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11大班底(附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10:07
十一、周家班——在香港困境中创意下去
周星驰参与幕后制作之心早就有之,当年王晶、杜琪峰、刘镇伟拍电影他就没本分的演戏,而是千方百计参与幕后——尽管他说他知道这样做公司老板不会多给一份钱他。后来在刘镇伟的鼓励下,周星驰做起了导演,还合伙开了电影公司,真正开始掌控起电影制作来。
周星驰主导电影晚,周家班是一个后起的班底。成员都以干劲较足的“新丁”为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周星驰的认真过度,想创新的他把一些合作多时的老前辈老朋友黄一飞、罗家英、李力持等人都得罪了,留下的门徒就只剩下那些无法不忍气吞声的年轻人们了。林子聪、陈国坤、林子善、酱爆等人就是其中主力。甚至林子聪、陈国坤、田鸡等人还参与进了周星驰电影创作的许多领域(编剧等),同时也得到了周星驰的足够信任,去年周星驰的《功夫》,导演评论声轨就有他们的份。
有了新鲜血液,有了周星驰的严格把关,周家班可以给予大家更多的惊喜。疲态的香港电影太需要新东西了。
所谓的周家班,牵强起来拍电影可以从99年的《喜剧之王》开始算起,然后01年的《少林足球》真正成形,《功夫》开始步入正轨,新片《功夫2》盼望他们成熟。
《功夫2》有一坏消息,就是刘镇伟的离队,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吴孟达的重新归队。一坏一好,喜忧参半。
曾几何时,刘镇伟加周星驰加吴孟达的组合是那样的让我们信心百倍。
有一个问题是,周星驰制作电影实在太慢了,几乎要2年才出一部。
周星驰努力,周家班奋斗。
*看周星星变成星爷,见证香港的电影业的变迁……有一种欣慰,但是更多的是悲哀,毕竟无厘头的喜剧模式不是改变电影素质的良方;

 
十、张家班——改变香港电影潮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邵氏电影公司是女星的天下。李翰祥几位导演大拍黄梅调的女性片,《貂禅》、《江山美人》、《杨贵妃》、《武则天》、《梁祝》、《倩女幽魂》相继推出,以此来对抗国泰等电影公司。那时候的男星们不能说没立足之地,但和女星相比实在是立足不稳。
从大陆去了台湾,又从台湾来到了香港的张彻那时候在影视圈并不受器重,平日只靠写影评小说随笔赚钱度日。到了62年张彻加入邵氏,混沌几年后,1967年以一部《独臂刀》大红大紫,此片也一举扭转了邵氏阴盛阳衰局面,让男星们重新抬起头来。
我说的男星其实主要指的是张彻的弟子。张彻以男人为主导的武侠片、动作片,捧红了一大堆男星,狄龙、姜大卫、傅声、王羽、李修贤、陈观泰、钱小豪、郭追等等一大堆名声在外的人都是张彻的契仔(张彻生平没认,是在张彻葬礼上姜大卫他们跪拜认的)。这几十个血性男人当年跟着张彻拍片赚钱打天下,对张彻自然感恩戴德,而他们自然而然也成了张彻纵横江湖几十年的班底。
算计起来,我倒觉得一个人也是张家班的成员。说的就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此人编剧无数,张彻电影大半便是由他所编。虽然现在回望觉得平平无奇,但当时却也能让人心满意足。
张家班横扫香港影坛二十余年,拍片无数影响甚大。主要作品有:《独臂刀》系列、《十三太保》、《刺马》、《水浒传》、《方世玉与洪熙官》、《少林五祖》、《马永贞》、《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等。近年邵氏修复自家电影重新发行,大家只要见到男星打打杀杀的群戏,大多数是张彻的。
张家班的辐射:
享誉国际的吴宇森受张彻影响,说起来也可以算是张彻的学生之一。而邵氏80年代半停业之后,张彻也锐减了拍电影数量(张彻拍电影未能过百,和邵氏很有关系),弟子们开始“自力更生”各显神通,组电影公司参演电影继续为香港电影服务,其中李修贤组的班底颇有特色,班底以拍奇案凶杀警匪片为主,《人肉叉烧包》就是其中重头戏。而李修贤对香港其中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周星驰从电视里带到了电影里,从此,香港多了一大片笑声。
*张彻才是真正的BRATE KING和血腥暴力王……具体大家读读CLYDE的东西,只是觉得当时姜大卫和狄龙真的非常帅!
 
九、新艺城七人小组——奋斗的班底,风光的十年
新艺城时代,麦嘉的寓所有一个小书房常常用来开会决策,黄百鸣曾志伟他们称之为“奋斗房”。新艺城七人小组平日就在奋斗房里通宵达旦的讨论电影方向、桥段。所谓的七人小组就是新艺城的决策层:麦嘉、石天、黄百鸣、泰迪罗宾、曾志伟、徐克和妻子施南生。
可以说奋斗房就是新艺城的脑壳,装满了决策指令。也见证了新艺城的兴衰成败。
七位人才通力合作,你导我演,你演我导,诡计多多变化莫测,在八十年代的香港新艺城是欣欣向荣风光无限。拍出了《最佳拍档》系列、《开心鬼》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监狱风云》等等叫好叫座的电影。创造出来的电影模式成为当时喜剧、悲剧一个个新标准。
可是好景不长,十年后的90年代初,七人小组各人因理念和分成问题分道扬镳。
新艺城神话没被人打败,他们自我毁灭了!
新艺城其他作品还有:《阿郎的故事》、《追女仔》、《大丈夫日记》、《吉星拱照》、《老虎出更》等
新艺城的辐射:徐克的“电影工作室”暗中成立。曾志伟、黄百鸣各组电影公司。
附:
电影工作室——徐克的新意,技术的胜利
“电影工作室”是被逼出来的。
徐克当初在新艺城拍了几部喜剧之后,又开始想他的新创意,但“新艺城”的招牌是赚钱的金字招牌,不可能给徐克拿来做试验。几位高层的不放心让徐克有了自创新牌的打算,但身在新艺城又不可能反骨跑到其他公司去,经过交通,在“新艺城”的后台老板“金公主”的帮助下,徐克挂起了“电影工作室”的招牌,开始任意自由的拍他自己想拍的电影。
电影工作室是徐克和施南生两夫妇创立,八十年代未成熟时拍片多与新艺城合作,像《倩女幽魂》、《英雄本色》续集都是如此。后来的90年代,电影工作室更像是徐克自己的个人电影生产车间,拍出了《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新龙门客栈》、《青蛇》、《梁祝》、《满汉全席》、《黑侠》、《刀》、《顺流逆流》、《蜀山》等等不俗作品。
电影工作室的班底并不明确,除了徐克施南生外,还可以算上武术指导程小东,音乐大家黄沾。有了这些奇才的合作,才有了如此令人回味无穷的出色电影。
电影工作室一大特色是注重特技,86年香港的特技先锋徐克成立了“新视觉工作室”。“新视觉工作室”从属于电影工作室。主要目的在于制作高质量的电影特技。徐克的电影之所以好看、光耀夺目,“新视觉工作室”要记一大功。另外,此工作室还为海内外电影提供服务,为香港的特技做出了卓越贡献。
*最欣赏地一个电影工作室和班底,创造了香港电影最经典的电影系列英雄本色,也塑造了如最佳拍档之类优秀的喜剧动作模式
八、刘家班——不够生猛,精彩有限
刘家良是嫡系的黄飞鸿武功传人,打的是正宗洪拳。这让他的刘家班在其他班底面前堂正许多。
但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刘家良的年老力单刘家班已经开始没落。刘家班的辉煌期是在邵氏打拼的年代,那时候他们兢兢业业的制作带有刘家班烙印的功夫片,但八九十年代后开始跟不上时代,被元家班、袁家班甩得远远。
有两条原因是避不开的。一是刘家班没有巨星型的人才。班底不像元家班出了成龙、洪金宝,袁家班出了让世界折服的袁和平,刘家班看起来有点明星模样的就刘家辉和惠英红,但两人四平八稳,不是出格的料,引不来更多眼光,刘家班的魅力因为没有明星而大减;二是武术设计老套。刘家班讲究拳法的正宗,不像袁家班洪家班随机应变,可以大搞表面功夫可以花拳绣腿,变幻不大的正宗拳法在电影里市场越缩越小。
领班刘家良人称“功夫良”,但人看起来更像练家子,少了些大师风范;而兄弟刘家荣徒弟小侯几人更是常过档到洪家班里帮洪家班的忙。人心松散,新人又不见辈出,于形于势,刘家班实在难以壮大。
我不是在指责什么,我是觉得惋惜。多些竞争多些精彩,刘家班没落对香港电影不是什么好事。
刘家班的主要成员有:刘家良、刘家荣、刘家辉、惠英红、小侯等
早期的作品,如《神打》、《少林三十六房》、《霹雳十杰》、《掌门人》、《疯猴》等都是不错的作品,而90年代的《老虎出更》1、2刘家班的影子依见。
关于刘家班的主要内容点击《香港百大配角之刘家班》
*一个很无奈的班底,因为香港靠武师行头打拼的班底太多,尽管以前还可以,但是在现在对于追求新鲜的观众似乎已经玩不转了
七-六(元家班、洪家班、成家班)
元家班——戏剧出身,奇迹现身
元家班名缘于于占元。
于占元师父当年开京班收下众多门徒,后来这批人通过于占元的女儿于素秋、通过于占元另一女婿韩英杰也陆陆续续进入演艺圈发展,从临时演员做起,做到当今的天皇级巨星。实是奇迹。
元家班成员众多,从先红的洪金宝、成龙、元彪、到稳定的元华、元奎、元彬,到后红的元秋,可谓是人才辈出。时间证明,元家班众弟子通通都是独当一面的能手。真材实料的他们到了八九十年代已经成为香港功夫片的中坚力量,但众兄弟姐妹却难得聚在一起,大多是各自奋斗,各自跑江湖,为其他导演设计武术动作,到头来每个人也做出一番成绩。值得庆喜。
关于元家班其中一些成员,我曾写过帖子介绍,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香港百大配角之元家班》
元家班的辐射:洪金宝成立了洪家班,成龙成立了成家班,元彪也组了一个同师父字号的元家班。
洪家班——集中精英,辉煌曾经
七十年代末,元家班的大师兄洪金宝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气,借此他开始组织人马成立了“洪家班”。
洪家班有一个特色,就是长得奇形怪状各具特色,凶悍有之,丑陋有之,马脸有之,斗鸡眼有之,总之是看才不看貌,只要你有才华都有机会进入洪家班。很得人心。
洪家班人员繁多分散,难于细数。陈勋奇、午马、林正英、陈龙、咖喱、钱月笙、钱嘉乐、钟发、倪星等等,另外从刘家班跑来帮忙的刘家荣、小侯等人也可以算是一员。说到这些班底到班底的走动,洪金宝是显大哥气派,不但刘家班的人跑过来,粉菊花的粉家班(粉家班也是一个京戏班底,出过萧芳芳、陈宝珠等人的“七公主”。)林正英、董玮、孟海也都是过档进入洪家班,而元家班师兄弟成龙、元彪、元奎、元华早期亦为主力军。
喜剧鬼片和搞笑武打动作片是洪家班的特色,《鬼打鬼》系列、《僵尸先生》系列、《东方秃鹰》等都是精彩作品。
家班难存,洪家班早已经分崩离析了。
成家班——搏命搏出来的世界
刚开始和大师兄洪金宝合作有加的成龙,后来也成立自己的家班。成龙招兵买马的标准和洪金宝不同,洪金宝是各式人才都要,成龙要的则是能打的的搏命仔。
黎强权、火星、林国斌、卢惠光等人相继加入,成家班阵容强大,曾经以9部影片夺得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动作设计,堪称绝响。
众人搏命的演出,换来的是世界对香港电影的尊重,对成龙的尊重。成龙有今天自然不能忘记他的兄弟们。
成家班的作品有:《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红番区》、《霹雳火》等等
*这群人是中国最能赚钱的一个班底,特别是大哥的魅力现在还能挣个百八十万还就算好了

 
五、袁家班——全球瞩目,谁与争锋?
在成家班称霸香港动作设计奖项,袁和平的袁家班却在全世界迎来了尊重,相比较而言,确实让成家班有所失色、黯然。
袁家班成员由袁家成员组成,归属起来可以从袁和平的父亲袁小田开始算起,然后是袁和平、袁祥仁、袁日初、袁振洋、袁信义等几个子女。
袁家班的成绩出在动作设计上,早期就讲究开创和突破,转变了香港武打片的套路,推出了《蛇型刁手》、《醉拳》、《奇门遁甲》、《林世荣》、《笑太极》一系列新武侠作品,而90年代后的动作佳片似乎都有其身影:《黄飞鸿》系列、《铁马骝》、《黑客帝国》系列、《精武英雄》、《卧虎藏龙》、《功夫》
香港的武术指导团队不少,走到今天,世界选择了袁家班总是有其原因的。袁家班再接再厉。
*走向国际,才有出路,袁家班就是这么显示这个道路地
 
三、陈可辛和他的朋友们——香港难得的幽默
香港向来只懂搞笑,缺乏幽默。陈可辛和他的朋友们让香港的搞笑多了几分智慧,变成了港式的幽默。
上世纪90年代曾志伟打算筹备一支基金,用来支持导演拍他们喜欢的电影,但困难重重他只好舍弃了基金构想,和陈可辛李志毅张之亮阮世生等人合伙创立了“UFO”电影公司——一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人制作公司。
“UFO”所生产作品大多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更重要的是能言之有物俗中透雅,着实让人回味无穷。在我看来“UFO”实在是香港为数不多的有理想有抱负打算为香港电影做些实事的电影公司之一。不似其他电影公司一昧为票房低俗搞怪无理取闹,陈可辛这些导演情愿少赚一些,梁朝伟梁家辉这些演员他们也情愿少拿一些片酬,大家诚心诚意制作一些高水平的都市文艺片。“UFO”的辛苦努力没白费,他们换来了广大簇拥,近十年时间里,深得讲情调讲时尚的男男女女(我不喜欢“小资”这个词)钟意,可谓是风光无限。只是到了后来,曾志伟、陈可辛等人理念上有了分歧,志向开始不一(用陈可辛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长大了”),再加上外国等电影公司招引,各人开始各走各路,“UFO”到了99年2000年也算是名存实亡了。
(以上选自以前写的帖子)
那个时期,UFO作品有:《亚飞与亚基》、《流氓医生》、《新难兄难弟》、《风尘三侠》、《金枝玉叶》1、2、《甜蜜蜜》等。
“UFO”倒了之后,陈可辛于2000年和陈德森等人又创立了“Applause Pictures Limited”,和赵良俊、奚仲文一群朋友又相继开拍了《晚娘》、《三更》、《见鬼》、《金鸡》、《麦兜》、《如果•爱》等一系列电影。
这几年香港电影产量锐减,却还能听到掌声,陈可辛和他的朋友们功劳不小。
*看UFO的电影曾经是我的一种享受,从开始的喜剧到后期的浪漫文艺,一片好过一片,可惜在2000左右跨掉让人失望!
二、杜家军——杀出一条血路
杜琪峰拍戏早,创立银河映像时,班底开始成熟,他做监制或导演,游乃海、欧健儿他们做编剧,黄秋生、吴镇宇、刘青云、任达华、刘德华等人来演,当年还有游达志、韦家辉等人做左右手,成绩瞩目,银河映像在90年代的香港好不威风。
90年代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但近十年香港的警匪片黑帮片却不跌反升,形式大好,这当然离不开杜家军的努力。如此情形拍电影本来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但看杜琪峰他们却又是从容不迫,应付自如。年年给影迷惊喜。
杜家军喜欢拍都市情感喜剧和黑色片,都市喜剧用来赚钱,黑色片用来证明。我欣赏杜琪峰的黑色片,很成人,有智慧,不像当年许多香港黑帮片的智弱。
可以说,杜家军的班底已经成为我的信心保证。
杜琪峰近年作品有:《大只佬》、《大事件》、《黑社会1、2》、《枪火》、《PTU》、《暗战》等等
*杜的班底不算最好,但是一定是最用心地!除却那些无聊的喜剧,黑色气息的电影着实叫人着迷!

 
一、麦家班——影不惊人死不休
电影大亨麦当雄退出香港影坛后,我注意到的就是一两年前曾回来参加金像奖的新闻发会。除此之外,这人已经近乎绝迹。
好在麦当雄不是我喜欢的女人,不需要去寻找他。我需要做的只是回忆他们班底和当年的影片。
麦当雄离开亚视之后创建了“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开始新的征程。拍摄了《靓妹仔》、《省港旗兵》、《跛豪》、《偷情宝鉴》、《三狼奇案》、《上海皇帝》、《黑金》等一系列影片。大多是掀风潮之作,作品大胆而凌厉,影不惊人死不休。常常走在港片前端,呈现出港片少有的大气、深度。
麦当雄的电影好在哪里呢?个人认为是耐看,过了多少年都百看不厌。用我不喜欢说的话来说就是:经典!
麦家班的领军人物当然是麦当雄,后面跟着萧若元、麦当杰、潘文杰、霍耀良等人,演员则是:吕良伟、梁家辉、郑则仕、林威、徐锦江等。属于性格人群。如此班底现在已经难于再找到了。
*麦老板是强人,经常搞一些电影市场上比较少有的题材;每每在票房上也有收获,但是在这里排老大多少有作者的私人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