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00:54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二)
1978年2月3日
在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亲自督促下,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向邓小平、方毅送交了《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以及《关于开办电视大学的初步设想》等3个附件。 报告认为,办好电视教育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满足群众学习要求,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开办电视教育讲座的基础上,尽快筹办电视大学,已是势在必行。报告建议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集中力量办好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即中央电视大学。
1978年2月6日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上批示:“报邓副主席审批。拟原则同意,编制、房屋、设备、交通工具、外汇等等有关具体问题,同有关部门商研解决。”同日,邓小平审阅了报告,并亲笔批示“同意”。

t21.jpg (142.34 KB)
2007-5-9 12:37
1978年3月18日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人才问题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有了人才,才能出成果。要采取果断措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认真办好大学、中学和小学,办好重点学校。要逐步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发展电化教育,充实和改善学校的实验设备。”他在讲话中首次公开提出,“要积极举办电视大学”。

方毅.jpg (14.3 KB)
2007-5-9 12:37
1978年4月8日
邓小平将英国前首相希思3月19日给他的来信批转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教育部党组书记刘西尧:“请你们考虑,是否需要请希思帮助做点什么?我需要对他有个答复。”希思此信是专为向邓小平进一步介绍英国开放大学,并表示“十分乐于在这件事上提供任何帮助”。随信寄来的英国开放大学简介,指出“联合王国开放大学已被称作是英国教育在本世纪中最重要的创举”。方毅批示:“我看可考虑请他帮助,具体请西尧同志研处。”教育部党组对希思来信进行了研究,于4月18日专为此事向邓小平递交了报告,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在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是可以借鉴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应当引进的”,并建议邀请英国开放大学派代表团访华介绍其经验。
1978年4月22日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他在谈到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问题时说:“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他指出,“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并特别强调“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3个月后,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筹备工作会议,会后正式通知全国积极筹备成立广播电视大学。10月30日又联合发出通知,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筹备处并开始办公。

t02.jpg (95.69 KB)
2007-5-9 12:37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报告
苏辛
管理员


UID 26
精华20
积分 2225
帖子 887
威望 222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19
状态 离线
#5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5-10 12: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三)
1978年12月3日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召开的首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上讲话。他指出,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个现代化的手段最好就是电视大学。比如像英国的开放大学,这个大学有20多万人。他在谈到采用这个方法最彻底的就是发射一颗直播卫星时透露,邓小平曾亲自拍板决定向国外购买一颗直播卫星。他说,我们当初胆子还没有那么大,还没想到这个。后来向邓副主席报告了,邓副主席就说,干脆买他一个算了,不就快一点么,无非是我们花点钱么,花个几千万么。方毅还介绍了他就购买卫星亲自与美、法、西德等国谈判的情况,并预言:直播卫星的事情一定会搞成功,如果我们天上地下都搞成了,我们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就有了强有力的手段。在卫星没有搞成功之前不能坐等,我们想在这之前把电视大学搞起来。他强调,电视大学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中会起很大的作用,很可能会超过正规大学。电视大学肯定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大家一定要支持这个新生事物。我们一定要广为宣传电视大学的重要性。
1979年1月11日

t23.jpg (110.11 KB)
2007-5-10 12:19
国务院以国发[1979]14号文件批转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并在通知中指出:“举办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对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培养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将会起重大作用。”国务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大力支持广播电视大学的筹办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注意总结经验,努力把广播电视大学办好”。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报告指出,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广播电视大学的特点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我们国家地广人多,师资缺乏,要求学习的人数众多,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播放条件将会逐步完善。在发射直播电视卫星之后,覆盖面将遍及城乡各地,可以开设专用的教育电视频道,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课程和播出的时间都可以大大增多,更便于不同学习要求的群众参加学习,它的作用也必将越来越大。举办广播电视大学,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加速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1979年2月6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行首次开学典礼。国务院副总理王任重到会讲话。他说,举办广播电视大学是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扩大高等教育事业规模,加速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一个好办法,也是把现代化手段引进教育领域的一项措施。他希望各地、各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把它办好。大家都来帮助广播电视大学,切实解决它办学工作中的问题,给它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大家都来做办好广播电视大学的促进派。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报告
苏辛
管理员


UID 26
精华20
积分 2225
帖子 887
威望 222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19
状态 离线
#6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5-10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四)
1979年5月17日
邓小平在谈到从美国购买通信卫星问题时说:原来确定的方针不变,以彩色电视为主,覆盖全国为准,普及电化教育,加速培养人才。
1979年9月4日
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结束。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到会与全体代表见面并讲话。他对电大开办半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兴,要求各地更多地引导青年参加电大学习,指出这是件很大的事情,很好的事情,并相信在向“四化”进军中,电大将会做出有益的卓越的成绩。
1979年11月29日
国务院以国发[1979]277号文件批转教育部、 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第二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并在通知中指出:“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半年多来的事实证明,它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形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加强对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中央各有关部门应积极予以支持,抓紧落实应由本部门解决的问题,扶植广播电视大学茁壮成长”。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报告指出,广播电视大学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它能为培养四个现代化需要的各项建设人才作出贡献,它能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历史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央关于举办广播电视大学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在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情况下,报告提出,广播电视大学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原则上是上而不是下,是进而不是退。

t22.jpg (107.94 KB)
2007-5-10 12:31
1980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加快发展科学教育,大力培养建设人才,是很紧迫的任务。他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办业余学校、函授学校和电视大学等,来加速和扩大人才的培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报告
苏辛
管理员


UID 26
精华20
积分 2225
帖子 887
威望 222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19
状态 离线
#7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5-11 09: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五)
1981年2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广开学路,提倡多种形式办学。”“职工教育除主要由企业事业单位举办外,还要发动业务部门、教育部门、群众团体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办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函授等教学手段,发挥全日制大、中、小学、技校的力量,举办广播电视大(中)学、函授大(中)学、夜大学和各种地区性的职工夜校。要提倡厂校挂钩,联合办学。”
1981年11月
国务院批准将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列为我国第二批世界银行教育贷款计划项目。经评估论证,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对外经济贸易部于1983年3月31日向国务院送交了《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及短期职业大学发展的请示》,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贷款增加广播电视大学的录制节目能力,建立一批学习中心,并在一些大城市建设教育电视发射台,以提高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并扩大招生规模。初步设想,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由1981年的26.5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130万人,增长3.85倍。专业除理工科外,拟增加我国急需的财经、政法和文科”,并提出了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资金分配表,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1983年10月17日,我国政府和国际开发协会正式签署了贷款协定(我国驻美大使章文晋代表财政部长签字),12月国务院正式核准了贷款协定。该项目于1984年1月30日生效,1988年完成。贷款总金额8500万美元,其中中央电大和28所省级电大的贷款项目总计4940万美元。
1982年4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说明的报告时指出,在办好正规学校的同时,“国家发展各种文化教育设施,对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加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电视广播教育和职工在职轮训,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和支持工人、农民、其他劳动者和国家工作人员走自学成材之路。”
1982年10月21日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提出,中学在职教师的系统进修,由教育学院与本地区的高等师范学校及其他高等学校共同承担。同时要发挥电视大学在培训师资中的作用,搞好中学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1983年3月2日
邓小平在视察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回北京后同中央几位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我说的是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要更好地注意这个问题。大专院校要发展,近期不说发展一倍,也可发展半倍。现在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国务院和中央书记处分别在3月5日和3月10日开会制定落实措施。
4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并转发了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提出的发展计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全日制高校招生数由1982年的31.5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55万人,1987年在校生数将达到176万人,比1982年增长53%;采用其他形式举办的高等教育, 如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招生数由1982年的29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110万人,增长2.8倍,在校生数由1982年的64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237万人。报告提出的五条措施之一是“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国家急需的专业。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要逐步成立教育电视台,增加财经、政法和应用文科等科类的专业”。
国务院在将报告批转给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通知中指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这就迫切要求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各类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要采取多层次、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报告
苏辛
管理员


UID 26
精华20
积分 2225
帖子 887
威望 222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1-19
状态 离线
#8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5-11 11: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六)
1984年6月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国人民银行顾问乔培新给党中央写的《在教育改革中应突出提高电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建议上批示:“我觉得这个意见颇有见地,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因此请作为书记处参阅文件,印发给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委员和中顾委常委看看,同时请计委、教育部牵头,约广播电视部、财政部、电子工业部认真座谈几次,看是否可行和如何行法,然后将结果向书记处汇报。”乔培新通过电大5年多来的办学实践说明,贫穷落后的我国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来大大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建议,在教育改革中,从目前和长远打算,把电化教育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高速度地扩大教育面,提高教育质量。
1985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开辟,以及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的出现,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注意。”《决定》最后强调:“本决定着重解决的是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有关干部、职工、农民的成人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就改进和加强这方面工作,作出专门的决定。”
1985年10月13日
正在河南省洛阳市参加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听取洛阳市党政领导的工作汇报。当洛阳市市长武振国谈到洛阳的教育状况与历史文化名城名实不符,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时,李鹏指出,大学主要还是个提高质量的问题。今后培养人才,主要是走社会大学的道路,电视大学的道路。
1985年12月7日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在关于贯彻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座谈会上指出:电大办得不错,办电大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电大考试严格,学生质量有保障。今后要继续办好。全国现有的大学已近千所,我们不主张再多办大学,今后培养人才主要是走社会办大学的道路,电视大学的道路。电视大学可以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