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文明瑰宝展(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8:01:40
  前几天去首博参观了“中国记忆”展,推荐大家抽空去看看(10月7日结束),外地朋友如果没空来也可看看偶办的“图片展”_

    这次展览聚集了全国55座博物馆169组件镇馆之宝,生动地勾勒出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轮廓。强烈推荐“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的几大亮点:

  1、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镂空图案,四只飞翔的神鸟,首尾相连,围绕着太阳,表达出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这件作品却产生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它被定为中华文化遗产标志,当之无愧。

  2、铜史书:1967年出土于陕西的史墙铜盘,上铸的18行284字明文,为我们生动阐述了西周文王至穆王的重要政绩和徽氏家族的历史。

  3、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为了奥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特别派出了由一位将军所带领的队伍来为奥运喝彩,这是中国的强大军团。

  4、T形帛画:1972年湖南兴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的这幅T形帛画不仅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它的制作工艺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5、金缕玉衣: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是目前国内出土的金缕玉衣中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花费10万人工完成,是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

  6、错金银牛形铜灯:在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这件作品可以说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之作,即便用现代人挑剔的眼光来看,点燃的灯散出的烟雾也被通过牛身中注入的水所吸引循环后才释放,可称得上环保,人与自然更和谐,难怪它被南京博物院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7、击鼓说唱俑:已有太多的人为这尊2000多年前的滑稽夸张的乐观精神所感染,已有太多的人看到他而忘却了烦恼,手舞足蹈的造型,夸张而不失本色。这一次,他更像是一名中国拉拉队的队员,为奥运健儿们在鼓劲。

  8、纸本欧阳询《梦奠帖》:作为唐初书法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所留下的真迹,目前所知仅存4件,而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梦奠帖》9行78字被元代郭天锡誉为“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是不朽的经典。

  9、宋·绢本设色《洛神赋图》: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可推曹植《洛神赋》,《洛神赋》一出,“洛阳纸贵”。但这幅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宋·绢本设色画同样是无价之宝。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这幅作品,充分反映了“高古游丝描”这种中国绘画的绝技。

    好啦,下面就贡献一下偶拍的饕餮大餐——“中华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图片展

 

 

笛子的鼻祖——贾湖骨笛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
尺寸:长22.7厘米
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藏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长肢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

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约公元前5800~前4700年)
尺寸:高105、宽20、厚12厘米
1998年秭归东门头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太阳神”石雕像。先人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立的人,头顶上刻着有23 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此人代表着中国主管太阳的神。万物生长依赖太阳,太阳崇拜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其信仰形式。此石雕像就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人们对太阳崇拜的产物。

 

双鸟朝阳纹牙雕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
尺寸:长16.6、残宽5.9、厚1.2厘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象牙雕刻的“蝶形器”残件。正面有阴线雕刻图案:中间为一组同心圆,象征太阳;外圆刻有光芒,象征太阳的光和热;两侧对称雕刻昂首相望、面向太阳的凤鸟,表现出双鸟背负太阳运行的主题。在图案两侧对钻有6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在我国古代关于太阳的神话中,鸟是太阳飞行的载体,《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尺寸:高16.5、口径39.8厘米
1955年西安半坡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葬具,为儿童瓮棺的棺盖。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上涂成黑色,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嘴旁、耳旁各有相对的两条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人面鱼纹则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鱼是丰产的象征,表达了原始居民祈求丰产、种族繁衍的愿望。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巫师珥两蛇的记载,认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龙的祖型——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
尺寸:长16.8厘米、宽11.5厘米、厚2.8厘米
1974年在巴林右旗羊场乡额尔根勿苏村征集
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墨绿色玉琢磨而成。猪首双耳竖起,两眼相对圆睁,吻前伸,口微张,鼻间有阴刻皱纹。龙体蜷曲无足,像蛇身,首尾相接处缺而不断,背部对穿一个供系挂的小孔。此物一般用作祈求吉祥和护身符悬挂在胸前,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的企盼;也是代表某种等级和权力的祭祀礼器。在远古观念中,猪为“水兽”,是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动中的常客。古谚又有“猪乃龙象”的说法,认为中华民族图腾“龙”起源于猪,由猪向龙的演变过程。在原始人想像中,至高无上的龙也能像猪那样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兴旺,把龙头描绘成猪头,象征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财富增多和氏族的兴旺。

大地为宗——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
尺寸:高8.8、直径17.1~17.6厘米,重6.5千克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
浙江博物馆藏

    这是迄今出土体积最大、纹饰最繁缛的一件玉琮, 被誉为琮王。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中有对钻圆孔,内圆外方,俯视两端如玉璧形。转角布列简化神徽纹,四个柱面上下各有一神徽纹。古代“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琮是一种祭祀地神的礼器。按天圆地方之说,玉琮内圆外方,分别象征天、地,寓意天地贯穿,可能是巫师沟通天地的法器。

 

陶器上的人类童年画——彩绘鹳鱼石斧纹陶缸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尺寸:高47、口径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陶缸可能是某个部落酋长的瓮棺。其上绘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柄石斧的画面: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并以浓重黑线勾勒眼睛以突出神采。这种绘画技法类似后世的勾勒和没骨。关于画面表现的主题,有学者认为鹳和鱼是两个氏族的图腾,而石斧是身份和权威的象征,鹳啄鱼表现了两个氏族之间的故事;也有学者认为“鹳鸟衔鱼”形象为古史传说中的“鸛兜”(颛顼的后裔)。 

神秘的符号——八角星纹彩陶豆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
1978年山东泰安县大汶口出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豆为盛食器,也是祭祀用的礼器。此豆口沿上用褐、红彩绘对顶三角形与若干线条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上绘有5个方形八角星状纹饰,纹饰构图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堪称我国彩陶艺术珍品。关于彩绘八角星纹,在安乡汤家岗出土白陶盘和凌家滩文化中的玉鹰上也刻有类似的纹饰。有学者认为这类纹饰有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四射的八角也寓意着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象征着大地,取天圆地方之意,表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原始集体舞——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50年)
尺寸:高12.5、口径23.8厘米
1975年在青海同德县巴沟乡出土
青海博物馆藏

    此盆为细泥,以黑彩在内壁绘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头饰较宽大,下着裙装,手拉手,再现出约5000年前舞蹈艺术的直观形象,这也是迄今出土舞蹈人物最多的一件彩陶盆。舞者都着统一的服饰,以统一的动作手舞足蹈,连头上的辫子以及尾饰甩的方向都一致。这说明舞者的动作、节奏、韵律都是统一的。这种牵手踏舞的形式,可能就是后世盛行、并一直流传至今的歌舞形式“踏歌”的滥觞。这是对文献所载原始舞“令凤鸟天翟舞之”, “以致舞百兽”等资料的形象说明。

 

氏族守护神——陶鹰尊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300~前3600年)
尺寸:高35.8厘米
1985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为盛酒器。器物造型与鹰的形状浑然一体,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鹰。鹰的两腿空心,尾巴下垂落地,自然地形成“三足鼎立”,既加大了容量,又具有稳定性。新石器时代以鸟类造型的陶器目前仅见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艺的杰作。用鹰作器型可能与人们对鹰的崇拜有关,这种动物矫健、凶猛,使当时的人们对其产生敬畏、崇拜。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时,萨马兰奇亲自挑选七件能代表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物,送往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示,陶鹰尊便是7位“使者”之一。

 

中国上古陶器的巅峰之作——蛋壳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尺寸: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
1975年山东日照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因胎壁薄如卵衣,故名“蛋壳陶”。此杯上部为宽口沿的杯身;中部为柄,柄两端细,中间圆鼓中空,有透雕,好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下部是覆盆状底座。杯和柄分别轮制后粘接而成。整体形态纤巧细致,雅致高贵,器身光洁细密,非常规整,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
 

 

铜爵

夏(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尺寸:带流长14.5、高13.5厘米
1984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爵为酒器,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青铜容器。该器采用复合范铸造而成。形体轻薄,长流尖尾,三足高尖且外侈。长流和尾的造型,加强了重心,使之平衡,且又对称美观。整体造型纤秀简洁,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鸟,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巧思。此爵以其棱角分明的长流、束腰修长的身姿呈现出金属器所特有的神态,成为时代最早、器形最美的青铜器典型代表。

 

中国最早的体系完整文字——刻辞甲骨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18.4、宽11.7厘米
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藏

    中国古代占卜时多用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使用甲骨进行占卜,要先取材、锯削、刮磨,再用金属工具在甲骨上钻出圆窝,在圆窝旁凿出菱形的凹槽。然后用火灼烧甲骨,根据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纹判断凶吉。甲骨上一般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这块甲骨上就有刻辞,记载了癸亥日占卜求雨的事情。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列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门径(分别为甲骨文、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考古学、理论模式)”之一。它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礼神酒器——铜猪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72、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
1981年湖南湘潭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尊为酒器。此尊以猪的形象为整体造型。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为酒的出入口。盖上铸小鸟增加情趣,疏密相间的纹饰更显高贵,可见当时设计者的观察写实能力和制作者技艺的精湛;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盛满酒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尊盛酒后,难以倒出,应配备有取酒的勺;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只孔武有力的野公猪。以野猪作为铜尊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犀角形酒器——龙纹铜兕觥(sìgōng)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19、长43、宽13.4厘米
1959年山西省石楼桃花庄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兕觥为盛酒器。《诗经》屡见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觥。”初多以犀角制作,此器是作为礼器而以铜仿犀角之形。此件兕觥前端龙首,盖面饰有逶迤的龙体,与前端的龙头相衔接,浑然一体。口部两排锯齿形牙的间隙可注酒。器物的功用与龙嘴巧妙结合起来,构思新颖。器身两侧饰夔(kuí)龙纹和鼍(tuó)纹,头部均向后方,与盖上的龙形方向相反,交错变化,使纹饰更加生动。口沿两侧的贯耳可系绳悬挂。如此造型的酒器迄今仅此一例。

三星堆出土的蜀国始祖神——纵目铜人面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高85.4、宽78厘米
1986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人面中空,大嘴微张,两只耳朵好像鸟翅膀一样向外伸展着。额头上有一个奇特的装饰,是用补铸法安装上去的夔(kuí)龙。整个面具表情威严肃穆,表现手法夸张,将人兽自然有机的融合一体,创造出具有通天法力的神灵形像。据史籍记载,先秦时期第一代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一般认为它是蜀国始祖蚕丛的形象。而其两颊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孔,推测此像可能是蜀民嵌于宗庙内木柱之上供奉。

千年奇“脸”——人面纹铜方鼎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38.5、口长29.8、宽23.7厘米
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鼎为饪食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该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虽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脸部表情如出一范,可见铸造者拥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许当时已经掌握了放大缩小的技术。人面写实逼真,表情肃穆,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这可能是中国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面貌写真,而其耳上有云勾角状物,下有手爪形饰,又有人认为这是古代文献中的“饕餮”形象。鼎腹内壁铸有“大禾”二字铭文,“禾”字如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形象,结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认为是对祭祀、祈祷谷物丰收的一种纪念。

商代宫殿的缩影——铜偶方彝

商代宫殿的缩影——偶方彝
商代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前1192年)
尺寸:通高60、口长69.2、口宽17.5厘米,重71千克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彝为容酒器,因形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故称偶方彝。通体以云雷纹衬地,以浮雕技法表现了饕餮、鸱鸮(chī xiāo)、夔(kuí)龙、大象等动物形象。在器体的长侧边缘口沿,各七个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而设计的。四面斜坡状器盖,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器底铭“妇好”二字。整器看去极似商代宫殿的“四阿”式屋顶,是商代宫殿建筑的缩影。

狞厉之美——龙虎纹铜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千克。
1957年安徽阜南县阜南月儿河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为盛酒器。龙虎纹铜尊以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装饰方式,组合成严整的画面。肩部有3条蜿蜒的游龙,龙首突出于器身之外。腹部为一首双身的虎,口衔一文身、屈四肢的裸体人形,虎首突起成圆雕。器表纹饰凸起,器内跟着凹进,这种铸造工艺在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多见。相同的虎噬人形象见于殷墟妇好墓所出的妇好铜钺和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所出的龙虎纹铜尊。其含意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饕餮食人的形象,或认为虎非食人而是护人。龙虎尊铸造精良,造型完美,是商代青铜艺术的杰作。

“亚醜”国的见证物——人面铜钺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长32.7、宽34.5厘米,重4.6千克
1965年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墓出土
山东省博物馆藏

    钺是古代的兵器,也用作刑具或仪仗用具。这件钺厚重精美,钺面透雕出张口怒目的人面形图案,显得狰狞威严,令人生畏。在人面两侧,各有铭文二字。有研究认为其为“亚丑”两字,并推测这里可能是“亚醜”的家族墓地,“亚醜”是今青州市境内商代最为强大的方国,是商的重要同盟者。此钺主人有可能是仅次于方伯之类的人物。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饰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外径12.5、内径5.29、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整器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磬中之王——虎纹石磬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84、宽42厘米
1950年河南安阳殷墟武宫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罄为打击乐器。这是迄今发现形体最大、艺术精美的商磬。謦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单个为特磬,编磬由若干个磬组成。这枚虎纹石磬是单件,即特磬。用青灰色石料制成,一面以细双线刻一伏虎图案,瞪目张牙的虎形与器形浑然融为一体。据测定,此磬有5个间阶,可演奏不同乐曲。发音浑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铜,并有较长的延续音。古代磬多用于祭祀。《尚书·益稷(jì)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表现了先民敲击石磬,举行大型祭祀舞蹈的场景。 

周武王伐商的见证物——利簋(guǐ)

西周武王时期(公元前1046~前1043 年)
尺寸:高32厘米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簋,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多用作礼器。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商的唯一珍贵史料。腹内底部铸铭文4行32字,大意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贵重金属铜给有功之臣——利,利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作纪念。铭文载武王伐商的时间是甲子日;再有是从开战后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时间不长。这些与文献《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所载相吻合,都载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 

蜀国君王的酒器——兽面象首铜罍(léi)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尺寸:通高69.4、口径21.8厘米
1980年四川省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罍是盛酒器,《诗·周南·卷耳》记载:“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就是铜罍。彭县窖藏罍往往成对,大小、形制、纹饰大体相似,可视为列罍。列罍应与中原地区的列鼎制度相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够拥有高规格列罍的人,应是蜀国的君王,据研究当是杜宇氏蜀王。窖藏的原因当因杜宇氏蜀王被开明氏蜀王取代。罍的双耳为立雕象首,扉棱四出,华丽优美。

以人扛着的调酒器 ——鸟盖人足铜盉(hé )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尺寸:高34.6、身径20.6-21.8厘米
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盉是调酒器,也是温酒器。西周时期《季良父盉》的“盉”字像手持麦秆以吸酒。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此盉乃扁椭圆体曲流形盉,盖为圆雕的振翅鸟形,以熊形链与器相连。器足塑造得形象生动,两个裸体的半蹲人形,身前倾,两人负重时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晋侯墓地31号墓与晋献侯稣墓(8号墓)属夫妻合葬,为晋献侯稣夫人的墓。对墓主人人骨进行测年分析,认定其时代为公元前814年至前797年。此盉体现出晋国精湛的青铜工艺水平。

藩屏周室的力作——虢(guó)季子白盘

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
尺寸:长137.2、宽86.5、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传陕西宝鸡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虢季子白盘是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重器。盘是盥洗器。内底有铭文111字,记载虢季子白征伐北方民族的一次战争,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周王为其设宴庆功,虢季子白作盘以为纪念。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文王之弟虢叔始封宝鸡,后东迁三门峡地域,虢季子白就是虢氏家族成员。宝鸡市东南是丰镐的西大门,三门峡境内有交通要塞函谷关和必经要津“茅津渡”,对于周王室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虢季子白的军功和虢氏家族所居之地看,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确实起到“以藩屏周”的重要作用。

  

玉组佩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尺寸:通长2米(共204件),最大璜长15.8厘米
1993年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大型组玉佩为西周首创,由多件玉器串连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玉。主体多以璜、牌形饰、管、珠等串连而成。据研,大型组玉佩的使用范围有可能仅限于公、侯等诸侯国国君及其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此玉组佩由204件各色玉饰组成,长2米多,可从头一直覆盖到脚。组佩中璜的数量达45件,将多璜组玉佩的形制推向了中国历史的极致。这件国宝拥有者为2000多年前的晋穆侯次夫人杨姞。

 

龙蟠虎踞壮威严——龙虎四环铜鼓座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残高29、直径80厘米,重约100千克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承载鼓的座架。鼓是用于战争、祭祀乐舞等活动的乐器。《国语·吴语》中有:“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从水陆攻战图像上看,建鼓作为军乐器,常与丁宁共同使用。 此器造型奇特,口沿作虎和龙盘绕一周,虎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形象生动。古代文献记载龙为水族之长,虎是山兽之君,龙虎集于一身,显示出此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击鼓发声,似乎是龙吟虎啸。鼓座形体巨大,同类器罕见。器身满饰蟠虺纹,线条流畅。外壁铸有铭文两周,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从出土地点看应是舒国之器,也应是舒国高级贵族所使用的物品。

 

一器二用的食物箱——曾侯乙铜冰鉴

战国前期(公元前475~前338年)
尺寸:高63.2、口径63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冰鉴为方鉴内套方尊缶,方鉴底部安有弯形栓钩,正好插入缶足穿眼,把缶稳住。其中一只栓钩还装有倒钩,栓钩插入后,倒钩即自动倒下卡紧,使缶不能摇动。灌酒挹酒不需打开鉴盖,只用打开缶盖,设计巧妙。方鉴四面和四角各有一条攀附状的龙作耳,龙尾部又有小龙缠绕,并附有两朵小花点缀其上,状貌十分俏丽,铸作精细,是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又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守护灵魂的神物——木雕双头镇墓兽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高170厘米、座长46、宽46厘米
1978年湖北荆州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由实心方木底座,兽和头部插两对成年鹿角组成。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至颈。鹿角向两翼张开,气势雄伟,增加了镇墓兽的神秘感。镇墓兽的造型,可能与身披熊皮,头套面具,执戈举盾,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逐鬼怪的方相氏有关。镇墓兽的头上安装鹿角或木制鹿角,是鹿角具有某种神异之力,对死者在冥界生活起到保护作用。东周时期的楚墓流行使用镇墓兽,应与他们对地府的认识有关。镇墓兽在楚地出现后,向外流传,后来各地都出现了镇墓神物,五代以后逐步消失。

浪漫的人鸟合体雕塑——漆凤鸟羽人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通高65.6、宽34厘米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圆雕羽人、凤鸟和蟾蜍,羽人的双臂、鸟尾及凤鸟的双翅、后尾为分件雕刻,用插榫与生漆一道粘接。浮雕羽人、凤鸟和蟾蜍的身体特征和部分纹饰的轮廓,羽人头顶有孔,说明上面还有已缺失的部件。蟾蜍代表月亮的精神和生命,凤鸟是飞翔于天地间的神鸟,羽人又是变化莫测的神人,三者结合,呈现出一幅人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图画,是东周漆器中是最具创意的一件。其羽人又与文献记载中楚人所在的荆山“其神状皆鸟首而人面”相吻合,是楚人浪漫思想与探索精神的真实再现。

瑞禽献食——凤鸟莲花漆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通高25.9、盘径24.8厘米
2000年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盛放腌菜、肉酱或调味品,与鼎、簋等组合为成套的祭祀礼器。此豆由盘、凤鸟与蛇身分件制作,再用榫卯连接和生漆粘接而成,如凤鸟衔着食盘敬食。被凤两爪抓的蛇尾细长上翘,顶住鸟尾,起支撑作用,说明楚人已能较好地运用物理学中受力平衡原理。这件豆除造型奇特外,其上的彩绘也是表现出楚文化浪漫诡奇的特点,在凤鸟背及尾上,以虚幻手法展现龙、凤、蛇、蟾蜍等物竞天择的动物世界。楚人这种高超的制漆匠心和技艺,预示漆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调动军队的凭证——阳陵错金铜虎符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尺寸:高3.14、长8.9厘米
传山东临城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阳陵虎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阳陵为秦郡名,即今陕西高陵县。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要调动军队时,皇帝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完整,验证可信,方能调动军队。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一个兵符不可能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直至唐朝,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恢复使用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