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迁有无化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27:47
(三)原始农业的开拓功臣
(百度和网页http://www.liuxiahui.net/book/heshengshuxi/madongying-liuxiahuiyanjiu/liumingrui-liuxiahuixianzushixikao.htm柳下惠先祖世系考)
民以食为天。在食物相对较少的尧、舜、禹时期,指导原始农业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副空前沉重的担子历史地落在了后稷肩上。据《史记·周本纪》,帝尧举后稷为“农师”。帝舜更任其为农官之长。
《尚书·舜典》记帝舜向后稷下达命令:“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阻饥,为饥所困。汝,你,这里指弃。后稷,后,君主,这里作动词,意为以很高的身份进行领导;稷,谷物,为五谷之长,民食之王,古人因名农官为稷。“后稷”,就是舜任命弃为主管农业的最高长官。这就是本名“弃”,后又称为“后稷”的原由,也是《国语·周语上》称“稷为大官”的原由。质言之,弃为个人之名,后稷为官名。有时也单称一个稷字。以后后稷之稷与五谷之稷互为表里,后稷遂成为谷物之稷的化身。难怪《淮南子·汜论篇》云:“周弃作稼穑,死而为稷。”将《尚书·舜典》那段话译为白话,大意是“弃啊,黎民百姓正为饥饿所困,(任命)你当主管农业的最高长官,(领导他们)按时令节气播种各类粮食作物。”
为什么舜选后稷担当此任?分析起来,大抵有这样三个原因:
一是后稷对农业有特殊的感受和爱好
后稷小时被弃,饱尝了饥寒之苦。这种刻骨铭心的悲惨经历,使他对解决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可能是求生的本能使然,他从小就对农艺特别感兴趣。《孟子·离娄下》云:“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由己及人,便有了“如是其急也”的紧迫感、使命感。而这是做好农官最可宝贵的思想感情基础。
二是后稷具有很高的组织领导才能
如果说,尧、舜、禹是那个时代三个顶尖人物的话,那么,后稷是他们手下最优秀的三朝元老之一。帝尧时,禹受舜举荐,代父鲧治理洪水,他身边只带了两大助手,《尚书》、《史记》均提及一位是伯益,另一位即为后稷。后稷跟随大禹治水的过程,实际就是学习水利,学习农业的过程。这种阅历为他日后成长大有裨益。
三是帝舜与后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
据史书记载,舜耕过地,打过鱼,制过陶,饭糗茹草,苦不堪言。二人有共同经历,必有共同语言。所以帝舜重用后稷自是情理中事。
在开发原始农业方面,后稷主要有三大贡献:
一是因地制宜 种植作物
上古人类将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的过程中,起初并不懂得什么土地下什么种,什么作物适宜什么土地,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收成自然也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改变这种局面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后稷。《生民》第五章写道:“诞后稷之穑,有相(相 视察,察看。)之道。”也就是他能够“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稼穑 《史记正义·周本纪》:“种曰稼,敛曰穑”。稼穑,种植收获庄稼。)焉。”(《史记·周本纪》)
二是推广良种 去莠除草
《尚书·吕刑》:“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嘉谷即优良谷类作物,亦泛指优良农作物。《生民》第五章亦云:“种之黄茂”。《毛诗传》:“黄,嘉谷也。”《生民》第六章则细写嘉谷。《诗经》中还有两首诗《鲁颂·閟宫》、《周颂·思文》,写到后稷推广良种。从凝炼无比的古诗中,我们约略得知,后稷向众庶推广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双穗双粒黍、早种晚种大豆、大麦小麦、红秆高粱、白稭谷子等旱作作物,还有水作作物水稻。由于作物品质优良,才会出现《生民》所写丰收后那种前抱后背的喜人景象。
推广良种的前提是分清良莠,良者留,莠者去。后稷则更进一步,连庄稼地里的杂草也要拔掉,这就是《生民》所谓“茀厥丰草”。茀通拂,除去之意。
三是调剂有无 周济灾民
《尚书·益稷》载,大禹向帝舜汇报在治水过程中的作为时,曾提到“懋迁有无化居”。
从字面上理解,“懋迁”是勉劝迁移之意。然《王力古汉语词典》却以《尚书》此句为例,释“懋迁”为“贸易”(《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第336页。),却也慧眼独具。化,变化。居,“谓所宜居积者”(《毛诗·大雅·生民》。)。连起来,整句话的意思似可这样理解:勉劝人们通过相互交易,互通有无,来改变各自的生存状况。比如说,水居者有鱼盐,但缺林木;山居者有林木,但缺鱼盐。双方通过实物交换(“贸易”),水居者有了林木之利,山居者有了鱼盐之享。显然,这无异于:水居者也成了山居者,山居者也成了水居者。类似这种转化,就是古语“懋迁有无化居”所蕴藏的真实内涵。
(四)敢当重任的政治官吏
一提起后稷,人们几乎将他定格在农业、农官上。其实,后稷在政治上也是一位强者。他做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放逐丹朱。
此事最早见录于《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正义·高祖本纪》引文为:“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而《史记正义·五帝本纪》则作:“后稷放帝子”,未言放逐何处,当为“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之省,实质内容是一致的。郭璞注《山海经·海内南经》引《竹书》有别,文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同出《竹书》,引文有异,究竟何者为是,因《竹书》古本在宋代亡佚,我们今日难见当时之真面目,好在在后稷放丹朱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尚书·尧典》提及丹朱。当时帝尧问大臣,谁能顺应天时,可以得到提升,放齐应答道:“胤子朱,启明。”意思是说您的儿子朱十分开明,可供选用。帝尧接过话茬,一口回绝:“吁!嚣讼可乎?”心既嚣顽,又好争讼,这样的人不可用。
放丹朱,后稷是执行者,是帝尧命令的执行者,责任相对小一点。但是这项使命无疑是块烫手山竽。若不执行,违抗上命,必受责罚,甚至自己亦遭放逐。若坚决执行,丹朱会迁怒于他,将来也许会惨遭报复。问题还在于,按照史籍记载,那时处置重臣要由权位仅次于帝的人代为办理。据《史记·五帝本纪》,在同为尧臣的“二十二”人中,或“十一”名“功德臣”中,合适人选,除首推摄政舜外,依次为司空大禹,大理皋陶,司徒契。大理、司徒是处理这类事务的专门官员。而后稷为“农师”,不当过问“政事”。尧为何偏偏“使后稷”来担当此任,史无明载,是一个历史之谜。但有一点似可断定:在尧看来,后稷敢冒风险,敢于负责,不辱使命,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农业专家,而且是一位强有力的政治官吏。
(五)后稷一生行踪及葬地
后稷生于邰,长于邰,封于邰,其故址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武功镇。此地历史上有后稷与姜嫄祠。
后稷入仕后,为尧、舜、禹三朝元老,从三帝行。活动当以三帝都城为中心。“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帝王世纪·五帝》。)唐国故地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或曰:“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太子,都平阳。平阳即今晋阳,晋阳即太原也。”(《太平御览》卷百六十三。)两种说法当以后者为是。帝尧时后稷为“农师”,当常住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一带。
舜都史言亦有多处,主要有妫汭(《世本·居篇》。)(今山西永济)、蒲阪(《太平御览》卷百五十五。)(今山西永济西)、平阳(《路史·后纪》。)(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以今山西永济县为是。后稷在帝舜时当居此,教种百谷,解决平民为饥饿所困问题(《尚书·舜典》。)。永济地属河东。秦并六国后,柳下惠后裔从鲁迁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柳氏》。),后成柳氏郡望。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即为河东人士,故人称“柳河东”。后稷为姬周父系始祖,自然亦为姬姓柳氏后人远祖。没想到柳氏与远祖在这里实现了“历史性的会合”。是巧合,还是缘分?
禹都也有多处。“禹都咸阳,及后乃徙安邑。”(《世本·居篇》。)“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汉书·地理志》注引《世本》。)禹“都平阳,或都安邑。”(《帝王世纪·夏》。)看来,不管夏禹初都何处,最终定都安邑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古安邑,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稷平世”(《孟子·离娄下》。),为同代人,共事尧、舜时间最长,故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夏朝(《夏商周年表》。)后,后稷自当随往夏都。此时,他们都已垂垂老矣,故史未见他们再有何重大作为。
后稷一生,从今陕西武功县武功镇(古邰国)走出,先从尧进今山西太原西南(古晋阳),继随舜赴今山西永济县(古蒲阪),后跟夏禹落住今山西夏县西北(古安邑)。当然,在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中,后稷并非足不出三都。他曾佐禹治水十三年,虽然不可能像《禹贡》所写的那样踏遍九州,但勘察过不少山山水水却是古今公认的。这种活动路线我们今天很难勾勒清楚,故兹不详述。
如果说,我们粗线条勾勒后稷一生大体行踪已相当困难,那么,寻觅后稷葬所则更是难乎其难。关于后稷之死,无论正史、别史,还是野史,咸无明载,惟神话留下一丝马迹,不亦幸乎!后稷出生,三弃不死,已具几分神气。长大入仕后,他能教种百谷,救人活命。在那个时代,下层平民已将他视为神人,所以他后来多次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神话集《山海经》中,并不出人意外。《山海经》中“后稷是播百谷”(《山海经·海内经》。)、“稷降以百谷”(《山海经·大荒西经》。)等神话,与《尚书·舜典》、《诗经·生民》、《史记·周本纪》等,惊人一致,足证其并非荒诞不经。其中三言后稷葬所,则补史籍之缺,多次为后来史家所引用。兹举一例: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山海经·海内经》。)
据历代史家所注,知此地在今成都附近双流县境。在西南黑水之间,在那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后稷了却残生,并被葬在那里。后稷一生,以悲剧始,以悲剧终,更使我们对这位伟大先祖充满敬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