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44:15
[胡忠信] (2007-05-26)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无间断的对话,也是永无休止的争论。蒋介石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历史家对他的两极化评论,并不因他已过世32年而终止,但因陈水扁的“去蒋化”议题,如同文化大革命的“批孔”,蒋介石如同孔子又活生生地回到人间,不但介入了现实生活,也成为媒体争论不休的选举话题。
位于台北巿中心的中正纪念堂的确是威权政治的产物,此建筑存在一日,尊蒋者视为神圣图腾,反蒋者视为耻辱象征,台湾社会本来就没有共识,但大家也没有特别意见,32年来一切相安无事。陈水扁执政最后一年,为了赶业绩,表示做了天大地大的政策,蒋介石就成为被炒作的“现行犯”。
在未经立法程序的前提下,陈水扁“横柴拿入炷”下令将“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公园”,又将“大中至正”牌坊改名为“言论广场”。
由于作法粗糙,教育部长杜正胜全力执行,也就引来反弹。
蒋介石幽灵在台北徘徊
蒋介石又回到凡间,幽灵在台北上空徘徊,“反蒋”、“拥蒋”两股势力涌现,情绪、意气之争转移了所有焦点。陈水扁执政七周年未见任何人出面检讨,所有人却都陷入了历史争论的泥沼。
台北巿政府在民意强大压力下,先是将中正纪念堂列为“暂定古迹”,不允建筑或蒋介石铜像受到任何破坏,其结果是中正纪念堂出现两种怪异现象:中央政府改称为“台湾民主纪念公园”,台北市政府坚称“中正纪念堂”,一个建筑两个招牌,一个老蒋各自表述,台湾又回复到朝野恶斗、蓝绿对决的泥沼,台北城成为狂人城,为了32年前已死的蒋介石争论不已。
台北市政府为了展现决心,以法律程序不完备为由,在陈水扁、杜正胜挂牌三天以后,火速将“台湾民主纪念公园”的布幔拆除。台北市政府为了反制,又在市政会议通过将总统府前广场改称“反贪腐广场”,明白冲着陈水扁及其家人涉及贪腐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去蒋化到反贪腐,卖面粉与扫烟囱打架,打到后来已黑白不分、难分难解。
从“去蒋化事件”可以看出,台湾民主化已十多年,威权主义幽灵不断借尸还魂。去威权化不是坏事,但既然以“台湾民主纪念公园”为名,就应贯彻民主、法治之实,否则反而引来更大情绪反弹。台北市政府既以法治为由拆除布幔,硬是要加上一条“反贪腐广场”,让对方满脸全豆花,也就失去了政治协商条件,双方势必无休无止争吵下去。
难道没有比“正名”更重要的事情吗?教育部与台北市政府的对杠,毫不给对方留余地,显示台湾社会缺乏理性讨论问题的环境,中央政府带头违法在先,地方政府又反制过度,政治协商毫无介入空间,最后是大家陷入了争论的泥沼,没有人想学习解决纷争,不想异中求同建立共识,都给社会留下了有所瑕疵的评价。
扁大力炒作“去蒋化”
陈水扁一手推动“去蒋化”,有明显的政治炒作目的,一是表现政绩,二是转移施政不彰焦点,三是凝聚深绿选民支持。国民党如果事先洞穿陈水扁的动机,理应有所备而来,提出“陈水扁执政七年总体检”的白皮书,一一加以批判,并提出另类愿景与施政目标,立即可掌握议题主导权。
然而,国民党中央毫无政治解读能力,无法提出因应对策,又无法动员立法院党团反制。《孙子兵法》说:“制人而不制于人”,国民党只能消极防守,无法积极反攻,马英九又不知选举的目标何在,平白花了十天骑单车,完全应验了克伦威尔所说:“一个人没有目标,就走得不够远。”
陈水扁近日进行内阁改组,说穿了就是将行政团队彻底打造成选举机器,集中所有行政资源,才能“割喉割到断”。府院党三股力量集中起来成为政策平台,目的是全力替谢长廷辅选。反之,国民党中央与马英九竞选办公室各行其事,立法院龙头王金平又与党中央、“马中央”不合,甚至还传出马英九都发不出竞选干部薪水,民进党战力的集中相对于国民党的散漫,到底何方可打天下,战斗团队不是说明了一切?
王金平的动向尤其是一个关键,马英九一再打“尊王牌”,再三强调非“马王配”不可,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还说出“没有王马配,就不用选了”。离奇的是王金平不但未松口,甚至在态度上渐行渐远,王金平阵营还传出王金平将在不久未来宣示不参与“马王配”的搭档。王金平下决心拒绝与马英九搭配,也为马英九参选之路投下了一个大变数,国民党本土派是否因此松动,引来民进党的招降纳叛,尤其值得密切观察。
蒋介石过世前,绝对不会想到台湾会出现政党政治,也无法预料国民党终会成为在野党,更没想到会成为后继总统陈水扁“鞭尸”、“去蒋”对象。美国历史家史勒辛格不久前过世,他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看来台湾为了蒋介石还要不断争论下去,尤其适逢立委、总统大选年,蒋介石又成为“超级助选员”、“当红炸子鸡”。没想到吧?
·作者是台湾资深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