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校生活的一个侧面和我的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2:04:26
2007-05-20 | 回忆母校生活的一个侧面和我的感悟 3307
标签:回忆 母校 时光 今日风雨同行
走出校门已近四十年,校园的故事,昔日的心情,种种回忆已成为生命中的珍藏。穿越四十年的时空再来审视往事,能否让我们更好地感悟人生呢?
我在女附中有8年。初中时混混沌沌,倒也快快乐乐。顺利入团,学习也凑合。毕业时因化学考得不好,只落得银质奖章,无缘保送高中。到了高中一切都不同了,从少年步入青年,那是我人生中的重要时光,差不多奠定了以后一生的追求和品格。
在女附中读书,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学校优良的传统、朴素的校风、严谨的治学、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教育宗旨,还有最优秀的校领导和一大批具有非凡智慧、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使多少学生向往。只不过我们六六届又因为遭遇了那个特别的年代,就有了那个年代的不幸。
六十年代,极左思潮就已影响到社会,而在文**革时达到了高潮,走到了极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和三年自然灾害而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国家迅速克服了暂时困难,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之后又开始了“四清”和反右倾运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又日趋尖锐起来。极左思潮也泛滥到教育领域,各种宣传教育,让我们满脑子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促成了年轻一代的极左情绪。阶级斗争、敌情观念、帝国主义颠覆、修正主义复辟、世界革命、解放全人类、斗争哲学、斗私批修、狠挖私字一闪念和灵魂深处闹革命等,是被应用得最多的词汇。思想始终在一种亢奋中,时刻不忘中国是世界革命的根据地,不忘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革命的大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理想被架得高高的,又纯粹得空空的,
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大志攀高峰,一心为公,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记得我的铅笔盒和笔记本里,贴的一是革命烈士诗抄,二是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也是当时无数青少年的座右铭,它激励了中国的几代人,现在来看这种励志的座右铭毫无疑问依然非常鼓舞人。 但我们昨天和今天对“碌碌无为”肯定有不同的解读,更会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因为不少人包括我自己,以前是把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与轰轰烈烈划等号的,不曾知道社会是复杂的,人生可能是艰难曲折的,命运和机遇并不一定会眷顾你。宝塔尖上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此简单的道理或说是现实,为什么会不明白,为什么总觉得奔不上那个宝塔尖就很失落,就觉得是白活一世呢?相当多的人,一辈子也就是在基层各种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做着简单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但社会的有序运转却离他们不行。很多人一辈子可能连一个精彩的片断都没有,只是在平平淡淡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年轻时的轻狂很自然,也并不一定是坏事,然而是时间和空间使我们逐渐有了一份淡定。
当时报刊上有很多讨论。与我们有关的比如有“青少年要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突出政治是否应该落实到业务上”;“是应该先红后专,还是先专后红”;还有“如果你不会游泳,是否应该下水去救人”等等现在看来很幼稚可笑的问题,却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现在分析起来,其实内心是在挣扎,因为你凭心而得的客观看法会与宣扬的革命情操有矛盾,又要做驯服工具,心中就真的不知该如何思考了,找不到答案。
前几天和妹妹网上视频,她说刚刚与中学同学Y聊过天,Y说起了一段往事,就是有一次她们在我家里,议论起老师,对老师的一些处理同学问题的作法不满,我当时就觉得她们不应对老师有意见,是自由主义,让他们去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Y和妹妹现在想起来就笑我好正统、好教条、好主观呀。那时的我就是那样。其实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也会被人批评原则性太强,太教条,但并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坚持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是在退休后才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意识到工作也要讲究行为艺术,要有宽容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甚至也可以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为他人争取一些个人的利益。
还记得那年月吃好点,穿好点,都被认为是贪图享受的资产阶级思想,是忘了还有三分之二的阶级兄弟在水深火热之中,另外人们为艰苦朴素而艰苦朴素未免流于了一种表面形式。我还记得一件小事,那时3303会穿一些很漂亮的很大摆的那种裙子,有些同学认为她不够朴素,而03毕竟是见过些世面的(她曾是优秀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年纪又比我们大些,她说,这是我回国前在缅甸(泰国?)生活时穿的,如果不穿,再买新的,不是更浪费吗?她是多么实事求是呀。
我一直认为,高三三同学们的渴望磨练自己的革命热情,非常可贵,非常可爱,非常纯洁。想起几件有意思的事,讲给现在的年轻人听,他们都难以理解。记得有一个周末,为练革命筋骨和铁脚板,我们班半夜到学校集合,一路行军到颐和园,刚到门口,公园的管理人员就知道我们是女附中高三三的,原来是校领导的电话已打来,让班干部回电话。后来听说是一个家长向学校汇报的,校领导担心我们的身体和安全,我们则大不以为然。还有一次下乡劳动,学校认为我们在长身体的阶段,要吃得好一点,不让我们与老乡同吃。同学们则有点不满,要求吃糠,忆苦思甜,校领导其实挺恼火的,就开大会耐心解释说,现在连农民都不吃糠了,……。在农场劳动时抬土,我们都拼命给自己压担子,但校领导就要求我们量力而行,农场的工人也说,干活要悠着劲儿来。那时真的是不太懂为什么要悠着劲儿来。后来不管是作工人还是当干部,还是那股拼命劲,虽说是无怨无悔,但到底是损伤了自己的身体,脱离了周围的群众。
极左思想渗入校园的另一大表现,就是出身论冒头,以至到后来愈演愈烈。其实本来女附中虽高级干部、国家领导人子女密集,但所有的同学之间并没有什么等级划分,没有什么特殊化。但社会的影响改变了这一切,于是就有了种种迹象,认为家庭出身不好就一定会对你有不好的影响,就和政治不可靠划上了等号,连欢迎外宾等活动都不能参加,且将直接影响你入团、入党和升学,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心灵会有什么样的打击,造成多大的政治压力,心情会多么郁闷,是可想而知的。一张政审表定终身,是太残酷了,我想那时在班级里,同学间,也渐渐有了潜在的隔阂和优劣之分。其实就是对出身好的同学也同样有负面的影响,政治的优越感、与人为善的缺失,唯心的人生观,都可能会在社会上工作中给自己带来挫折。那个年代给我们的概念就是,人与人,都是阶级关系,只有阶级情同志爱,它是人情亲情爱情的先决条件,而人性博爱仁慈宽容都是封资修。在我家也曾有过一段故事,我大约是文**革时知道我有个是地主婆的姑姑,爸爸解放后就渐渐与她没有了联系,在1983年爸爸病危的时候,姑姑的一封信几经辗转到了爸爸手中,爸爸是独子,那是他唯一的妹妹,生活在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区),真是妹妹找哥泪花流啊。爸爸看了信只是沉默并不说什么,于是妈妈给姑写了信,寄了钱和衣物,但爸爸说我们孩子们不必和她联系。直到妈妈去世,我在妈妈的通讯簿中找到姑的地址,写信通知她妈妈去世的消息。不久姑回信了,一手工整的繁体字,我才知道她有文化(想象中她是文盲),也才从后来的信中了解到,姑的公公是地主,姑夫一直在外面做事,姑则是教小学的教员。对姑姑我隐隐地有了一种歉疚感,就给她寄些钱物,直到她离去,其实钱物又能补偿什么呢?
学生以学为主,明确学习目的是当然的首要问题。因为阶级出身是给人打烙印的,所以一切都要和它联系。出身好的自然是学习目的明确,家庭出身不好的,无论学习得好与不好,都有学习目的不明确之嫌。好可能是白专,个人奋斗,不好就是没有革命责任感等等,非常格式化。还有入团,也存在入团目的明确不明确的问题,要考察你是否有个人动机。一切都要与阶级斗争挂钩,都要贴上政治的标签,并且要求你一切都必须是为了革命事业,不能有自己的一点利益诉求,个人的一点追求,私人的所有空间都是被否的。现在看来,我觉得是太理想化,太极端化了。
快四十年了,对往事的记忆已经不完全清晰。我的回忆及感想仅表达了一个小小侧面,且由于个人的局限性,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现在正值迎接母校90华诞之际,我想,我们这一届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一段不能抹去的历史,不说这段历史,就不完整。不反思这段历史,是一个遗憾,人生的历程一定会烙下时代的印记,这是想法一。想法二,对学生中那种幼稚的革命热情,偏激的革命行为,校长老师也只能尽力地和风细雨地劝说阻止而已,当时那个极左的大气候,大形势,一般人谁也无法阻挡。即使这样后来在文革中他们也被学生贴大字报,认为是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甚至酿出了悲剧。想法三,我们反思只是就事论事,并不需要追究什么,争论什么,好多问题现在难以说清,只是想敞开心灵的一扇窗,追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使自己的认知和境界得到提升和超越。想法四,说说那段事,我以为,丝毫不会损伤母校的荣誉,我们永远以母校为骄傲,我们也永远以曾经是女附中人为自豪。对母校只有永远的感恩,永久的祝福。所以写这篇日志,是想对我们自己有个交代,是想让所有的同学都能释放出自己的心情,更好地实现我们6633永远风雨同行的愿望,让我们更期待校庆的重逢那一天!(这篇日志写了有些时日了,只是犹豫再三,今天还是下决心贴出来。)
录一段歌词,以表心情: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评论 (22) |  阅读 (226)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18:31  | 最后修改于 2007-05-25 14:36
提示:“固定链接”为您显示此篇文章的固定不变链接,如果您有还有疑问请点击帮助
链接地址:http://old6633.blog.sohu.com/46857238.html复制此地址
评论
感谢王玫的真诚!我也有和你相同的感受:“敞开心灵的一扇窗,追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使自己的认知和境界得到提升和超越。”人到了60岁,这种自问更显出它的重要!3341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0 22:09
回复
07,6633博客建立后,你的贡献大大的,特别是,你能敞开心扉,一改过去不爱说话的状况。记得在学校时,有一次你让大家给你替意见,但是大家说不出什么,因为平时你少言寡语,大家不了解你,你好像非常难过。现在不同了,即使不同意你的有些看法,也能知道你的想法、你的真诚。31

发布者6633-31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08:42
回复
记得昨天我是坐的沙发,现在连板凳都没有了

发布者old663316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09:14
回复
“只是想敞开心灵的一扇窗,追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使自己的认知和境界得到提升和超越。”欣赏你的观点

发布者old663316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09:16
回复
6633-31 在上文中提到:
07,6633博客建立后,你的贡献大大的,特别是,你能敞开心扉,一改过去不爱说话的状况。记得在学校时,有一次你让大家给你替意见,但是大家说不出什么,因为平时你少言寡语,大家不了解你,你好像非常难过。现在不同了,即使不同意你的有些看法,也能知道你的想法、你的真诚。31
31:你的记忆很对,我在青少年的时候话很少,一方面是性格不活泼,一方面是没头脑,没思想,没主见,好像还没长成人,所以难得有和别人的沟通。很明显反应在作文上,小学时还得过宣武区小学生作文比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到高中两节课老是写不出来,就是因为只掌握了作文的方法,但脑子空空,只有一些循规蹈矩的东西。我后来常常想到这个境况。谢谢你知道我。也谢谢大家的理解。 07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13:30
回复
你的直言、你的坦诚、你的自省都让我好感动!在高中三年,我和你接触不多,对你也不甚了解。6633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你的几篇博文,让我对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的一些认知很深刻,佩服!最后,祝你:好人一生平安!

发布者663328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17:07
回复
07:你敞开心扉,直抒胸怀,真诚坦率的日志让我感动!“我们这一届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一段不能抹去的历史,不说这段历史就不完整,不反思这段历史是一个遗憾。”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极左思潮对国家、对个人的危害,启迪思想、也才能使我们的认知和境界得到提升。你能穿越四十年的时空,审视往事,赞赏你的认知和勇气,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点的,感到你的真诚,你的真善美。我们6633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了,相信大家的心也会越来越贴近。
663319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20:22
回复
为王玫姐姐的质朴感动,加油!

发布者看了又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21:46
回复
你们班的相册怎么找不到了?最好把模块建在首页。

发布者看了又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1 21:52
回复
原来我很犹豫,写这种东西是否会破坏大家欢欢喜喜迎校庆的好心情,况且个人的感受恐有偏颇,但有觉得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所以还是把它放到日志上了。得到大家理解,就不会太担心了,真的谢谢你们!也感谢大家的过奖,我知道我自己有太多的不足。07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2 08:06
回复
你真是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只是更深刻、更具透视感和力度。我感谢你,为我们的女附中生活做了极好的归纳和剖析。现在想来,原来人应是那样本真的、率直的。只要除去了一切装饰才是最美的。3327

发布者Old6633 (http://old6633.blog.sohu.com/)
2007-05-22 08:11
回复
08: 你忘了署名了吧?我大概知道那个同学是谁,但不知道回来的那晚又发生了那么多故事!想想也真够有意思。梅主任没批评你吧?07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2 08:12
回复
看了又看 在上文中提到:
你们班的相册怎么找不到了?最好把模块建在首页。
欢迎你相册在首页的右下方

发布者old663316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2 08:20
回复
07:你看你的日志从昨晚6:30到今晨8时,而且中间还隔了一夜,竟迅速有了14条评论,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说明6633的同学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是多么希望互相交流、理解,通过这样敞开心扉,使我们会对极左思潮对国家和个人的危害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提高,既升华了我们的认识又加强班级的和谐,我想,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没关系,敢说话说真话,慢慢地彼此了解、到理解,彼此释然,共同向前看,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好事呀! 663319的心里话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2 09:23
回复
和同学们有同样的感受,心灵,感动,真善美,了解,理解,释然,深刻,交流,升华,剖析,透视感,力度,本真,率直,心扉,极左思潮,干连,不回避事实,质朴,勇气,提升,超越,真诚,直言,坦成,自省,沟通,深刻,佩服,认知,心路历程,高兴,和谐.3329

发布者Old6633 (http://old6633.blog.sohu.com/)
2007-05-22 12:11
回复
真诚能够使人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有了交流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才会有感动,才会包容、敞亮、快乐!谢谢王玫给我带来了这种感受!3341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2 20:31
回复
我还要再谢谢大家的心里话。我是特别希望能在走过了昨天之后,我们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让今后都是快快乐乐! 07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3 13:47
回复
08:你说的事让我们对梅主任和校领导更肃然起敬,他们太敬业了,对我们太关爱了,永远感动着我们。
我们班确实与众不同。回忆起来,我觉得虽然幼稚,但也可贵,主观上是要把自己锤炼成革命接班人的那么纯洁的心。 07

发布者Old6633 (http://old6633.blog.sohu.com/)
2007-05-23 17:07
回复
诸位同学,千万不要误会了,梅树民老师还健在!去年我和24还去看过他,4月我还和他通过电话!有的文章说他去世是错误的。3341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7-05-23 19:58
回复
07,我猜你在写大块头呢,果不其然。我喜欢你的文风,干练,不徊避事实,有深度。我同意你所说,只要是事实,就不存在损伤荣誉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有时代的络印,要回忆,自然会涉及到各个方面,如果没有这条底线,就没有人敢讲话。也相你所说,我们不为追究,也不争论,只因为中学时代是奠定人格的重要时期,当我们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就会想回头看看,我们的丰富经历已经让我们懂得了理解和包容,我们借着校庆到一块儿来叙叙,这是人之常情呀!
先来说说行军颐和园事件。这是梅树民主任处理的,我在颐和园往回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梅主任,我就知道事情扩大化了,梅要求我一定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按时回家,我在解散的时候宣布了这条纪律,可就是这位家长打电话的同学在途中进了一个军事学院,说是她爸爸工作的地方,我们劝不听,要求她通知家里。晚上九点梅来电话问此人在哪里,还让我等电话,不能睡觉,一共打了三个电话来。要知道那时只休星期天一天,而且梅老师家有电话吗,他在哪儿打电话?他为咱们班没少操心。后话再说。 3308

发布者Old6633 (http://old6633.blog.sohu.com/)
2007-05-24 1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