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生的“个性曲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3:45
——巧用心理学规律开展道德教育
萧山任伯年小学 王水芳
【摘要】在繁琐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优等生的培育,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矛盾。这个关系处理好了,班级管理才能得心应手。每个孩子都又自己不同心理特点,要读懂孩子,运用我们的智慧来教育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特殊学生 发展 心理学规律 心理健康
缘起:心声·烦恼
“后进生”小杨的自述
我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我爱玩枪,可是我所有的枪都被老师交下了。唯一的一把玩具枪我没有带到学校的,藏在我的床底下,可是一次大扫除,妈妈把它扔掉了。我哭了整整一天,妈妈终于给我花了38块钱买了一模一样的。我很高兴,因为原来的那把其实破得只剩下外壳像枪了,打不出弹子了。可是,我觉得放在床底下三年了,这样我一个人睡的时候睡的时候很安全。
我还爱画枪,书本上我都画了各种枪。因为我看课外书的时候特别留意,看电视也一样,只要有枪的,我都记在心中,然后画下来。虽然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就像老师说的,考试不会考的。我美术课也没有得优,因为我美术作业有几次没有交。但是我依然非常喜欢画画。值得我自豪的是,教室的黑板报其中一期是由我作为美术编辑的。因为大家觉得我画画还行。那一次,爸爸来接我,看到我正在画黑板报的图画,他非常高兴。
我想当一个好学生。我看到和我一样坐在讲台旁的阳阳,成绩也很不好。可是上学期他期末复习很认真,竟然考了很多优,老师还给他一张进步奖的奖状。很多同学都没有去骂他了,反而都愿意跟他玩了。我也好想像他一样。这个学期,老师让我们写“新学期新打算”,我就决定每样作业都要做完。上学期,我有很多卷子没有做,很多练习空白的。第一次听写,我准备了一下,我想应该能听写全对了。可是,还是错了三个。我想这样的成绩一点也不好,于是,我就把这张练习纸撕了。我想每次作业都得优秀外加五角星。可是到现在,我撕了三张了,还是没有得到优秀加五角星。老师说过,做事情要坚持才能胜利。我也要坚持下去,我肯定有一次会得到的。希望这个本子不要变得很薄,因为已经掉了很多张了。这样老师发现会不高兴的。
我想说:我不是个差学生!至少我内心是不想当差学生的。
“优等生”小妮的烦恼
她是一个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小妮。她,的确很优秀。作文竞赛经常得奖,而且都是一等奖。她,很自信,年年都得三好学生,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她,在学生之中很有威信。这样一个学生,应该说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在同学们的眼中,她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了。可是,她小小的脑袋中,似乎有着很多烦恼。。
那一次教师节,她照例递给我一张贺卡。她写的贺词是用心雕琢的,很美。贺卡是有夹层的,我读完后,从里面飘出一封信,一个很可爱的卡通信封。我一惊,孩子已经写了很美的祝福词了,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也许是她的心里话,也许是她最近写的一篇得意之作?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我才知道------一个优秀生的烦恼:
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不叫我回答问题。难道是因为那次语文基础知识竞赛没有得到一等奖吗?还是因为那次班队课的时候演舞台剧时候,我没有文艺委员表演得出色?我那一次故意作业不做,撒了个谎,说是忘记在家了,而老师也轻易地相信了我。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来批评我。老师对我不闻不问,似乎在班级里我不需要老师来教育?为什么老师不是很关心我呢?
思考: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古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有郭沫若“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外有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些话十分生动地说出了道德的功能。基于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道德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的趋势。处于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活跃,逆反心理严重,用传统的说教、灌输式方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是难以奏效的。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农夫正驾着两头牛在犁地。有人路过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在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那人耳边低声说:“边上那头牛更棒些。”那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回答说:“牛虽然是畜牲,心和人是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我的批评,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这使我想到对学生的批评教育问题。一个山野的农夫,对他的牛尚且倾注了那样深的爱心,人比牛更敏感,面对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在“附耳细语”上下功夫,讲究教育的艺术。
实践证明,只有实行适合学生个性的道德教育,只有巧用心理学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求索:巧用心理学规律开展道德教育
一、利用首因效应,取得学生信任
首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在人的交往中,往往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形成最初的印象;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
我们班有一个男生,从开学刚来再我第一次进行始业教育时,就喜欢和同桌讲话,动粗,再进行了若干次批评和教育后,尽管目前仍然是坏习惯频频出现,但总体上还是有很多进步,生活习惯变的好多了,学习成绩也反败为胜了。主要经过了如下阶段:
从严处理 投其所好
开学之处,学生和老师之间是陌生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去让老师和学生在最短时间认识他们。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都可以如鱼得水、很容易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很顺利,关键是那些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成绩不太好的,他们也想表现自己。于是他们“铤而走险”,和班规校规发生冲突,其实他们知道“枪打出头鸟”效应。开学刚几天,该男生和其他几位男生的表现欲特强,当然,他们都是小打小闹的,譬如上其他课上趴在桌上,集对时和男生拉拉扯扯等。所有的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也会及时的给他提出来,当然也免不了批评他了。可是,挨了多顿批以后,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反而在班上表现的更活跃。在班队课上,我让他表演节目,并告诉他这次他可以好好的表现一下,他很高兴。但是节目表演的并不是很好,一首完整的歌都表演不了。但是班上有几个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表演的很好,同学们都投去了欣赏的眼光。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很没趣,同学们对他的反映并不如他所愿。班会结束后,我马上对他说,同学们都只看好真正有实力的学生,只有真正的本事才最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
冷漠处理 促其反思
从这以后,这个男生有点沉默了,但在习惯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能力问题,仅仅是态度问题!于是我放风出去,对于他,我不想再管什么了,当然也和他长谈了一次。主要是围绕对于他的表现我表现出很无奈也很绝望,希望他好自为之,我不想把工夫浪费在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身上,我还有54个好学生去关心。我下去以后也是这样做的,对于他我是不闻不问(当然其实我在关注他)。对于他来讲,打击肯定是有的,整个人都沉闷下来了,课堂表现也没以前那么活跃了,和同学说话也没以前那么多了,同时有时还表现出一种很落魄的样子,就好象魂一样。
语重心长 见机行事
对于学生的冷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不理他开始几天,也没闹,也没吵;后几天就不行了,尽管不在我面前闹,可是连续两次回家作业,他都借口身体不好没有完成。王刚的理由是肚我尽管心里不相信,嘴巴上关心起他的健康来,并叫同学们多帮助他。我知道他撒谎了,不过还是给他台阶下了,这件事情我也没多问。并告诉他,老师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对他还有很大的信心,并要求他从头开始,以他的聪明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他终于变得自信起来了,学习也努力多了,也一天比一天守纪律了。
一个班级就像一条线,有也直线曲线。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条条直线,多好啊,没有波折,平平安安,周围是一马平川。而现实中那条线是曲折的,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谁都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如何。与其抱怨班级,学生,倒不如好好解读问题学生的“个性曲线”,读着读着,一定会让你品出智慧,品出方法来的。
二、利用移情心理,丰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或履行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时所产生的一切内心体验。移情,它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发生感染或共鸣,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对待班中的调皮学生,应逐渐找到学生的情感柔软地带,一旦触及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初次邂逅 沉默是金
我们班的刚是出了名的“逃学威龙”。一学期一般是“两头兼顾,中间脱节”,每次报名报好后两星期,人就自动消失了。等他“重现江湖”一定是在期末考试前两周了。一个小小的理由足以引发一桩“逃学”事件,比如父母不满足他要买小兔、溜冰鞋的要求,老师批评他的口气重了些,轻者令刚“绝食罢课”,重者以“跳河自杀”威胁父母。
对于刚的任性,固执,偏激,我早有所耳闻,也亲眼目睹过一两次。我担任他语文老师时,陪同他班主任老师去刚家找他。他在楼上看电视,我们进去,他连眼角也没有瞟我们。当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看来他对我们的这种拜访方式早已司空见惯了。接下来不管我们好说歹说,旁征博引,软硬兼施,刚都无动于衷,沉默是金呀!
结果可想而知,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刚的软肋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没想到很快这个软肋就被我发现了。那就是刚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感恩之情,那是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一旦触及就能牵动全身。六年级上学期,他时常会在周记本上回忆妈妈深夜背他去医院的情景,流露出年少无知的他曾经对妈妈的伤害。这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从此我一方面和他进行周记本上的心灵交流,不断地鼓励他,监督他;另一方面在班中重塑他的形象,以此树立他的自信心。
现摘录一些只字片语:
“你的妈妈或许很平凡,她也不富裕,但这并不代表她不爱你。从你的描述中,我觉得你妈妈非常爱你,不管你怎么对她,怎么任性,她始终全心全意爱着你……”
“我把这段时间的表现告诉了你妈妈,她笑了,那笑容是世间最灿烂的,真的很美。如果你想让妈妈永远保持最美的笑容,那就天天进步一点点吧!”
“你跟老师说,昨天你在家里发脾气,事后你也很后悔。看到这儿,老师还是很欣慰,因为你已经学会了自我批评,说明你已经知错了。这点很重要,犯不犯错其实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悔改的心和一份改正的勇气。”
……
到今天为止,刚一直没有再逃学过,在家中也没有提及过不想上学的话。我相信他,风雨过后,一定能迎来灿烂的彩虹。
再冷漠的心灵,再倔强的外表,再调皮的学生,心中总有一方柔情。就像初春的日子,乍暖还寒,迎接温暖到来还需耐心等待。教育学生,一波三折,等待奇迹出现除了等待更重要的是方法。你型我塑,才能一触即发。
三、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著名宗教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价值感和目标感,进而导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但动机是否必定产生相应的行为,则还取决于行为导致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平时,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经常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远大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降低其实现的难度,从而增大学生实现分步目标的概率,让学生经常获得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之后的喜悦的心理感受和成就感。
这样,通过分步目标的逐步实现,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小鲁,风中的野百合
小鲁她才华横溢,个性鲜明,脾气暴躁。遇到不顺眼的事,她会“河东狮吼”;谁惹毛了她,她就会不顾淑女的形象,破口大骂。她很爱幻想,常常在作文中提到爸爸,念叨着爸爸,希望爸爸来看她。可自上学以来,我从没有见到爸爸来接她。
后来我断断续续听到了小鲁的故事:她的爸爸在她很小时就变心了,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她妈妈一直怨恨丈夫,不愿提及她,很多次背着孩子在深夜哭泣。为了不影响她,一直没有告诉她真相,骗她说爸爸出差了,常年在外面工作。
面对这像电影桥段中的事实,我陷入了沉思,我不禁对眼前这个女孩产生了怜惜。比起同龄人,她承受着不能承受之痛!我决定为她做点什么……
宽容,开启一扇心窗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边有一张椅子,一看便知有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了。老禅师不声张,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惊慌失措。但出乎小和尚意料,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平静地说:“夜深天凉,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此时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这使我想到我们对单亲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该多一份宽容呢?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给新课本包书皮。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目光不经意地掠过那一本本包好的课本。突然,一本“赤裸”的课本进入我的视线,书本的主人—小鲁正若无其事地坐在座位上。 “你怎么没有包书?”我强忍住怒火,严厉地问。小鲁的脸霎涨得通红,她垂下头,一言不发。教室里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大家都静静地看着。我真想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地训斥她一番,可转念一想,这会伤了她的自尊心。于是话锋一转,说:“那你一定是有特别的原因吧?下课来告诉我,好吗?”
小鲁来了,但她轻轻地告诉我:“忘了。”就这个理由?看着她躲避的眼神,我知道她在说谎。凭我的经验,这孩子绝不会坦白的,她如此倔强。这样对峙下去,只会让孩子离我越来越远。于是,我轻轻地叮嘱她下次别忘了,并帮她包好了课本。教室里,我拿着小鲁包好的书对大家说:“因为小鲁来不及买书皮,所以今天老师帮她包好了。”我看见,小鲁的头抬起来了,脸上写满了感激。
两天后,在小鲁的日记本上,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老师,谢谢你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我以后一定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争取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孩子……看着这段话,我真庆幸那天选择了“宽容”。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鲁似乎把我看成了她的知心朋友,我知道,是宽容让我终于打开了这个孩子的心窗。
期待,扬起生活风帆
小鲁是一个才思敏捷的“小才女”,她文采出众,思想深刻,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与见地。我时常在班上范读她的作文,我经常组织大家来点评她的佳作。然后把她的名字高高地写在黑板最醒目的地方。我当着大家的面,叫她是未来的“女作家”。同学们慢慢地忽略了她的缺点,变得喜欢她了。下课时,围在她身边向她请教的也有;簇拥在一起看她的作文的也有。小鲁变得说话客气了,爱帮助同学了。劳技课上她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水果拼盘《桔子灯》,获第一名。同学们都夸她聪明。
镇里举行现场作文竞赛,小鲁不负众望,获得二等奖。学校里的征文、演讲比赛,她均获得了一等奖。这学期,同学们选她做学习委员。每天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她带领同学们书生琅琅。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你给他一缕阳光,他会折射出灿烂的春天。我说单亲的孩子是一株野百合,就算我们欣赏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愿我们能多一双慧眼,发掘单亲孩子更多的闪光点,让他们带着别人的宽容、鼓励,扬起生活的风帆,到达成功的彼岸。
总结:此路漫漫无尽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要读懂不同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细细地品味,慢慢地琢磨。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学会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提高道德评价能力,逐步达到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在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努力下,让后进生逐步转化为各有所长的优秀学生,让优秀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我引用美国的柯赖齐亚和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我们积极探索,在道德教育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