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日益左倾化的社会情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0:56
『』如何应对日益左倾化的社会情绪
作者:博者不知者不博 提交日期:2009-12-17 10:34:00 访问:6491 回复:175
1.“左”的社会情绪产生的社会根源
在近现代的中外历史上,为什么往往冠以“红色”的政治势力一声唤,会有那么多人群起响应?究其社会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巨大差别,以及对这种差别成因的道德合法性的不认同。社会中下层民众永远居于多数,不满现状者永远是多数,而有钱有势、高居于金字塔顶部的所谓精英分子永远是少数!所以 ,无论什么时代,打着普度众生旗号的革命者、教主和传教士都有最大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粹主义者(左派)永远都是政治正确!
2.暴力和左倾是中国百年来的显著特征,社会潜伏着“左”倾危险
从反满清特权到反三座大山再到文革,上百年的时间内,民粹主义者借革命的名义,唤起仇恨,掀起内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中国发生了世界上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死亡人数最多、最剧烈的暴力争斗,比现代民主革命的发源地、好内斗的法国更胜!直到今日,社会上还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一些人秉承百年好战的血脉真传,遇事心里一别扭,就横眉冷对、义愤填胸,大有怒发冲冠、奋起操戈与现实中或假想中的敌手再狠干一场的架势。民尚武好斗,冷血地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遇到分歧和利益之争习惯依靠暴力解决问题,凸显中国社会的刚性、脆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特别之处,可悲之处。而与此同时的世界潮流是社会越来越有自我调整的弹性。
谁也不能怀疑暴力手段对打倒封建特权、打倒军阀独裁、驱逐帝国强权的巨大作用,问题是革命的热情被极端化,被极“左”者过分强化、过分操弄,于是走向了反面。“两分法”和社会对立的种子已经被极“左”的意识形态和深刻、残酷(甚至是残忍)的革命经历深深植入中国社会的大众意识和肌体,社会潜伏着发生大的动乱的现实危险,“左”的情绪一旦被某种势力操控形成气候,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使社会炸成碎片。
3.“左”和“右”达到平衡的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
“左”的方向上的极端化是均贫富、均权力,打倒一切不平等,否定一切差别,因此,连同个体在智力、知识上以及权力、资本上的差别一并否定掉;否定了差别,就等于否定了个人生命和个人奋斗的意义和价值,于是,社会不得不需要一种所谓的高尚的虚无的集体主义精神支撑和运作,社会管理的方式必然是高压的、强迫式的,其结果是专制和宗教般的狂热,有形的权力之手不断被强化主导社会。
相反,“右”肯定私权,肯定个人的财富和差别,鼓励个人奋斗,于是,个人得以靠奋斗出人头地,财富得以积累,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社会是自觉的、契约式的、市场化的,看不见的无形之手将社会各种力量自发的分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极“左”是极端状态,需要高压才能维持,“右”则比较接近自然状态,所以容易稳定。极“左”让人都做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可普通人却都是凡人,所以极“左”是假大空,虽然高尚,可没什么人能够坚持,最后不得不以失败收场;极“左”泯灭人性,就等于熄灭生命之花,导致的是生命的凋零,社会的苍白无力,最后必然走向破产!
“左”反少数人的特权,关注大多数的中下群体,其力量能够调节社会的巨大差别,所以对人类大众互助和谐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否则,两极分化会让社会失衡而崩溃;“右”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尊重人的自由发展权力,给社会以动力,所以是人类的根本大政方针。“左”和“右”都要要,只是不要极 “左”和极“右”,要的是理性的、恰当的“左”和“右”。“左”和“右”平衡的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
4.舒缓社会张力,建立多元的、有活力的、能够弹性调节的社会机制
当前,偏左或者极“左”的社会情绪正在借着高房价、腐败等严重社会问题借尸还魂,富人、官员以及学者等社会阶层正在被全民丑化、仇化,社会紧张度不断加剧,必须为这种社会情绪寻找到宣泄的出口,否则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国家、执政者和国民三输。怎么办?办法除了对症下药式的解决具体问题外,根本的办法是要建立“左”和“右”的合理平衡;而要达致平衡,必须通过合理的政体来实现,就是:代表“左”和“右”的意见和意见主体之间能够和平竞争,以民意为依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胜劣汰,优进劣退,形成有多元竞争、宽容、有活力、自我调节的社会体制。可以设想,一旦这样的成熟的社会机制形成,任何社会张力都能得到和平而非暴力的释放,“左”和“右”的政治力量可以通过竞争达到平衡,社会崩溃的可能性极大的降低。当然,这样的社会机制的建立不是一夜之功,会有长达数十年的曲折颠簸过程。
建立这样的社会体制,是历史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国运所系,是执掌权柄者的使命。虽然,当前此仍为雷区、禁区,其实台上台下都有高度的认同,迟早必须为之。对现在高度集权、缺乏竞争、垄断性的政治架构,应逐步进行变革,原则是可控、有序。首先在现有体制内分权,实现体制内竞争,然后向社会分权,放弃垄断地位,以一个普通政治实体参与竞争,形成各种政治力量和平共处、平等竞争的多元政治局面。这样的体制更符合道德公义,是历史必然,也是释放社会张力的因应之策,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先例。可说实话,对中国这样的一个后进国家,走向多元的过程痛苦自不必说,会不会引起大规模的社会混乱而致社会崩溃,变成一种劣质民主?再有,民主分权的社会竞争会不会因此失去效率?毕竟效率对于后进国家的民生改善甚至为民众带来自由度扩展更有价值,也更可贵。对这些,我们充满疑虑!所以,稳妥的办法是先在某一地区(比如地级、甚至省级)试验,可,则前行大面积推广,不可,则放缓步伐退回在现有体制内改进,以量的积累等待条件成熟。
社会需要变革,因为变革才能使社会走向更合理、更健康、更和谐;但变革不是暴力革命,不是一派压倒另一派的零和政治,而应该是不同政治观点、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和平竞争;充满血腥争斗的中国不会有光明的未来!历史需要深沉、经得起人性检验的积淀,而不是被涂以昙花一现的所谓极端色彩,稳定的世界倾向于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