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城的古迹与遗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9:21:58
 
 
 
 
董宝瑞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昌黎县城历史悠久,城区内外曾经拥有不少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
 
 
昌黎县城背依千古神岳碣石山,地势较高,古人类活动的踪迹线索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在昌黎镇渟泗涧村西北的响杨树沟一带(在昌黎县城东北2.1公里处)发现了一处藏量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物遗存地,先后发掘出 700多件刮削器、凹缺刮器、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采用锤击法和压制法制成的石器及石核、细石核、石片、细石叶、碎屑等;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地质和石制品的性质,以及与其他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出土地点的文化特征比较,可推测其地质时代当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极可能为旧石器时代末期在昌黎县城附近进行狩猎等活动的原始人类的一个居住营地附近的石器制造或加工场地。
 
 
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在位于昌黎县城北关的昌黎师范学校邻近的药局山一带山坡上,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加工得很粗糙的梯形石斧和残石磨棒等,表明当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留存;时隔不久,昌黎师范学校后院在施工时又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或前后的瓮棺葬和汉代的瓦棺葬。据当时的有关报道称,瓮棺葬具的形制略如殷商时期的大口尊(陶釜),为夹砂红陶质,通高30厘米、口径25厘米,口沿较宽、外侈,口缘之下腹壁渐内收,底小微平,表面饰以规则的粗绳纹。整个瓮棺系二釜口沿相对合,南北向。瓦棺葬系由数十块板瓦如衣甲状重叠成球状,内藏人骨。其瓦为汉代大型板瓦。这无疑是当时在昌黎师范校园的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从那时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或前后的瓮棺和汉代的瓦棺葬具,其地当为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表明战国时期昌黎县城一带就有民众居住的聚落。1958年秋天,在修建昌黎县第二中学校园(今为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大量的皇家建筑使用的“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提供了其地为汉武帝,乃至秦始皇、秦二世到碣石山祭祀求仙、刻石纪功时驻跸的行宫遗址线索。如今,一块比较完整的“千秋万岁”瓦当和两块大型汉瓦仍保留在昌黎县文物保管所。
 
 
在历史上,昌黎县城和当时的不少城池一样,修有许多楼、坛、亭、阁和寺、庙、祠、观等建筑。辽、金时修建楼、台、亭、阁和寺、庙、祠、观的情况如何,已难以追寻,但那时修建的源影寺塔作为昌黎县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的象征,却一直遗留至今。
 
 
昌黎县城历经多朝多代修建的楼、坛、亭、阁和寺、庙、祠、观等建筑,在清末民初时保留得比较齐全。据民国版《昌黎县志》记载,当时昌黎县城的较大庙宇首推在县治之西建立的文庙。文庙的始建年代失考,仅知元朝大德年间曾经修葺,并在明、清时多次重修。文庙为一座坐北朝南的较大院落,门前设有照壁,并建有围墙,在东、西各开有一个便门,东曰“礼门”,西曰“义路”,照壁掩蔽的是牌坊式的高大的檽星门;檽星门内有一池泮,池泮之后为戟门,戟门之左建有名宦祠,之右建有乡贤祠。进入戟门是文庙的正院,正院的主要建筑为殿宇式的大成殿;大成殿原为三楹,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改建为五楹。大成殿前的东、西两侧建有东庑、西庑。在大成殿之后,设有崇圣祠(旧在文庙之左,清朝乾隆年间移建)。
 
 
当时,昌黎县城除文庙之外,还建有社稷坛(在城西)、先农坛(在城东南隅)、历坛(在县城北关)、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等祭坛,建有鼓楼、钟楼(原在东城之上,明朝万历年间修建,清朝康熙年间移至鼓楼之上)和迎恩楼(一名永泰楼,明朝万历年间修建,在西门外)、湘子楼(城西西山下)等楼阁,建有关帝庙(一在鼓楼南街,一在鼓楼东街,一在县城东关蚂蚁山上,民国年间曾为乡村师范学校所在地)、精忠庙(在城外东南庄)、城隍庙(鼓楼之西)、旗纛庙(在县治西北)、马神庙(一在县治西,一在鼓楼南街关帝庙左)、龙王庙(在城西南莲池畔)、八腊庙(在城西)、三皇庙(俗称药王庙,在县城东关,民国年间为初级小学校园)、碧霞宫(俗称娘娘庙,在三皇庙之西)、观音阁(在鼓楼北街与观音阁东街交接处,民国年间内设国民学校)、文昌宫(在观音阁之东)、拱真阁(在观音阁西街)、奎星楼(一在文庙东南隅,一在县城东南角)、农神庙(在县城东门外)、真武庙(在鼓楼北街)、玉皇庙(在县城西关)、三官庙(在城外西山上)、财神庙(在县城南关)、火神庙(在鼓楼北街)、二郎庙(在鼓楼北街)、天仙庙(在县城东关)、鲁般庙(在城东关帝庙内)、清圣庙(在城内东北隅)、山神庙(亦名三神庙,在城北三神山上)、天齐庙(又称东岳庙,在县城西南)等庙宇,建有源影寺(在源影寺塔所在处,俗呼古塔寺,清朝光绪年间曾改名万寿宫,民国年间改为古塔寺初级小学所在地)、崇兴寺(在观音阁东街,明朝万历年间始建)、地藏寺(在县城北关东侧)、观音庙(亦名观音祠,在城东北的东山上,民国年间已荒废)等寺院和白衣庵(一在南关,一在北关)、千佛庵(在鼓楼北街,民国年间已废)、古茶庵(在城西南)等庵堂,建有土地祠(在县署东南隅)、临淮王祠(在文昌宫后)、韩文公祠(在观音阁东街)、忠义祠(在县城北郭,为祭祀明朝崇祯年间守卫昌黎县城死难的烈士而建,清末民初荒圮)、拽梯郎君祠(原在东月城,后改祀于忠义祠,为祭祀明朝崇祯年间守卫昌黎县城死难的一位忠勇的无名烈士而建)、节孝祠(旧在鼓楼南街关帝庙右,清朝道光年间移至儒学右,民国年间改作渔会公所)、仓神祠(在鼓楼南街常平仓内,明朝万历年间修建,民国年间改作财务所)、吴公祠(在城北,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吴应选建)、杨公祠(在城东,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杨于陛建)、孟公祠(在县城西关,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孟秋建)、陈公祠(在城西,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陈良辅建,坍塌后附祀于孟公祠、曾公祠(在孟公祠附祀,祭祀清朝知县曾世仪)等祠堂,并建有张氏宗祠(在鼓楼北街)、阎氏宗祠(在鼓楼北街)、宋氏家祠(在鼓楼南街)、齐氏享堂(在鼓楼东街)等家族祠堂。此外,当时还留有一些坊表,如兴贤育才坊(在学宫外,东、西各一)等。
 
 
清朝末期,昌黎县城还建有天主堂(在观音阁东街)、福音堂(在鼓楼东街)等天主、基督教堂,延续到民国年间。此外,民国年间还设有卍字会等建筑。
 
 
在民国年间,昌黎县城修建的庙宇和祠堂等大多废弃,有的改设为办事机构,有的改设为学校。时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不少庙宇和祠堂等建筑陆续拆除,逐渐失去了踪影,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到炮火严重毁坏的城池和鼓楼等也在十几年间基本拆除殆尽,仅在原来的城池西南角剩有些许残砖断垣,保留一点原来的城墙根部没有拆净的斑斑斓斓的砌砖。
 
 
关于昌黎城的古迹与奇景,民间多年来还流传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冬流河,夏干井,没头狮子,湘子影。”
 
 
“冬流河”指县城西关外有一条小河,起像承德避暑山庄里面的热河一样,三九寒天照样哗哗流水。河的源头就在现在的昌黎一中大门东侧,那里原是四周圈有石墙的一片菜园子,里面有眼温泉常年涌出暖水,流向小西山南山脚下的莲花池。“夏干井”指县城北门外地藏寺一带的一眼大口石井,常常在伏天雨季把井底亮出。“没头狮子”指过去西关去田家窑的道旁的一尊没有脑袋的石狮子,传说是早先犁湾河一个赶工夫市的人,起早受惊用锄头砍的。“湘子影”指的就是“仙影沧浪”的所在地。
 
 
如今,随着县城面貌的改变,特别是城区建设的发展,这几个古迹与奇景,除“湘子影”还在,其他的均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