展那些作用于萨拉的外在势力,并开始形成我们的故事。有人提出,假没我们的前提是让萨拉?唐珊德卷入一场反对建设核电站的运动,可能是她通过一番调查发现某一个核电站不安全。政治就是政治,或许某个政治家不管安全与否,支持电站的建设。就象凯伦?西尔克伍德的案件那样。对,就这样。这就成了我们故事的“钩子”或戏剧前提。(如果你不同意,那就找你自己的钩子!)现在,就轮到创作特点、细节和内容了。我们就会有剧本的主题——动作和人物。剧本将把注意力集中在核电站的主题上。这个主题在今后的十年里将会成为我国,甚至世界上的一个主要的政治争论问题。
        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最近在加利福尼亚的普莱森敦,官方关闭了一个核电站,因为他们发现这个电站座落在离一条大地层断裂带——一个距地震中心不到二百米的地方。你能想象如果地震毁坏了核电站会怎么样吗?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吧!
让我们来设想一种对立的观点。她父亲对核电站会说些什么呢?他可能会说:“必须让核电站能为我们服务。我们在能源危机中要想得远些,要发展一种未来的能源,而这就是核能。我们只能让国会和原子能委员会决定它们的安全标准、建立规则和指导方针。”但如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决定并不总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这可能正是萨拉偶然发现的——一座核电站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可能直接在政治上有利。现在必须发生一桩事来创造戏剧性情境。
        有人提议,核电站有人受到放射性污染,这件案子交到了萨拉的法律事务所,萨拉就这样卷入了这件案子。
这是个很好的主意!它成了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故事线索;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工人受到放射性污染,案子提到萨拉的事务所,她受理了这件案子。剧本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就是:当萨拉发现工人受到的污染、致命的病患是由于安全保护措施不健全所造成的时候,她不顾威胁和阻碍,决心为此采取行动。
        第一幕是设置。我们可以从这个工人受污染为开始。这是一个富于视觉动力的段落。这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倒下了,人们把他抬出工厂,一辆救护车轰鸣着穿过波士顿的街道。工人们集会抗议,工会领导们开会决定起诉,保护工人免受工厂中不安全的生产条件的危害。根据这种情况和设计,萨拉被指定受理这件案子。工会领袖们不同意——因为她是个女人。官方拒绝她介入此事,但她千方百计地设法察看了这个工厂;弄清楚了不安全的情况。有人向她的窗户扔“砖头”,威胁她。法律事务所帮不了她的忙。她找到政界人士,但他们对这个问题躲躲闪闪,说受到污染是工人的错。新闻界开始四处探听。她了解到在电站管理和安全标准之间有一种“政治联系”。有人说可能他们发现有些钚燃料下落不明。
        这是剧本第一幕的情节点。
        第二幕是对抗。萨拉在她的调查过程中遇到一个接一个的障碍,这重重障碍使她怀疑到某种政治上的有意掩盖。她再也不能回避了。我们还需要一点“爱情趣事”——可能她和一个刚离婚带着两个孩子的律师好起来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他认为她“疯了”、“有偏执狂”、“想入非非”,在这种紧张状态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没法维持了。
        她会经受和她的事务所的成员们的冲突并遭到他们的反对;人们可能告诉她,如果她仍坚持调查就会被撤出这件案子。他的父母也不同意她,这样她在家里也有冲突。唯一帮助和支持她的是那些在核电站工作的人们,他们希望萨拉成功,公开暴露不安全的工作条件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到新闻机构,安排一个认为萨拉应继续调查的新闻记者。他想从这件案子里搞出一个新闻。在他们两人之间可能有些浪漫关系。
        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是什么呢?要记住,它必须是一个能“钩”住动作转向另一方向的事变或事件。
可能记者拿给她某些“证据”,表明有一种政治徇私,井涉及不少官员。她拿到证据了——那她会怎么办呢?
        第三幕是结局。萨拉在工厂工人和新闻机构的帮助下,公开揭露了在政府关于安全标准的规定问题上的政治徇私。这个工厂暂时被关闭,直到建立新的安全标准。人们祝贺萨拉的坚持精神、勇气和胜利的结局。换句话说,我们有个“向上”的结尾。我们的“女英雄”胜利了!
        结尾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在“向上”的结尾中,诸事顺利。就象在《天堂可以等待》(Heaven Can Wait)、《洛奇》、《星球大战》(Star Wars)或《转折点》中那样,从此大家都幸福地生活下去。“悲哀的”或“暧昧的”结尾“取决于观众”,让他们去设想,正如在《五首小乐曲》(Five Easy Pieces)、《一个独身女人》(An Unmarried Woman)或《F.I.S.T》(《拳》)等影片中那样。在“向下”的结尾里,所有的人都死光,如《非法集团》、《卖花生的卡西迪与跳太阳舞的小伙子》、《邦妮和克莱德》、《秀格兰德快车》(Sugarland Express)等就是这样。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结束你的故事,就考虑一下“向上”的结尾。除了让你的人物被捉住,被枪打中,被捕,死了或被谋杀的结尾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在六十年代,我们用“向下”的结尾。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制作者又喜欢“向上”的结尾。比如说《星球大战》,它在较短的时间内收益比历史上任何影片都多。控制着好莱坞的是害怕和贪婪两样东西。
        把你的故事处理成“向上”的结尾!
        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了一个名字叫《防护措施!》
        我们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波士顿年轻女律师发现了一个核电站的工作条件不安全,她不顾政治上的压力和对她生命的威胁,成功地把这个问题向公众揭露了出来。这个核电站被关闭了,直到进行了修复并有了安全的条件。考虑到我们仅花费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创作了一个人物和一个具有强烈的戏剧前提的故事,这还算不错。我们有一个吸引人的主要人物——萨拉?唐珊德,有一个动作——揭露一项丑闻。我们有了开端,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第二幕的潜在冲突,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以及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你可能不同意或不喜欢这个设想。这个练习的目的只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向你们表示怎样在创造一个人物的时候就产生一个戏剧性动作,从而形成一个故事。就象我前面讲过的那样,写剧本有两种方法:先产生一个想法然后把人物装进去;或者创作一个人物然后让故事从人物中产生出来。第二种办法就是我们刚才来用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波士顿年轻女人”派生出来的。

本文来自: 动画创作家园 详细出处:http://www.chinavid.com/academic/2006-2-22/k6702.htm  

广告脚本标准格式

 

标准格式为:序号 景别 镜头运动 画面 台词 音乐或音响 电视广告文案的表现特殊性(一)特殊的形式 电视广告文案是广告文案在电视广告中的特殊形式。由于电视广告文案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语言文字符号外,还必须掌握影视语言,运用蒙太奇思维,按镜头顺序进行构思,这颇似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因而又被称为电视广告脚本。 电视广告的各种构成要素:素材、主题、艺术形式、表现手段以及解说词等,都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必须首先通过电视广告脚本的写作体现出来,从而使电视广告文案显示出有别于其他广告文案的特殊性。(二)特殊的性质 电视广告脚本是电视广告创意的文字表达,是体现广告主题,塑造广告形象,传播广告信息内容的语言文字说明,是广告创意的具体体现,因而,它是现代广告文案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它又与报刊等平面广告文案的性质有明显的区别:它并不直接与受众见面,因为它不是广告作品的最后形式。只不过是为导演进行再创作提供的详细计划、文字说明或蓝图,是电视广告作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未来广告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视广告脚本包括既相连接,又各自独立的两种类型:一是文学脚本,二是分镜头脚本。文学脚本是分镜头脚本的基础;分镜头脚本是对文学脚本的分切与再创作。前者由文案撰写者(编剧)撰写,后者由导演完成。(三)特殊的语言--影视语言 影视语言不仅是电视广告的信息传达手段,也是电视广告形象得以形成、体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是电视广告的基础和生命。1.影视语言的特点(1)具象性、直观性。它总是以具体形象来传情达意,传递信息。(2)运动性、现实性。摄影机具有客观地记录现实的作用和"物质现实的复原"功能,因而影视画面的基本特征是"活动照相性",可以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3)民族性、世界性。影视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且是一门世界性语言,可以成为各国人民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的工具。2.影视语言的构成主要由以下三部分要素构成:一是视觉部分,包括屏幕画面和字幕;二是听觉部分,包括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三是文法句法--蒙太奇(镜头剪辑技巧)。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注意 电视广告所独具的蒙太奇思维和影视语言,决定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既要遵循广告文案写作的一般规律,又必须掌握电视广告脚本创作的特殊规律。具体要求是:(一)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二)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必须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 (三)按镜头段落为序,运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广告画面,必须时时考虑时间的限制。因为电视广告是以秒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画面的叙述都要有时间概念。镜头不能太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所要传达的内容。 (四)电视广告是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视听结合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因此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即广告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声画对位"。(五)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应充分运用感性诉求方式,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引导受众产生正面的"连带效应"。为达此目的,脚本必须写得生动、形象,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具有艺术感染力。这是电视广告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六)写好电视广告解说词,也称广告词或广告语。它的构思与设计,将决定电视广告的成败。1.广告词的种类:包括画外音解说、人物独白、人物之间的对话、歌曲和字幕等等。每一则电视广告,可根据创意和主题的需要,只取其中一、二类,不一定包罗万象,贪多求全。2.广告词的作用:弥补画面的不足,即用听觉来补充视觉不易表达的内容;揭示和深化主题;进一步强化品牌或信息内容。⒊ 广告词的写作要求有以下几点:⑴写好人物独白和对话,它的重要特征是偏重于"说",要求生活化、朴素、自然、流畅,体现口头语言特征。⑵对于旁白或画外音解说,可以是娓娓道来的叙说,或者抒情味较浓重的朗诵形式,也可以是逻辑严密、夹叙夹议的理论说道。⑶以字幕形式出现的广告词要体现书面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特征,并符合电视画面构图的美学原则,具备简洁、均衡、对仗、工整的特征。⑷重点写好广告词中的标语口号,要求尽量简短,具备容易记忆、流传、口语化及语言对仗,合辙押韵等特点。 目前,电视广告片的各种常规时段有5秒、10秒、15秒、30秒、60秒等。我们在选择电视广告文案的表现形式时,不仅要依据广告策略、广告信息内容、广告目标受众等情况,而且还要与时段的选择产生对应。 ⒈ 一般情况下,5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加深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印象,强化受众对广告主体特定形象的记忆。因此,一般采用瞬间印象体的表现形式。以一闪而过,却具有某种冲击力的画面,与简洁凝练的广告语相结合,来表现企业形象或品牌个性。如"乘红河雄风,破世纪风浪"、"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一品梅,芳香满人间"、"好空调,格力造"等。 ⒉ 10秒和15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其广告目的是要在短时间内,对广告信息作单一的、富于特色的传播,突出企业形象或品牌个性,或独具的"卖点"。因此,适合采用名人推荐体、动画体、新闻体,以及悬念体、简单的生活情景体等表现形式。如李媛媛作的"朴欣口服液"广告,赵本山作的"泻痢停"广告等,都曾由30秒的长广告片中剪辑过15秒的广告片。 ⒊ 30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可以从多角度表现产品的功能、利益点。适于采用名人推荐体、消费者证言体、示范比较体、生活情景体、以及简短的广告歌曲形式等。如"盖中盖"广告、"朴雪口服液"广告、"齐力洁"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孔府家酒"广告、"沱牌曲酒"广告等。 ⒋ 60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可以表现更丰富的广告内容。可以采用广告歌曲体、生活情景体、消费者证言体、示范比较体等较为完整的表现形式。

几大要素:

1.主题文案(主题广告语)

2.对应画面(手绘layout也可)

3.旁白(与画面对位)

4.片尾标板(通常为公司logo/楼盘logo/电话号码等)

不明白再问.

========================================================

大纲:

1.传播目的

2.传播定位及支持点(什么必须要表达的)

3.主题口号

4.针对客户

5.形象定位(达到什么形象效果)

6.成片要求(格调/调性/表现方式)

7.要求提供文案,layout,结构

8.要求报价

9.选景和导演推荐

10.指定完成日期(要求提供日程安排)

 

 

广告文案是由标题、副标题、广告正文、广告口号组成的。它是广告内容的文字化表现。在广告设计中,文案与图案图形同等重要,图形具有前期的冲击力,广告文案具有较深的影响力。

....广告标题:它是广告文案的主题,往往也是广告内容的诉求重点。它的作用在于吸引人们对广告的注目,留下印象,引起人们对广告的兴趣。只有当受众对标语产生兴趣时,才会阅读正文。广告标语的设计形式有:情报式,问答式、祈使式、新闻式、口号式、暗示式、替醒式等。广告标语撰写时要语言简明扼要,易懂易记,传递清楚,新颖个性,句子中的文字数量一般掌握在12个字以内为宜。

....广告正文:广告正文是对产品及服务,以客观的事实、具体的说明,来增加消费者的了解与认识,以理服人。广告正文撰写使内容内容要实事求是,通俗易懂。不论采用何种题材式样,都要抓住主要的信息来叙述,言简易明。

....广告口号:口号是战略性的语言,目的是经过反复和相同的表现,以便名域其他企业精神的不同,使消费者掌握商品或服务的个性。这以成为推广商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广告口号常有的形式:联想式、比喻式、许诺式、推理式、赞扬式、命令式。广告口号的撰写要注意简洁明了、语言明确、独创有趣、便于记忆、易读上口。

================================================================

1.伊利纯牛奶广告文案案例:

广告文案:无论怎么喝,总是不一般香浓!这种不一般,你一喝便明显感到。伊利纯牛奶全乳固体含量高达12.2%以上,这意味着伊利纯牛奶更香浓美味,营养成份更高!

广告口号:青青大草原 自然好牛奶

广告文案:一天一包伊利纯牛奶,你的骨骼一辈子也不会发出这种声音。每1100毫升伊利纯牛奶中,含有高达130毫升的乳钙。别小看这个数字,从骨骼表现出来的会大大不同!

广告口号:青青大草原 自然好牛奶

广告文案:饮着清澈的溪水,听着悦耳的鸟鸣,吃着丰美的青草,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此自在舒适的环境,伊利乳牛产出的牛奶自然品质不凡,营养更好!

广告口号:青青大草原 自然好牛奶

赏析:这三则系列广告,除角落里的品牌标识及产品包装外,没有任何图型。画面中心,巧妙地利用汉字字型的精心编排设计,通过一系列的象声词,分别表现人们迫不急待地喝牛奶的声音;因缺钙而导致的骨骼碎烈的声音;以及乳牛在舒适的环境中惬意地吃草鸣叫的声音,调动受众的想象和联想,形成视觉冲击力。而广告文案又对画面主体文字作了形象的说明、注释和深化,道出了伊利纯牛奶诱人的浓香、纯真精美的品质和饮用后的效果及其根源,非常有说服力,很能打动消费者。是以文案写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典型佳作。

2.太太口服液案例:

广告正文:

不让秋雨淋湿好心情,

心情好,脸色自然的。

不让秋日带给女人一点点的伤,

没有黄褐斑,脸色是真的。

不让秋风吹干肌肤的水

肌肤充满水份,脸色更加好。

不让秋夜成为失眠的开始,

晚上睡得好,脸色才会好。

[评析] 太太口服液系列广告作品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从干燥的秋天引申出对女人肌肤的伤害,以浪漫的秋季带出产品特性——呵护女性皮肤,女性在享受浪漫的同时,肌肤也变得漂亮了。每一则广告在构图、布局、文案和风格等方面具有统一性,各部分又十分均衡、协调、配合、巧妙。广告文案围绕中心,从“不让秋雨淋湿好心情”、“不让秋日带给女人一点点的伤”、“不让秋风吹干肌肤的水”、“不让秋夜成为失眠的开始”四个方面宣传产品特点、构图及方案富有延续性及系列性,成功地推销了产品,该广告获得2000年全国报纸广告医药保健类铜奖。

=====================================================================

3.某酒精饮料电视广告创意——旅游篇

导游带着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游览名胜。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听导游解说,惟有一个身穿绣龙背心,绸短裤,圆口黑布鞋,腰间别一个酒葫芦,一派不伦不类的中国打扮的外国小伙子在队伍后面有点心不在焉。

北京颐和园。

导游:“颐和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

“香。”外国小伙子脱口而出。

导游诧异地望着他。

小伙子眼珠一转:“我是说古色古香。”

西安楼观台。

导游:“西安楼观台是老子写书的地方……”

“醇。”小伙子又冒出一句。

导游奇怪地看他。

小伙子一挤眼:“我是说气韵浓醇。”

无锡太湖。

导游:“太湖以风景秀美著称……”

“甜。”又是那个外国小伙儿。

导游又是惊异的目光。

小伙子做了个鬼脸:“我是说甜山蜜水。”

山海关长城。

导游:“山海关是长城的尽头……”

“派。”这回小伙子一脸肃穆敬仰之色。

导游调侃:“这回是什么‘派’,巧克力派?还是草莓派?”

小伙子想了想:“派……就是派。”

导游大笑:“你用词还是挺准确的。”

小伙子冲镜头神秘地拍拍腰间的酒葫芦:“其实,我是说‘某某酒’”。

2

某酒精饮料电视广告创意——形象篇

旭日东升,水中也倒映着一个太阳。

波涛荡漾,搅碎一片金波。

写着酒名字的金字从水中冒出。

镜头拉远,一个巨大的金色酒杯摆在山海关的烽火台上,杯中是变小了的酒名字样。

远处是沐浴在朝阳中的大海,海水里跳动着一个初升的太阳,大酒杯里也闪动着一个红太阳,和酒名字样共同组成一幅宏大的画面。

一个身穿红色晚礼服的女人从烽火台上跃入大海。

一个浑厚的男声:“用大海的胸怀为你的生活溶进太阳。”

LOGO。

3

某中成药电视广告创意——形象篇

一组极美的自然风光。

(草原、河流、大海、沙漠、山川……)

画外音:“我们生活在自然中。”

电视屏幕,气象员在播报天气预报。

植物学家在热带丛林中丈量植物的叶片。

潜水员拿着水下摄象机在拍摄海底动物。

动物学家把大猩猩送回大森林,猩猩转过头。眼底露出不舍的目光。

画外音:“我们在关心着自然。”

烈日下,人们在收割麦子。

一束太阳光。

沙滩上做日光浴的人们。

森林里原木搭成的小木屋。

北极,爱斯基摩人把宽大的裘皮帽子带在头上。

竹排在碧绿的江水中划过。

画外音:“自然也在关心着我们。”

原野中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树下一个小女孩在午休,一片树叶慢慢飘下来,越变越大,最后盖在小女孩的身上。

画外音:“某某(药),精华大自然的关心。”

4

某儿童食品电视广告创意——寻宝篇

音乐。

一片镀着淡淡的金黄色的绿草地。

一个白色皮球滚入画面,身穿红色太阳裙的小女孩跑过来,俯身抱球。

小手抱着皮球离开地面,草皮也随着白球一起卷了起来,露出一条幽暗古旧的石阶通向地下。

光滑的皮球上突然冒出了鼻眼和小手。

皮球神秘地说:“我们去寻宝!”

小女孩抱着皮球沿着台阶往下走的侧影,朦胧的光线勾勒出她脸上有些疑惑的神情。

皮球的画外音:“下面有金银财宝。我知道,我带你一起去。”

残破阴森的石墙,布满了台藓的石阶。

女孩稚嫩的画外音:“宝贝?”

女孩的侧面肖像,表情里带着疑惑,带着惊惧。一道强光突然照在女孩的脸上,在她的眸子上打上一轮华彩。

地道的一个岔路口,下面还是古旧的台阶,石壁的一边露出一个洞口,灿烂的阳光从那边透出来。

女孩看看下面的台阶,又转向那灿烂的阳光。

皮球的声音:“下面有宝,往下,往下。”

洞口外面传来若隐若现的欢快的声音。

皮球焦急地催促:“往下,往下。”

女孩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灿烂的光芒,扔掉皮球,向阳光奔去。

皮球滚落进阴暗的地道。

阳光下,草地上,无数某儿童食品在欢乐的舞蹈,他们快乐地唱着品牌的名字。

小女孩飞快地跑向儿童食品,和它们一起快乐地舞蹈,小女孩稚嫩的童音和食品们一起唱着:“健康的某某(食品)才是宝。”

=================================================================

电视广告文案范例分析

电视广告所独具的蒙太奇思维和影视语言,决定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既要遵循广告文案写作的一般规律,又必须掌握电视广告脚本创作的特殊规律。具体要求是:

(一)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

(二)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必须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

如:"索尼" 电视广告脚本

画面:长沙发上一男青年在看电视。电视在画外,人物为正面表情,下同。

男青年旁多了一个女青年。

中间又出现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

这对男女逐渐老了。沙发上又多了他们的儿媳和两个孙子。

广告词:这是索尼。

脚本来自:《中国广告精品探胜》第145页

这则电视广告脚本,全部采用视觉语言,通过动态变化的画面进行叙事,使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化为可见的视觉形象--索尼电视机可以伴随三代人。岁月流失,质量不变,款式、效果永不过时,为三代人所喜欢。广告词只四个字,强化了"索尼"品牌。未加任何说明,传达出如此丰富的内涵,可谓蒙奇思维的典范。

 

MTV制作前期脚本

 

《原来你也在这里》

请允许我尘埃落定

用沉默埋葬了过去

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

才隐居在这沙漠里

该隐瞒的事总清晰

千言万语只能无语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喔···原来你也在这里

啊···哪一个人

是不是只存在梦境里

为什么我用尽全身力气

却换来半身回忆

若不是你渴望眼睛

若不是我救赎心情

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

喔···原来你也在这里

原来你也在这里

 

一、无音乐

镜头1: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趴在一张桌子上画同一张画   中景   4秒

镜头2:一个妇女很生气地过来将女孩带走   全景   3秒

镜头3:女孩依依不舍地回头   特写   3

镜头4:男孩站在桌边看着女孩离去沉默无语   移动镜头   越来越远  中景   4秒

二、音乐开始(A为女主人公,B为男主人公,A、B在同一家公司却不同工作室)

第一天

镜头5:在工作的A看了一下手表   特写  2秒

镜头6:A整理好手上的工作起身下班  近景  4秒

镜头7:A走到公司楼道时看到了一副画便走过去  中景  4秒

镜头8:画(一个女人孤独地走在大街上)  特写  2秒

镜头9:A看着这副画便笑了随手拿出一支黑笔   近景   2秒

镜头10:A在画上画了一个月亮就走了   中景   3秒

镜头11:工作中的B也看了一下手表(A看后的5分钟后)准备下班  中景  2秒

镜头12:B走到了同一条楼道看到那幅画便停了下来   特写  4秒

镜头13:B看了那副画也笑着拿出一支红笔在女人身旁画了一盏路灯  侧面近景   3秒

镜头14:画   特写  2秒

第二天

镜头15:A下班走在楼道上又路过那幅画   侧面近景   2秒

镜头16:A又拿出黑笔画了一个男人(走向女人)   正面近景   5秒

镜头17:A收起笔对画笑了笑走了    正面特写  3秒

镜头18:B下班又一次不经意的路过那幅画停下脚步    全景   3秒

镜头19:B站在画前拿出红笔随手在男人身旁画了一辆车    侧面中景   4秒

镜头20:B收起笔笑着转身离开   正偏侧面全景   2秒

第三天

镜头21:A忙碌地工作   正面中景    2秒

镜头22:B也同样在忙碌地工作    侧面特写    2秒

镜头23:A停下手中的工作拿了杯子去了茶水间    全景   3秒

镜头24:B也拿了杯子走向茶水间    全景   4秒

镜头25:A冲了一杯咖啡加了半包糖,将剩下的糖放在了橱柜  近景   4秒

镜头26:A离开了房间,同时B走进了房间    特写   5秒

镜头27:B也冲了杯咖啡转身走到橱柜前看到了半包糖    近景   3秒

镜头28:B拿起半包糖笑了笑   正面特写    2秒

镜头29:A还是看了表下班了   中景    4秒

镜头30:A站在画前微笑    特写    2秒

镜头31:A在画上用黑笔画了一些雨  近景  3秒

镜头32:A 离开    特写   4秒

镜头33:B走到画前微笑   正面特写   2秒

镜头34:B用红笔在男人手上画了一把伞离开   中景   3秒

第四天

镜头35:A站在画前画画   侧面特写   3秒

镜头36:A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画了个黑色的大问号离开    正面特写   3秒

镜头37:B来到画前想了想笑了   正面特写   3秒

镜头38:B用红笔画了个倒着的问号(与刚刚A画的刚好构成一个爱心)   特写   4秒

镜头39:B离开    背面中景   4秒

第五天

镜头40:雨景自然   全景   3秒

镜头41:A看了下表又望了下窗外拿起外套下班    中景   3秒

镜头42:B看了下窗外拿起伞下班    中景   3秒

镜头43:A走到画前看了看笑笑离开    近景   4秒

镜头44:B走到画前看了看笑笑离开    近景   4秒

镜头45:A走到公司门口看到    中景    3秒

镜头46:天黑了人群顶伞走过、没顶伞的跑过    侧面全景   4秒

镜头47:A顶着外套跑到了大街上路灯旁     全景    5秒

镜头48:B顶着伞走着碰到了A     中景   3秒

镜头49:A、B互相笑笑,B为A撑伞(停在街上)    近景   4秒

镜头50:有辆红色出租车从B身边经过    侧面全景   5秒

镜头51:对镜头50做了个特写拍照转化为A、B一起画的画又转化为他们小时候一起画的那幅画

三、音乐停止

镜头52:重复镜头1

镜头53:A、B微笑着看对方并同时说“原来你也在这里”   侧面特写   3秒

镜头54:A、 B羞地低下了头    近景   4秒

镜头55:A、B同撑一把伞离开    背面全景渐渐黑屏    6秒
 

MTV前期拍摄脚本

 

《等一分钟》MTV前期拍摄脚本

片  长:3分11秒

制作方式: PC非编        

scene 1

火车站。叠出字幕《相见恨晚》。

scene 2

男孩特写。带着MP3听歌.

scene 3

女主角提着一个大行李包上车。手里拿着车票,寻找座位。

scene 4

女孩走到男孩旁边看了下座位号。

scene 5

男孩发现女孩,取下一只耳机。

0:25:00~1:03:00

scene 6

女孩微笑特写

scene 7

男孩帮女孩举起行李包放至行李架。

scene 8

夕阳,火车运行 全景

scene 9

男孩拿着一只耳机给女孩,女孩带上。

scene 10

正面特写,男孩拿出手机。

scene 11

打上“你真美…”三个字递到女孩子手里,手机特写。

1:03:00~1:35:00

scene 12

女孩微笑,

scene 13

男孩想睡觉了,不知不觉头靠在女孩肩上,女孩转头看了看。

1:36:00~1:45:00

scene 14

洞口,火车,全景。

scene 15

女孩突然觉得头痛,从座位站

1:45:00~2:00:00

scene 16

女孩来到车厢连接处,手扶着窗,从口袋里拿出药瓶

scene 17

男孩惊醒,去看女孩(轨拍)

2:00:00~2:00:00

scene 18

女孩吃完药,男孩突然出现在身后

scene 19

女孩转身,与男孩面对面2:00:00~3:15:00

scene 20

手特写,女孩把药瓶悄悄藏在口袋里

scene 21

男孩关心的寻问3:15:00~3:30:00

scene 22

女孩摆手,示意没事,转头看着窗外

 3:30:00~4:02:00

scene 23

女孩拉着男孩的衣角到走到窗边和男孩一起看风景

scene 24

男孩把手放在女孩的肩膀上,女孩轻轻的把头靠在男孩肩膀上

scene 25

火车到站,乘客下车,全景

Scene 26

车厢内女孩提着行李回头看了一眼,下车

Scene 27

车站,女孩下楼梯站在地下通道,突然回头冲了上去,跟拍

Scene 28

火车已经开了,女孩追了一段停了下来

Scene 29

火车挡住发女孩,火车过后,女孩站立在那儿发呆

Scene 30

特写女孩转身

Scene 31

男孩脚特写,走进镜头

Scene 32

女孩表情特写,惊讶

Scene 33

男孩低头,抬头微笑(上半身特写)

Scene 34

男孩背面,女孩表情,扭头微笑,眼中带泪

Scene 35

男孩,女孩全景 。移

 

 

 

 

Scene 18

火车上,手机在桌上振动,女孩泪流满面……

 

 

 

 

 

Scene 1

小巷全景

Scene 2

两人相拥进入旅社

Scene 3

房顶,男孩点蜡烛

Scene 4

女孩坐在桌前许愿

Scene 5

男孩女孩一起吹蜡烛

Scene 6

男孩拿DV拍女孩

Scene 7

女孩用手挡住脸,跑了几步,晕倒,男孩从DV的屏幕中看到

Scene 8

男孩抱起女孩冲出宾馆                 

Scene 9

医院,药瓶特写

Scene 10

女孩躺在病床上

Scene 11

唱歌镜头

Scene 12

男孩靠在病床旁睡着了,醒来发现女孩已不见人影

Scene 13

吊针头特写 滴药到地上

Scene 14

男孩到火车站寻找女孩

Scene 15

收到短信,拿手机

Scene 16

手机特写,究,你很好,可我的时间不多了,宝贝,你一定要幸福

Scene 17

男孩拨女孩的电话

Scene 18

的士上,手机在振动,女孩泪流满面……

正在学习MTV脚本制作。看到一些不错的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