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45:43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再考察
陈文旭1 ,  陈树文2
(1.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2.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奠基性、开创性地位。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详尽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力度。目前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领域比较集中,譬如在选题上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各理论之间关系研究,等等。其中,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是一个当前学术界探讨比较多的课题。一方面,它关系到如何科学评价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个架构中的地位问题;另一方面,它也涉及到能否正确厘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之间关系问题。目前学术界在该问题上形成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奠基性的地位。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石仲泉老师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1];刘毅强老师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2];刘云峰老师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石”[3],等等。
尽管邓小平理论被概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之内,但并不意味着否认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奠基性和开创性地位。历史与现实表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进程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彼此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主题尚未发生改变情况下,党的十七大将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之下,是具有合理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新概念的使用,一方面,反映着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成果的重大创新。笔者认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奠基性和开创性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尝试从思想前提、实践之基、理论之源三个角度来考察。
一、思想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向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认识或实践的过程中,从物到思想即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路线是根本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路线。
1.邓小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全党面临两大拨乱反正问题:在政治路线上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组织路线上是阻扰,还是尽快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干部的工作?但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都遇到了“两个凡是”的阻扰,致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这一环节,率先批评“两个凡是”,认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反对引用毛泽东的“片言只语”来骗人、吓唬人,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问题,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于什么才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精髓呢?在同一次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同年9月19日在同教育部负责人的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此后,邓小平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又提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同年9月,邓小平同志从朝鲜访问回来,在东北地区视察时,他又多次正式把实事求是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在1978年12月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他的这一讲话,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从而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4]据此,党的十二大通过修改的党章,依据邓小平的阐述,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完整的表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88年5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5]可见,邓小平已经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政治路线上完全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组织路线上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我们党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一系列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
从思想路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决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内在地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新时期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实事求是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中国社会主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解放思想,除旧布新,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创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体制、新模式,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其后,我们党又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继续探索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跨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在“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从全人类的视野思考、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
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事实证明,善于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来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走向辉煌的卓越领导艺术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实践之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之间构成一种供求关系。理论应实践的需求而产生,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实践的需要程度,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是由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的。[6]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系统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性作用,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必将成功地指导这场伟大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邓小平理论,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更不会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报告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邓小平早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根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就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1985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8]。同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还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谈话中进一步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观点、主张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和现实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必将指引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引向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理论之源:从邓小平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表明,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新的命题开始使用,在这个命题之下内含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一同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伟大理论成果。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邓小平理论在整个理论体系框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源泉和最近逻辑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这么说,一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者共同的理论来源是同一的,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二则,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三者面临着共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需要,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理论和现实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可以看作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下的展开和发展。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同时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架构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发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标志着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此后探索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最终确定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是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先提出来的,当然,按照邓小平同志当时表述,他本人使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笔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所指代对象是同一的,都是强调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其实,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9]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更明确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0]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都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系统阐发了邓小平理论在新时期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同时,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要求。2001年7月,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全面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宪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系统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并对其内涵作了科学界定。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整个理论发展过程中,邓小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理论体系中的本源性理论,处于奠基性、开创性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者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参考文献
[1] 石仲泉.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12-17.
[2] 刘毅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J].湖南社会科学,2008(6):58-62.
[3] 刘云峰.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石[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2-34.
[4][9]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163.
[5][8][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0,135,3 .
[6] 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和思想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08(1):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