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综合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22:25
智慧人生综合类 [转贴 2007-07-03 21:26:40] 
字号:大 中 小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一、跟于丹学习人生要义
于丹:我们就限定在古代这一段吧。我最喜欢三个人,陶渊明、李太白、苏东坡,这是我最喜欢的三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奋发的梦想,但是每一个人也都难免有人生的困境,他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命态度,这个表现出了他自己的一种取向。所谓的浪漫,比如这三个人里面的苏东坡,苏东坡这个人,他曾经在政治上是曾经成功过的人,但是从乌台诗案、从新旧党争,他又一次一次遭遇贬官,苏东坡这个人呈现出的气质,就是在可以享福的时候就去享福,就去兼济天下,在落寞的时候就去独善其身,不失他的快乐。我喜欢这几个人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贫穷,甚至死亡,都不能剥夺的骄傲,他有一种天地跟他自己融通一气,就是道家所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那样的一种精神气质。所以这几个人的生活很有意思,你说陶渊明,陶渊明这个人一辈子是没有做成过什么官的,但是他是一个也很坦率、很天真的人,我喜欢陶渊明,是喜欢他的朴素,跟他的那种真纯。我觉得李白的浪漫比陶渊明就要张扬很多。
于丹:我们还是先从这首诗说起。“床前明月光”,“明月”这是贯穿李白一生的一个意向。今人台湾的于光中先生,说李白是什么样的人,他说酒入豪肠,有三分笑成了剑气,余下的七分酿就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李白说,这样一片洒洒落落的明月光,明亮到什么程度,“疑是地上霜”,就是说他把一种光线转化成一种质地。“疑是地上霜”的时候,由空转实,人的心事也转实了。“举头望明月”这是你的向往,而低下头呢,思故乡,人在举头与低头之间,这是什么,这就叫做俯仰中宇宙。李白这个人思乡会思到什么程度,他真的有乡可思吗?我们来落点说一说李白的故乡。大家可能知道,李白的家其实他出生地就在中国的版图之外,他出生是现在属于俄罗斯的碎叶,李白这一生真的在乎故乡吗?李白一直说他这一个人,一直是要“年轻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每走到一处,可以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在他的心里没有太清晰的故乡与他乡可言,只要有个地方让他安顿。李白是一个处处为安的人,李白也曾经遭遇过变乱,安史之乱,大家遇上以后,都要逃难,李白从长安城跟着跑,跑了没多远到了扶风,遇上一个豪士,这人请他喝酒。李白多么天真啊,他说“一抚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我就把帽子一脱,剑一放,在这儿开始跟你唱和了,喝你的酒了,所有什么战乱、恐慌、危机,突然之间退得遥遥远远,而人心中的那种天地欢畅,一下子就超越出来了。所以李白是一个在乎家乡的人吗?李白从来不会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家乡是可以思一思的,但是他没有那么深的离愁别序沉浸其中。明月对他来讲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李白一个人孤独的时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此一刻,“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大家想一想,天地万物,突然之间变得欢心而沸腾,那么这样的一种心情,你说有什么苦难能够击倒李白吗?你会发现这个人的主观能量实在太大了,他可以大到多大呢?李白想干什么随心所欲,他如果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可以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如果想上天,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高兴,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要是发愁,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一个悲也千古,乐也千古的人。他如果要是形容朋友对他好,可以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他如果要发愁可以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所以李白这一生,其实终其一生,明朗、天真,他一生的性情就是他最大的骄傲。这个世界上真正自由的人必先精神独立,也就是说,李鹤说“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真正的天地英雄是没有君王的,也没有主子的,李白这一生,因为他不科举,他不想当太大的官,他也不附庸,他依赖的就是他的才情,所以他就成为了一个无所羁绊的天地英雄。所以回过头来讲,有这样的天地之心,能够忘穿天地明月,有这样的天地脱身,所以可以不计较故乡。
于丹:我觉得不惑是一个过程,是因为我觉得30岁以前,你要入世的时候,庄子有一个观点,说一个人要做到外化内不化,外化就是指你的行为层面上,要能够顺应社会的规则,要能够遵从这个社会给你的一种责任,要去接人待物,应对,这就叫外化。但是内不化,就是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深处,有你自己的标准,有你自己的判断,有你自己的态度,这些东西要坚持。所以一个人内不化,所以有生命,外化所以有生存,生命与生存叠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生活的体系。其实最怕的东西是外不化而内化,比如一个人在外面接人待物,各处格格生生的,总要坚持自我,而内心里面一会儿是这个,一会儿是那个,才会陷于大迷惑。阿丘:除了我们俩有很多问题,其实在座观众对于丹老师也有自己的问题,我们选一些。
于丹:我们先来说什么是“周而不比”,“周”实际上是指你对周围的一切的应对,你都能够得心应手,你跟所有人都能够交往。“比”是个象形字,你看这两个比是一样的,在一起,“比”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小人党,就是结党营私,小团伙。所以我觉得与其我们的视点在于怎么样防小人,不如换一个视点怎么样做君子,怎么样才能做到周于天下,就是历练内心,让自己提升。所以我想防小人从做君子开始,没有具体的技巧,只有心底的胸怀气象。
于丹老师您好,想请您用您的亲身经历或者感受来告诉我们如何在恋爱中把握,您在交友之道中谈到的度的问题。恋爱要有度。
于丹:生活中会遭遇到很多以爱的名义的一种剥夺,也就是说是以爱的名义去对他人加以限制,这实际上就无度了。实际上什么是爱,其实一种真正的爱,第一爱里面也有尊敬,你必须付出尊严的时候,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爱情。而且你相信,你交出尊严而换来的这个人,不会长久。第二,爱其实要深刻地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我想爱比懂更容易发生,有很多互相不懂得的爱,瞬间就会发生了。什么是懂得,张爱玲在写给胡兰成的信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真正的大爱应该是有悲悯的,就是你用你的心理解体会以后去包容,那么这种包容本身就是一种度,你不是强迫说,你因为爱我,所以必须改掉什么缺点。第三个词,爱的这种度是什么,要建设,没有一种爱是静态,可以恒久的,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场,这种场必须是蓬勃的,健康的,永远都在建设之中的,就是说他会有一种新奇,有一种创造,他让你觉得在这里面你这个人还在不断的往一个更好的境界上走,这是一种大爱,所以仅有小爱,两个人之间就会计较,就会进行干涉。如果你有大爱的话,这个爱就会建设,它就会走得更明亮,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张泉灵:于丹看似是在讲《论语》,其实是在总结很多人生的道理,也许你学不到于丹的口才,但是你可以学一学她去总结人生,也许你会像她一样幸福。
阿丘:浪漫、天真、世故、现实,其实都不是一个真实的于丹,于丹的理想境界是通透,愿通透的于丹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快乐。
《于丹论语心得》简介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二、
“绝对好男人”是什么?
绝对好男人翩然而至时,必然会有一个不绝对好的男人,甚至是个绝对不好的男人,像魂一样附在绝对好男人身上。几乎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男人的优点,都是以他的缺点作为代价--一个男人的优点,基本上也就是他的缺点。当人们拥抱他们的优点的时刻,不得不同时接受他们的缺点。
一个充满职业精神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没有闲暇陪妻子逛街的男人。当年的陈景润就是一个以职业为快乐的人,只不过按照那时候的道德标准,没有时间陪伴妻子,甚至没有妻子,都归属于男人的优点。而现在,越是不平凡的妻子,就越是没有耐心会爱上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一个自信、处事果断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骄傲、刚愎自用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就像他们从不优柔寡断,更不黏黏糊糊,该了就了、该断就断一样,他们永远坚信自己就是正确的同义词,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妻子来说。千万不要被他们表面上的谦逊所迷惑。
一个有相当社会名望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把社会名望看做是比妻子更重要的男人。如果一定要他在社会名望和妻子之间做一次选择的话,他们不会选择妻子,但是这完全不妨碍他们需要有一个女人作为妻子的存在。
一个富有魅力并且性感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对于所有女人来说都富有魅力并且性感的男人。不必天真地想象,一颗情种仅仅限于在一个小花盆里发芽。
一个不与任何美丽、可爱的女性有任何交往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被任何美丽、可爱的女性所不屑一顾的男人。
一个把所有的家务都揽于一身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在社会上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男人。当然这肯定不是什么缺点,但是也远远谈不上是什么优点。
一个在家里省吃俭用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在社会上很吝啬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没有任何爱好。
一个生活俭朴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在任何场合不修边幅的男人,而不修边幅也仅仅是为邋遢寻找理由罢了。
一个每天晚上都在家里陪着妻儿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没有朋友的男人。这样的时候,男人得到的将不是女人的赞扬,而是女人的数落。男人的闲暇,只有当他们没有闲暇的时候,才显示出珍贵。
一个不是艺术家,却天天发烧于艺术的男人,基本上也就是一个不脚踏实地、没有正业的男人。拍照片,听音乐,看电影,读文学,喝咖啡、唱歌、跳舞、绘画、抚琴,确实很浪漫,但是一旦在家庭里天天发生,那可不是一个女人幸福的开始。
绝对好男人的优点还有很多,当然,绝对好男人的缺点并不会像商场里“买一赠一”的商品一样明晃晃地绑在一起,所以我们通常看不到好男人与生俱来的缺点。
三、
杰出父母只做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 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 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 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  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  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  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  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  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  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四、
不该对孩子说的八句话
1. 揍死你
很不幸,如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常说这样一句话:"揍死你!"
"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由于这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帮助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报复目的。孩子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2. 你真笨
什么叫笨?学东西慢就叫笨。一学就会那叫聪明,不聪明的就是笨。在动作上,不灵巧的叫做笨,迟缓的叫做笨?
如此说来,新生儿是最笨的,他什么都不会,连吃都不会,也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为什么我们不说他笨。
原来笨是人为规定的概念,是同别人比出来的。别人都会走路了,而你还不会走,那是你笨手笨脚;别人都会说话了,而你还不会说,那是你笨嘴拙舌。为什么别的同学考试全对,而你总是做错题?还是你笨吧!
懂事的孩子最怕别人说他笨,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出错,学东西这么费劲。也许,多年之后他能证明自己不笨,可当时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你真笨!"这三个字从自己父母口中说出来,孩子心里有多么难受!他想说:"实在对不起,我怎么这么笨呢?"
为人父母者,不知是否听人说过这三个字,或者在心里对自己说过这三个字,如果你知道这三个字的份量,怎么忍心对自己的孩子说呢?
3. 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如今社会进入了竞争时代,孩子的父母也与时俱进,不再讲究"温良恭俭让"了。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回家后不免向家长诉说一番,有的家长就问:"他打你没有?"
"打了。"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家长把敢不敢与人对打看作孩子有没有竞争意识了。现实教育人们,太老实了容易受人欺负,就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照这样的逻辑引申下去可就不妙了: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别人不讲理,你敢不讲理;别人偷你自行车,你就偷别人自行车;别人腐败,你就腐败……
这是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什么样的未来?你就准备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你准备让孩子变成一个"占便宜没够、吃亏难爱"的人?
4. 妈妈求求你了
教育学家克劳蒂娅认为:从小到大,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有连续性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受到上一代的极大影响,往往将父母用于我们身上的一套,纹丝不动地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奖惩便是一项传统的工具。
先说惩。传统教育中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已被现代文明和公众舆论所抛弃。国家法律也不允许父母再打骂孩子。
再说奖。现在家长一般用奖励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妈妈常说:"别说话,一会儿给你买冰淇淋。"这种方法也许当时有效,用多了就会失灵。
其实孩子不需要贿赂,不需要用交换的方式使自己变成一个好孩子。从本性上讲他们自己是要做好孩子的,孩子的好行为产生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孩子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原则的遵守者。纪律约束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及合作的基础上。如果他们知道大人是尊重他们的,他们就会接受大人的领导和指导。
最怕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使。孩子识破了大人的一切动机,软硬不吃。家长恐怕就只好说:"妈妈求你了!"
但是就连这句话也不能说,因为说了这话就意味着家长缴械投降,孩子会从内心里更加蔑视你,纪律约束的基础就土崩瓦解了。
5.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家长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抛开不管一类话来恐吓孩子,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的嘲弄逼迫而离家出走。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想逼迫孩子就范。当然这话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想以它来结束这场口舌之争。
但是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
他当然要逞一回英雄。"走就走!"就这样真的离家出走了。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要挟子女,迫其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即使孩子一时屈服了,也于事无补。
6.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大约是"狼来了"的故事广为人知的缘故吧,有些父母至今还拿"狼"这张王牌来恐吓孩子。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再不听话,把你送给要饭的"、"让公安局来抓你"、"让大夫来给你打针"等等。如此去恐吓孩子,会给他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婴幼儿正处在身体机能迅速发展的时期,恐吓会给孩子的精神带来压力,加剧内心冲突,使其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大脑皮质对皮下中枢的调节能力降低,植物性神经和内分泌失调,内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的疾病。
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父母若常用鬼、神、狼等恐吓孩子,可能会使他建立一条条件反射,对同类事物产生惧怕感,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有的孩子常常夜里哭闹,也与此有关。
恐吓使孩子产生错误概念而不容忽视。在他眼中,狼、要饭的、公安局、大夫等概念都与恐惧相连,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过来。
因此父母不能为图省事而胡乱吓唬孩子。
7. 我没本事
"我没本事……"是一些混得不好的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在和孩子交谈时把自卑感表露无遗,这样做是不妥当的。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我没本事"来开始你们之间的谈话。你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出身于河北武清县一个贫苦家民的家庭,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为了供他上学,母亲卖了家里的毛驴,又四处借债为他攒足了学费。为了不让他饿肚子,母亲每个月都步行十多里路去批发一口袋方便面渣给他送去,他用的数学草稿纸也是母亲从印刷厂要来的废纸。他是天津一中惟一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学生,是惟一没用过肥皂的学生,衣服上打满了补丁。
但是他从来没有自卑过,因为他觉得母亲是一位从不向苦难和厄运低头的英雄。
8.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这句话多属于玩笑话,却也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除了父母亲,孩子的姨妈、姑妈之类的亲戚最爱开这种玩笑了。"我好还是你妈妈好?"她们常用这话逗孩子。
孩子不懂,如实回答了。招来一顿奚落,"我都给你买吃的了,还是你妈妈好?"
孩子想想也是,她给我买吃的了,这是事实;妈妈好,这也是事实。怎么回答?还是不会。
不久,孩子就会答了:谁问他这个就说谁好。
渐渐地,孩子还学会说奉承话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知道大人爱听什么话,反正哄着他们玩呗,不必讲真话。
五、
女有四德之誉
严循东 2006年10月9日
中华民族之女性,以贤惠、温柔著称于世,这也是东方女姓之美。常言道:“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贱”、“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这些话说得好有道理。反观腐败分子的落马,好多出于“家有恶妻”,因此在和谐社会倡导女子四德之誉有其深远意义。
女有四德之誉:一曰妇德、二曰妇容、三曰妇言、四曰妇工也。妇德者,不必才名绝异,妇容者,不必颜色美丽,妇言者,不必辩口利词,婦工者,不必技巧过人也。
其妇德者,清贞廉节,守分整齐,行止有耻,动静有法,此为妇德也。这是说女性要守本分,要有廉耻之心,行动要动静有法,这才能显示东方女姓之美德。
妇容者,洗浣尘垢,衣服鲜洁,沐浴及时,一身无秽,此为妇容也。这道出了中国女性的洁净,她们衣服鲜洁、沐浴及时、一身无秽,这显示了东方女性容态之美。
妇言者,择师而说,不谈非礼,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此为妇言也。这是中国女性言语之誉,她们说话看对象而说,不谈俗而不雅之话,她们说的话不令人讨厌。这展现了东方女性的语言美。
妇工者,专勤纺织,勿好晕酒,供具甘旨,以奉宾客,此为妇工也。这是东方女性之勤劳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她们专勤纺织爱劳动。在当今社会,她们除了社会工作,还要料理家务,勿好晕酒也是中国女性的行为之美。
女有四德之誉是东方女性的骄傲,值得弘扬与光大。愿普天之下的女性都有这四德之誉。
六、
幸福是一种感受
严循东 2006年9月14日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幸福,然而大家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个创业的人,事业有成就觉得幸福;学者认为能出成果就是幸福;老年人身体没大病、不孤独,就觉得挺幸福。
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吃:穷人能吃饱就感到幸福,富人什么都吃腻了,却为下餐不知该吃什么才可口而烦恼;人们为了穿:赶时髦者,为服装款式层出不穷,穿什么才时髦而烦恼,经济窘迫的,因冬天能遮寒不受冻而感到幸福;工薪阶层只要有房子住就感到幸福,有钱的,有了住房又为想着豪华楼房或别墅而犯愁。为了幸福,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就得拚命的去工作,去创业。假如没有特别的技能,就需要卖苦力;有人虽然有自己的事业,但这事业就像一副沉重的担子,终日要为此操尽心思。工作原为享受,而为了工作必须放弃享受。创业难,守业也难。人在没有财富时,为了我的生存会处在不断追求财富的奋斗中。一旦富足,人生无所追求,生活就会出现厌倦,而幸福感又随之而消失。
幸福是一种感受。首先是满意感:个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无忧。其次是快乐感: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一句心理学上的谚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去结婚;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而幸福感的较高表现是价值感,它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成长进步等,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如:每当我看到自己所研发的环保监控、治污产品为环保带来社会效益时,那种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
幸福的标准也因人而不同。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很幸福,但他自己未必觉得,如:深圳有位老总,他的一个生日晚会在深圳一家大酒家举行,来参加祝贺的有市委副书记、各界名流、电视台记者,场面无比隆重,也可谓极一时之风光,而这位却没有感觉幸福,他说记得十五年前过生日,他母亲给他煮了五个鸡蛋,那时候他感觉幸福极了。这说明每个人衡量幸福的标准差异巨大。所以当我们感觉不到幸福时,就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的状况,这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发现幸福。
我说幸福:心灵健康是第一,身体健康为第二,财富的拥有排第三。当今好多人舍本求末,他们看不到心灵健康对人生幸福的重要意义,为了追求财富用尽心思,有了财富又尽情的放纵自己,使得整个心灵处在高度的破碎状态中。在这个社会中有钱人多得很,但有钱的人自己感觉幸福的没有几个,因为他们缺少健全的心态,他们没有心情享受快乐!
幸福是一种感受,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我们就是幸福人。而我始终认为的一句话却又是:厚德载福、厚德载物。
七、
之一: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小事
严循东  2007年1月18日
在与“孤芳自赏女人花”闲聊时,谈及了教育子女的问题,她是一个好母亲,教育子女很是成功。“孤芳自赏女人花”的博客地址是:http://gfzsh.bokee.com/ 。
她的女儿叫杨格格,在乌鲁木齐最好的初中“乌鲁木齐市十三中学”读书,今年6月就要中考了。她女儿的目标是乌鲁木齐市最好的高中“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三年后要去北京上大学。近来,学校、同学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她女儿自己又为将来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孤芳自赏女人花”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她的生活,消除她的紧张,还有就是陪着她熬夜。班主任老师也有自己的难处,学校要的是升学率,班里也分配了重点高中的录取名额。各课老师填鸭式的补习、突击、题海大战接踵而至,吃过晚饭后,开始写作业、复习,做各式试卷,经常凌晨北京时间1-2点才能在她们的催促下熄灯睡觉。她女儿从三岁起跟着新疆师范大学艺术系的钢琴老师学琴,是她背着她冬来夏往。女儿当时太小,甚至连琴凳都爬不上去,但女儿很争气,很有天赋,学了八年,在小学毕业前顺利通过了中央音乐学院校外的钢琴演奏等级考试,达到了十级水平。进入初中后,再也没有摸过琴键,硕大的钢琴成了家里的摆设。从此,家里再也听不到音乐之声了!
这一结果能不让教育界引起注意吗,因为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如果让我们的孩子一切都听从学校的填鸭式的补习、突击、题海大战,那势必会造成自立自主能力的丧失,这是可悲的。
在学校,老师为了学生的分数,对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放松;为了安全,有的连课间自由活动都取消,使学生接触校外社会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此环境之下,一些孩子的生活能力低下,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了解,更缺乏与他人的正常社交能力。一些学生习惯于生活在由师长安排好的轨道上,缺乏自主选择人生的意识和能力,对学习、学业以及未来的人生选择茫然,一旦家长安排或选择的人生道路发生变化,即无所适从,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应变能力,以致毕业求职屡屡碰壁、受挫。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轨迹。教育的过程即引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正常的社会交往,成年后顺利步入社会生活,本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功能,而不是为了分数而进行的升学大战!
如果在全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的环境下,家长与学校倾其心血培养出的学生却总是长不大,连自立自主意识和能力都不具备,这无疑是教育的一种失败。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社会竞争在加剧。这一信号应该给予广大家长及学校一个提示,即小心翼翼的包办教育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抱着的孩子长不大。因而,如果我们从国家、社会未来发展的角度,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主意识,让孩子在人生成长中培养其自立自主意识,学会驾驭生活而不是一味依靠他人,在成人的基础上进而成才。
像现下的填鸭式教学的恐怕会丧失孩子的自立自主意识,这会注定成为教育界的悲哀!
之二: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教育
天赋教育在中国可行吗?
1979年,有个中国访问团赴美考察基础教育,认为美国孩子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下午1点多就放学回家;课堂乱如集市……得出结论:美国基础教育病入膏肓,20年后中国的科技将赶上这个超级大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考察中国基础教育,认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习最好。结论:再过20年,美国的科技将被中国甩在后面。
27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又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
各方说法
李萍(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培养“学生”而不是“考生”
美国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但中国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教育是要创造差异的,而不是要把所有的人变成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天赋教育强调挖掘学生的个性,同时它要培养“智慧的孩子”而不是“聪明的孩子”。聪明和智慧区别的,聪明只是智商高,智慧则是知识和经验,你还得运用这些东西去创造出新的东西。
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智商,给他们一个规格的指标,让他们都成为“考生”。而美国天赋教育重视情商,这决定了他们培养的是“学生”。学生与考生最大的区别,是学生的“学”的主体是在学生自己。而考生只是一个记忆的工具而已。胡文俊(执信中学党委书记)
重点中学搞的是超前教育
美国天赋教育,主要是观念问题,如果我们的家长教师都有天赋教育的理念的话,学生会从中大大受益。
但现在不少中学的重点班都不是在进行发挥学生潜能的天赋教育,而是进行以升学为目的的超前教育,导致了尖子生优秀学生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培育。其实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如果能够很好地实施,是能解决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一个过程。封耀明(南武中学校长、广州市政协委员)
如果不考试,我们的课堂也生动
“中国官员最怕我们学校跟其他学校不一样。”千万百计把学校标准化,例如校长三年一轮换的制度,学校怎么可能有特色?
天赋教育就是扬长教育。我们的教师都愿意让学生有特色,但是这种体制下是不可能的。例如学校教师招聘,本来在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很有才华的老师,但政府规定一定要通过统一笔试,结果通过笔试能招到的都是中规中矩的教师,他们擅长应试,也擅长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
我们学校现在很多课都上得比美国天赋教育生动得多,但是考试来临的时候,谁也不敢不应试。林伟贞(文德路小学副校长)
教育体制缺陷家长可弥补
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应该那么悲观。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每个教师都要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我们很难个性化地去对待各个学生。我们的教育在这种资源这种条件下,还是作出很大贡献的。
我认可天赋教育的理念,我觉得在目前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去开展天赋教育。我的很多同事都认为不可能实施。为什么呢?他们认为如果办天赋班就变味了,到时我们要面对的只是家长们穷尽手段想要把孩子挤进天赋班。所以,在目前我们这种机制下,美国的天赋教育是很难实施的。
但我始终认为最了解孩子的是家长,家长应该有高于教师的视野和想法。他可以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尽量去创造机会去发扬孩子的潜能,这样孩子的天赋潜能就能被挖掘,有个平台给他展示,他就不会厌学。秦社彩(学生家长)
学校没有预留足够空间
我想说的是,家长是有教育思想的,但是学校不留时间和空间。就像我的孩子喜欢高尔夫球,拿了很多奖项,我想下午早点带他去训练,但是老师都不同意,觉得影响他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有多累,初中生、高中生有多累,有多少的时间与精力花在重重复复的做题与考试上。但我也了解,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闲得慌,特别是课业较少的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彻夜或整日打游戏、QQ聊天等;既浪费大好时光,又消磨意志,真的很为他们可惜。
为什么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为什么曾经的“高材生”在受高等教育期间或之后却不能顺理成章地开花、结果?孩子们的努力最后换来的不是人生的真正收获与所需,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踏进大学之门后,还走上了轻生之路?
这不仅是遗憾,更带给我们一种刺痛。谁之过呢?不能说与以考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无关。谈维新(学生家长)
家长先要提高自身素质
我呼吁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以身作则。其实孩子的所有缺点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所以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从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开始。很多人来请教我怎么教孩子教得能考上北大,我毫不谦虚地说,如果你没有我的素质,你就别期望能教出一样的孩子。
专家点评
罗明星(广州大学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天赋教育难以实施
天赋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因材施教,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把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同时,天赋教育也对教育的平等理念作了很有见地的阐释。一般我们说教育的平等是对学生的一视同仁,但天赋教育倡导要用不平等的教育对待天资不同的学生。相反,如果用平等的方式对待天资不同的学生,反而对学生不平等。
此外,美国天赋教育与中国的天才教育的区别,就是把教育本身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以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为基础,没有让教育沦落为纯粹的智力化的标准。
在中国推进美国的天赋教育,在理念上借鉴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实际操作非常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首先,目前教育工作者用教育的行动来表达我们教育的理念的权力是丧失掉的,在体制的压力下,校长、教师不能按自己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其次,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孩子短期教育当成终极目标,缺乏长远的规划。家长只要求孩子读好书考上大学,找好工作。孩子一旦毕业找到工作,对未来的追求、所有的向往都丧失掉了。
再次,在中国的学校里,评价学生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导致教师把自己的行为归于一统,丧失了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丧失了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以上问题是教育本身无法解决的,必须从社会的层面上才能解决。目前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对教育的盲目追求中,大家都采用一种斗争的方式来进行这种竞争,家长孩子教师都处在痛苦中。如何解脱是教育本身无法完成的,应该通过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
钟明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统教育过于功利
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中,有一期是中美各十二个中学生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价值取向共有五组:真理、智慧、财富、权力和美。美国的学生毫无例外选择的都是“智慧”和“美”,而中国的学生除了一个选“美”之外,其他都选择了“财富”和“权力”。
此事令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经世致用”,始终是把知识跟“有用”结合在一起的。“学而优则仕”,这就最典型地体现了我们把知识跟某种实用价值捆绑在一起。因此,我们没有对世俗的超越,没有对知识的追求,没有对真理的追求。
到了近代之后,我们也依然对教育赋予了一种不可承受的东西。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救国”,到今天的“科技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把教育都当作一种功利来看,这本身就是对教育本体的误导,而没有培养人对知识真理的追求。
在这样一种功利追求之下,我们的父母、社会、学校自然就没有关注知识的价值。所以我们只有考生没有学生。这样一种知识功利观才是对教育的最大伤害。
因此,我觉得天赋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教育观念上。中国文化当中,这种经世致用的价值理性过早地遮蔽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到市场经济以后,这种功利倾向更加遮蔽了教育自身的价值。
肖建彬(广东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
中国教育就像复印机
人人都说要培养人才,但是什么是人才,这是一个最富争议的话题。
在中国,从统一考试到标准答案,从教育学生要预防枪打出头鸟,我们都要求大家思想统一。尽管中央对创建创新型国家很倡导,但是我们的时代和社会依然都不主张、不容忍创新,我们经常会发现,创新程度越高,遭遇的抵制就越大。
中国教育有点像一部复印机,一批批一代代地复制人才,只不过不同时代传输的文档不同,用的字形不一样,但它复制的本质没有根本改变。
事实上,在几十年前,中国就有教育家呼吁进行类似的教育。1943年陶行知就为了培育创新型人才,形成创新性民族,那时就建立了“创导教育”,他写了一篇论文《创造宣言》,并且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解放儿童的空间。
人人都有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天赋,但是要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就须接受创造教育。不接受创造教育,这种禀赋就会遭到扼杀。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就是顺应人的禀赋,叫创造;坏的教育就是扼杀人的禀赋,叫复制。
如果我们能把教育问题交给专业人士,把发展教育问题交给政府和社会,让有权管理教育和评判教育的人给教育松绑,那么中国教育要绽放创造的光芒,就为期不晚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全国千千万万的学子此时正在为考试苦苦备战,中国应试教育此时又到了一个检验的时刻。曾经以《素质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等书籍轰动中国教育届的旅美作家黄全愈此时再有新作———《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新书给中国教育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不能承载世界一流大学?科技的摩天大厦以及诺贝尔奖台需要什么样的“基础”?
针对黄全愈提出的问题,家庭期刊集团日前组织了大、中、小学名校校长、专家学者以及家长代表,就“目前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美国式的天赋教育能否在中国实施”展开了讨论。
八、
测测你有没有“文化”
来源:真明周刊   伊斯兰人文学术   2007-1-12
此处的文化为狭义的文化,专指汉语文的掌握程度。好,闲话少说,测试开始。
以下这些双声词,你都会读、会写、明白它们的含义吗?
一、最简单的,相当于小学水平:
忸怩、邯郸、徘徊、彷徨、徜徉、参差、忐忑、傀儡、惆怅、怂恿、囫囵、襁褓
二、稍微有些难度,相当于初中水平:
暧昧、蹒跚、踌躇、倜傥、蹉跎、迤俪、逶迤、旖旎、滹沱、邂逅、倥偬、囹圄、苜蓿、芫荽、潋滟、邋遢、褴褛、趔趄、犰狳、婆娑
三、有一定难度,相当于高中水平:
踯躅、龃龉、龌龊、趑趄、葳蕤、尴尬、绸缪、氤氲、觊觎、碌碡、狴犴、腌臜、胼胝、缱绻、嘘唏、盱眙、饕餮、耄耋、(扶)乩
九、
自由度的体现首先是文化的体现,在我拜访GOOGLE的李开复先生时,他反复强调的就是其导师给他说过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可是现在从小学到高校充斥的伪权威和所谓的标准答案已经阉割了学生自由的翅膀和其他。
没有思想和文化的自由,何谈学术的自由!
十、
如何做一个有气质的女人
简单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而不仅是表面功夫.如果胸无点墨,那任凭用在华丽的衣服装饰,这人也是毫无气质可言的,反而给别人肤浅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气质,做到气质出众,除了穿着得体,说话有分寸之外,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品德修养,不断丰富自己.
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开朗、温文尔雅,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风度秀丽端庄,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能产生一定的美感。相反,刁钻奸滑、孤傲冷僻,或卑劣萎靡的气质,除了使人厌恶以外,绝无美感可言。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只注意穿着打扮,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气质是否给人以美感。诚然,美丽的容貌,时髦的服饰,精心的打扮,都能给人以美感。但是这种外表的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如同天上的流云,转瞬即逝。如果你是有心人,则会发现,气质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纪、服饰和打扮局限的。
一个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对同性和异性都有吸引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
气质美首先表现在丰富的内心世界。理想则是内心丰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没有理想的追求,内心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气质美的。品德是气质美的另一重要方面。为人诚恳,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水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气质。此外,还要胸襟开阔,内心安然。
气质美看似无形,实为有形。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等表现出来的。气质?quot;外化"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气质。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即产生好的印象。这种好感除了来自言谈之外,就是来自作风举止了。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傲慢,就表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狂热浮躁或自命不凡,就是气质低劣的表现。
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这就涉及到平素的修养。要忌怒忌狂,能忍辱谦让,关怀体贴别人。忍让并非沉默,更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相反,开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大气凛然的风度,更易表现出内心的情感。而富有感情的人,在气质上当然更添风采。
高雅的兴趣是气质美的又一种表现。例如,爱好文学并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欣赏音乐且有较好的乐感,喜欢美术而有基本的色调感,等等。
许多人并不是靓女俊男,但在他们的身上却洋溢着夺人的气质美:认真,执著,聪慧,敏锐。这是真正的气质美,是和谐统一的内在美。
追求美而不误解美、亵渎美,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人都要从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气质、美的德行与美的语言结合起来,展现出人格、气质、外表的一个完整的美好形象来。
1.一个人的气质是内部修养,外在的行为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等的总和。
优雅大方、自然的气质会给人一种舒适,亲切,随和的感觉~~
2.气质不是学来的,而是培养出来。
做为女人不能说太多,但要什么都懂。平时要多学东西,多看书。(不是看8挂杂志)没事的话去学学跳舞,或者锻炼身体。还要多学学交际。
3. 品味决定气质
4.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很有道理的,你可以接近一些气质好的人,你就会不知不觉得改变一些~~
5. 多看书,多思考。气质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改变的,是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很多人读完大学,很久没见的人都说她变了一个样,其实就是校园生活熏陶出来的。 还有一点,想成为什么人,就和什么人做朋友。亲君子,远小人。时间长了,气质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6. 读书是最基本的。
多读书总有好处。书读得少的话其他练的再多,也还是没有内涵啊!再说,读多点书眼睛会更明亮哦~~~眼睛里面毕竟是化不了妆的~ 有些女孩子虽然漂亮,但看眼睛的话却空洞无物~蛮悲哀的~
7.练芭蕾舞瑜伽什么的。
赫本的气质就是练芭蕾舞练出来的。
8.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好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好的气质。
9.气质..是内在散发出来的一种魅力,化妆虽能改变容貌,但是气质这东西就是要靠内在修养。如果要将气质用外在的东西表现出来,那就是做作。
10.从小不一样的环境会造旧不一样的人,一个人的阅历、学识、对自己的了解程度都会对气质有一定的影响。
11. 气质也是分很多种类的,比如张扬,灵性,清秀,妩媚,还有一种就是更难达到的高贵。气质从外表基本表现就在穿衣打扮,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是让不出格的,好难掌握呢!有些气质真是天生的,如果没有天生的就只以能是后天培养,首先了解自己是哪种类型,然后有自己的主张,为自己创造后天的完美气质啊~
12.气质确实有天生影响的,有后天教育培养的,不过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天生因素和教育背景下,你可以试着培养自信!
有自信的人才会美丽,但不能失去谦虚!这里介绍一个女孩走路的小窍门,挺胸收腹等自是不必说,其次开始练时可以在两腋下夹两本不厚的书,保证走路时上臂不要摆动,注意肩膀不要晃来晃去的(那样很不雅),练多了就可以把腋下的书撤掉,而放在头顶,两臂则放在人体中缝的后侧(据本人理解,这样会使肩的线条更加美丽)走路时不要刻意走一字,两脚迈步。
13.谁说气质是天生的不可以后天培养?张曼玉10年前和10年后好大变化,除了以上jm说的,还要心里经常提醒自己:我是最美的,最有气质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自信。
14.女子的气质美,是女子美的全部表现。气质美,会使男士们忽视其貌而永存其美。
气质美的女孩,即使丑点,人们根本不会说她丑。无知的美在外表,其实很难在男士们的心底烙上美印。前者高雅,后者俗气。
用培养气质来使自己变美的女子,比用服装和打扮来美化自己的女子,要具备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前者使人活得充实,后者把人变的空虑。而最完美的恰恰是两者的结合。气质美,至少蕴藏着真诚和善良。一个虚伪和恶狠的女人,很难想像她有什么和祥与美好。 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渴望自己在性格和外表方面,对别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修炼出良好的气质呢?懂得如何去发挥自己的优点及克服自己的缺点,便可使你魅力大增。
要接受自己的面貌:每一个人在性格或外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优点。懂得如何加以发挥,便可增加吸引力。
对别人信任和关心:热诚与关怀,是最具吸引力的气质之一。对别人关心体谅,将会获得相同的回报。别人将会为此种气质而折服。
仪态端庄,充满自信。一个步姿洒脱、意气风发、充满自信的女性,最能吸引别人。
保持幽默感:一个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适当的时间展露笑容或开怀大笑的人,定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不要惧怕显露真实情绪:不论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柔情蜜意,都不应加以隐藏。一个经常压抑、掩藏情绪的女子,会被视为冷漠无情,没有人会喜欢和一座冰山交往。
有困难时,应该向朋友求助:朋友会因你向他们求助而感到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不但不会轻视你,反而会引为知己,对你更加喜爱。
不要斤斤计较:女性在交往中,要心胸开朗,豁然大度,千万别小心眼、小家子气。不要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动肝火,斤斤计较,甚至在许多场合弄得大家都非常难堪而下不了台,这样会令人讨厌的。
不要自视清高:女性不要自视清高,在社交中,不能因为别人与自己脾气不同,身份有异,就显示出不耐烦或瞧不起别人的样子,当然也不要因自己的职务、地位不如人家,或长相一般,服饰不佳而过分谦卑,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不要卖弄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都有引为骄傲的地方。卖弄乃缺少教养的表现。当然,女性一般考虑问题都比男性周到而细致,在那种马大哈的男人面前,适当显示你的周到与细致,他是会非常看重你的,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耍小聪明,这是想得到位的表现,也是女性心思细腻的表现。
不要忽视仪表:作为女性,在社交场合,必须注意仪表的端庄整洁。在社交活动时,适当地修饰与打扮是应该的。切忌疲疲沓沓,不修边幅。
做好以上各点之后,再加上以下几点,你的气质会修炼的更好,自然会使你的气质美日趋成熟。
读最灵秀的诗;
听最美好的音乐;
选最精美的杂志;
看最优秀的著作。
2007-3-3
一、
善良,丰富,高贵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二、周国平谈孩子
中国的孩子大约是世界上最没有独立性的孩子,大小事都依赖父母。当然,这肯定不是天生如此,而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中国的父母往往恨不能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不管有没有条件,都要让他们受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生活。所谓“最好”,无非是上名校啊,送出国啊,可是一出国就露馅,完全不能独立生活。这种做法貌似深谋远虑,实则目光极其短浅。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正确的教育,就是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这样做才是真正深谋远虑,才是真正爱孩子,才是对他的一生负责。
三、彭涌博课:对周国平《快乐工作的能力》
深刻,就是面临深渊。
精神世界里的战士,往往折射一个世代的优柔与挺进、腐朽与嬗变。生于乱世却有整饬的勃勃野心。 抛弃一切成规固然难能,藐视它们是其常取的策略。有时也觉得改造的对象太过强大,感受到四围冷落的凄凉,而陷入精神的虚空。 一朝进入务虚的冥想,这些人的力量忽然显得异常强大。别致独到又近乎苛求的批判 ,几乎针对人类所有的思想和文化遗产。神经质般的领悟才华如虎添翼地强化了对人类命运穿透性的预示,这种“洞察”对现实中活得相当“充实”的人们不啻是一雷击:因为其所有的后路忽然被人宣告为乌有——先驱者自己在世俗里大多是失意的。 在他们看来,否定、怀疑、绝望,才能接近神性。不满、厌弃和要求改革,有时也宣布了改革本身的徒劳。为了印证绝望之必然,时刻注视着人类的欺诈与残杀,准备倾听世界崩溃的回声。正是这个时候,诸如人性、命运、苦难这类廓大的概念频繁地奔突于他们的内心之野。这些概念,由于总是包含着对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的隐喻,有着深邃与虚无的底色,因而获得被思索者反复阐述的资格。对于先锋们来说,思索和怎样思索这些沉重的语词,将构成与同时代庸众的巨大鸿沟。“替人类操心”是自不待言的责任,而掌握某种终极的阐释权,结束天问,则更具恒久的诱惑力。
四、对契合博课的称赞
懂得感悟的人是幸福的人生;懂得享受的人是高质量的人生;懂得珍惜的人是无悔的人生。契合懂得一切,懂得所有,无疑是优质的人生。你带给朋友的总是那诗情画意般的温馨,谢谢!——浪漫心旅
五、论友谊
人一生中可能有三种友谊:一种是出自利益或用处而考虑的友谊;一种是出自快乐的友谊;另一种是最完善的友谊,即有相似美德的好人之间的友谊
——亚里士多德
友谊是什么?友谊是那蓝蓝的天、是白白的云,是在蓝天下一起吮吸和畅游相识、相知、相互依赖的朋友。巴金说:“友情是生命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的确,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真正的友谊,能使我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彼此开拓思路,走向成功。友情常伴,只要我能够把它藏在深心深处,它永远活在心中,你也会永远活在心中。心中有你的真情相伴,不管千里,不管风吹雨打友谊将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友谊淡如茶,爱情浓似酒,好茶清香解渴,好酒芳醇醉人。一生能有机会结识几个知音益友是人生难得的幸运,香茗尽管多尝无碍,好酒可不能随便乱喝,只有“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才是如此的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慢慢地品尝”。
有人说异性之间很难建立友谊,男女交往多一点就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也会让身边的人误会,这话我也认同,但不是绝对,想在异性之间建立一份可以让人回味一生,留恋一生,依恋一生的友谊,只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但还是有很多人一生中真的拥有这份令人羡慕的友谊。现代社会、网络世界到底还有没有所谓的友谊?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斥着友谊的世纪,君不见朋友满天飞,好友到处加,南来北往的客,三教九流的友,着实让人眼花缭乱、接应不暇。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惺惺相惜、推心置腹?
友谊的形成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朋友的存在。朋友可遇亦可求。在漫长的人生中,擦肩而过的难以数计,何人可以为友?每个人都在思索,都在寻找自己可以倾心交谈之人。一番交往,数次言谈,熟悉代替了陌生,笑语掩盖了冷漠,友谊便产生了!友谊不必刻意地寻觅,精心打造的友谊就有了功利的嫌疑人在一生里会有多位朋友的存在,或许是因为误解,或许是因为淡漠,一些朋友渐渐离去,一些朋友竟成了陌路,从此再不来往。好象不必伤悲,似乎也不用自责,友谊就是这样,人情世故,顺乎自然。友谊存在时是那样的坚固,友谊离去时又是那样的无奈。在裂痕面前,友谊显得脆弱无比,不象亲情那样如果有了裂痕可以用血脉修复,也不象爱情那样如果面临着分手可以有怜悯和同情来拯救。而我认为友谊是不会因为社会的变迁,地位的变迁,金钱的诱惑而变质,他是存放在每一个人心底里最深处的那抹温软而又让人常常怀念的感动。
英国诗人赫巴德说:“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谊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谊就成了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一种外在的装点。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是那么的短暂,相识已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杜甫此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而李白的诗中似乎再也没出现杜甫了。这似乎是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不管平衡,还是不平衡。这一切都是无所求的零落,是诗化的高贵。
朋友呵,真正的友情是要有共同的追求,能同苦共甘。对于朋友应是无所求的。这样,我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友谊,生命才因友谊更美好。愿友情之树碧绿常青,友谊之花常开不谢,友爱之泉地久天长。
六、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转)
二十一世纪将是“自主选择”的世纪。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孩子需要独立性、责任性、选择能力、判断力。你的孩子要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所以他必须学会自主选择的能力。
如何培养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呢?李开复博士提出五个“要”和五个“不要”:
一、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责任,让别人替他们收拾残局。让他们经过失败学习,不要什么都想帮孩子做。可以帮助分析自省,可以告诉他你会怎么做,以帮助增加孩子的判断力。
二、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你很确定该怎么做,但是你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习独立决定。他从自己错误的学习得比从你正确的指导还要多。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提供意见,但是最后决定在于你,而且随着你的长大,这些事情会越来越多。
三、要培养孩子的负责心。多指导,少批评。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沟通和同意。例如:“你的责任是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而不是“你房间又乱七八糟乐”。当孩子没做到时,让他自己理解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四、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
五、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童欣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以负责著名。他小时在学校犯错后,妈妈甚至没有一句责备。“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她看着儿子惊恐的眼睛,语气温和:“你过去是一个好孩子,以后还会是一个好孩子。” 童欣说:“那个晚上,妈妈给了我最好的礼物。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六、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独立能力,而且孩子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须做”的事。
七、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要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成长、坚强。
八、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九、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除了培养独立能力,也可以增加责任感和自信。
十、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从。不要什么事情都说“不”,给孩子一个机会。
思考:我们家长经常用自己的大脑代替了孩子思考,也许这样处理事情更迅速,更成功。使得孩子缺少了一次又一次思考的机会;我们家长经常代替孩子做选择,使得孩子缺少了一次又一次选择的机会。当他们长大了,依然不能独立自主,还要依赖我们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捶胸顿足,埋怨孩子不争气,已经晚了,而这一切又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又作何感想呢?不如现在,我们好好地对照上面的几点思考一下自己做得怎样,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精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吧。
七、人生格言
人生错失快乐就是错失所有。——史蒂文森
只有在心灵的允许下,你才会快乐!——林肯
我们老的太快,却明白的太迟。——瑞典谚语
心智就象降落伞,打开时最有效。——威廉.詹姆斯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手好牌,而是把手中的坏牌打好。
两个人同时望窗外,一人看到泥沼,另一人看到星星。
——林布吉
只有心灵和谐的人,才能体验大自然的和谐;内心混乱的人
只会发现四周的混乱。——泰戈尔
每个人都有两个你,一个是肉体的你,一个是心灵的你。
——泰戈尔
心灵说:“你哀伤,听到的海涛也在悲泣;你快乐,听到的
海浪也在欢笑!世界的面貌依你的心境而定。——蔡志忠
真我说:人生就是一部马车,车身是肉体,马是欲望,缰是
心智,车夫是心灵。让你的心灵控制理智,让你的理智控制
欲望,让你的欲望控制肉体,于是这就是真正的你,可以一
路走到底。
——《奥义书》
为了自己心中的向往,必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舍得,舍方有得,世事永难两全。这个世界永没有完美之处。若要自由,就要牺牲名利;若要闲散,就无法获得众人评价的荣耀;若要快乐,就不能理会世俗的评价;若要前行,就必须永远在路上,离开现在,永远。
八  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
他这样定义哲学和哲学家——
“哲学就是告诉世人应该怎样做且怎样能做好的学说。哲学家就是站在时代思想的峰巅,看到远方理想的目的地及通往理想目的地的道路的人。至少人类要有路可走,这是哲学家的责任。”
“忧闷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这个世界不是我的,我只负有限的责任。我觉得世人需要的并不是真理,而是导师和权威。”
那位农民说:“我们都是同样的祖宗,我们都在同样的国家,不管怎么样,请你替我谢谢那个不知道是谁可是帮助到我的人,也请你告诉帮助我的人有一天我也可以帮助到他。”
真正高贵本质的含义是——拥有一份清闲的生活状态,很好、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是非那种风云淡的淡然心境。
真正爱你的女人是这个样子:
1.真正爱你的女人, 虽然嘴上讨厌你说她小笨笨, 小傻傻,可心里却很高兴.虽然经常叫你笨蛋,经常叫你坏蛋,但是在她心中她是如此的引你为荣.
2.真正爱你的女人,总是那么在乎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总是担心你过不好,总是为你操不完的心.
3.真正爱你的女人, 在受委屈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你. 总想第一时间告诉你,不是为了什么,而是想听到你的声音,似乎这样以后,心中有了莫名的勇气.
4.真正爱你的女人, 总是会傻傻地,呆呆地等你,在你迟到的时候责怪你, 生你的气,实际上不是真的骂你, 真的生你的气,而是珍惜每一次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5.真正爱你的女人, 真的很小气, 眼里容不下一粒沙. 总是喜欢为了一件莫名的小事在你面前生气,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好喜欢在你面前撒娇,好喜欢在你面前流泪.
6.真正爱你的女人, 每次生气故作没有消气, 只是想听你来哄哄她.
7.真正爱你的女人,总是让你别太累,总是不肯给你太大的压力,即使她是如何的委屈.也还是要你好好的.
8.真正爱你的女人, 会陪你一起看你最喜欢的节目, 即便是自己最讨厌的. 在你不开心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逗你开心,即使是她自己最伤心最难过的时候也是要你好好的.
9..真正爱你的女人, 总是要你慢点吃, 因为怕你会得胃病.  总是有那么多的事叮嘱你,好象感觉你象一个孩子似的,她有那么多的不放心,感觉这样说了后,心里会踏实许多.
10.真正爱你的女人, 会不厌其烦的劝你少抽烟,让你少喝酒 即便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11.真正爱你的女人, 会收集你最喜欢的东西, 因为只要你高兴.
12.真正爱你的女人, 不论在嘴上怎么挑剔, 在她心里还是最爱你.虽然在她的嘴上好吝惜 "我爱你"那三个字,但在她心中不知
13.真正爱你的女人, 很容易被你感动,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情.
14.真正爱你的女人, 即使能独当一面, 在你面前也会娇滴滴.
15.真正爱你的女人, 当有人欺负你, 会比你更气愤, 不顾什么淑女形象和你一起大骂对方, 直到消气.
16.真正爱你的女人, 无论你有没有成绩, 都会一直鼓励你. 因为在她心中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比得过你.
17.真正爱你的女人, 会不停的嘱咐你, 其实那是对你的关心.
18.真正爱你的女人, 会在自己的好朋友面前不断提到你, 因为她也想让朋友了解你!
19.真正爱你的女人, 不喜欢你有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承担, 那样她会更加担心.
20.真正爱你的女人, 会陪你一起打游戏,会陪你一起干你所喜欢的任何事, 即便她是如何的不喜欢.
21.真正爱你的女人, 每次和你聊天都舍不得自己关掉语音或是挂掉电话, 都会等你挂了之后才安心
十、张廷春作品欣赏
之一:生命的距离与空隙——张廷春
点与点,物与物,人与人,其间有距离,就有空隙。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点距离与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男女之间的空间美感。生命中保持了距离与空隙,就有了缓冲和回旋的余地,就可以随时随地调整自己,把握分寸,进退有据。
爱情和婚姻是人生的珍宝,却又是人生永远不解的方程式。要想维护一段美好的姻缘,除了珍惜,宽容诸要素以外,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警惕地保留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与空隙。
对此,也许你会不以为然:婚姻与家庭是基于爱情而组合的,有爱就有了一切。相爱的夫妇必须绝对忠诚,亲密无间,丝毫不得隐瞒,否则便亵渎了纯洁的爱情和神圣的婚姻。然而,太多经久常新的故事揭示了婚姻的真相:人们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往往不能白头偕老。越是爱的死去活来,如胶似漆,销魂断肠,难解难分,越是感情脆弱,越易出现瑕疵和变数。究其原因,这是在婚姻中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这也因为,人的内在感情往往比较敏感,既容易互相挑剔,也容易移情别恋。爱起来感天动地,可歌可泣;随之而来,又风起云涌,乍喜乍悲。人为捆绑的婚姻太紧太死,破坏了爱情的距离美感和适度的空间分寸感。相对独立自由的快乐感随之也丧失殆尽,结果一再演绎着劳燕分飞的悲剧。
如果我们用婚姻之船去运载爱情的珍宝时,善用距离与空隙,结果也许大不一样。注重加入“亲密有间”的因子,反倒为爱情,家庭留出了自由呼吸的空间。由此产生的信任,宽容与尊重,使浪漫迷狂的爱情适时地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细水长流的信任感,默契感,深切的惦念与牵挂,天长地久的相依为命,以及今生今世命运与共的情结。这种亲情式的爱情较之于浪漫式的爱情,令婚姻更成熟更踏实更牢固。
也许有人会质疑,过分的信任与宽松有时会助长人性弱点的恶性膨胀。我的回答是,这种可能性当然不可避免,但限制,禁锢,苛求,难道就能挽救得了婚姻吗?恰恰这最可能摧毁坚固的爱情。两者相权,我们宁可冒前一种的风险,却避免了另一种更恶劣的结果。
之二、安详,优良的生命质地 ——张廷春
安详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是一块智慧的美玉。它与豁达宽容结伴,同宁静慈悲为伍,以成熟丰富为内涵。一个人能以安详的心态,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平和安详,也是一种永恒。如果用一句话作赞语,我以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详。
人们喜欢用怡然、笃定、包容、恬淡、清明、平和等词语来形容安详。的确,一个人假如拥有安详平静的气质,表明他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能够洞悉人生的真相,明了自然法则及运动规律,深广事物的因果缘由和内在联系。因此,安详显示着一种成熟,一种智慧。修为练达的人,经历了风雨坎坷之后,为人处世有了万事随缘的感悟,不再如少年那么张狂,也不像青年那么浮躁,更不容易大喜大悲。他们言谈文雅有序,举止从容淡定,活得自在、快乐、本色、自然。面对生死得失、进退取舍持恒守泰,理性地总结成败荣辱、是非得失,做出明智的选择。
然而,生活在当今世俗喧嚣的世界上,到处充满机遇诱惑和生存压力,要想得到安详极不容易。我一向以为,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也不排除需要某种热闹,此刻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要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河道,确定人生的流向。面对生存压力,我们更需要掌握谋生技能,以丰富人生经历,积聚生命河流的能量。但决不能把人生完全投进庸庸碌碌、浑浑噩噩的机会和压力中。当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里奔腾不息、跌宕起伏后,必须重归平静,才能修炼安详,获得安详。
我还以为,寻求安详的人,应当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一个人能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他离成功已经不远。作为商道中人,我见过许多平常普通的商人,由于努力修炼自我控制的素质,在与狼共舞、惊涛骇浪的生意场上处之泰然,结果生意日益红火,财富与日俱增。可见,安详是成熟,是沉着,是优雅,是舒适。相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咋咋呼呼会导致浅薄和失误,。无疑,人们总是乐意与心平气和、安之若素的人打交道,懂得尊重他人又被他人尊重,无论阴雨连绵还是艳阳高照,都能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这种人定能无往而不胜。
真正的安详来自于内心。试想一颗浮泛躁动的心,哪怕幽居于深山,隐没于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飘摇的树,红尘中极细的风,都会引起枝柯颤动迷乱。反之,一个对翡翠珠宝毫无兴趣的人,纵使置身贪慕虚荣的环境中,也无伤自身的尊严;醉心于读书做学问的智者,不曾想与百万富翁交换钻戒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不会艳羡高官厚禄或耀眼头衔。面对变化万千、永无宁日的外在世界,惟有在内在的追求中才能得到解脱,经过内省养心的修行功夫,才能达到自得其乐的安详境地。
安详绝不是退隐自守清净无为,而是一种怡然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富足的人生状态。置身五光十色的世俗社会,我们要切记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一切外在的物质形式,在安详者眼中不过如风中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一切荣辱恩宠权势利禄。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简朴,不被物役,由此保留了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富足。可叹的是,现代人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享受了许多,却不幸福;方便了许多,却不自由。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质很有限,吃多了过犹不及;睡下了不过五尺之躯;性欲再强也要有所节制,否则肾亏。因此一切奢侈品必然给精神活动带来不便。我们无意抵制红尘中的荣华富贵,也不排除在众生喧哗的年代里,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热闹总归是一种外在的活动,倘若不以精神价值为目标,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声色犬马,本质上也是贫乏和空虚的。莎士比亚对此有过深刻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事实上,一个安详强大的生命,会逐步向精神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安详是精神丰富的安详,好比湖水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这安详泛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超越俗世争斗,永远和谐安宁。这境界不正是丰富安详之极致吗!
要想获得安详,还要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尤其要参透生与死的道理。生与死毕竟是不可回避的生命事实。那些拥有安详生命质地的人,必定能坦然地面对生命诞生、成熟、衰老以至于死亡的每一个历程,明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勘察过的生命疆界将从此变得更加宽阔。正因为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死亡,激发他神圣而无限的生命激情,生命的短暂和终将消逝,又使他倍感生命的珍贵与庄严。据此,安详的人还会相应地确立豁达怡悦的人生态度,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与人生的遭遇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冷静地加以审视,一面彻悟人生如梦的虚无实质,一面又满怀生命的激情;一面了悟生之死的真谛,坦然面对生死,一面又率性而行,痛痛快快地活出自我真性情;一面把对生命密度和浓度的追求看得比对生命长度的追求更有价值,一面又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都是相对的,快乐不忘形,痛苦不失态。总之,安详让人胸襟豁达,活出气象,由此超越一切庸常世俗的桎梏,实现生命的升华。
我赞美安详,一辈子努力追求安详,始终视安详为心灵甜美的果实,智慧绽开的花朵,更把安详看做一种永久珍藏的人生品位,难能可贵的生命素质,高洁大气的人生境界。
之三:感悟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的简单才能活的自由。
自古以来一切圣贤都主张过一种简扑的生活,保持精神的自由。
现代人活的越来越复杂,结果是得到享受,却不幸福,拥有方便,却不自由。
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起来的。富了总可以再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成了你唯一目标,假如你是学者,还能写出好文章?你是艺术家,画家,哪里还顾的上真正的艺术追求?
人活在世上,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婪,远离麻烦的交际和所谓的成功,满足于过简单的生活,反而让你受益无穷。因此还能获的好心情和好光阴,可以把他们奉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对于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活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的有意义,这爱好完全是出自于人的真性情,而不是为了金钱,名和利之类。其实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幸福主要是一种内心体会,是生灵对于生命意义的强烈感受,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重要的但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一个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人的一生做不成多少事情,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的那么紧张匆忙了,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不抱野心,只为自己高兴而好好做成几件事。
没有空玩,没有空看天空和大地,没有空看看自己的灵魂。。。。。。。。。
其实是:永远没有空——随时都有空!!!光阴似箭,然而只是对于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排的满满的,永远有做不完的事,相反,尚如并不觉的有非做不可的事,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有时候,热闹是一种必须,快乐亦然
生活,现实,理智,时间,
纷纷剥落爱的可能
一个又一个的她常低叹: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也许每一个表情冷漠的人,
内心都有深不可测的寂寞。
只是有的人发泄,有的人隐忍。
之四:用心呵護自己的靈魂/張廷春  2005-10-22
人倘若要對心有更高的自我期許,要想成為一個正直完整的人而不是扭曲畸型的人,要想獲得做人的尊嚴與高貴,要想擁有道德的力量和一個真實的自我,那麼,他必須自願自覺地呵護自己的心靈,實現生命的自我超越。
有沒有這種意願很重要。一個人一旦心裡確認了某種東西並有了靈魂的認真,他眼前的生活道路會呈現迥然不同的面貌。我的一些朋友有過這樣的感受:在沉思和創新中所得的成果,要比擁有豪華房車、精美別墅還珍貴;對深刻解讀一幅古典名畫或欣賞莫扎特的四重奏,比品嘗任何美味佳餚的樂趣更濃。有人認為,有了沉思和體驗,「人類的核心問題都解決了」。其實,我們只要稍微留心觀察周遭的事物,就會在平庸沉滯的時空中,發現哪怕是一點兒不起眼的靈魂生活的跡象,也會閃現出一種很動人的光彩。
假如一個人沒有靈魂認真的追求,自動躺倒,宣稱他「就這樣了」,那麼我們對此也無話可說,更無能為力。但是,世界豐富的美是依每個人的心靈豐富程度而開放的。對不同的人,世界呈現不同的面貌。在心靈貧乏者眼裡,世界也是貧乏的。這就如同對於音盲、畫盲來說,貝多芬、畢加索是不存在的;對於只讀八卦新聞流行小報的人來說,從唐詩宋詞到《紅樓夢》的整個文學寶庫都是不存在的;對於終日在名利權術場上追逐奔波的人來說,人性之美和大自然之美也是不存在的。然而,人為有情之物。想一想,格調、修養、關愛、心靈、情趣、境界,一生人中有多少時候,我們把自己放逐在世界豐富的美之外了?一個經常在閱讀和沉思中與古今中外智者聖賢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只讀風流隱私和兇殺故事的人,他們生活在多麼不同的世界裡!
一個人若心靈空虛道德有病,會是什麼狀況呢?這將意味著他在生活中面對和處理各種問題時,無法迅速作出需要的恰當的是非善惡的判斷。而往往在作出的令人目瞪口呆的判斷後,及至等到他緩過氣來時,事情已經沒法收拾。我曾看到這種現象,不少人當感到自己心靈和道德處在無力無助狀態時,體驗到一種難以忍受的孤獨,一種無可奈何的痛苦,正如波德萊爾所說:「道德上的痛苦是唯一視為痛苦的痛苦」。
問題嚴重性還在於,被痛苦壓抑下去的東西都不會輕易消失,它們潛藏在某處,等待恰當的時機爆發出來。我們只要看一看自己身邊的一些鄰居或夥伴,有時會作出的不可理喻的舉動。或翻開報紙看一看,一些原本只是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因一些小事情,卻演變成不可挽回的事件,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迷失表明:一個社會曾經被壓抑和取消的東西,最終以一種完全非理性的方式釋放出來,這種釋放往往是突然爆發,甚至是莫名其妙的,其產生的後果是多麼可怕!
面對變幻無常的人生和紛繁複雜的世界,有人用四個字來概括:「永無寧日」。是的,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出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循環往復,永無寧日。既然外在是永無寧日,如何才有寧日?真正的寧日只有在向內在的追求中才能得到。把生命的重心由外在轉移到內在,就可以避開各種慾望與苦惱,更不必受制於任何壓力與脅迫。經過內省養心的修行功夫,日新又新,達到自得其樂的寧靜境界。
我們願意呵護自己的心靈,實現靈魂認真的追求,旨在自救和個人完善。這是一種人生理想。另一種人生理想,旨在救世和社會改造,這當然要看是否切合社會的實際,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但個人的靈魂生活,無需任何社會條件,只要你願意,一個人有權利對真理和理想無比敬意,追求智慧、尊嚴、美德和愛心,嚮往崇高而美妙的精神生活。當然,人的這些素質、涵養是需要培育和訓練出來的。我們的心靈越打磨才越精細越堅強,我們的靈魂越精耕細作才越深切越豐盈,且隨歲月時光的磨洗,從內到外逐漸釋放出人的光澤來。
人怎樣呵護自己的心靈,有怎樣的靈魂生活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方法。有人說,要過有「思」的生活,蘇格拉底就曾發出過振聾發聵的呼籲:「未經過審問辨明的生活是不值得一過的!」也有人說,要知善惡,知道義。換言之,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要有「我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語)。但我想,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心靈生活的自由,只要你有自己的頭腦和自己的靈魂,懂得人在世上為什麼活?怎麼活?在這些根本問題上你是認真的,有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則,而且不違背這些原則,那麼,你就是一個懂得心靈呵護、有靈魂生活的人,一個真實,高貴而純粹的人。
之五:   生命的經營與管理/張廷春               2005-9-17
只有一回人生,這個命題令我時而困惑不已,時而驚心動魄。面對生命的無奈和時間的流逝,終令我大徹大悟﹕人生最大的生意莫過於對生命的經營和管理。
生命是什麼﹖有人把它比作捧在手裡的水,從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無論我們的十指如何拚命地靠攏,如何小心翼翼,水還是無情地一點點地滲漏﹔有人則把它比作上蒼給每個人存在銀行裡的儲蓄,究竟它有多少﹖沒人能在生前知道,惟有真真切切地一天天消費它,直到生命銀行有一天出現赤字。
生命的一次性和不確定性,足以讓人思緒萬千、徒嘆奈何﹕上蒼是惡作劇的造物主,雖然他把生命的禮物送到人間,但卻把生命終有一死的肉體和渴望不朽的靈魂同放人的身上,生命中一切歡樂和美好的東西顯得彌足珍貴,一切痛苦和嚴肅的情感由此更見真誠。上蒼送給人的生命禮物並不慷慨,他會在某時把禮物收回,儘管收回方式各異,但收回沒商量﹗
然而,也許人們在世俗名利場陷得太深太久,也許物質世界的誘惑讓人慾望膨脹,只有一個人生這個常識性的命題,往往被忽略被遺忘了,以為死亡很遙遠甚至與己無關,這是生命的迷失。
我們只要看一看當下的社會,多少人為了掙錢、消費日夜奔忙﹔多少人為了金錢、權位爭得臉紅耳赤,而疏於對生命成本的測算與經營。我身邊一些對發財弄錢豪情萬丈的年輕人,由於上下周旋,心煩氣躁,一個偶然的意外,竟讓生命走得倉促而令人扼腕。請看那些經濟犯罪的案例,有些風華正茂的鮮活生命,年僅二三十歲就因貪污巨款,在正義之劍下廉價拍賣了自己的生命。我還有一位被稱之為富翁的朋友,經過十年奮鬥,擁有了一切標誌富人身份的東西,靚妻、豪宅、名車一應俱全。卻因勞碌過度累及健康,四十剛出頭就猝死辭世。他實際上用了十年的富足提前支取了三、四十年的壽命。這筆生意很不划算﹗
人們這樣比喻生命的兩條軌跡﹕人的生命用減法,功名錢財用加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功名錢財也許會不斷疊加,但當某一天這兩條生命軌跡一旦交叉,生命的符號出現零,零乘以任何數都等於零。這條公式明白無誤地昭示著一條定理﹕億萬錢財與生命的零相乘,都是負數,都毫無意義。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失而復得,惟獨生命的喪失卻是不可挽回﹗
假如,這些悲劇的主角將馳騁商場、工於計算的頭腦稍稍用於生命的經營與管理﹔假如,對生命和死亡的命題有認真的思考,那麼,他們或許對人生有著截然不同的選擇。
我想,珍惜只有一次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負起生命經營與管理的責任。生命作為一個過程,不同時期的生命資源有著不同的分布與特點。就像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樣,有著各自美麗的內涵﹕春的鮮花,夏的綠葉,秋的成熟,冬的深沉。萬不可冬天裡做春天的事,秋天裡唱春天的歌,季節的錯位將使生活變得紊亂、尷尬甚至悲哀。
青春,是少男少女肉身發育和靈魂成人的關鍵期,做人、求學、開拓、進取、為一生立業生存奠定根基。誠然,也是戀愛和生命繁衍的季節。切記,青春只是回眸時醉心的一瞬,經營青春要有緊迫感。
中年,生活的歷練給了他們智慧與深沉,懂得生命的圓熟與底蘊,不再亟亟於虛榮與浮華,但求家庭事業穩定發展,踏實地做自己能做的事和喜歡的事。他們有著清晰的生命經營理念﹕昨天是已用過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券,今天才是現金。重要的是好好活著,活在現今比什麼都實際。
老年,是生命的頂峰,明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生命中許多東西雖已消耗殆盡,唯有尊嚴和安詳是老年人經營健康和自我關愛的法寶。
至於生命的管理,很重要的是指以人為本的對健康的管理。據說,將來醫學的模式不僅僅是生物學的,而且還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總和。就個人而言,健康管理最重要的是心情的調適,即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有好的心情就有好的生命質量。我想,特別指出的是,雖然只有一個人生,但不必過於看重人生的成敗榮辱、福禍得失。若視成功幸福為人生第一要義和至高目標,則把人生看成一種功利性的佔有物。其實,人生何嘗可以佔有﹖這個偶然落在我們手上的禮物,遲早要交還上蒼。人生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凌駕於一切成敗禍福之上的豁達胸懷。如果我們能在沉浮人世和身外遭遇中保持一定距離,我們將獲得生命的超越與寧靜。境由心造。如能步入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就意味著做自己生命健康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