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智慧:生命教育哲学的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8:17

3.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求知欲?

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父母和老师如何保卫孩子的求知欲?

保护求知欲的第二条建议是:承认求知是人的天性。人一生下来就有求知的欲望,也渴望获得求知的满足。一到三岁的孩子刚学会在地上爬行,他们就开始探索世界的秘密。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打开父母的抽屉,把抽屉拉出来,看看里面究竟有些什么。这使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后,都不得不把抽屉上锁或者用绳子、胶布把抽屉捆绑起来。他们喜欢在大人聚会的时候钻到桌子底下,因为外面的世界太清楚,他们更喜欢探究隐秘的地方。他们喜欢躲猫猫。为什么孩子都喜欢躲猫猫?为什么外婆很容易就看到他在门背后,当外婆故意问:“我怎么找不到呢?”孩子就很开心,他心花怒放?因为,躲猫猫就是一场关于隐秘与发现的探究游戏。孩子有探究的欲望。

小时候,女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听父母讲故事。听父母讲故事时,女孩很早就会问:“为什么呢?”“然后呢?”男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粗暴地把玩具拆开,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保护求知欲的第二条建议是:尽可能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兴趣。如果父母和老师完全不顾孩子的“学习节奏”(时间)和“学习兴趣”(内容)而逼迫孩子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忆规定的知识,以至于掐断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可怕的失败。由此,有人提出“学校是智力的屠宰场”、“父母和老师是摧残孩子的帮凶”等严厉的比较极端的指责,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我们承认求知是人的本性、本能,如果我们承认每个孩子都愿意倾听故事的结局,每个孩子都愿意探究自然的秘密,那么,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就不是自作多情、自以为是、多此一举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父母和老师唯一的责任是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兴趣。上学之后,的确有孩子不喜欢学校。但是,即便孩子“逃学”,也不能说这个孩子就一定“厌学”(不喜欢学习),更不能因此说这个孩子没有求知欲。逃学、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只是讨厌学校里的学习,只是讨厌按照老师“规定的时间”学习“规定的内容”(现代教育简直就是“双规”教育)。即便孩子逃学,他们也仍然拥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求知欲最强烈的甚至不是学校里的成绩最好的学生,很可能是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孩子会感到痛苦,但他们的痛苦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求知欲,恰恰相反,那是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承认、庇护、保佑。

保护求知欲的第三条建议是:尽可能让孩子少看电视,少上网。请把卧室的电视机撤掉,把孩子的卧室的网线拔掉。对成人来说,看电视太多上网太多会影响夫妻关系,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麻木。对孩子来说,看电视太多(一天超过2个小时)会降低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降低又会导致孩子所有学科成绩的跌落。“家里如果有一个看电视的小东西,这个家里一定有一个或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为了让孩子少看电视,父母本人要少看电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父母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父母的坏习惯就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学校里的差生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个生活习惯不良的母亲或父亲。父母在生活习惯上的不良,导致孩子学习成绩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