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出不了思想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1:04
听李肇星作关于外交问题的报告,常识部分讲的还不如我,外交我又不感兴趣,于是读一本杂志,不知怎么他提到了思想。结果,两个小时里,只有一句话在我记忆力留了下来,就是他说美国人很在乎物质生活,很多年来没有产生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点远远逊于欧洲。粗略一想,还真是,除了早期的富兰克林、杰斐逊等先辈,近年只有争议颇大的亨廷顿了,况且他的思想只能算是一种观点。
优秀思想和思想家的产生,需要必备条件,最起码的有:
信息交流的充分自由。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相关问题的现状和前因后果、利弊等有个基本把握,便于提出问题和修正完善理论,使其最大可能符合社会实际,预测问题的未来走势,提出解决方法,并具有宏观和普世方面的意义。
思想者没有生存之虞。
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这话放在现在简直就是大腕口气。他一拂袖回老家还可以有自留地种,能随意开荒,当今城里的知识分子不折腰,回家喝西北风去?结果就是让你说的就说,不让说的不能说。思想的调子早已经定那里了,鹦鹉学舌害怕学不像闯祸呢。
不要挤压着让人思想。
卢梭那样的破落户,培根式的官迷和大贪官,没有人要求他们思想,也没有发表学术成果的硬性要求,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思想成果对其功名利禄没有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可是人家就是愿意做这项事,而且做的很好。清高二字,本为读书人必须的品德,凡是被物欲、指标等勾引出或逼出来的所谓思想,还不如称作排泄物更为恰当。
回到本文开篇。
美国具备了信息交流自由和思想者没有生存压力之虞,但美国是一个高度追求物质生活的国家,社会科学家也基本被实用和功利牵着鼻子走,从而丧失了冷静思考和规划社会的强烈意识和丰厚能力。欧洲人的生活就呈现出另一种情态,那就是闲得发慌的无聊。窗口摆满鲜花,打理好每一个生活场所,要杯咖啡坐在路边的开放式餐厅里聊天,或躺在阳光下沙滩上晒太阳,或慢悠悠闲逛,真有点想不通他们哪来的吃的用的,而且还生活的那么好。在这种闲暇的时光里,有一些喜欢思考也有灵感的人,将对来自开放的信息、社会和自然界观察的结果、未来问题等综合分析,便产生了思想和思想家,其中自然有一部分鹤立鸡群,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典范。
美国缺了上述条件的三分之一,就在思想方面建树微薄,可见,对于上述三方面条件都缺失的国家,我想还是免提思想和思想家这样的词语比较合适,免得自曝其丑,贻笑于世。卫金桂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