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晋卦的诠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9:30
供之自在:晋卦之诠释
(下坤上离)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释诠]晋卦:有了正确的宇宙观、社会观,就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生活中就会如鱼得水,犹如古时豪贵的公侯蒙受皇帝众多的车马赏赐和宠信一样,更多地得到人民的拥戴和推重。
[把握]欲达人之所求,必先己之有供。能够给大多数的人们带来真正幸福和快乐的不是大富大贵的物质享受,而是正确的宇宙观、社会观。这不单是个信仰问题,而是在践履的过程中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体验和生命意义。这里真正的要点和关键在于,过去人们把宇宙观、社会观孤立地看成是“心灵”的“信仰”或“精神寄托”,却不知道这是思维逻辑、道德规律、幸福法则,是与每个人的生命、生活始终相伴随的智慧和力量,也是宗教与科学的结合粘连[宗教(感性之心)-道(关联之轴)-科学(理性存在)]。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释诠]《彖传》说:晋卦,贡献、奉献,是光明穿透黑暗的阻拦,照耀苦难心灵的意思。讲清事物存在的本质、运动的规律,指出其发展的趋势,人们的心灵就获得了“光明”。思维逻辑与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步共时”,才能“像豪贵的公侯蒙受皇帝丰厚的赏赐和宠信一样,得到更多人的拥戴和推重。”
[把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是对道、规律、法则这些无形的理性存在的形容。明,则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自然之“大”的认知和结论(德则是对道的践履)。这一点想通了,哲学和科学的神秘性也就烟消云散了。剩下的自然就是怎样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即当好公仆的事了。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释诠]《大象传》说:光明冲破黑暗的遮蔽,为世界奉献温暖和清醒。这就是晋卦的象征主旨。因此,公职人员必须通过践履道的行为来向人们显现自身素质和精神追求。
[把握]请注意公职人员素质要求的两个基本底线:道德践履和职业能力。所以才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释诠]初爻:讲奉献,个人就会经常遭受打击,但对整体和个人的一生是有位格和品质意义的。形而上的大道是最值得信赖的,道理懂得越多,犯的错误就会越少、越小。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
[释诠]《小象传》说:“奉献却遭受打击”,那是因为只有奉献者在行正道;“道理懂多了,就会少犯错误”,将来就会承受重担和使命。
[把握]这里一方面需要坚忍坚韧;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践行的明证来吸引人,团结人,共同为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释诠]二爻:讲奉献,个人就会无端增添很多的忧愁和牵挂,但对整体来讲却是值得庆贺的。人们能够享受丰厚的福泽,就在于这个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是祖宗的恩德造就。
《小象传》:“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释诠]《小象传》说:“人类能够享受丰厚的福泽”,靠的是对整体生成逻辑的继承。
[把握]必须清楚阴阳观与“唯”字哲学的不同,就在于求真务实而非“宗主意志”。所以,就有新生事物不等于是先进事物,古老的遗留不等于是陈腐的教条的结论。尤为关键的一点是:规律,不但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用之万世而不移的。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知道诚信为何物。
六三,众允,悔亡。
[释诠]三爻:在物质利益上,只有公正地分配,只有争得大众的同意,才能清除悔恨与隔阂。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释诠]《小象传》说:“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观念,就是整体生成逻辑的落实和践行。
[把握]注意“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利益,必须由大多数人的心愿所决定。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释诠]四爻:讲奉献需要有资格、资质、资本。否则如果像鼫鼠一样虽有五能却不成一技,那么整体就要遭受损失了。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释诠]《小象传》说:“像一无专长的鼫鼠一样讲奉献,这个整体就要出危险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何在。
[把握]《易经》之“生象”,不但历历在目,简直就是活脱脱。请看鼫鼠的五能:“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所以说,做公务人员,担当公职,讲奉献,可不是谁都能说得出口,不是有好心就能办成好事的。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释诠]五爻:首脑谢任,也就不会再有悔恨之事。下任有失德的地方,也不必过度忧虑,自有责其过、改其错、梳理归正之人。关键在于,新老交替,无所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释诠]《小象传》说:“不要为下任的失德过分忧虑”,新老平稳接替才是值得庆贺的事儿。
[把握]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三件利器。一是一部遵守自然整生规律的宪法;二是一个整体利益的立场;三是一个英明领袖。领袖是一时的国宝,从而需代代努力,“不拘一格降人才”;整体立场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石,从而动摇不得;宪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规律的构形法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思维逻辑,在根本上不可以有偏差。
如何才能跳出人类历史王朝更替、人亡政息的周期率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那就看这部宪法是否遵循了大道规律,为人民谋利益,为人类谋文明。而非“先帝遗言”或领袖的“万寿无疆”。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释诠]上爻:团体、组织奉给人的若只是竞争意识,国家就只能用其对外邦进行掠夺。这样虽有风险,但因能给本邦带来些好处,好像还有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意识是不利于整体人类的文明和谐发展的,各邦、各族人民都树立这种意识,就无法和平相处。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释诠]《小象传》说:“只能用其向外邦掠夺”,是因为大道哲学的精髓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还没有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之路。
[把握]竞争意识,是第一自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适合于人类社会。否则,以此为理念、为信仰,实行共有资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类就愧对万物之灵的称号,只能成为自然界“物竞天择”错误理念的奴隶了;人类社会也只能成为兽性之邦。
[总论]无巧无不巧。当供给与奉献联结在一起,“公有制”和“私有制”不计条件的截然两分,也就成为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又直接关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定性的“合法性”。
简而言之,以个人中心主义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没落阶级意识的产物,一定没有前途。因为它丢掉了人类整体品性的“人格”,违背了大道的构形生成逻辑。以共产为导向的“大公无私”的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向往,却也存在着模糊不清的弊病。因为“私有”是消灭不了的,可以改变国家的“私有”制度,却不可改变“民”必“有私”这一事实。所以,“爱情是自私的”信念,不但很有市场,也在世界各个国家的一夫一妻制中得以广泛践行。
所以在21世纪,中国提出了以大(公)道逻辑为轴心的整体主义的“和谐社会”目标。即实行国家共有、集体所有、个人私有的三级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模式,才是比较完全的,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繁荣和发展的国家政治制度。这也是道法自然的正常、健康、活跃的社会状态。
市场必然应该有计划,不然不管官场、还是商场,为何总是出现垄断思想和垄断霸权?
计划必须用市场手段,不然不管人民的需求搞生产,为之何益?或者吃喝穿戴的式样都被指令,岂不就是精神压迫?
理论只有在现实中,找到其合乎人类自然的文明发展的架构模式,才是人民的真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