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拆迁队,看看像不像黑社会?(组图)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1:41
《村里来了拆迁队》

2006年4月7日,羊坊村工作人员带着大批联防队员前往下一个点拆除违章建筑。当天,丰台区花乡羊坊村村民王艳荣家100多平方米的花棚被当作违章建筑强制推翻,而花乡2008奥运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清除违建主要针对在承包地上建房出租的行为,盖花棚不涉及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应协商解决。
京华时报 甄宏戈 摄
The Forceful Removal rushed into the village
On April 7, 2006, large numbers of Community Police followed working people of Yang Fang village and proceeded to the next illegal building. That day, Wang Yangrong, who lives in Yangfang Village, Hua Country, Fengtai District, had his over 100 Square-Meter flower shed torn down by force as a squatter house. The people of 2008 Olympic office in Huaxiang Village explain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illegal buildings was mainly directed against construction on Contracted Land. However, the renting and building a flower shed was not involved in changing the Land Use, and they should work out a solution program.
Photograph by Zhen Hongge, Beijing Times.
记者手记——
丰台花香羊坊村的一家村民称,自家养花大棚被村联防给用铲车推平了。赶到那里,地上确实一片废墟,花草被埋在下面。村民告诉文字记者说,来了六七百人,文字记者没说啥,回头跟我笑了笑:六七百人啥概念,不用铲车,踩也踩平了。其实我也不信,一般情况下受害一方提供的信息都有点夸张。文字记者去找传说中的六七百联防的时候,我坚持留在废墟上。一分钟后,文字兴奋的打来电话:真有不少人,快来!一彪人马由一路口走出,有200来号,分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有小头目率领,一个个满脸横肉,鼻梁上架着墨镜,浩浩荡荡走过来,村民暗地说,这就是联防队。第二天早上,同事发来短信说《强拆》太酷了,让他觉得时光倒流 70年!(甄宏戈)
点评:
长焦头的运用极为忠实、客观地记录了现场细节,避免了人为夸张和拍摄者的主观附加,全由阅读者各自体会。由此点评这张图片很难,难在它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少一厘则陋,多一分便滥。
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人物神态的瞬间抓取,兴趣中心的位置上,三位便装者从各式制服的背景中脱颖而出,而戴礼帽者又成为画面十字交叉点中心,他的“雍容气度”强行占据你的目光和注意力,礼帽、西装、蓄着小胡子、腆着大肚子,如果不是基于新闻现场这一事实,几乎以为来自某个片场的拍摄外景地,且“演员” 表演十分出色。或许,这就是这位主角希望达到的效果,当然,以“黑社会老大”这种外观呈现的本意并非面对镜头,而是村民。“威慑力”,在他们这些村联防看来,是赖于生存的基础。
因此画面的诙谐、轻松下,掩藏的却是作者对这一并非偶然的农村基层结构中特有现状的忧虑,这正是这幅作品成功的关键之处。法制社会,遵循的是法治但这里看到的却是“人治”。和谐社会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论从外表的打扮、还是行事的风格,都是一道十分不和谐的音符。(骆永红)
黑镜头里窥探~打工女!!!
触目惊心:美丽的小村庄已经污染成这样了(组图)
洞庭湖白色泡沫翻滚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组图)
《“铁盗”扒炭》

2006年7月30日,几名外地来京人员在衙门口2号桥扒火车盗窃焦炭。在这段铁路线上,活跃着一伙由外地来京人员组成的“铁盗游击队”,他们专门盗取火车上运载的焦炭,再转手卖给附近地区的小型企业,从中牟取非法利润。
京华时报 杨威 摄
Stealing coke
On July 30, 2006, some non-local people climbed onto the train to steal coke on Yamenkou No.2 Bridge. On this section of the railway a band of non-local persons organized a team to steal the coke on the train and sold it to small corporations, so that they could seek exorbitant profits.
Photograph by Yang Wei,Beijing Times.
点评:
现场感强的批评性的新闻图片是很难能可贵的,可以想象记者在一种非常状态下摁下了快门,照片甚至有些不清晰,但强烈的现场感可以忽略技术的瑕疵。(柴继军)
图片故事:世界还有这样一些孩子
组图:走进乞讨族的真实生活
组图:具有震撼力的纪实图片
《男童坠井》

父亲一跃而起,向刚刚被救出的儿子扑去。2006年4月22日,通州永乐店镇东何各庄村8岁男童辛平掉进了深达百米的灌溉机井,被卡在距地面10多米处,并一点点向井下水面滑去。尽管警方和村民展开了长达6小时的紧急救援,当孩子被救回地面时还是因溺水死亡. 京华时报 甄宏戈 摄
Fell into the well
After a boy was rescued from falling in a well, the father jumped to his feet and sprang on his son.
Xin Ping, a 8-year-old boy in east Hegezhuang Village,Yongledian Town of Tongzhou District, fell into a 100 meter deep pumping well on April 22, 2006. The boy was caught in the well at 10 meters and slid down into the water. The police and villagers carried out a rescue operation for nearly six hours, however, the boy had drowned by the time they had him back on the ground.
Photograph by Zhen Hongge, Beijing Times.
记者手记——
2006年4月22日,通州永乐店镇东何各庄村8岁男童辛平掉进了深达百米的灌溉机井,被卡在距地面10多米处,并一点点向井下水面滑去。尽管警方和村民展开了长达6 小时的紧急救援,当孩子被救回地面时还是因溺水死亡。
时间过去太长,消防官兵和村民救援的细节在记忆里已经模糊了,只记得孩子父亲在救援时躲在远处,躲在围观人群的后面,蜷缩着身体靠在树上,母亲手里紧紧抓着向井里输氧气的管子,那是她儿子生还的希望,因为孩子在井下10米处,救援缓慢的进行着,孩子的父母焦虑的在井边不知所措,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孩子生还的希望再减小,他们却搭不上手。
突然,消防员用钩子在井里钩出了孩子的小衣服,湿的!这说明孩子在水面以下了,生还的希望及其渺茫。孩子父母被一次次劝出施工现场又回来,地面被下挖了 4,5米深,卸掉了几截水泥管,消防员用镜子在向井里反光,再次试探着钩住孩子的衣服,这次成功了,所有人一拥而上,也发生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父亲一跃而起,向刚刚被救出的儿子扑去。。。 (甄宏戈)
点评:
这是一幅触动读者情感的画面。画面上,父亲的“跳起”和儿子的“仰躺”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和视觉反差。(父、子)两点连线,这根线描述了这种反差的因果:儿子落井刚被打捞起来,父亲急于见到孩子并渴望能有一线生机。而对阅读者而言,这根线牵起的是一根拨动情感的心弦,心随着父亲的跳起而悬空;一个瞬间,展开的是一个设问,设问中人们的共同关注是:孩子有救吗?
在六个小时的挖掘中,遇险者的亲人一直是记者镜头所描写的对象,这是一个记者对现场的选取判断结果。在一个嘈杂的新闻现场,有目标地选取拍摄对象及有选择地使用镜头,是对一个记者经验和功力的考量。在这一新闻的六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综合现场不停反馈的信息及父亲隐忍未发的表现,将镜头聚焦到父亲身上,重点留意其在孩子被救出井时将会的第一反应。从所拍摄画面可以看出,记者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这一结果来自于记者的果决判断,所谓成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否则仅凭眼疾手快是无法达到这一画面的构图完备和如此强烈而准确的视觉与内心冲击。感谢作者,同时,心痛,为了这位父亲和他的孩子。(骆永红)
唯有泪千行---实拍穷人孩子的真实生活(组图)
去年的最佳图片~~ (组图)
《易中天古典也新锐》

2006年12月17日,新周刊年度新锐榜揭晓,易中天当选年度新锐人物。颁奖仪式上,易中天尽现幽默本色。他在获奖感言中说:“古典成新锐,不知对不对?”
京华时报 蒲东峰摄
Classical or Sharp
On December 17, 2006, Yi Zhongtian won the prize of “People of the Year” presented by “New Weekly’s overview of 2005·Annual Sharp List of China”. His word on prize giving ceremony, “classical becomes sharp, is it right or wrong ”, showed his great sense of humor.
Photograph by Pu Dongfeng,Beijing Times.
记者手记——
易中天教授幽默的表演出人意料,我只是在恰当的时候站在正好的位置按下了快门。
这张照片除了易教授幽默的表演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了。
2006 年12月14日下午4点,在完成两项采访任务后,我匆忙赶往建国饭店和文字记者卜昌伟集合,一起乘大巴赶去天津采访《新周刊》新锐榜的揭晓活动。在得知榜单中有易中天参加活动之后,我放下心来,有可以拍摄的素材了。在车上和《新周刊》的一名编辑聊了一会儿即将开始的活动后,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因为刚刚的两个小时一直疲于奔命,从北京的西边跑到东头。轻轻摇晃的大巴车犹如摇篮,把我带进梦乡。
到达举办活动的酒店已经是晚上七点左右,嘉宾已经到场,活动马上开始。刚刚睡了一路的我精神饱满,不过肚子有些咕咕叫,使劲想了想,确认中午没有来得及吃饭。
活动以餐会的形式开展,当然作为摄影记者的我们是没法享用诱人的西餐的,此时的我们美食与美图不可兼得。
终于等到易中天教授领奖,他幽默的表演让我和我手中的相机都很兴奋,快门一口气“咔嚓”了五下,其中就有这张照片。
拍完之后已经将近九点半了,我和卜昌伟冲出门就去找酒店的商务中心,准备借他们的电脑和网络给报社传图传稿。在这大得像一条街的酒店内好不容易找到该死的商务中心,服务员告诉我每小时收费30元,我要咬牙切齿,要知道普通的网吧只需要两块钱就可以搞定!别无选择,30就30吧!
以最快的速度传完图片已经快十点半了,找到《新周刊》的同仁,得知返程的大巴已经出发,我们只好等最后一辆工作车了。完全放松下来的我才感觉到一阵强烈的饥饿感袭来,几乎眼冒金星了。让我生气的是四周竟然没有可以让我填肚子的地方,连个卖饼干的小卖部都没有!
回到北京的家中已经将近两点,记得那晚做梦都是香喷喷的饭便面。(蒲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