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欣赏粟裕的三种境界兼评彭林刘粟徐-3.0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0:47:15
试论欣赏粟裕的三种境界兼评彭林刘粟徐 [原创]-3.0版
作者 叶舟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建立三个不同层次的参照系,来从纯军事专业水平的角度,对解放军中的顶级将领加以评述。特别地,本文试图通过把粟裕将军的战争行为与解放战争客观发展规律相比照的方式,证明粟裕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取得的的军事成就决非偶然,而是因为粟裕将军遵循战争发展客观规律行事的必然结果。
前言
小时候看三国,最喜欢看武将之间单打独斗;大了以后看三国,则欣赏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霸气,以及周瑜火烧赤壁的胆略;现在再谈起三国,则为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远见卓识所折服。
正文
第一部
网上对彭林刘粟徐的比较之争已经持续很久了。可谓“罗卜白菜,各人所爱”。在我看来,月旦历史人物,首先评论者本人必须具备对历史的鉴赏能力。就像对一件古董,外行人可能只在意其造型或色彩,而内行人则更多地关注其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工艺水。举个例子,常见有人用“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对连排级战斗队形的总结为依据,来论证林彪的军事水平。真不知这些人是要褒扬林彪呢,还是要讥讽林彪。就好比某人在评价一位工程院院士的成就时,只是不断地强调这位院士经常亲自做焊接,而且焊点多么完美一样-拿衡量一个技术工人的标准去衡量一个院士的学术水平。其次,比较同时代的同类人物时,只能拿这些人物在那个时代各自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来比较。比如,吴大猶(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长,物理学家)和李正道是同时代的物理学家。吴曾经还是李的座师。但后人在比较二人的学术造诣时,绝不会因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时,李还在穿开裆裤,或李曾师从于吴,而认为李在学术造诣上不如吴。事实上,李因首先从理论上预言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被举世公认为顶尖物理学家。其物理领域的学术成就,显然超过了吴。可见,一个人在其专业领域成就的大小与其出道的早晚无必然联系。第三,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早就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得来”。就军事观点来看,一般来说,我军以军为战役的最小单位,以师为战斗的最大单位。正如战斗可分为单兵、班、 排、连、营、团、师等层级一样, 战役也可分为军、兵团、方面军(集团军, 大兵团)等层级。就像一个单兵能力强的人,不一定能当好一个班长一样,一个既使在兵团层级指挥尚嘉的人,也未必具备指挥大兵团做战的能力。而评价各军事家的水平,当然应该在指挥大兵团做战的能力层级上进行衡量。另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红军时期),敌我双方的装备水平,火力水平还不高,很多时候还要依靠冷兵器来解决战斗。因而,这一时期的战争水平顶多相当于美国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基本上没有过战役层级的做战(百团大战严格说来只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游击战),到是新四军这一不被国共双方看好的偏师,有过两次军级规模的战役作战---黄桥和天目山(虽然打击的并不是日军,但单就战争的型式而言,这的确是两次战役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军的装备都达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有些国军部队的火力和机动能力甚至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因此,无论就战争的规模还是敌我双方的装备水平而言,这一时期的战争远非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可比,是真正的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规律与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规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认为应以解放战争时期的成就作为比较彭林刘粟徐军事造诣的主要依据。
如果我们把衡量彭林刘粟徐军事造诣高低的指标限定为:
1. 大兵团(指两或两个以上兵团级单位同时参予的)作战;
2. 解放战争时期。
则我个人认为:
彭在兵团层级的战役指挥上驾轻就熟。这从解放战争西北战场的角逐中可以得出结论。由于西北贫瘠,整个西北野战军最多只能维持在十万人左右的水平(兵团级)。彭在这一层级上可当得起“优秀”二字。为什么不是“杰出”?因为毕竟胡军的火力与机动能力不如华东、中原和东北的国军。
同样,徐在兵团这一层级上也可为“优秀”。晋中战役堪称解放战争的经典战例。
后来,到了朝鲜战争,彭证明其在兵团层级上当得上“杰出”二字了。这有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为例。但是,抗美援朝战争也同时证明了彭不善于指挥大兵团做战!以第五次战役为例,近百万大军,攻守毫无章法与层次,显示出彭对指挥大兵团做战的生疏。整个抗美援朝,我军的亮点集中在两头:一头在战略上,对世界宣示了我军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与能力;另一头在军、师层级的战役、战斗的组织指挥上。像上甘岭(十五军)、突破临津江(徐信师),长津湖(二十七军。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我军唯一的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团级单位的战例),以及金城战役。
林彪在军事上越过了兵团层次,直接从军师指挥进入大兵团指挥。因此,林在东北的军事实践有一个明显的指挥适应过程。最终,林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方面军指挥员。林与其说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到不如说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我党在东北的成功是政治上的成功。林极好地领略和贯彻了中央在东北的战略意图,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养和练成了百万大军,使共产党在国共之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使关内我军最终打烂,共产党也还有机会再来一次“满清入关”,与国民党争夺天下。林在军事上最高的成就,是在东北成功地把我军的优势无悬念地转化为了胜势。
刘的军事素养极深,对战争的感悟能力很强。以高龄而对战争规律的发展变化能及时适应非常人能做到。二野在解放战争中的经历最为跌荡起伏。从主力到偏师,再从偏师杀回到主力。如没有刘,这支部队可能会毁在大别山。虽然在淮海战役中,中野不是主力,但以刘在淮海战役中截断徐宿间铁路的建议和支持粟不过江中所表现出的眼光看,刘大局观很好。后来在攻取大西南的部署中也可圈可点。因此,刘具有杰出的指挥大兵团做战的能力和经历。在与胡链兵团的长期对弈中,也具有适应现代化战争的经验。刘算得上是真正的军事大师。
粟在师、军、兵团、方面军(大兵团)的指挥经历上一级没落,且在抗战中就已经具有了战役指挥经验。兵越多、战争越现代化,战争规模越大,粟的指挥就越精彩、越有创意。他对现代化战争,无论从战略上还是从战役切入点的选择上,无论是对规律的总结上还是战法的创新上,特别是他的现代化战争理念(这点后文将有详述),全军(包括毛)无人能出其右。对粟,除了用战争天才来形容外,还真找不到其它更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了。抗美援朝,粟未成行。这既是后人的遗憾,更是美军的幸运。
徐带兵和带将的能力全军首屈一指。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指挥大兵团作战。用力学的术语,就军事指挥能力而言,徐虽然加速度很大,但位移很小。而后人坐而论道(就像评职称时一样),毕竟以位移(即,你做了多少)来衡量。
综上所述,单就军事指挥能力的实际经验和效果而言,水平最高者当在林、刘、粟中择一。
然而,这种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上。作为军事家,我们更应该欣赏和比较林、刘、粟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军事境界。也就是说,作为后人,我们更应该将林、刘、粟在那场战争中的表现上升到军事艺术的高度来欣赏和比较。
第二部
那么,评价和比较林、刘、粟的军事境界该以什么为尺度、以什么为标准呢?我个人认为:在军事家这个层次上,只能以胆(胆量)、略(谋略)、识(见识或眼光)为尺度,以他们各自的胆、略、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大小与影响时间长短)为标准。在评估影响程度时,应当多采用逆向比较的方法。即,如不按此方案,历史将会如何?将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方案的结果产生异同?并以此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从而比较合理地探讨林、刘、粟。
解放战争的主要阶段从整体上来看,主战场分为南线-江河之间(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和北线-黄河以北。其中北线的重点在东北,南线的主战场在华东。因此,在林、刘、粟中,更应该侧重比较林和粟。
在林、刘、粟中,我个人更欣赏粟。我曾经在一篇探讨“淮海战役初期,陈、邓真的是因为电台的原因而拒绝担负指挥之责吗?”的跟帖中,认为在1948-1949年间,粟是我军的number 1。以下是该帖的考贝:
1948-1949年间,粟在军事战略与战役、战术上,绝对是全党的number 1。
华野七月分兵及刘邓挺进大别山后,面对中原国、共双方胶着的态势,五大书记、军委、各大战略区党、政、军负责人中,只有粟裕一人看出了中原的门道并胸有成竹。
须知,大的战略行动绝对需要在军委、五大书记和各大军区首脑们之间反复酝酿并达成共识后方能实施。而军委拿出的打破中原僵局的方案是要华野分兵南进。这绝不是一个决战的方案,而是一个进一步搅局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将国军在中原战场的部分主力兵团(尤其是丘清泉、黄伯涛、黄维兵团)诱往江南,为日后林率四野南下逐鹿中原减轻负担。这说明从中央到各大战区,无人认为中原浑局有在近期内明朗的迹象。只有粟裕一人看出了中原的端倪并拿出了具体的方案:华野、中野、陈谢三军从战略配合转为战役配合。在中原集中更大规模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见粟之子养电)。注意,这可不是一般的建议,而是在基本战略与策略层面上与中央产生了分歧!而中央的方案是巨头们(特别是刘、陈、邓与五大书记)的共识(注意:粟因党内地位不够高,很可能未参预这一共识的制定。)。因此,直到粟为此第三次“斗胆直陈”后,才真正引起中央的重视,要粟面陈。而粟面陈之后,虽得允暂缓渡江,但中央(尤其是毛)只不过是将信将疑罢了,并未真正认可粟的方案。否则,中央怎么会在决定将华野交粟一人来搞的同时,令粟限期歼灭第五军呢?-一个近乎抬杠的无理要求!
(题外话,此时中央突然将陈调往中野,我想大概有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中原确实需要陈,而中央又确实想予粟更大的权力;
第二,批评陈-你既与我等有共识,何以连多年的搭挡都摆不平;
第三,保护陈-免淌这趟浑水。)
而粟在此后的表现,只能用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来形容了。毛为什么能在豫东战役后说解放战争已经过了山岰?因为粟在极短的时间内,用自己的战争实践不仅证明了在中原有大仗可打、怎么打(集中更大兵力,两大野战军作战役配合),而且一战便打破了中原胶着的态势,使得中原战局明朗化,国共两军攻守易位。再之后,粟借济南战役实现了华野自七月分兵后的全军集中。但要完全实现粟的方略,还须进一步实现华野、中野的集中使用。虽然粟裕此时已经看出中原决战在际,无奈其它人对战局的认识,此时仍然滞后于粟的思路(按毛的说法,此时中央尚不敢做此想。)。 “小淮海”是粟裕在得不到军委和刘、陈、邓对集中两大野战军打大仗的进一步响应时,基于华野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的一个仅凭华野自身实力就可以完成的战役方案。但是,一个不被许多人注意的细节,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粟在酝酿“小淮海”时就已经预留了战役向“大淮海”(即决战)方面转化的后手。那就是,粟对 “小淮海”后勤准备工作的要求是:可供百万人三个月的口粮!当军委回电指示小淮海的战役目标定为歼灭黄百涛时,粟裕感到军委跟上了自己的思路(围歼敌野战主力兵团,敌必倾力来救。因此,仅凭华野自身是无法达成这一战役企图的,必须有中野做战役配合)。而且,粟已预见到该战役有可能发展为南线决战(见粟齐辰电)。其它人,包括毛, 此时尚不曾作此想。虽然粟有能力指挥此战,但从组织层面考虑,让众多中央委员甚至政治局委员听命于一个候补中央委员,不符合党指挥枪的原则(中央并未授权粟指挥中野),且需要坚定中野参战的决心,粟遂提请陈邓指挥。无奈,陈、邓直到那时仍未看清战局的走向,不想过深地淌这趟浑水。因此才有了电台的说法。若用演义的手法,似可理解为:粟电中央准备下注于两淮,中央电让粟定注于黄百涛,粟云赌盘太大请追加陈、邓本金。中央令陈、邓下注,陈、邓日遵命投注,但我等本金有限且大盘走势我等不明,请保留撤资权力。直到刘插足后,陈、邓才意识到这趟浑水原来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才有了后来拼光中野也在所不惜的豪言壮语。(刘在军事上可比陈、邓强多了。粟的子养电和齐辰电的意义,陈、邓不明白,刘的评价可高着呐。)(另,题外话:豫东战役时,粟曾请中野协助阻击胡琏。中野非但阻击不利,甚至当胡琏扬长而去后,未及时通报粟。致使粟在豫东战役后期一度手忙脚乱,差点崩盘。陈毅后来批评粟裕、陈世渠在豫东战役总结中不提中野的配合,对华野来说实在是事出有因。在我等局外人看来,华野骂娘还来不及呢,还要为其摆功?) 。
粟林因分负不同战略区之责,直接比较不易。不过,我们可以采取解平面几何题时做附助线的方法,以毛或军委做参考。
同时期,北线,面对东北的敌我态势,是军委看出并推动林南下锦州,而林却犹豫再三,一直钟情于北上长春。实践证明,锦州一战,东北抵定。在国共战略决战时期,军委或毛的眼光要高于林。
而南线,面对中原混沌的局面,却是粟在一直引领军委或毛。
这样比较,1948-1949年间,粟、林在见识方面高下立分。
比较粟、林的胆略,可参考林对粟的评述,即,最多五成把握的仗,粟敢打,而林则只敢下决心打有6-7分把握的仗。
其实,在我看来,粟最牛的是从黄桥(虽然发生在抗战时期,可设身处地地去想,换作其它人,能守住黄桥、打退韩军就不错了,而粟在当时却将战役目标定为一战打垮韩军主力。这种胆略识着实令人赞佩)、天目山、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直到淮海,所有经典的、关键性的战役,几乎打的都是在外人看来最多只有五成把握的仗。而他却将不到五成的几率打出了百分之百的胜绩。你说粟与林在胆略上谁更胜一筹呢?
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北线若按林的方案,东北解放将推迟壹、两年。而且最大的可能是迫使廖兵团退入关内,加大关内战争的烈度,对关内民生和国家经济基础产生更大的破坏;南线若按中央的方案,不但解放战争会延长两、叁年,而且很有可能国军经守黄、守淮后,将主力兵团退往江南,与共军隔江对峙,国家再次面临南北朝的局面。既使共军能够打过长江,江南也必将饱受战火蹂躏,国家经济基础被彻底毁坏。如若如此,我等今日还能挺胸抬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仔细想想这些可能的后果吧!我们能不钦佩粟裕在1948-1949年间对党和国家做出的功在当时、利在千秋的贡献吗!当时,还有人能出其右吗?
粟从子养电开始,凭着执拗(对党和人民的责任心)、战绩和自谦来一步步推动历史的车轮向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粟的这段历史,近代可比曾国藩灭长毛时顺江而下的长江战略;远一点可比隆中对中制订的先荆州、后巴蜀战略。它们共同的一点是都适用“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相比较,同时代的其他人都还在乱局中“摸着石头过河”。
这就是我对1948-1949年间粟裕的评价。
以上的论述,还主要局限于大决战前后一段时期,对粟裕如何欣赏和评价。
要理解和正确认识粟裕对整个解放战争的贡献,必须从那场战争原本该有的走向和可能的结局,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实际走向和结局之间的巨大差异来看。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05:51
第三部
刘伯承有句中肯的话:“国民党的失败,在政治上是必然的,在军事上是偶然的”。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在官方的长期诱导下,许多人以为那场战争的走向与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共产党(或毛泽东)设计好了,万事都在共产党和毛的掌握中。殊不知,1946年内战开始时,国民党挟的是孙中山开创的民国正统、国际五大巨头之一的声誉、领导全国抗战胜利的威望、400余万血战八年的胜利之师(正规军,且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械和日械整编师)、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税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城市以及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相比之下,共产党无论从正统的角度、民望的角度以及战争资源(财政、物资、装备、人口等)占有量的角度看,都处于绝对劣势。任何人,既使狂傲如老毛,也不可能在当时就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想法。当时,最不愿意打内战的就是共产党!而这“不愿意打内战”也正是共产党赢得那场战争的两大政治纲领之一(另一个是还耕于民-土地法)。内战开始时,国统区游行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反内战”!
因此,那种认为解放战争的走向与结局,从一开始就被共产党谋划好了的看法,完全是被官方愚了的结果,是无知的表现。不过,老共毕竟与老蒋打了多年的交道。知老蒋者,莫过于老共。而在那场战争中,共产党对付老蒋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战略,是刘少奇提出并实行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其核心目标是独霸东北。
在这个总体战略下,中央对林彪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即,在东北站稳脚跟;最高要求则是能够独霸东北,使共产党在国共之争中能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待天时有变,再“满清入关”,争夺华北,逐鹿中原,觊觎天下。而南线各部,从聂的华北往南,无论刘、邓还是陈、粟,其基本任务都是牵制国军主力,使其不能大规模北上;以掩护东北我军的展开、发展与巩固。中央对于南线我军各部的最高期望,也只能是在完成牵制国军主力任务的基础上,大量消耗国军的战争资源和战争潜力,并能够保存下来一定的实力。总体来讲,中央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北线求发展,南线求生存。只要北线的目的达到了,既使南线我军全部打烂,共产党也还有与国民党一争、一搏、一谈的本钱,中央也还有一块立足之地。因此,1946年初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两个场景:第一幕,几乎所有与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有历史渊源的主力部队,全部被调往北线(尤其是东北)以求发展。留下二、四方面军以及新四军的部队在南线与国军主力搏命。第二幕,共军南线各部的名称,都是在地域之后冠以野战军,如华北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等。唯有东北共军先被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后被长期(直到 1948年初)称为“东北民主联军”。
何为各地之“野战军”?就是在所在地域与国军进行野战搏击之军队也。何为“自治”军?就是此地只能有我、闲人免进-也就是独霸东北之意也。后来,看实在是拦不住国军进入东北了,就改称“民主联军”了。何谓“民主”?就是东北的利益有我一份,我在这里也有发言权之意也。何谓“联军”?联的是谁?联军就是共产党的军队加上收编的伪满州国军队;联的就是东北当地的各种武装(包括招安的各路土匪)。可见当初共产党期望的是“以打促谈”,最终与国民党达成某种妥协,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政府。老毛不是还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论联合政府》吗!共产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念头,是后来被南线的粟裕以骄人的战绩一点点打出来的,是被北线的林彪养兵练兵的成绩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解放战争最激烈的1946-1948三年间,南线唯有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不仅完成了承担最重的牵制国军主力的任务,而且年年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中央军委指定的歼灭国军有生力量的指标。特别是在最艰苦、关键的解放战争第一年,在粟裕率领下,华野居然超额完成歼敌指标一倍有余,而且其中竟然包括了许多国军骨干部队。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战争第一年可正值国军士气最高、战斗意志最强,敌我装备、兵员素质以及兵员数量差距最大、形势最为险恶的时期呀!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07:27
下面,本人将试从理论高度谈如何看待和欣赏粟裕在解放战争第一年的表现。
打仗,无论古代、现代,也无论内战还是外战,归根结底,打的都是资源(钱、粮、人)。一般来说,战争双方拼的就是谁的资源更雄厚、撑的时间更长。所谓战败的一方,大都因为资源短缺撑不下去了。
冷兵器时代与热兵器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两个时代中“钱”与“人”的内涵截然不同。
冷兵器时代,钱就是货币,就是军饷;人就是人头或人数。而热兵器时代,钱更主要代表装备;人则更主要意味着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武器装备并知道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发挥武器装备最大效能的技术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所谓受过严格训练、有实战经验的“老兵”。
古代,直至民国初年,经常发生军队因欠饷而哗变的事情。解放战争时期,有谁听说过国军或共军闹饷的事?一件也没有!
为什么?因为在热兵器时代,给一支军队发的饷钱与配备这支军队各种装备所化之钱相比,饷钱的数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热兵器时代,能够装备得起一支军队,就根本不在乎发给这支军队的那点饷银!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粟裕苏中战役的胜利对于整个解放战争的指导意义。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09:38
下面,本人将试从理论高度谈如何看待和欣赏粟裕在解放战争第一年的表现。
打仗,无论古代、现代,也无论内战还是外战,归根结底,打的都是资源(钱、粮、人)。一般来说,战争双方拼的就是谁的资源更雄厚、撑的时间更长。所谓战败的一方,大都因为资源短缺撑不下去了。
冷兵器时代与热兵器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两个时代中“钱”与“人”的内涵截然不同。
冷兵器时代,钱就是货币,就是军饷;人就是人头或人数。而热兵器时代,钱更主要代表装备;人则更主要意味着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武器装备并知道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发挥武器装备最大效能的技术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所谓受过严格训练、有实战经验的“老兵”。
古代,直至民国初年,经常发生军队因欠饷而哗变的事情。解放战争时期,有谁听说过国军或共军闹饷的事?一件也没有!
为什么?因为在热兵器时代,给一支军队发的饷钱与配备这支军队各种装备所化之钱相比,饷钱的数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热兵器时代,能够装备得起一支军队,就根本不在乎发给这支军队的那点饷银!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粟裕苏中战役的胜利对于整个解放战争的指导意义。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13:05
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共军虽然有了一个正确的总体战略-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但再好的战略也需要经由一个个具体战役、战斗的胜利来实现。而共军此时缺乏的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战争指导方针。(注:共军的战争指导方针,在红军时期是“游击战争十六字令”;在抗战时期是“人民战争”。)
什么是“战争指导方针”?其实说白了,所谓“战争指导方针”就是算账方法。算什么账?算敌我双方战争潜力此消彼涨的账。可别小看这“算账”二字哦!一场仗打下来,敌我双方人、财、物、地的得失都摆在明面上。可怎么算这笔账,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功力都在这算法上了。就像实验完成后,各人科研功力的差距就体现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上一样。同一批数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一切都取决于处理数据所采用的模型。而采用模型的背后则反应了一个人对该实验物理原理本质理解的深度-即所谓学术境界的高低。
现在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国共双方(尤其是毛、蒋二人)是怎样来“算帐”的。战争开始时,毛、蒋二人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如出一辙,算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吧。这时期,他们都把地域看得很重,都认为地盘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是衡量双方支撑战争潜力大小的唯一标准。对呀,地盘和人口不就标志着战争潜力三要素-钱、粮、人吗!于是,国军发动了全面进攻。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压缩共军地盘。共军怎么办呢?老毛采取的是针锋相对。你占我的地盘,我也去占你的地盘。-以攻对攻。这就是所谓的北线“三路四城”和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
当然,国军全面进攻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国军”吗,当然应该控制全国的地盘。同样,共军的出击也是为了达到牵制国军、掩护林彪在东北的展开和发展这一总体战略目的。
可就在老毛撸胳膊挽袖腿准备与老蒋大干一场的紧要关头,粟裕-一个二级战区的将领-悄悄地跟老毛说:您老的算法不是唯一的,我这儿有另外一个模型,可能比您老那种算法更合理。要不要我试给您老看看?老毛当时就一愣:居然还有比我更好的模型?真的假的?
不过,好在粟裕只能在一个二级战区折腾,那你就试试吧。这就是粟裕第一次抗命而建议华中野战军暂缓出击外线,依托根据地内线歼敌。粟裕的账是怎么算的呢?我认为,粟裕模型的核心就是一句话:在热兵器时代, 敌、我双方的有生力量(即主力部队)本身就是最大的战争资源-钱、粮、人。
你想啊,既然战争已经开始,那么所有的战争资源-地盘、人口(钱、粮、人)-就都要为战争服务。敛钱的目的主要是添置装备和弹药;征粮的目的是养兵和练兵;征兵的目的更是为了保持和扩大部队的规模。所以,主力部队本身岂不就是钱、粮、人-战争资源-的主要标志吗?因此,粟裕模型的结论是:予其费力地去争地盘、抢人口,还不如想个容易的办法直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来得更直截了当、更有效!歼灭了敌人,则敌人的装备(也就是钱)就归我了,而这其中更有许多装备是我军有钱也买不来的;大量的俘虏(也就是粮和人)被就地编入我军了。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老兵,岂不就是高质量的兵源吗?将一个壮丁训练成一个老兵,得花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粮食啊!而最容易的歼敌方法,就只能是依托根据地内线作战。因为在根据地内,我军天然拥有地利和人和,补给方便、情报准确及时。只要指挥员善于捕捉和制造战机(即天时),就一定比在外线既无地利、又无人和且补给困难的条件下作战,歼敌的把握要大得多。
当然,既然是内线作战,就必定会丧失一部分地盘和人口,相当于损失或消耗一部分战争资源。但是,只要我军的歼灭战规模打得够大、歼敌质量够高-即最好是歼灭敌人的骨干部队,则我军的所得,就必定大于我军的付出。我想,这就是某位网友所说的粟裕的苏中战役开创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赢利模式”的含意吧。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14:09
实践结果,战争初期,凡按老毛命令出击的部队无不铩羽而归。只有华中的粟部在内线七战七捷。虽然粟裕失去了华中大部分地盘和人口,但粟部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不但编制扩大了,而且武器装备全部由日制换成了美制。部队士气高昂,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想战前,以苏中数百万人口、相对富庶的经济,其支援战争的能力也只不过能够供养三万余日械的主力部队(野战军)。 要想将粟部全都换成美械,那得多少个华中才做得到呵!我军与蒋军的这一回合进、出,共产党赚番了!
事实面前,老毛终于认可了粟裕的算帐模型,并将该模型推广至全军。从而共军终于有了经过实战检验的战争指导方针-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顺便议论一下:网上常见一些网友以粟曾失去华中和山东根据地大部来非议粟的军事水平。这根本就是没见识的表现。在国军总体战争资源占绝对优势的战争初期,我军只有如毛、粟那样两种对抗方式-要么以老毛算法为指导,结局是人地皆失;要么像粟裕那样,失地存人。企图人地皆存,愿望是好的,可惜不切实际。试问:当时无论哪路共军,哪个没有大量地失地?而若论对重要城市的丧失,那得回顾一下,国军中有哪个将领曾有过如胡宗南占领延安那般风光?)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15:26
回到我们的话题,两种算账模型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只能有一个答案:当时,毛蒋对战争价值观的认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水平,而粟已站在了热兵器时代。这就是当时毛、蒋与粟在见识或军事学术境界上的差距。好在毛毕竟在军事战略领域功底深厚,虽然没有提出开创性的见解,但鉴赏能力还是有的。于是,共军在战争开始不久,就开始在热兵器时代采用了适用于热兵器时代的算账模型来指导战争。而国军却一直在用适用于冷兵器时代的算法来指导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国军焉能不败?
粟裕内线歼敌的巅峰之作,当属把毛、蒋同时放倒的孟良崮战役-大兵团协同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这是粟裕价值观的最高体现!粟裕算法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点:一是歼灭战,二是敌方骨干部队。只有歼灭战才能有收益,只有歼敌骨干部队,我军才能入超所出。如果只是打歼灭战,但很少歼敌主力部队,则我军最多只能维持收支平衡,甚至入不敷出,虽胜尤败。君不见有的野战军就是胜仗没少打,歼敌指标也总能完成,可就是不见部队数量与质量有大的改变。根本原因就出在战争理念上了。这些部队从上到下还囿于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作战原则: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孤立和分散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一句话:专捡软柿子捏。而在三野,连小兵都知道吃三个烂葡萄(指敌非骨干部队),不如啃一个硬核桃(指敌骨干部队)。可见粟裕价值观在三野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国府美军顾问团曾这样评价三野:共军中以华东共军求战意识最强烈,战斗意志最顽强。也正是因为三野啃的硬核桃多,所以三野部队在关内共军各部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
(题外话:东野地处辽东,环境和所承担的任务特殊,不在粟式算法应用之列。辽沈战役前,东野啃的硬核桃不超过十万,却楞是装备起七十万野战军。而且,东野随便拉出一个独立师(非主力部队),其装备都好于关内所有共军部队中的大部份主力师。既使加上一开始从关内调往东北的十万部队的装备,也不可能单靠缴获就可以解释清楚多出的五十万野战军装备的来源。没有特殊的供给渠道,这五十万虎狼之师的装备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17:28
就像任何一个物理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样,粟裕模型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必须保证在我军失去南线所有根据地之前,就把国军打得撑不下去了。否则,我军将从赢利转为亏损。也就是说, 该模型存在着一个利害变换点。
粟裕本人是这一模型的发明者,对该模型的认识没人比他更深刻。很多网友都注意到,解放战争第一年,粟裕所部歼灭战数量之多(著名的就有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歼敌质量之高(全年共军总共全歼国军9个整编师,粟裕所部歼灭了其中的8个。),战绩傲视全军。其中许多战役风险之高,难度之大(借用林彪的定量语言,胜率不到百分之五十。)。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要问:要说解放战争刚开始时,华北、晋冀鲁豫和华东三股共军,无论丛数量上讲,还是从装备上讲,基本上是在同一个水平上。可为什么华野的歼敌数、尤其是歼敌质量,比其他各部能够高出一个数量级?大多数网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浮在现象学的水平上,就事论事。认为是当时的形势所然,粟裕经常行险的缘故。搞物理的人都知道,当测量结果出现数量级的差异时,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物理规律一定截然不同。比如,用同样设备测量一组相同尺寸物体的电阻。如果A物体比其它物体的电阻高一个数量级,那么,A物体就是半导体,其它物体就是导体。A物体的能带结构,一定与其它物体完全不同。当我们瞭解了粟裕算法模型,知道了利害变换点的概念,再回过头来面对“粟裕为何常弄险”这个问题时,不禁恍然大悟:粟裕不是不得不行险,而根本就是在主动行险。粟裕不是在做艺高人胆大的歼敌秀,而完全是在理论模型指导下,与“利害变换点”抢时间,争速度!套用一句温总理在抗震救灾时说的名言,粟裕根本就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创造和捕获歼灭敌人的战机。那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他都在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尤其是争取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其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在利害变换点到来之前,打得国军撑不下去了。我们都熟悉电影《地道战》。那里突出强调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价值观和战争指导方针: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是第一位的,消灭敌人是第二位的。而粟裕算法模型则要求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将消灭敌人上升为第一位!
按照粟裕算法模型,我赞同网上有位朋友看起来似乎有些偏激的断语:假如各部共军都有如同粟部一样的战争境界和战斗精神,解放战争只需一年,国军就有可能真地撑不下去了。当然,“把国军打成负数”是不可能的。但很有可能迫使国军停止进攻,开始新的国共和谈。遗憾的是,正应了《宇宙波澜》的作者阿西莫夫的一句名言:除了理论的提出者,人人都不相信理论;除了实验者本人,人人都相信实验。
在解放战争最艰苦关键的第一年,整个南线,只有粟裕部在真正地积极寻找和创造一切战机。那怕有些战机不是十分地有把握,粟裕也果断地予以捕获。而共军其他各部都在不紧不慢,按部就班地与国军周旋。没有六七分及以上把握的仗,决不肯打;无绝对把握的话,决不主动与国军骨干部队正面交锋。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坚信:一支部队的作战风格,反映了这支部队军事主官的战争理念或价值观。各部队作战风格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各军事主官之间战争理念或价值观的不同。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19:45
解放战争打了一年,在粟裕模型作用下,国军虽然还未到撑不下去整个战争的地步,但的确是再也撑不下去全面进攻的门面了。只能在解放战争第二年改而施行重点进攻-一方面缩小战争资源流失面,一方面集中已经变得有限的战争资源于主要战区- 以期在有限自源的支持下获得最大的战争收益。在战术上,国军在重点进攻地区(特别是在华东地区),一改过去分进合击的网状布局,转而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密集靠拢,一线平推的推土机战术。不给共军以各个击破的机会。而此时可供粟部廻旋的空间只剩下几十个县,不到两万平方公里。虽然粟裕认为我军还有调动敌人,创造战机的可能,但军委和老毛不能容忍和等待国军把粟部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决定在“利害变换点”到来之前,主动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局面。这就是后来在军史上倍受争议的华野“七月分兵”和“刘邓挺进大别山”。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22:04
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
第一,分兵的正误;
第二,军史上说刘邓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意思?
第三,七月分兵和刘邓挺进大别山两者的因果关系。
首先,按照粟裕模型的歼敌要求, 集中更有利于歼敌,不该分兵;但是,考虑到当时华东战区的“利害变换点”已经临近,分兵也必然是选项之一。于是,尽管粟裕本人极不情愿,最终兵还是分了。正因为当时形势的确险恶,所以这次粟裕并未抗命。
这期间,有一个很令人困惑的现象,尽管曾有网友提出过,但既未引起大家足够地重视,更无人去深究。这个现象就是:这一时期,军委给陈、粟和刘、邓的指示与建议经常自相矛盾。如,刚给陈、粟发电,令其沉稳待机。一两天后,却又严令其分兵。等等。难道军委发癔症了?联系到当时中央和军委实际分为相距千里的两摊:一摊是刘少奇、朱德和叶剑英;另一摊是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假设二者使用的是相同的频率和密码,对外又都用的是军委和毛的名义(目的是迷惑敌人,使其不能判断我军指挥机关到底在何处。)。那么,这些相互矛盾的指令是否可以被解释为根本就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中央呢?
总之,原则上讲,七月分兵本身并未违背粟裕模型,无所谓该还是不该。
大家争吵不休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分兵之后华野经历的南麻、临眗两仗和接下来华野外线兵团一段时期的窘境。
那么粟裕为什么非要打南麻和临坥这两仗呢?按照粟裕模型,必须打歼灭战,而且最好是歼灭敌骨干部队,我军方能入超所出。这就要求我军必须寻歼敌主力,最好是精锐主力,我军才能达到有赚不赔的目的。这就是粟裕为什么非要打这两仗的根本原因。
可为什么这两仗都没有达到目的呢?战后,陈、谭二人对粟大加申斥。什么战术低下,盲目乐观,缺乏远见,等等。可是粟裕虽然在给中央的检讨中也林林总总罗列了一大堆,但却并不认同陈谭的指责。作为一个主战区的军事指挥员,从血的教训中如果只能得出“战术低下”、“盲目乐观”、“缺乏远见”等诸如此类空洞无物、婆婆妈妈的认识来,那他就不是军事大师,而是如你我一样军事上的庸人,根本就不配呆在他那个位置了。
仔细想想,一个能在战争初期就提出比毛还高明的战争指导理论的人,能够“缺乏远见”、“盲目乐观”吗?一个打出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辉煌经典战役的人,可能“战术低下”吗?
陈、谭对粟的指责,以及粟向中央做的检讨,字面上都是蒙人的。陈、谭、粟能处在他们的那个位置上,就说明他们不可能是庸人。什么是庸人?就是没有见识的人!就是如网上一批引用陈、谭、粟蒙庸人的话来贬低粟裕的人。当然,不是庸人的人也不必然就是大师。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大师”?只有那些能够从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总结和发现出规律的人,才是“大师”。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23:25
那么,粟裕从南麻、临眗和后来陈、唐、叶、陶等部在外线的一系列失利,以及粟裕担负起指挥华野外线兵团之责后的作战实践中,总结出什么规律了呢?粟裕总结出这样叁条规律:
第一,南线国军在前期遭到我军一系列沉重打击后,普遍增强了自我保护和相护救援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国军骨干部队的野战防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就延长了我军歼敌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打歼灭战,我军不但要有强大的突击集群,而且必须拥有强大的阻援集群。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在现代化条件下打大规模歼灭战,必须具备充足而且畅通的后勤保障。因此,我军只能寻求打依托根据地的外线作战。完全脱离根据地打大规模歼灭战,在我军现有技术条件下,是不现实的。
这叁条规律是对粟裕在战争初期提出的算法模型的补充和发展,成为以后粟裕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粟裕算法模型和这叁条原则一起,构成了粟裕现代化战争理论的完备框架。是粟裕对我军成长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队以及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学说做出的杰出贡献。因为,一支没有正确的适合于自身实际的作战理论为指导的军队,不是一支成熟的军队。我想,这也就是国外研究中国战史的学者称“粟裕为中国现代化战争之父”的原因吧。
(注:我在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粟裕现代化战争理论”,目的是有真对性地批驳一些人认为粟裕只是“将”,而不够“帅”;只会打仗而没有理论。)
这三条原则和粟裕算法模型是贯穿为一体的,是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完整的战争指导理论。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和解放战争的战争性质出发,才能深刻地理解和领会粟裕的现代化战争理论。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25:14
战争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本质是客观规律。因此,研究和理解将领的战争行为,必须把将领的战争行为与战争的客观规律相比照。离开战争的客观规律谈一个将领在战争中的行为,毫无意义。
解放战争是在中国一个特定时段内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特点是,它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中进行的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这里,“农业大国”对应的是工业落后,自动武器、重武器以及机动交通工具基本不能自产;“大”对应着空间广阔;热兵器对应的则是自动武器和重武器。
不能自产自动武器和重武器,但打的又是主要依靠自动武器和重武器的战争。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核心内容,在于剥夺对方对自动武器和重武器的持有量和对能够懂得和使用自动武器和重武器的技术人员的占有量。地域和人口的占有量虽然对于生存和保持廻旋空间是重要的,但不是战争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什麼叫主力、精锐主力部队?就是指一支部队自动武器和重武器的比例以及懂得和使用自动武器和重武器的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之非主力、非精锐主力部队的比例为高。
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特别指的是歼灭敌人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因此,在解放战争中,以歼灭敌人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为首要目的的战争行为,就是正确的战争行为。而以抢地盘、争人口、希图苟且偷安为首要目的的战争行为,就是错误的战争行为。
因为不能自产自动武器和重武器,所有的自动武器和重武器都要靠进口,而进口是国家行为,是拥有国家政权一方才能行使的权力。所以,做为没有国家政权的一方,其部队自动武器和重武器的来源,只能靠打胜仗、打歼灭战来获得。
武器进口需要时间。培训武器使用和维护的人员更需要时间。就是这个时间差,给了非拥有政权的一方以胜利的机会-只要对方自动武器和重武器流失的速度大于其进口补充的速度,对方的战争能力就会下降;相反,己方通过缴获,战争能力则会上升。而己方战争能力的上升,又能使歼灭战的规麼更大,加快对方战争能力的下降速度。最后,对方会因为战争能力的枯竭而政权崩溃。
这就是解放战争中,我军能够以弱胜强的致胜的正反馈模型。
由这个正反馈模型出发,可以直接得出两项推论:一是,高速高效地歼灭对方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二是,歼灭战规模或战役规模越打越大。而这两点,构成了解放战争的基本规律。
热兵器时代,衡量一支部队战斗力大小的参数,除开战斗经验等软参数以外,最重要的硬指标就是单位部队在单位时间内向单位面积上投放弹药量的多少,军事术语叫做“火力密度”。与此相关,另一个重要的硬指标,就是火力密度的持续时间-----也就是后勤保障的能力。
把握住解放战争的两个基本规律:1. 高速高效地歼灭对方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2. 歼灭战规模或战争规模越打越大;以及热兵器时代衡量军队价值的两个基本判据:火力密度和后勤保障能力;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华野“七月分兵”的正误、正确领会粟裕在对“七月分兵”的检讨中所说的“七月分兵,失去重点”一语的函义,以及子养电的精神实质。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26:23
因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途径,是高速高效地歼灭对方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所以,能否达成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是衡量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一切战略、战术行动对错的最根本的判据。表面上看,七月分兵实现了迫敌分兵的目的。而一般来讲,敌人分兵之后将易于被我军歼灭。所以,人们很容易把“迫敌分兵”等价于歼敌。但是,必须明确的是:“ 迫敌分兵”只是为达成便于使我军能够大量歼敌而采取的战术手段,并不是要达到的根本战略目的。根本的战略目的,只能是“高速高效地歼灭对方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而对“七月分兵”而言,“迫敌分兵”恰恰没能与歼敌划上等号。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出在解放战争基本规律的第二条上了:“歼灭战规模或战役规模越打越大”。
华野到孟良崮战役结束为止,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组数据概念:1. 围歼时,我对敌兵力比为3-4:1,阵地阻击时,按1:1计;在上述兵力比下,华野歼敌整编旅级单位时,用时一般为1天到一天半,而歼敌整编师级单位时,用时一般为3-4天。
按照上述华野战斗力情况,再来分析军委给华野定的(2、3、4)分兵模式。如果敌以整编旅级部队为单位分进,既使是实力最弱的叶、陶两纵,也能在围歼敌一路的同时,对敌一路援军进行有效阻击,确保围歼所需的1天左右时间;如果敌以整编师级部队为单位分进,则实践证明,既使是实力最强的内线兵团,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对一路敌军进行围歼的同时,阻住敌一路援兵3-4天。也就是说,(2、3、4)的分兵模式,是针对敌以整编旅为基本战役单位来设计的;根本不适用于敌以整编师为基本战役单位的情况。换句话说,军委在对华野分兵后,敌人分兵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敌人没有分成整编旅级,而是分成了整编师级。
说得明确点,军委为华野制订的(2、3、4)分兵模式,违背了解放战争的第二个规律-战役规模越打越大。因为,苏中七战七捷后,敌人已经把基本战役单位从整编旅级上升为整编师级,甚至在孟良崮战役时,临时编成了兵团级。因而,指望敌人再把兵力分散成整编旅级,是完全错误的想法。这反映出,军委没能及时认识到解放战争的总体发展规律。军委在对解放战争规律的把握上,直到提出遣粟兵团下江南、并为粟所拒时为止,一直落后于粟裕的认识。这应该就是“七月分兵,失去重点”一语的内在含义。什么“战术低下”等等,都是“七月分兵,失去重点”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比如,正是由于阻援兵力不足,歼敌所限时间有限,突击集群才会“盲目乐观”地展开攻击。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27:43
前文所提到的粟裕能在1948年敢于再次抗命,建议华野一兵团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仗,以及著名的“子养电”和“齐辰电”的理论基础,都是这一完整的粟裕现代化战争理论。他们所导致的豫东、济南和淮海诸战役的胜利,则是对这一理论最好的铨释和彰显。解放战争能够在1948年脱离中央军委和老毛摹划的,还须2-3年才有可能实现的既定蓝图-独霸东北→并吞华北→鏊战黄淮→决战江淮→饮马长江,提前两到叁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粟裕现代化战争理论与实践的伟大胜利!这一理论及其实践,从根本上该变了中央军委原本赋予南线我军的历史使命-牵制南线国军主力,消耗国民党战争资源-而成为依靠南线我军既有力量,就地歼灭南线国军主力。共军能够在与国军的较量中,以绝对劣势的初始条件,短短三年就翻天覆地。除了共产党有比国民党高明的政治方针指导外,粟裕正确的战争理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前文中曾引用刘伯承的断语:解放战争国民党的失败,政治上是必然的;军事上是偶然的。如何理解刘的这一论断?
首先,我党的三大政治法宝分别是: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这三大法宝形成于抗战时期。也就是说,我党对国民党在政治理念上的优势,早在解放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此,刘能够断言国民党的失败,在政治上是必然的。
而我军赖以迅速战胜国军的军事理论,却是粟裕在战争开始以后才提出,并在战争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的。正是因为粟裕现代化战争军事理论的出现, 特别是粟裕这个军事人物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刘才认为国民党的失败,在军事上是偶然的。
不要把刘伯承这样的军事大师想象成你自己一样,总把这里的“偶然”二字理解成乱中取胜。毛的名言:“没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没有党的一切”。用在解放战争上,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军事指导方针,就没有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
试问,解放战争期间,从毛泽东以降,包括林彪和刘伯承,有谁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树能够与粟裕比肩?粟裕是实实在在的解放军中第一将,是货真价实的“无冕元帅”。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29:48
其次,军史上说的“刘邓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两条置景的基本原则:欲露先藏和移步换型。其中的欲露先藏,指的是在展示景物的真实面貌之前,要想方设法将真实景物掩藏起来,以达到令观赏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大家宅院正门后的照壁,也比如舞台前悬挂的幕布。从字面上来理解,“拉开幕布”有四个内容:
其一,是拉开这个动做;
其二,是幕布这件东西;
其三,且慢!可能有看官问了,您这四个字不是都全了吗,怎么还有?是的,还有。这第三个内容就是拉开幕布这件事情的效果-露出舞台。舞台是什么?舞台就是一块用来表演的空间;
第四,我倒!还有?看官,别忘了,拉开是个动词,前面还应当有一个主语呢。即,谁来拉幕?
其实,还应当加上第五呢。即,由谁来演出?
现在,再回过头来审视原来应该回答的问题:军史上说“刘邓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意思?
按照前文来套,这个意思就是,刘邓挺进大别山这件事(主语),达成了一个效果-拉开(动词)了“我军战略反攻”(幕帘上的广告词)的幕布(名词),露出了一块空间(就是舞台),要上演广告的内容-我军战略反攻。
空间,大家都知道,是指中原。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拉开幕布”四个字的第五个意思-谁来演出?或者说,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原话中用的是一个含糊的代称:我军,或人民解放军。可是,我军不只一支。林彪是不是我军?聂荣榛是不是我军?彭德怀是不是我军?而粟裕和刘伯承当然也是我军。从中原的地理位置来看,林、彭千里之外,此时还不可能跑到中原来演戏。因此,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与他们无关。聂呢?聂能够得着。但聂此时正被傅部长缠得紧呢,脱不开身。
剩下的只有粟和刘了。哪他们俩谁是主角?再问得明确一点:粟和刘,是谁在主演中原战略反攻这出戏?拉开幕布是为了让谁来表演?这就是我们将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32:26
“七月分兵”和”挺进大别山”的因果关系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刘邓干了一件大事-拉幕。从常识的角度,有谁见过戏中的哪个角(尤其是主角)亲自去拉幕?一般来讲,干拉幕这个活的,要么是剧场工作人员,要么是剧团后勤或管理人员。顶多是个在戏里跑龙套的主。
网上甚至公开出版物上,总是有那么一些人逻辑思维不清楚。总是把拉幕这个动做当成演戏本身,认为挺进大别山就是战略反攻。也就是说,把拉幕的当成了唱戏的。好笑的是,这些人还非要煞费苦心地去辩白一番,甚至洋洋万言地一论、再论。弃常识与理性思维于不顾,捧着手边不知哪年出版的所谓军史,沾沾自喜于被写史之人套进的坑里,坐井观天。
讲个唐浩明在《曾国藩》里关于左宗棠的一个故事:话说郭松焘(当时是左宗棠的挚友)有一天来左家串门,左氏夫人前来上茶。一边说起左宗棠年前高考落第回家后跟夫人说,路上曾在舟中遇水盗,并如何奋起持刀将水盗砍翻的事,很是为夫君自豪。郭松焘听后一口茶水喷将出去,笑对左夫人言断无此事。因其当时与左一路形影未离。郭正等着看左之窘境,不欲左反问日:窃不曾闻痴人语梦哉?-你难道没听说过痴人说梦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我说我做的梦,难道不成吗?左进一步说道,当时梦醒之后,起身伫立船头,看着涛涛江水,猛然想到:“一部二十三史,当中记载有多少如我左宗棠舟中斗水盗的故事啊!前人载梦入史,后人以史为真。比如昆阳之战,三千士卒真的能打败十万虎狼之师吗?”(注:对比网上流传的林彪以一个连,打败敌人一个师的故事。嘿嘿,乐去吧!)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尽信史,莫如不读史。既然读史,那就得有一个正确的读史方法。方法对了,才能够去伪存真,从史实中看出门道来。什么才是正确的读史方法呢?说实在话,我也讲不清楚。可是,我知道,如果你的逻辑不能把相关的所有史实合理地联系起来,那你的方法肯定有问题。网上很多人都是胡适的信徒,兢兢业业地做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工作。这些人不明白,胡适提倡的这种研究方法,只适用于那些像他一样严谨而又功底深厚的学者。胡适这样的人在做某个假设的同时,已经在脑海里排除了许许多多不合情理的假设了。知道人家为什么叫“胡适”吗?那是因为人家姓胡,而且说得有理。正是因为人家说得有理,所以才“适”。而那些采用了胡适的方法,却既未受过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又缺乏历史见识的人,很容易掉入削足适履的巢廐-削史料的足,适主观的履。只是胡说,没有道理-只“胡”,不“适”。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34:11
继续我们的话题。众所周知,刘、邓是在接到军委一封内含“致陕北不支”字样的电报后,立即决定南下跃进的。据说,刘、邓当时在这五个字的下面划了重重一笔红线。对这“致陕北不支”五个字,军史上以及网上吵了个不亦乐乎。那才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今也没有一个公开发表而又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这里的困难在于,这五个字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字面上看,致:致使、使得、导致;陕北,一个地名;不支-不能支持、支持不下去或不能坚持。合起来就是导致陕北撑不下去的意思。是什么导致陕北撑不下去了呢?联系该电上下文看,是刘、邓迟迟不肯南下跃进这件事。事实上,军委征求刘、邓南下跃进的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国军重点进攻之后不久。从那以后,军委又多次电讯刘、邓有关南下准备诸事宜,可刘、邓一直以各种借口拖延。因此,这五个字电文的字面意思就是:你们再不南下,陕北就支撑不下去了。
有趣的是,陕北撑不下去的标志是什么?按电文里的话是粮食紧张,要断顿了。这样一来,那五个字又可以进一步明确为:你们再不南下,陕北就会因粮食短缺而坚持不下去了。可问题是:
第一。事实上,当时陕北虽然粮食短缺,可远没到要饿死人的地步;
第二。最令人不解的是,大别山在哪儿?在皖西!-距陕北十万八千里。刘、邓南下到距陕北遥远的大别山,怎么会使陕北粮食库存增加?难道刘邓一到大别山,陕北的天上就会掉馅饼?
第三。既使陕北的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可大别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不错,大别山当时的确是国军控制的地方,是国军的地盘。但是,大别山当时更是一块既无钱,又无粮,更无人的地方,是个战争资源的不毛之地。从这个角度讲,刘、邓挺进大别山,简直就像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向一个无底洞。弄不好就是西路军第二,血本无归。而当时,刘、邓所部无论装备、规模、还是战斗力,尽管比不上华野,但肯定远在陕北彭德怀所部之上。也就是说,对共产党来讲,当时,刘邓部的价值远在陕北共军之上。军委诸公都是人精,断无做那丢西瓜,捡芝麻-牺牲刘、邓,以救陕北之事的道理!
第四。刘、邓所部和陈、粟所部是南线共军的两大主力,担负着南线牵制和消耗国军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职责的角度讲,陈、粟或刘、邓的任何战略行动,首先都只能而且必须是出于为了南线战局的目的。不可能,也更不应该首先考虑南线战局以外的陕北吃饭的问题。由此也引出了第五,为什么非得让刘、邓去?或,为什么不能让陈、粟去?反正华野当时已经分出五个纵队到了外线,干嘛不让这五个纵队直接挺进大别山,而让刘、邓进入鲁西南,到华野外线的位置上去?
因此,这五个字的字面意思,怎么看都是既不合实际、又不合情理。亏得有些人还真下功夫去考证当时各地的粮食情况。这种文字意义与事实情理上的矛盾冲突,逻辑上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发电者本人脑筋有问题,要么是观者对电文的读法有问题。
我想,没人愿意花时间去考证当时军委诸公是否脑筋有问题吧。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这五个字不是这种读法。或者说,这五个字还有另外的、而且还得是刘邓一看就懂、其他如你我之类的人几十年都还搞不懂的意思。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35:49
高手之间过招,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惊心动魄。内中一、二,常人实难领会。但是,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把握了这个理、这个宗-就是规律-解放战争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在前文中反复说明的粟裕算法模型-就能够从这云山雾罩里看出庐山的本来面目。
粟裕模型的核心是:热兵器时代,主力部队就代表了战争双方最大的战争资源。共产党要想从绝对劣势的初始条件出发,战胜国民党,就必须积极、果断地创造和捕捉一切战机,哪怕有些战机并非绝对于我有利,高效高速地歼灭国军主力部队,争取在战争利害变换点到来之前,打得国民党支撑不下去。
比如,孟良崮战役。粟裕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已经开始执行的歼敌整编第七师的计划,捕捉住当时并非十分有把握的机会,转而调动华野去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这个国军主力中的头等主力?粟裕产生这一动机的根源,就是他的军事理论,决非许多人以为的所谓灵机一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预先没有理论指导存于胸的人,既使面对孟良崮那样的情报,能在脑海里产生出打孟良崮战役的念头吗?反正我是相信机遇只对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有效。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38:46
在新华社评论员为解放战争第一年结束后所发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华东野战军以其辉煌的战绩,表现为南线我军的主力。众所周知,从新华社在抗战时开张的那天起,署名“新华社评论员”的文章,大多为老毛亲自起草。起草就是写初稿。最终定稿并发表,必须经中央军委和书记处讨论、修改和通过。也就是说,当时,中央军委认为,华野在粟裕率领下,一年以后,已经从战争开始时在南线与刘、邓的中野并重的地位,上升为南线我军的主力(华野在南线的主力,或主角的地位,不是像林在北线那样天然就有的,而是粟裕凭借高于他部的战争理念,通过骄人的战绩打出来的)。当然,其言外之意就是,相比之下,刘、邓的中野,此时已经无奈地沦为了我军南线的配角。那那些故意不承认这一事实的人,根本不配为唯物主义者;那些出于某种目的极力掩盖并试图抹杀这一事实的人,则是名副其实的别有用心之人。
按照粟裕战争模型,主力就是最大的战争资源。因此,在中央军委或老毛的账本上,此时,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就是共产党在南线最大的战争本钱。粟裕所部的胜负,牵动着共产党或老毛最为敏感的神经。当时,老毛和军委诸公,正殷切地盼望着粟裕所部能像战争第一年那样,利滚利,买卖越做越大,使共产党在南线的战争资本越积越厚。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39:57
可是,解放战争的第二条基本规律在起作用:国军改变了策略。一方面,各整编师(主力部队)进一步组编为由精锐主力和一般主力混编在一起的野战兵团(即粟裕所说的“两个烂葡萄,夹一个硬核桃”。);另一方面,采取各兵团密集靠拢,一线平推的推土机战术,压缩华野的空间(夺取南线共军的战争资源)。用个形象化的说法:鉴于粟裕所部胃口甚好,对小碗米饭可以一碗接一碗不停地吃下去。那就干脆换成大碗-延长你吃每碗饭的时间,甚至把整个饭盆都给你端来-撑死你拉倒!又好比:国际炒家先期到中国投资,一个一个地去,一个一个地血本无归;这回,炒家们吸取教训,联手合资,誓将中国的财富一卷而空。
共产党战略情报的搜集工作,向来是世界水平的。可以断定,国军重点进攻的方案刚刚出笼,其副本就已经摆在老毛的案头了。老毛立刻与军委诸公关起门来,围着沙盘琢磨来,琢磨去。烟头到是扔了满地,可只见诸公脸色越来越绿。大家一致感到事态严重。除非发生奇迹(比如第一年的孟良崮),这回,既使粟裕饭量再大,十有八九都要被撑死。不行,共产党总公司下的华野分公司决不能倒闭!目前,这个分公司拥有总公司最大的资本,必须未雨绸缪。军委的安排是:首先,如果华野形势一旦不妙,哪就转移资金,以避风险;其次,现在就准备从其他分公司抽调一部分资金投往越南,在那里制造经济泡沫,吸引部分国际热钱转投他处,减轻华野压力。
于是,就有了这样两件事:一方面,军委多次电令华野持重待机-收拢资金;另一方面,又多次电令、电讯刘邓南下事宜-筹集资金投往越南。刘邓是何许人也,那也都是一等一的人精!他们能不知道军委为什么要求他们南下挺进?能不知道南下挺进只能去大别山?能不知道进了大别山的后果?能不去极力争取避免挺进大别山?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刘、邓部在国军推土机开向华野之后,到挺进大别山之前这一段时期,作战积极性猛然高涨,好像与头一年相比换了一支部队似的;而对军委要其南下的要求,则以各种理由能拖就拖。当然,从积极的角度去讲,可以说刘、邓是在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来争取调动国军,协助华野打破国军的重点进攻。可谁又能否认刘、邓不是同时在尽力地救助自己,不去冒那挺进大别山之险呢!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到:毕竟是军委令其做南下挺进之准备在先,而其开始积极作战在后。绝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41:36
到了七月份,前文已经说了,华野可供廻转的空间已经只剩下很小的地方了,虽然粟裕本人以及军委大多数人,包括刘伯承(注:这是我猜的),认为华野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可以继续隐忍待机,可是老毛已经不能容忍华野被逼到绝路时才去采取措施,不能允许任何人拿共产党在南线最大的战争资本去做直到此时还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赌博!因为,一旦华野有闪失,不仅意味着国军在南线暂时的胜利和共军在南线的暂时失利;考虑到当时林彪在东北还处于与国军势均力敌的相持阶段,一旦国军在南线腾出手来,大规模增援东北,将危及共产党“向北发展”的根本战略。换句话说,站在老毛的立场上,能够允许华野暂时势弱-战争资本缩水,但不能容忍华野势危-濒临倒闭。华野的安危,以及牵扯到的林彪的安危,也就是共产党的安危,才是使得作为党和军队最高领导人的老毛,当时感到五内如焚,从而果断决策的事情。我猜想,老毛当时只是与近在身边的周与任商量了一下,不待争求刘、朱、叶的意见,断然下令华野立即分兵。之后,待见到华野果然变得势弱 -七月分兵之后,华野内外线接连受挫-又一反常规,发出了包含有“致陕北不支”五个字的电报给刘邓。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46:12
了解了上述当时的总体背景,结合粟裕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指导理论-粟裕算法模型,和当时一个基本事实-中央实际分为相距千里的两个摊子。我们现在就来透过云山雾罩的毛本人用语的习惯-经常顾左右而言他-来一识庐山真面目,看看毛泽东的本意:粮食-战争资源三要素(钱、粮、人)之一;胡军-国军胡宗南部,该部当时为国军最大的战略预备队,是国民党蒋介石战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一个特殊的地名,特殊就特殊在它是老毛所在中央的位置。进一步分析一下:陕北两字标明两层意思:第一,指毛本人;第二,代表共产党。因为毛本人就是党的化身。陕北的粮食则特指共产党的战争资源。胡军则代表国军的战争资源。而所谓陕北粮食紧张,就是说我党的战争资源或战争本钱危在旦夕。联系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其真正的含义就是指粟裕所部已经十分危险了。串起来就是:粟裕所部已到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你们再不执行南下命令,将会导致我党根基动摇(即,南、北两线资源大损);而一旦粟裕部严重受损,国军战争资源就将全部用到你们的方向,你们也同样支撑不下去(指对整个共产党和刘、邓所部来说,这个结果和南下跃进无二,甚至更糟。)。毛在这里还特意用“陕北”两字向刘、邓二人点破:这是我老毛亲自发的电报(不是刘、朱、叶发的),别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而“不支”二字也许还包含“不能支使”的意思。即,你们如果再不南下,那就是老毛我(或是党中央)指挥不动你们了!
这两层意思就应当是这五字电文“致陕北不支”所要传达的真正函义。我想,以刘、邓-特别是邓-的精明,看到这五个字,肯定当时腿都吓得直发抖。因为这五个字暗含着“汝欲反毛邪?”-再不南下跃进,就是反党!于是,刘、邓立马南下挺进大别山-卷起铺盖卷儿,走人去了。(题外话:刘邓被逼到了这一步,才真正地豁出去了,或说真正爷们儿了一把-在汝河边上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可本人读史到此,心中却情不自禁地为刘、邓轻轻一声叹息:这句口号要是在一年前-解放战争刚开始时-就喊出来,该多好呀!真那样,还有如今不得不去体验西路军经历的痛苦吗?)
总之,对于历史事件,只有对照历史发展规律,结合史实资料,才能对一个其来龙去脉得出正确(即符合逻辑)的理解。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47:50
再回到我们原来的话题:对军史上说,“刘邓挺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该如何正确地去理解?以及华野“七月分兵”与“刘、邓挺进大别山”的因果关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华野“七月分兵”本就是不得已的措施,尤其对军委和老毛来说,是从共产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体战略来考虑,迫不得已。而刘、邓挺进大别山虽然也是迫不得已,但从中央的角度,却是出于改善南线我军不利的态势,特别是改善华东共军战略态势的目的。因为共产党在南线战场的最大本钱是华东共军-粟裕所部。刘、邓所部虽然也是南线共军主力之一,但相较于华东粟裕部来说,刘、邓所部只是配角,粟裕部才是主角。就与共产党全国总体战略的关系而言,刘、邓挺进大别山只是间接的,而华野“七月分兵”才是直接的。
前面我们曾提到,军委和老毛殷切地盼望粟裕所部能像过去一年那样,在第二年利上加利,取得更辉煌的成就,继续壮大共产党的资本,消耗国民党的战争资源。然而,国军对战争的认识也在以往的失败中加深,战略战术也在提高。没有一成不变的敌人。粟裕部在南线国军主力集群推土机式的压迫下,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战略空间太小,很难辗转腾挪。而中央军委的职能是什么?就是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对局势的发展做出判断,制订预案,防患于未然。给各路诸侯排忧解难!既然粟裕面临的困难是空间不够,那么,军委该做的事当然就是设法给粟裕创造一个足够大的战略空间,以便粟裕继续上演精彩剧目。
按照军委或老毛应对南线国军对粟裕部采取的“推土机”行动的应急预案,本来正常顺序应该是刘、邓南下在先、华野分兵转入外线在后。由于刘、邓极不情愿去受那 “西路军”之苦,不忍中野遭受能够预见到的惨重损失(刘邓都经历过长征,说他们事先预见不到南下等待他们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可能后果,打死我也不信。),更是出于保护好中野-这支共产党的主力部队之一-的责任的目的,对军委的南下方案装傻充楞,能拖就拖,就是不拉幕。刘邓期望通过积极(相较于中野第一年)的作战,能够达到调动国军围攻粟裕的部队的目的,免受南下之苦。甚至主动地出击外线,打了鲁西南战役,狠狠地咬了国军一口。不料,国军主力不为所动,任凭刘、邓折腾,就是盯住华野不放。
当华野战区局势发展的严重程度超过了老毛的心理容忍底线时(虽然未必就超过了粟裕和刘、邓以及刘、朱、叶代表的那部分中央的心理底线),鉴于刘、邓当时正处于大战后的休整当中,不便即刻南下。老毛只好断然命令华野先行分兵-资本转移,以避风险。就好像一台戏,幕帘未开,锣鼓先敲一样(老毛在解放战争时期可能只有两次行使了他在党内所拥有的“重大战略问题最终决定权”。就是华野七月分兵和刘、邓挺进大别山。当时华野以及刘、邓都曾在相隔很短的时间内,收到过来自军委意图矛盾的电报。对此,我想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当华野分兵后处于内外线接连失利的窘境时(注意:粟裕本人此时是在华野内线,还未前往外线.),老毛再也等不下去了,立即向刘邓发出了内含“致陕北不支”字样的命令。是啊,锣鼓敲了半天了,你们怎么还不拉幕?再不拉,戏-共产党的总体战略-就砸锅了,观众-老毛-就不干了!于是,刘、邓马上收拾行李上路,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幕。待刘、邓一进入大别山- 幕被完全拉开,老毛立刻命令粟裕携华野六纵和特纵进入外线-主角化装、穿行头上场,统一指挥华野外线共六个野战纵队加特纵,组成华野外线兵团(这可是个大兵团)-演出正式开始。
总而言之,刘邓挺进大别山就是拉开幕布,亮出中原这一片广大的舞台,让粟裕去表演-去继续实践他的战争理论。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49:01
可为什么老毛后来又要粟裕离开这个舞台,跃进江南呢?
第一,是解放战争两年过后,林彪已经在东北建立了绝对优势。共产党“向北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已经实现,独霸东北的最高目标也指日可待。于此相应,“向南防御”的最高战略任务-牵制国军主力,消耗(注:不是耗尽)国民党战争资源,并为我党保留一部分主力-已经完成。共产党已经开始筹划“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了!因此,我军南、北两线的战略任务必须调整。将与国民党军的战线总体南移。北线,独霸东北,“满清入关”,进而统一整个江北;南线,战线则由现在的黄、淮之间,越过江淮,移往江南,耗尽国民党战争资源,最终统一中国。
第二,由于南线-特别是中原地区(江、河之间,平汉、津浦之间)-国军野战基本单位扩大为兵团规模,我军一时似乎没有有效的手段,在野战中大量歼敌。表现为,粟裕率领的华野外线兵团,虽然拥有了广大的中原战场,但战绩明显不如第一年。即,华野歼敌效率下降。因此,军委需要考虑将粟裕所部遣往它处,以提高我军整体做战效率,加速国民党战争资源流失的速度。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0:44
我们不知道当年粟裕在城南庄,具体都跟军委(特别是老毛)谈了些什么。但是,我们都应该记得这样一件事:当年,老毛在会见尼克松时说,具体事务让他们去谈,你我之间只谈哲学。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最根本规律的学问。1948年,当时中国最大的事,就是国、共之间越打越大的那场战争。及时发现和总结在这场战争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特别是那些带有根本性的规律,才是军委和老毛最关心,最愿意谈的事情。也就是说,军委-老毛-把你粟裕大老远地请到城南庄,不是为了听一些婆婆妈妈的屁事(像当年刘邓迟迟不肯南下时,说的那些个理由)。要否定军委的战略,你得从哲学的高度、规律性的认识上给我们解释清楚,你不愿意下江南的理由!
于是,粟裕在重申其“粟裕算法模型”的基础上,着重谈了自己最近总结出的打大规模现代化战争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随着敌人编制的扩大和野战防御能力的提高,我军完成一个歼灭战所花的时间必将延长。由过去以时,天为单位,到现在以周为单位;由于歼灭战所花时间的延长,必将造成战场空间的扩大。(假定敌机械化援兵每小时行军二十公里,一天行军十个小时,则一天可行二百公里;一周七天,则可行进一千四百公里。所以,过去打歼灭战时,只须考虑一、二百公里范围内的敌情,现在则必须把范围扩大一个数量级。)第二,由于敌人编制扩大所带来的时间、空间观念的变化,我军参战部队的规模就必须扩大。即,我军在一次战役中,必须集结更大的部队,而且必须保证有强大的阻援力量;
第二,由于战役规模的扩大和战役时间的延长,今后我军打歼灭战时,对后勤保障将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既使在外线,也只能寻求打依托根据地的歼灭战。完全脱离根据地打大规模歼灭战,在现有条件下,是不现实的。
根据粟裕算法模型,敌人的主力部队才是敌人最大的战争资源。而敌人的主力部队(尤其是精锐主力)都在江北。江南多水网地带,不利于敌(也包扩我)主力部队的机动,即使我往,敌也未必会跟往。因此,“下江南”从根本上违背了粟裕算法模型。
第三,按照上述第三条原则,我军主力到了江南,根本无条件打大规模歼灭战,因而就没有补充,只会不断地被削弱-就像刘、邓挺进大别山一样。第三,我军主力离开江北,江北原有的敌、我胶着态势,将由于我军力量的削弱而呈我军劣势。这将给北线我军南下与敌决战增加困难,延长战争时间。
第四,华野主力出外线进中原以来,虽然没有大量歼敌,但在新区的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现已将大片新区建设成为我军的前进根据地,为我军下一步的行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道具已经备好。
第五,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粟裕模型加上述三原则构成的完整的现代化条件下作战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依据现有条件,华野外线兵团在其他部队的策应下,近期内在中原地区打一、二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是有把握的-新剧本也已排练好,就等着唱了。
这真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精彩的一次论文答辩了!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1:46
军委虽然认可了粟裕的答辩。但老毛依然心存疑虑:能看得出,理论认识方面,粟裕已经脱胎换骨,境界不俗,且志向高远。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你粟裕若是早有此认识,怎么没见你有所表现呢?所以说,老毛当时是将信将疑。也就是说,老毛虽然认可了粟裕的理论,但毕竟如何歼灭国军在中原组成的兵团规模的大集群,至今还没有成功的战例可循。于是就有了豫东战役-粟裕独唱的一出经典战例。豫东战役后,老毛说“过山岰了”。那是因为,共军从此不但有了完整的现代化战争理论体系,而且这套理论体系已经通过了实践检验。
中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军委遣粟下江南和粟裕拒不过江,两种方案在军事哲学理念上的区别又在哪里?
两个问题,答案却是同一个:解放战争的第二个基本规律-战役规模越打越大。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4:23
从宏观的角度看,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各自依托大别山、豫皖苏、豫陕鄂边,呈品字型围绕中原展开。何谓“中原”?顾名思意,就是中部平原的意思。大体上,北至黄河,南至长江,东至津浦铁路,西至平汉铁路。中原由一系列中、小城市为点,以津浦、陇海、平汉三大铁路为干线,隔江正对南京、武汉。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地势平缓。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我三军各据中原一角的外缘,在战略上呈我军包围国军的态势。这在国、共几十年的相争中,是从未有过的。正因为我三军对中原呈战略包围态势,所以,从战略上讲,相对于中原而言,我三军都处于战略上的外线。于此相对,国军占据中原,处于战略上的内线。这与解放战争战略放御阶段,主要是我军各自处于战略内线,而国军则处战略外线的情形正好相反。国军防守中原的总体思路应当是这样的:一方面以绥靖区为单位,分兵守点。在遇到共军攻击时,各绥区则弃点收缩兵力,临时编成兵团。目的是延长我军打歼灭战的时间。另一方面,则由精锐主力为核心组成数个野战兵团,依托便捷的交通,一方面尽力将我三军封堵于中原之外,一方面当我军一部寻隙窜入中原时,敌各野战兵团则迅速摆托各自当面我军的纠缠,反身从四面八方向突入中原的我军呈向心攻击。我军,以华野战斗力为准,与歼敌整编旅、整编师、兵团各级单位所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为时、天、周。(后来歼敌战略集团的用时单位则是月。)“七月分兵”和“挺进大别山”前期,国军曾一度将基本战役单位分成整编师,那时,无论哪路我军,几乎都没有独自完成歼敌整编师级单位的能力。待粟裕率华野六纵和特纵进入外线统合了陈、唐和叶、陶两部,组成华野外线兵团之后,才抓住机会,在沙土集歼灭国军一个整编师。国军的战场敏感度也相当高,立刻采取了应对措施,迅速地将野战基本战役单位升格为兵团级。这样,既使强大如粟裕率领的华野外线兵团,也很难在围歼敌一路野战单位时,单独面对数周内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的数路国军援兵。因此,“三军配合,逐鹿中原”的战略,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出中看不中用的状态。-这是以解放战争的第一个基本规律:高速、高效地歼灭敌人的主力、尤其是精锐主力部队-为判据而得出的必然结论。
解决这一问题,理论上无非两种思路:一是想办法使中原国军再分散成以整编师为基本战役单位,途径只有一个:扩大战区范围;二是我军呈更大规模的集中,途径似乎只有缩小战区范围,而这又是不现实的。
可是,根据解放战争的第二个基本规律-战役规模越打越大,也就是说,国军战役单位的升级,原则上本就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因此,迫敌再次分兵的想法,根本就是错的。战略跃进,迫敌分兵,前题建立在敌人应对失误上,是将效果取决于敌的思路。
而粟裕《子养电》以来的思路,则是期望在中原既有态势的基础上-即,在不缩小战区范围的前题下,通过战术调整,来实现我军在一次战役中的集中-即,将三军只做战略配合的作战方针,修改为不但要做战略配合,而且在我一路大军获得战机时,三军要做战役配合。用个形象化的比喻,所谓战略配合,指的是三个人彼此面对面,中间则是各自直接面对的当面之敌,各敌之间则是背靠背。当敌一路被我一路扭打时,其它敌人可以随时反过身来增援其被扭打的一路。而战役配合,则是当我一路大军扭打敌之一路时,我军其它各部必须与当面之敌交换位置,将当面之敌反隔到外,在战役期间内,使我各路大军形成背靠背的局面。这就是《子养电》的核心思想-战略集中,战役配合。这个思想,不仅完全符合了解放战争的基本规律,而且是一个将效果建立在我军自身各部相互配合基础上的方案,原则上不取决于敌。
这样来看,《子养电》和“下江南”方案,无论理论上、还是操作上,高下立分。这反映的根本就是战争境界的差别。
实战中,同时期的宛东战役和豫东战役。宛东战役,华野牵制并阻住了敌胡琏和丘清泉兵团,使其未能增援宛东,但是中野由于自身的问题,没能达成歼灭张珍兵团的目的。这一方面说明粟裕《子养电》以来的战略战役思想是可行的,一方面也说明中野自身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如何围歼敌野战兵团级单位的技术问题。而豫东战役则反映出,一方面,粟裕已经在技术层面解决了如何对敌野战兵团级单位进行围歼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中野在对《子养电》精神的理解上,还存在欠缺。中野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始终未能做到将一支主力部队,置于与粟裕背靠背的位置。这应当就是粟裕后来在淮海战役前期“请陈军长、邓政委指挥”的由来。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5:49
解放军中真正配称“军事战略理论家”的人,只有毛泽东和粟裕。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战争指导理论,都是毛泽东总结和提出的,适用于半热兵器时代;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真正热兵器时代的现代化战争指导理论则是粟裕的贡献。老毛这种高度的人,只在哲学层面-也就是规律层面-看人和看事。你只有在哲学层次上显示出比他高明,老毛才能认可你。而粟裕正是我军中唯一在军事哲学领域超过了老毛的将领。这就是老毛在我军中灿若群星的将、帅中,唯独对粟裕另眼相看的原因。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7:08
顺便解释一下我为什么在前文中说刘伯承是军事大师。主要是因为刘伯承在南下挺进大别山期间的军事成就。我们在前面论证了,挺进大别山只是完成了一个拉幕的动做。而且,拉幕者不可能是戏的主角。但拉幕者也有三种结局:第一,拉完之后就没他的事了,成为一名看客;第二,拉幕者有点戏底子,顺便在戏里跑跑笼套;第三,拉幕者戏底子深厚,成为戏中的一个配角。老毛曾给刘、邓分析过南下的三种结局,其实就是看客、跑龙套和当配角。刘争取到了最好的结局-当配角。不是因为刘的军事功底深厚,中野在大别山的结局将十分令人担忧。
唱戏的角,分为主角和配角,指的是在戏中的作用。角又可分为普通角,名角和大腕(比如梅兰芳)。一个普通角需要别人给他说戏;名角可以给别人说戏;而大腕则不但给别人说戏,还可自己编排新戏。从这个角度讲,单就军事水平而言,在解放战争中,林彪是普通角扮主角,他还需要老毛给他说戏;刘伯承是名角扮配角,他只需要老毛的吩咐,不需要老毛的指点;粟裕则是大腕扮主角,他不仅可以去指点老毛,更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出像豫东、济南和淮海那样的新戏、大戏和名戏。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8:34
综上所述,从纯军事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彭、林、刘、粟、徐的正确排序应当是:粟、刘、林、徐、彭。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6:59:54
另外,说句关于陈毅的闲话:与林和刘都是角自己拉班子组剧团不同,陈、粟在华野的关系,相当于剧团团长和角。有角就有戏,与团长在不在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无角就没戏.既使强演,多半也会演砸,这是肯定的。所以,不管陈毅在不在,只要粟裕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就可以正常演出;如果没有粟裕,演出就无法正常进行。没有了大腕的剧团,还能是名剧团吗?没有了粟裕,华野还能在战争第一年后成为军委心目中,我军南线的主力吗?闹不好,战争第二年,就该是华野挺进大别山去给刘、邓拉幕了!所以,不要错误地以为看戏是去看团长。告诉你,看戏看的是角!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7:01:01
就像书法的真谛在书法之外一样,作为毛泽东军事学说重要组成部份的粟裕现代化战争理论,其精髓之于现在的我军来讲,也并不在于粟裕算法模型和野战三原则本身。粟裕现代化战争理论的精髓,必须从毛泽东军事学说的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价值观,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算法和原则。要使我军在任何时代都能“打赢”,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开发新算法、制定新原则。总之一句话:唯物辩证,与时俱进。
作者:叶舟boat  回复日期:2009-10-28 07:02:40
结束语
如果把对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欣赏,比做看三国中武将单打独斗;则对粟裕“拒不过江”,“决战淮海”的认识,就相当于欣赏曹操的霸气和周郎的胆略;而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粟裕的贡献和其贡献的精髓,就达到了欣赏“隆中对”的水平。本人真诚地希望各位网友都能够达到从战争哲学的高度,去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和军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