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死亡质量 进步的指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33:37



  生是死的开始,死为生之终结,最初已经昭示了最后,最后则概括了最初。

  出生和死亡,是人最为无法避免之事。也就是说,死亡,正如出生,是生命个体的本质规定。就像是括号的两边,括号以内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对生命的尊重,不仅要顾及整个过程,也须得同时顾及生和死这两个节点,除了让人生得欢喜,活得愉快,还得让人死得安然。

  虽然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但每个人又都不知其为何。濒死的孤独也就达到所有孤独的高潮,因为没有人能跟你交流这种经验,你也不可能对任何人言说。而就身体方面来说,临死者的生理通常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在各种身体和精神的烧灼中,死亡便让人产生一种恐惧和焦虑。由此,便有了“死亡质量(Quality of death)”之说。

  根据互动百科网的引用,新加坡连氏基金会与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共同完成的一项反映临终护理水平的排名。他们将之称为死亡质量指数。在这里死亡质量实际上就是指代临终人被护理的水平,包括生理关怀、心理关怀以及道业或是说精神的关怀。

  这份囊括全球40个主要工业国家及发展中经济体的排行榜上,英国排名第一,能够提供最令人满意的临终关怀。澳大利亚排名第二,其次是新西兰和爱尔兰。

  中国台湾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14位。中国香港,全球排名是第20位。 中国大陆在这份排行榜上居第37位,印度排在第40位。

  报告中说,在中国死亡仍是一个禁忌话题,导致许多人不能接受恰当的临终关怀。除了这种文化传统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也可能让每年去世的近千万中国人晚境更加凄凉。

  晚景凄凉,不仅在传统语境中看起来是个悲惨的事情,在现代来看,也是社会不够进步的特征。因为,临终关怀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有种说法,不尊重死亡的人,是不懂得敬畏生命的。而一个无所敬畏的社会,则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说是毫无禁忌也好,毫无规矩也罢,总之是没有什么底线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类对生命的糟践现象,正是有这样的一个大背景。我们试图创造着良好的出生环境,我们想方设法改善民众生活,但是我们却因为意识不到位或是故意寻找理由,忽视了最后这个环节。

  毕竟社会的组织最终的目的是人。活得有尊严,死得也要有尊严。什么时候,这个社会开始重视死亡质量,开始花力气改善临终关怀,这个社会就是更为尊重生命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到这世界走一遭,总算是有始有终,所谓的幸福总算是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