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照亮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3:56

让阅读照亮人生
方卫平 刊发时间:2010-07-20 09:19:34 人民日报  

  这或许是一个阅读资源空前丰富、阅读自由最为张扬的时代,但是当代儿童的阅读却与困境、危机、忧虑等字眼联系在一起。要理解并尝试解除这一困境,我们需要了解,儿童阅读不只是儿童与书本的一次简单组合,而是包含了从内容到方法、从内在动机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构成。

  功利阅读多 兴 趣阅读少

  从最早的儿童专门读物的诞生至今,少儿图书的出版规模随着其市场地位的提升而逐步扩大。据介绍,从1999年至2009年,整个国内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上升3.76个百分点。目前,国内已有约91%以上的出版社涉足少儿图书出版,激烈的竞争进一步推动了少儿图书的出版繁荣。

  当代儿童所面临的最大阅读问题,或许不是数量上的,而是质量上的。随着书本日益成为当代社会一种承载着特殊的经济、地位、身份与投资价值的符号,儿童阅读这一行为被赋予了教育投资、社会投资、未来投资等多重意义。许多成人对于儿童的阅读期待以及儿童自我的阅读动机,都与备考、升学等短期或长期的功利性目的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阅读被当成了一种手段,而不是精神的自我愉悦和满足,长此以往,阅读量的增加反而会有损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反过来看,既然功利阅读心态的转换并非短时间的事情,那么更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或许是如何在功利阅读的现实下,发掘趣味阅读的另一些可能的途径。事实上,适当的功利目的也有助于催生阅读的内在需求,而这种内在需求同样有可能转化为自觉的兴趣。例如,通过良好的阅读交流环境的创设,使儿童在阅读知识的展示、阅读能力的表现中获得自我肯定,进而促进其内在阅读兴趣的发生,就不失为一种功利阅读氛围下培养兴趣阅读的方法。应该说,成人为儿童阅读所提供的种种功利性支持,一方面妨碍了其单纯阅读行为的展开,另一方面也为儿童阅读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如何利用这种契机,将儿童阅读导向一个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上,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深阅读与浅阅读互补

  2010年夏,深阅读与浅阅读的话题因进入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而引起热议,但究竟深阅读“深”在何处,浅阅读又如何“浅”法,两种阅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很多人却不甚了了。一些人将浅阅读与网络阅读相等同,视浅阅读为“肤浅”、“零碎”、“快餐式”的病态阅读方式,也还有论者将深阅读与浅阅读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此消则彼长。

  从目前对于浅阅读的批判来看,浅阅读的“浅度”似乎得到了过多的强调,而其广度却尚未得到应有的认识,但后者恰恰是构成一种健康的浅阅读方式所不可缺少的内涵。良性的浅阅读除了追求一种与深阅读相近的精神满足外,在拓展个体知识面、养成个体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深阅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浅阅读也是一种能力。然而,在当代儿童的阅读生活中,一种与浅阅读相连的阅读广度与速度以及阅读选择的能力,正日益显出衰退的迹象。符合应考需要的各类精读模式的流行,在当代儿童身上培养起了某种不无缺陷的深度阅读的能力,使他们在狭窄的阅读空间中,失去了对于广阔的外在世界的阅读兴趣。  浅阅读的内容本身并不一定浅,深阅读的对象内容也不必一定深。以浅阅读的方式浏览有深度的阅读材料,既是一种阅读视野的拓宽与知识的丰富,反过来,出于特定的探究目的,以深阅读的方式进入“浅薄”易解的阅读材料中,恰有助于对材料、现象提出特殊的见解。因此,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深阅读与浅阅读的习惯,不但有助于他们在精神上丰富自我,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速信息时代对于信息选择与信息处理的挑战。
        阅读榜样与阅读指导

  在影响儿童阅读的各种因素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这种阅读榜样的作用,远胜过布置给孩子的阅读作业。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该调查包含了一项“对家长和孩 子是否喜欢读书这一行为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喜欢且经常看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其中95.1%的儿童因家长经常看书而喜欢上读书。

  在孩子的阅读生活中,成人并不只是扮演外在的陪伴者与监督者的角色。他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让自己也成为一个阅读者。成人的阅读爱好与阅读行为是对儿童的一种天然的指导。但要真正胜任儿童阅读指导者的角色,很多时候,仅仅自己阅读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经验和体验。

  对于出生在一个钟表匠家庭的法国学者卢梭来说,正是童年时代与父亲一起度过的那些晚餐之后“没完没了”的经典阅读时光,使他在未来的艰难岁月中不曾沉沦,最终走入了启蒙运动伟大的思想者行列。当代俄罗斯电影大师塔托夫斯基曾谈及,孩提时代母亲第一次建议他读《战争与和平》,往后数年中,又常常援引书中的章节片段,向他指出托尔斯泰文章的精巧和细致。“《战争与和平》于是成为我的一种艺术学派、一种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一种强烈的嫌恶感。”

  塔托夫斯基的童年经历再生动不过地表明,要让阅读照亮童年,它也要照亮童年周围的世界——要让书本吸引我们的孩子,它首先得吸引我们自己;要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它首先得成为我们自己的习惯。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行为导引方法,却也可以说是最具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