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真实的“夫妻生活”?拾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8:47
帝王妻妾众多,而后宫真正的男性只有皇帝一个人,那么君主如何与嫔妃们过性生活就成了了后宫制度的重要内容。
五代·梁国子博士崔灵恩在《齐东野语》卷19的《后夫人进御》中通过考证,得出如下结论:“凡夫人进御之义,从后而下十五日遍。其法自下而上,象月初生,渐进至盛,法阴道也。然亦不必以月生日为始,但法象其义所知。其如此者,凡妇人阴道,晦明是其所忌。故古之君人者,不以月晦及望御于内。晦者阴灭,望者争明,故人君尤慎之。《春秋传》曰:‘晦阴惑疾,明滛心疾,以辟六气。’故不从月之始,但放月之生耳。其九嫔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为九夕。世妇二十七人为三夕,九嫔九人为一夕,夫人三人为一夕,凡十四夕。后当一夕,为十五夕。明十五日则后御,十六日则后复御,而下亦放月以下渐就于微也。诸侯之御,则五日一遍。亦从下始,渐至于盛,亦放月之义。其御则从姪娣而迭为之御,凡姪娣六人当三夕,二媵当一夕,凡四夕。夫人专一夕为五夕,故五日而遍,至六日则还从夫人,如后之法。……凡九嫔以下,女御以上,未满五十者,悉皆进御,五十则止。后及夫人不入此例,五十犹御。故《内则》云:‘妾年未满五十者,必与五日之御。’则知五十之妾,不得进御矣。”
崔灵恩的这段考证既不符合常理,又几乎没有可操作性,显然是一种理想化的设计。
《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就是说后宫有名分的有121人,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宫女。帝王有权利跟所有后宫女性发生性关系,但是有义务跟这121人定期过性生活。按照崔灵恩的说法,皇帝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实在不容易。八十一御妻(也称女御)分成9个晚上,每晚9个人,是9个人一起进御,还是轮流或者抽签决定侍寝?没有明确。二十七世妇也是每晚9个,分为3天;九嫔是共享1天;三夫人也是共享1天,但毕竟共享此项权利(或者说是共尽义务)的人数只有前面几个等级的三分之一了。只有“后”是一个人独享一晚。但是,崔氏又提出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不适合房事,那么排序就会出现问题,眼巴巴等在那天的无论是9个人还是1个人,难道就白等了不成?也没明说。一个月轮两圈,如果不是每晚多人同时的话,121个人中的每个人一年也轮不上两三回,前提是皇帝还得一天不能得闲,极为勤勉公正。
另外,除非到了后和夫人这个级别,50岁以后就不能进御了,倒不是出于年老色衰的考虑(红颜未老恩先断,色未衰皇帝也未必就喜欢),主要是女人50岁左右到了更年期,绝经以后不排卵,不能生育,性是以生儿育女为目的,不能生育就没必要让皇帝辛苦一番了。这又出现了问题,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初或者即位之后某个时间把后宫这121个编制配齐了,除非死一个新补一个,不把其中某些废弃,那么这些女性是会陪着皇帝一起慢慢变老的,那就很可能出现这些大小老婆陆续进入50岁。后和夫人在50岁以上仍旧侍寝,那嫔以下的117人到了50岁是否要用新人替补?如何选择这些替补?无论陆续换还是一起换,要想确保在编的121人总数不变,种种实际问题都不是想当然可以解决的。
按照崔氏设计的这个规则,当皇帝确实怪可怜的。
实际上,皇帝打算跟哪个后妃、宫人睡觉是完全不受“礼制”约束的,而且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以下说说皇帝“进御制度”之外的实际做法,而这些做法其实就是后宫实际上的临幸制度。
1、艳遇
皇帝的艳遇严格讲不应该算作后宫的临幸制度,但是在制度之外皇帝往往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皇帝在宫外艳遇的女子有不少被迎入后宫,正式成为后妃。
杨师道《阙题》(卷34_3,指的是清编《全唐诗》的卷数,下同):“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主第奉身迎”说的就是卫子夫在入宫之前与汉武帝的一次艳遇。据《汉书·外戚传上》,卫子夫原来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汉武帝到公主家里去,“既饮,讴者进,帝独悦子夫。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吃饭的时候,公主让她家的歌女唱歌助兴,汉武帝单单看上了卫子夫,借着更衣的机会,跟卫子夫云雨一番。后来,善解人意的公主就把卫子夫给武帝送到宫里,卫子夫终于成为皇后。
2、招幸
招幸就是皇帝把后宫里的女子叫来陪自己睡觉。
还是杨师道那首《阙题》:“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披图侍寝”指的就是招幸制度。据《西京杂记》卷二:“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之。”王昭君就是被画师毛延寿在画像时丑化,结果皇帝天天看宫人画像物色美女,居然没有看上她,后来她主动承担了和亲的任务,等皇帝见了她本人,很是后悔。看来画像是很不可靠的,不如真人站在皇帝面前过目进行筛选。皇帝这样做,大概并非为了节省时间,而是看画像选美女侍寝有些趣味性和神秘感吧。
唐诗中咏昭君(明妃)的不下百首,大多涉及到这种画像招幸制度所造成的误会。
白居易《琴曲歌辞·昭君怨》(卷23_32):“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画像不过是一张纸,皇帝的感情比纸还要薄。
白居易《青冢》(卷425_28):“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
唐玄宗的时候,宫人达到4万,要想招幸谁确实需要费些脑筋。据《开元天宝遗事》,这位风流天子发明了“随蝶所幸”的办法。他让宫嫔在鬓髻上插鲜艳的花朵,自己捉了蝴蝶放出去,蝴蝶飞来飞去,落在谁的头上,他就把那个女子招来过夜。这种临幸方式也称“蝶幸”。
王建《宫词》(卷302-1):“丛丛洗手绕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众里遥抛新橘子,在前收得便承恩。”这种用抛橘子的方式决定是否侍寝,无疑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还有投骰子的方式,谁投中谁侍寝,骰子被称为“剉角媒人”。
在位仅三年的唐敬宗还发明了一种风流箭,用竹皮做弓,纸中藏香做成箭。敬宗让美人站在一处,他亲自弯弓射箭,射中者染上一身浓香,夜中侍寝。当时宫中有俗语:“风流箭中的――人人愿。”
3、行幸
行幸就是皇帝到妃嫔的住处去过夜。
据《晋书·胡贵嫔传》,晋武帝司马炎后宫妃嫔、宫人近万人(也有称愈万人,也就是超过了一万人),“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他没有情有独钟的女子,想不好每天跟谁睡觉,只好坐在羊车上,任凭羊车拉着他在后宫游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停留的宫嫔居所过夜。许多后宫女子为了让皇帝在自己的住处留宿,煞费苦心,投羊所好,“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南朝宋文帝与晋武帝同好,喜乘羊车在后宫闲逛。潘妃以美貌入宫,久未得幸,后来采取盐水洒地的方法,羊经过时停下舔地,徘徊不去,于是终于得到皇帝的宠幸。
《全唐诗》有多处提到“羊车”一词:
杨师道《阙题》(卷34_3):“羊车讵畏青门闭,兔月今宵照后庭。”青门即长安城的霸城门。神话谓月中有兔,故把月亮称为“兔月”。
戴叔伦《宫词》(卷273_143):“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无奈红颜渐老,惟有梦中承幸。
殷尧藩《宫词》(卷492_19):“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怕自己不经意错过了承恩的机会,小心查看雪上的印痕。
李商隐《宫中曲》(卷540_200):“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黄子指的是额间涂的黄点。
罗虬《比红儿诗》(卷666_1):“画帘垂地紫金床,暗引羊车驻七香。若见红儿此中住,不劳盐筱洒宫廊。”这是夸红儿美貌的,要是拥有惊人的美貌,也就不用插竹叶、洒盐水、引羊过来了。
4、专宠
专宠的做法其实是对后宫临幸制度的破坏,但又不能不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常规的制度。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很厉害,主张一夫一妻制,隋文帝为了社稷考虑,不得不勉强委屈自己,专宠皇后一个人。
皇帝在感情上也有相对专一的时候,比如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仅停止了“蝶幸”,而且基本上不再让其他宫嫔侍寝,“三千宠爱在一身”。
到明清时候,皇室对天子的夫妻生活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清代的后宫还设有敬事房这一机构,专门记录皇帝的性生活史。条文制度毕竟仅是形式,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皇帝还是可以随心所欲地临幸宫中除了太后和公主(有些乱伦者甚至连身为公主的姐妹都不放过)的任何女性。

明清皇帝真实的夫妻生活
妻妾成群,内哄迭起,爱恨情仇,源自一身。
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把“姐妹”往死里斗,落得“粉身碎骨”;英宗朱祁镇的周皇后斗了一生,至死不休;思宗朱由检的后妃“文斗”,同穴而葬,长相厮守。
清慈禧太后欲擒故纵,名利双收。
在欧洲人的一些传说中,苏丹每天都品着沁人心脾的高级矿泉水,处在数百名几乎一丝不挂的美女包围之中,空气中充斥着浓烈的香水味儿。在美妙柔和的音乐声中,为了取悦丈夫的妃嫔们,争相献艺,尽展才华。曾经在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里为中国帝后画影图形的老外们,不知道是如何凭印象,夸张地描写中国皇帝的夫妻生活的。
中国民间言及皇帝的配偶,必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说明,皇帝多妻多妾,尽人皆知。中国古代典籍《周礼》明确记载:“古者,天下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并合百二十一人。”其实,大多数皇帝都贪得无厌,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老婆多多益善。他们因地制宜,各取所需,大大超过了《周礼》制定的后宫编制。
清代对皇帝老婆的基本数量,曾有“正式文件”,含糊其辞地作了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二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但是,皇帝仍有很大的余地。因为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所以,皇帝照样可以随心所欲地无限扩军。从史料看,康熙皇帝玄烨的妻妾人数,就已经是创纪录的了,一生中曾拥有妻妾五十五名:皇后四名,皇贵妃三名,贵妃一名,妃十一名,嫔八名,贵人十名,常在八名,答应十名。不过,这仅仅是“有名位”的那一小部分;“大头”在没有名位的那一部分。据说,他实际拥有妻妾二百多名。乾隆皇帝弘历一再声明,在位时间绝对不超过爷爷玄烨,却从来都没有表示过:不像爷爷娶那么多的老婆。他在鉴赏女人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爷爷多得多。
有报道说,在讲究“天赋人权”的美利坚,也有为数不少的“一夫多妻”家庭。言者估计,仅在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小镇里,就有一半儿以上的家庭实行“一夫多妻制”。镇里一位当爹的,迫使16岁的女儿嫁给一名30出头的警察,而这个老警早已有了两个媳妇儿。他还强迫14岁的女儿,嫁给一个有四个妻子的小老头。这位父亲有三个老婆,生过39个孩子。然而,比起2002年去世的镇上的前任主教,他还是小巫见大巫。据不完全统计,这位主教娶过56个13至16岁的女孩为妻。
自秦汉始,皇帝老婆的工资待遇与朝廷命官挂钩,逐步规范化。汉元帝时,皇后下设昭仪,待遇等同宰相;婕妤同上卿,娥同关内侯;以下之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使、夜使,共十四级,待遇各相当于朝廷相应级别的官员,岁禄从两千石(粮食)到一百石。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后以下的三名妃子,正一品待遇;六名芳仪,正二品;四名美人,正三品;七名才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两名,正五品.
清代后宫佳丽,按名位、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月银、服饰、伙食标准、服务人员数额、住房面积及其装修水平,还有仪仗的规模等等,都各有相应的规格。皇太后每年的津贴,累计有二十两黄金,二百两白银。皇贵妃每年八百两银子,配八名女佣;贵妃六百两,八名女佣;妃三百两,六名女佣;嫔二百两,六名女佣;贵人一百两,四名女佣;常在五十两,二名女佣;答应三十两,二名女佣。
皇后有十二名女佣,一年的津贴为一千两白银。分配给皇后的“耐用消费品”,件件工艺精湛,在一般的“工艺美术品商店”里,都难得一见。其中有:玉盏金台、金方、金茶瓯盖、嵌绿松石金匙、镶金象牙筷子、银方、银盂、铜遮灯、铜簸箕、银八卦炉,各一个(付);金执壶、金匙、金云包角桌子、洋漆矮桌、银火壶、银锅、银罐、铜提壶、铜八卦炉、铜手炉、铜舀子、锡池、锡火壶、锡里儿冰箱(贮冰用)、锡屉钴、铁火钳子,各两个;银勺、银茶壶,各三个;铜瓦高脚灯、锡茶碗盖、锡背壶、铁火罩、铁座更灯、磁渣斗、羊角把手灯,各四个;金碗、铜签盘、铁火炉,各五个;金碟、铜剪烛罐,各六个(付);银茶瓯盖、镶银象牙筷子、锡壶,各八个(付);银碗、银匙、锡盆、香几灯,各十个;银背壶十三个,漆茶盘十五个,戳灯二十个,漆皮盒二十五个,漆盒二十六个;银盘、银茶壶,各三十个;黄瓷碟四十个;各色瓷碗、瓷碟,各五十个;黄瓷盘八十个;黄瓷碗、盃,各一百个。慈禧太后在后宫称王称霸,所有供应往往超标,有些东西专门为她制作。她的寑宫中,夜晚亮如白昼,灯放在十几个紫檀木制作的架子上。那灯架子,凤舞龙蟠,雕工极其精美细腻。
清代,正一品大员禄米90石,俸银180两;从九品官儿禄米15石,俸银30两——当官儿还不如作后妃!
皇后有如此丰厚的物质待遇,又手握统率数千名“娘子军”的大权,“姐妹”们当然看着眼红。能取而代之,再好不过;即便不能,也要各显神通,尽量从皇上老公身上,多揩一些油水。
在古巴比伦(现伊拉克)语中,“二老婆”的叫法,翻译成汉语,意思是“竞争者”;古希伯莱语(以色列)中,“二老婆”的称呼,汉语的意思为“嫉妒的伙伴”。由此可见,一夫多妻的家庭,一般都磨擦不断,难以和睦相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除非当老公的装聋作哑,否则一天到晚,耳朵根儿难得清静。
阿拉伯的老爷们儿明明知道,“男人的所有不幸和悲哀,均来自女人”,然而,他们愿意面对这类的不幸和悲哀,不仅苏丹妻妾成群,即使是平民男子,也大多高兴地按照先知说的去做:“如果你能对所有的妻子一视同仁的话,那么,就可以拥有四名老婆。”为了把一碗水端平,避免互相撞出“火花”,老公们都尽力让每一名老婆自立门户,住在独门独院里,鸡犬之声相闻,也许老死也不相往来。
中国老公的体会也不肤浅,只是比阿拉伯的难兄难弟略微含蓄一些,称小老婆为“如夫人”。积数千年历史之经验,他们总结出一句至理名言:“三个女人一台戏。”数千名女人在皇帝的后院里欢聚一堂,闲劲儿难忍,无事生非,所演之戏,更加丰富多彩,甚至惨绝人环!
汉高祖刘邦的元配吕后,“最怨戚夫人”,“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饮瘖药,使居厕中”,称她为“猪”。武则天鼓动皇帝老公唐高宗,把王皇后和肖淑妃废为“庶人”。她背着唐高宗,把这两个对手囚禁在死牢般的“别院”中,命令太监把她俩的身体打个“稀巴烂”,扬尸灭迹。“肥水流入外人田”,不行;“肥水流入内人田”,也不行。唐高宗宠爱武则天的姐妹和外甥女儿,武则天也把她们一一送上西天;唯一照顾之处,就是给了她们一具全尸。
小鸡不撒尿,另有一道儿。明清后宫姐妹,在继承并发扬前辈传统的基础上,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互斗,相残,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