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街鼓制度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学术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4:58
唐代的街鼓制度 “街鼓”制度初行于唐初,它是一种以击鼓的形式来确定城门启闭时间的一项城市管理制度。在未实行“街鼓”制度以前,古代城市的城门同样实行朝启夕闭的的管理模式,但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街鼓”制度的实施使古代的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同时,也为后世的城市管理树立了典范。
   一、唐代的街鼓
1、唐以前的城门管理情况
    据文献记载,唐代都城的城门由“城门郎”管理,《旧唐书》卷四三:“城门郎四员。(从六品上。汉有城门校尉,掌京城诸门启闭之节。隋改校尉为城门郎,置四员,从六品,皇朝因之也。)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门仆八百人。(门仆,晋代有之。皇朝隶城门局,分番上下,掌送管钥。)城门郎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启闭之节,奉出纳管钥。开则先外而后内,阖则先内而后外,所以重中禁,尊皇居也。候其晨昏击鼓之节而启闭之。凡皇城宫城阖门之钥,先酉而出,后戌而入;开门之钥,后丑而出,夜尽而入。京城阖门之钥,后申而出,先子而入;开门之钥,后子而出,先卯而入。若非其时而有命启闭,则诣阁覆奏。”
《通典》卷第二十一《职官三》:“城门郎。周礼地官有司门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并城门郎之任。初,汉置城门校尉员一人,掌城门屯兵,有司马及丞各一人,十二城门候各一人,出从缇骑百二十人,缇,徒兮切。盖兼监门将军之职。魏因之。晋氏银章青绶,绛朝服,武冠,佩水苍玉。元帝省之。宋齐俱以卫尉掌宫城屯兵及管钥之事。梁陈二代依秦汉,以光禄卿等掌宫殿门户,亦无城门之职。後魏置城门校尉。北齐卫尉寺统城门寺,置城门校尉二人,掌宫殿城门并诸仓库管钥之事。後周地官府置宫门中士一人,下士一人,掌皇城十二门之禁令,盖并在其任。隋氏门下省统城门局,校尉二人。炀帝大业三年,又隶殿中省。十二年,又减一人。後又改校尉为城门郎,置四人,又隶门下省。大唐因之。”这些记载说明了唐城门郎与前代同类职官的承袭关系。
《汉书》卷一九上:“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师古曰:“八屯各有司马也。”)十二城门侯。(师古曰:“门各有候。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
《汉旧仪补遗卷下》:“昼漏尽,夜漏起,宫中卫宫,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击鼓报时的方式汉代已有之。《汉官旧仪》卷上:“丞相府官奴婢传漏以起居,不击鼓。官属吏不朝,旦白录而已。诸吏初除谒视事,问君侯应合奴名,白事以方尺板叩合,大呼奴名。君侯出入,诸吏不得见,见礼如师弟子状。掾史有过,君侯取录,推其录,三日白病去”。
“御史、卫尉寺在宫中,亦不鼓。”
《颜氏家训集解•卷第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过六,缩不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南齐书》卷二十:“旧显阳、昭阳殿,太后、皇后所居也。永明中无太后、皇后,羊贵嫔居昭阳殿西,范贵妃居昭阳殿东,宠姬荀昭华居凤华柏殿。宫内御所居寿昌画殿南阁,置白鹭鼓吹二部;乾光殿东西头,置锺磬两厢:皆宴乐处也。上数游幸诸苑囿,载宫人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锺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锺声,早起装饰,至今此锺唯应五鼓及三鼓也。车驾数幸琅邪城,宫人常从,早发至湖北埭,鸡始鸣。”
《南齐书》卷一六:“府置丞一人。掌宫城管籥。张衡西京赋曰“卫尉八屯,警夜巡昼”。宫城诸却敌楼上本施鼓,持夜者以应更唱,太祖以鼓多惊眠,改以铁磬云。“
《梁书》卷八:“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
唐代以前,击鼓报时的方式大约只行于宫中,并没有将其纳入整个城市的管理制度。在唐实行街鼓制度之前, “京城内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唐朝的街鼓制度一是将古代用于宫中的报时制度扩大到整个都城;二是在地方城市中同样实行街鼓制度;三是街鼓制度与整个城市的管理制度融为一体,并且建立了严格的处罚制度。这样一来,不仅使城市的管理更加规范,同时由于街鼓制度当时的漏刻制度相联系,也是鼓声传达给城市居民的时间观念更加准确。
2、街鼓制度起于太宗贞观十年(唐以前的城门管理:城门校尉与城门郎;“击柝”的源起)      地方城市的“衙鼓”。
唐代的街鼓制度开始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因马周的建议而置。《大唐新语•卷十》:“旧制:京城内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马周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冬冬’,公私便焉”。顾况《公子行》(卷265)诗中有:“朝游冬冬鼓声发,暮游冬冬鼓声绝。” 刘禹锡《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卷360。“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南部新书•乙》“旧皆传呼,贞观十年,马周奏置街鼓以代。传呼自此而罢。”
《唐会要》卷七十一:“贞观十年十二月,马周奏,请街置鼓,罢传呼。”
    3、唐代城市中的街鼓
   《新唐书》卷四九上:“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门坊角,有武候铺,卫士、彍骑分守,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叫呼,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街鼓与当时的漏刻制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报时体系。《旧唐书》卷四三:“五官礼生十五人,五官楷书手五人,令正史五人,漏刻博士二十人,(漏刻之法,孔壶为漏,浮箭为刻。其箭四十有八,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冬至之日,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分秋分之时,昼夜各五十刻。秋分之后,减昼益夜,凡九日加一刻。春分已后,减夜益昼,九日减一刻。二至前后,加减迟,用日多。二分之间,加减速,用日少。候夜以为更点之节。每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也。)典钟、典鼓三百五十人,天文观生九十人,天文生五十人,历生五十五人,漏生四十人,视品十人。(已上官吏,皆乾元元年随监司新置。)”
     唐东都洛阳所置街鼓,也被称为“六街鼓”。张籍《洛阳行》诗中即有(卷382)。“六街朝暮鼓咚咚,禁兵持戟守空宫”的诗句。
          张说《离会曲》卷86。“何处送客洛桥头,洛水泛泛中行舟。可怜河树叶萎蕤,关关河鸟声相思。街鼓喧喧日将夕,去棹归轩两相迫。何人送客故人情,故人今夜何处客。”
    除了长安与洛阳之外,唐朝在各地方城市中也普遍实行街鼓制度。
元稹《新政县》(卷四百十五)。“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已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白居易《春江》卷441。“炎凉昏晓苦推迁,不觉忠州已二年。闭阁只听朝暮鼓,上楼空望往来船。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句留坐水边。唯有春江看未厌,萦砂绕石渌潺湲。”
温庭筠《寄渚宫遗民弘里生》卷582“城头五通鼓,窗外万家砧。异县鱼投浪,当年鸟共林”。
翁洮《赠方干先生》卷667。“城头鼙鼓三声晓,岛外湖山一簇春。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卷114。“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
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愈使镇州,吴丹以驾部郎中副行)》卷344。“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郡县城之鼓有时也称“衙鼓”。白居易《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卷434)。“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忠州刺史以下,悉以畲田给禄食,以黄绢支给充俸)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回头一作首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二、街鼓的作用
   街鼓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传达一个时间观念来实行启闭城门的管理制度。在告诉人们一个时间概念的同时,约束人们的行止。比如晨时鼓后,城门、坊门开,人们开始了一天的正常生活;暮鼓响后,关闭城门、坊门,城内禁人行走。
1、街鼓与城门的管理
   古代的城市管理主要注重于社会治安方面,为了保证安全,普遍实行“夜禁”制度,街鼓所发出的信号也就是其闭城门的时间信号,这个信号既是告知城中居民的,也是告知负责管理城门的官吏的。《旧唐书》卷四三:“城门郎四员。从六品上。汉有城门校尉,掌京城诸门启闭之节。隋改校尉为城门郎,置四员,从六品,皇朝因之也。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门仆八百人。门仆,晋代有之。皇朝隶城门局,分番上下,掌送管钥。城门郎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启闭之节,奉出纳管钥。开则先外而后内,阖则先内而后外,所以重中禁,尊皇居也。候其晨昏击鼓之节而启闭之。凡皇城宫城阖门之钥,先酉而出,后戌而入;开门之钥,后丑而出,夜尽而入。京城阖门之钥,后申而出,先子而入;开门之钥,后子而出,先卯而入。若非其时而有命启闭,则诣阁覆奏。”
2、街鼓与城市的管理
    《新唐书》卷三九:“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门坊角,有武候铺,卫士、彍骑分守,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叫呼,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全唐词•韦庄》:“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礼七》:“唐制颇放此,最有条理。城中几坊,每坊各有墙围,如子城然。一坊共一门出入,六街。凡城门坊角,有武侯铺,卫士分守。日暮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城振坊市门皆启。若有奸盗,自无所容。盖坊内皆常居之民,外面人来皆可知。如杀宰相武元衡於靖安里门外,分明宰元衡入朝,出靖安里,贼乘暗害之。亦可见坊门不可胡乱入,只在大官街上被杀了。如那时措置得好,官街边都无闲杂卖买,污秽杂揉。所以杜诗云:‘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恨邻里间,十日不见一颜色!’亦见出一坊,入一坊,非特特往来不可。”
 中宗皇帝《检校市事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其州县领务少处,不欲设钲鼓,听之。车驾行幸处,即於顿侧立市,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其月,两京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地铺前更造偏铺,各听用寻常一样偏厢。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诸在市及人众中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唐会要》八十六)
       

   3、街鼓的其他作用

南北朝杂记•李崇
  北齐顿丘李崇,陈留公诞之子。高祖时为兖州刺史。兖州比多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槌鼓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诸州置鼓自此始也。世宗时除扬州刺史。崇明察审奸,奸邪惮之,号曰卧虎。


《旧唐书》卷一一:“子仪在商州,会六军使张知节、乌崇福、长孙全绪等率兵继至,军威遂振。旧将王甫诱聚京城恶少,齐击街鼓于朱雀街,蕃军震慑,狼狈奔溃。”
   《旧唐书》卷144:“李广弘者,或云宗室亲王之胤。落发为僧,自云见五岳、四渎神,己当为人主。贞元三年,自邠州至京师,有市人董昌者,通导广弘,舍于资敬寺尼智因之室。智因本宫人。董昌以酒食结殿前射生将韩钦绪、李政谏、南珍霞,神策将魏修、李傪,前越州参军刘昉、陆缓、陆绛、陆充、徐纲等,同谋为逆。广弘言岳渎神言,可以十月十日举事,必捷。自钦绪已下,皆有署置为宰相,以智因尼为后。谋于举事日夜令钦绪击鼓于凌霄门,焚飞龙厩舍草积;又令珍霞盗击街鼓,集城中人;又令政谏、修、傪等领射生、神策兵内应;事克,纵剽五日,朝官悉杀之。事未发,魏修、李傪上变,令内官王希迁等捕其党与斩之,德宗因禁止诸色人不得辄入寺观。”


3、街鼓的设置位置。
依据文献的记载,唐长安的街鼓设置于承天门以及“六街”。
关于承天门置古可见《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六》:“【疏】议曰:宫卫令:“五更三筹,顺天门击鼓,听人行。昼漏尽,顺天门击鼓四百捶讫,闭门。後更击六百捶,坊门皆闭,禁人行。”顺天门即承天门。《唐会要•卷三十•大内》:“武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改隋大兴殿为太极殿。改隋昭阳门为顺天门。至神龙元年二月。改为承天门。(显庆五年八月。有抱屈人赍鼓於朝堂诉。上令东都置登闻鼓。西京亦然。)”
唐时,由太史局掌管漏刻之事。(唐初以来历称太史监、太史局、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司天监等。)旧太史局设在皇城内的西南,位于承天门街之西第六横街之北的御史台以西处。乾元元年更名司天台后,移于外国东城永宁坊东南隅原张守珪宅处。
唐大明宫内有钟鼓楼。(长安志•卷六)(新唐书•卷二十三)其位置约在东西朝堂前。兴庆宫大同殿前有钟鼓楼。东宫设有率更寺,
按照古代的宫廷官吏制度,唐宫廷中也应当有一套独立的漏刻报时系统。
《大唐新语•卷六》:“周所陈事: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即其条也”。
朱雀大街置鼓可由白居易《新雪二首寄杨舍人》诗为证(卷451)。“不思朱雀街东鼓,不忆青龙寺后钟。唯忆夜深新雪后,新昌台上七株松。”
《新唐书》卷四九上:“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领府属,督京城左右六街铺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入阁日,中郎将一人升殿受状,卫士六百为大角手,六番阅习,吹大角为昏明之节,诸营垒候以进退。
  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门坊角,有武候铺,卫士、彍骑分守,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叫呼,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唐会要》卷七十一:“宝应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左金吾将军臧希晏奏。诸街铺鼓。比来依漏刻发声。从朝堂发远处。每至夜才到。伏望今日已後。减常式一刻发声。庶绝违犯。敕旨。依奏。”
         《朝野佥载•卷二》:“懿宗性酷毒,奏庄初怀犹豫,请杀之,敕依。引至天津桥南,于卫士铺鼓格上缚磔手足”。



街鼓的管理与违规的处罚
         《旧唐书》卷十五上:“夏四月癸丑,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杀之,金吾薛伾、巡使韦纁皆贬逐”。
   
杜甫《陪李金吾花下饮》卷224。“胜地初相引,余一作徐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细草称偏一作偏称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
不仅京城有“犯夜”之说,地方城市同样有对“犯夜”的处罚。
《旧唐书》卷一九0下《温庭筠传》:“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心怨令狐綯在位时不为成名。既至,与新进少年狂游狭斜,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杨子院,醉而犯夜,为虞候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
《故唐律疏议•卷第二十六》:“ 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鼓後、开门鼓前行者,皆为犯夜。故,谓公事急速及吉、凶、疾病之类。)”。
  【疏】议曰:宫卫令:“五更三筹,顺天门击鼓,听人行。昼漏尽,顺天门击鼓四百捶讫,闭门。後更击六百捶,坊门皆闭,禁人行。”违者,笞二十。故注云“闭门鼓後、开门鼓前,有行者,皆为犯夜”。故,谓公事急速。但公家之事须行,及私家吉、凶、疾病之类,皆须得本县或本坊文牒,然始合行,若不得公验,虽复无罪,街铺之人不合许过。既云闭门鼓後、开门鼓前禁行,明禁出坊外者。若坊内行者,不拘此律”。


杨衡《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卷464。“闻君动征棹,犯夜故来寻。强置一尊酒,重款百年心。灯白霜气冷,室虚松韵深。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唐代的街鼓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的街鼓可以算作是后世城市中设置钟鼓楼的先驱。按照文献记载,在城市中设置钟鼓楼大约兴于宋代。

《元史卷一○五• 志第五三•刑法四》:“诸夜禁,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违者笞二十七,有官者听赎。其公务急速,及疾病死丧产育之类不禁。
  诸有司晓钟未动,寺观辄鸣钟者,禁之。
  诸江南之地,每夜禁钟以前,市井点灯买卖,晓钟之后,人家点灯读书工作者,并不禁。其集众祠祷者,禁之。
诸犯夜拒捕,斮伤徼巡者,杖一百七”。
《元史卷一○一 志第四九》:“世祖中统五年,随州府驿路设置巡马及马步弓手,验民户多寡,定立额数。除本管头目外,本处长官兼充提控官。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违者笞二十七下,有官者笞七下,准赎元宝钞一贯”。


《新知录摘抄•角声钟声》
  世之鼓楼曰谯楼。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尽角之曲有三弄,乃曹子建所撰。其初弄曰:为君难,为臣亦难,难又难;次弄曰创业难,守成亦难,难又难;三弄曰起家难,保家亦难,难又难。今角音之乌,乌者皆难字之曳声耳。所以使人昏晓之间,燕息之际,闻之有所儆发也。右见曹昭《格古要论》。天下晨昏钟声,数皆一百零八,而声之缓急,节奏随方各殊。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越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辏成一百八。”台州歌曰:“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辏成一百八。”然一百八者,所以准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释氏念珠亦一百八,亦借此义,具《楞伽经》中菩萨问也。右见郎瑛《七修类稿》:南京城中绝高处,建钟鼓楼二区,食三品俸,其禄入孤老院济贫,予过其处询之,角人曰:方昧爽初奏角三通,声如凤鸣,某但习其声,音则未谙也。然于曹制有近似者,钟人曰:钟以十八紧慢间击六遍,城中外寺钟皆然。并识之。

《七修类稿•卷五•天地类》
钟鼓节
  天下晨昏钟声,数固一百零八,而声之缓急节奏必然不同。自吾浙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越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辏成一百八。”台州歌曰:“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辏成一百八。”禁鼓一千二百三十声为一通,三千六百九十声为三通,在外更鼓三百三十挝为一通,千挝为三通。
1

评分次数

唐代的街鼓制度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学术交... 王安石家族史考略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学术... 论太平天国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学术交流|... 元朝行政区划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学术交流... 有关“三年之丧”的出处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 有关“三年之丧”的出处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 夏朝始建于太康之世说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 波斯王子信什么教?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籍|学... 简述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全过程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 简述朱元璋统一全国的全过程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 唐宋明清皇帝子女數量統計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古籍|民国书... 从娥皇女英窥探古代滕妾制度和殉夫制度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学经典|... 唐罗战争初探 - 历史研究 - 书林网 -龙腾国学|中华易学|龙腾易学|国学论坛|国学网站... 鲧之传说的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的历史地理学解析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站|国... 国学资讯 - 唐代的赐姓赐名制度 - 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唐代无名的大航海家-杨提督 - 隋唐研究 - 国学论坛 罕见的唐代金背镜 - 古史考古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 明代南京佛教史的重要文献──《金陵梵刹志》点校出版 - 历史研究 - 龙腾国学论坛 国学网... 浅析古代蒙古人的战略战术 - 历史研究 - 书林网 -龙腾国学|中华易学|龙腾易学|国学论... 国学网站—佛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