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hoo-威虎网-诸子百家-我所理解的佛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2:06
微笑着面对苦难  有一个旅人,独自过沙漠,忽然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他来要群起而噬。  他大吃一惊,拼命狂奔,就在饿狼快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顾一切跳了进去。那口井没有水,却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来,昂首吐舌,热切引项以待。  他大惊失神下,胡乱伸手想去抓到点什么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竟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间横伸出来的小树,把他稳在半空处。  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奇怪的异响传入他的耳内。他循声望去,发觉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齿咬着树根,这救命的树眼看就要断了。  上有饿狼,下有毒蛇,竟无一物可以援手,这旅人的处境,不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农夫犁田之际,从土中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间,蛙被花蛇所吞,花蛇又给由天上凌空而下的巨鹰所摄。  人类社会中,也是国与国相争,人与人相斗,与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村里有两只小狗,梦见争一块骨头,汪汪的互咬了一夜,醒来只剩下满嘴的狗毛。  号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有多少懂得放弃梦里的骨头呢?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  饥而无饭可充腹,寒而无衣可暖体,病而无钱可买药,这是物质上的缺乏所引起的苦。  所求不得,或者得而复失,终归于空,这是精神上的苦。  生、老、病、死,最是人生的大患。不论何人,出生之后,必然会渐渐地衰老,谁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的来临!人类自称“万物灵长”,实则汲汲顾影,朝不保夕,柔弱如墙上苇草,淘萑绶缰序蒡觥?/P>  世人的心,都像猿猴一般,一刻也不得宁静,终日被爱欲所束缚,自己丝毫不得自主。纵然此身有安定处,此心又何处得到安定?  唯有佛,能够认清诸法实相、去除无明而离苦得乐。  佛教第一圣谛“苦谛”,往往被翻译和解释为:“根据佛教,生命除了苦难与哀痛之外,别无他物。”这种释义极难令人满意,而且易致误会。  就因为这种狭义、粗疏而草率的翻译,以及肤浅的阐释,才使得许多人发生错觉,以为佛教是悲观的。  第一圣谛的“苦”,显然含有通常的“苦难”意义在内,但是它还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无常”、“空”、“无实”等。  佛教是既非悲观的,也非乐观的。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它对人生、对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诳骗你,使你在一个愚人的乐园中,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虚幻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折磨你。它只是客观而正确地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走向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佛是真实而客观的。他并不否定人的欲望。他说当你看见一个愉快迷人而美丽的人儿时,你自然会喜欢他(她),被他(她)所吸引,从那人处得到欢乐与满足。这就是欲乐的享受,是经验上的一项事实。但是这种享受不会长久,就和那人以及他(她)所有的吸引力也不长久一样。情况改变时,你不能再见到那人;失去了这份享受,你就变得忧郁,也可能变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你也许会做出傻事来。这就是欲乐恶的、不如意与危险的一面;这也是一项经验上的事实。可是如果你对那人不贪著,完全抱一种超然的态度,就能够得到自在、解脱。  有些人以为,佛教徒的生活忧郁而悲哀。其实丝毫不然。相反的,与佛同时的人,将他描述为“经常微笑著。”在佛教的绘画与塑像里,佛的容颜,永远是快乐、宁静、满足而慈悲的,决看不到有一丝受难或痛苦的痕迹。佛教艺术和建筑,佛教的寺院,从来不曾予人以阴森苦恼的印象,只有产生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真正的佛教徒,是个最开心不过的人。他既无畏怖,也没有烦愁。他是宁静安详,不为灾变所恼乱沮丧,因为他能如实洞见一切事物。从不抑郁不乐。虽然世间有苦难,却不会因之而郁郁寡欢,也不会为它生嗔而失去耐性。因为,嗔或恨是人生首恶之一。对苦难不耐烦或生恨,并不能蠲除苦难。反之,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扰。  因此,对苦难问题必须要有了解,不该对它愤怒不耐。要明白它如何生起?如何消除?然后以坚忍、睿智、决心与精进依法实行,以袪除苦之生起的原因、种子。  要知道,苦之止息、苦之灭除的种子、原因,也是在苦的本身之内,而不在外。  佛告诉我们,世间种种苦难和烦恼,莫不以贪著为本。  鱼儿因贪饵而上钩,野兽因贪食而落入陷阱,世间众生有了财色,还要名利;有了名利,还要贪种种快乐。帝王什么都有了,却念念不忘长生不老。试想,人的贪欲会有满足的时候吗?  因为贪欲,往往不畏因果,恣意妄为,无恶不作,对无常无我的真理毫无了解,这就叫做无明。无明的迷惑是烦恼的总根源。  世上种种物事,本来不是我的,但人们不解于此,还硬是想要,岂能不生出烦恼?世上种种事情,本不是我能主宰的,但人们不解于此,却一定要主宰,岂能不生出烦恼?  由于不能认识到事物无常无我的真面目,执着于我主宰,我所有,从而生出贪、嗔、痴诸念。贪、嗔、痴诸念既生,就会造成各种恶业,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法律、丧失天良的恶事。  如要断绝烦恼,就必须去无明。无明灭则生、老、死、忧悲、苦恼皆灭,诸垢既净,自心清净则无碍光明普照,就能进入真实的悟界。  龙猪书屋     -------------------------------------------------------------------------------- 阿席达卡 军衔:下士 文章:46 积分:342 注册:2007-1-3 主题文集 回复文集 图片全集 精品图集 第 2 楼 阿席达卡 2007-5-31 16:43:06 在生活中观自在 原载:wehoo-威虎网 www.wehoo.net  有个笑话,讲外国学生学汉语,知道“东西”二字表指代,于是问:老师,您是什么东西?老师气极,正告他:人是不能叫东西的。学生大悟:原来您不是东西。  虽是笑话,却活画出人的存在的矛盾性:人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人是物质性的存在,又是理性的存在。所以五界之中,只有人是可以成佛的。西方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上帝不就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吗?猴子是没有上帝的,猴子也不会在神庙上竖一块碑曰: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自古以来便是大难题。有多难呢?我们还看一个笑话。古时有个差役,押送一个和尚犯人,因怕失了物件,每晚睡前点数:这是行李,这是和尚,这是我。一日和尚趁差役熟睡,剃光他头逃走。差役醒来不见了和尚,大惊。转而摸到自己光头,点头说:原来和尚在此,却不知我在哪里?  都说这差役笨得可爱,可是我们自己能不能清楚的回答:“我”究竟在哪里呢?《水浒传》里头的鲁智深,是到了坐化前,才说“如今方知我是我”。可见认识自我之难。  在你置身于勾心斗角之外,带一种淡淡的微笑看别人时,有没有反省到,这其实是为了表明你的超然的地位呢?当你在学生面前扮演导师的角色时,你觉得这仅仅是传道授业吗?你是否自省到,你的冲动力来自学生,特别是异性学生的崇拜的目光呢?看似崇高的言行,实质上却包含了自我欣赏和自我表现的欲望。  这么一反省,才能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假如只顾埋头赶路,你会失掉途中美丽的风景,甚至会迷失方向。  要认清自己,先要把种种欲望和利害关系放一边,甚至把整个“我”放一边,就像在进实验室前,把外衣脱掉一样。  事实上,这个“我”本来就是空的,众生或个人是由五蕴综合而成。将五蕴予以分析审察,找不到在它们幕后另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我、神我或自我的长住不变的实质。  你应当完全忘了自己,而全心全意的浸润在工作中。一个演讲者一自觉到“我对听众演讲”,他的讲话就混乱了,思绪也不连贯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讲演他的题目,整个地忘了自己,他的表现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讲得很精彩,解释的很明白。  如果你放不下“我”,你一想到“我在做这个”,你就觉得有个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为中了。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里,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  一切伟大的杰构,艺术的、诗歌的、智识的、心灵的,都是在它们的创作人完全浸润在工作中的时候所产生的,在他们完全忘我而不自觉的时候所产生。从来没听说过,贝多芬作曲或者达·芬奇画画的时候,会想着这首曲子或者这幅画能够给我带来多少好处!  再举一个例子:比方你真的生气了。气愤与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盾的是:一个生气的人,并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气。一旦他察觉这一心境,看到自己在生气,他的怒火就好像变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耻而开始平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常常不敢或羞于观察自心;所以,我们宁愿逃避它。我们应当勇敢诚恳的去正视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镜中照自己的脸一样。只要明白你生气的心情,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它、审查它,就能够克服嗔怒。  对一切情绪、情感与心境,都应采取这一态度。你要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去观察审度它,不要有丝毫主观的反应;须像科学家观察事物一样。在这里,你也不可以“我的感觉”、“我的情绪”的主观态度来看它,而只应客观地视之为“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你又得忘掉“我”的虚妄观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质,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你心中对这情绪就渐渐的变得冷静,而成为超脱自在。  我们提倡这样的态度: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在生活中观自在,在纷纭尘世中实证禅境。这时,我们的态度,不是批评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恶,只是单纯的观察、侦视、审度。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学家。你观察你的心,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真实性质时,你就不再会对它的情感、情绪与各种状态产生意象。这一来你就变得超脱自在,而能够如实了知万物的本来面目了。  龙猪书屋,记录思想者足迹     -------------------------------------------------------------------------------- 阿席达卡 军衔:下士 文章:46 积分:342 注册:2007-1-3 主题文集 回复文集 图片全集 精品图集 第 3 楼 阿席达卡 2007-6-2 11:11:37 成就河沙梦功德 原载:wehoo-威虎网 www.wehoo.net  五代的梁武帝,他以佛法治国,身为一国之主,却不惜以皇帝之尊,先后几次舍身佛寺为奴。中国人信佛要吃素,就是出自这位和尚皇帝大力的提倡。  梁武帝曾经问达摩祖师: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出乎意料地,达摩的回答是:没有功德。  梁武帝的下场很惨,他被部下侯景背叛,软禁起来,活活饿死在台城里。这证明了达摩的见识。  自五代后,佛法日昌,到寺庙敬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是为了做“功德”,也就是求福报。但是,梁武帝那么诚心礼佛,修那么大的福,尚且没有功德,还要得到那么惨的果报。光是拜佛、念佛,又济得甚么事?六祖明确指出:“不可将福德便为功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拿梁武帝来说,他口中念佛,对待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套,谁触犯当时的法律,就要严办。如果一个人逃亡,全家人都要罚做苦工。这样,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有的甚至在大街上公开杀人,都没有人敢干涉。他最后不得善终,不是理所当然吗?  一般的世人,一味念经拜佛,唯恐与外界隔绝得不彻底、不坚决,竭力排斥世俗生活,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十分冷漠,毫无同情心和责任心,自以为这才是学佛的正道,其实世尊早就批评过,这种不问人间冷暖的人是“焦种败芽”!这种人,历万劫也不能成佛!  又有一种人,没能真正把握住佛门实质,反倒拼命在形式上做功夫,盖庙、念经、打坐、法会、做佛事……这些动作,跟真正的佛心更是相去甚远了。  究竟佛在何处呢?佛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不是把他恭敬的摆在香堂中,或者单单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来研究,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佛就在人间,在你的心中。  佛是世间人,就本质来说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佛又跟我们不一样,佛的生命形态有高于常人的地方,并且更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在平凡中显出高贵,在细微处显出优雅。  佛法是世间法。佛并不要大家与现实社会脱离,去过那种远离尘世的纯粹山林野鹤式的生活。真正的佛法绝不消极。  《华严经》的“回向品”,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这种“回向”后的舍身,才是真正的佛教。  王安石的一首《梦》,诗中写道:  知世如梦无所求,  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  成就河沙梦功德。  这是多么高的境界!人生如梦,一无可求。可是,就在一个梦到另一个梦里,他为人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这种境界,才是深通佛法的境界。  这种先出世再入世的智者、仁者。勇者,他们像火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以舍生取义的行为,成就了河沙一般的功德。人到了这种火候,就是佛。  中国历史上两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谭嗣同和袁崇焕,就是这样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救度众生的行为,成为了人间的佛。  谭嗣同是一个很精彩的人物。他出身官僚世家,父亲是湖北巡抚。少时倜傥有大志,博览群书,好谈兵法,善于剑术,很有侠气,曾与京城名侠大刀王五结为好友。谭嗣同从小丧母丧兄,被父亲的小妾所虐。他饱经伦常之变,久历人世之苦,于是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以为此身一无足惜,唯有追求真理、拯拔众生而已。1896年,三十一岁的谭嗣同方才接触佛学。他学佛时间虽晚,但其以发宏愿,以精进心而后来居上,遍览三藏,尤其于法相、华严二宗最有心得。  当时的中国,列强侵凌,社会糜烂,孔教式微,纲常败坏。在这外辱内乱,黎民苍生流离失所的严峻时刻,僧众唯知坐地念佛,以求自心清净而已,其鼓吹的悲悯关怀,又体现在哪里呢?谭嗣同正是于此种现状下,挥舞佛学之剑,劈荆斩棘、勇往无前地开拓出一条指向社会人生的佛法之路。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劝他一起出走日本,革命者劝他南渡,他有逃生的可能,也有充足的理由。但他只愿做一个殉道者。他说:“做一件大事,总得有所牺牲才对,我们不要怕牺牲,既然牺牲是必然的,我想我倒适合做那个牺牲的人。我谭嗣同站出来,带头走改良的变法路线,如今这路线错了,或者说走不通了,难道我谭嗣同不该负责吗?该负责难道不拿出点行动表示吗?我带头走变法路线,我就该为这种路线活,也就该为这种路线死。这路线不通了,我最该做的事,不是另外换路线,而是死在这路线上,证明它是多么不通,警告别人另外找路子……”  28日,在北京菜市口法场,谭嗣同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声震九天。刽子手惊奇地望着他,赞美地点了点头。他对拿“鬼头刀”的同胞从容一笑。一般死刑犯会要求刽子手:“给我个痛快!”但他不屑做此要求——他求仁得仁,早就很痛快了。  谭嗣同以他的学说和舍生取义的行为,告诉世人,佛教不是围簇于一堵红墙之内,不是一片让心灵逃亡的净土。谭嗣同为现代人开拓了“应用佛学”的领域,将佛法精神贯注于现实社会,使大乘佛教走出深深锁居的围墙,重现其对生命无限的悲悯与爱,重现其刚健雄猛的精神。  袁崇焕的事迹可参阅金庸先生的《袁崇焕传》。他最后是被崇祯下令凌迟处死的。凌迟,也就是所谓“千刀万剐”。当时,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刽子手还没有动手,北京的众百姓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刽子手依照规定,一刀刀的将他身上肌肉割下来。众百姓围在旁边,纷纷叫骂,出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只能买到一片,买到后咬一口,骂一声:“汉奸!”  袁崇焕为大明国民和崇祯皇帝立下不世奇功,却遭受了千古奇冤。没有人知道他临死前是什么心情,在倪匡的笔下,他是那么激愤。但我想他不会,因为他一直自称是大明国里的一个亡命徒。  历史记载,袁崇焕死后,骸骨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他有一个姓余的仆人,顺德马江人,半夜里去偷了骸骨,收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那姓余的义仆终身守墓不去,死后就葬在袁墓之旁。非常奇怪的是,余君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在袁崇焕墓旁看守。直到民国五年,看守袁墓的仍是余君的子孙,他们说是为了遵守祖宗的遗训。  在每一个时代中,我们总见到一些高贵的勇敢的人,为了人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功德有大有小,孙中山先生的功德极大,袁崇焕当然小得多,姓余的义仆和他的后人,其功德更是微不足道了。然而他们都是奋不顾身,尽力而为。  人生转瞬即逝,时代不断变迁,然而从高贵的人性中闪耀出来的瑰丽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之中,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道路。  袁崇焕、谭嗣同,甚至包括姓余的义仆和他的后人,都是真的佛、真的菩萨。  功德有大有小。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像袁崇焕和谭嗣同那样伟大的人格。古时有个小和尚问佛在何处,老禅师说:这满街走的不都是佛吗?老爸老妈,大婶和小妹,男孩女孩,心解脱处,便即是佛。  一代伟人固然能够标炳史册,引车卖浆之流,杀猪屠狗之辈,也自有其存在意义。人应该追求个人人格的伟大,追求自身对于社会、文化以更多的人的存在意义。每一个人都可以超越自己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超越时空,超越生命的有限性,使个人的人格存在而升华到永恒。  每个人都可成佛,每个人都有佛性,这是人类与动物之所以区别之处。佛教并不神秘,不是一种违背人性、反人生的文化;佛法并不遥远,佛法的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些只是佛家的设喻,我们并不一定要在现实中这样做。  但是,学佛的人应该将佛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应该在现实世间磨炼心志,增进定力、涵养德性、培育人格,使自己本来所有的佛性得到显场。佛性的圆满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培植,而这种培养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逐渐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