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彦臣:中美汇率之争的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4:26
綦彦臣:中美汇率之争的真相   2010-07-01 綦彦臣:中美汇率之争的真相   2010-03-22

綦彦臣:中美汇率之争的真相 


    七月末中美战略对话以来回避汇率问题的策略维持到十月末结束,两国政府的短暂隐忍,给被金融危机冲击的全球政治心理带来了一些安慰。中美两国的汇率本质上不是一个经贸问题,而是两国政治制度、社会价值差异在特定环境下被放大的结果。尽管如此,美国方面还是比较理性的,除了表示人民币继续升值的愿望外,坚持称「中国政府并没操纵汇率」。很显然,美国的这种说辞是基于两种考虑:其一,中国逐渐接受了美国「利益攸关方」的战略概念,并在朝核问题上尽了最大努力;其二,中美经贸摩擦一直会有,只不过是烈度的大小问题。另一个短期原因则是为奥巴马首次访华营造软环境。

 

  对于中共,制度比钱更重要

 

  中国从二○○五年七月以来,对美国进行了大幅度的让步,在明确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之时,一下子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百分之二点一。四年后,到二○○九年七月,人民币对美元总升幅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一。在社会经济效果方面,最明显的一个微观反应是美元外汇黑市在中国基本上消失,相反,利用私定汇率进行交易的跨境地下钱庄生意却很红火。

 

  人们也不难发现:中国政府在本质上并不在乎美元资产是否因美元贬值而缩水,其保值调门不过是避免国内民众指责的宣传策略而已。就美国对中国政治自由化的支持策略来看,他们虽然不在人权个案上对中国施压,但在宗教自由、社会维权方面仍然对中国保持着关注。换句话说,美国乐见中国政治自由的希望,从精英独立抗争转向了底层群体诉求的变化。在中国当局看来,美国的非个案人权关注的危险性远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因此,在对美关系上屡次提及三个层次的安全要求,其中国家制度安全即中共一党政治而非三权分立,才是中国当局最关切的事情。至于在经济范畴的汇率之争是第三个等级的问题,远没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扩大内需实质是人权问题

 

  中国学界对美国的政治机制缺乏全面了解,往往会把一些学者的意见当成政府政策。比如克鲁格曼最近尖锐地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中国体制内学者向松祚立刻怒骂克氏「用意可谓极其阴毒」。向的文章也顺便骂了曾聘请克氏来华讲学的有关人士。当然,美国学者的观点对政府政策的影响要比中国方面直接得多,但是,克氏绝非试图影响奥巴马,而是奥巴马之后的政治强势集团。

 

  美国方面比较温和的观点在努力游说中国,让后者减少出口、扩大内需,从而减少美中贸易逆差,顺势解决汇率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扩大内需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重大的人权问题。国有资产全民股份化,至少要向居民分红,才是扩大内需的最终源泉。在美中国经济学家如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明确提过此类建议。麻省理工的黄亚生教授更进一步地说:「中国家庭消费没有持续增长和高储蓄没有关系。中国的家庭储蓄率没有印度高,问题出在收入增长上。」

 

  中国的政治制度导致了经济人权的先天缺陷。在经济危机压力下,更要加强国有资产盈利分配的中央控制。这也是中国出现了大规模「国进民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贫困地区将现「反中国化」潮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传统的西部欧洲政治一体化后更有可能成为「后美国」;另一方面,在亚洲内部,印度的制约与日本的明和暗防是妨碍中国崛起的外部因素,后者在中国现有制度资源条件下无法解决。

 

  近两年来,国际社会不断有人吹捧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那些人忘了一个常识:人民币仍是非自由兑换货币,资本项目仍未开放,也不可能开放。因为一旦开放,就会出现大规模外汇出逃现象,结果将使中国外汇储备优势在一年内就会消失。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放弃出口拉动模式,还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全球人权问题:贫困地区出口规模无法大幅上扬,贫困国家的人口将难以争取到合适的经济人权。正像「反全球化」的出现一样,这将是今后三到五年贫困地区出现「反中国化」浪潮的伏笔。

 

  下届华府将迫中国抛售美元

 

  就世界经济格局的真实结构来看,人民币升值与美元贬值,其实对中美两国都有利:中国扩大从贫困的非洲地区持续进口石油与金属矿物的规模,保证廉价资源的供给;美国从纯消费转为大生产进而是出口急剧增幅,纾缓就业压力。

 

  奥巴马处理经济事务无实效,预示着他将失去竞选连任的机会。可以预见,奥巴马下台后,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将诱导或迫使中国方面抛售美元资产。那时,才是整个世界经济危机高峰期的到来之日。