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秋特色的史官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35:19

有春秋特色的史官文化

2010-07-27 01:16:45

浏览 1186 次 | 评论 7 条

  在春秋以前,史官们都做些算卦、拜神、祭祖先之类的杂事儿。到后来,才开始转换角色,一本正经地记载周天子、诸侯以及高级干部们的吃喝拉撒。《左传》里有曹刿劝谏鲁庄公的一段话:“……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君举必书”就是当时史官们的工作职责。

 

晋灵公是一个著名的花花公子,成天不理朝政,跟一班宠臣游玩作乐,用弹弓打人,还残忍地砍下厨子的手,惩罚他没有把熊掌炖熟。执政官赵盾知道后极力劝谏,可晋灵公不但不悔改,反而想做掉赵盾。他设宴招待赵盾,暗中埋伏了恶狗和武林高手。没料到赵盾运气不错,逃出了都城;他的侄儿赵穿为了营救叔叔,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重新立了一位新君。晋国又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晋国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故,史官们当然不会闲着。晋国史官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知道这事儿后觉得很冤枉啊,因为事实上晋灵公是为赵穿所杀。

赵盾并没有给董狐安一个“诽谤罪”,将他打下大牢(按照他当时的权限,这样做轻而易举),而是据理力争,试图为自己洗清罪名。针对赵盾的辩解,董狐说出了写作的理由,“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没有逃出边界,就还是晋灵公的臣子,回到都城就应该讨伐乱臣,否则的话,“弑君”之名就应当由他承当。言外之意是:书写历史有它自己的写作逻辑,不能按照政治斗争的逻辑来。

赵盾哑口无言,好一阵才苦笑道,“哎呀呀,古诗云,‘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却总是自寻烦恼’,这可能就是在说我吧?”

自此,赵盾就背上了“弑君”的黑锅。

孔子非常赞扬董狐的行为,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都是表示褒扬的意思。赵盾没有利用权力打压董狐,孔子觉得也很了不起,也表扬他是“古之良大夫”。

董狐的运气算是比较好的,他碰上了一个愿意讲道理的官员。有的史官,可是要为他的职业信念付出生命的代价。

齐庄公勾搭上了大臣崔杼的老婆,两人眉来眼去很多年,崔杼只能打破牙齿和血吞,听凭帽子上绿油油一片。后来,他找了一个很机会,把齐庄公给杀了,掌管了齐国军政大权。

崔杼叫来史官太史伯,和颜悦色地说,“嗯,昨天这事儿你就这样写,齐庄公因病去世,享年**岁。”

太史伯摇摇头说,“我已经写好了,7个字,‘夏五月,崔杼弑君。’”

崔杼摇头说,“这样不好,你改一改。”

“不改。”

崔杼的脾气似乎没有赵盾好,所以太史伯不改的结果就是掉脑袋。崔杼把太史伯杀了,换他二弟当史官。

“你改一改?”

二弟也是犟脾气,所以他的脑袋也掉了。

估计这太史伯一家是史官专业户,二弟死了之后又轮到三弟。三弟年纪比较小,崔杼笑眯眯地跟他说,“你看,你还年轻,来日方长,以后就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好不好?”

三弟看看他,再看看竹简,挥笔书写——还是那几个字“夏五月,崔杼弑君”。三弟写完之后,不紧不慢地给崔杼上了一堂学术课,“我们写历史的,就是要秉笔直书,否则就算逃脱一死,也会受世人唾弃。当年晋国史官董狐曾经不畏权势,坚持把赵盾弑君的史实记载入历史,他就是咱哥几个的榜样。废话不多说,您请便吧。”

崔杼脸色苍白,这个当前齐国最有权势的人,也不得不在史官们面前退步了。他挥挥手,放三弟回去,说,“哎,我为了社稷安全就承担下这罪名吧,想来以后的人们会原谅我的。”

三弟出去后,半路上碰到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原来他以为三弟也被杀了,就拿着竹简匆匆赶来接替他。三弟拿出竹简来给他看,他才放下心来。

春秋时期的史官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职业信念,自觉担负对现实的责任,秉笔直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史官文化。他们没有“为尊者讳”的权衡,仅仅为了文字上的是非曲直,就如此将生死置之度外,前仆后继,春秋时代的史官真是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