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土豆”把土豆变金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3:54
“马土豆”把土豆变金豆 年赚六千万
1/8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1007746880.html?td=%D6%D6%CD%C1%B6%B9%D6%C2%B8%BB

图解: 10月,正是宁夏土豆成熟的季节,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庄村的土豆收购点,方圆500亩3个村子的老百姓都来以每斤4毛5分钱的价格上交做种薯的马铃薯,这里平均一天的收购量能达到200吨。而这么多的土豆,全都归一个叫马玉龙的人所有,一提起他,大家都赞不绝口。
记者:你们平时都怎么称呼他呀?
农户1:就叫他土豆王。
农户2:人厉害。
农户3:讲信用的,致富专家。
农户交口称赞的这个马玉龙,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土豆经销大户,拥有36万亩的土豆订单种植面积,年销售额达6千万,几年来经他手卖出土豆60万吨,给当地带来的收入足足有3个亿。而为他赢得这么多财富的秘密,全靠一座窖。
白银福村民:我今年66了,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窖。
黑保云村民:那个窖太大了,拖拉机都运的进去,是我们的聚宝盆。
这就是马玉龙的大窖,总共占地8000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的面积还要大;存储规模达到20000吨,这20000 吨的土豆要是用火车来运输,需要300多节火车皮。大窖可以容纳4辆大卡车同时卸货。在这里,我们终于见到了大窖的主人马玉龙。凭着这座大窖,他迅速积累财富,为此还赢得了一个外号——“马土豆”,如今这个外号已经漂洋过海。
马玉龙:南韩的客商叫我薯片飘者,俄罗斯客商叫我薯条列夫,薯条列夫,这不有土豆嘛。美国的客商叫我查芋丝,叉土豆丝丝。
记者:叉土豆丝?
马玉龙:叉土豆丝,然后这个日本的客商叫我山芋太郎,大家都说我长得像土豆,你看看我长得像不像土豆。
一座庞大的窖和一个“马土豆”的外号,现在都已经成为马玉龙的广告招牌,每年让他卖出的土豆能够达到5万吨,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座大窖,曾让他兄弟反目、负债累累;而这个“马土豆”外号的背后,也是一段尘封的心酸往事。

图解: 镜头中的这片高原丘陵地带叫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是马玉龙的家乡。这里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人类不能生存之地,国家的重点扶贫地区,十年九旱。就在这个贫瘠的地方,有一道别样风景。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旱地里种土豆,吃剩下就喂牛喂羊。
1998年9月,马玉龙所在的外贸公司改制,他就借了90万元盘下了公司开始单干。之所以他做出这种举动,全缘于一次偶然。8月份,马玉龙去了福建,他发现市场上竟然有卖土豆的,这让他灵机一动……
马玉龙:家乡收土豆是一毛多钱,这个地方能卖四五毛钱。剔除各种费用,就是赚钱的生意嘛。
马玉龙白手起家,没有本钱,当年10月,等到家乡的土豆成熟了,他就借了2万块钱,以每斤1毛8的价格收购了12万斤,连夜运往福建。但没想到,等火车开到南方时,市场上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逆转,让他始料不及。
马玉龙:那市场那个货就堆积如山,我们这个货过去就是冰山一角。那个堆积那个货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能卖完呢,卖不完嘛。
等马玉龙带着这批货赶到南方市场时,土豆的价格已经由原先的每斤4毛5跌到了2毛,算上运费和人工费,还赶不上成本价,马玉龙借的这2万块钱全亏了。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之前看别人卖的那么好,自己来了就亏本呢?
后来,马玉龙得知,土豆市场也有淡季旺季之分,自己发现土豆价高的时候正是淡季,而等到他在家乡组织大批土豆往南方运的时候,北方土豆集中上市,旺季来了,市场上供大于求,自然卖不动了。
吃了亏但掌握了土豆的市场行情,第二年,马玉龙找到了7月份就能成熟的灌区土豆,正好可以赶上市场淡季。掌握了市场先机,他决定再冒险搏一把,把之前欠下的债都还回来。1999年7月份,马玉龙又借了12万,收购了120吨,连夜发往厦门。
1999年7月20号,马玉龙的灌区土豆已经发出去了十多天,他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天天盼着好消息

图解: 马玉龙:都很信心百倍的说今年我们一定要开个好局,把这个土豆发好,一定要多赚几个钱。而马玉龙怎么也没有算出来,此时,远在2500百公里之外的土豆正经历着一场异变。在厦门市场接货的三弟马玉明,内心正遭受着痛苦的煎熬。20号,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运输,土豆终于到站了,可一打开车门,眼前的景象让马玉明备受打击。
马玉明:南方基本上就35度以上了,门子打开基本上说全烂了已经。
土豆大量腐烂,120吨最后只剩下了20吨好的。马玉明这才知道,选择灌区的土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白金云是当初负责收购的人,现在他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白金云:旱作区的马铃薯不容易腐烂,耐储藏得很,那灌区它水分足得很。
记者:灌区就是说它是用水浇灌的?
白金云:水浇灌的,然后始终水分足得很,水分一足,就是说这个南方发货储存容易腐烂得很。
可这时家里的马玉龙却还毫不知情,喜滋滋地和员工等着大赚一笔。一头是家里的马玉龙算着高兴账,一头是厦门的三弟马玉明焦头烂额地算着成本账。几天后,等着赚大钱的马玉龙更高兴了,他的帐户上多了12万块钱。
马玉龙很兴奋,他决定趁胜追击,再发一批货。这下三弟可急了,坚决反对。马玉龙不理解,既然三弟说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让发货呢?要再一细问,三弟的回答就变得吞吞吐吐、答非所问,这让马玉龙感觉到一贯老实的三弟肯定在隐瞒着什么,他急了,逼着三弟说出实情,见隐瞒不过,三弟只得告诉马玉龙,12万的生意全亏了。
马玉明:就跟朋友还有马玉虎就跟家里面,借了钱以后给我哥汇了十多万块钱,就说保本。当时也欺骗我哥,叫我哥一时高兴就行了。

图解:原来马玉明怕哥哥承受不了再次亏本的消息,所以就到处借钱打到哥哥的账户上,这份兄弟之情让马玉龙感到很欣慰,但却丝毫不能让他弥补失败的打击。
马玉龙:心情就是非常地复杂,十几万块钱对我们来讲,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讲十块钱都很重要,因为我们吃饭的时候,五个人、六个人吃饭的时候,都不愿意把那十块钱花掉,十几万块钱没有了,那对我们来讲是晴天霹雳。
12万,算上承包公司借的90万和第一笔生意的损失,足足有一百多万。在1999年平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同心县,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三弟隐瞒自己,是怕自己倒下,可马玉龙觉得,他真的快倒下了,不仅仅是因为他生意赔了本,更艰难的,是他不知道这100万该如何偿还。灌区的土豆他是碰也不敢再碰了,可旱区哪有上市早的土豆呢?
马玉龙:头一年亏了,这一年颗粒无收,再也没办法去借钱,另外一个情况呢,也没办法,当时也没有很好的思路说我们再找一个能够发货收货的地点,再找一个扳回这个败局的这样一个方法。
一边是南方巨大的土豆市场,一边是家乡丰富的土豆资源,看起来现成的生意,却连续地失败,难道土豆的买卖就这么难做吗?
就在马玉龙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三弟马玉明说起在南方市场上看到的一件新鲜事,而就是这件新鲜事又让马玉龙重新看到了希望。
2000年的春节前,三弟马玉明说在南方市场上看到内蒙古的土豆在卖,而且每斤价格比秋季的要高出一到两毛钱。这让马玉龙很惊讶,难道内蒙古冬天还产土豆吗?他赶紧跑到内蒙古考察,这一去大开眼界。
马玉龙:那个土豆很新鲜。那么冬天呢,还给这个啥呢,还在销售,还在交易,为啥呢?冬天敢收他有窖,收完以后冬天就发了,发了效益更明显,我一看这是好东西。
有了窖就可以把土豆储存起来,避开高峰上市,利润能够翻一倍,这个发现,让马玉龙很兴奋,他又借了20万,立刻开始建窖。

图解:马玉龙:农副产品要打时间差,季节差,地区差,这个过去学呢,但是没有用上,今天用上了,今天是真正的用上了,时间差、地区差,季节差用上了。
这就是马玉龙最初建的土窖,储存量600吨。内蒙古的土豆窖是在深山里面打洞,马玉龙找不到合适的深山,就在空地上设计了这种半地下式的储藏库。他对自己的设计很满意,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设计,让他又经历了一次挫败。
第二年开春,马玉龙将这600吨土豆发到南方,但由于窖的保温不好,土豆运过来时候全都冻坏了。马玉龙这才想到,人家内蒙古在山里打洞是有道理的,深山里保温好,土豆易保存,而马玉龙把窖建在了平地上,很容易冻伤。
马玉龙:大家都一分析,大部分是在窖里面冻坏了,在窖口冻坏了,在窖的表面冻坏了,在窖的两侧冻坏了。

图解:
一天中午,工人们吃完午饭回来,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有人竟然在工地打骂了起来。而打架的不是别人,居然是马玉龙和二弟马玉虎。
马玉龙:炸了,那在这样的话,要强嘴还要采取极端措施。
马玉虎:我当时使那个砖打我哥过去了。这个玉民给我拉住了。
工人们赶紧劝开了,一打听,原来是马玉虎使用的水泥没有达到施工标准。
马玉虎我这偷工减料是为了省点钱,咱把这个工地看能完成了嘛。
马玉龙:无名火,非常不容易,我们应该更加的精益求精嘛,把每一个心血都做成精品嘛,这配料这比例需要非常的精到。
玉龙吃过质量不过关的亏,之前的土窖就是因为不保温才让生意赔了本,所以这一次建大窖,他对于保温材料和建筑设施的质量非常重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二弟看见马玉龙这么花钱实在是太冒险了,就使用不达标的水泥替哥哥省点钱。可这番好心大哥不但不领情,还大发雷霆。两个弟弟受不了了。
马玉明:不干了,跟大哥不干了我们走吧。
两个弟弟撂了挑子扭头就走,头也不回。
马玉龙:一阵辛酸,所以我就一直望着他们两个人,直到看不见。我希望他们两个回头看我,我再一招手,他们还回来。这是你能做到嘛,不可能吧。
两个弟弟跟着自己创业吃尽了苦,当初为了不让自己背负压力,还借钱安慰自己,这些马玉龙都深深地记得。可一路走到现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弟弟们都甩手走掉了,这比缺钱更让马玉龙感到伤心。
你马玉龙这么好,怎么亲兄弟都走掉了。别人还说这个话呢,怎么不伤心呢,这就是我最伤心的事情。

图解: 通过前面失败的生意,马玉龙看到了土豆反季节销售的广阔市场,而且利润可以由每斤5分钱提高到1毛钱,所以想要赚钱就要上规模,马玉龙摸准了这条道,他知道,成败就在这个窖上!
但是建窖没有钱寸步难行,马玉龙又开始四处借钱。他每天要打几十个电话,把能想到的同学、朋友、同事全都问了个遍。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马玉龙就在字据上承诺,对方什么时候要钱,只要提前10天告知,他就会在十天之内会全部偿还。
马玉龙:写十天,目的就是回旋余地大啊,早就借好以后给你提前还了啊,还了以后我说大姐或者老哥,你这钱要是用完了以后,要是暂时不用你给我打招呼,我再用一下,我这就是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就这样倒过来倒过去。
王大姐是马玉龙原来的同事,她当时将母亲的5万定期存折都取了出来,除了马玉龙的承诺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看重了马玉龙的人品。
我觉得这个小伙子特别执着,做什么事情肯定是要把它做成,我今天就是不吃不喝,我肯定要,我要把它这个事儿要做成。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马玉龙熬了3个月,2001年8月,他的同心县马铃薯产业化项目拨款150万和银行贷款100万陆续到账,一下子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2004年8月30号,是马玉龙最高兴的一天,熬了三年,他的全地下式马铃薯大窖全部建好。大窖115米长、6米宽,总占地8000平方米,内部保温通风设施齐全、结构像一个非常的“非”字,中间的通道用来走车或者存货,通道两边各有5个单窖。大窖总存储量达到2万吨。

图解: 2004 年,马玉龙靠着这个大窖,把土豆反季节卖到南方。2005年,他把之前欠的负债全部还清。老百姓纷纷和马玉龙签订回收订单,他的订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了 36万亩,每年的土豆收购量有5万吨,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收益足足有三个亿。老百姓都说,马玉龙把土豆变成了金豆。
现在,收购季节一到,土豆就会源源不断地运进马玉龙这座大窖,一年给他带来的销售收入将近6千万。
记者:这车土豆有多少吨啊?
马玉龙:这一车土豆有二十五吨货。
记者:那价值多少?
马玉龙:这是我们的种薯。
记者:您还随身带着计算器呢?
马玉龙:这个也是习惯了,算账方便,心中有数。
记者:那除了这个您还带了什么呢?
马玉龙:这些的价值是六万块钱。这个我现在带的东西,像我这个平时,你看带带笔,完了以后你像这个记事本呀,这都是我的宝贝,这是每天都是必不可少的。
----------------------------------------------------------------------------------------------------------------------------------

图解:马玉龙:那个土豆很新鲜。那么冬天呢,还给这个啥呢,还在销售,还在交易,为啥呢?冬天敢收他有窖,收完以后冬天就发了,发了效益更明显,我一看这是好东西。
有了窖就可以把土豆储存起来,避开高峰上市,利润能够翻一倍,这个发现,让马玉龙很兴奋,他又借了20万,立刻开始建窖。
马玉龙:农副产品要打时间差,季节差,地区差,这个过去学呢,但是没有用上,今天用上了,今天是真正的用上了,时间差、地区差,季节差用上了。
这就是马玉龙最初建的土窖,储存量600吨。内蒙古的土豆窖是在深山里面打洞,马玉龙找不到合适的深山,就在空地上设计了这种半地下式的储藏库。他对自己的设计很满意,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设计,让他又经历了一次挫败。
第二年开春,马玉龙将这600吨土豆发到南方,但由于窖的保温不好,土豆运过来时候全都冻坏了。马玉龙这才想到,人家内蒙古在山里打洞是有道理的,深山里保温好,土豆易保存,而马玉龙把窖建在了平地上,很容易冻伤。
马玉龙:大家都一分析,大部分是在窖里面冻坏了,在窖口冻坏了,在窖的表面冻坏了,在窖的两侧冻坏了..

图解: 土豆冻伤了,马玉龙很懊悔,但更让他追悔莫及的,是他看到市场的行情十分火爆,每斤土豆的价格能够卖到6、7毛。这么好的生意马玉龙又错过了,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他对市场的行情判断没有失误,南方反季节销售土豆的空间是巨大的,仅广州大朗市场一天的销售量就能达到1500吨。福建同安和上海市场每天的销售量都在1000吨上下,只要能提供持续稳定的货源他就能赚到钱,可他的土豆却因为窖不好而错失良机。马玉龙不服气,剩下的生意都不做了,立刻跑回了家。
马玉龙:赔了就赔,回家。回去以后,一征,征下一百亩地,设计最好的窖,把所有问题都考虑进去,把我们失败所有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
马玉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不保温的土窖给拆了,他要盖一座比这个大30倍的土豆窖。
前面三次失败的经验,让马玉龙下定决心要建一座比这个大30倍的土豆窖,这个决定一出,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开玩笑。
马玉虎你就是个贩洋芋的嘛,该上那么多钱贩洋芋,你根本就挣不了那么多钱嘛。
马玉龙才不管这些,他又借了30万,2001年3月,大窖开工了,两个弟弟马玉虎和马玉明跟着他一起干。一开始,大家干劲十足,可过了半个月,两个弟弟心慌了。短短十几天,地窖才刚刚动工,30万就已经全部花光,马玉龙又开始四处借钱。

图解:马玉虎:当我们想的当时盖的时候,盖这个窖时候,根本花不了那么钱,那花二三十万块钱,结果盖开以后。这就是成无底洞了,这个钱就是再花不完了,借个三五万块钱,不顶事了。
马玉明:反对这个,根据你自己利润,利润好了自己有钱了建窖,拿自己的钱建窖最好了,跟别人借的钱以后建窖本身就风险大得很。
同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这里老百姓的月工资不过几百块,可马玉龙建窖的时候每天的开销都是几万块钱,看到马玉龙为了土豆这么砸钱,老百姓都议论开了,又因为他长得圆头圆脑,就干脆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马土豆”,大家都说他是个没有分寸的疯子。
农户:拿不出现金咋干呢,要干就给钱,给现金,不能光让人白干活。
农户:马玉龙没钱还弄的那么大的一个摊摊,现在停了工了,瞧咋建呢。
为了建窖,别人怎么说自己马玉龙都不在乎。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差点摧毁了他。

图解: 一天中午,工人们吃完午饭回来,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有人竟然在工地打骂了起来。而打架的不是别人,居然是马玉龙和二弟马玉虎。
马玉龙:炸了,那在这样的话,要强嘴还要采取极端措施。
马玉虎:我当时使那个砖打我哥过去了。这个玉民给我拉住了。
工人们赶紧劝开了,一打听,原来是马玉虎使用的水泥没有达到施工标准。
马玉虎我这偷工减料是为了省点钱,咱把这个工地看能完成了嘛。
马玉龙:无名火,非常不容易,我们应该更加的精益求精嘛,把每一个心血都做成精品嘛,这配料这比例需要非常的精到。
玉龙吃过质量不过关的亏,之前的土窖就是因为不保温才让生意赔了本,所以这一次建大窖,他对于保温材料和建筑设施的质量非常重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二弟看见马玉龙这么花钱实在是太冒险了,就使用不达标的水泥替哥哥省点钱。可这番好心大哥不但不领情,还大发雷霆。两个弟弟受不了了。
马玉明:不干了,跟大哥不干了我们走吧。
两个弟弟撂了挑子扭头就走,头也不回。

图解:马玉龙:一阵辛酸,所以我就一直望着他们两个人,直到看不见。我希望他们两个回头看我,我再一招手,他们还回来。这是你能做到嘛,不可能吧。
两个弟弟跟着自己创业吃尽了苦,当初为了不让自己背负压力,还借钱安慰自己,这些马玉龙都深深地记得。可一路走到现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弟弟们都甩手走掉了,这比缺钱更让马玉龙感到伤心。
你马玉龙这么好,怎么亲兄弟都走掉了。别人还说这个话呢,怎么不伤心呢,这就是我最伤心的事情。
开始因为钱大家说他是疯子,现在为了施工质量又把亲弟弟给伤了,马玉龙成了光杆司令。大窖马上就要封顶了,却又因为缺钱而停工了10多天。马玉龙的精神随时都处于紧张状态,他不知道他还要持续多久,他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一天夜里,马玉龙坐在大巴车上赶夜路,想吃碗热面的他摸了一下口袋,发现里面只剩下5毛钱了,饥寒交迫,这个一直绷着一根筋的汉子终于撑不住了。
马玉龙:看着外面车里面黑不隆冬的。一下子是酸性难处,放声大哭。司机把灯拉亮以后,一看后边,小伙子怎么哭鼻子了,我已经认识到,然后呢,给大家笑了笑说没事。那个晚上我肯定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就这样。

图解: 背负巨债、兄弟离开、工程停工,但马玉龙仍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坚信,这一次他一定走对了。
马玉龙:因为你多一斤货,就多赚两毛钱啊,你多一百斤,就多赚一百斤的钱啊,你多十万斤就赚十万斤的货啊,这价格非常稳定啊。所以,你不建大窖就怪了。
通过前面失败的生意,马玉龙看到了土豆反季节销售的广阔市场,而且利润可以由每斤5分钱提高到1毛钱,所以想要赚钱就要上规模,马玉龙摸准了这条道,他知道,成败就在这个窖上!
但是建窖没有钱寸步难行,马玉龙又开始四处借钱。他每天要打几十个电话,把能想到的同学、朋友、同事全都问了个遍。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马玉龙就在字据上承诺,对方什么时候要钱,只要提前10天告知,他就会在十天之内会全部偿还。
马玉龙:写十天,目的就是回旋余地大啊,早就借好以后给你提前还了啊,还了以后我说大姐或者老哥,你这钱要是用完了以后,要是暂时不用你给我打招呼,我再用一下,我这就是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就这样倒过来倒过去。
王大姐是马玉龙原来的同事,她当时将母亲的5万定期存折都取了出来,除了马玉龙的承诺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看重了马玉龙的人品。

图解:我觉得这个小伙子特别执着,做什么事情肯定是要把它做成,我今天就是不吃不喝,我肯定要,我要把它这个事儿要做成。
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马玉龙熬了3个月,2001年8月,他的同心县马铃薯产业化项目拨款150万和银行贷款100万陆续到账,一下子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2004年8月30号,是马玉龙最高兴的一天,熬了三年,他的全地下式马铃薯大窖全部建好。大窖115米长、6米宽,总占地8000平方米,内部保温通风设施齐全、结构像一个非常的“非”字,中间的通道用来走车或者存货,通道两边各有5个单窖。大窖总存储量达到2万吨。
马玉龙:启容间的长度是65米,这个坡度是50米,宽度是6米。
记者:我觉得这里边好象说话带回声吧?
马玉龙:对,这个因为它四周全部封闭了,它是全地下室,全地下室它是冬暖夏凉嘛,所以它这个回声也是很大的。
记者:对,它回声特大声好像?
马玉龙:你看,马土豆,看回声是相当大。
记者:马土豆?
马玉龙:你这声音小得很,马土豆,回声相当大。

图解: 2004年,马玉龙靠着这个大窖,把土豆反季节卖到南方。2005年,他把之前欠的负债全部还清。老百姓纷纷和马玉龙签订回收订单,他的订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了36万亩,每年的土豆收购量有5万吨,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收益足足有三个亿。老百姓都说,马玉龙把土豆变成了金豆。
现在,收购季节一到,土豆就会源源不断地运进马玉龙这座大窖,一年给他带来的销售收入将近6千万。
记者:这车土豆有多少吨啊?
马玉龙:这一车土豆有二十五吨货。
记者:那价值多少?
马玉龙:这是我们的种薯。
记者:您还随身带着计算器呢?
马玉龙:这个也是习惯了,算账方便,心中有数。
记者:那除了这个您还带了什么呢?
马玉龙:这些的价值是六万块钱。这个我现在带的东西,像我这个平时,你看带带笔,完了以后你像这个记事本呀,这都是我的宝贝,这是每天都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那您还有什么掏出来都让我们看看?
马玉龙:再没有了,再就是我个,再就是我这个马土豆,就这个头脑,这也是智慧库。
记者:脑袋?
马玉龙:就是,是这样的。
现在,就是这个销售额过千万的土豆经销商,还时常流露出朴实的一面?
马玉龙:你看我这个门牙上没韭菜吧,有没有。
土窑里藏着“金蛋蛋”
来源:CCTV7《致富经》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1007348410.html?td=%D6%D6%CD%C1%B6%B9%D6%C2%B8%BB
1/8

图解: 在甘肃省定西市,黄土高原上有很多这样的窑洞,以前这些窑洞曾经是村民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都搬进房子里住了,但是这两年,这样的窑洞在当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挖越多了。
定西市高峰乡人民政府魏建鑫副乡长:“以前就是居住人的,再有一个就是圈牲口,装一些草料,再有一个就是装些农具什么的,现在就把这个窑洞改过来了改装了,看这个墙,砌起来了装了门了,上面留了个通风口。”
像这样的窑洞,当地农民一家至少有1个,而整个定西市窑洞的数量达到80多万个,就是这些窖洞,2008年,在几个月之间给定西市带来了4亿多元的财富。
农户程月兰的家在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高峰乡是定西市土豆亩产最高的乡镇,2008年9月中旬,到了土豆收获的时候,程月兰的30亩土豆丰收了。

图解: 定西市高峰乡土豆种植户程月兰:“往年亩产都在四五千斤,2008年就是风调雨顺,亩产都在七八千斤以上,2008年大部分都这么大,这2斤一个。”
种了十多年土豆,这年的产量最高,但程月兰没有想到,就在她家准备挖土豆的时候,却连续降雨,雨一下就是20多天,让她非常焦急。
定西市高峰乡土豆种植户程月兰:“因为是天天下雨,害怕挖不掉,把洋芋冻在地里。”

图解: 为了不让土豆冻在地里,程月兰赶紧雇人挖,半个月的时间,30亩地挖了150吨土豆。本来应该是高枕无忧了,但夫妻俩却为怎么卖这么多土豆产生了分歧。
定西市高峰乡土豆种植户程月兰:“我是想着以后卖,慢慢地卖。”
程月兰的丈夫孙彦权:“我的想法就是还是卖上一些,卖出些钱,装修一下房子”。
当时程月兰家正在盖新房子,房子还没有封顶,正是急用钱的时候,但程月兰却坚持把土豆留着不卖,夫妻俩因此闹起了别扭。
程月兰的丈夫孙彦权:“闹了矛盾就不吃饭,我就吃不上饭了。”
家里有100多吨土豆,为什么还不想卖呢?因为在程月兰挖土豆的时候,她就得到了一个不利的消息。

图解: 定西地处甘肃省中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耐干旱的土豆成了定西农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2008年,定西市土豆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当年预计产量为530多万吨,达到历年最高水平,而令当地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年,不只是定西土豆产量高,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这些土豆主产区同样大丰收,为了避免收获期与各地土豆同时上市造成价格下滑,定西市政府号召农户大量储存土豆。
定西市安定区副区长祁永和:“在田间地头挖窖埋藏这是一个,再有庄前屋后,自己的庄前屋后挖窖埋藏,或者是利用他们的院落,利用房屋,利用屋顶上面,发动各个方面进行储藏。”
对于政府的倡议,程月兰和丈夫两人的看法不同,丈夫孙彦权更想把土豆快点甩掉,以免等下去价格再跌,烂在家里,他趁着程月兰不注意,偷偷地拉了两车去卖。

图解: 程月兰的丈夫孙彦权:“卖的价格是2008年一斤3角多钱,3.4角3.5角一斤,3.4角3.5角还是价格低。”
记者:“一般的情况下卖多少钱一斤?”
孙彦权:“一般的情况下卖4角多一斤。”
当时最大个儿的土豆,也只卖到3角5分钱,一斤比往年低了1角。正当孙彦权悄悄卖土豆的时候,妻子程月兰却在干着另外一件事。在定西,每个农户家里几乎都有这样的窖洞,以前是住人用,后来就放些杂物。程月兰当时就把自家的三个窑洞又向里面挖扩了5米多深,她要在里面多存些土豆。
程月兰:“直接是掌握市场行,如果市场行情好,就拉一车卖了,市场行情不好,就自己储藏了。”
就在程月兰把土豆存起来的时候,很多农户也开始挖窖洞,扩窑洞,把自己家能用上的土窑洞都装满了。
种植户:“这个洞20多米深。”
记者:“这是土墙?”
种植户:“是土墙。”
记者:“就是因为是土墙土地存得才好,上面的土还有多厚?”
种植户:“上面就不知道,有的几十米,有的十来米,有的七八米。”

图解: 记者:“上面是土山?”
种植户:“是土山。”
记者:“这窖比较保温是吧?”
种植户:“第一保温,第二就是好储存不发冻。”
政府鼓励农民存土豆的时候,还出台了措施,对经销大户,实行贷款扶持,让经销大户也尽最大能力储存土豆,等待市场回暖。
2008年11月下旬开始,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地的土豆逐渐减少,定西市场上土豆的收购价大幅回升。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价格就涨了,提前卖了两车土豆的孙彦权后了悔。

图解: 程月兰丈夫孙彦权:“2008年就是涨了1角钱。最后涨了1角钱,确实是一车拉3000多斤,确实一车少卖300多元钱。
程月兰存起来的150吨土豆最后都卖出了理想的价格。1斤多卖1角钱,150吨多卖了3万元,2008年,定西市一共储存土豆230多万吨,使农户增收4亿多元。
定西市长许尔锋:“我们提出深挖洞、广积薯、稳价格、保加工,主要是用这种方式,通过千家万户的储存,产业协会的储存,企业的储存和经销大户的储存,延长销售周期,这样从另一个层面增加了农民收入。”

图解: 2009年10月,定西的土豆又到了收挖的时候,吸取了上一年的成功经验,现在农户都把自家的窑洞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种植户:“现在是想存货,不想卖货。”
记者:“你觉得今年的市场价格能怎么样?”
种植户:“估计后期一斤可能要上涨几分钱”。
土豆新品种 揽财数千万
1/9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1007732547.html?td=%D6%D6%CD%C1%B6%B9%D6%C2%B8%BB

图解: 十月上旬是当地土豆上市高峰季节,每天有来自成都、武汉等地的上百名经销商聚集在这个市场收购土豆,一天至少有三四千吨土豆从这个市场发往南方一些大城市。
经销商梁月太:现在经销洋芋的人太多,不是我一个人,成千上万。
由于做土豆生意的人多了,所以在这个市场上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声,很多经销商都觉得土豆生意是越来越难做。
经销商马有虎:利润低的时候赚个二三分,三四分钱。
经销商梁月太:现在有时候赚个五六千,有时候赔个两三千,就是利润不太大。
然而就在大家抱怨利润薄、生意不好做的时候,同样是做土豆生意的康克归却在这个行业游刃有余。
这个人就是康克归,今天他有三个车皮总计一百八十多吨的土豆要发往外地销售。
记者:这是发到什么地方去的?
康克归:发到广州大朗货场。
记者:每天发到广州多少吨?
康克归:大概在1000吨左右。
这样的发货量,康克归一年可以持续半年时间,在别人赚钱不多甚至赔钱时,康克归却靠只有几分钱利润的土豆,每年能赚到一千多万元的纯利润,然而,在这炫目财富的背后,是康克归商海搏击的大智大勇,他曾一年赚得800万,也曾为一个合同赔掉七百多万,那么,康克归经历的是一种什么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财富人生呢?
今年五十多岁的康克归就出生在这个小村子里,他以前干过木匠,跑过运输,在当地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物。

图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临洮县开始发展土豆产业,以前全县常年栽种土豆在六十万亩左右,每年土豆产量达到了五十万吨以上,由于产量大,所以大部分土豆都销往外地的一些城市,以前一斤土豆的利润可以高达两三角钱,诱人的利润让康克归在当地率先干起了土豆经销,并且年销量很快就接近十万吨,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经销商。
村民:康老板是洋芋大王,我们本镇的洋芋大王吗。
村民:他挣钱多,我们也跟着他也挣了两个。
也就在经营土豆好赚钱的时候,康克归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千万富翁,然而,到2002年,这样一个几乎从未在生意场失过手的人,却因一纸合同直接赔偿了别人50万元。
2001年的夏天,康克归和广东一位叫刘伟东的经销商在甘肃兰州签订了一笔向对方供货五千吨土豆的合同,按照往年的经验,五千吨土豆供销合同,至少能给自己带来两百多万元的利润。
临洮县所属的定西市是我国土豆主产区之一,这里常年土豆种植面积保持在三百多万亩左右,产量一般在五百万吨以上,2002年由于干旱少雨,土豆减产四成以上,当年土豆是供不应求。
刚到土豆收获季节,外地的经销商已经开始涌入临洮,以前很多经销商都在市场上相互压价收购土豆,但是在2002年经销商却是拿着现金找土豆,原本稀松平淡的土豆在那一年却成了抢手的宝贝。
康克归:大家都在抢货源,你收购0.3元,我收购0.35元,你收购0.35元,我收购0.4元。
经销商梁月太:货源紧张的时候就是一个小时一个价格,一个小时跟一个小时的价格不一样。
外地的经销商越来越多,土豆的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土豆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疯狂起来!康克归不得不加入到抢购土豆的队伍当中,但是康克归意识到自己赔本已成定局!

图解: 那一年,康克归只组织到了三千吨货给对方,比协议中的五千吨还差两千吨,按照合同规定,康克归给对方进行了赔偿。
康克归:签订了5000吨,供应不上,我大概在这个少发货当中,给他打过去将近50多万吧。
当年赔了五十万的教训让康克归明白货源稳定的重要性,康克归开始实施自己在心里盘算很久了的一个计划,然而,这个计划第一年给康克归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七百多万元的损失!
2002年,上营村子来了几个陌生的人,说是要和村里的农民定一个土豆销售合同,这对村民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因为他们种植的土豆,从来都是自己拉到市场销售的,土豆有人包销,是村民们求之不得的好事。
村民:挺满意的。
记者:哪些方面让你满意?
村民:你看咱们种植的这个洋芋,你种多少人家收多少。
然而让王彦鹏没想到的是,好事还不止如此,合同上不但规定要包销,而且还定出了让人动心的价格,就是高于前一年的市场卖价作为当年的收购价。
王彦鹏:它第一年是精品洋芋是0.9元钱一斤,再下来就是三两以上的就是0.4元钱。
王彦鹏当时种了二十亩土豆,看到合同里土豆的价格比上年高,就把自己二十亩的土豆签订了包销合同,当时到村里签订包销合同的人正是康克归的收购人员。
记者:当时第一年签了多少亩的种植合同?
康克归:总共我公司签了将近10万亩的。

图解: 这是上营村,是当年康克归当年第一个签订包销合同的村子,当年自己总共签订了十万亩的包销合同,这是康克归要保证货源采取的措施,按照最低亩产两千斤算的话,十万亩土豆自己到收获时也至少有二十来万吨土豆供应量,而有了这二十万吨土豆,要是行情好的话自己怎么也能赚个四五百万元,而就在康克归对自己的做法很得意的时候,当时很多经销商都觉得他以一个死价格来稳定收货渠道的做法也许会得不偿失。
经销商梁月太:市场跌下来那他就亏钱,因为他跟农户的定单价格是订死的,比如一斤0.5元或者是0.4元,行情好了,价格高了他就赚钱了,行情降了他就赔钱了。
而对于其他人的疑虑,康克归只是付之一笑,因为在二十多年的土豆营销中,他发现土豆大量上市时也许会低于自己与农民订的收购价,但是只要把土豆放上一段时间,等到上市高峰过后价格一般都会上涨不少,自己赚钱只是一个时间早迟的问题。
转眼就到了收购季节,但是康克归只是陆续收到一些老百姓交上来小土豆,而且康克归发现,这些交上来的土豆,明显是挑选剩下的!
康克归:大的捡过了,小的主要就是一个是喂牛喂羊喂猪。
当时很多人就把喂牲畜的土豆拿来卖给康克归,开始康克归还没有太在意,但陆续交上来的土豆出现了惊人的一致,康克归意识到出问题了,他放下手头的事情急忙赶往上营乡查看,而这一看他才发现大事不妙。
康克归:我说怎么几百亩没有了。
记者:土豆没有了?
康克归:土豆没有了,挖过了。
康克归在上营乡看过一村又一村,走过一家又一家的土豆地,他的担心正在变成现实,除了一些零星的土豆还没有收获以外,当时绝大多数的土豆地都已经是空地了。全乡几万亩签订包销合同的土豆,怎么会突然消失,这些土豆又到哪里去了呢?

图解: 这片地就是王彦鹏当年和康克归签订了回收合同的土豆地,这片地有二十来亩,当年土豆成熟时,一些中间商都瞄上了王彦鹏地里的土豆。
王彦鹏:农民当时就捡2元钱,5元钱,因为那会儿人穷,那你高出一分钱,高出二分钱,当然就愿意往高的卖。
许多村民都像王彦鹏把土豆卖给了走乡串户的经销商,而把小土豆拿来卖给了康克归,当康克归当时在地里找到王彦鹏时,王彦鹏地里的土豆已经大部分都挖过了。
康克归:最后我就问了,他说其他人给高了2分钱他就卖掉了。
由于康克归赚钱全靠精品土豆,小土豆一般只是一个保本经营,所以当年康克归一是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给人家收齐土豆而赔偿人家,再就是收上来的小土豆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又亏了一大笔钱,两笔亏损合起来总计达到了七百多万元。一向在土豆市场很少失手的康克归辛苦一年下来换来的却是七百多万元的亏损,颇感无奈的康克归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呢?
2003年春季,又到了土豆播种季节,而让王彦鹏感到意外的是康克归再一次找到自己要签订土豆包销合同,王彦鹏正为上一年把土豆私自卖掉而心怀不安,康克归再次找上门来,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一时也不敢签订合同。
王彦鹏:担心头一年肯定公司亏损了,害怕不知道回收不回收。
那么怎样才能打消村民的疑虑让他们签订合同呢?如果同样用一个死价格来收的话,村民肯定不愿意,而要收到土豆,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价格要比市场高,虽然冒风险,但是康克归真的这样做了。
康克归:这就一个保护价,一个是调整价。
王彦鹏:市场价格卖到0.5元钱比方说,公司的价格就是0.55元。
记者:它高出几分钱是吗?
王彦鹏:高出5分钱吗比市场价格。

图解: 2003年,康克归和农户签订了十来万亩的土豆收购合同。当年无论精品土豆还是小土豆,康克归都以高出市场五分钱的价格收购农户手中的土豆,但是让人们感到疑惑的是,康克归收购的土豆多,但是卖出去的土豆却很少,这么多的土豆,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秘密就在这座建筑里。
康克归在2003年决定建立自己的气调库,而气调库能有效保存土豆到来年三四月再上市,而到时价格比土豆上市高峰时要高出至少一两角钱一斤。保存在气调库里的土豆因为充满氮气而使它停止后熟现象,如果等到三四月份拉出去销售时还要做降温处理。
康克归:因为它那个沿海地区那个温度高,它不管土豆也好,蔬菜也好,它马上就腐烂,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把温度降下来以后送到外面去很新鲜.
正是有了气调库,康克归才敢于给出高于市场价收购土豆,由于收购价格高,农民再也没有出现违约的情况,康克归当年收到了三十多万吨土豆,而康克归通过避开高峰,延时和反季节上市等手段,让三十多万吨土豆不仅捞回了头年损失而且还赚了一百多万元,这使得原来那些充满疑虑的人只有羡慕的份了。
经销商梁月太:他这儿有好的货源就有好的客户,现在我们还是感觉到他这儿比较好。
记者:羡不羡慕?
经销商梁月太:很羡慕。
现在康克归每年都和农民签订包销合同,由于货源有保障,自己每年土豆营销的利润达到了七百万元左右,然而就在康克归觉得自己的土豆生意越做越顺时,2005年,康克归的土豆生意却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不解决自己遇到的危机,那么自己每年七百万元左右的利润随时都有化为泡影的可能?那么康克归这次又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呢?
2003年,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个荷兰品种的土豆,这种土豆个体大,表皮光滑,而临洮老百姓有自留土豆种习惯,自留种造成土豆芽眼深,个头小,这就使原本抢手的临洮土豆在市场上失去了很多客户,康克归觉得要是长期这样下去的话,自己的生意随时都有关门的可能。

图解: 康克归明白,如果与自己签订土豆种植合同的农民因品种问题减产减收的话,那么农民栽种土豆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意,那么如何避免这种被动局面呢?2004年康克归花了八十多万元从深圳买进了十万多斤荷兰种薯运回临洮赊销给老百姓试种,但是试种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村民:他说是这个土豆产量高,个头大,价位高,结果种上去以后,不但没有大,就是这样大,产量都不行。
康克归:很多的地方不适应,连其它的费用160多万我就打水漂了。
新品种引进因不适应本地气候而以失败告终,引种花费八十多万元,再加上因此造成减产给老百姓赔偿了八十多万元,康克归没想到当初的好心换来的是一百六十多万元的损失。
2005年春天,康克归决定投资三百万元来做土豆新品种培育。因为自己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和甘肃农科院的专家合作搞过土豆新品种培育,只是后来因资金问题暂时搁置下来了,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要与专家合作搞土豆新品种培育,在临洮以至在甘肃都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甘肃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王一航:私人投资搞一些马铃薯繁种企业的比较多,但是真正投资搞马铃薯育种的哎呀我还没有听说。
新品种开发要花钱,但康克归明白,只要能开发出来,自己不仅能靠经营种薯盈利,更关键的是自己在营销商品薯时就不会因品种退化而失去客户,然而对于这个看似前景诱人的投资,很多跟随自己干了多年的合伙人都强烈反对。
股东陈瑛:如果说这个新产品研发如果不成功的话,那无形中对我们来说这个钱就打水漂了。
康克归:他们说董事长,我们这个不同意,你这一种做法是洮河投石,那个都是无底洞,你投这么多,你有什么效益呀?
股东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几百万元的投资充满了未知的风险,由于意见不合一些曾经跟着自己干了多年的股东选择了退股。
股东陈瑛:以前这个股东应该说有9个,现在有部分股东已经退出了,现在还剩下五个股东。

图解: 看着跟随自己干了多年的合伙人离开了自己,康克归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那段时间康克归在得与失之间权衡了很久才做出了把新品种开发继续做下去的决定,因为要是靠老品种来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意,生意总有走进死胡同的一天。
这是甘肃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的实验大棚,2007年康克归花掉四百多万元后就在这些大棚里培育出了两个新品种土豆,它们被分别命名为腾薯一号和二号,这些种薯还要在地里经过三次扩繁后才给老百姓栽种。
记者:这个卖多少钱一斤?
康克归:这个大概一斤是1.27元,这个就是种薯,一级种薯,最好的薯。
看到投资终于有了回报,康克归想到自己的货源供应会因新品种的出现而有所改变,然而康克归没想到,新品种开发出来后,这方面的投资还仅仅是个开始。自己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上营村的任宗学就曾试栽过康克归以前引进的荷兰品种,但是那次减产的记忆虽然相隔几年还是挥之不去,所以看到康克归的新品种土豆任宗学说什么也不愿意试种。
任宗学:心里还是害怕,都是害怕不种,怕种上以后个头不大,卖不出去,产量也搞不上去。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百姓试种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土豆呢?就在康克归无计可施时,帮自己培育新品种的专家提出了一个颇具风险的建议。
甘肃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王一航:这需要投资,你把种子得无偿的给农民,而且还要给农民保证,如果造成减产了我给你赔偿,如果增产了算你的,造成减产我给你赔偿,农民心里才踏实,才能种。
康克归:造成损失,造多少我们给他们按造成损失给他们赔偿。
由于有了产量达不到可以得到补偿的保证,所以原来都不愿意种新品种土豆的老百姓开始和康克归签订合同试种新品种土豆。而康克归第一年无偿给农民投入了近六十万元的种薯。

图解: 记者:这个是什么品种?
康克归:腾薯二号。
记者:这个亩产多少斤?
康克归:大概一亩地5000斤左右。
腾薯二号属于菜用型的土豆,这种土豆不仅产量高,它在市场上的卖价也比其它品种的土豆要高出一角钱左右,这样康克归不仅收复了失去的市场和客户,而且还把新品种土豆卖到了国外市场。康克归第一年免费供种的风险投资终于有了回报。
记者:出口的是哪一种?
康克归:出口的这里面还没有见,出口的是装箱的,这种也是出口的,这是俄罗斯和泰国的。
记者:出口的卖多少钱一斤?
康克归:出口到俄罗斯一吨2000多吧。
记者:现在出口有多少个国家?
康克归:大概15、16个吧。
现在卖到国外的土豆每年就能给自己带来两百多万的利润,再加上国内二十多万吨销量,康克归在土豆营销中的利润一般都保持在一千万元左右。而自己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土豆在当地种植面积达到了三十多万亩。
十多年的努力,康克归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货源上掌握了主动权,形成了种薯培育、成品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07年年初,康克归又投资八千多万上马了淀粉加工厂,形成了年生产两万多吨淀粉,盈利两千万元的企业,实现了向土豆深加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