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1:30
世界上有若干地理政治实体在实效上管治自身领地,是事实上的主权国家但缺乏普遍的国际承认。这些有国家性质的政治体大多是一个国家内部具有独特族群识别并已从母国分隔或分离的地区,因此他们通常被称为“叛离”地区或国家。其中的一些政治体在实效上是另一国家的自治受护国,享受该外部国家的军事保护及非正式外交认可,从而防止该“叛离”政治体被其他强势国或原母国并吞。
 
事实上自我管治,受部分联合国成员国承认
中华民国(台湾)中华民国未获普遍承认的原因与其他政治实体较为不同。中华民国原领有中国大陆,但于1949年时因国共内战失利而失去。而中国大陆则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至今实际管辖区域为台澎金马、东沙群岛以及附属于南沙群岛的太平岛和中洲岛等地。1971年由于第2758号决议,中华民国失去联合国的中国席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第2758号决议表决前已宣布退出联合国,故此决议对中华民国无约束。至此联合国及国际社会逐渐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普遍认可为中国合法代表。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并声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是中国的合法代表,使中华民国在1970年代之后逐渐失去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正式(官方)外交关系(目前仅有23个邦交国),成为未获普遍承认的国家。自1990年代末采行务实外交后,台湾内部的多数人认为国际上逐渐改以“台湾”来称呼实际管辖台澎金马地区的中华民国。目前中华民国多以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的名义在无邦交国设立相当于使馆、领馆功能的非官方机构(或半官方),与世界多数国家保持非正式官方外交关系。
科索沃共和国科索沃原是塞尔维亚南部的自治省,阿尔巴尼亚族占科索沃总人口近90%,且由于种族冲突等原因,大量少数民族(如塞尔维亚族)离开科索沃,使得阿族比例不断上升至九成。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科索沃仅在名义上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实际上则由联合国管辖。科索沃在美国与欧盟倾向支持之下,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获得了美国、欧盟及中华民国等国家的承认,但塞尔维亚及其盟友和西班牙、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则拒绝承认。
北塞浦路斯位于塞浦路斯岛北部,这个主要是由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族建立的政权控制了岛上北边约1/3面积的领土。北塞浦路斯于1974年时宣布脱离塞浦路斯独立建国,目前只获得土耳其的承认。北塞浦路斯将于2008年年底前与塞浦路斯共和国统一。
南奥塞梯共和国南奥塞梯共和国位于格鲁吉亚北部,原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约有10万人口。自格鲁吉亚内战以来,南奥塞梯一直要求获准并入与之接壤的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1992年1月,南奥塞梯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并与北奥塞梯合并,结果引发武装冲突。虽然它已声称独立,但目前只得到俄罗斯、尼加拉瓜以及非联合国会员国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和阿布哈兹的正式承认。
阿布哈兹共和国阿布哈兹位于黑海和高加索山脉之间,格鲁吉亚的西北部,原为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92年7月阿布哈兹宣布独立,格鲁吉亚军队于同年8月进入阿布哈兹,但在1993年9月被击败。1994年6月停火之后,阿布哈兹一直在格鲁吉亚的有效管辖范围之外。俄罗斯已于2008年八月正式承认其独立地位,而尼加拉瓜也于9月4日成为第二个承认的国家,此外,非联合国会员国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和南奥塞梯也承认其独立地位。
受到他国军事占领,受部分联合国成员国承认
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原主要由阿拉伯人居住。19世纪末发生“犹太复国运动”,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并于1948年5月建立以色列。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宣布成立。至今该实体已被大部分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以及其他世俗国家所承认。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西撒哈拉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西滨大西洋,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相邻,人口约26万,面积266000平方公里。原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76年西班牙撤军后爆发西撒哈拉战争。目前,独立的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国仅统治沿边境极小部分领土,其余大部分为摩洛哥所占领。目前共有45个国家承认西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
事实上自我管治,未被任何国家承认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原是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的自治区,人口超过95%为亚美尼亚人。1991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宣布独立,但不被国际所承认。目前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由亚美尼亚支持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军队也控制着阿塞拜疆西南部的许多并非是原自治区领土的土地。
索马利亚兰共和国索马利亚兰位于非洲索马利亚的西北部,1991年5月,索马利亚北部属迪尔族的诸部落宣布独立,成立索马利亚兰共和国,目前占有原索马利亚十八个省中的五个。该国大致位于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亚丁湾之间,面积137,600平方公里,迪尔族在该国人口中占据了绝对的多数,首都哈尔格萨。该政权目前虽然尚未获得任何国家的承认,但实际上保持了稳定的存续,并透过代表处的形式与其他国家有所交流。
事实上自我管治,未被任何联合国成员国承认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位于摩尔多瓦之德涅斯特河东岸的狭长地带中,人口主要为斯拉夫人(相对于罗马尼亚人来说,他们是摩尔多瓦的少数民族),1990年宣布自摩尔多瓦独立,目前仅得到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承认。
事实上自我管治,未曾声称拥有主权
邦特兰国邦特兰位于索马利亚东北部,1998年宣布独立成为自治区。
索马利亚西南国2002年时,该地区曾自行宣布自治,但2003年5月其首都拜多亚(Baidoa)易手,目前该地区形势尚不明朗。
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泰米尔政权位于斯里兰卡的北部和东部,即泰米尔-伊拉姆地区,由激进的泰米尔人独立组织猛虎组织于1983年建立,虽然2003年猛虎组织宣布放弃独立主张,但至今和谈进展缓慢。
事实上自我管治,但未获全部联合国会员国承认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此外,169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国会员国未承认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外,22个承认中华民国的联合国会员国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国韩国未获得朝鲜的承认。
朝鲜朝鲜未获得韩国的承认。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未获得土耳其的承认。
以色列26个联合国会员国未承认以色列。
捷克由于对贝尼斯法令适用性的争议,捷克未获得列支敦士登的承认。
斯洛伐克由于对贝尼斯法令适用性的争议,斯洛伐克未获得列支敦士登的承认。
列支敦士登由于列支敦士登不承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列支敦士登也未获得此二国的承认。
历史上实质自我管治,但未获国际普遍承认
亚洲
虾夷共和国(1868年-1869年)
1868年4月,日本江户无血开城,新的明治政府建立。幕府海军奉行榎本武扬带领八艘军舰北上虾夷(北海道),而后成立虾夷共和国。后为明治政府平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1937)
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31年11月7日,1937年9月6日变更为中华民国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于国共合作抗战后解散。
满洲国(1932—1945)
满洲国曾于历史上存在于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境内,以清朝逊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皇帝。根据《苏日中立条约》,苏联与日本互相承认,尊重,并保证互不侵犯由对方帮助成立的蒙古国,与满洲国。但是由于日本关东军在满州国境内的作为缺少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平等,所以大部分人认为满洲国是日本帝国的傀儡国。而在蒙古国,苏联军队却只是驻扎维持秩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亦在很长时间内,称蒙古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该地区在13年间曾受过当时全球近五分之二的独立国家或政权所承认;1945年8月苏联撕毁《苏日中立条约》,从蒙古和远东分兵两路对满洲国进犯,与满洲国军队和日本关东军作战获胜。康德皇帝退位,满洲国土地被中华民国收复,至今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华共和国(1933—1934)
1933年闽变后十九路军脱离国民党,在福建成立反蒋政权,国号“中华共和国”。该政权仅维持了50余天,未得到国内外任何国家或党派的承认或支持。
克钦邦(1962—1994)
1962年缅甸克钦邦出现克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组织,除了主要城镇和铁路沿线外,克钦独立军可说实际控制了克钦邦。1994年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定,允许克钦独立组织可以控制克钦邦,但仍有少数成员不满意,因此目前克钦邦的政局仍不稳定。
欧洲
克里米亚(1992—1995)
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后来决定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1996—1999)
1991年,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尔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造成一场十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导致车臣与俄罗斯关系更加紧绷。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总统普京以非常强硬的态度驳斥了分离主义思潮,率军平定。之后双方冲突至今仍未平息。
西波斯尼亚共和国(1993—1995)
1993年,因为西波斯尼亚的穆斯林不同意波斯尼亚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所以建立西波斯尼亚自治省。1994年,西波斯尼亚被波西尼亚政府军占领,但他们没多久就被逐,恢复西部波斯尼亚自治省,1995年,西波斯尼亚自治省改名西波斯尼亚共和国,她也是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抵抗克罗地亚的最后防御范围。
非洲

比亚法拉共和国是尼日利亞东南部一个由分离主义者建立的短命国家。于1967年5月30日成立,至1970年1月15日灭亡。其政权的军事首领于当年1月12日正式宣布有条件投降。
南非班图斯坦(,皆自1994年重返南非)
班图斯坦制度又称黑人家园制度。是南非政权为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对南非班图人实行政治上彻底“分离”的制度。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殖民者为了大规模掠夺,制订了限制非洲人土地范围的土著保留地制度,使占南非人口71%的黑人仅有占南非国土12.7%的土地。这些分成近300块的劣地只能养活保留地内1/4的人口。20世纪40年代,白人统治集团开始改变统治方式。为了永远霸占保留地以外的土地,逐步实现白人与黑人的政治分离,1951年-1971年南非政府先后制定了班图权力法、班图自治法、班图斯坦国籍权利法和班图斯坦宪法条例。根据这些法令对黑人实行按部落分治的原则,在近300个保留地建立632个部落自治机构,由白人政府任命部落酋长,建立酋长掌权的三级立法、行政机构。然后将632个部落自治机构按所属民族拼凑成不同的班图斯坦自治区,区内设立法会议和自治政府,改称班图斯坦。而所有居住在白人地区的南非黑人都必须从属于一个班图斯坦,取得其“国籍”。班图斯坦制度取消了所有南非黑人的南非国籍,使他们失去了在南非的一切权力;而白人却达到了永远占有87%以上国土的目的,同时通过他们所操纵的官员控制班图斯坦的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