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颂杰:蒋经国的赣南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44:44
抗日战争期间,蒋经国主政赣南6年,获外界高度评价。蒋“因此而更尊重此种经验,并思用之于来日”。他所说的“思用之于来日”,今天看来,正是台湾。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经国传》作者陶涵认为,赣南经验为蒋日后主政台湾提供了诸多借鉴。
1937年初,在苏俄历经“冰天雪地十三年”磨练的蒋经国,携妻带子,辗转回到浙江溪口老家。一年后,应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之邀,赴南昌出任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新兵督练处长。1939年,日军进逼南昌,新兵督练处迁往江西赣州,蒋经国转任赣南行署专员。此后一直到1945年初,步入而立之年的蒋经国在此地大刀阔斧查禁烟赌娼,修明吏治,发展经济,兴办教育。6年时间,社会面貌大为改观,人称“赣南新政”。
“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
蒋经国在赣州城的旧居至今保存完好,居郁孤台和八境台之间,紧临古城墙。旧居管理员刘长龄说,前来参观的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当年蒋经国为什么来赣南?
1939年以前的赣南为粤军控制,“民穷财困,土劣横行,文化落后”,是江西的化外之境。有研究者认为,熊式辉派蒋经国主政赣南,是一着政治棋:一来可以借重“太子”,遏制粤军和地方势力,二来可以讨好“老头子”。
赣南师范学院蒋经国研究所所长方世藻教授则持不同看法。他对《凤凰周刊》说,蒋经国主政赣南完全是“三维巧合”,因为它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身上。所谓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指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南昌沦陷,蒋经国撤退到赣南。蒋曾对挚友王继春说:“倘使没有抗战,我们恐怕都不会到这个穷山峻岭的赣南来。”特定的地点是指赣南是江西的化外,省主席熊式辉的政令不通。特定的人物就是蒋经国本人,他在调解地方矛盾中表现了非凡的行政能力,并且满怀救国理想,有意“到最坏的条件下去试试”。
初到赣州,蒋经国不期然发现,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赣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凸显,已成为“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是连接东南和西南的桥头堡。他说,“赣南是一个完完全全适合于抗战建国的据点……在我就任赣南之初,就下了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而完成此项使命。”
“三禁一清”,荡涤污垢
战时的赣南,烟赌娼盛行,土匪恶霸作乱,宗族间的械斗经年不息。蒋经国到任后,迅速出台“三禁一清”政策,禁烟、禁赌、禁娼,肃清土匪,全面出击。对于鸦片烟,国民政府原来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实则变相保护,“特种公卖处”即以省主席熊式辉为后台,公开贩卖烟土。蒋经国限定一年的勒戒期,从1940年7月1日起,所有查获烟犯,无论种、运、吸、售,一概处以极刑。有个富商的儿子因偷食烟毒被捕,家属买通警局,并表示愿意捐赠一架飞机。熊式辉急电放人,蒋回复道:“电到已枪决,无从挽回。”
为了抓赌,蒋经国亲自带队,化装成卖馄饨的小贩,捣毁了广东某中将军长开设的赌场。原本有恃无恐的地方豪强,一时间人人自危。他还要求:被抓赌徒必须在赣州公园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前罚跪3天。当时有一个警备司令的太太被抓,照样被罚跪,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轰动了整个赣州城。
88岁的徐浩然老人当年曾担任赣县第一区(即赣州市区)区长,禁娼开始,他奉命查办了几家小规模的妓院,遭到老板们的软泡硬顶。蒋经国不为所动,下令停收“花捐”,关闭妓院,同时设立妇女工厂,安排妓女从良。赣州歪风邪气自此禁绝。
3年实现“五有”目标
“在赣南,我一共步行了2850里路,经过了974座桥,其中有714座是要修理的,有84条路是不能走人的。”走马上任,蒋经国脚穿草鞋,遍访赣南11县的每个角落。
“除旧布新”的重点在于民生问题。1940年11月,第四区扩大行政会议制定了《建设新赣南第一次三年计划》,蒋经国提出了要在3年内实现“五有”目标: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
计划实施前的赣南, 150万人口中有九成以上是农民,除了矿山开采之外,全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蒋经国一方面吸引沿海内迁资本到赣南开办工厂,另一方面推动成立纺织、碾米、制糖等小型工厂。1941年,徐浩然调任改造犯人的强民工厂厂长,后来又将强民工厂、妇女工厂、新人工厂三合为一,建立新人学校。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学生们不仅补习文化,更生产了大量的牙刷、毛巾、线袜等物品供应前线,并编织装运钨砂的麻袋,使得钨砂这种稀有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从“钨都”赣南运往盟国的军工厂。
1943年11月,美国记者艾特金森在《纽约时报》发表报道称,蒋经国的改革使得赣南地区面貌一新。战前,赣州只有3家工厂,此时已有44家工厂。通过一年两作及新的农耕方法,赣南原本是粮食严重短缺的地方,现在的产量已足可供应10个月的消耗量,预计到1944年可完全自给自足。“中国方面的有识之士都一厢情愿地高谈中国的现代化,却只有赣南在真正的推行。”艾特金森感叹道。在他眼里,赣州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最干净的城市。
等着看笑话的人突然发现,3年计划已变成了现实。
培养民主自治能力,从儿童做起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无数难民涌入赣州。城里乡间,成千上万的孤儿在流浪。
1942年6月,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筹备,中华儿童新村在赣州市郊的虎岗正式落成。开幕典礼上,身兼中华儿童新村村长的蒋经国对着一千多名换上新衣的“小村民”说:“我们儿童新村的小朋友,都是没有家庭,没有父母的贫穷儿童,你们要晓得,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庭,国家就是你们的父母。在以前你们都是被人家瞧不起,看不惯……可是政府认为你们都是国家的新血液、民族的新细胞……(希望你们)做个中华民族的革命英雄,世界舞台的好汉。”
儿童新村设施完备,从托儿所、幼稚园到正气小学,从医院、礼堂到体育馆,一应俱全。村民们通过乡公所实行自治,乡长每年由民主选举产生。徐浩然对《凤凰周刊》说,在抗战这样的困难时期,蒋经国筹集大量资源,为孤儿供吃、供住、供读书,甚至培养儿童的民主自治能力,“若非为民族的未来着想,是万万办不到的”。有一位曾经在正气小学就读的老人回忆往事,老泪纵横:“那是一个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你,让你有饭吃,有书读,改变了你一生的命运……”
正气学校的名字,来自文天祥的《正气歌》。叶若青曾是正气中学1944级学生,他回忆说,蒋校长要求学生们“切切实实求学问、辛辛苦苦练身体、清清白白学做人”,号召他们“到天空去,到海洋去,到工厂去,到矿山去”,成为工程师、机械师和航空员。对贫困学生,蒋经国下令免除学杂费。1947年,他对到南京参加升学考试的正气中学毕业生说:虽然他曾经帮助了许多穷苦的学生,但帮助学生们的每一块钱,每一碗饭,没有不来自老百姓的。“我个人决不要你们来报答,但是要你们以全国人民为对象,设法去报答全国的人民。”
学生们没有忘记校长的期望。近年来,在叶若青的联络组织下,海内外的正气校友捐款设立了“赣南侨务正气奖励基金”,用于奖励现虎岗中学和小学的师生。
王继春追悼会上,痛斥腐败
蒋经国曾多次对徐浩然等部下说,历代王朝的倒台,究其原因,主要是吏治不清明,官员腐败。为此,他重用了一批有能力的干部,而他最为欣赏乃至引为知己的,是上犹县县长王继春,王为官清正廉明,肯为老百姓做事。
1942年底,王继春积劳成疾,住进省立医院。因一贫如洗,只能变卖家当治病。县政府汇去500元治疗费,他得知后即令勤务员汇回上犹。院方嫌他小气,不给他好药吃。1943年3月,王继春病逝。
在王继春追悼会上,蒋经国声泪俱下,宣读了题为《哭王继春之死》的悼词。他认为,王继春不是因肺结核病死的,而是被腐败的社会吞噬的。他痛斥道:“这个医院是腐败的,是今天一个腐败社会的缩影;自己只管自己,不管人家的死活。把活人当死了......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人把人当作货物,这到底是什么世界?这到底是什么天下?”
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蒋经国十分强调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公务员的体魄和心智。在1940年9月举办的干部讲习会中,蒋经国与学员同吃同住,每天4点起床早操。一天,他要求学员赤脚跑到新赣南农场,和农民进行体育比赛。蒋代表公务员第一个出场,和一个老比赛摔跤,结果被老摔倒在地。最后一天,学员们凌晨2:40分就吃完早饭,蒋经国带领大家在大风大雨中集合,跑上了赣县最高的崆峒山,举行结业典礼。蒋经国说:“我们这两星期的训练,最重要的是洗心的工作……应当每个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把心洗干净了,是否有了洁白的良心……赣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的就是我们新的政治作风。”
“更尊重此种经验,并思用之于来日”
蒋经国主政赣南以来,外界评价甚高,有“战后政治看赣南”的说法,蒋介石也有耳闻,曾经拍发电报说:“儿任专员已足三载,人民爱戴,建设进步,时用快慰!”
赞誉声中,蒋经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东望章贡合流》中,他检讨自己短处多过于长处,故而造成了过失多于成就。他说,自己在赣南得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经验,但是有许多经验,却付出了使人民受苦的代价。因此,他一方面时时不安,同时也“因此而更尊重此种经验,并思用之于来日”,力求在将来服务期间,减少错误,使人民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
综观蒋经国一生,作为一地之行政长官,前有赣南,后有台湾。他所说的“思用之于来日”,今天看来,正是台湾。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经国传》作者陶涵(Jay Taylor)认为,赣南经验为蒋日后主政台湾提供了诸多借鉴。
1972年,蒋经国就任台“行政院长”,“蒋经国时代”由此开启。1973年,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蒋力排众议,推行“十大建设”。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大型建设项目,为台湾经济的腾飞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蒋经国与时间赛跑,加速政治改革。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对记者说,台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改革,脱离不开蒋经国赣南时期的执政实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蒋经国基本上是执行蒋介石的政治理念,1972年以后开始显露个人独特的执政理念。一方面,他启用了一些青年才俊和技术官僚,使政治风气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和赣南时期一样,他深入民间,走遍了台湾的县乡镇。在经济方面,台湾十大建设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而在1940年的第四区扩大行政会议上,蒋经国就曾经提出要在赣南建立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所以异于(美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在于我们是有计划的。”
2005年底,一位前来蒋经国旧居参观的台湾退伍老兵,甚至从墙上悬挂的《新赣南家训》中看到了熟悉的影子,他激动地说:“我们的《军训》就是从这个《家训》来的啊,只是《军训》里将打扫厅堂,改成了打扫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