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致癌门”幕后推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49:17
【世界商业报道-讯】近来,“霸王”洗发水的“二恶烷”危机门事件扑朔迷离。香港媒体7月14日披露霸王旗下多款洗发水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一时舆论大哗。“霸王”反击称,这是竞争对手的构陷,并且披露了一个多数公众并不知晓的事实:众多洗发水都含有“二恶烷”,甚至知名品牌“飘柔”也不例外。为此,“霸王”拒绝消费者退货的诉求。在舆论的压力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经过抽检,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制售的洗发水中,二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
“推手一”:消费者对潜在未知物的恐惧心理
如果不是肯德基事件,你是否知道“苏丹红”是什么?如果不是霸王、强生事件,谁又曾关注过“二恶烷”?
“以食品为例,现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的东西有上千种之多;一种是非法使用添加剂,这些非法添加物质数不胜数。”昨日,食品加工方面的专家、吉林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系主任刘学军告诉记者,尽管某食品被披露含“有毒”物质、“致癌”后,都会有一种声音建议在产品标签中“明示”含量,让消费者知情,但这种提法其实并不十分可行。
“市场上随便一款食品,比如说丸子,就有可能含有十几种以上的添加剂,在一个小小的标签上都标明其含量,以及对人体的益处或潜在危害,确实挺难。”刘学军坦言,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并不在这些操作性不强的细节上,而在于把好监督和检验关。
他认为,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还稍显滞后,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过轻、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都引发了公众对于潜在未知物的恐惧心理,认知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过激反应。
“推手二”:知识不够专业混淆“含致癌物”与“产品致癌”
最早披露霸王洗发水含致癌成分的香港媒体《壹周刊》,被霸王集团直指以“霸王致癌”为题是“夸张失实之恶意报导”。目前,霸王集团已决定对《壹周刊》进行法律起诉。
据了解,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将“二恶烷”列为B类致癌物质,对人类具有潜在致癌性。而此次霸王事件中,霸王集团也始终不回避其产品中含有“二恶烷”。不过,“含致癌物”跟“霸王致癌”是一回事吗?
记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得知,所谓“潜在致癌性”,是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在体内累积到一定量后才能发生癌变。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最终会不会致癌,不能一概而论。
推手三”:媒体炒作盲目追求“眼球效应”忘了“公正”
一系列中国式“致癌风波”少不了媒体的“推手”作用。甚至越来越多的声音对于媒体炒作行为提出了质疑。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传媒基本职责之一就是监测社会环境,只要有信息源,就应该报道,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涉及到重大的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问题,更应保证报道的“及时性”,毕竟传媒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不能等待调查水落石出了才报道。
同时他表示,一些报道中,为了避免商业竞争对手之间互相挤兑等因素带来的倾向性,报道应尽量做到“及时+核实”。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目前一些传媒颇受诟病的“标题党”做法,陈力丹表示,传媒报道应避免耸人听闻、添油加醋。
国内权威营销专家、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之所以频繁出现类似的“怪圈”,一方面由于各种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相关企业的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大众一种缺乏消费信心的“惊弓之鸟”心理;此外,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没有公正地披露事件真相。
“推手四”:国家标准缺失拿欧美标准说事儿
记者注意到,本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化妆品含“二恶烷”有关情况,与去年针对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事件的回应如出一辙。甚至对于“通报”中链接的“小贴士”都一字不差。其中,引用的仍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官方对于二恶烷的评估标准。
为何总拿欧美标准说事儿?我国为何总是出现食品、化妆品有关物质含量“缺位”的问题?
“这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包括标准本身问题、还包括检验水平、研究水平等方面的因素。”长春市质检院总工程师李尚禹认为,一方面,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而且随着食品工艺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从研究测试水平来看,欧美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略高于中国。从严格执行层面讲,如果标准缺失,就面临着执行困惑,比如有检测方法,但没限量要求;或有限量要求,但没检测方法;甚至是没限量要求、也没有检测方法。“遇到突发事件,在没有国标的情况下,是可以使用国际标准、甚至是文献标准的。”李尚禹认为,暂时的标准缺失无可厚非,完善需要过程。毕竟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比如新中国成立才短短60年,而欧美很多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在国家体系的建设、尤其是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上,都比国内成熟。
对于相应标准制定需要一定过程的问题,吉林农大的刘学军教授也认为,完善标准的确还需要时间。“添加剂使用更新很快,人类对这个世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刘学军告诉记者,以前人们曾用“香豆素”做过香精、用“甲醛”、“硼砂”做过防腐剂,有些现在已不被允许使用的物质,在以前的有关食品安全标准里是被允许使用的。“比如现在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西方很多国家禁止转基因食品,而我国是放开的。此类食品最大的问题,不是已知有哪些危害,而是以现有技术水平而言,不知道是否存在一些潜在危害。”
专家认为,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日用品中会检出一些新的化学物质来,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产品中添加的物质确实有所增多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检测技术提高导致以往就存在于产品当中,而不被人认知的物质“被发现”的多了。对此,消费者不必过于紧张,尤其是媒体不要过于炒作,并非所有化学品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关键在于科学评估其利大还是弊大。
新闻背景
“霸王致癌”风波始末
1 7月14日
一则“霸王洗发水致癌”的消息将日化巨头霸王集团推上了风口浪尖。受此影响,霸王集团H股大跌14.12%,市值蒸发约24.5亿港元。霸王集团紧急宣布临时停牌。
2 7月14日下午
霸王集团发表澄清声明,称产品所含的微量二恶烷并非刻意添加,而是由原材料残留引起的,绝对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霸王洗发水的代言人成龙所在的香港经纪公司表示,成龙目前人在国外。他们公司绝对信任霸王公司的产品质量。
3 7月15日
对霸王的质疑纷至沓来。有舆论指出,不排除竞争对手或炒股者在恶炒霸王。还有香港媒体爆出,飘柔和澳雪的某款含中药成分洗发水也含二恶烷。此前“十款国内外知名洗发水,九款检出二恶烷”的报道也被挖出。
4 7月16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晚些时候发布检验结果:抽检情况显示,霸王洗发水的二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
又一个轮回。这次的主角是“霸王”。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霸王洗发水可谓是大起大落。先被港媒披露含致癌成分二恶烷,再发表声明澄清“非刻意添加”,最后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定心丸”收场。一场“致癌风波”看似已经平息,但余波并未因此而止步。
”致癌风波”俨然有了“周期律”,从巨能钙含双氧水、肯德基含苏丹红,再到近期的章光101、麦当劳麦乐鸡,一次次的“致癌”字眼让我们不免疑问:如此多的致癌物把我们包围了吗?而作为企业责任以及监管层,是否又在每一次风波上接受着大众的拷问?
现状:消费者仍心有余悸
到超市选购洗发水的长春市民赵宇先生有些犹豫。之前一年多他一直用霸王洗发水,觉得效果很不错,但因为近日被曝“致癌”,多少动摇了赵先生的购买决心。“不管含量多少,毕竟跟‘致癌’联系上了,天气这么热,洗发水几乎天天用,继续使用吧,心里有些犯堵。”跟赵宇有类似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
记者从长春市的几家大型商超了解到,尽管在此次风波中,霸王集团及监管部门回应及时,本地并没有对相应产品下架。但从销售情况看,确实存在销量减少的情况。“说实话,现在通报的结果也只是对‘抽检样品’负责,毕竟这种洗发水的确含有致癌成分,含量多少是另一回事,所以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阴影。”消费者胡丽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